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化學反應中的熱量》說課稿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通常會被要求編寫說課稿,通過說課稿可以很好地改正講課缺點。如何把說課稿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化學反應中的熱量》說課稿,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我是今天的××號考生,我說課的題目是《化學反應中的熱量》第1課時的內容。接下來我將以教什么、怎么教、為什么這么教為思路,結合本節(jié)課的內容特點和學生的年齡特征,從以下幾個方面開始我的說課。
(過渡:教材是連接教師和學生的紐帶,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所以,先談談我對教材的理解。)
一、教材分析
《化學反應中的熱量》蘇教版高中化學必修2專題2第二單元的內容,第1課時主要介紹了化學能與熱能的相互轉化,分析了化學能轉化為熱能的本質原因,并結合化學鍵內容了解了化學反應中吸收或放出熱量的計算方法及表示方法。同時在課堂內容設置上,讓學生在實驗探究中認識和感受化學能與熱能之間相互轉化及其研究過程,學會定性地研究化學反應中熱量變化的科學方法。
(過渡:教師不僅要對教材進行分析,還要對學生的情況有清晰明了的掌握,這樣才能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接下來我將對學情進行分析。)
二、學情分析
關于化學反應與能量之間的關系,學生在初中化學中已經有所了解,在他們的生活經驗中也有豐富的感性認識。本節(jié)教學內容就是讓學生在學習物質結構初步知識之后,從本質上認識化學反應與能量的關系。
(過渡:根據新課程標準、教材特點和學生實際,我確定了如下教學目標:)
三、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通過生產和生活中的一些實例,了解化學能可以轉化為熱能、電能、光能等。
2.通過實驗得出吸熱反應和放熱反應的概念。
3.能夠正確書寫熱化學方程式,能夠從化學鍵的角度說出化學反應中有能量變化的原因。
【過程與方法】
1.通過實驗探究培養(yǎng)實驗能力、觀察能力和分析、歸納的能力。
2.通過活動與探究方式,小組合作交流意識得到提高。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在進行化學實驗的過程中感受化學實驗帶來的樂趣,提高學習化學的興趣。
(過渡:根據新課標要求與教學目標,我確定了如下的重難點:)
四、教學重難點
【重點】熱化學方程式的書寫
【難點】化學反應吸、放熱與化學鍵之間的關系
(過渡: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能使教學效果事半功倍,達到教與學的和諧完美統一;诖,我準備采用的教學方法是:)
五、教學方法
講授法、小組合作教學法、隨堂實驗教學法
(過渡:我認為,鉆研教材,研究教法學法是上好一門課的前提和基礎,而合理安排教學程序則是最關鍵的一環(huán),為了使學生學有所獲,我將從四方面展開我的教學過程。)
六、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這句話可以很好的詮釋導入課在教學中的作用。一個良好的導入可以很好的促使學生情緒高漲,提升教師的講課效果,保證整堂課教學的成功。為了更好的把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課堂中來,使學生更快的進入到學習的狀態(tài)。我采用了如下的導入方法:
通過PPT投影的方式出示“你知道嗎”中的幾幅圖片,請學生思考:化學反應中能量轉化的方式是怎樣的?還知道哪些應用能量轉化的實例。
