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日韩在线免费观看,久久精品合集精品视频,每日更新在线观看AV_手机,这里是精品中文字幕

<mark id="47rz2"><center id="47rz2"><dd id="47rz2"></dd></center></mark>

    <legend id="47rz2"><u id="47rz2"><blockquote id="47rz2"></blockquote></u></legend>

      當前位置:好文網(wǎng)>實用文>教案>小學數(shù)學教案

      小學數(shù)學教案

      時間:2023-08-10 09:22:34 教案 我要投稿

      (通用)小學數(shù)學教案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shù)慕虒W方法。那么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么寫?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小學數(shù)學教案6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通用)小學數(shù)學教案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1

        教學內(nèi)容:

        本課是北師大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三年級下冊第五單元《認識分數(shù)》中“吃西瓜”一課,主要內(nèi)容是“同分母分數(shù)的加減法”(教材P60-61)。

        教學目標:

        1、經(jīng)歷解決問題的過程,探索并掌握同分母分數(shù)(分母小于10)加減的計算方法。

        2、能計算同分母分數(shù)(分母小于10)的加減,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3、通過畫、涂、拼等活動,體會“數(shù)形結(jié)合”是解決數(shù)學問題的重要策略之一。

        4、體驗數(shù)學活動充滿創(chuàng)造與探索,感受數(shù)學的嚴謹性,以及數(shù)學結(jié)論的確定性。

        教學重點:

        掌握同分母分數(shù)(分母小于10)加減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

        幫助學生擺脫對圖形直觀的依賴,讓學生自己去發(fā)現(xiàn)同分母分數(shù)相加減的方法。把1化成分子分母相同的分數(shù)。

        教學過程:

        一、引入

        師:同學們,今天老師給大家?guī)砹朔治鞴系墓适,想聽嗎?一對好姐弟,他倆既活潑又可愛,又乖巧懂事,經(jīng)常幫媽媽做事情,一天兩個好孩子又在幫媽媽打掃衛(wèi)生了,不一會兒就累的滿頭大汗,媽媽說:“孩子們歇會兒吧,媽媽給你們切西瓜!蔽覀円黄饋砜纯辞形鞴系倪^程吧,如果把這個圓看成一個西瓜,熊媽媽把這個西瓜平均切成了8份,姐弟倆高興地吃了起來,不一會,弟弟就吃了其中的2塊,姐姐吃了其中1塊,那小朋友你們知道他們分別吃了這個西瓜的幾分之幾呢?

        課件:一個西瓜被分成了8塊,弟弟吃了兩塊,從圓中分出兩個西瓜到弟弟的頭像,再分出一個西瓜到姐姐的頭像上。

        師:這里的2/8是什么意思呢?你是怎么理解這個分數(shù)的?

       。2/8表示把這個西瓜平均分成8份,其中的兩份,就用2/8來表示)最好不說“取”

       。1/8表示把這個西瓜平均分成8份,其中的一份,就用1/8來表示)

        師:那根據(jù)剛才的畫面內(nèi)容,你能提出哪些與分數(shù)有關的數(shù)學問題呢?

       。ㄊO碌奈鞴鲜沁@個西瓜的幾分之幾?

        姐姐和弟弟一共吃了這塊西瓜的幾分之幾?

        姐姐和弟弟誰吃的多?多多少?)用紙蒙住,學生說一個,取一個。

        師:咱們同學真會提問題,這節(jié)課咱們就先來研究吃西瓜中遇到的數(shù)學問題。(PPT,板書課題:吃西瓜)

        二、解決同分母分數(shù)加法

        師:先來看看他們一共吃了這個西瓜的幾分之幾呢?(PPT展示)你會列算式嗎?

        (2/8+1/8,板書)

        師:為什么要用加法呢?

        (是要把姐姐吃的和弟弟吃的合起來,所以用加法)

        師:請你觀察這兩個分數(shù)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蓚加數(shù)的分母都是8)

        師:對,我們就把分母相同的分數(shù)叫做同分母分數(shù)(板書)今天咱們就先來研究同分母分數(shù)的加法。

        師:那你能試著說說這個算式等于多少嗎?

