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日韩在线免费观看,久久精品合集精品视频,每日更新在线观看AV_手机,这里是精品中文字幕

<mark id="47rz2"><center id="47rz2"><dd id="47rz2"></dd></center></mark>

    <legend id="47rz2"><u id="47rz2"><blockquote id="47rz2"></blockquote></u></legend>

      當前位置:好文網>實用文>教案>大班數學教案

      大班數學教案

      時間:2023-09-07 09:23:24 教案 我要投稿

      大班數學教案6篇(薦)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yè)解惑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編寫教案助于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我們該怎么去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大班數學教案6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大班數學教案6篇(薦)

      大班數學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激發(fā)幼兒學習數的組成的興趣

        2.初步理解分解組成的含義,認識分合號:"∧""∨",初步理解部分數與整體數的.關系,發(fā)現(xiàn)數分解方法。

        活動重點:認識分合號:"∧""∨",初步理解部分數與整體數的關系,發(fā)現(xiàn)數分解方法。

        活動難點:認識分合號:"∧""∨",初步理解部分數與整體數的關系,發(fā)現(xiàn)數分解方法。

        活動準備:蘋果兩個、盤子兩個、雪花片操作材料

        活動過程:

        一、講解示范:

        把兩個蘋果分到二個果盤里,提問:2可以分成幾和幾?再把兩個果盤中的蘋果放到一起,提問:1和1和起來是幾?

        用數字表示算式并講解算式:2整體數,∧分解號,1和1部分數。

        二、自身體驗:

        幼兒自由結合2人一組,按老師的口令進行分合練習,如老師說:2可以分成1和1,兩人迅速分開,老師說:1和1合起來是2,兩人便迅速拉手站在一起。

        三、請幼兒自由嘗試:

        充分利用操作雪花片進行組成分解練習,教師巡回指導,鼓勵他們發(fā)現(xiàn)數的組成方式。

        四、用手勢口述游戲、"拍手對歌"進行鞏固。

        如:練習2的分解,在胸前拍球2下,并同步口述:"1、1",然后,兩手指尖相對,腕部分開,做出分解號∧"的樣子,口述:"分"表示分解,再分別在左右肩上方各手手一下,并同步口述:"1""1"。

        拍手對歌師:小朋友,我問你,2可以分成幾和幾?

        幼兒:某老師,我告訴你,2可以分成1和1

        五、活動延伸

        引導幼兒在生活中練習數的組成,如在家中分水果,在幼兒園分午點等。

      大班數學教案 篇2

        設計思路:

        認識10以內的單雙數是大班幼兒學習的內容,根據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既枯燥又沒有真正的理解單雙數的實際意義!毒V要》中體現(xiàn)出來的數學教育的新目標和教育價值,要求我們教師轉變教育觀念,在生活和和游戲的真實情景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逐漸形成幼兒的數學感和數學意識,因此,我通過創(chuàng)設2元超市的情境,讓幼兒在富有生活氣息的超市中感知理解單雙數的概念,在操作中區(qū)分10以內的單雙數。在整個教學活動中,教師與幼兒之間、幼兒相互之間以及幼兒與材料之間,不斷地進行著交流、對話,引導幼兒感受和體驗事物的數量關系,幫助他們整理、歸納所獲得的單雙數學習經驗。

        活動目標:

        1、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游戲化的教學,讓幼兒在操作中理解并區(qū)分10以內的.單雙數;

        2、培養(yǎng)幼兒從身邊事物中發(fā)現(xiàn)單雙數的能力;

        3、激發(fā)幼兒對單雙數的興趣,能積極主動地參與數學活動。

        活動準備:

        2元超市場景、1——10的代用券,紅色水彩筆每人一支、幼兒分組操作材料

        活動過程:

        一、情景導入,引起興趣

        瞧!我們已經來到了2元超市,你們來猜一猜,它為什么叫2元超市呢?

        二、在購物游戲中體驗、感知單雙數

        1、教師講解游戲規(guī)則。

        數一數,你有幾元錢?圈一圈,你能買幾樣東西?

