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日韩在线免费观看,久久精品合集精品视频,每日更新在线观看AV_手机,这里是精品中文字幕

<mark id="47rz2"><center id="47rz2"><dd id="47rz2"></dd></center></mark>

    <legend id="47rz2"><u id="47rz2"><blockquote id="47rz2"></blockquote></u></legend>

      當前位置:好文網(wǎng)>實用文>教案>三年級數(shù)學《千米的認識》教案

      三年級數(shù)學《千米的認識》教案

      時間:2024-04-08 07:09:44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三年級數(shù)學《千米的認識》教案

        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弄通教材內容,進而選擇科學、恰當?shù)慕虒W方法。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三年級數(shù)學《千米的認識》教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三年級數(shù)學《千米的認識》教案

      三年級數(shù)學《千米的認識》教案1

        【教學目標】

        認識長度單位:千米,知道1千米等于1000米。并能進行千米、米之間的換算。

        【教學重點】

        1、通過體驗,形成對“千米”的量感。

        2、千米、米之間的換算

        【教學難點】

        千米、米之間的換算

        教學準備:多媒體

        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

        一、千米的認識

        1、(出示高速公路的路程指示牌)看懂了什么?有什么問題?

        2、(出示數(shù)射線)看懂了什么?有什么問題?

        3、小結:1千米就是1000米。1千米也可以表示10個100米。表示較長的路程時,經(jīng)常用km作單位。

        3、運動場的標準環(huán)行跑道是400m,1km有幾圈?

        4、學校環(huán)行跑道一圈是幾米?1km有幾圈?估一估走1km大約需要多長時間?下課后在跑道上走上1千米,說說走完之后你的.感受。

        5、你在放學回家的路上,估一估從學校到什么地方大約是1km?

        6、千米在生活中有什么應用?舉例說明

        二、千米、米之間的單位換算

        1、(出示出租車和放大的紅色貼紙)我們經(jīng)常可以從出租車上看到一張紅色的貼紙,你能讀懂上面的意思嗎?

        2、1公里也就是1千米。3公里就是--3千米;

        師:上海市的出租車,3公里以內的起步價為11元,超過3公里,10公里以內的路程,每1公里單價2.10元,可是我們平時付車費卻從沒有遇到過的幾角的,這是為什么呢?原來出租車里的計價器會根據(jù)實際車費進行四舍五入計算,所以我們平時付的車費實際上都是以“元”為單位的。

        3、練一練

        2km=( )m 5km=( )m 11km=( )m

        4000m=( )km 6000m=( )km 28000m=( )km

        8km+1km=( )m 12km-6km=( )m 5000m-2km=( )m

        (1)學生獨立完成

       。2)全班交流、反饋

       。3)重點講解:(方法)11km=( )m

        28000m=( )km

        50000m-2km=( )m

        三、練習鞏固

        1、填空:

        8000m=()km 12km-6km=( )m

        1km5m=( )m=()km重點講解6540m=( )km( )m

        2、判斷:

        小轎車每小時行駛80米()小丁丁身高135厘米()

        電線桿高6千米()飛機每小時飛行1000千米()

        四、總結

        1、今天我們學習了什么?你有哪些收獲?

        2、出示課題

        五、板書:

        千米、米--用小數(shù)表示

        2km=( )m 5km=( )m 11km=( )m

        4000m=( )km 6000m=( )km 28000m=( )km

        8km+1km=( )m 12km-6km=( )m 5000m-2km=( )m

      三年級數(shù)學《千米的認識》教案2

        教學目標:

        1、在具體的生活情境中,感知和了解千米的認識,初步建立1千米的長度觀念;知道1千米=1000米,能進行長度單位間的簡單換算。

        2、通過實踐活動,體會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激發(fā)積極地數(shù)學學習情感,培養(yǎng)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具準備:

        課件

        教學流程:

        一、 導入:認識千米

       。ㄕn件出示二年級小朋友的數(shù)學日記)

        20xx年9月1日

        今天是開學的第一天,我和爸爸一起去學校報到。我很高興,因為爸爸給我買了一個長2分米,寬6厘米,高3厘米的鉛筆盒,但是我也累了,那是因為我們來回一共走了2米的路程。

        師:今天老師帶來了二年級小朋友寫的一篇數(shù)學日記,我們大家來讀一讀。(齊讀)

        師:他們來回只走這么長的路程會累嗎?

        師:生活中你在哪見過千米?(高速路牌、表盤等) 師:老師也搜集了一些生活中的千米,看!

        (出示課件:千米 km 公里的圖標)

        師;這是同學們說的高速路牌,說說什么意思?

        指著“限速”標志 你認識嗎?說說什么意思?(學生說不出,老師解釋)

        師:仔細觀察你還發(fā)現(xiàn)了什么?(千米可以用km表示,又叫公里)(板書:km 公里)

        師你們觀察的真仔細,看來千米在生活中應用比較廣泛,而且我們還發(fā)現(xiàn)了千米用字母km表示,又時還把它叫做公里。

        二、 感受千米

        師:1千米到底有多長呢?我們就從100米來研究。(出示千米) 師:你熟悉這個地方嗎?猜一猜從新西巷路口到學校的'什么位置大約100米?(學生討論 交流)

        師:想知道100米到底在哪嗎?看。úシ配浵瘢豪蠋熥鲞m當?shù)慕忉專?/p>

        師:哦,原來從新西巷口出發(fā),經(jīng)過操場,還要路過校門口,一直走到體育器材那大約100米

        師:想知道走100米大約花多長時間嗎?大約花1分半,現(xiàn)在請同學們閉上眼睛,體會一下100米有多長。(閉眼睛體會)

        師:如果走10個這樣的長度,你知道走了多少米嗎?(1000米) 師:你是怎么想的?(10個100米就是1000米)大約多長時間?(十幾分鐘)

        師:原來我們步行1000米要用十幾分鐘,F(xiàn)在你們對千米有了初步的認識,那你估一估:從天龍到迎澤橋東走,到什么地方大約是1千米?(學生討論)

        師:老師也做了調查,發(fā)現(xiàn)從天龍到迎澤橋東加油站大約1千米,你想說什么?

        (1千米很遠,千米是比米大的長度單位)

        師:如果老師站在天龍,你在加油站,我大聲喊你的名字,你能聽見嗎?

        師:通過剛才我們了解到了10個100米就是1千米,步行1千米大約花十幾分鐘,而且還發(fā)現(xiàn)千米是比米大的單位。

        師:我們感受了生活中的1千米,現(xiàn)在回到學校里。(出示課件:操場)

        師:一圈200米,幾圈是1000米?1000米還可以怎么寫?(板書:1千米=1000米)

        師:讀一讀,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單位不同,數(shù)字也不同)

        師:雖然單位、數(shù)字不同,但他們表示的距離?(出示課件:操場250米、400米)

        追問:你是怎么想的?(4個250米是1000米,也是1千米) 師;現(xiàn)在我們知道了1千米=1000米,你能用它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嗎?

       。ǔ鍪菊n件:想想做做1題)

        師:題目要求我們做什么,讀一讀,找找關鍵字

        三、 鞏固練習

        師:小花參加跑步比賽,體育老師讓他繞400米的操場跑5圈,小花一聽,5圈?是多少米,多少千米?你知道嗎?打開課本45頁,你來寫寫。(匯報)

        師:20xx米=2千米,那么(出示課件)

        9千米=( )米 6000米=( )千米

        師:現(xiàn)在我們對千米和米有了一定的了解,那老師考考大家的判斷力,認為對的站起來,認為不對坐著不動。(出示課件) 汽車每小時行60米

        1千米又叫1公里

        跑道長400千米

        50千米和5000米同樣長

        師:你們真了不起,那老師到想問問你們,什么時候用千米做單位?(測量比較長的長度時用千米)

        師:說得好,(老師做手勢)

       。ǔ鍪菊n件:天安門城樓高、南京長江大橋、長江) 師:你會填嗎?追問:為什么?

        師:你們太聰明了。(老師表情)

        師:這又是什么圖呢?從圖中獲得哪些信息呢?

        師:誰來回答第一個問題

        師:第二個問題你要怎么解決?(同桌討論)

        師:你們真是一個愛動腦筋的好孩子。

        四、 欣賞

       。B類飛行速度、長江長度、地球半徑等自然界有關千米這一單位的知識)

        五、 小結

        今天我們有認識了一個新的長度單位,,它是?說說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

        板書設計:

        千米 (km)

        1千米=1000米

      三年級數(shù)學《千米的認識》教案3

        教學內容:第73、74頁“千米的認識”,例1、例2和“練一練”,練習十六第1—4題。

        教學目標:

        1、認識長度單位千米(公里),建立千米長度的概念,知道1千米=1000米

        2、學會千米與米之間的簡單換算,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簡單的推理能力。

        教學重、難點:千米與米之間的簡單換算。

        教學具準備:一根米尺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

        1、復習前面學過的長度單位

        2、出示米尺,你能比劃出1米有多長嗎?