        生:````````````````````

        師:那看來大家的意見都等于3/8,那這個結(jié)果究竟對不對呢?我們想個辦法,你能用圖形來說明2/8加1/8到底等于多少呢?老師給同桌兩人提供了一張被平均分成8份的圓紙片,同桌進行角色分工,一個當?shù)艿,一個當姐姐,用斜線涂一涂被你吃掉的那一部分,涂完后,根據(jù)你們涂的這張紙片和你的同桌說說2/8+1 /8到底等于多少。開始吧。

        生活動并交流

        師:完成的同學馬上坐正,那我們剛才通過驗證,你是不是認為2/8+1/8等于3/8?

        誰愿意拿著你的作品到前面來說一說你們的想法

       。僭O:請兩組來說

        師:你們是怎么得到3/8的呢?

        生:我們是數(shù)出來的

        師:你能給大家數(shù)數(shù)看嗎?

        生數(shù)

        師:那你數(shù)的這一份是這塊西瓜的'幾分之幾呢?

        生:1/8

        師:那兩塊呢?

        生:2個1/8

        師:我們再數(shù)數(shù)看一共有幾個1/8呢?

        生:3個1/8

        師:那用一句話來總結(jié)你們的過程,那就是:2個1/8加1個1/8就是3個1/8就是3/8。

        師:哪一組再拿著你們的作品說說3個1/8是怎么來的?

        師:說的真好,同桌再說說3個1/8是怎么來的?

        師:全班一起來說說

        課件邊展示請學生邊敘述過程

        師:那我們再來回憶一下剛才的過程(電腦演示)

        把一個圓形平均分成8份,其中的2份是弟弟吃的2個1/8,1份是姐姐吃的1個1/8,合起來就是3個1/8,也就是3/8)

        師:結(jié)果就是3/8,(板書)

        師:解決了問題我們一起來做答(板書)

        師:這個問題解決了,現(xiàn)在老師考考你,你能算算2/7+4/7=?

        說說為什么等于6/7呢?(2個1/7加4個1/7等于6個1/7)闡述算理

        師:同學們這么能干,老師就不信考不到你們,請你口答1/9+5/9等于?2/4+1/4

        學生口答

        師:這么能干?你們是怎么算的,怎么會這么快呢?

       。ǚ帜覆蛔,把分子加在一起就可以了)

        師:哦~是這樣的嗎?我們再來看看,分母不變,分子加在一起。(板書)

        師:說的真好,那誰來歸納總結(jié)一下,同分母分數(shù)的加法到底該怎么計算呢?

       。ǚ帜覆蛔,分子相加)板書

        板書計算過程。

        師:注意加號,等號,分數(shù)線要對齊,這樣才好看。

        師:知道了怎么計算同分母分數(shù)的加法,我們再來解決一道問題?

        師:一張長方形紙,做小旗用取3/5,做紙花用去2/5,一共用去這張紙的幾分之幾呢?請你自己的在練習本上列式計算。

        師:3/5+2/5=5/5

        師:有不同的結(jié)果嗎?

        生:也等于1

        師:為什么呢?

       。ㄒ驗5/5的意思也就是整體1)

        師:解決了吃西瓜的第一個問題,同學們心里怎么樣,美滋滋的,象吃西瓜一樣甜,那我們解決下面的問題是不是更有信心了?

        三、解決同分母分數(shù)的減法

        師:我們現(xiàn)在來看第2個問題:弟弟比姐姐多吃的這個西瓜的幾分之幾?這個問題你能解決嗎?

        師:為什么用減法呢?

       。ㄇ笠粋數(shù)比另外一個數(shù)多多少,應該用減法)

        師:那再請你觀察這個算式你又發(fā)現(xiàn)了什么?