        2、幼兒進行購物游戲,提醒幼兒做一個文明小顧客。

        三、在交流與比較中理解單雙數

        1、討論:你有幾元錢?買了幾樣東西?還有錢多嗎?

        2、回收代用券:還剩一元的小朋友把代用券送到一邊,都用完的送到另一邊。

        3、集體檢驗,解決問題:“1”該送哪邊?

        4、教師小結:

       、傧1、3、5、7、9這樣兩個兩個地數,總會剩下一個的數叫單數;2、4、6、8、10這樣都能湊成2個2個的數叫雙數。

        ②10以內有5個單數,也有5個雙數。

       、蹎螖蛋ぶp數,雙數挨著單數,它們手拉手,都是好朋友。

        四、在游戲與操作中區(qū)分單雙數

        1、尋找身邊的單雙數

        2、分組操作

        準備4組操作材料,幼兒自由選擇進行操作。

        ●圈一圈:兩個兩個地圈,區(qū)分單雙數。

        ●分一分:在許多點卡和圖卡中區(qū)分出單雙數。

        ●轉一轉:轉動轉盤,當轉盤停下時記錄下指針所指的數是單數還是雙數。

        ●扔一扔:扔骰子,記錄下單雙數并寫出它的兩個相鄰數。

        3、集體游戲

        抱一抱:單數——自己抱自己;雙數——找個朋友抱一抱。

        五、收拾物品,結束活動。

        大班數學教案:有趣的門卡

        活動目標:

        1、學習8的加減運算,能正確地列出8的加減算式。

        2、嘗試用三個數字在符號板上擺出不同的加減算式,初步感受加法交換律和減法的互換關系。

        3、積極地動腦思考,主動探索數字在算式中的不同位置。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幼兒學過7以內各數加減法及8的組成。

        2、物質準備:

        ——教具:符號底板(底板分成四格,兩格上寫有加號和等號,另外兩格寫有減號和等號,符號中間有空間便于寫數字),8、3、5三個數字各一張,筆一支。

        ——學具:《幼兒用書》(P14、15、16),幼人手一支筆。

        活動過程:

        1、奇怪的門卡。

        ——教師:爸爸帶花花到其他城市去游玩,他們住飯店時,服務員給他們出了一道題,我們一起去看一看。

        ——教師(出示符號底板和8、3、5三個數字):服務員說,當他們用這三個數字在門卡上擺出四道力口減算式,才能順利地拿到門卡進房間。你們愿意來試試嗎?

        ——幼兒思考。請個別幼兒來演示,說一說自己擺的是什么算式,集體檢查。鼓勵幼兒用三個數擺出四道不同的加減算式。

        2、幼兒操作活動。

        ——看房子特征列算式。觀察8座小房子,根據房子的顏色,在加減符號旁邊填寫數字,列出四道不同的加減算式。

        ——觀察左邊的數字,請你列出四道不同的算式。

        ——觀察三組蔬菜,想一想:哪兩組蔬菜力口起來和下面的數字相同,請畫線連起來。

        ——帶領幼兒分別打開第15、16頁引導幼兒練習8的第二組、第三組和第四組加減運算。(也可以采用分組練習的方式,本;舌動只完成一頁練習,其它練習放在曰;騾^(qū)域中進行。)

        3、活動評價。

        ——請幼兒介紹操作活動。

        ——引導幼兒觀察兩道加法算式和兩道減法算式的相同點與不同點,發(fā)現(xiàn)兩道加法算式的數字都相同,但加號兩邊的數字位置不同;兩道減法算式是等號兩邊的數字位置交換了。

        ——請幼兒觀察自己的記錄結果,看看有沒有同樣的發(fā)現(xiàn)。表揚正確列出四道不同的加減算式的幼兒,然后結束教學活動。

      大班數學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在探索操作中嘗試發(fā)現(xiàn)門牌號碼的表示方法和排列規(guī)律。

        2、在主動學習中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積累相關的生活經驗。

        3、能主動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數學,體驗在生活中學習數學的樂趣。

        4、培養(yǎng)幼兒對數字的認識能力。

        5、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教學準備:

