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角的度量》教案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角的度量》教案優(yōu)選15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常常要寫一份優(yōu)秀的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動的開展。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角的度量》教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角的度量》教案1
教學內容:角的度量和角的分類--教材第122-125頁的內容,練習二十八4-10題。
教學目的:
1.使學生認識量角器,會用量角器度量角的度數(shù)。
2.通過動手操作、度量,認識常見的幾種角,進一步加深對角的認識。
教學重、難點:角的分類。正確使用量角器度量角的度數(shù)。
教學過程:
一、復習準備
1.你能迅速判斷下面的哪個角大嗎?(投影出示)
第①組∠2比∠1大,能迅速看出。第①組跟第②組比,學生的答案會不一致,其實①∠1=②∠2;②∠1=①∠2,因為擺的方向不同,邊畫的長短不同,學生是不能迅速看出的,由此導入新課。
二、教學新課
1.教學角的度量。
。1)剛才我們看出第①組中∠2>∠1,究竟大多少呢?還有第②組是∠1大還是∠2大?這些問題的解決都需要我們對角進行度量。(揭示課題:角的度量)
(2)度量角的工具是量角器。(老師投影實物,有機玻璃量角器)計量角的大小的單位是“度”,用符號“°”表示。
。3)學生觀察量角器,認識量角器。
①量角器是什么形狀?(半圓形的)
、谡业桨雸A的圓心,也就是0刻度線正中間的一點,(老師在投影儀上指出),這一點就是量角器的中心。
、垡园雸A的圓心為中心,把半圓平均分成180等份,每一份所對的角就是1度的角,記作1°,也就是半圓邊上的一小格。(在投影儀上指出)
④從0刻度線開始,按逆時針方向往上數(shù),標有10°、20°、30°......180°,這些刻度標在內圈,就是量角器的內刻度。內刻度的零度所在的刻度線就是內刻度的零刻度線,就是在量角器右邊的零刻度線。(在投影儀上指出)
、菰诹拷瞧髯筮叺牧憧潭染就是外刻度的零刻度線,順時針方向在外圈的'刻度就是外刻度。(順時針方向指給大家看)
。4)怎樣用量角器量角的大小呢?打開教材第123頁自學。再回答老師的問題:
①用量角器量角的時候要注意兩個“重合”,是哪兩個重合?(量角器的中心和角的頂點重合,零刻度線和角的一條邊重合)
②怎樣重合?學生在學具卡上練習量∠1,老師在投影儀上操作,同桌互相檢查,是否遵循了兩個重合。
、墼鯓幼x數(shù)?角的另一條邊上有兩個刻度讀哪個刻度呢?(學生討論)
。5)如果用了內刻度的零度線,就讀內刻度的度數(shù);如果是用的外刻度的零度線就讀外刻度的度數(shù)。
。6)看你們量的∠1,用的哪個零刻度線,讀出度數(shù)。
(7)回顧一下怎樣量一個角的度數(shù)。
。8)自己動手量教材第123頁兩個角的度數(shù),比較它們的大小,老師巡視及時糾正學生的操作錯誤。提示:另一條邊指不到刻度上怎么讀數(shù)呢?角的邊可不可以延長?
。9)從剛才的度量可知兩個角一樣大。角的大小與角的兩邊畫的長度有沒有關系?與什么有關?(角的大小與角的兩邊畫出的長短沒有關系,角的大小要看兩條邊叉開的大小,叉開的越大,角越大。)
。10)做教材第123頁的“做一做”,學生自己量,老師巡視輔導。
。11)做練習二十八的第5題,量出三角板各角的度數(shù),并記住各角的度數(shù)。
2.教學角的分類。
(1)同學們看你的學具卡上有各種各樣的角。角有大有小,下面我們學習角的分類。
。2)拿出你們的長方形的紙,和老師一起折,折成的角是什么角?用量角器量一量,折成的直角是多少度?(一個直角是90°)
(3)用活動角展示一個直角。
。4)你在哪見過直角?
。5)把紙折出的直角展開。這是不是一個角?角的頂點、邊在哪?它的兩條邊有什么特點?(兩條邊成一條直線)
。6)角的兩邊成一條直線,這樣的角叫做平角。
。7)平角有多少度?不量可不可以知道?平角與直角有什么關系?(1平角=2直角)
。8)用活動角展示一個平角。
。9)量一量學具卡上∠2、∠3的度數(shù)。這些角比直角大還是?
