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綜合實踐教案范文錦集五篇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那么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綜合實踐教案5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綜合實踐教案 篇1
活動背景: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著眼于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而小發(fā)明、小制作活動正是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重要途徑。六年級的學生已經(jīng)有了一定的知識儲備,具備初步分析和解決問題所需的基本知識。選擇這一課題來開展,可以在學生現(xiàn)有能力的基礎上,引導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嘗試解決社會生活中的問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做個生活中的有心人”作為開題課,是整個單元活動的基礎。教師將通過介紹一些發(fā)明故事,引出活動主題,讓學生感受到發(fā)明并不神秘也不高深;接著老師將帶領學生就身邊的某一個事物提出改進意見,激發(fā)學生發(fā)明創(chuàng)造的興趣。最后引導學生去觀察,從中發(fā)現(xiàn)生活中不方便的地方,為小發(fā)明尋找突破點。
活動目的:
1、通過介紹一些與學生生活接近的發(fā)明故事,讓學生感覺到發(fā)明不神秘,也不高深。
2、通過“改造胸卡”活動,讓學生體驗創(chuàng)造發(fā)明的經(jīng)歷,使他們感受到嘗試創(chuàng)造發(fā)明的樂趣。
3、引導學生進行科學的小組分工,開展調查活動。
4、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造潛能,培養(yǎng)學生勤于思考,勇于實踐的品質。
活動過程:
一、對比導入,故事激趣
1、出示小時候吃的罐頭和現(xiàn)在的罐頭,讓學生尋找差異。
2、現(xiàn)在的罐頭多了拉環(huán),這些拉環(huán)可以幫助我們更方便地打開罐頭蓋子。(實際演示)這里邊還有一個精彩的發(fā)明故事呢!
3、講《易拉罐的發(fā)明》:
傳統(tǒng)的玻璃罐頭,打開蓋子要用剪刀、螺絲起子,多么不方便。但幾十年來也沒有哪個企業(yè)想改變這種不方便。后來,一個小女孩在吃罐頭時,從這個不方便中產(chǎn)生創(chuàng)意,并經(jīng)過努力發(fā)明出側拉環(huán)啟式玻璃罐頭。
她的做法是:在罐頭瓶的側部加一個拉環(huán),吃罐頭時,將拉環(huán)一拉,罐頭瓶子就進去了空氣,因此,不再有負壓,不再那么密封,用手輕輕一扭,就可以打開。
這種產(chǎn)品受到千萬消費者的歡迎,也使許多企業(yè)受蓋。而且由此引發(fā)出來的更方便、更簡單的易拉罐,更是受到廣大消費者的喜愛。(這個故事邊上擺一些易拉罐圖案,如王老吉、可樂等)
4、生談感受
5、小結:生活中一些不完善的地方,我們使它更加方便,就成了一個有用的小發(fā)明。而這只有有心人才做得到。(出示課題“生活中的有心人”)。
二、鏈接生活,加深認識。
1、師導語:俗話說:“金無足赤,珠無完圓!笔澜缟系娜魏问挛锒疾豢赡苁,總存在這樣或那樣的缺點,如果有意識地針對缺點進行創(chuàng)造性思考,是不愁沒有發(fā)明創(chuàng)造課題的。
2、出示“沐浴露”,讓學生回憶用的時候有什么缺點。
3、出示“帶壓取器的沐浴露”,談改良以后就方便多了。
4、找一找:身邊的哪些東西,比一比以前的樣子,哪些是經(jīng)過改良以后更加好用的。(如果一時想不出來,就先從文具盒里找。)
5、小結:看來,改變生活中一些不方便的物品,使它更加方便,是一件多么富有價值的創(chuàng)造活動。有的同學可能會認為,這些都是大人的事情,是生產(chǎn)廠家的創(chuàng)意。其實不然,有很多小朋友,也可以有發(fā)明創(chuàng)造。
三、榜樣引導,學習創(chuàng)造
1、講述:有一個小朋友,叫楊昕,像你們一樣,還是個小學生,不過她已經(jīng)擁有一項專利發(fā)明,這項發(fā)明還跟我手上的粉筆有關系。我們一起去了解一下,這位了不起的小發(fā)明家。(課件展示)
迷你粉筆套
①去年冬季的一天,江西廣豐縣大石中心小學楊昕同學到辦公室送本子,見老師用冷水洗手上的粉筆末。
②要是發(fā)明一個粉筆套多好呀!回到家,楊昕把媽媽的唇膏從套中取出,放進粉筆。
、蹢铌肯胗米詣鱼U筆改裝。她找遍縣城所有商場,學校附近小鋪,都沒有合適的自動鉛筆。
、茉诳萍祭蠋煹膸椭,楊昕參照自動鉛筆的原理,用銅皮做了一個套子。發(fā)明成功啦!