通過這一環(huán)節(jié)的設置學生就會明白發(fā)生化學變化的同時還伴隨著能量的變化,其通常以熱能或光能的形式表現出來,也就是說化學能可以轉化為光能、熱能,電能也能轉化為化學能。接著我會提出化學反應伴隨著能量的變化,許多化學反應的能量變化主要表現為熱量的變化或者吸收,引入本節(jié)課的課題“化學反應中的熱量”。
(二)探究新知
1.化學反應中的熱量變化
在這一部分的知識中需要讓學生真切的感受一下什么是吸熱反應,什么是放熱反應。我設置了課堂活動,采用了隨堂實驗的形式,讓學生自主實驗來感受化學反應中的熱量變化,增加化學課堂的情感體驗。
實驗1是鎂條與鹽酸的反應,實驗2是氫氧化鋇晶體與氯化銨晶體的反應。請學生根據自己的感受,回憶并聯系生活實際和所學化學知識,談一談對化學反應中能量變化的看法。
在學生已經對放熱反應和吸熱反應有了感受的基礎上,我會提出根據化學反應中能量變化的情況可以把化學反應分為吸熱反應和放熱反應:化學上把有熱量放出的化學反應稱為放熱反應,把吸收熱量的化學反應稱為吸熱反應,并且與學生剛剛做的兩個實驗相對應。接著請學生根據已有的生活經驗和已學的知識,舉出一些放熱反應和吸熱反應的例子,并通過多媒體出示幾個化學反應,由學生判斷是放熱反應還是吸熱反應,比如:鎂條的燃燒、高溫煅燒石灰石等。
我這樣設計這一部分的教學,是因為化學課堂一般是以實驗創(chuàng)設問題,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問題意識,以問題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以探究問題為學習動力,在教師的引導啟發(fā)下進行分析問題、揭示問題、解決問題,學生通過對實驗現象和事實的分析、比較、抽象、概括,從而發(fā)現和形成概念,明確什么是吸熱反應什么是放熱反應。
2.熱化學方程式
在學生明白了什么是吸熱反應、放熱反應之后,我會提問一個問題:對不同的化學反應,其反應完成后的熱量變化不同(即反應熱各不相同),有的放熱,有的吸熱,那么,我們怎樣用反應熱來表示一個反應是放熱反應還是吸熱呢?在這里我會講述△H的意義:對于放熱反應,規(guī)定其△H為“-”;對于吸熱反應,規(guī)定其△H為“+”?梢栽诨瘜W方程式中表明反應所放出或吸收的熱量,即熱化學方程式。
我會通過PPT投影碳燃燒的熱化學方程式,請學生比較熱化學方程式與我們學過的化學方程式有何不同。學生會發(fā)現,熱化學方程式標明了反應物和生成物的狀態(tài),也標注了反應的熱效應。由此可知這一熱化學方程式的意義:1 mol C固體與1 mol O2氣體完全反應,生成1 mol CO2氣體,放出393.6 kJ熱量。并且說明△H的單位是kJ/mol,反應熱的溫度和壓強不同時,其△H也不同,由于中學階段所用△H一般是指298 K和101 kPa時的數據,所以大多數不特別注明。接著我會投影另外一個熱化學方程式:碳酸鈣的分解,提問學生這一熱化學方程式的意義是什么,以此來加深學生對熱化學方程式的認識。
在這里我采用了“講練結合”的方式來進行教學,學生即時學習和鞏固,有助于對于知識的掌握和對接下來知識的開展。
有關熱化學方程式的書寫是本節(jié)課的重點內容,我會這樣來處理。首先通過PPT投影兩個熱化學方程式:
請學生觀察這兩個熱化學方程式:思考為什么都是生成1 mol水,反應的熱效應卻不同,由此判斷書寫熱化學方程式需要注意什么?請學生以學習小組為單位進行討論。學生經過討論就會發(fā)現:液態(tài)水要變成氣態(tài)水,需要加熱,因此生成水的狀態(tài)不同,熱效應不同。由此也就明白了:在熱化學方程式中,同一化學反應,即使化學計量數相同,當反應物和生成物狀態(tài)不同時,△H也不同。書寫熱化學方程式需要注明反應物和生成物的狀態(tài)。這也是在書寫熱化學方程式的時候需要注意的第一點。這樣通過對比發(fā)現的方式來學習,對于學生來說印象更加深刻,變老師的講解為學生的發(fā)現,也提升了課堂的趣味。
我會提問學生下一個問題:觀察熱化學方程式的系數,結合熱化學方程式的意義,思考系數代表了什么?在學生已經明白了熱化學方程式的意義基礎上,很容易就可以判斷出系數代表的是參加反應的物質的物質的量。那么我會提出這樣一個問題:對于下面的熱化學方程式,如果把反應物、生成物的系數變?yōu)樽詈喺麛当,那么熱化學方程式應該如何書寫?