       。ㄒ彩峭帜阜謹(shù))

        師:那我們今天還要研究同分母分數(shù)的減法(板書)

        師:關于這個算式,請同學們獨立思考,用手中的另外一個園片幫助你,想想2/8-1/8等于多少呢?然后在小組內(nèi)說說你的想法

        請一生板演。

        請生說自己的想法。

        師:跟黑板上一樣的同學請舉手,那我們再來看看同學們的想法(PPT)請一生說

        把一個圓形平均分成8份弟弟吃了2個1/8,姐姐吃了1塊,表示1個1/8,從2個1/8里去掉1個1/8,剩下的就是弟弟比姐姐多吃的這個西瓜的1/8

        師:誰再把剛才的過程說一說

        (2個1/8減去1個1/8還剩1個1/8,就是1/8)

        師:2/8-1/8你會算了,那4/7-2/7你會算嗎?

        師出題學生口答

        師:那同分母分數(shù)的減法該怎么計算呢?

       。ǚ帜覆蛔儯肿酉鄿p)板書

        總結(jié)

        師:剛才我們學習了同分母分數(shù)的加法和減法,知道了同分母分數(shù)的加法,分母不變,分子相加。做減法是分母不變,分子相減。那你能用一句話來說說,同分母分數(shù)的加減法該怎么計算呢?

        全班說。

        四、解決1-幾分之一的減法

        師:那我們已經(jīng)知道了他們一共吃了這塊西瓜的3/8,這時候小熊說了:我們不要吃了,也給媽媽留點?,小熊真是個孝順的孩子,那這個西瓜還剩下幾分之幾呢?(PPT)

        你會列算式嗎?同樣,迅速把你的算式列在本子上,在小組內(nèi)說說你想法。

        師:你是怎樣列的算式?

       。8/8-3/8=5/8,板書)

        師:8/8是什么意思?

        生:就是這個西瓜。

        師:還有不同的算式嗎?

       。1-3/8)

        師:那這個1是什么意思?

        師:那么也就是說這個整體你也可以用“1”來表示。(劃等號)

        師:那8/8-3/8你會算嗎?

        板書結(jié)果5/8

        師:我們再來看看整個思考的過程

        師:(PPT)把這個圓形平均分成8份,取了其中的8份,也可以用1來表示,從中去掉姐姐和弟弟一共吃的3/8,果然還剩下了這個西瓜的5/8

       。1就是8個1/8,先把1劃成8/8,8個1/8去掉3個1/8,還剩5個1/8就是5/8)

        做答

        師:那如果這道題不是1-3/8而是1-4/7又是多少呢?

        師:那為什么這里把1劃成7/7而沒有象剛才一樣劃成8/8或者是6/6呢?

        師:我們再來看看這兩個算式跟前面兩個算式有什么不同呢?

        師:那象這種1減幾分之幾的減法我們該怎樣計算呢?

        師:那么也就是說要把1劃成跟減數(shù)分母相同的一個分子分母都一樣的分數(shù)來計算。這樣其實就是我們已經(jīng)學過的同分母分數(shù)的減法。

        師:其實如果孩子們計算熟練了,中間的步驟可以省略不寫。

        五、練習

        師:看到同學們學的這么開心,我給你們帶來了一些問題,想試一試同學們的實力,敢不敢接受挑戰(zhàn)?

        A. 現(xiàn)在我們再來看一組口算題,看算式直接寫得數(shù),(打開書完成)

        選其中一道題請學生說想法

        注意:3/4-3/4(用圖解釋)

        B. 師:這是一條線段圖,認真觀察,現(xiàn)在發(fā)生了什么?(PPT線段被平均分成了10份)

        接著又怎么樣了?(閃現(xiàn)紅色部分,紅色部分是這段的3/10,閃現(xiàn)蘭色部分,蘭色部分是這段的4/10)

        求的是什么?(閃現(xiàn)“?”,算一算一共是這條線段的幾分之幾呢?)

        生:在本子上列算式解決,并口答。

        師:接下來看下一個線段圖,

        師:那你會列算式嗎?