。10)像這種小于90°的角叫銳角。
。11)用活動角演示一個銳角。指出三角板上的銳角。
(12)量∠4、∠5的度數(shù)。這些角比直角大還是?比平角呢?
。13)大于90°而小于180°的角叫做鈍角。
。14)用活動角演示鈍角。三角板中有沒有鈍角?
。15)指出還有一種角是周角,有360°,大家只要知道,我們不研究它。
。16)完成教材125頁上面“做一做”的第2題。
三、鞏固練習
1.做練習二十八的第8題。
拿出三角板觀察,每個三角板都是一個直角和兩個銳角。以后判斷是不是直角就可以借助三角板來判斷。
2.判斷。(對的在括號里打“√”,錯的打“×”)
①90°的角就是直角。()
②平角就是一條直線。()
③小于90°的角叫銳角,大于90°的角叫鈍角。()
3.做練習二十八的第6、9題。
四、課堂小結
1.怎樣度量角的大。浚ㄗ⒁鈨蓚重合,怎樣讀數(shù))
2.哪些角的度數(shù)是固定的?怎樣判斷一個角是銳角還是鈍角?
五、布置作業(yè)
練習二十八的第4、7、10題。
《角的度量》教案2
指導思想與理論依據(jù):按照新課標的分類、《角的度量》屬于空間與圖形中的測量的一個部分、而角的度量又是測量中難度最大的、并且在日常生活中、人們往往利用的是角的大小的空間感覺來估計角的大小、很少用到專用的工具去測量一個角的精確度數(shù)、所以在本節(jié)課的設計中、不僅要讓學生通過自主探究、同伴交流互助來掌握測量角的技能、而且還把量角與建立學生頭腦中角的大小的表象結合起來、重在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為了達到了這個目標、主要通過以下兩種策略:
1、動手操作、親身體驗。動手操作不僅可以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還有助于讓學生理解抽象的算理和概念、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在本節(jié)課中、通過畫角、擺角、量角等操作活動、使學生初步在頭腦中建立各種角的大小表象、一方面加強對量角的操作技能形成、另一方面達到發(fā)展學生空間觀念的目的。
2、利用先估后量、突破難點。新課程特別重視學生估算意識的.培養(yǎng)。在本節(jié)課中、通過學生已有的知識經(jīng)驗直角、把直角等于90度做為參照物、通過先估一估有多少度、再動手測量、一方面能有效地突破讀內、外刻度的難點、減少錯誤、另一方面也在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意識、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教學內容:北師大版小學數(shù)學四年級上冊第二單元p26~p27
教學目標:
1、體會引入量角器的必要性、認識量角器。
2、會用量角器測量各種角的度數(shù)。
知識目標:
1、使學生在觀察、交流的基礎上、認識量角器的結構與功能、通過自己的探索、實踐、總結出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初步學會用量角器量角。
2、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體會統(tǒng)一角的計量單位的需要、認識角的計量單位、建立1°角的表象;能通過量角、建立角的大小的量化觀念、感受角的大小與所畫邊的長短無關。
能力目標:通過動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培養(yǎng)學生自學能力、觀察能力、實踐能力及合作精神。
情感目標:讓學生充滿成就感、激發(fā)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使學生想學、會學、樂學。
教材分析:本課是在學生初步認識了角和直角、并明確了角的概念、知道了角是有大小之分的基礎上學習本課的知識、并為學生后續(xù)學習角的分類和畫角打下基礎。
學生分析:
學生對于角的大小有了初步的體驗、并知道了角的大小與兩邊分開的程度有關、且有部分學生已經(jīng)知道了量角器、但對于大部分學生來說用量角器來測量角幾乎沒有體驗。
教學重點:認識量角器、會用量角器測量各種角的度數(shù)。
教學難點:會用量角器測量各種角的度數(shù)。度數(shù)時內、外圈的區(qū)別。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趣導入。
1、畫角。
讓每個學生畫兩個角。
2、比較角的大小。
同桌間先比較角的大小、然后小組之間比較角的大小。并說明理由。
3、找兩個同學到前面展示。
回答問題:你用什么方法比較大小?怎么確定角的大小?
