《非暴力溝通》讀書心得
心中有不少心得體會時,可用寫心得體會的方式將其記錄下來,這樣我們可以養(yǎng)成良好的總結方法。你想好怎么寫心得體會了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非暴力溝通》讀書心得,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非暴力溝通》讀書心得1
《非暴力溝通》與其它溝通類的書籍有所不同,一般市面上溝通類型的書籍主打場合式的溝通技巧,而這本書講的是從人的情感訴求出發(fā),說話前三思,并學會站在對方的角度上思考來進行交流的溫和式溝通。
初次看到書名,我就感到疑惑,暴力溝通難道是武力解決問題嗎?相對而言,非暴力溝通就是常言道的“君子動口不動手”嗎?書中給出的答案是,暴力溝通指的是語言暴力,說者無心聽者有意的語言傷害性往往比肢體暴力更嚴重,也更持久。書中指出,生活中大多的矛盾與沖突就是因為這些被長期忽視的語言暴力引起的,非暴力溝通告訴我們要做到的是,學會觀察對方與自己,講究內(nèi)心的需求與感受,并用溫和的語言表達出來。
艾提·海勒的日志中寫道:“我不會輕易害怕。那不是我勇敢,而是我知道,他們也是人,我必須用心理解他們的行為。今天早上,那個性情粗暴的年輕蓋世太保沖我吼叫,我沒有生氣,而是關心他。我想問:‘你的童年很不開心嗎?女友拋棄你了嗎?’他看起來愁眉苦臉、躁動不安、陰沉而又虛弱。我當時就想幫助他。他那么痛苦,一旦為所欲為,是多么危險!”我們常常在第一眼的時候就妄自下了批判與看把自己的.主觀想法強加在別人身上,這就往往導致雙方之間產(chǎn)生誤會。
非暴力溝通就是突出強調(diào)這一點帶來的傷害性有多大,書中介紹了實用的溝通模式。首先,誠實地表達自己,而不是隨便地批評指責別人。第二,關切地傾聽別人,而不是在未細心觀察上解讀為批評指責。人們?nèi)菀谆煜^察與評論,傾向于聽到批評而反駁對方。比如,他是個懶惰的人。這就是評論。他是個四五天都不出門的人。這是觀察。有人認為他不經(jīng)常出門就認定他是懶蟲。但未曾細想,幾天不出門的人就是懶人嗎?強加自己的價值觀念于人就是一種暴力溝通的表現(xiàn)。
聽到不中聽的話我們可以有四種選擇:責備對方;責備自己;體會自己的需求與感受;體會對方的需求與感受。如果我們通過批評來提出自己的見解,人們的反應常常是為自己辯駁。相反,如果直接說出我們的需求與感受,人們就比較有可能做出積極的回應。而在提出自我需求時,要具體明確而不是抽象模糊的概念。
比如,“我想要每個星期出門三天”,而不是“我想要自由”。非暴力溝通的目的,不是為了改變他人來迎合我們,而是重視每個人的需要和感受,幫助我們在傾聽同時與他人建立聯(lián)系。
《非暴力溝通》讀書心得2
這周繼續(xù)讀《非暴力溝通》這本書,說實話,我很喜歡這本書,經(jīng)常在讀書時不由自主的聯(lián)想到生活中發(fā)生的一些事情。
當今社會,人們可能習慣于圍繞個人利益去采取行動,往往忽視了他人的感受,條件反射式的語言暴力既傷害了他人也傷害了自己。可能我們已經(jīng)習慣了自己的說話方式,并不認為自己的說話是暴力的,但我們的語言卻會引起他人和自己的痛苦。現(xiàn)實生活中的自己就是心直口快,經(jīng)常說話不經(jīng)大腦考慮,一句無心的話就讓別人生氣了,自己還不知道咋回事。事后想想,一定是我的說話方式有問題,要不就是我說話語氣重,讓人覺得是在諷刺或批判。
再想想我的家庭,爸爸在世的時候是一個脾氣挺倔的人,說話也沖,經(jīng)常一句話就把人噎住了,讓你不想再跟他說下去,因此媽媽經(jīng)常氣的流眼淚。只要爸爸在家,我們都不敢大聲說話,更談不上歡聲笑語了,有事了也只去跟媽媽說。
如今我們姐妹都有了自己的.家庭,生活中自然也少不了一些生活瑣事,自然也就有爭吵,情緒上來的時候會不加思索的說出一些難聽的話,發(fā)一頓火,但事實是對方并沒有因為你的發(fā)火而有所改變,還是無動于衷,最后還把自己氣的夠嗆。
前幾天姐姐和姐夫因為回家看老人的問題鬧別扭。姐姐說:“上夜班要休息,不想去,又不是周末。”
姐夫說:“回家看爸媽還要挑時間。磕憔褪遣恍㈨。”
“我怎么不孝順了?我給爸媽買的東西還少嗎?你憑啥這樣說我?”