        3、你能猜一猜教室的長是多少米嗎?

        二、教學新課

        1、引入“千米”

        測量教室的長可以用米做單位。但是如果我們用它來量比較長的距離,比如量兩個城市之間的距離是多少?你覺得用米這個長度單位來量怎么樣?

        既然“米”小了就必須要用一個新的比米要大的長度單位來量,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個比米要大的長度單位“千米”。(板書:千米的`認識)

        2、認識千米

        (1)平時我們也把千米說成公里。大家打開書,看第一幅圖,圖上的“公里”就是千米。

        提問:那么一千米到底有多長呢?

        首先我們來想一想100米有多長,學校跑道一圈大約是200米!100米也就是它的一半,你能想象出它的長度嗎?

        幾個100合起來是1000呢?

        那么1000米就等于把()(板書:1000米)

        1000米用千米做單位就是()(板書:=1千米)

        (2)感知1千米路程

        剛才我們了解了1千米到底有多長,那么你能說出從學校門口到什么地方的路程大約是1千米嗎?

        我們同學1分鐘大約可以走100米,你們想一想如果要你走1000米要用幾分鐘呢?

        3、千米與米的簡單換算

       。1)教學例1

        下面我們來看這樣一道題,出示:4千米=()米

        讓學生看一看,千米和米哪個大,就是由大的換成小的。想一想昨天我們學習的思考方法,這道題我們要怎樣思考呢?

        教師指導學生想思考過程

        提問:1千米=()米,4千米就是()個1000米,也就是()米

       。2)教學例2

        出示:6000米=()千米

        這道題是把小的長度單位變成大的,又因該怎樣想呢?

        根據(jù)書上的提示2人小組討論,把討論結果填在書上。(指名回答)

        三、鞏固練習

        1、完成“練一練”第2題

        學生先填在書上,指名回答,并說出思考過程。

        2、完成“練一練”第3題

        引導學生理清題意。

        提示:“1千米是多少米?”

        “這條路要劃分成多少段?”就是要求什么?

        把這道題目做在練習本上。

        (指名學生回答)

        3、做練習十六第1題

        學生先做在練習本上,指名回答。(集體評講)

        四、課堂小結

        這節(jié)課,我們認識了長度單位千米。知道了千米要比米(),1千米=()米。同時還學會了千米和米的簡單換算。

        五、作業(yè)布置

        課作:

        練習十六第3.4題

        家作:

        1、練一練第1題

        2、練習十六第2題

      三年級數(shù)學《千米的認識》教案4

        1、認識長度單位:千米。知道1千米等于1000米,并能進行千米與米之間的換算。

        2、聯(lián)系生活實際,建立“千米”的.量感,并知道可以用步測等方法對長度進行估測。

        3、經(jīng)歷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體會觀察、比較、猜想與驗證等數(shù)學方法。

        4、通過數(shù)學學習活動,感受千米與生活的聯(lián)系,體會千米的應用價值。

      三年級數(shù)學《千米的認識》教案5

        一,教學內容

        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shù)學》三年級上冊P7—8千米的認識

        二,教學準備

        教具學具:米尺一張,學校周圍交通圖每小組一張,多媒體及課件一套。

        課前活動:

        先估一估100米的距離,再量一量,走一走100米的距離,看看需要走多少步。

        沿學校200米操場走一圈,大約要幾分鐘

        步行的同學了解一下自己從家走到學校大約需要多少時間

        三,教學目標與策略選擇

       。ㄒ唬┙虒W目標

        1,使學生認識千米(公里),初步建立1千米的長度表象,并學會千米和米的簡單換算。

        2,利用遷移的規(guī)律,體驗探索千米的過程,使學生進一步學會估算和分析問題。

        3,感受千米與實際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體會"千米"在生活中的作用,增強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和學好數(shù)學的信心理

        (二)教學策略

        "千米"是一個常用的長度計量單位,在學生的生活中經(jīng)常會聽到,看到有關千米的使用信息,建構效果的好與壞,將直接影響到學生空間觀念的形成。由于"千米"是一個較大的長度單位,離學生"可視性"的體悟和感受經(jīng)驗比較遠,對學生來說比較抽象,學習過程中千米概念的建立比較困難,是學習的難點。因此,在設計本課的教學時,我從教材的設計意圖和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出發(fā),改造和組織了教學過程。首先,通過課前,課中,課后三段教學的融合,讓學生在體驗中發(fā)現(xiàn),在發(fā)現(xiàn)中建構,在建構中實踐,在實踐中內化和提升。其次,在采集教學素材時,緊緊抓住了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和實踐感受,環(huán)繞著教學重點"千米的認識",組織學生積極主動的探索,研究和發(fā)現(xiàn),讓學生在愉悅的情趣中感受"千米",建構"千米",應用"千米"。

        四,教學流程設計及意圖

        教學流程

        設計意圖

        一,交流導入,引出千米

        (一)交流信息

        提問:課前老師帶你們去操場了解相關的信息,誰愿意把你了解到的信息和大家一起分享學生交流信息后教師板書:

        1,走100米的路大約需要200步。

        2,沿學校200米的操場走一圈大約需要3分鐘。

       。ǘ┙沂菊n題

        師:剛才同學們匯報的時候用到了一個長度單位——米,如果我們想要測量溫州到杭州的距離,該用什么單位來計量呢(引出千米)

        師:今天我們就來認識長度單位家族里的新朋友:千米(板書課題)

        二,聯(lián)系生活,建立表象

       。ㄒ唬┏醪浇1千米的觀念

        1,引導:對于"千米"這位新朋友,你想知道些什么(千米有什么用1千米到底有多長什么地方用到千米)

        2,探索:今天我們就來了解有關千米的這些知識,同學們,在你的印象里,你認為1千米有多長

        學生回答后教師板書:1千米=1000米。

       。ǘ┻M一步建立1千米的表象

        聯(lián)系實際:1千米到底有多長呢你能否具體說說你心目中1千米的長度可以結合課前了解到的信息來描述它們與1千米之間的關系。

        引導學生根據(jù)生活實際進行分析,先自己獨立思考,再在小組內說一說。(學生能說幾種就幾種)

        方案一:用米尺要量1000次。

        方案二:走這樣100米的路,要走10次。

        方案三:走100米的路大約200步,所以走1千米的路大約20xx步。

        方案四:繞學校200米的操場要走五圈。

        方案五:繞200米操場走一圈大約3分鐘,所以走1千米的路大約需要15分鐘。

        ……

       。ㄈ┕烙1千米的距離

        1,初步估計:從我們學校門口出發(fā)到哪里大約是1千米

        學生估計,師生共同評價

        2,引導(播放錄像):讓我們跟著攝像機的鏡頭從學校門口出發(fā)到街上走一走,看看1千米究竟有多長

        3,想象:請大家閉上眼睛,跟著老師在腦海里把這段路再走一遍。我們從學校門口出發(fā)向東經(jīng)過十字路口,再向北經(jīng)過建設銀行,又經(jīng)過小賣部門口,一直向北就來到了甌海第三人民醫(yī)院門口。這段路程大約是1千米。

        4,體會感受:如果讓我們步行1千米的路,你會有什么感覺

        5,進一步估計:(出示一張學校周圍交通圖)

        師:老師還準備了一張學校周圍的交通圖,你們的'桌上也有一張,請你畫一畫,從學校出發(fā)走1千米,還可以到哪些地方

        學生獨立操作后交流匯報:(學生能匯報幾種就幾種)

        方案一:從學校門口出發(fā)一直向西至蟠鳳路口。

        方案二:從學校門口出發(fā)向西經(jīng)一幼門口,再向北至經(jīng)梧田高中。

        方案三:從學校門口出發(fā)向東經(jīng)十字路口,再一直向南至溫州中學門口。

        ……

        三,了解用途,體會價值

        (一)引導學生舉例

        師:千米也稱公里,用字母Km來表示。(板書:公里,KM),它在日常生活中有著廣泛的用途理想想看,你在什么地方見到過千米(公路上,摩托車表盤上等)

       。ǘ┬蕾p生活中的"千米"

        師:同學們真是生活中的細心人,老師也從生活中收集了一些"千米",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1,(電腦出示指路標志)甌海實驗小學距溫州世紀廣場約7000米

        師問:你看到了什么7000米等于多少千米呢你是怎么想的(板書:7000米=7千米)

        2,(電腦出示珠穆朗瑪峰山峰圖)珠穆朗瑪峰,高度約9千米,是世界上最高的山峰。

        師問:你又看到了什么9千米是多少米啊你能說說你思考的過程嗎(板書:9千米=9000米)