對于第一個問題學生可能回答、用目測;難于比較的、用重疊進行比較。
對于第二個問題、學生只可能用自己的理解來判斷角的大小、還不能說根據(jù)角的度數(shù)來判斷。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角的度量》。
二、活動探究、獲取新知。
1、用∠1分別度量∠a∠b的大小
。1)、看書中的圖片∠a∠b、讓學生比較大小。
(2)、指名說說你是怎么比的:觀察法、重合法
。3)、自學課文、并動手做一做:剪出∠1、用∠1分別度量∠a∠b的大小。
。4)、想一想。
認識量角器的必要性、認識角的單位“度”、用“。”表示。
2、認一認
(1)觀察量角器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先自己看、再小組交流、然后以小組為單位向大家介紹
(2)看書自學剛才沒發(fā)現(xiàn)的。(如:度、中心、零刻度線)
(3)認識中心點、零刻度線、以及量角器上的數(shù)字的意思
(4)說說1 。和平角。
3、試一試、量角器上看角的度數(shù)
(1)自學試一試、說說∠a∠b各是幾度、是怎么量的
小組討論、再全班交流、總結用量角器量角的步驟:
第一步:中心點對準角的頂點
第二步:零刻度線和角的一條邊重合(分清是內圈的零刻度線還是外圈的零刻度線)
第三步:從(內或外)零刻度線開始、看另一條邊所指的度數(shù)、三、鞏固應用。
。ㄒ唬┚氁痪殻1、誰說得正確?(練一練1)
可先估計是銳角(小于90度)還是鈍角(大于90度)
2、先估一估、再量一量、和同桌說說是怎么看的、再指名演示。
3、用量角器量出一副三角尺每個角的度數(shù)。
4、總結:角的兩邊所畫的長短、與角的大小沒有關系。
(二)數(shù)學游戲。
1、讀懂游戲規(guī)
2、同桌比賽
板書設計:
角的度量
零線對一邊
中心對頂點
對邊看度數(shù)
內外要分辨
《角的度量》教案3
學習目標:
1、體會引入量角器的必要性,認識量角器。
2、會用量角器測量各種角的度數(shù)。
教學重難點:
會用量角器測量各種角的度數(shù)。
課前準備:
量角器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引入:
1、出示角的圖片∠A∠B,讓學生比較大小
2、、指名說說你是怎么比的:觀察法、重合法
。、自學課文,并動手做一做:剪出∠1,用∠1分別度量
∠A∠B的大小。
。础⑾胍幌
認識量角器的必要性,認識角的'單位“度”,用“。”表示
二、合作探究,認識量角器
。薄⒄J一認
(1)觀察量角器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先自己看,再小組交流,然后以小組為單位向大家介紹
(2)看書自學剛才沒發(fā)現(xiàn)的(如:度,中心,零刻度線)
(3)認識中心點,零刻度線,以及量角器上的數(shù)字的意思
(4)說說
1、和平角、
2、試一試,量角器上看角的度數(shù)
(1)自學試一試,說說∠A∠B各是幾度,是怎么量的
小組討論,再全班交流,總結用量角器量角的步驟:
第一步:中心點對準角的頂點
第二步:零刻度線和角的一條邊重合(分清是內圈的零刻度線還是外圈的零刻度線)
第三步:從(內或外)零刻度線開始,看另一條邊所指的度數(shù),
(2)量一量練一練的第二題的∠1∠2:
先估一估,再量一量,和同桌說說是怎么看的,再指名演示
三、練一練
1、用量角器量出直角的度數(shù)
。、誰說得正確?(練一練1)為什么?有什么好方法來判斷對還是錯呢?可先估計是銳角(小于90度)還是鈍角(大于90度)
。、量一量練一練2的∠3∠4
4、用量角器量出一副三角尺每個角的度數(shù)。
。怠⒛銓W會了什么?怎么來量出一個角的度數(shù)?得出度量的方法:點對點,邊對邊,讀準度數(shù)。
四、數(shù)學游戲、
1、讀懂游戲規(guī)
。、同桌比賽
《角的度量》教案4
單元教案
第(三)單元備課時間:任課教師:
教材分析本單元內容的編排注重數(shù)學概念之間的內在聯(lián)系,從直觀過度到抽象。學生在二年級上冊認識長度單位時,就已經(jīng)初步認識了線段。本單元教材一開始就借助直觀,引入了射線和直線的概念,并讓學生討論線段、射線、直線的聯(lián)系與區(qū)別。在此基礎上教學角的概念和角的表示符號。然后在角的度量的知識基礎上讓學生認識平角和周角,教學角的分類和角的畫法。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進一步認識線段,認識射線和直線,知道線段、射線和直線的區(qū)別。
2.使學生認識常見的幾種角,會比較角的大小,會用量角器量角的.度數(shù)和按指定度數(shù)畫角
教學重難點
1.線段、直線、射線的區(qū)別與聯(lián)系
2、角的度量、角的分類和角的畫法
課時安排
4課時
課時教案
課題線段、直線、射線和角課型新授執(zhí)教人備課時間
上課時間
教學
內容課本38、39頁
教材
分析
本課時分三個小層次,第一個層次通過實驗,直觀描述什么是射線和直線,第二個層次,讓學生討論直線射線和線段有什么聯(lián)系和區(qū)別?第三個層次,利用射線的概念給角下定義,復習角的各部分名稱及角的表示方法和讀法。
《角的度量》教案5
教學內容:教材第37~38頁角的度量第5~7題。
教學目標:
●使學生認識量角器,知道量角器的刻度結構,能按不同向認識量角器上刻度的排列順序,知道角的大小的計量單位“度”認識的角的大小。
●使學生初步掌握量角的方法,初步學會用量角器量角。
教具學具準備:投影儀,紅色木條做的一個角,師生每人準備一個量角器。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
1.口算。用小黑板出示,指名學生口算得數(shù)。
2.判斷下面哪些圖形是角。
3.引入課題。也許有的同學會說我們可以用尺子進行測量線段的長度,如果能像量線段那樣,能用一種單位去量一量,知道一個角的大小,那該多好啊。那么,究竟用什么去量呢?量出的結果用什么做單位呢?怎樣去量角呢?這些就是這節(jié)課要學習的內容——角的度量。(板書課題)
二、認識量角器
1.認識角的計量單位。
說明:量角的大小,要用到量角器。這就是一個量角器。我們先來認識一下量角器。
提問:量角器是什么形狀的?我們來看這個半圓,從0開始到180為止。這個半圓被平均分成了多少份?
說明:把半圓平均分成180份,每一份所對的角就叫做1度的角。也就是說,計量角的單位是“度”。(板書:度)寫“度”可以用一個小圓圈來表示,此為“1度”,我們這樣寫。(板書:)領學生讀“1’。
追問:計量角的單位是什么?1‘的'角有多大?指出:計量角的單位是“度”,用符號“’表示。
2.認識量角器的結構。
(1)把半圓分成180等份,每一份是1‘,這樣的10份所對的角是10度的角,這樣的60份所對的角是60度的角,這樣的90份所對的角是90度的角。
(2)請同學們繼續(xù)觀察,量角器上這個小圓點叫做量角器的中心。再仔細觀察,量角器上有幾圈刻度?外圈的刻度0~180‘是按怎樣排列的?內圈呢?
指出:量角器上有兩圈刻度,外圈刻度從左往右按順時針方向從0~180,內圈刻度從右往左按逆時針方向從0~180。同學們看明白了嗎?
(3)外圈的刻度線,從左邊起看到o’刻度線了嗎?拉出10、30、90、120、180,讓學生說出是多少度。
提問:誰能從左邊起找出外圈50的刻度線,請你拉這根線來表示。誰再來找出90的刻度線?
再請哪位同學來找出外圈125的刻度線?180呢?外圈的刻度會找到嗎?
(4)從右邊起,內圈的刻度怎樣找呢?現(xiàn)在誰用線來拉一拉,表示出內圈0的刻度線?45呢?80?)90呢?
再指名學生用拉線的方法找出140、180的刻度線。內圈的刻度會找了嗎?
(5)請同學們拿出自己的量角器。與老師這里的一樣嗎?你的量,角器上的中心在哪里?
大家一起來找量角器上的刻度。從左邊起,找0刻度線、10刻度線、135刻度線、180顆度線。再從右邊起,找0、10、135、180刻度線。(老師巡視)
三、教學角的量法
1.自學課本。我們已經(jīng)認識了量角器,能指出量角器上的度數(shù)。怎樣用量角器量一個角的度數(shù)呢?請大家看課本。從111頁倒數(shù)第二行看起,到例1完?赐旰蟾嬖V老師,量角要分幾步,哪幾步?