就這樣兩人就吵起來了,姐夫打電話把我叫去了,我看著她們倆的樣子都有點苦笑不得,都幾十歲的人了,孩子都成人了還這樣。就跟他們說起了《非暴力溝通》這本書,要學會好好說話,學會溝通,要學會傾聽和尊重對方,學會換位思考問題。跟姐夫說:“不能給姐姐貼上不孝順的標簽,會破壞她的情緒,肯定會跟你反擊啊,要冷靜,你們都用暴力語言也解決不了問題啊,只會傷害對方,有話好好說!笔潞蠼憬氵開玩笑的跟我說:“咱家人說話是不是遺傳啊?咋都跟老爸一樣沖呢?也難怪你姐夫生氣,肯定是我說話語氣太重了,一點就著,跟個炮仗一樣,那個男人會喜歡!”
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因此我們一定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一定要善用語言,愛自己,愛家人,把愛溶于生活。
《非暴力溝通》讀書心得3
《非暴力溝通》是由美國的心理學家馬歇爾·盧森堡所做,他提出非暴力溝通的四個要素:觀察、感受、需要、請求?偨Y下來一個關鍵點是從自己的身上找原因,也就是說當出現(xiàn)問題之后,不要去指責他人,要先考慮自己什么地方做的不到位導致了這個問題,不論你是老板還是員工,你是上司還是下屬,都不要一股腦把問題都歸結到對方身上,這樣既可以讓自己從激動、暴怒的情緒中冷靜下來,又可以避免和他人因一時激動產(chǎn)生沖突。相當于一個尖銳的利器變得柔和,不會傷害自己也不會傷害別人。
一、觀察:
區(qū)分觀察和評論,若將其混為一談,他人就會傾向于自己聽到的是批評,并反駁我們影響到雙方的關系,從而對溝通造成障礙。正確的觀察應該是:不帶評論的觀察。也就是只觀察,單純描述事實,不妄加評論,比如說“你的衣服上有污漬”而不是“你好邋遢呀,衣服好臟!”且要注意減少“總是”“從不”這樣過于絕對化的詞語,因為這樣的詞語會使我們的表達過激。非暴力溝通是動態(tài)的語言,不主張絕對化的言論,它提倡在特定的時間和情境中進行觀察,并清楚地描述觀察結果。
二、感受:
除了我們自己的感受,我們是否應該關注一下別人的感受,就像是我們社會工作者在接觸案主時,要站在案主的角度去考慮問題,要有同理心,當我們自己經(jīng)歷過,就會明白對方那種真真切切的感受,而不是簡單的一句“你不要難過了,這沒什么大不了的”
三、需要:
非暴力溝通的目的不是為了改變他人來迎合我們。相反,它重視每個人的需要,它的目的是標注我們在誠實和傾聽的基礎上與人聯(lián)系。我們要去了解案主真正的需要是什么,而不是我們認為案主需要什么。假如說案主的親人離世,案主當下最緊迫就是通過哭來宣泄自己的悲傷,他的需要就是哭,而不是我們說“不要哭了,要走出來”
四、請求:
區(qū)分命令和請求:請求沒有得到滿足時,提出請求的`人如果批評和指責被請求人,那就是命令,如果想利用對方的內(nèi)疚來達到目的,也是命令。清楚地告訴對方,我們要他們做什么,而不是請求他人不做什么。我們把愿望說得越清楚,他人也就越可能做出積極的回應。如果我們通過拒絕來提出請求,人們的反應常常是反擊。反之,如果我們直接說出需要,其他人就較有可能作出積極的回應。
非暴力溝通鼓勵我們充分表達感激。在表達感激時,我們說出:
1、對我們有益的行為;
2、我們的哪些需要得到了滿足;
3、我們的需要得到滿足后,我們是什么樣的心情。