        3,(電腦出示《汽車速度表》)汽車每小時行駛的路程大約是80千米。

        4,(電腦出示自行車行駛圖)自行車每小時行駛的路程大約是15千米。

        5,(電腦出示溫州至杭州高速圖)溫州到杭州高速公路連線全長約410千米。

        6,(電腦出示萬里長城圖)我國的萬里長城,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建筑之一,大約長6700千米。

        (三)小結:千米常用來計量比較長的路程,也可以表示交通工具每小時行駛的路程,還可以表示比較長的物體長度。

        四,實際應用,鞏固新知

       。ㄒ唬⿷镁毩

        1,孫老師家離學校大約有4千米的路程,如果讓你選擇,你會選擇什么交通工具來學校為什么大概需要多少時間

        2,媽媽帶小明坐長途汽車去看奶奶,途中要走308千米。他們早上8時出發(fā),汽車平均每小時行80千米,中午12時能到達嗎

        (二)課外拓展

        1,汽車在高速公路上行駛每小時不能超過()千米,磁懸浮列車每小時可行駛()千米,地球繞太陽每秒運行()千米。馬拉松長跑比賽全程大約()千米。(課后可在父母的幫助下到圖書館或網(wǎng)上查找這些資料。)

        2,寫一篇數(shù)學日記:《我心目中的千米》

        通過課前活動,即為學生課中研究1000米,認識千米提供了想象,折算,感受和思維的現(xiàn)實背景基礎,又解決了因有限的課堂教學時間的制約而不便操作的實踐體悟問題,為千米的教學提供了有利的認知階梯。

        在"千米"概念的揭示及空間觀念的構建過程中,引導學生把1千米與課前了解到的信息進行聯(lián)系,給學生提供一個具體的參照物,增強了學生對1千米距離的感性認識。

        利用多媒體(播放錄像)喚起對行走本地區(qū)主要街道實踐活動的回憶,以情激情,既使學生感到身邊處處有數(shù)學,又助于抽象的"千米"形成正確的"表象",從而加深對"千米"的認識

        交流活動不僅使學生獲取了有關千米的應用知識,拓展了數(shù)學知識視野,而且在實際中進行換算,豐富了學生對原本枯燥的概念"千米"的學習情感,使學生感受了"千米"的數(shù)學和生活價值。

        課后延伸探索,拓展"千米"價值,教師在落實了教材所設定的教學目標后,課末布置了學生課后實踐調查活動,把學生帶向了研究性學習的行為中,為學生自主學習創(chuàng)造了環(huán)境。

        五,教學片段實錄

        片段一:初步估計

        師:看來我們班同學真不錯,想出那么多好辦法來描述1千米的距離,F(xiàn)在請同學們估計一下,從我們學校門口出發(fā)到哪里大約是1千米呢

        生1:從學校門口到美能達照相館那里。

        師:為什么

        生1:因為我家住在梧田街54號,我每天步行回家,不用10分鐘,所以我想1千米肯定比我家還要遠。

        師:恩,你說的有道理,不過從學校門口經(jīng)梧田街再直到美能達照相館那里還不到1000米,大約800米左右。

      三年級數(shù)學《千米的認識》教案6

        一、教學內容

        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shù)學》三年級上冊P7—8千米的認識 。

        二、學情與教材分析

        “千米”是一個常用的長度計量單位,在學生的生活中經(jīng)常會聽到、看到有關千米的使用信息,建構效果的好與壞,將直接影響到學生空間觀念的形成。由于“千米”是一個較大的長度單位,離學生“可視性”的體悟和感受經(jīng)驗比較遠,對學生來說比較抽象,學習過程中千米概念的建立比較困難,是學習的難點。

        在此之前,學生已經(jīng)認識了長度單位米、分米、厘米、毫米,日常生活中也有走路上學、乘車旅游、參加運動會等生活經(jīng)驗,這就使得本節(jié)課很容易和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結合起來?紤]到錦江小學校園及學生的特殊情況,在幫助學生建立1千米實際長度概念時選用學生熟悉的學校周圍的.一些環(huán)境,這樣既能有效化解難點,又能讓學生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shù)學。

        三、教學目標

        1.認識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長度概念,知道1千米等于1000米。

        2.會進行長度單位間的換算及簡單的計算。

        3.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估測意識和實踐能力。

        教學重、難點:建立1千米的長度概念,會用千米表示實際長度

        四、教學過程:

       。ㄒ唬⿵土晫

        師:到目前為止,你知道的長度單位有哪些?(毫米、厘米、分米、米)

       。ǘ⿲W習新知

        1.認識1千米。

        師:如果我們要量從大慶到哈爾濱的距離,用毫米、厘米、分米、米這4個長度單位合不合適?

        師:你感覺1千米應該有多長?

        2.感受1千米。

        師:1000個1米有多長?你來猜測一下。(400米一圈的操場,走兩圈半就是1千米)

        師:請每個人都在心里默默地想象一下1千米有多長,說給你小組的同學聽一聽。

        師:1千米究竟是不是你想象的那么長,你想不想親自到室外去驗證一下?我們一會兒到外面去驗證一下1千米是不是你想象的那樣長。

        去室外體驗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1)步要勻,路線要直。

       。2)數(shù)步數(shù)時可以用手指幫助計數(shù)。

       。3)靠路邊行走,注意安全。

       。4)完成學習匯報單

        你們走了多少步?你們感覺走的累不累呀?用多長時間呢?你覺得1千米怎么樣?今后,我們就可以用這種方法來估測一下,從一點到另一點你走的路大約有多長

        回到教室里,說一說走完1千米的感受。

        3.估算1千米。

        從我們學校門口出發(fā)到哪里大約是1千米。

        4.單位間的換算

        (三)鞏固練習

       。ㄋ模┛偨Y階段

        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寫一篇數(shù)學日記———《感受1千米》。

        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寫:

        1. 你眼中的1千米有多長。

        2. 走完1千米的路你有何感受。

        3. 你所熟悉的哪段路的長度大約是1千米。

      三年級數(shù)學《千米的認識》教案7

        教學目標:

        1、認識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長度概念,知道1千米等于1000米。

        2、會進行長度單位間的換算及簡單的計算。

        3、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估測意識和實踐能力。

        教學重點:

        建立1千米的長度概念,會用千米表示實際長度。

        教學準備:

        要求學生到路邊觀察路標,教師制作一塊路標。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教師提問:我們都學了哪些長度單位?

        學生回答后,讓學生具體表示一下1毫米、1厘米、1分米及1米的長度。

        2、教師說明:我們以前學過的長度單位比較大的是米。你們還見過或聽說過比米大的長度單位嗎?

        學情預設:學生可能會提到“千米”。

        二、探究新知

        1、認識千米。

        教師出示例3的情境圖。(有條件的學校也可以播放提前錄制好的視頻錄像,錄像中出現(xiàn)路牌標志)

        提出下面的問題:類似圖中的情境你見過嗎?從圖中你知道了什么?

        [學情預設:看到上面的情境圖,學生一下子會調出已有的知識經(jīng)驗,他們會想到周圍的路標。]

        學生根據(jù)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解釋路標上的“21千米”和“23千米”是什么意思。

        教師指出:在計量比較長的路程的時候,通常用千米作單位,千米也叫做公里。千米是比米大的長度單位。

        2、出示老師收集到的學校附近的路標,讓學生理解、體會從某路口到當?shù)啬硞標志性建筑的'路程是多少千米的含義。

        3、建立1千米的長度概念

        (1)師:那么1千米的路程有多遠呢?它與我們以前學過的長度單位“米”有什么關系呢?

        同學們都喜歡上體育課,(教師出示學校操場的圖片)學校操場的跑道一圈是400米(注:每個學校的跑道可能不相同,這里僅以400米為例說明大體教學思路,實際教學時,盡可能用學生身邊的數(shù)據(jù)),算一算,跑幾圈就是1000米?

        教師指出:1000米就可以用較大的長度單位來表示,就是千米。

        板書:1千米(公里)=1000米

        教師:同學們上學,有步行的,有騎自行車的,有坐公交車的,還有父母開車接送的。人步行每小時可以走5千米,騎自行車每小時可行15千米,坐公交車每小時可以行40千米。你們能估計一下從自己家到學校有多少千米嗎?