2.提問:量角要分幾步進行?哪兩步?指出:可以把量角的方法歸納為“兩重合,一看數(shù)”。
教師用小黑板出示:兩重合:量角器中心和角的頂點重合,o刻度線和角的一條邊重合。
一看數(shù):看角的另一條邊對的刻度數(shù)。
3.請大家和老師一起來量這個角的度數(shù)。先要把量角器放在角的上面,然后做到“兩重合”。
再看另一條邊對的刻度數(shù),F(xiàn)在知道這個角多少度嗎?你是怎樣看出來的?為什么要看內圈?
四、課堂小結
《角的度量》教案6
教學內容:角的大小、角的計量單位,用量角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課文第37-38頁的內容,“做一做”)
教學目標:
1、認識量角器、角的度量單位,會在量角器上找出大小不同的角,并知道它的度數(shù),會用量角器量角。
2、 通過一些操作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并通過聯(lián)系生活,使學生理解量角的意義。
4、通過觀察、操作學習活動,形成度量角的技能,同時使學生經(jīng)歷和體驗知識的形成過程。
5、在學習過程中,感受數(shù)學與生活密切聯(lián)系,激發(fā)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認識量角器,會用量角器量角
教具準備:量角器、尺或三角板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引入課題。
出示下列三種椅子問學生:你喜歡坐哪種椅子,為什么?
學生回答后作如下小結:根據(jù)剛才同學們的交流,看來椅子*背的角度不同,它的作用也不同,像第2種椅子就是專門給登月的宇航員設計的,要造這樣的.椅子就要知道*背的角度,你有辦法知道它的角度嗎?(根據(jù)學生的回答板書課題:角的度量)
二、自主探究,認識量角器。
1、認識量角器的中心、0刻度線、內外圈刻度。
(1)師:量角用什么工具?
師:請大家仔細觀察自己的量角器,認真地研究研究,看看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
(2)小組合作研究量角器。
(3)學生匯報研究的結果。注意這里要盡量讓學生說出自己的想法,有的問題還可以讓學生來解答。
教師根據(jù)學生的回答,要說明哪里是量角器的中心,哪里是0度刻度線及內刻度和外刻度,量角器是把半圓平均分成180份等。根據(jù)回答作出下列板書:中心、0度刻度線、內刻度和外刻度。(如果學生答不到量角器是把半圓平均分成180份,教師可提下列問題啟發(fā):根據(jù)量角器上的刻度和數(shù),你想一想量角器是把半圓平均分成多少份的?)
2、建立1°角的觀念。
(1)讓學生把量角器上平均分成180份中的每一份所對的角用細絲游戲棒(在一種塑料掃帚上剪下的)在課桌上擺一擺大約有多大。
(2)與學生共同討論,得出同學們剛才擺出的這個角就是1°角。
3、認識幾度角。
(1) 在量角器上出示下列角,問學生這是多少度的角,為什么?
(在量角器上畫出20°的角,其中每一個刻度都用虛線標出,便于學生講出為什么20°的道理,圖略)
(2)在量角器上出示60°、120°角(把角畫在印在紙上的量角器上)。和學生一起討論為什么同一個刻度,一個表示60°,另一個卻表示120°?從而讓學生談談在量角器上讀角時要注意什么?突破讀內外圈刻度易錯這一難點。
(3) 量角器上找出30°、100°、135°的角。
三、嘗試量角,探求量角的方法。
1、出示下列角(P37),問:這個角你能讀出它的度數(shù)嗎?(因為沒有標角的度數(shù),所以學生讀不出)。接著問:要讀出這個角的度數(shù)該怎么辦?指導學生實際操作,按步驟去量角。
第一步,使量角器的中心點與角的頂點重合;第二步,使量角器的零刻度線與角一條邊重合;第三步,看角的另一條邊所對量角器上的刻度,就是這個角的度數(shù)。教師邊說明邊演示,巡視加以指導。
2、量出下列角的度數(shù)(P39、3)。(突出第二個角的邊不夠長可以延長邊來量,要問學生為什么可以延長邊來量的道理)。
四、比較角的大小。
用量角器量下面的兩組角,比較一下它們的大小。(P38例1)
討論:角的大小和什么有關?
總結結論:角的大小與角的兩邊畫出的長短沒有關系。角的大小要看兩條邊*開的大小,*開得越大,角越大。
五、鞏固練習:
1、P38“做一做”
2、P39、4先估算每個角的度數(shù),然后驗證。
3、P40、6用一副三角板拼出下面度數(shù)的角。
75° 105° 120° 135° 150° 180°
六、課堂小結:今天我們學習了什么內容?你有什么收獲?
