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古代中國的政治制度
在快速變化和不斷變革的今天,制度的使用頻率呈上升趨勢,制度是指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辦事規(guī)程或行動準則。大家知道制度的格式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古代中國的政治制度,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1)商周時期的政治制度:
商朝的政治制度是內服(商王直接統(tǒng)治的地方)和外服(除商王直接統(tǒng)治以外的地方)制度。
西周的政治制度主要有:
A:分封制,將土地人口財產(chǎn)和武器等分給同姓的親族、功臣、姻親和先代貴族,建立諸侯國,諸侯對周天子承擔各種如軍事等義務。
B:宗法制,區(qū)分大小宗,通過血緣關系和嫡長子繼承制來解決貴族間的權利,財產(chǎn)和土地繼承上的矛盾。有利于統(tǒng)治集團內部的穩(wěn)定與團結,強化王權。
(2)秦中央集權制度的形成:
A:中央集權:指全國的軍政大權歸屬中央,地方完全由中央管理和控制,這是我國封建社會的基本的政治制度。中央集權制度的實行是由封建經(jīng)濟的分散性決定的。
B:皇帝制度:“德高三皇功過五帝”;權力高度集中;皇權至高無上。確立家天下的皇帝繼承制度。
C:三公九卿制度:三公指的是丞相(負責政務)御史大夫(負責監(jiān)察)太尉(負責軍事);九卿是三公以下的許多重要的官員。
D:郡縣制,在地方分郡縣兩級;郡守和縣令由皇帝直接任免,達到中央集權的目的。
(3)漢到元政治制度的演變:
漢朝,
A:利用中外朝來削弱相權加強皇權。
B:設刺史監(jiān)察地方,
C:利用推恩令和附益法解決地方割據(jù)分裂問題,加強中央集權。作用:鞏固和漢朝大一統(tǒng)的局面,促進了社會經(jīng)濟的發(fā)展。
隋唐,
A:三省六部制:決策機構:中書省;審核機構:門下省;行政執(zhí)行機構:尚書省(下設吏戶禮兵刑工六部)
B:三省相互牽制,相互補充,分工明確,提高辦事效率;同時分割相權,加強皇權。
宋朝,
A:收精兵,皇帝控制軍權。削實權,樞密院掌軍權,參知政事掌行政權,三司掌財權。制錢谷,設轉運使。
B:作用,鞏固封建統(tǒng)治,加強了皇權,改變和藩鎮(zhèn)割據(jù)的局面,但是導致了“積貧積弱”的現(xiàn)象。
元朝,中央設中書省行使宰相的權力,地方實行行省制度。
總的趨勢:君權加強,相權削弱,中央加強,地方削弱。
(4)明清君主專制制度的加強:
明朝,
A:明太祖廢除丞相,由六部分理全國政務,中國兩千多年的丞相制度廢除。
B:明太祖設殿閣大學士(顧問),明成祖設內閣。
清朝,雍正皇帝設立軍機處標志著中國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發(fā)展到頂峰。
【古代中國的政治制度】相關文章:
中國與古代西方政治制度有何異同01-03
中國早期政治制度特點07-11
中國古代的座右銘06-03
《中國古代繪畫擷英》說課稿04-23
中國早期政治制度有何突出特點 - 微思作業(yè)本01-06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12-24
中國古代遺產(chǎn)導游詞06-17
《中國古代寓言故事》讀書筆記03-09
關于中國古代婚姻制度的反思論文0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