⑤楊昕給它起名叫“迷你粉筆套”。送給班主任時,老師被感動了?渌切睦锏胗泟e人的`好學生。
、蓿玻埃埃的,“迷你粉筆套”在第20屆全國青少年創(chuàng)新科技大賽中,獲得優(yōu)秀項目二等獎。
2、看了這個故事,你有什么想法?
3、從這個故事中,你能總結出發(fā)明創(chuàng)造的一些基本步驟嗎?(圖右)
三、改造胸卡,感受發(fā)明過程
1、發(fā)明創(chuàng)造的第一步,就是要在生活中發(fā)現(xiàn)問題,然而人常有一種惰性,對于正在使用著的東西,看久了,習慣了,就認為它本來就該是這樣。所以,我們要學習,大膽地去質疑。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找茬”(板書:敢于質疑)
2、今天找茬的對象,大家都很熟悉,那就是胸卡。我們學校每個學生都要佩戴學校的胸卡,這個胸卡是咱們身份的識別,看到它,就能知道你的身份是晉江第二實驗小學的學生。你認為目前我們學校所使用的胸卡有哪些方面比較方便,哪些方面還有問題?(小組先交流交流。)
改造“胸卡”
它的缺點:
我的初步設想:
3、集體交流發(fā)現(xiàn)的缺點以及初步的改造設想。
。ㄈ秉c主要有:卡面會褪色、容易掉落;胸卡用的針經(jīng)常刺到人身上,刺破衣服、生銹等等。)
。ǜ脑煸O想:卡面可以加上一層塑料膜,沾緊一些,尤其是邊上;胸卡的針上要涂上防銹的涂料等等)
4、從剛才的體驗中,你知道了什么?(發(fā)明創(chuàng)造很有樂趣,也并不神秘。)
四、小組分工,指導活動
1、那么,就讓我們都來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去發(fā)現(xiàn)身邊那些不方便的地方吧!想一想,我們可以去觀察、去發(fā)現(xiàn)的場所有哪些呢?(生談)
2、這么多地方可以觀察,我們要分工協(xié)作才行。小組內(nèi)討論一下,讓哪個同學負責哪一部分的觀察。
3、小組活動提示:分工時要考慮同學們自身活動的特點,要選擇經(jīng)常活動的地方去觀察,這樣的話,會更有體會。(小組開展活動)
我們小組的分工
負責觀察公交車上的不方便之處
負責觀察家庭中的不方便之處
負責觀察校園里的不方便之處
負責觀察商場里的不方便之處
負責觀察公園中的不方便之處
4、請一個小組匯報
5、其實我們在生活中,時時處處都能或多或少地感受到生活中的不完美之處,然而卻不是什么時候都能想出好點子的。因此,做好記錄非常重要。(板書:做好記錄)
6、科學家們也常說,“最淡的墨跡勝過最好的記憶!币虼耍n后,同學們都來設計一張記錄表,將你發(fā)現(xiàn)所得記錄下來。下節(jié)課咱們再一起來交流。
五、“名言趣畫”,有效激勵
板書設計: 做生活中的有心人 敢于質疑 做好記錄
綜合實踐教案 篇2
課前準備:
通讀課文資料,拾取童年夢痕,講述童年故事,再“釀”童年生活。
相關課程標準:
1.多角度觀察生活,發(fā)現(xiàn)生活的豐富多彩,表達力求有創(chuàng)意。
2.合理安排內(nèi)容的先后和詳略,條理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意思。
教學目標:
1.感悟童年的美好,認識童年的珍貴。
2.再“釀”童年生活,表達出對童年獨特的感受。
評價任務:
1.講述童年故事,力求說清楚“六要素”。
2.以《童年趣事》為題,快速成文。
教學過程:
一、導課:
臨課播放視頻歌曲《童年》,學生可以輕聲隨唱,營造課堂輕松歡快的氣氛。
師:童年是美好的,每個同學的童年都充滿了童趣,都有值得回憶的人事物,值得珍惜的不僅僅是那些大事件,還有一些看來并非不起眼的人物和事件。只要是曾經(jīng)觸動過心靈的,不管看起來多么平淡,只要用天真的眼光去看,就會變得可愛、有趣起來。讓我們一起喚起記憶,拾取童年夢痕,講述童年故事,再“釀”童年生活,永葆童心。(板題)