        (2)實際感受1千米。

        到操場上量出100米的距離,讓學生仔細觀察一下。并讓學生按一般的步行速度實際走一走,所需時間大約是1分十幾秒。(注:這個教學環(huán)節(jié)也可以放到課前進行)。然后告訴學生10個這樣的長度就是1千米,一般步行12分左右的距離大約是1千米,并讓學生想象一下10個100米有多遠。

        4、完成教科書第8頁上的“做一做”。

        到校門口,以小組為單位,互相說一說(估)從學校門口到什么地方大約是1千米?在確保學生安全的前提下,可以組織學生到校外走1千米的活動,感受1千米的距離。(注:如果條件不允許,此題可以作為課外作業(yè))

        5、教師出示教科書第22頁的例5。

        3千米=( )米 5000米=( )千米

        教師放手讓學生先獨立填寫,然后讓學生在組內互相說說是怎樣想的。

        通過學生回答,使學生明白:1千米是1000米,3千米是3個1000米,就是3000米;1000米是1千米,5000米是5個1000米,就是5千米。

        6、練一練。

        6000米=( )千米 4千米=( )米

        ( )米=7千米 9000米=( )千米

        [設計意圖:本節(jié)課的教學,教師沒有平均使用力量,教學時把重點放在千米的認識上,長度單位間的變換由于學生基本上屬于“教師不講就會”的狀態(tài),所以教師花費的教學時間相對就少一些。]

        三、鞏固練習

        1、指導學生完成練習二第1、2題。

        第1題,是關于物體運動速度的練習,目的是讓學生對常見物體運行速度有一定的認識?梢韵茸寣W生獨立完成,然后再進行反饋。

        第2題,目的是幫助學生進一步感受千米在生活中的應用?梢宰寣W生獨立完成。

        2、練習二第3題。

        學生在教科書上獨立完成,然后集體訂正。

        3、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1)老師家離學校大約有4千米的路程,如果讓你選擇,你會選擇什么交通工具來學校?為什么?大概需要多少時間?

        (2)媽媽帶小明坐長途汽車去看奶奶,途中要走308千米。他們早上8時出發(fā),汽車平均每小時行80千米,中午12時能到達嗎?

        四、課外拓展

        1、汽車在高速公路上行駛每小時不能超過( )千米,磁懸浮列車每小時可行駛( )千米,地球繞太陽每秒運行( )千米。馬拉松長跑比賽全程大約( )千米。(課后可在父母的幫助下到圖書館或網(wǎng)上查找這些資料。)

        2、寫一篇數(shù)學日記:《我心目中的千米》

        [設計意圖:教師在落實了教材所設定的教學目標后,課末布置了學生課后實踐調查活動,把學生帶向了研究性學習的行為中,為學生自主學習創(chuàng)造了環(huán)境。]

      三年級數(shù)學《千米的認識》教案8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認識千米(公里),初步建立千米的空間表象。

        2.使學生知道1千米=1000米,學會千米和米的簡單換算。

        3.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實踐能力,發(fā)展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并適時滲透思想教育。

        教學重點:建立1千米的長度概念,掌握千米和米之間的進率。

        教學難點:千米慨念的建立。

        教具學具:米尺、多媒體及課件一套。

        課前活動:量出到l00米的實踐活動,量出1米的距離,走一走有多少步,沿操場走1圈(200米),看看用了多少時間?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前幾天,老師和小朋友一起在操場上進行了測量。

        下面請同學們邊看屏幕,邊想:我們是用哪個長度單位測量100米的?(米)

        我們已經(jīng)學過哪些計量長度的單位?請按從大到小的順序說一說。

        米分米厘米毫米

        1米等于多少分米?1分米等于多少厘米?1厘米等于多少毫米?(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2.誰能比劃一下1米的長度?一起比劃一下1分米、1厘米、1毫米的長度。

        3.說出下列測量活動用什么長度單位合適?

        (1)測量鉛筆的長度。(厘米)

       。2)測量硬幣的厚度。(毫米)

       。3)測量課桌的高。(分米)

       。4)測量教室的長。(米)

        師:如果要測量平陽到溫州的距離,可以選用我們已經(jīng)學過的哪個單位來測量呢?

        師:用米測量太麻煩了。平陽到溫州的距離比較遠,而米這個單位較短。那用什么單位呢?今天我們就來認識一個長度單位家族里的新朋友:千米(板書課題:千米的認識)。

        學習千米的認識,你們最想了解有關千米的什么知識?

        提出學習目標:

        1.千米的實際長度,并學會千米和米的簡單換算。

        2.千米的應用。

        [意圖:從測量本地兩個城市距離引出新知,使學生認識到數(shù)學可以幫助人類理解周圍世界,從而增強學習主動性。引導學生自己尋找目標進一步體現(xiàn)學生主體意識,調動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

        二、認識1千米的實際長度

        那1千米到底有多長呢?

        1.師:老師手里拿的米尺是1米長,用這把米尺連續(xù)量幾次是1000米?(板書:1000米)

        1000米用我們今天所學的千米作單位就是1千米。(板書:1千米)

        板書:用米尺量1000次的長度正好是1千米。

        2.請看屏幕:上次我們量出了100米的長度,幾個100米的長度正好是1千米?板書:10個100米的長度正好是1千米。

        3.(屏幕顯示)我們學校的操場一圈是200米,沿操場(一圈200米)走()圈的長度正好是1千米。

        板書:沿操場(一圈200米)走5圈的長度正好是1千米。

        想一想:我們沿操場走一圓大約用了幾分鐘?(3分鐘)

        那么沿這操場走5圈,也就是走1千米大約要幾分鐘?(15分鐘)。。

        板書:走15分鐘的路程,長約1千米。

        4.感受1千米有多遠。

        小結:1千米=1000米

        [意圖:利用多媒體喚起對行走本地區(qū)主要街道實踐活動的.回憶,以情激情,既使學生感到身邊處處有數(shù)學,又助于抽象千米"形成正確的"表象",從而加深對"千米"的認識。]

        1千米等于1000米,聽起來不容易區(qū)分,語文課上朗讀講究抑揚頓挫,誰能巧用停頓,把千米和米區(qū)分開來,使人一聽就明白。

        l(停頓)千米=1000(停頓)米

        指導讀:注意在數(shù)字和單位之間適當停頓。

        師:千米也稱公里,在上面的板書上添上(公里),有時也用Km表示。

        5.我們知道1千米等于1000米,千米和米之間怎樣換算呢?下面請同學們自學例題,重點看一看是怎么想的。

        完成書做一做1,重點說一說是怎樣想的。

        [意圖:揭示了千米和米之間的進卒,即引導學生自學千米和米的簡單換算,活用教材,節(jié)時高效。]

        三、千米的應用

        現(xiàn)在我們知道了1千米的實際長度,那千米在日常生活中有什么應用呢?

       。ㄆ聊伙@示)請看老師星期天在路上拍攝的一些鏡頭,請你仔細觀察,哪些地方有"千米"?

        1.公路邊的里程碑

        2.指路標志

        3.限速標志

        4.摩托車的速度表

        隨著學生的回答,屏幕上分別出示圖片。

        小結:千米常用來計量比較長的路程。

        [意圖:通過觀察里程碑、指路標志、速度表、限速標志,讓學生體會到"千米"在日常生活中的廣泛應用,進一步認識數(shù)學的價值。]

        練習把每小時行的路程和合適的交通工具用線連起來。

        四、全課小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千米的認識,知道了1千米的實際長度,了解了千米的用途,F(xiàn)在請你估計一下,從校門口出發(fā)到什么地方大約是4千米?誰能用比較科學的辦法證實?

        生:利用摩托車的里程表測量、走一走是否15分鐘。

        師:還可以這樣證實:(結合屏幕)

       。1)量出1米的距離,走一走,有多少步?(1米有2步)

       。2)算一算,1千米有多少步?(1000米有20xx步)

        師:1千米,我們大約走20xx步。我們可以從校門口出發(fā)數(shù)出20xx步,看看你正好走到什么地方,與你剛才的估計是否相符?

