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生活中處處有信息》說課稿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據(jù)教學需要編寫說課稿,借助說課稿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怎樣寫說課稿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生活中處處有信息》說課稿,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一、說教材
1、教材結構與內容簡析
本節(jié)課是福建省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福建省中學信息技術》(七年級上冊)第一章:信息與信息技術第三節(jié)的內容,包含三個小標題的內容:什么是信息技術;計算機有哪些應用領域;信息技術如何改變人們的學習生活方式。
從內容上看,本節(jié)課側重生活體驗,貼近生活。但課本上并未對“信息技術”的定義做任何說明,我認為很難向學生解釋相關問題,比如:為什么使用烽火是信息技術,因此在此有必要進行適當補充,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概念。對于學生比較生疏的知識,可以配以直觀形象的圖片、視頻加以說明。
2、教學目標的確立
根據(jù)“培養(yǎng)學生信息素養(yǎng)”的指導思想,參照《初中信息技術課程標準》的要求,確定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如下:
。1)知識與技能
知道什么是信息技術,并能舉例。
了解計算機的應用領域。
列舉和分析信息技術的發(fā)展變化對工作、學習和社會發(fā)展的影響
。2)過程與方法
培養(yǎng)學生善于觀察生活的能力。
能主動參與學習過程。
學會與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感受信息技術就在身邊,培養(yǎng)學生熱愛科技的情感。
體驗科技的發(fā)展,激勵學生努力學習。
認識信息技術的兩面性,主動抵觸不良信息。
3、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體驗和分析信息技術對學習和生活的影響。
難點:知道常用的信息技術工具。
二、說學情
通過前面的學習,學生知道了什么是信息,也了解了信息的編碼方式,而對于本節(jié)要學習的“信息技術”,大都數(shù)學生片面地理解為“計算機”或“手機”,因此,上節(jié)課布置了相關問題,本節(jié)課通過學生存在的錯誤認識入手,講解關于信息技術的概念。
三、說教法
1、本節(jié)課體現(xiàn)“生活”特色,充分利用課前時間,讓學生做好準備。
2、通過針對性的問題,讓學生結合生活體驗,在課堂上大膽發(fā)表自己的看法。
3、采用小組討論展開教學,讓學生學會與他人合作共享。
4、邊啟發(fā)、邊思索、邊討論、邊歸納,突出以學生為主體的課堂,靈活地將零散的生活體驗進行歸納總結。
四、說學法
1、課前,學生搜集他們身邊自認為是信息技術的技術,在課堂上將結果與同學共享,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
2、結合生活體驗,舉例說明計算機的用途,培養(yǎng)學生觀察生活的習慣。
3、小組討論交流,促進每個學生都動口、動手、動腦,有助于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讓更多的學生參與到學習過程中。
4、在老師的引導下,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
五、說教學過程
1、就地取材,引入新課
由本學科的課程名稱引入“信息技術”一詞。
提出問題:什么是信息技術?
2、各抒己見,了解概念
【《生活中處處有信息》說課稿】相關文章:
生活處處有哲學教案03-25
生活處處有哲學教學反思04-09
《生活中的數(shù)字》說課稿07-19
信息技術說課稿10-11
信息技術說課稿06-18
四年級美術生活中與藝術中花說課稿07-14
教師招聘面試《感受生活中的法律》說課稿06-26
《旅游中數(shù)學》說課稿06-29
細胞中的糖類說課稿06-27
《搭配中的學問》說課稿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