二、講述童年故事:
1.第1、2、3小組推薦同學復述“美女蛇的故事”“雪地捕鳥的故事”“長毛的故事”。第4、5、6小組推薦同學點評。
點評要點:力求完整性、文學化。
2.教師講述自己童年趣事:
喜歡喂養(yǎng)小雞、小豬并和它們交朋友的故事;
自制簡易樂器和玩伴排節(jié)目、放電影的故事;
愛勞動、講衛(wèi)生、刻苦學習的故事;
學習二胡、參加學校文藝演出的故事。
3.播放童年簡筆畫課件,引起學生記憶,拾取童年夢痕。
課件:蕩秋千;爬樹掏鳥窩;推鐵環(huán);跳房;趕蛋等。
學生講述童年故事:每小組推薦兩名同學,一名同學講述,另一名同學做點評。
點評要點:力求故事的完整性、趣味性、口語化。
三、抒寫童年趣事:
選取典型的童年趣事2-3例,抒寫以《童年趣事》為總題的童年故事。
1.把你或同學講的故事,寫成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比如:兒時的樂園、快樂的游戲、心愛的玩具,或者值得回憶的讀書生活、聽故事的經(jīng)歷……在故事里,可以有童年的歡樂,也可以有煩惱,哪怕是夢幻也行。
參考題目《舒婷,我比你更調皮》《童年的秘密》《童年的幻想》《童年往事》
2.小組討論:
、賹W習《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的寫法,選取典型實例;
、谧プ√攸c描寫事物;
、郯才乓欢ǖ.時空順序,有詳有略;
、軠蚀_使用動詞,描摹動作過程。
3.使用“洪緒中學快樂作文”稿紙,師生同題作文。
教師可以巡回查看學生寫作進度,特別發(fā)現(xiàn)快速成文的優(yōu)秀篇目。
四、學生互評作文:
1.人手一份《魏書生作文自改十條標準》
一看格式是否正確(5分)。包括兩點:①題目、起段。②應用文格式。
二看卷面是否整潔(5分)。包括兩點:①卷面是否干凈。②書寫是否工整。
三看錯別字有幾個(5分)。每兩個扣1分,重復不計,超過5分不再扣分。
四看有沒有病句(5分)。每處扣1分,超過5分不再扣分。
五看標點符號有無明顯錯誤(5分)。每處扣1分,超過5分不再扣分。
六看文章的中心(15分)。包括兩點:①中心是否正確、鮮明。②中心是否集中。
七看文章的選材(15分)。包括四點:①是否圍繞中心。②是否符合生活實際。③是否具有典型性。④是否富有新意。
八看文章結構(15分)。包括四點:①層次段落是否清晰。②過渡是否自然。③開頭和結尾是否照應。④是否有所創(chuàng)新。如寫記敘文采用倒敘、插敘等。
九看表達方式(15分)。主要看是否符合作文指導的要求。如寫記敘文要求夾敘夾議,寫說明文要求說明中有描寫的成分等。
十看語言(15分)。包括三點:①是否簡潔。②是否準確。③寫記敘文或散文是否生動形象。
2.學習文章修改常用符號:
3.文章互批要求:
、儆信耘⒂锌偱,畫出錯別字修正框。
②有精準語段積累摘抄。
、垡罁(jù)《魏書生作文自改十條標準》,逐項得分。
、芊諥、B、C、D四個等級評判。
、菖喨撕灻,寫上批閱日期。
4.學生批閱過程中,教師巡回輔導,解決學生批閱疑難問題,并發(fā)現(xiàn)佳作2-3例。
五、作文講評:
選取2-3篇學生佳作范讀,師生共同點評。
點評要點:
1.選材是否新穎、有童趣。
2.結構是否巧妙,順序安排是否恰當。
3.語言是否樸實、優(yōu)美,有敘有議。
4.文字書寫是否工整、美觀。
5.是否能推薦為本期“佳作欣賞”篇目,連同其它教師為批閱的佳作,在班級《佳作欣賞》欄展出。
教學反思:
學生的童年趣事很多,學有話可說,有大量題材可寫。教師的示范講述更能激發(fā)學生的童年興味和寫作欲望,挖掘有意義的典型實例敘寫出來,學生確是一吐為快。
七年級學生第一次批閱作文,生疏而新奇,“一時為師”的感覺特爽,但需要精心輔導,耐心完成批閱任務。
