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論握手粵教版高一上冊語文教案
作為一名教職工,時常要開展教案準備工作,編寫教案助于積累教學(xué)經(jīng)驗,不斷提高教學(xué)質(zhì)量?靵韰⒖冀贪甘窃趺磳懙陌!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論握手粵教版高一上冊語文教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自學(xué)說明:
“留心處處皆學(xué)問,生活事事皆文章”。生活的平淡是相似的,作家跟常人的區(qū)別只在于前者善感多思,后者粗疏大意,所以我們往往看了一篇好文章就不免感慨“這樣的經(jīng)歷我也有啊,為什么我就不能把自己的感受寫出來呢?”
要做好一個寫手,關(guān)鍵還是在于手腳勤,多走動;眼神尖,多搜索;心靈勤,多思考。走進生活,不斷的積累,不停的探索,大膽的嘗試,豐盈心靈,妙筆生花。
學(xué)習(xí)目標:
1.認識從細節(jié)感悟生活、體驗情感的重要性。
2.探討本文闡述論點的思路建構(gòu)。
3.學(xué)會在寫作中運用這種論證結(jié)構(gòu)。
學(xué)習(xí)重點:
1.思考本文如何圍繞論點進行整體布局建構(gòu)思路。
2.用自己的語言解釋文中議論的握手行為背后隱藏的心理活動。
學(xué)習(xí)方法:討論、探究
學(xué)習(xí)過程:
一、初步瀏覽,整體把握
1.要求:全文1179字,請在3分鐘內(nèi)快速瀏覽完畢,并能口頭概括文章大意。
答:本文通過列舉握手的兩種失態(tài)現(xiàn)象,分析其內(nèi)在思想因素,由此得出結(jié)論——無論待人接物還是處世立身,熱情友善當為首選之道;即使有不愿握手的傲氣至少也當堂堂正正做人處事。
2.討論:作為雜文(現(xiàn)代散文的一種,不拘泥于某一種形式,偏重議論,也可以敘事)的代表,本文在選材上有何特色?
答:本文屬議論性散文,為了表達作者的見解,主要選用了握手這一生活細節(jié)(幾種握手的情形、兩位先生因人們對其握手態(tài)度不滿而采取的不同處。
《論握手》練習(xí)題
1.下列加點字的注音全都正確的一組是( )(5分)
A.敷手(fū) 矜持(jīn) 氣氛(fēn) 處世(chǔ)
B.摯友(zhì)模樣(mó)邏輯(ji)姿態(tài)(zī)
C.涇渭分明(jìng)謙卑(bēi)殷勤(yīn)妄言(wàng)
D.尷尬(gǎ)潰爛(kuì)就座(zuò)履行(lǚ)
解析 B項,模樣(mú);C項,涇渭分明(jīng);D項,尷尬(gà)。
答案 A
2.下列各組詞語中,有錯別字的一組是( )(5分)
A.笑容可掬 肺腑 憂郁 胸襟
B.絀笨施暴窘狀一番
C.履行機械辨清謹慎
D.邏輯和睦至理妄言
解析 絀笨—拙笨。
答案 B
《論握手》課文原文閱讀
言及握手,首先想到人們兩個失態(tài)之處。
其一,不問親疏,不辨場合,見手即握,殷勤之態(tài)可掬。此情此景,你會以為那被握之人是這類握手者普天之下最親密的摯友。你的手如有幸被澤及,也會同樣受龐若驚,盡管你與握手者只有點頭之交。至于別的承幸者(看來握手者忘了其大名),從他的表情看,此一握之恭維景仰,亦不稍減。握手者臉上一片真摯,容光煥然,一聲“幸會”,字字有聲,發(fā)自肺腑。那一握,熱切、久長而歡悅、好像被握的此公是剛從遼遠沙漠歸家的至友,而實際上他不過是個半陌路人。
其二,社交場合,常有謙謙君子,手欲伸而?s,似乎慎言謹行,又似乎手指頭發(fā)炎、紅腫。拘謹如此公,你只好超越一般性的禮貌,握手時倍加主動熱情。別人既然極禮貌地把你介紹給他,既然你還想與這聚會中的其他來賓一一握手,出于禮儀,你也不能拉下此君。他的手半停半縮,像是怕你在他手上惡作劇一番。你拉住了他的手,但握手的動力全來自你一方,對方的手只是矜持抑或憂郁,天知道、尷尬也罷,不自然也罷,你還得把手握完。這與你攙著一位淑女去就座頗為相似。確實是否拉手搖動一番(英語握手即為“搖手”),何時松手為宜,亦一樣令人頗費周折。前者似有對病人施暴之嫌,后者又是你自攬的不尷不尬的義務(wù)。整個晚上,你弄不清自己是否真正討嫌于此公。聚會終了,你方看出他的舉手投足同樣不過好于其余和他握過手的諸君。
以我想來,兩種失態(tài)皆可避免。如果兩者擇其一,我更傾向于前者。誠然那份熱情并非就是真誠的流露,但它至少表達出一團和氣。假如一定要把真誠與和氣弄個徑渭分明(根本用不著如此),那么人世間逢場作戲的人情味(搞和氣)勝于令人不快的真情(如厭惡他人而不與之握手者)。此外,確定情真與否較之與人親善更難。而且待人接物之間友善熱情本身即為至理。
肯定了這一點,亦即悟出了一點為人之道,該道之行令人愉悅。待人接物,立身處世,此為最上乘,也最合邏輯之一法。
手掌羞澀常被歸之于謙虛穩(wěn)重。事實上并非如此。除非那不愿伸手的謙虛根源于傲氣。有欠于殷勤靈動才是更好的解釋。但此欠缺亦根源于自傲。
生硬刻板常意味著某君傲慢或不信任他人的德性。我曾有幸會到兩位寬厚為懷的先生。透過二人的舉止,可見出惜手如金一斑。兩人皆自視甚高,這也絕非無來由。兩人都樂觀自信但吝于握手。對于其中一位,有人曾想設(shè)圈套,以魚肉伏手與其相握。為的是提醒這位先生其握手致意之乏味,常使友人感到難堪。然而密謀者終究沒有膽略去實行這計劃。此公是否對這圖謀有所聞,我們不得而知。但有一事千真萬確,即自此以后,他一改舊習(xí),與人握手致意時,熱情可掬了。另一位君子是一幫熱心政治家中的唯一不變初衷者。他信守其對芙吉眾生一貫的態(tài)度。對于同事的易變、思遷頗為不快,對其他人的愚蠢和不專亦很惱火。他的舉止風(fēng)度亦得冷若冰霜。盡管如此,其信念言行卻一以貫之,不稍改變。如此,他盡可以堂堂正正地孤傲不群而無招人議論之虞。
【論握手粵教版高一上冊語文教案】相關(guān)文章:
鄂教版五年級語文實用教案上冊01-03
教科版小學(xué)語文一年級上冊教案02-13
冀教版教案12-22
川教版教案01-11
浣溪沙滬教版七年級上冊語文教案05-04
冀教版一年級語文上冊教案 i y06-05
公輸滬教版七年級上冊語文教案05-04
鄂教版勞動教育上冊教案(精選14篇)04-11
奇妙的克隆魯教版七年級上冊語文教案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