        8/9-2/9=6/9

        C. 再來看一個線段圖,請生解釋。列算式解決

        六、總結(jié)

        同學們,吃西瓜是我們生活中最常見最普通的事情,但是我們卻從中學會了很多知識,也發(fā)現(xiàn)了一些解決問題的好辦法,同學們真是好樣的,看來只要我們用一雙充滿智慧的,善于發(fā)現(xiàn)的研究去細心觀察生活,你會有更多的收獲。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2

        設計說明

        發(fā)現(xiàn)和應用乘法的計算規(guī)律是本節(jié)課的重點。為了完成教學目標,在教學設計上突出了以下兩點:

        1.關注學生的發(fā)現(xiàn)。

        在教學中,出示幾組算式,先讓學生觀察每組中算式之間的聯(lián)系,再進行計算;在計算之后,觀察乘數(shù)和積的變化,從中總結(jié)出規(guī)律。通過這樣的反復觀察,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和提出問題的能力。

        2.關注學生的應用。

        學以致用是學生學習的最終目的,在學生理解并掌握了一些計算規(guī)律之后,及時地安排學生按照規(guī)律寫算式,根據(jù)規(guī)律進行計算,使學生學到的知識能得到及時的檢驗和鞏固。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 PPT課件

        教學過程

        ⊙復習導入

        1.出示復習題,直接寫得數(shù)。

        200×6= 30×8= 400×5= 8×60=

        13×4= 16×3=

        指名口算,并說說算法。

        2.導入新課:這節(jié)課我們將學習乘數(shù)是整十數(shù)的乘法。

        設計意圖:整十、整百數(shù)乘一位數(shù)和兩位數(shù)乘一位數(shù)是學習本節(jié)內(nèi)容的基礎,在學習新知之前,進行有針對性的復習,有利于喚起學生已有的知識經(jīng)驗,為接下來的'學習做好鋪墊。

        ⊙探究新知

        1.算一算。

        (1)課件出示教材30頁第一個問題中的三組算式。

        師:請大家先觀察一下每組中算式之間有什么聯(lián)系,再想想該怎樣計算出結(jié)果。

        學生獨立觀察、思考該怎樣計算出結(jié)果。

        (2)組織學生討論交流。

        師:計算出結(jié)果了嗎,是怎樣計算的?請說一說。

        預設

        根據(jù)乘法的意義計算出結(jié)果,重點理解下面四個算式的算法。

        50×10就是50個10,是500,即50×10=500。

        30×20就是30乘2個10,30×2=60,所以30乘2個10等于60個10,即60×10=600,所以30×20=600。

        12×40就是12乘4個10,12×4=48,所以12乘4個10等于48個10,即48×10=480,所以12×40=480。

        120×40就是12個10乘40,12×40=480,所以12個10乘40等于480個10,即480×10=4800,所以120×40=4800。

        根據(jù)學生的匯報,師用課件出示每組算式的結(jié)果。

        2.看一看。

        (1)提出問題。

        師:觀察上面每組算式中乘數(shù)和積的變化,你能從中發(fā)現(xiàn)什么規(guī)律?

        學生在小組內(nèi)討論,說說自己的發(fā)現(xiàn)。

        (2)集體交流。

        師:通過剛才的觀察,你們有什么發(fā)現(xiàn)?跟全班同學說一說吧。

        學生可能會有以下幾種描述:

       、賰蓚數(shù)相乘,其中一個乘數(shù)不變,另一個乘數(shù)乘10,積也乘10;

       、趦蓚數(shù)相乘,當一個乘數(shù)擴大到原來的10倍,另一個乘數(shù)不變時,積也擴大到原來的10倍;

       、蹆蓚數(shù)相乘,如果每個乘數(shù)都擴大到原來的10倍,那么積就擴大到原來的100倍。

        3.根據(jù)規(guī)律寫算式。

        (1)課件出示下列算式。

        6×3= 15×4= 18×2=

        提出要求:根據(jù)你的發(fā)現(xiàn)再寫出幾組算式。

        學生仿照上面的算式自己想一想,寫出幾組算式。

        (2)交流想法和體會。

        組織學生說一說各自的想法和體會。

        師:你們是怎樣想出這些算式的?通過寫這些算式你們體會到了什么?(生自由說一說)

        4.根據(jù)規(guī)律計算。

        (1)課件出示教材30頁的第四個問題,請學生仔細讀題,理解題意。

        師:還記得我們剛才發(fā)現(xiàn)的規(guī)律嗎?你們能利用發(fā)現(xiàn)的規(guī)律直接寫出這些算式的結(jié)果嗎?