我們需要有足夠的耐心來學習和運用非暴力溝通。在與人交往的過程中,我們的第一反應常常是習慣性的反應,因此,運用非暴力溝通有時是很別扭的事。然而,如果我們想要實現(xiàn)自己的人生選擇,我們就要給自己充分的時間。
最后將作者的一句話送給大家,“藉由這本書,依稀間遙望到夢寐以求的美麗世界,生活永遠等待人們以一己之身去領略生命的美和神奇”。
《非暴力溝通》讀書心得4
今天讀了《非暴力溝通》這本書的第五章,感受的根源。書中第一部分講到,別人的行為可能會刺激我們,但并不是我們的感受的根源,聽到不中聽的'話有四種感受。想想自己在生活中,只是淺表的意識到前兩種感受,不是內(nèi)疚就是指責別人,從來沒有靜下心來去了解自己和他人的感受和需要。
書中第二部分講到有助于人們健康成長的七種需要,比較具體,我們認識到人們的需要是什么。書中第三部分講從“情感的奴隸”到“生活的主人”,告訴我們非暴力溝通既能滿足自己的需求,又能關心他人。在生活中,最近我們家的關系比較和諧,我娃她爸以前很不喜歡我說話語氣和方式,以前他做家務什么的,不是很愿意,但還是做了。最近通過學習,改善自己的說話方式和積極傾聽。周末本來我早上做早餐,誰知孩子她爸七點鐘自己起來做早餐,帶娃的的時間也比往常多了,晚上也給娃講一會繪本故事。
書中說的只用了一點,其它很多部分目前運用到生活中,一下子還有點距離,有時候不忙的時候,會想想剛才的表達是否滿足自己需要和體會到他人感受。通過每天的學習,自己的生活會改變越來越多,同時也謝謝各位同學的每天陪伴,相信我們都能遇見更好的自己!
《非暴力溝通》讀書心得5
讀完這本書真的很受益,花了四天時間好好品讀,做筆記,好像明白了許多矛盾產(chǎn)生的原因~暴力溝通,了解矛盾產(chǎn)生的原因,接下來就是思考如何解決矛盾。這本《非暴力溝通》里面提供的四種方法:觀察,感受,需要,請求,我覺得始終就是貫穿的一個道理,當沖突產(chǎn)生時,首先要學會傾聽自己內(nèi)心的聲音,然后站在對方的角度去感受,這樣很有可能能夠建立積極的關系或者說得到對方的良好反饋。生活中,每當遇到問題,我們常常習慣了用指責,命令,批評,否定的態(tài)度對人,尤其是對自己的親人,殊不知,以這種暴力溝通的方式,會讓對方因自我保護而產(chǎn)生強烈的攻擊性。因此,好好說話,認真體會自己的感受和需要以及他人的感受和需要,才更有可能得到對方的積極反饋。同時,善于自省,不斷修正自己的`不足,一定可以成就一個更好的自己。
最后,將非暴力溝通的理論投入實踐中,不斷實踐,這個世界的某些角落定會因為你的善意的話語和行為閃閃發(fā)光。若能將內(nèi)心潛藏的愛也贈與他人,很多人將會覺得無比幸福,那你所做的一切都將是有意義的,你也會是一個無比幸福的人。
《非暴力溝通》讀書心得6
之前沒有意識到,語言是一個tricky的工具,這個工具如果使用方法不當,會帶來多大的誤會,造成多大的傷害。
于是我尋求這本《非暴力溝通》的幫助,以期改善自己在交流時存在的種種問題,確實收獲很大,讓我對溝通本身有了全新視角的認識。
這本書不是一本討論語言技巧的書,不是教你更漂亮的話術,不是教你如何說話更好聽。書中強調(diào)通過溝通,將對話的重心落在體會彼此的感受和需求上,這不正是我們溝通想要達到的目的嗎?同時這本書講的也是一種新的思維方式,用觀察替代評判、探究感受背后的深層需求,這些都在教我們?nèi)绾稳ダ斫庾约汉退说膬?nèi)心。
通篇讀下來,我為自己過去溝通中夾雜的暴力和評判感到震驚,為自己拒絕嘗試了解對方感受和傾聽對方需要感到羞愧,這些問題也全都指向我對自身感受的認識不足,自己還未理解自己的感受和需要,那些暴力的'語言就已經(jīng)破口而出。是我本人,給和我交流設下了重重阻礙。