        材料:紙盒做的樓房材料人手一份,門牌插卡(用不同顏色區(qū)別層與間的數字)人手一份,多媒體課件,寫有具體地址的信封若干,人物圖像若干,彩色膠帶卷(用于標示樓房位置)。

        環(huán)境:多媒體、幼兒操作學習的場地、桌椅、地墊人手一塊。

        幼兒:一定的生活經驗,了解自己的家庭住址。

        教學過程:

        一、情境引入 激發(fā)幼兒對門牌的已有經驗

        1、(師幼交流)徐老師第一次來東陽,發(fā)現(xiàn)我們東陽真是個美麗的地方,馬路又寬又干凈,不僅大街上都是高樓大廈,而且住宅小區(qū)建設得特別漂亮。請你告訴我你家住在什么地方嗎?(幼兒介紹自己的家庭住址)

        2、這是**住宅小區(qū),我們一起去參觀。(播放多媒體,直觀感受小區(qū)一棟一棟的住宅)

        3、這棟樓我們來數數有幾層?(鏡頭到一個單元)讓我們來看看這第一單元。這是一樓,(鏡頭到一個門牌)這是什么?(101)你知道它的對面一間門牌號是多少嗎?(在幼兒有答案后出現(xiàn)對面的門牌號)它樓上呢?(同法)

        4、(鏡頭到小區(qū)人來人往的大門口)看來這個小區(qū)里住著很多的人哦。人越住越多,所以還需要很多的.樓房才夠呢。今天我們也來學一學工人叔叔造樓房好嗎?

        二、嘗試操作 梳理幼兒對門牌知識

        1、造樓房

        我們造樓房用的材料是椅子和紙板,(幼兒人手一份材料)這里有造3、4、5層樓房的材料,喜歡造4層樓的小朋友可以選擇這些,喜歡3層或者5層的可以選另外的一些。方法是:每個人拿一份材料,把材料折成樓房后套在你現(xiàn)在坐的椅子背后,把樓房正面展示給大家。,

        2、編門牌

        樓房都有門牌。請你把造好的樓房按照一定的規(guī)律編上門牌。

        1)、幼兒嘗試自主編號。

        2)、請你說說是怎么編號的。

        3)、討論:門牌號上各個數字代表的意義。

        教師小結:我們把最底下的層叫做第一層,把最左邊的間叫做第一間,所以一般來說我們編門牌的方法是:從下往上,從左往右,第一個數字表示層,最后一個數字表示間,中間用0隔開,樓房的門牌號就是101、102、201、202等。

        教學反思:

        1、 幼兒在活動制作樓房的時候非常的感興趣。

        2、 在剛開始編排門牌號時少數的小朋友會把樓數和號數弄混。

        3、 在最后找地址的時候大多數幼兒都能真確的找到地址。

      大班數學教案 篇4

        目標:感知10以內物體的數量,將數量與數字對應起來。

        準備:ppt,數學本子

        一、復習10以內的數量

        師:今天有很多小動物來我們這做客,我們一起來看看有誰?

        1、出示長頸鹿 (誰來了?我們一起來數數有幾只?又來了幾只?現(xiàn)在一共有幾只?可以有數字幾表示?)

        2、出示獅子(誰來了?請小朋友數數有幾只獅子?可以用數字幾表示?)

        3、出示斑馬(誰也來了?有幾只?看看又來了幾只?現(xiàn)在有一共有幾只?可以用數字幾表示?)

        4、我們來聽聽誰也來了?(老虎有幾只?又來了幾只?現(xiàn)在一共有幾只 了?可以用數字表示?)

        二、今天除了這些小動物,還有一些不同職業(yè)的叔叔阿姨也來了,我們一起來看看這些人都是做什么工作的?

        1、出示交警(誰來了?交警會在哪工作呢?)