        學生獨立思考,嘗試根據(jù)16×3=48,直接寫出其他算式的結(jié)果。

        (2)引導學生交流,用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的規(guī)律來說明計算的過程。

        師:這些算式你們分別是根據(jù)什么規(guī)律算出結(jié)果的?說一說。

        學生交流匯報,師相機指導。

        設計意圖:通過上面的學習,學生已經(jīng)掌握了一定的計算規(guī)律,而學習計算規(guī)律的目的在于指導計算,本環(huán)節(jié)就是給學生提供應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平臺,檢驗學生學習的效果和應用知識的能力。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3

        一、教材說明;

        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數(shù)學[人教版]第十一冊《圓的認識》

        二、教學目標;

        1、使學生認識圓,掌握圓的特征;了解圓的各部分名稱。

        2、會用字母表示圓心、半徑、直徑;理解并掌握在同圓(或等圓)中直徑與半徑的關系。

        3、能正確熟練地掌握用圓規(guī)畫圓的操作步驟。

        4、培養(yǎng)學生動手操作、主動探究、自主發(fā)現(xiàn)、交流合作的能力。

        三、教學流程;

        1、導入新課

        (1)學生活動(邊玩邊觀察)。

       、偾、球相碰玩具表演。②線系小球旋轉(zhuǎn)玩具表演。

        [教師要求學生將觀察到的形狀告訴大家,學生異口同聲回答:圓形。這里,教師采用學生感興趣的玩具表演活動,既直觀形象,又易于發(fā)現(xiàn),進而抽象出“圓”。學生從“玩”入手,不知不覺進入學習狀態(tài)。學習興趣濃厚,樂于參與,利于學習。]

        (2)師生對話(學生可相互討論后回答)。

        教師:日常生活中或周圍的物體上哪里有圓?

        學生:在鐘面、圓桌、人民幣硬幣上……都有圓。

        教師:請同學們用手摸一摸,體會一下有什么感覺?

        學生用眼看一看、用手摸一摸,感覺:……閉封的、彎曲的。

        教師(多媒體演示:圓形物體→圓):這(指圓)和我們以前學過的.平面圖形,有什么不同呢?

        學生:以前我們學過的平面圖形如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共同特征,都是由線段圍成的直線圖形。而我們現(xiàn)在看到的(指圓)這種圖形是由曲線圍成的圖形。

        教師(鼓勵表揚學生):對,這個圖形就是圓,你能說說什么是圓嗎?

        學生討論后回答:圓是平面上的一種曲線圖形。(這時,教師請同學們把眼睛閉上,在腦子里想圓的形狀,睜開眼睛再看一看,再閉上眼睛想一想,能否記住它。)

        教師在此基礎上揭示課題,并請學生回答:你還想認識圓的什么?學生說:還想認識圓的圓心、直徑、半徑……

        [這里通過生生交流、師生互動,形象感知、抽象概括,幫助學生正確建立“圓”的概念。]

        2、探索新知。

        (1)探究——圓心

       、 徒手畫圓。

        教師請兩個學生一同在黑板上徒手畫圓,然后請同學們評一評(3個人)誰畫的圓好呢?……師生認為用工具畫圓才能畫得好。[師生共同表演、平等相待、大家評說、其樂融融。]

