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公輸滬教版七年級上冊語文教案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總歸要編寫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動的開展。那么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公輸滬教版七年級上冊語文教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教學目標:
1、體會文章高超的勸說藝術。
2、理解文中的人物形象及文章所寓含的道理。
3、能背誦課文重點段落。
教學設想:
“書讀百遍,其義自見”,以讀貫穿全文,在疏通文意的基礎上,讓學生先整體把握課文,然后啟發(fā)學生去研習課文。先設疑(考查學生的應變能力,與文章內容進行比較,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再讓學生從內容、人物、寫作特點等方面鑒賞文章,接著教師點撥總結,學生理解記憶并背誦重點,最后是對文章內容的拓展。
教學方法:
1、誦讀——品析——背誦
2、設疑——點撥——釋疑
教學過程:
一、導語設計
大家對于成語“班門弄斧”都很熟悉吧,誰能解釋一下?(在魯班面前擺弄斧子,比喻在行家面前顯示本領)班,魯班,古代有名的能工巧匠,同時他還是一個頑固、狡詐、陰險的人,通過學習《公輸》一文,我們會了解到更多的知識。
二、作者簡介
墨子,名翟,戰(zhàn)國時期宋國人,墨家學的創(chuàng)始人。他的政治主張是:兼愛、非攻、尚賢、節(jié)用!础茨印怠狄粫F(xiàn)在一般認為是墨子的弟子及其再傳弟子記述墨子言行的輯錄。談到墨家學,你還想到那一家?(儒家,創(chuàng)始人孔子,代表人物還有孟子、荀子,分別著有〈〈論語〉〉〈〈孟子〉〉〈〈荀子〉〉一書;道家,代表人物有老子、莊子、列子;法家的代表人物是韓非)
三、研習課文
(一)誦讀——整體把握,理清思路
(1)教師背誦課文,學生找出不懂的字詞句。
(2)學生朗讀課文,疏通字句。
(3)重點詞句釋疑:1、實詞、虛詞。2、通假字。3、句子翻譯。
(4)整體把握文章內容。
1、從文中找出答案 ,了解戰(zhàn)爭的性質(不義)
表明事情起因的句子—————— 結果的句子——————
2、思考:楚王是怎樣放棄攻宋的呢?用一句話概括事情的經過和內容。
明確:墨子勸阻楚王攻打宋國
(二)品析文章
(1)思考討論:
如果你是墨子的話你想怎樣勸阻?(如果你遇到一個身強力壯的人無緣無故地欺負一個弱小者時,你想怎樣處理?)
(2)進一步理解文章內容。
指生分角色朗讀課文,思考:墨子勸阻楚國攻打宋國分哪三步?從哪兩個方面?
明確:使公輸盤理屈詞窮;使楚王理屈詞窮;模擬攻守,說明楚國攻打宋國不會有好結果,促使楚王放棄攻宋。 語言和行動
(3)各抒己見 學生談談讀后的感受,并提出問題。
1、墨子巧妙、鋒利的言辭 (批駁的方式: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運用比喻、排比、對比等修辭方法)
2、寫作特點:通過曲折生動的故事,圍繞矛盾沖突來闡明道理,突現(xiàn)人物的。
3、鮮明生動的人物形象(墨子:機智多謀、無所畏懼、鎮(zhèn)定自若 公輸:頑固、陰險、狡詐 楚王:虛榮、愚蠢、陰險、狡詐)
4、給予我們的啟示(國弱被人欺,落后就要挨打。只有把道義和實力結合起來,才能迫使侵略者收斂其野心。)可結合美伊之間的戰(zhàn)爭談談自己的想法。
(4)問題:
1、墨子為何先勸公輸盤?
2、文章著力刻畫公輸有什么作用?
3、墨子取勝的原因有哪些?(講究策略、實力強)
(四)`理解記憶
文章先誘使對方說出正確觀點,然后指出對方的行為與觀點相悖謬,使之陷入自相矛盾中而無法爭辯。(勸阻公輸、楚王的段落)
《公輸》復習指南
一、字句解釋
1. 公輸盤為楚造云梯之械,成,將以攻宋。
關鍵字:為:給,替。以:用(它)來。
句譯:公輸盤替楚國制造云梯這種器械,造成后,將要用(它)來攻打宋國。
2.子墨子聞之,起于魯,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見公輸。
關鍵字:之:代詞,指這件事。起:起身,出發(fā)。行:走。見:見:會見。
句譯:墨子聽說了這件事,從魯國出發(fā),走了十天十夜,才到了楚國都城郢,會見公輸盤。
3.公輸盤曰:“夫子何命焉為?”
關鍵字:夫子:先生。這里是公輸盤對墨子的尊稱。命:教導,告誡。焉為:表達疑問語氣的句末助詞。
句譯:公輸盤說:“先生有什么教導嗎?”
4.子墨子曰:“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殺之!
關鍵字:侮:欺侮(欺負)。臣:我。愿:希望。借:憑借,依靠。子:你。之:代詞他,指前文所說“侮臣者”。
句譯:墨子說:北方有一個欺侮我的人,希望借助你(的力量)殺了他。
5.公輸盤不說。
關鍵字:說:同“悅”,高興,愉快。
句譯:公輸盤很不高興。
6.子墨子曰:“請獻千金。”
關鍵字:請:敬辭,可譯為“請讓我……”。
句譯:請讓我獻給你千金(作為殺人的報酬)。
7.公輸盤曰:“吾義固不殺人!