        2、出示廚師——廚房

        3、(猜猜拿著剪刀,吹風機的是誰呢?)出示理發(fā)師——理發(fā)店

        4、出示建筑工人(帶著安全帽的建筑工人在工地工作)

        5、(猜猜坐著消防車,穿著消防衣。一有火災就馬上趕去的'是誰?)消防員——消防大隊

        6、出示醫(yī)院,(猜猜誰會在這工作呢?)

        三、幼兒操作

        師:那你們想不想自己來找找這些叔叔阿姨的工作呢?

        要求:

        1、將同一職業(yè)的人用筆圈起來。

        2、數一數,有幾個?將數字寶寶貼在旁邊。

        3、把這些叔叔阿姨和他們的工作地方用鉛筆連線。

      大班數學教案 篇5

        設計背景

        幼兒園數學是一門系統(tǒng)性、邏輯性很強的學科,有著自身的特點和規(guī)律,新《綱要》提出“數學教育必須要讓幼兒能從生活和游戲中感受事物的數量關系并體驗到數學的重要和有趣;教師要引導幼兒對周圍環(huán)境中數、量、形、時間和空間等現(xiàn)象產生興趣,建構初步的數概念,并學習用簡單的數學方法解決生活和游戲中某些簡單的問題!庇纱丝梢娚罨、游戲化已經成為構建數學課程最基本的原則。在對教材和本班幼兒的學習情況有一定了解后,我制定出本次活動

        活動目標

        1.在實物操作的基礎上,了解4的分解組合。2.初步學習有順序的分合一個數,引導幼兒歸納分合式中兩邊數列分別是遞增、遞減的關系。3.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操作記錄的習慣,并發(fā)展幼兒表達能力。

        重點難點

        活動重點:讓幼兒學習4的分解和組成;顒与y點:引導幼兒歸納出分合式中兩邊數列的關系。

        活動準備

        每個幼兒4條小魚,兩個魚缸,1、2、3數字卡片每人一份,數學練習冊,畫有分合號的紙條每人一張。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復習3的分解和組成”

        教師:“上次我們學習了3的組成和分解,一起來復習一下吧!

        導入,“我們來看這是數字幾呢?”(3) 我們將數字3分解,可以有幾種分法?(有兩種) 分別是:(1和2、2和1)。小朋友真聰明,下面我們可以用3的分解來玩一個游戲,我說一個數字、請你也說一個數字,我和你們的數字合起來是“3”。如:“我說1”、幼兒答出“我說2”。

        二、講述問題情境,引起幼兒對數字的分解組合的興趣。

        小兔家里有兩個魚缸,小兔子買回來四條金魚,要把四條魚分開養(yǎng)在兩個魚缸里不過不知道怎么分了,想請小朋友們幫忙分一分。你們愿意嗎?有幾種分法?

        三、解決問題,了解4的分解組合。

        1、教師:“小兔有四條金魚,想請小朋友把它們分到兩個魚缸里,可以怎么分呢?誰想來試一試?”“我要把它們記下來,不然過會兒我就忘了!

        2、教師:“教師給每個小朋友都準備了一份,請小朋友們都來分一分,分完以后做記錄!苯處煶鍪静僮鞑牧,引導幼兒操作并記錄。

        3、幼兒操作完后,請幾個幼兒分別講述自己是怎樣分的,有幾種分法。并把幼兒的分法記錄在黑板上,教師有意識的選取兩種分法,即按順序分和無序分。

        四、發(fā)現(xiàn)問題,學習有順序的分合一個數。

        1、引導幼兒觀察討論:哪種分法好,容易看得清楚,記著方便,不容易漏掉,為什么?