       、谟霉ぞ弋媹A。

        教師請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工具畫圓。學生畫圓:a.用圓規(guī)畫圓;b.用圓形物體畫圓。[畫圓方法任學生自選,既體現(xiàn)因人而宜、因材施教,又體現(xiàn)尊重學生(個性)、教學民主。]

        ③找圓心。

        學生動手剪一剪、折一折,再議一議、找一找……自我探索發(fā)現(xiàn)圓的“圓心”。[教師放手讓學生在動手操作中探索,在探索中發(fā)現(xiàn)新知,培養(yǎng)探究能力。]

        教師引導學生歸納小結(jié):圓中心的一點叫做圓心,圓心用字母“O”表示。(學生在圓形紙片上點出圓心,標出字母。)

        ④游戲趣味題。

        在操場上,體育老師在地上畫了一個大圓,給同學們做游戲。老師說,不管你站在什么位置,都會派上用場。你喜歡站在什么位置呢?請你點出來。

        [教師請學生邊點邊說明這點與圓的位置關系,同時給予評說。如學生點到“圓心”,師評說:“你很有雄心,喜歡別人圍著你轉(zhuǎn),將來必成大器!比鐚W生點到“圓內(nèi)”,師評說:“你比較守規(guī)矩,喜歡在一定的范圍內(nèi)活動,將來不容易犯錯誤!比鐚W生點到“圓上”,師評說:“你做事很有規(guī)律,能夠遵循原則,同時與‘上司’相處喜歡保持一定距離。”如學生點到“圓外”,師評說:“你很了不起,思維活躍,思路開闊,做事不愿受條條框框的束縛,喜歡創(chuàng)新,有開拓精神,將來定會大有作為!薄@樣教學,生動有趣,其樂無窮,激勵性強,學生樂學,學得輕松愉快、積極主動。學生對圓、圓心、圓內(nèi)、圓上、圓外等基本概念能夠有深刻的理解。]

        (2)探究——圓的直徑、半徑及其關系。

        教師:你還想知道什么?

        學生:還想知道圓的直徑、半徑,直徑與半徑之間有什么關系?……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認識長度單位毫米和分米,初步建立1毫米和1分米的長度觀念.

        2.知道1厘米=10毫米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教學重點

        使學生認識長度單位毫米和分米,初步建立1毫米和1分米的長度觀念,知道1厘米=10毫米,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

        教學難點

        幫助學生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長度觀念,形成表象,加深對概念的理解,并應用概念正確表示物體的長度.

        教具學具準備

        學生尺、分米尺、米尺.

        教學步驟

        一、鋪墊孕伏

        1.導入:我們學過長度單位米、厘米,也會用米和厘米測量長度,請同學們測量一下教學教科書封面的長是多少?寬是多少?

        2.學生操作,測量后匯報:

        書的封面長20厘米多,不到21厘米.

        書的封面寬14厘米多,不到15厘米.

        3.繼續(xù)測量書的厚度,學生匯報:書的厚度不到1厘米.

        4.教師概括:同學們測量得到長20厘米多,不到21厘米;寬14厘米多,不到15厘米;厚不到1厘米,20厘米多,多多少?不到15厘米,差多少?不到1厘米,那是多少? 20厘米多,不到15厘米,不是一個準確的長度,是否能用米、厘米那樣的長度單位表示呢?

        二、探究新知.

        1.認識毫米,教學例1.

        (1)啟發(fā)學生觀察測量得到的20厘米多,14厘米多,不到1厘米,從尺子上看,你們發(fā)現(xiàn)了什么?互相議論一下.

        學生回答:有許多小格;

        長是20厘米還多7個小格;

        寬是14厘米還多5個小格;

        厚是8個小格.

       。2)教師講述:這每一個小格的長度比1厘米小,它的名字叫1毫米.請同學們數(shù)一數(shù),1厘米中間(從0到1)有多少小格,又叫多少毫米?從2~3、5~6、9~10等每一厘米長中又發(fā)現(xiàn)了什么?互相交流一下.

       。3)教師演示課件毫米和分米的認識.

        (4)請同學們想一想,1厘米和10毫米之間有什么關系?可以互相議論一下.