        五、鞏固練習

        1.判斷下列說法是否正確。

        汽車每小時行40米。

        電線桿高6千米。

        小李身高135厘米。

        飛機每小時飛行1800千米。

        教室黑板長3分米。

        一支鉛筆長2千米。

        2.書練習。

        3.綜合練習。

        師:小朋友們,你們看過國慶五十周年閱兵式嗎?讓我們一起來回顧一下其中一些精彩的片段。邊看邊思考這樣一個問題:

        在括號里填上適當?shù)拈L度單位。

        17個官兵方陣和25個車輛方陣共長2______。(千米)

        1萬多名官兵過檢閱區(qū)時每步都走75______(厘米),踢腿高度都是30______。(千米)

        你知道閱兵式上的官兵為什么走得這么整齊嗎?在閱兵村,他們平均每天要走3億___(千米)整個訓練過程,他們平均每人走了10000多_______(千米)

        師:辛勤的汗水、刻苦的訓練換來了祖國的榮譽。|

        [意圖:再現(xiàn)慶祝建國五十周年閱兵場面,進行新知識綜合訓練,以景激情自然滲透愛國主義教育。]

      三年級數(shù)學《千米的認識》教案9

        一、教學目標

        1.認識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長度概念,知道1千米等于1000米。

        2.會進行長度單位間的換算及簡單的計算。

        3.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估測意識和實踐能力。

        二、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

        1、通過體驗,形成對“千米”的量感。

        2、會用千米表示實際長度。

        教學難點:

        千米、米之間的換算

        三、教學過程

        1、復習引入

       。1)復習單位

        師:這個是一份上海市的地圖冊,老師也帶來了一張,同學們觀察一下,想一想這張地圖冊的厚度是多少呢? 生:3毫米

        師:那它的寬度有多長? 生:7厘米

        師:現(xiàn)在我把這張地圖冊展開,現(xiàn)在它的寬度變成了多少呢? 生:1米這是我們已經(jīng)學習過的三個長度單位,你能給這三個單位按從小到大的順序排一排嗎? 生:毫米、厘米、米(老師板書)

        它們用字母如何表示? 生:mm、cm、m(板書)

       。2)生活中的mm、cm、m

        我們的生活中哪些東西的長度大約是1毫米? 生:螞蟻,硬幣的厚度

        你覺得1毫米是長還是短? 生:很短

        我們的生活中哪些東西的長度大約是1厘米? 生:指甲蓋的寬度、回形針

        你覺得1厘米是長還是短? 生:短

        我們的生活中哪些東西的長度大約是1米? 生:紅領巾

        你覺得1米是長還是短? 生:有點長

        10個紅領巾連起來是多長? 10米

        100個紅領巾連起來是多長? 100米

        1000個紅領巾連起來是多長? 1000米(板書:1000米)

       。3)引入

        這是哪里? 上海迪士尼樂園在今年開園了。

        我們康城學校距離上海迪斯尼樂園大約有5( )千米

        以前學習的長度單位都太小了,今天我們要學習一個更大的長度單位“千米”,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學習“千米的認識”。(板書:千米的認識)

        2、認識千米

        那1千米有多長呢?

        這個1千米和我們1000條紅領巾連起來的1000米有什么關系?一樣長

        生活中的1千米有多長呢?

       。1)操場繞的1千米

        你們去操場上跑步過嗎?100米跑過嗎?操場上的這一段直線跑到就是100米,整個一圈跑道是400米,想一想。1千米要跑幾圈呢? 2圈半

       。2)直的1千米

        想一想:如果走出校門,沿著康新公路往南走1千米能走到哪里呢?

        11號線康新公路站

       。3)豎著的1千米

        想一想:如果把1千米豎起來,它有多高呢?陸家嘴金融中心聚集了很多高樓大廈,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1千米比這些高樓都要高很多,要2幢上海環(huán)球中心大廈疊起來那么高。大概需要300層樓那么高。

        你覺得1千米長不長? 長所以:千米通常用來表示較長的路程或者長度。

        3、認知千米的練習

       。1)填合適的單位

        (2)請你改一改(練習紙)

        小胖的爸爸媽媽在迪士尼開園不久,就帶他去游玩了,小胖還特點寫了一篇日記來介紹迪士尼。但是同學們看了這篇日記之后都偷偷的`笑了,為什么呢? 有錯誤 請你幫助小胖改一改,完成練習紙第一大題

        (3)請你填一填(練習紙)

        這是什么?中國地圖,下面的這條線代表的是我國最長的河長江,上面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黃河。他們的起源地是同一個地方就是時間上最高的高原

        ——青藏高原。青藏高原上有世界是最高的山峰,就是珠穆朗瑪峰,你能填一填他們各自的長度和高度嗎?(同桌討論一下)完成練習紙第二大題

        4、單位轉換

       。1)在日常生活中你還能想到哪里會運用到千米這個長度單位?

        小胖說:我去迪士尼的路上看到過2次,第一次是這。

        但是沒有千米啊,原來公里就是千米,是千米的另一種說法。

        小胖說:第二次是高速公路上就看到了千米這個長度單位,你看。

        這個指示牌上沒有千米啊?Km就是千米的字母表達式。

        距離我們可以用路牌表示,還可以用數(shù)射線表示。

        看到路牌的地方就是0,那下一個出口在哪里?A出口呢?B出口呢?

        上海工業(yè)區(qū)呢?

        1000米就是1千米,觀察數(shù)射線1千米里有幾個100米?

        我們學校出發(fā)去迪士尼需要5千米?

        5千米里有()個1千米,幾個這樣的1000米。所以,5千米=5000米

        (2)一起練

        8千米=8000米(8千米里有幾個1000米)

        7000米=7千米(7000米里有幾個1000米)

        2千米=20xx米(2千米里有幾個1000米)

        6000米=6千米(6千米里有幾個1000米)

       。3)自己練

        2km= m 5km= m

        11km= m 4000m= km

        6000m= km 28000m= km

        8km+1km= m 12km-6km= m

        5000m-2km= m

        5、總結

        今天你學到哪些關于千米的知識?

        評價

        對比這張課堂評價表的要求,你覺得你這節(jié)課,上課表現(xiàn)得怎么樣?能給自己打幾顆星?請你說說看。

        你的同桌呢?也請你來說一說。

        板書:

        千米的認識

        很長

        毫米mm(很短) 厘米cm(短) 米m(長)

        1千米(公里)=1000米

        1km=1000m

      三年級數(shù)學《千米的認識》教案10

        教學目標:

        1、學生在已經(jīng)認識了米、分米、厘米及毫米的基礎上學習長度單位“千米”,知道千米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初步建立1千米(公里)長度的觀念,知道1千米(公里)=1000米。通過實踐活動使學生掌握測量1千米的方法。

        2、通過教學,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想象能力和合理推理的能力以及實際測量和估測能力。

        3、滲透數(shù)學知識來源于生活實踐的思想,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觀念 。

        教學重點:

        建立1千米的長度觀念。

        教學難點:

        體驗1千米有多遠?

        教學方法:

        講授、交流、談話、操作、指導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師:小朋友,我們已經(jīng)學過了哪些長度單位?誰能從大到小說說這些單位?什么時候要用到這些單位?

        米(旗桿)、分米(課桌高)、厘米(書)、毫米(硬幣厚度) 誰能比劃一下1米、1分米、1厘米、1毫米到底有多長? 測量這些物體的長度(高度)用什么單位比較合適? 那如果要測量從溫縣到鄭州的距離,用哪個單位合適呢?

        今天我們要來認識長度單位家族中的另一個新朋友------千米(板書:千米的認識)

        二、講授新知

       。ㄒ唬┙1千米的觀念

        1、師:誰知道繞我們學校的`跑道跑一圈是多少米?(400米)那跑兩圈半呢?請你把它寫在紙上。

       。▽W生會出現(xiàn)2種答案:1000米、1千米)

        師:你覺得這兩種答案都正確嗎?為什么?

        得出:1千米=1000米

        2、誰來讀一讀:讀時區(qū)分1 千米和1000 米(個別讀、全班讀)

        3、米可以用字母m表示,千米也有它自己的表示方法:km 1千米=1000米還可以怎么表示?(1 km = 1000 m)

        4、(1)課間到操場上走一走、測一測,實際感受一下1千米的長度。

       。2)引出10個100米是1000米,1000米就是1千米。

        板書:1千米=1000米

       。3)長度單位間的進率

        出手指操,讓學生做一做,知道長度單位間的進率。(同桌戶說,增加記憶)

        5、估一估

        1千米的距離

        同桌互說:

       。1)從校門口到什么地方大約是1千米?

       。2)你家到校門口大約是幾千米?

        6、做一做

       。1)( )個100米是1千米。

       。2)( )個200米是1千米。

       。3)( )個50米是1千米。

        (4)( )個500米是1千米。

        (5)我們學校的跑道一圈長200米,沿跑道走( )圈就是1千米。

        三、鞏固拓展

        1、出示小常識(你知道嗎?)

        2、練一練(連線)

        學生獨立做,集體訂正。

        3、填上合適的長度單位。

        4、判斷正誤。

        四、課堂小結

        這節(jié)課你學到了什么?有什么收獲?

        知道了多長的距離大概是1千米,那我們小朋友跑1千米需要幾分鐘,走1千米需要幾分鐘呢?下課或放學后小朋友去跑一跑、走一走,并把你的結果告訴老師或你的同學。

        板書設計:

        千米的認識

        1000米=1千米

      三年級數(shù)學《千米的認識》教案11

        教學目的:

        1.學生在已經(jīng)認識了米、分米、厘米及毫米的基礎上學習長度單位“千米”,知道千米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初步建立1千米(公里)長度的觀念,知道1千米(公里)=1000米。通過實踐活動使學生掌握測量1千米的方法。

        2.通過教學,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想象能力和合理推理的能力以及實際測量和估測能力。

        3.滲透數(shù)學知識來源于生活實踐的思想,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觀念

        教學重點:

        使學生認識1千米的長度,掌握1千米和1米的關系。

        教學難點:

        讓學生親自體會生活中測量1千米的方法。

        教具、學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我們都學過什么長度單位?你們能用手比一比1毫米有多長嗎?1厘米、1米呢?如果測量鉛筆的長度,用什么單位比較合適?測量教室的長度呢?