部分學生字書寫得歪斜不工整,寫字習慣不好,相應的寫作拖沓,不能快速成文,用詞不準確,篇幅小,也有抄襲現(xiàn)象。須下功夫改變寫作現(xiàn)狀,培養(yǎng)正確讀書、寫字、寫文章的習慣。
綜合實踐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基本理解課文的內(nèi)容,初步懂得不同生物之間是相互制約、相互聯(lián)系的,樹立保護生態(tài)平衡的意識。
3、領悟作者通過具體事例的分析概括說明道理的表達方法。
教具準備:
多媒體。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激發(fā)讀書興趣
同學們,在你的印象中,鹿和狼分別是什么樣的`動物?今天,我們來讀一個特別的故事,她會讓你重新認識鹿和狼,也會重新反映我們?nèi)祟愖约骸?/p>
二、根據(jù)閱讀提示充分自學課文
三、聯(lián)系講述鹿和狼的故事
1、仔細讀第1-6自然段,想一想:為了保護森林里的鹿,羅斯福采取了哪些措施?結果怎樣?
2、自己練習講故事。
3同桌互相講一講。
四、小組合作學習
1、默讀課文第7-9自然段,想想:讀懂了什么,還有什么不懂得地方?
2、小組討論:羅斯福錯在哪兒?為什么?
五、全班交流
1、說說羅斯福錯在哪兒。
2、舉例說說:生活在同一地球上的不同生物之間是相互制約、相互聯(lián)系的。
六、課外擴展
搜集有關自然界生物相互制約、相互聯(lián)系的故事,寫下來,準備參加不能破壞生物鏈主題隊會的演講。
綜合實踐教案 篇4
一、活動目的:
1、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與動手實踐的能力。
2、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精神和團隊精神。
3、使學生養(yǎng)成深入探究的習慣。
二、活動形式:小組合作探究
三、活動所用材料:雞蛋、紙板、剪刀、透明膠
四、活動過程:
(一)引入活動內(nèi)容:
同學們看到桌上的材料了嗎?這次我們要進行一次非常有趣的實踐活動;顒诱n題在快下課的時候由同學們來定。好不好?
現(xiàn)在同學們請看,我手里拿的是什么?現(xiàn)在我讓這個雞蛋輕輕地落在桌子上。大家請看,盡管我沒有用力摔,雞蛋還是破了,F(xiàn)在你猜出桌子上的材料有什么用了嗎?對,這次活動我們就來研究讓雞蛋從高處摔下來,怎樣才會摔不破?
(二)小組討論并制定設計方案:
1、我們分成了五個小組,現(xiàn)在請各小組討論:你們小組要設計一個什么裝置,使雞蛋從高處落下來而摔不破?你們的實驗裝置制作出來后,我們要找一個人站在桌子上面的凳子上進行投放實驗,F(xiàn)在請各組制定出設計方案,可以畫個簡單的示意圖說明,盡量把你們的實驗裝置設計得美觀些。有時間的話還可以分分工。5分鐘后各小組派代表到講臺上來說說你們的設計方案。語言要盡量簡練、明白。(出示課件)這是我為我們這次活動提的小建議,同學們可以看一看。好,計時開始。
2、課件出示活動小建議:
。1)設計方案可畫示意圖說明,代表上臺講解時要語言簡練、明白。
。2)請同學們注意安全,不要讓剪刀傷著自己和別人。
。3)等所有小組都投放完畢后,方可同時檢驗實驗設計。
。4)注意保持活動場地的清潔。
3、時間到,現(xiàn)在請各小組代表說說你們的設計方案,注意要說得簡練、明白。
4、你們的設計方案到底怎么樣?這需要實踐來檢驗。
(三)、根據(jù)設計方案制作實驗裝置:
現(xiàn)在我每組發(fā)給你們一個雞蛋,小心不要把它弄破了,還要小心使用剪刀,不要傷著自己和別人,F(xiàn)在根據(jù)你們的.設計方案制作使雞蛋摔不破的裝置。時間是10分鐘。如果到時完不成,就算棄權。好,計時開始。
(四)檢驗:
1、 時間到,F(xiàn)在我們就來檢驗。要說明的是,各小組投放完畢后同時檢驗。為了比賽的公正性,我們找現(xiàn)場的一位老師幫我們投放,大家同意嗎?