        總結(jié)歸納:1厘米=10毫米(繼續(xù)演示課件毫米和分米的認識)

       。5)借助手勢,幫助學生建立長度觀念.

        ①老師表示1毫米的長度(用拇指和食指表示)

       、趯W生將1分硬幣用右手食指和拇指夾住,抽去硬幣,觀察拇指和食指之間的縫隙,理解1毫米的長度觀念.

       、塾檬謩荼硎1毫米、1厘米

       。6)測量(分組操作并填空)

        ①量一量一分硬幣的厚度,看夠不夠1毫米.

       、诹恳涣繑(shù)學課本的厚度,大約是____毫米.

       、

        2.認識分米.教學例2.

       。1)引導學生在尺子上指出10厘米的'長度,出示分米卡,使學生認識1分米.說明有時候量物體的長度用分米作單位.

       。2)數(shù)一數(shù)1分米中有多少個1厘米?(繼續(xù)演示課件毫米和分米的認識)

        有了認識毫米的思路,認識分米,啟發(fā)學生思維,自己學會認識分米的長度單位.

       。3)借助手勢,幫助學生建立長度觀念.

        利用分米卡,用手勢表示,進一步認識分米.

        將米、分米、厘米、毫米4個長度單位,用手勢表示.學生分組互相用手勢表示.

        3.利用米尺,分組討論.

        1米有多少分米?1米、1分米、1厘米之間有多少關系?

        總結(jié)歸納: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板書)

        4.量出3分米長的帶子給大家看.

        三、全課小結(jié).

        引導學生總結(jié)、認識了毫米、分米,知道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隨堂練習

        1.口述常用的長度單位有哪些?并用手勢表示.

        2.口述常用的長度單位間有什么關系?

        3.同桌互相量一量鉛筆的長度.

        4.判斷下面敘述是否正確?

        蠟筆長6毫米.

        跳繩長2厘米.

        課桌高7米.

        粉筆長75分米.

        布置作業(yè)

        5米=()分米 40厘米=()分米

        2分米=()厘米70毫米=()厘米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能運用不同的方法正確數(shù)出數(shù)量在100以內(nèi)的物體的個數(shù),能正確數(shù)出100以內(nèi)的數(shù),知道這些數(shù)是由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

        2.能根據(jù)提供的素材,估計數(shù)量在100以內(nèi)的物體的個數(shù);通過對100以內(nèi)的數(shù)的認識,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數(shù)感。

        3.激發(fā)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

        教學重、難點:能正確數(shù)出數(shù)量在100以內(nèi)的物體的個數(shù);培養(yǎng)學生的數(shù)感。

        教具準備:每個小組四樣獎品:糖、小星星、橡皮、鉛筆各100個。

        教學過程:

        一、課前談話

       。ㄔO計意圖:教師通過與學生自然和諧的交談了解學生學習本節(jié)課內(nèi)容的認知基礎,掌握學生口頭唱數(shù)的情況,使學生了解生活中常常需要估數(shù),培養(yǎng)學生的估計意識,使學生感知到口頭數(shù)數(shù)容易,但要準確地數(shù)出物體的個數(shù)可不太容易,指導學生數(shù)數(shù)時要注意手口一致。)

        教師與學生交談:

        1.我們以前認識過哪些數(shù)?誰能從0數(shù)到20?(請一名學生數(shù)。)誰能接著往后數(shù)?(預計學生能比較準確地數(shù)到100,但數(shù)到100后學生可能數(shù)得不整齊了,部分學生開始出錯了。)

        大家能數(shù)那么多數(shù),真了不起!

        2.那么你猜猜今天有多少位同學來上課嗎?到底有多少位同學呢?請你們自己數(shù)一數(shù),好嗎?(學生自己數(shù)一數(shù)。)誰能說說你數(shù)的結(jié)果是多少位同學?