《角的度量》教案7
設計說明
《數(shù)學課程標準》中強調:“不僅要重視知識的傳授,也要突出技能的形成和訓練!薄爱嫿恰笔潜締卧淖詈笠粋內容,是一節(jié)技能訓練課。針對本節(jié)課的這一特點,在教學設計中主要突出以下兩點:
1.為學生創(chuàng)造自主學習的空間,重視討論和交流。
引導學生觀察、動手操作,給學生充足的時間進行討論、交流是本教學設計的指導思想。通過用三角尺畫角的開放性討論,讓學生獨立思考,自主經(jīng)歷畫角的過程,掌握相關的數(shù)學知識和技能。
2.注重實踐操作,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
在學生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個發(fā)明者、研究者。畫圖一直是學生的一個障礙點,畫角更是非常困難。所以在本節(jié)課的教學中,突出“動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學習方法,給學生提供充分的探究、交流的時間和空間,引導學生在探究的過程中做到動眼觀察,動手操作,認真思考。讓學生親身經(jīng)歷知識的形成過程,培養(yǎng)學生獨立獲取知識的能力以及認真操作的良好學習習慣。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 PPT課件
學生準備 量角器、直尺、三角尺
教學過程
⊙復習舊知,導入新課
1.判斷下面哪些圖形是角。
2.比較、估算角的大小。
(課件出示兩個大小不同的角)
(1)組織學生比較這兩個角的大小。
(2)組織學生估算這兩個角的度數(shù)。
3.引入課題。
師:同學們在估算這兩個角的度數(shù)時,估算結果都不相同,如果能像量線段那樣,用一種具體工具去量角,就能很方便地知道一個角的度數(shù)了,這節(jié)課我們將繼續(xù)學習角的度量。
[板書課題:角的`度量(二)]
設計意圖:通過比較、估算兩個角的大小引出問題,激發(fā)了學生的求知欲,從而引導學生明確用一個具體工具去度量角的度數(shù)的必要性。
⊙探究新知
1.認識量角器。
(1)請同學們拿出量角器,仔細觀察,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2)學生觀察后匯報。
、倭拷瞧魇且粋半圓,被平均分成了180份,其中的1份所對的角就是1°的角。
、诹拷瞧魃嫌袃、外兩圈刻度:內圈刻度從右往左按逆時針方向表示,外圈刻度從左往右按順時針方向表示。
③量角器上這個小圓點叫作量角器的中心點。中心點兩邊各有一條零刻度線,兩條零刻度線組成的角是180°。
(教師根據(jù)學生的匯報,運用課件逐一向學生介紹中心點、外圈刻度、內圈刻度、零刻度線)
(3)在量角器上找一找外圈刻度的45°、85°、165°和內圈刻度的30°、60°、150°的刻度線。
(學生找刻度線,教師巡視指導,共性問題全班指導)
2.找角、讀角。
(1)自主探究,小組交流。
師:了解了量角器,看一看,你能在量角器上找出50°和140°的角嗎?
(學生找角、讀數(shù),教師注意引導學生分辨何時看內圈刻度,何時看外圈刻度)
(2)組織學生交流:如何找到50°和140°的角?
3.討論度量角的方法。
(1)課件出示教材26頁∠1和∠2,要求學生先估一估這兩個角各是多少度,然后嘗試用量角器度量這兩個角的度數(shù)。并說一說量角的方法。
《角的度量》教案8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在現(xiàn)實情境中,認識角是一種基本的幾何圖形,理解角的概念,學會角的表示方法、
(2)認識角的度量單位度、分、秒,會進行簡單的換算和角度計算、
2、過程與方法
提高學生的識圖能力,學會用運動變化的觀點看問題、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經(jīng)歷在現(xiàn)實情境中認識角的數(shù)學活動過程,感受圖形世界的豐富多彩,增強審美意識,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
重、難點與關鍵
1、重點:會用不同的方法表示一個角,會進行角度的換算是重點、
2、難點:角的表示、角度的換算是難點、
3、關鍵:學會觀察圖形是正確表示一個角的關鍵、
教具準備
多媒體設備、量角器、時鐘、四棱錐、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1、觀察時鐘、四棱錐、
2、提出問題:
時鐘的時針與分針,棱錐相交的兩條棱,都給我們什么樣的平面圖形的形象?請把它畫出來、
學生活動:進行獨立思考、畫圖,然后觀看教師的演示過程、
教師活動:用多媒體演示角的形成過程:一條射線OA繞端點O旋轉到OB的位置,得到的平面圖形──角、
板書:角、
二、新授
1、角的概念、
(1)提出問題:
從上面活動過程中,你能知道角是由什么圖形組成的嗎?