書中介紹的非暴力溝通模式,還需要通過練習得到鞏固。希望自己在未來與人的溝通中能夠做到:1、誠實的表達自己,而不批評、指責。2、關切地傾聽他人,而不解讀為批評或指責。用愛和合作的態(tài)度感知彼此,化解問題和沖突。讓身邊的人能夠感受到尊重、理解和關愛,讓自己充滿愛和能量。
《非暴力溝通》讀書心得7
在看了《非暴力溝通》這本書后,我經(jīng)常會回憶起我初中階段的生活,書中講了有一些懂得“非暴力溝通”說話方式的老師,那些同學是幸運的。非常遺憾,我在初中時遇到的這位老師,他和同學們溝通的方式幾乎都是暴力的,不光有語言暴力,還有肢體暴力。
這位男老師脾氣很暴躁,尤其喜歡體罰學生,男同學女同學都會受到不同程度的體罰,同學們犯的錯,無外乎就是考試沒考好或者上學遲到。記得一位男生因為考試成績不好,被他拳打腳踢,口吐白沫,最后休學了。想想那時我們的小心靈得多害怕,得受到多大的摧殘。∮浀糜行┩瑢W大膽的和老師說,能不能體罰時不要讓學生們看到,老師說:“不行,要不怎么起到殺雞儆猴的效果。”在我們小時候,家長都不大管我們的學習,也不會太關心我們在學校的情況,估計家長都想像不到我們在學校就是待宰的羔羊,這位男同學受到如此重的體罰也沒見家長找到學校。女生體罰輕一些,考試達不到目標的被打手心是常有的.事。
同學中犯最大的錯估計就是早戀了,而受到的懲罰就帶有侮辱性了。男同學被帶到操場揍一頓,女同學被罰在學校跑操時讓她站操場邊,全校的師生都看見了,每個跑操的人都會問那個女生為什么站在那里,然后就會有人告訴他,因為早戀(好事不出名,壞事傳千里)?上攵,最后兩位同學雙雙退學了。
感覺那時候同學們和老師之間是沒有溝通的,每天努力學習不是因為愛學習,而是因為害怕老師。后來畢業(yè)以后,同學們交流起來,都說恨死了那位老師,那本該美好的少年時光就毀在這位老師的手里。那時我們都巴不得趕緊畢業(yè),脫離魔掌。
看了這本書后,真是浮想聯(lián)翩。推己及人,希望自己對孩子對他人,都能做到用“非暴力溝通的方式”交流。學習,一直在路上。
《非暴力溝通》讀書心得8
在寒冬臘月中聆聽最美的“春天”。這是最冷的一個周四,也是最暖的一個周四。紛紛揚揚的大雪如期而至,早晨起來,白茫茫一片,學校昨天已宣布停課,兒子還在睡夢中,看著身邊安安靜靜酣睡的小人兒,忍不住俯首親了親他紅撲撲的小臉蛋,許是擾了他的美夢,他抽搐了一下嘴角,小手深出被窩掃了一下自己臉頰,又安靜的進入了甜甜的夢鄉(xiāng),輕輕地掖了掖他的被子,不禁想起了昨晚的對話。
“媽媽,我不想長大!”坐在被窩里,兒子靠著我說。
“長大了多好啊,可以學到很多本領,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我以為兒子懷念幼兒園的無憂無慮,開始為期末的復習焦慮。
“媽媽,我長大了你是不是就變老了?”兒子坐起身,扭頭看著我的臉,期盼的問。
“肯定了!”我摸摸他的頭回答。
“雖然我想做很多事情,但我還是不想長大。”兒子對我的回答有些失落,撅著最開始賭氣的樣子,我不明他氣什么?
“你是在擔心媽媽變老嗎?”我試探著問他。
“媽媽,你的媽媽在哪?”兒子問的`我有些心酸,我是遠嫁,一年半載回娘家一次,兒子從小爺爺奶奶帶帶,對外公外婆沒有太大的概念。
待我回答之后兒子又說:“媽媽,我覺得你好可憐啊,你都不能跟你媽媽一起!”