        2、教師小結:按順序分,一邊的數越來越大每次多一個,另一邊的數越來越小,每次少一個。分出來的兩個數合起來總數不變,都是4。

        3、幼兒操作練習:按順序分合一個數,然后再在有分合號的紙條上用數字進行記錄。

        教師進行小結,用分合式表示,和幼兒一起讀出分合式并講解分合號,總數與部分數。

        五、游戲“我的伙伴在哪里”聽音樂做游戲。

        請幼兒自由選擇數字[或實物卡片]拿在手里,隨音樂自由表演,音樂停止,根據卡片上的數字找到另一個數字卡片,要求兩人卡片上的數字合在一起是4.可以自由交換卡片重新進行游戲。

        教學反思

        根據我班幼兒的年齡普遍偏小,對數的概念不是很理解,接受知識的能力不是很強,所以本節(jié)課我將5的組合與分解分成了兩課時,先學習4的`分解,我在設計《4的分解》時是在幼兒已掌握了4以內數的分解組合后,注重幼兒從感知入手、由具體到抽象、通過有趣的游戲,激發(fā)幼兒學習興趣、達到培養(yǎng)幼兒的觀察能力和動手動腦能力的目的。

        1、通過這節(jié)課,幼兒了解了4的分解。知道了4的4種分法。幼兒在整個活動中,都很積極的動手操作。在操作中發(fā)現(xiàn)知識。同時也培養(yǎng)了幼兒對數學活動的興趣,鍛煉了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

        2、本節(jié)課教師遵循了新綱要提出的以幼兒自主探索學習的過程為主體的新授課方法。

        3、幼兒在小組協(xié)作方面還有待加強。

        4、如果重上本節(jié)課,我會根據聽課的各位老師提出的建議:加強孩子從物到數的轉換方面要多一些練習;數的遞增遞減環(huán)節(jié)須多演示。

      大班數學教案 篇6

      分禮物數學:分禮物

        目標:在二等分的活動中培養(yǎng)幼兒愛媽媽和長輩的情感。

        初步嘗試把圖形或物體等分成兩份,知道部分小于原來的那一份,原來的那一份大于部分。

        準備:幼兒每人一份操作材料,背景圖、幾何圖形紙4張、剪刀漿糊、巧克力糕、糖、巧克力、筆、抹布。

        過程:小朋友很喜歡自己的媽媽,媽媽也有自己的媽媽,媽媽的媽媽叫什么?爸爸也有自己的媽媽,爸爸的`媽媽叫什么?爸爸媽媽都愛自己的孩子,辛辛苦苦把自己的孩子養(yǎng)大。

        熊媽媽有兩張圓形紙,兩張圓形紙一樣大。她拿一張給兩只小熊,要小熊把圓形紙分成一樣大小的兩份,一份給奶奶,一分給外婆。

        小朋友猜一猜,兩只小熊用什么辦法分這張紙?幼兒講述

        講解:小熊把紙對折后打開,中間有一根折線,沿著折線剪成兩分,再放在一起比一比,兩份是不是一樣大?再拿其中的一份和原來的一份比,分出來的一份比原來的小。

        熊媽媽還有四張漂亮的紙片,熊媽媽請小熊把每張紙片都分成一樣大小的兩分,一份送給奶奶,一份送給外婆。請幼兒示范剪好后粘貼在背景圖上。小朋友想不想幫小熊一個忙。幼兒操作,老師指導,動作快的幼兒在形上加根線再等分。

        熊媽媽又拿出小螃蟹的畫,小螃蟹畫了什么形?幼兒說一說。熊媽媽請小熊用看一看加一根線的辦法,把圖形分成一樣大小的兩份。

        熊媽媽有四粒糖,四粒糖怎么分成一樣大小的兩份?

        熊媽媽有八粒巧克力,八粒巧克力怎么分成一樣大小的兩份?

        熊媽媽有一塊巧克力,一塊巧克力怎么分成一樣大小的兩份?

        幼兒講述,老師按照其中的一種方法切糕。

        熊媽媽把兩塊巧克力糕給小熊吃,兩只小熊一起說,問小熊說什么?送給奶奶外婆吃。

      【大班數學教案】相關文章:

      大班數學教案[精選]09-17

      大班數學教案(精選)09-18

      大班數學教案(經典)09-27

      (精選)大班數學教案09-24

      【經典】大班數學教案07-21

      [經典]大班數學教案07-21

      大班數學教案【經典】08-08

      【精選】大班數學教案08-04

      大班數學教案(精選)08-10

      大班數學教案[經典]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