2、投放完畢,F(xiàn)在進行檢驗,注意在拆開制作檢查雞蛋的時候,要小心,不要沒摔破,反而在拆的時候把它弄破了。另外,我們還要改進制作,進行第二次投放實驗,因此在拆的時候要注意盡量不要把制作破壞得太厲害,影響制作的改進。
3、教師查看每組情況并說明。
4、對成功的小組予以掌聲鼓勵。
(五)討論:
1、現(xiàn)在各組討論你們組失敗或成功的原因,以及怎樣改進你們的設計。待會兒我們讓雞蛋從樓上摔下,看哪個組能成功?討論開始,時間是3分鐘。
2、各小組派代表說討論結果。
(六)改進制作:
現(xiàn)在各組就結合剛才的經(jīng)驗,進一步改進你們的制作,時間是8分鐘。
(七)檢驗:
1、現(xiàn)在各組派一名跑得快的帶著你們的制作跟我到樓上去檢驗,組長帶領其余同學討論一下你們組的制作是否成功?為什么?
2、現(xiàn)在我們投放回來了,打開檢查一下吧!
3、掌聲鼓勵第二次實驗成功的小組。
(八)總結:
不管你們組的實驗是否成功,每個同學都為這次活動傾注了心血,既動腦又動手實踐,而且很有創(chuàng)新精神,這就是我們活動的目的。課后你們可以再次討論、改進你們的制作,讓雞蛋從更高處摔下來而安然無恙。
(九)為活動命名主題并選總課題組長:
1、 咱們這個活動這么有趣,我們?yōu)樗饌主題名稱好嗎?你們覺得誰起的名最有創(chuàng)意?教師板書。這就是咱們這次活動研究的總課題。
2、你們推選誰擔任這個總課題的組長?
(十)課題延伸:
1、你們在設計制作、實驗的時候肯定想到了很多問題,現(xiàn)在你們想圍繞著這個總課題研究哪些小問題呢?
2、同學們圍繞著這個總課題想出了這么多的小問題,這些小問題就是一個個很好的分課題。課后請同學們自愿組成小課題組,每組選一個自己感興趣的分課題來研究,好嗎?
3、大家想用哪些方法來研究呢?
4、課后請同學們抓緊時間研究,并寫出研究實驗報告,老師希望盡快看到你們的研究成果。課后請同學們抓緊時間把教室清理干凈。
綜合實踐教案 篇5
活動時間安排
4課時
活動目標
1、培養(yǎng)細心觀察、發(fā)現(xiàn)問題的能力。
2、初步了解空間利用概念,能從方便、舒適、實用等角度布置家庭環(huán)境。
3、培養(yǎng)測量和整體設計的能力。
4、培養(yǎng)熱愛生活、熱愛家庭的情感。
活動過程
一、找出家庭布置方面的不足
1、觀察家中的各個房間,結合日常生活中遇到過的不方便之處,寫下所發(fā)現(xiàn)的問題。
2、詢問父母對現(xiàn)有布置的看法。
二、提出布置的初步設想
1、針對家里各個房間布置不合理之處,思考在可能的條件下如何改進。
2、所想的改進方案要合理、實用、可行。
三、進行測量,確定最終的.布置計劃
1、測量房間、家具的尺寸。
2、調整原先的部分設想,形成布置計劃。
3、畫出各房間的布置簡圖。
四、交流與完善
1、介紹自己的設計,重點說明設計的特別之處。
2、根據(jù)其他同學的建議,對布置計劃作修改,教案《三年級下期綜合實踐教案》。
3、動手布置。
五、總結、反思和評價
對于學生的最終作品應給予肯定,同時引導學生注意傾聽他人的意見,善于吸收好的建議。此外,教師應提醒學生:能根據(jù)現(xiàn)實需要考慮問題且擁有個性化的設計是關鍵,切不可抄襲模仿他人的設想。
【綜合實踐教案】相關文章:
綜合實踐教案05-17
綜合實踐教案05-19
綜合實踐活動教案03-11
小學綜合實踐教案02-19
綜合實踐游戲教案03-08
綜合實踐課教案03-10
綜合實踐教案游戲04-02
綜合實踐教案(熱門)10-20
綜合實踐活動的教案05-31
綜合實踐活動教案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