學生通過思考會發(fā)現,系數發(fā)生改變的話,熱效應也會隨之改變,由此也就明白了熱化學方程式中系數僅代表物質的量,可使用分數或小數,并且系數和反應熱成正比。
接著我會提問學生:已知1 mol H2與0.5 mol O2反應生成1 mol液態(tài)水,放出熱量為571.6 kJ,那么1 mol液態(tài)水分解生成1 mol H2與0.5 mol O2,熱效應又是多少呢,寫出熱化學方程式。學生思考之后即可知道,水分解應該是吸收熱量的,由此寫出熱化學方程式:
從這里學生就明白了:若將反應物和生成物互換,則△H的數值不變,符號相反。
3.化學鍵與化學反應中的能量變化
學生已經清楚了熱化學方程式代表的意義和書寫熱化學方程式的注意事項,我會提出問題:為什么化學反應總伴隨著能量的變化?引發(fā)學生思考。我會建議學生從化學鍵的角度來思考。學生就會想到化學鍵的斷裂是要吸收能量的,形成是釋放能量的,化學反應中的能量的變化與化學鍵的斷裂和形成是有關系的。
在此基礎上,我會結合下圖進行講解:物質發(fā)生化學反應時,需要斷開反應物中的化學鍵,并形成生成物中的化學鍵。斷開化學鍵需要吸收能量為E1,形成化學鍵則會放出能量E2。若反應過程中斷開化學鍵所吸收的能量E1大于形成化學鍵所放出的能量E2,則反應過程中吸收能量;若反應過程中斷開化學鍵所吸收的能量E1小于形成化學鍵所放出的能量E2,則反應過程中放出能量。
當學生寫出具體的熱化學方程式之后,我會請學生閱讀課本P36資料卡有關鍵能的內容,使學生認識到鍵能與本節(jié)課知識的聯系。
(三)鞏固提升
臨近課程結束的時候,我會通過多媒體出示幾道有關熱化學方程式的書寫的練習題。如:已知常溫常壓下,1 mol CH4氣體完全燃燒生成CO2氣體與液態(tài)水,放出熱量為890.31 kJ,寫出甲烷燃燒的熱化學方程式。通過這樣的方式針對本節(jié)課重難點的知識進行鞏固,還可以檢查學生對本節(jié)課知識的掌握程度。
(四)小結作業(yè)
最后我會針對本節(jié)課布置作業(yè):學習熱化學方程式在我們的生產生活中有什么用處,請學生課下查找資料,下節(jié)課一起進行討論。這一作業(yè)的設置是請學生認識到化學與生產生活之間的聯系,也是符合“從學生已有的經驗和將要經歷的社會生活實際出發(fā),幫助學生認識化學與人類生活的密切關系,關注人類面臨的與化學相關的社會問題,培養(yǎng)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參與意識和決策能力”這一課程理念的。
七、板書設計
好的板書能夠體現教學重難點,方便學習梳理課堂中學到的知識,我的板書直觀而簡明,請各位老師看我的板書:
從我的板書設計上就可以看出,本節(jié)課的教學內容包括2個方面:化學反應中的熱量變化、熱化學反應方程式。我采用了提綱式的板書,板書內容經過授課過程中的分析和綜合,按順序歸納出要點,提綱挈領地反映在板書里,便于學生抓住要領。
【《化學反應中的熱量》說課稿】相關文章:
高二《選修四化學反應原理》說課稿03-24
細胞中的糖類說課稿02-22
《旅游中數學》說課稿02-23
《生活中的數字》說課稿03-08
《搭配中的學問》說課稿05-22
《觀察中的發(fā)現》說課稿范文09-18
化學反應速率教學反思04-08
《生活中處處有信息》說課稿02-16
在美術世界中遨游說課稿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