我這才明白,兒子不想長大,是怕長大了就要與我分開。我安慰他說:“沒事,你長大了就不需要媽媽照顧了,可以自己照顧自己了。”
兒子擺擺手,著急地說:“不是的,不是的!媽媽,我是想到你沒有媽媽照顧好可憐,我怕我長大了離開了你,你就更可憐了!眱鹤拥脑捤埔还膳臍饬,氤氳我心。
我很慶幸自己沒有在一開始討論這個問題時,就打斷兒子,實際是中途我確實有強制中終止話題的打算,因為我兒子經(jīng)常會跟我說:“媽媽,我不想變老!”、“媽媽,我不想老死!”之類的話。小小的年紀,小小的腦瓜,裝的東西讓我覺得不可思議,他奶奶每次聽到他說“老啊、死啊”之類的也是很忌諱,所以我們每次都沒有讓這個話題繼續(xù)下去,而是用斥責或轉移話題終止。
《非暴力溝通》第七章中,告訴我們要用全身心傾聽,在非暴力溝通中,傾聽他人意味著,放下已有的想法和判斷,一心一意的體會他人,也許正是因為我放下對兒子“這個問題太沒意義”的主觀判斷,才讓我在寒冬臘月中聆聽到最美的“春天”。
《非暴力溝通》讀書心得9
身為社會人,溝通是我們必不可少的一項能力。每個人都希望自己擁有良好的家庭關系和社會關系,而這一切都要建立在良好溝通的前提下。然而,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我們很容易陷入溝通的誤區(qū),有意無意地產(chǎn)生暴力溝通,影響我們的人際關系。
不易察覺的語言暴力:
語言暴力往往不易察覺,但是殺傷力巨大,它比可見的身體暴力影響更大、更持久,很容易在人的心里留下無法消散的陰影。
《都挺好》中,蘇母應該是語言暴力的一個典型代表吧。在夫妻關系中,她強勢專制,只要生活不順,就會用語言暴力“攻擊”丈夫,罵丈夫是窩囊廢,不配擁有家庭,不配擁有兒女。蘇大強在這樣長期的語言暴力下,內(nèi)心隱藏了諸多的壓抑,也對妻子形成了深深的恐懼。所以才會在蘇母去世后無底線釋放自己以往的壓抑情緒,也在女兒明玉罵自己的時候把女兒看成是妻子的幻影。
而在親子關系中,因為蘇母重男輕女的偏見,明玉從小就不受母親的待見,語言暴力經(jīng)常發(fā)生在她與母親的溝通中,類似“你是個女孩,怎么能跟哥哥比”這樣的話經(jīng)常出現(xiàn)在她的生活中。她對這樣的家庭失望了,急切地想要逃離,而且對自己的母親充滿了恨意。在母親長期的語言暴力和精神忽略下,她感受不到來自家庭和親人的愛,內(nèi)心是痛苦而煎熬的。即使后來她逃離了原生家庭,成為經(jīng)濟獨立的成功人士,她的內(nèi)心深處依然殘留著母親帶給她的痛苦。
電視里有一個片段讓人感慨又心疼,明玉把蘇大強罵暈送醫(yī)院時,她說她覺得自己比趙美蘭(蘇母)更可怕,她說她真的害怕,只要閉上眼睛,都是母親在跟她說“蘇明玉,你這么努力都白搭了,你飛得再高,飛得再遠,只要身上還留著我的血,就永遠逃脫不了我的控制”。她說她憑什么逃不了,那種想要逃脫母親帶給她的傷害,卻又深陷其中的痛苦隔著屏幕都讓人心疼。
負面情緒的精神暴力:
愛人的`工作比較忙,加上工作性質使然,平時的應酬相對比較多,喝酒的機會也較多(最起碼在我的觀念里),于是兩個人之間就會因為喝酒發(fā)生矛盾。其實內(nèi)心知道很多時候愛人也是為了工作無奈喝酒,也能理解這種行為,而生氣也是因為擔心愛人的身體,可是在跟愛人溝通時,總是帶著很強烈的負面情緒,以致鬧得兩個人不愉快。在讀《非暴力溝通》時,看到了幾乎一模一樣的案例,恍然明白,如果我能在溝通時,保持平和的情緒,說出對他工作的理解,同時告知對他身體的擔憂和盡量少喝酒的請求,也許愛人也會給我更為積極的回應。