關鍵字:義:崇尚仁義。固:本來,從來。
句譯:公輸盤說:我崇尚仁義從不殺人。
8.子墨子起,再拜,曰:“請說之。……”
關鍵字:起:起身。再:第二次。請:敬辭,可譯為“請讓我……”、“請允許我”。說:陳述。之:代詞,指下面要說的話。
句譯:墨子起身,第二次對公輸盤行禮,說:“請允許我向你說一些話!
9.吾從北方聞子為梯,將以攻宋。
關鍵字:為:做,這里指制造,建造。
句譯:我在北方聽說你建造云梯,將用它來攻打宋國。
10.宋何罪之有?
關鍵字:之:助詞,賓語前置的標志。
句譯:宋國有什么罪呢?
11.荊國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殺所不足而爭所有余,不可謂智。
關鍵字:余:多余 于:在。而:表轉折。足:足夠。謂:稱,說。智:聰明,有智慧。
句譯:楚國在土地方面有多余,在人口上卻不足夠,犧牲你本來就不足夠的人口,去爭奪你本來就有多余的土地,不能說是聰明。
12.宋無罪而攻之,不可謂仁。
關鍵字:而:表轉折。之:代詞它,指宋國。仁:仁愛,仁義。
句譯:宋國沒有罪卻去攻打它,不能說是仁愛。
13.知而不爭,不可謂忠。
關鍵字:知:懂得。而:表轉折。爭:一種解釋為“爭辯”,另一種解釋為力諫,讀zhènɡ。本復習指南取后一種解釋。
句譯:懂得這些,卻不努力勸諫楚王,不能說是忠心。
14.爭而不得,不可謂強。
關鍵字:而:表轉折。得:得到,這里指達到目的;成功。強:剛強,堅強,這里有堅守原則不屈服的意思。
句譯:努力勸諫卻沒有成功,不能說是剛強。
15.義不殺少而殺眾,不可謂知類。
關鍵字:義:崇尚仁義。少:原指很少的人,這里指上文所說欺侮我的一個人。而:表轉折。眾:很多人。知:明白。類:類推的道理。
句譯:你崇尚仁義不肯幫助我殺死欺侮我的一個人,卻甘心(助楚攻宋)殺死很多人,不能說是明白類推的道理。
16.公輸盤服。
關鍵字:服:信服。
句譯:公輸盤信服了他的話(公輸盤被說服了)。
二、內容理解
1.墨子,(約前468~前376)名翟,戰(zhàn)國初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墨家學派創(chuàng)始人。主張“兼愛”、“非攻”。《墨子》是墨家學派的經典著作。
2.課文記敘了墨子勸阻楚國進攻宋國的故事,主要用對話的形式。
第1段交代事情的起因(故事背景):楚國即將攻宋,墨子不辭勞苦趕往宋國見公輸盤。
“造云梯之械”,表明一場大戰(zhàn)即將爆發(fā),宋國形勢很危急;“行十日十夜”既表現(xiàn)出時間緊急、刻不容緩,又表現(xiàn)了墨子心急如焚、不辭勞苦。
第2—7段是墨子與公輸?shù)霓q論部分。
在墨子與公輸盤的交鋒中,墨子先誘使公輸盤說出“吾義固不殺人”這句話(第2-6段)。
接著,墨子就抓住公輸盤這句話來做文章(第7段):
“宋何罪之有”一句,輕描淡寫而又咄咄逼人,立刻將幫助楚國攻打宋國的公輸盤置于理虧的境地;
接著,墨子用五個“不可謂”從各個角度批判了公輸盤的行為,讓公輸盤無法為自己的行為作任何辯解。五個“不可謂”組成的排比句,也增強了論辯的氣勢。
最后的“義不殺少而殺眾”一句,有力揭示出公輸盤所標榜的“義”的欺騙性。
第8段是故事(辯論)的結局:公輸盤被說服。
墨子的話語使公輸盤的言行自相矛盾,暴露出其“義”的虛偽性。 公輸盤無話可說,只得“服”。一個“服”字,表明墨子的論說有理有力,令人無可辯駁。
3.墨子的辯論藝術:不是直來直去,而是抓住對方心理,巧譬善喻,旁敲側擊,引對方進入自己的圈套,使其自相矛盾。
4.中心歸納:本文記敘了墨子以實際行動阻止楚國攻宋的故事,生動地表現(xiàn)出墨子艱苦實踐的精神、高超的論辯藝術和兼愛、非攻的崇高思想境界。
《公輸》同步練習
一、填空題
《公輸》選自《________》。墨子名________,相傳為________時期______國人,是________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墨子重要的政治主張是“________”,在本文中就有明顯體現(xiàn)。
二、給加黑的字注音
公輸盤( ) 至于郢( ) 敝輿( )
鮒魚( ) 守圉之器( ) 禽滑厘( )
【公輸滬教版七年級上冊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浣溪沙滬教版七年級上冊語文教案05-04
如夢令滬教版七年級上冊語文教案05-04
題烏江亭滬教版七年級上冊語文教案05-04
生命之線滬教版七年級上冊語文教案05-04
詠懷古跡滬教版七年級上冊語文教案05-04
滬教版外婆的手紋教案02-24
王顧左右而言他滬教版七年級上冊語文教案05-04
普羅米修斯滬教版七年級上冊語文教案05-04
西部暢想滬教版八年級上冊語文教案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