        2.小組交流,整理資料(課初,以小組為單位,交流一下課外測量的情況)

        各小組匯報課外測量情況:

        1.測量一下路邊兩根路燈間的.距離為多少米?多遠為1000米?

        2.測量一下學校運動場的跑道一圈是多少米?跑幾圈是1000米?

        二、創(chuàng)設情境,提出問題

        1.出示課件

        師問:請同學們說一說,你看到了什么?你想說什么?發(fā)表自己的看法。

        2.教師小結:通過畫面我們看到了路旁的里程碑上標有50千米(km)、100千米(km)的字樣,同時板書“千米”;

        3.設疑:計算比較長的路程,為什么通常用“千米”(公里)作單位?

        你們想了解有關千米的什么知識?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來認識長度單位“千米”(把課題補充完整)。

        三、自主探索,研究問題

        1.各小組匯報課外實際測量情況。學生匯報時,教師及時給予評價,并把有關數(shù)量板書。

        2.教師說明:路邊兩根路燈桿間的距離是50米,二十一根路燈桿的距離長1000米;運動場跑道的一圈通常是400米(結合本校實際)跑兩圈半是1000米。

        那么,1000米用較大的單位表示就是1千米。

        師問:你們知道1千米和1米之間的關系嗎?(板書;1千米=1000米)

        3.估想。

        (1)師問:,1米有多長?50米有多長?100米有多長?兩個里程碑間1千米的長度?(讓學生閉眼想象)

        (2)師問:從學校門口到什么地方的里程大約是1千米?(小組討論)

       。3)師問:你能說一說你是怎樣猜測的嗎?想一想,你還知道什么物體間的距離大約是1千米,或者是幾千米?

        4.記憶進率。

        問:還記得手指游戲嗎?現(xiàn)在請你猜一猜“大哥和二哥”之間有什么秘密?

        明確:大拇指代表“千米”、食指代表“米”;大拇指和食指之間的距離較遠,正好表示它們之間的進率是1000。

        四、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練習十的第1、2題)

        1.看下圖,從小林家到什么地方有1千米遠,把路線畫出來。

        學生匯報時,說一說想的過程。

        2.把每小時的路程和合適的交通工具用線連接起來。

       。▽W生訂正時,適時加入交通法規(guī)教育。)

        五、實踐

        師問:你們想不想體驗一下走1千米有什么感覺?想不想知道自己走了多少步就是1千米?走了多長時間大約是1千米?(組織學生到操場分小組進行)

        匯報:你們是怎么走的?有什么感覺?

        六、看書質疑,全課總結

        1.今天我們學習了千米的認識,你們有什么收獲?

        2.齊背“手指游戲歌”,加最后一句話“大哥二哥有秘密,這個秘密是1000!

        七、課外實踐作業(yè)

        查閱有關“千米”這個長度單位的小資料,和同學們說一說。

      三年級數(shù)學《千米的認識》教案12

        教學內容:

        人教版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數(shù)學第五冊70-71頁。

        教學目的:

        1.使學生認識千米(公里),初步建立千米的空間表象。

        2.使學生知道1千米=1000米,學會千米和米的簡單換算。

        3.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實踐能力,發(fā)展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并適時滲透思想教育。

        教學重點:

        建立1千米的長度概念,掌握千米和米之間的進率。

        教學難點:

        千米概念的建立。

        教具學具:

        米尺、多媒體及課件一套。

        課前活動:

        1、量出100米的實際長度,走一走大約有多少步。

        2、沿操場走一圈大約用幾分鐘?

        3、向家長了解一下從自己家到那里大約是一千米?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昨天,老師和小朋友一起在操場上量出了100米的實際長度。

        下面請同學們邊看屏幕,邊想:我們是用哪個長度單位測量100米的?(米)

        我們已經(jīng)學過哪些計量長度的單位?請按從大到小的順序說一說。

        米 分米 厘米 毫米

        一米等于多少分米?1分米等于多少厘米?1厘米等于多少毫米?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

        2.誰能比劃一下1米的長度?一起比劃一下1分米、1厘米、1毫米的長度。

        3.說出下列測量活動用什么長度單位合適?

        (1)測量鉛筆的長度。

        (2)測量硬幣的厚度。

        (3)測量課桌的高。

        (4)測量教室的長。

        同學們你們有誰去過唐山嗎?如果要測量樂亭到唐山的距離,可選用我們已經(jīng)學過的哪個單位來測量呢?

        (學生討論,得知用米測量太麻煩了。)

        師:對用米測量太麻煩了。樂亭到唐山的距離比較遠,而米這個單位較短。那用什么單位呢?今天我們就來認識一個長度單位家族的新朋友:千米(板書課題:千米的認識)

        學習千米的認識,你們最想了解千米的什么知識?

        提出學習目標:1.千米的實際長度,并學會千米和米的簡單換算。2.千米的應用。

        [說明:從測量本地兩個城市距離引出新知,使學生認識到數(shù)學可以幫助人類理解周圍世界,從而增強學習主動性。引導學生自己尋找目標進一步體現(xiàn)學生主體意識,調動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

        二、探索新知

        (一)認識1千米的長度。

        1、 同學們手里都有一把米尺是1米長,用你手中的米尺連續(xù)量幾次是1000米?(板書:1000米)

        1000米用我們今天所學的千米單位就是1千米。(板書:1千米)

        板書:用米尺量1000次的長度正好是1千米。

        2、請看屏幕:上次我們量出了100米的長度,幾個100米的長度正好是1千米?板書:10個100米的長度正好是1千米。

        3、(屏幕顯示)我們學校的操場一圈是200米

        沿操場(一圈200米)走( )圈的長度正好是1千米。

        板書:沿操場(一圈200米)走5圈的長度正好是1千米。

        想一想:我們沿操場走一圈大約用了幾分鐘?(3分鐘)

        那么沿這操場走5圈,也就是走1千米大約要幾分鐘?(15分鐘)

        板書:走15分鐘的路程,長約1千米。

        4、小朋友,金融街你們一定很熟悉吧,請看屏幕:從縣醫(yī)院

        到夏日超市的距離大約就是1000米。

        讓學生互相說一說從家長那里了解到,從自己家到那兒大約是一千米。

        小結:1千米=1000米

        [說明:利用多媒體喚起對行走本地區(qū)主要街道實踐活動的回憶,以情激情,既使學生感到身邊處處有數(shù)學,又助于抽象的“千米”形成正確的“表象”,從而加深對“千米”的認識。]

        1千米等于1000米,聽起來不容易區(qū)分,語文課上朗讀講究抑揚頓挫,誰能巧用停頓,把千米和米區(qū)分開來,使人一聽就明白。

        1(停頓)千米=1000(停頓)米

        指導讀:注意在數(shù)字和單位之間適當停頓。

        師:千米也稱公里,在上面的權勢書上添上(公里),有時也用km表示。

        5、我們知道1千米等于1000米,千米和米之間怎樣換算呢“下面請同學們自學71頁例1和例2,重點看一看是怎么想的。

        完成71頁做一做1,重點說一說是怎樣想的。

        [說明:揭示了千米和米之間的進率,即引導學生自學千米和米的簡單換算,活用教材。]

        (二)千米的應用

        現(xiàn)在我們知道了1千米的實際長度,那千米在日常生活中有什么應用呢?

        (屏幕顯示)請看老師星期天在樂亭到閆各莊路上拍攝的'一些鏡頭,請你仔細觀察,哪些地方有“千米”?

        1、公路邊的里程碑

        2、指路標志

        3、限速標志

        4、摩托車的速度表

        隨著學生的回答,屏幕上分別出示圖片。

        小結:千米常用來比較長的路程。

        [說明:通過觀察里程碑、指路標志、速度表、限速標志,讓學生體會到“千米”在日常生活中的廣泛應用,進一步認識數(shù)學的價值。]

        練習:72頁2把每小時行的路程和合適的交通工具用線連起來。

        四、全課小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千米的認識,知道了1千米的實際長度,了解了千米的用途,F(xiàn)在請你估計一下,從校門口出發(fā)到什么地方大約是1千米?誰能用比較科學的辦法證實?