而在跟孩子溝通時,就更要注意語言和情緒的正面性。隨著小寶年齡的增長,懂的事情越來越多,也越來越會跟大人學習處事方式了。有時候他做錯事情,我就會叫一聲他的名字,然后使勁瞪著他。慢慢的他也學會了,當我瞪著他的時候,他也會用生氣的眼神回瞪我,當時可能會覺得好笑,但是靜下來想的時候會覺得害怕。孩子處理事情的方式其實都是在模仿大人,你如何跟他溝通,他也會如何跟你溝通。
雖然經(jīng)常告誡自己不要對孩子大吼大叫,有什么事情心平氣和地跟孩子說話,但是偶爾孩子哭鬧的時候,尤其是在公共場所哭鬧時或者自己情緒不佳時,還是會難免用很大的聲音去吵孩子,雖然話語并沒有很多的侮辱性,但是這種帶著負面情緒的交流,對孩子來說也是一種暴力溝通吧。
不合理比較的精神暴力:
有一段時間,網(wǎng)上關于“別人家的孩子”這個話題討論熱度很高,相信很多人在成長過程中都被拿來與別人家的孩子做過比較。當然,適度地和他人比較能夠成為個人成長的助力,但在溝通過程中不合理的比較也是隱蔽精神暴力的一種,對溝通雙方的傷害都是巨大的。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每個孩子因天性、身體素質方面的差異,他們的成長速度不可能是同步的。而基于興趣愛好、成長環(huán)境的不同,更是導致每個孩子的成長軌跡不同,所以很大程度上是沒有可比性的。就像書中所說“即使需要比較,也需要將時間放到相同的層面上進行客觀性描述”,不合理的比較會打消孩子的積極性,產(chǎn)生我們不愿意看到的負面效應。
實現(xiàn)彼此的非暴力溝通:
了解了日常生活中容易被我們忽略的暴力溝通表現(xiàn)形式,我們就能夠有的放矢地去改變自己,逐步實現(xiàn)非暴力溝通。
盡量使用正面語言。在表達自己想法和意愿時,思考之后再與對方交流,避免使用一些侮辱性或者帶有人身攻擊、道德評判的負面詞匯。
保持正面積極情緒。很多時候,感情用事都解決不了實際問題,反而給彼此之間的溝通造成障礙。與人溝通時,提醒自己盡量保持平和的情緒,讓彼此的交流在溫暖平和的氛圍中展開,用積極的情緒帶動溝通朝著好的方向發(fā)展,獲得彼此都滿意的效果。
盡量避免不合理比較。任何人都不希望自己拿來與人比較,將心比心,在溝通中學會盡量避免與他人的不合理比較,減少對對方的傷害。
《非暴力溝通》讀書心得10
幾年前就買了這本書的紙質版,看了三十多頁,感覺和結果導向思維有點相似,因為個人原因擱置了。想著等以后再看,通常等以后再看的書都等不到以后了,書太多,能靜下心來看完的很少。
前幾天你給我發(fā)了張照片,是這本書的`封面。我才又找到這本書讀了起來。因為是同讀一本書,所以看的很認真。慢慢的發(fā)現(xiàn)這確實是結果導向思維。不過更有藝術,既看到自己真實的內(nèi)心也關注對方真實的內(nèi)心。不帶評論的表述事件,藝術的表達自己的感受和需要,請求別人幫助自己,又不強求別人滿足自己。
如何表達憤怒這章,我看的哈哈大笑。因為電子書有很多人的評論。每個人都會有憤怒的時候,當出現(xiàn)這種情緒時,請關心我們自己的內(nèi)心,我內(nèi)心有什么需要沒有得到滿足,有什么好方法可以滿足我的需求呢?
我想,非暴力溝通大概就是用藝術找到真實的自己,關心愛護真實的自己。也引導他人找到真實的自我,關心愛護真實的自我。
古人書籍,近人著述,浩如煙海,因你而遇見它,也遇見我。
【《非暴力溝通》讀書心得】相關文章:
《非暴力溝通》讀書筆記及心得感悟02-18
非暴力溝通09-11
《非暴力溝通》讀書筆記02-16
非暴力溝通閱讀心得大全11-21
非暴力溝通讀書筆記02-08
非暴力溝通(精品)09-21
(熱門)非暴力溝通09-23
非暴力溝通【通用】09-14
[優(yōu)]非暴力溝通09-15
【優(yōu)秀】非暴力溝通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