        3.誰愿意領著大家一起數(shù)?(請一名學生邊點邊數(shù),這位學生指著,大家跟他一起數(shù)。)

        今天來上課的人數(shù)比我們以前學過的.20多一些。

        4.剛才大家數(shù)數(shù)的時候數(shù)得那么好,可是數(shù)人數(shù)的時候卻遇到了困難,看來要準確地數(shù)出物體的個數(shù)還真不太容易!不過沒關系,只要大家像剛才那位小朋友一樣,邊點邊數(shù),點的和數(shù)的一樣快,相信你們一定能數(shù)對!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6

        一個完整的教案包括以下內(nèi)容:

        【教學內(nèi)容】

        【教材簡析】

        【教學目標】

        【教學重難點】

        【教學用具】

        【教學過程】

        教案格式要求:

        目標明確流程清晰預設充分意圖明顯行文嚴謹回顧全面

       、沤虒W內(nèi)容。

        要寫明所教學的內(nèi)容是哪個版本第幾單元(第幾信息窗)第幾頁。

        ⑵教材簡析。

        要寫明本節(jié)教材的來龍去脈,即本節(jié)的知識基礎和為哪些后續(xù)知識做準備(即承上啟下的作用),以及信息窗所呈現(xiàn)的素材意圖。

       、墙虒W目標。

        三維目標都要兼顧,不僅要有知識目標、能力目標,更要關注學生的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冉虒W重難點。

        重難點要找準,以便在教學過程中重點講解。

        (5)教學過程

        1.教學環(huán)節(jié)要清楚明白。每一個大環(huán)節(jié)、每一個大環(huán)節(jié)中的每一個小環(huán)節(jié)都要層次清楚,目標明確。

        2.重要知識不要遺漏,尤其要注意練習環(huán)節(jié)。以前老師們往往不注重練習環(huán)節(jié)的設計,只是呈現(xiàn)練習題的內(nèi)容,而對于練習過程的預設、練習題的處理沒有一一寫明,F(xiàn)在要求要把練習的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呈現(xiàn)出來,要充分預設。

        3.要注意和教學實錄的區(qū)別。教學實錄的形式一般是師:生:,教案撰寫則要運用諸如談話、引導、提問、小結(jié)等用語。

        4.每個教學環(huán)節(jié)都要有設計意圖,即這一環(huán)節(jié)你之所以這樣設計的原因是什么,目的是什么。注意,設計意圖不是教學環(huán)節(jié)。

        5.預設要充分。每一個教學環(huán)節(jié),教師要充分考慮學生在這個環(huán)節(jié)會出現(xiàn)什么情況,針對這些可能出現(xiàn)的情況,教師分別應采取什么措施,這樣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就會做到胸有成竹、游刃有余,這樣就會達到心中有學生的境界。(教案右側(cè),有專門寫預設與設計意圖的'地方,寫的時候請注明預設:設計意圖:幾個字)

        6.回顧要全面。課堂“總結(jié)回顧”時,不能走過場草草了事,也要充分預設,要引導學生對全課的所學知識點、學習方法、情感體驗等進行梳理歸納,在交流時還要引導學生將所學知識與以前的知識進行前后的聯(lián)系,教師再進行適當?shù)囊龑Ш涂偨Y(jié)提升。

        7.撰寫教案時行文要嚴謹。包括教案的的格式、字號、大小標題的序號寫法、標點符號等等都要非常規(guī)范。

        教案撰寫的水平,體現(xiàn)了老師理解教材的水平以及靈活調(diào)控課堂

        的能力,從而為更好的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質(zhì)量打好基礎。

      【小學數(shù)學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數(shù)學教案03-22

      小學數(shù)學教案11-06

      小學數(shù)學教案【精選】07-24

      [經(jīng)典]小學數(shù)學教案07-27

      小學數(shù)學教案11-11

      小學數(shù)學教案(精選)08-25

      小學數(shù)學教案【經(jīng)典】08-02

      小學數(shù)學教案[精選]08-12

      小學數(shù)學教案(經(jīng)典)08-29

      (精選)小學數(shù)學教案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