        (利用摩托車的里程表測量、走一走是否15分鐘……)

        還可以這樣證實:(結合屏幕)

       、帕砍1米的距離,走一走,有多少步?(1米有2步)

        ⑵算一算,1千米有多少步?(1000米有2000步)

        師:1千米,我們大約走2000步。我們可以從校門口出發(fā)數(shù)出2000步,看看你正好走到什么地方,與你剛才的估計是否相符?

        五、鞏固練習

        1、判斷下列說法是否正確

        汽車每小時行40米

        電線桿高6千米

        小李身高135厘米

        飛機每小時飛行1800千米

        教室黑板長3分米

        一支鉛筆長2千米

        2、72頁3、4

        六、今天我們學習了千米的認識,同學們學得很好。學校組織同學秋游,現(xiàn)在想請小朋友們幫助設計一條路線。

        要求

        1、從學校出發(fā)到游玩的最后一處景點之間的路程不超過 10千米;

        游玩的景點要盡可能多,四人小組合作,比一比,哪一組設計得。

        [說明:創(chuàng)設設計秋游路線的情景,激活學生思維,再次把課堂教學推向。采用小組學習的形式,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合作交往意識和創(chuàng)新意識。]

      三年級數(shù)學《千米的認識》教案13

        一、教學目的:

        1、使學生認識千米(公里),初步建立千米的空間表象。

        2、使學生知道1千米=1000米,學會千米和米的簡單換算。

        3、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實踐能力,發(fā)展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并適時滲透思想教育。

        二、教學重點:

        建立1千米的長度概念,掌握千米和米之間的進率。

        三、教學難點:

        千米慨念的建立。

        四、教具學具:

        米尺、多媒體及課件一套。

        五、課前活動:

        量出到l00米的實踐活動,量出1米的距離,走一走有多少步,從新賈橋沿方塔街走到華聯(lián),再到娛樂中心,沿操場走1圈(200米),看看用了多少時間?

        六、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前幾天,老師和小朋友一起在操場上進行了測量。

        (1)下面請同學們邊看屏幕,邊想:我們是用哪個長度單位測量100米的?(米)

       。2)我們已經(jīng)學過哪些計量長度的單位?請按從大到小的順序說一說。

        米 分米 厘米 毫米

       。3)1米等于多少分米?1分米等于多少厘米?1厘米等于多少毫米?

        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2、誰能比劃一下1米的長度?一起比劃一下1分米、1厘米、1毫米的長度。

        3、說出下列測量活動用什么長度單位合適?

       。1)測量鉛筆的長度。(厘米)

       。2)測量硬幣的厚度。(毫米)

       。3)測量課桌的高。(分米)

       。4)測量教室的長。(米)

        師:如果要測量常熟到蘇州的距離,可以選用我們已經(jīng)學過的哪個單位來測量呢?

        師:用米測量太麻煩了。常熟到蘇州的距離比較遠,而米這個單位較短。那用什么單位呢?今天我們就來認識一個長度單位家族里的新朋友:千米(板書課題:千米的'認識)。

        4、學習千米的認識,你們最想了解有關千米的什么知識?

       。ǘ┱J識1千米的實際長度。

        那1千米到底有多長呢?

        1、師:老師手里拿的米尺是1米長,用這把米尺連續(xù)量幾次是1000米?(板書:1000米)

        1000米用我們今天所學的千米作單位就是1千米。(板書:1千米)

        板書:用米尺量1000次的長度正好是1千米。

        2、請看屏幕:

        上次我們量出了100米的長度,幾個100米的長度正好是1千米?板書:10個100米的長度正好是1千米。

        3、屏幕顯示:

        我們學校的操場一圈是200米,沿操場(一圈200米)走( )圈的長度正好是1千米。

        板書:沿操場(一圈200米)走5圈的長度正好是1千米。

        想一想:我們沿操場走一圓大約用了幾分鐘?(3分鐘)那么沿這操場走5圈,也就是走1千米大約要幾分鐘?(15分鐘)。

        板書:走15分鐘的路程,長約1千米。

        4、小朋友,方培街你們一定很熟悉吧,請看屏幕:從萬豐商廈到丹鳳銀樓、方塔商場、新華書店、華聯(lián)、商業(yè)大樓再過十字路口到娛樂中心,約1千米。

        請同學們閉上眼睛,我們在腦海里沿方塔街走一走,感受一下1千米的實際長度。萬豐商廈一一丹鳳銀樓一一方塔商場—一新華書店一一華聯(lián)一一商業(yè)大樓一一十字路口——娛樂中心

        小結:1千米=1000米

        1千米等于1000米,聽起來不容易區(qū)分,語文課上朗讀講究抑揚頓挫,誰能巧用停頓,把千米和米區(qū)分開來,使人一聽就明白。

        l(停頓)千米=1000(停頓)米

        指導讀:注意在數(shù)字和單位之間適當停頓。

        師:千米也稱公里,在上面的板書上添上(公里),有時也用Km表示。

        5、我們知道1千米等于1000米,千米和米之間怎樣換算呢?下面請同學們自學71頁例1和例2,重點看一看是怎么想的。

        完成71頁做一做1,重點說一說是怎樣想的。

       。ㄈ┣椎膽。

        現(xiàn)在我們知道了1千米的實際長度,那千米在日常生活中有什么應用呢?

        (屏幕顯示)請看老師星期天在常熟到蘇州的路上拍攝的一些鏡頭,請你仔細觀察,哪些地方有千米?

        1、公路邊的里程碑。

        2、指路標志。

        3、限速標志。

        4、摩托車的速度表。

        隨著學生的回答,屏幕上分別出示圖片。

        小結:千米常用來計量比較長的路程。

        練習:72頁2把每小時行的路程和合適的交通工具用線連起來。

       。ㄋ模┤n小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千米的認識,知道了1千米的實際長度,了解了千米的用途。現(xiàn)在請你估計一下,從校門口出發(fā)到什么地方大約是4千米?誰能用比較科學的辦法證實?

        生:利用摩托車的里程表測量、走一走是否15分鐘。

        師:還可以這樣證實:(結合屏幕)

       。1)量出1米的距離,走一走,有多少步?(1米有2步)

       。2)算一算,1千米有多少步?(1000米有2000步)

        師:1千米,我們大約走2000步。我們可以從校門口出發(fā)數(shù)出200步,看看你正好走到什么地方,與你剛才的估計是否相符?

       。ㄎ澹╈柟叹毩。

        1、判斷下列說法是否正確。

        (1)汽車每小時行40米。

       。2)電線桿高6千米。

       。3)小李身高135厘米。

       。4)飛機每小時飛行1800千米。

       。5)教室黑板長3分米。

       。6)一支鉛筆長2千米。

        2、72頁3、4。

        3、綜合練習。

        師:小朋友們,你們看過國慶五十周年閱兵式嗎?讓我們一起來回顧一下其中一些精彩的片段。邊看邊思考這樣一個問題:

        在括號里填上適當?shù)拈L度單位。

       。1)17個官兵方陣和25個車輛方陣共長2______。(千米)

       。2)1萬多名官兵過檢閱區(qū)時每步都走75______(厘米),踢腿高度都是30______。(千米)

       。3)你知道閱兵式上的官兵為什么走得這么整齊嗎?在閱兵村,他們平均每天要走3億___(千米)整個訓練過程,他們平均每人走了10000多_______(千米)

        師:辛勤的汗水、刻苦的訓練換來了祖國的榮譽。

       。┙裉煳覀儗W習了千米的認識,同學們學得很好。學校組織同學秋游,現(xiàn)在想請小朋友們幫助設計一條路線,要求:

        1、從學校出發(fā)到游玩的最后一處景點之間的路程不超過10千米。

        2、游玩的景點要盡可能多。四人小組合作,比一比,哪一組設計得最好。(圖略)

        總評:

        千米這個長度單位,學生生活中很少接觸,顯得比較抽象,教材內容單一、簡要,增加了教學難度。徐老師課前作了大量的準備,巧妙地運用多媒體,聯(lián)系鄉(xiāng)土實際,教書育人。整個教學過程師生關系融洽。

      三年級數(shù)學《千米的認識》教案14

        教學目標:

        1.在具體的生活情境中,感知和了解千米的含義;在豐富的操作活動中建立1千米的長度觀念,知道1千米=1000米。能進行千米和米之間的換算,能解決一些有關千米的實際問題,體驗千米的應用價值。

        2.在實踐活動中,學會積累與查找資料,繼續(xù)體會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增強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和學好數(shù)學的信心,獲得積極的數(shù)學學習情感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重點難點:

        在豐富的操作活動中建立1千米的'長度觀念,進行千米和米之間的換算。

        解決一些有關千米的實際問題。

        教具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1.提問:我們已經(jīng)認識了哪些常用的長度單位?

        學生互相比劃并說說1米、1分米、1厘米、1毫米的長度。

        2.出示:給下面的物體填上合適的長度單位。

        鉛筆長18( )

        一枚1元硬幣厚約3( )

        學校跑道一圈長250( )

        課桌長約10( )

        3.課件出示教材第20頁例1。

        提問:這是滬杭鐵路,它的全長是180( )?

        追問:為什么滬杭鐵路的長度要用千米作單位?

        4.舉例:你在哪些地方見過或聽說過千米?

        5.教師出示教材第20頁的圖片:你知道每幅圖片上的數(shù)字表示什么含義嗎?

        說明:計量路程或測量鐵路、公路、河流的長度,通常用千米作單位。千米可以用字母km表示。千米又叫公里。這節(jié)課我們就一起來認識千米。

        二、交流共享

        1.初步體驗千米和米之間的進率。

        (1)師:1千米到底有多長,我們一起來回憶一下我們課前的活動。(出示照片)

        我們學校的跑道從( )( )大約是100米,你怎么記住它的?

        明確:像這樣的100米,我們走10次就是1000米,也就是1千米。(板書:1千米=1000米)

        教師指導學生讀出這個算式時,要注意前面的數(shù)和后面的單位之間需停頓一下。

        提問:1千米里面有幾個100米嗎?(10個)

        追問:走100米你花了多長時間?如果讓你走1000米要多長時間?走1000米的感受和100米的一樣嗎?

        讓學生根據(jù)實際情況自由發(fā)言。

       。2)完成教材第21頁想想做做第3題。

        學生獨立完成,組織交流,說說是怎樣思考的。

       。3)提問:課前我們做過調查,我們學校的環(huán)形跑道一圈是多少米?幾圈是1千米?

        學生根據(jù)學校的實際情況,進行回答。

        回答預測

        ①一圈200米,5圈是1千米。

       、谝蝗250米,4圈是1千米。

       、垡蝗400米,2圈半是1千米。

        說一說:你感覺1千米長嗎?自由交流。

        2.強化概念。

        引導思考:我們剛才感受到的1千米是個環(huán)形的,如果我們把1千米的跑道拉直,會有多長?想一想,從學校門口往南走到哪兒是1千米?向北?向東?向西呢?你可以選擇一個熟悉的地方想象,現(xiàn)在腦海里想象從學校門口走到哪兒大約是100米,要走10個100米,該從學校門口走到哪兒?

        談話:現(xiàn)在我們已經(jīng)知道從學校門口到哪兒是1千米,你能說一說從自己家到學校有1千米遠嗎?

        三、反饋完善

        1.完成教材第21頁想想做做第1題。

        出示圖片并提問:小轎車、步行、動車、自行車每小時各行多少千米?

        學生練習并說說理由。

        追問:老師家離學校約有5千米的路程,如果你是老師,會選擇什么交通工具去上班?請簡述理由。

        2.完成教材第21頁想想做做第2題。

        學生獨立完成,說說是怎樣思考的。

        3.完成教材第21頁想想做做第4題。

        引導學生看圖,并說說從圖中知道了什么,要求什么。

        第(1)題組織學生直接計算,第(2)題先讓學生討論,再組織交流,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

        四、反思總結

        通過本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還有哪些疑問?

      三年級數(shù)學《千米的認識》教案15

        第3單元 測 量

        第3課時 千米的認識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在已經(jīng)認識了米、分米、厘米及毫米的基礎上學習長度單位“千米”,知道千米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初步建立1千米(公里)的長度觀念,知道1千米(公里)等于1000米。

        2、掌握千米和米的換算方法。

        3、通過教學,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想象能力和合理推理的能力以及實際測量和估測能力。

        4、滲透教學知識來源于生活實踐的思想,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觀念。

        【教學重難點】

        重 點:千米與米之間的換算以及距離的估測。

        難 點:千米與米之間的換算以及距離的估測。

        【教學準備】課前領學生到操場里走100米的路1次,并計下所需的時間及步數(shù)。

        【教學步驟】

        一、導入,初步感知:

        1、說說我們已學過哪些長度單位?(板書:米、分米、厘米、毫米)用你喜歡的方式表示1米、1厘米。

        2、下列測量活動用什么長度單位合適?

       。1)測量鉛筆的長度。

       。2)測量硬幣的厚度。

        (3)測量課桌的高度。

       。4)測量教室的長。

       。5)測量武漢到廣州的'路程。

        師:如果要測量武漢到廣州的路程,我們可以選用哪個長度單位來測量呢?

        3、揭示課題:用米測量太麻煩了。武漢到廣州的距離比較遠,我們需要用更大的長度單位來測量,今天我們就來認識一個新的長度單位--千米。(邊說邊板書)

        二、學習新知

       。ㄒ唬⿲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見過“千米”,(教學例4)如:

       。1)出示四張畫片,學生觀察討論,說標記的意思。

        圖1:火車已經(jīng)行駛了180千米。

        圖2:公路上汽車限速每小時60千米。

        圖3;離南京還有98 千米。

        圖4:地圖上的1厘米、2厘米、3厘米分別表示實際長度16千米、32千米、48千米。

        (2)師:你還在哪些地方見過或聽過“千米”?(讓生答)

       。3)小結:計量路程或測量鐵路、公路、河流的長度,通常用千米做單位。千米又叫做公里,可以用“km”表示。(板書:千米的認識)

       。ǘ┬抡n展開:

        1、聯(lián)系生活,初步建立“千米”觀念:

        1千米有多長呢?昨天老師帶領大家走了100米的路程,想一想,1000米要走多少個100米?(10個)對,就是像我們昨天那樣走10次,5個來回。

        10個100米是1000米,1000米就是1千米。我們可以寫成

        1千米=1000米 全班齊讀一次 。(指導學生朗讀:用不同的停頓來區(qū)分)

        追問:2千米=( )米 (讓學生說想法,如:2千米里有2個1千米,就是20xx米)

        4千米=( )米 3000米=( )千米

        9千米=( )米 6000米=( )千米

        2、再次建立1千米的長度概念。

        1千米到底有多長?

       。1)出示學校操場:這是我們小學的操場,一圈是400米,沿著它跑幾圈是1千米?

       。2)星期天,老師進行了一次實地測量,從我們熟悉的學校出發(fā)一直往東走,到工商銀行大約是1千米。

        從學校出發(fā)一直往西走到天橋底大約是1千米。

        現(xiàn)在你腦子里有1千米長度的概念了嗎?閉上眼睛,想象1千米的長度。

        (3)你能從生活中找出1千米嗎?

        三、實際運用

        1千米在你們頭腦中已經(jīng)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下面老師帶大家到智慧宮去闖一闖,愿意嗎?

        1、第一關(練習六第4題)

       。1)讓學生獨立嘗試,通過畫一畫,算一算,加深對千米的認識。(把算式寫在本子上)

       。2)交流反饋,鼓勵學生在圖中找出不同的路線表示出1千米。

        2、第二關(練習六第8題)

        一圈400米,5圈幾千米?如何列式計算,先讓學生在小組內相互討論,然后指名回答。

        3、第三關(練習六第14題)

       。1)學生先讀題,然后理清思路,他們選擇什么方式去比較合適,關鍵是看出發(fā)地點與目的地點的距離,根據(jù)距離的長短選擇合適的交通工具。

       。2)再了解一下,這些交通工具的速度分別是多少,根據(jù)距離,估測一下大概需要多長時間長能到達他們想去的地方。

        4、第四關:改一改:

       。ㄕn件出示) 小明的日記

        20xx年9月17日 星期四

        今天早晨7點鐘,我從2厘米的床上起來。用了3小時很快刷了牙、洗了臉,然后喝了一杯牛奶和吃了一根長約20分米的油條。然后和爸爸媽媽走了200千米來到公共汽車站,一看手表,哇!才走了3分鐘。路上碰到體重50克的小胖子丁丁,丁丁問:“小明,上哪兒去?”我說:“去七一廣場放風箏! 丁丁說:“七一廣場離這里很近,才1米呀!

        四、課堂總結:今天,我們認識了長度單位里的一個新成員:千米。你們有什么收獲嗎?(了解了1千米的實際長度,學會千米和米之間的簡單換算,并了解了它的實際用途。)

        五、課后延伸

        1、讓學生實地走一走1千米的路。

        2、讓學生試著寫一篇數(shù)學日記:《我心目中的千米》

      【三年級數(shù)學《千米的認識》教案】相關文章:

      《千米的認識》教案09-26

      千米的認識教案02-09

      數(shù)學三年級上冊《千米的認識》教案02-13

      《千米的認識》優(yōu)秀教案02-17

      《千米的認識》數(shù)學教學反思02-06

      《千米的認識》教案(15篇)02-21

      《千米的認識》教案精選15篇02-22

      《千米的認識》教案15篇02-02

      千米的認識教案精選15篇03-31

      《千米的認識》教案(精選15篇)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