學生回答:兩條射線、
(2)角的定義:有公共端點的兩條射線組成的圖形叫做角,這個公共端點是角的頂點,這兩條射線是角的兩條邊、(如下圖)
2、角的表示、
學生活動:閱讀課本第137頁有關內容,了解角的表示方法、
教師活動:講解角的不同表示方法,著重講解一個頂點有多個角的表示方法、
請用適當?shù)姆椒ū硎鞠聢D中的每個角、
學生活動:請一個學生板書練習,其余學生獨立練習、
教師活動:巡視學生練習情況,給予評價,對多數(shù)同學作出肯定評價、
學生活動:閱讀課本第138頁思考題,進行小組交流,獲得問題結論、
教師活動:參與學生交流,并用多媒體演示平角、周角的形成過程,啟發(fā)引導學生對問題進行探索,并對學生討論結果進行評價、
答案:分別形成平角、周角、
3、角的度量、
教師活動:指導學生閱讀課本P138頁內容,講解角的度量方法及度、分、秒的換算、
板書:1周角=_____,1平角=_____,1=____,1=____、
學生活動:思考并完成上面的填空、
例:把一個周角7等分,每一份是多少度的角(精確到分)?
教師講解計算過程、
三、鞏固練習
1、課本第139頁練習、
2、計算:(1)4839+6741
(2)90-781940
(3)2230 (4)176523、
此:此練習由學生獨立完成,在練習過程中充分地進行小組交流以解決練習過程中的`疑難,教師巡視過程中對個別學習困難的學生及時給以答疑解惑,并請學生板書后再講評、
3、想一想:時鐘在5點15分時,時鐘的時針與分針所成的角是多少度?
師生互動:觀察時鐘在5點15分時,時針與分針所處位置,教師引導、啟發(fā)學生先從時針在分針轉動到15分時,分針轉過的角度與時針轉過的角度的關系,并請學生在小組中進行交流,從而得出正確的答案、
答案:76、5、
四、課堂小結
師生互動,完成本節(jié)課的小結:
1、什么是角?組成角的圖形是什么?如何表示一個角?
2、本節(jié)課還復習了平面、周角?怎樣得到這兩種角?
3、角的度量單位是什么?它們是如何換算的?
五、作業(yè)布置
1、課本第144頁習題4、3第1、2、3、4題、
2、選用課時作業(yè)設計、
第一課時作業(yè)設計
一、填空題、
1、如下左圖所示,把圖中用數(shù)學表示的角,改用大寫字母表示分別是________、
2、將上右圖中的角用不同的方法表示出來,填入下表:
3 4
BCA ABC
3、( )=_____=_____6000=______=_______、
二、選擇題、
4、在鐘表上,1點30分時,時針與分針所成的角是( )、
A、150 B、165 C、135 D、120
5、下列各角中,不可能是鈍角的角是( )、
A、 周角 B、 平角 C、 鈍角 D、 直角
三、解答題、
6、計算:
(1)5328+4732 (2)1750-327
(3)1524 (4)31425(精確到1)、
7、如下圖,分別確定四個城市相應鐘表上時針與分針所成角的度數(shù)、
8、想一想,做一做、
(1)用字母表示圖中的每個城市、
(2)請用字母在下圖分別表示以北京為中心的每兩個城市之間的夾角、
答案:
一、1、ADE,BDE,CED,B,AED
2、5 BCE BAC BAD
3、7、5 450 100 ( )
二、4、C 5、D
三、6、(1)101 (2)1423 (3)77 (4)62024
7、30,0,120,90 8、略
《角的度量》教案9
教材分析
本單元內容的編排注重數(shù)學概念之間的內在聯(lián)系,從直觀過度到抽象。學生在二年級上冊認識長度單位時,就已經(jīng)初步認識了線段。本單元教材一開始就借助直觀,引入了射線和直線的概念,并讓學生討論線段、射線、直線的聯(lián)系與區(qū)別。在此基礎上教學角的概念和角的表示符號。然后在角的度量的知識基礎上讓學生認識平角和周角,教學角的分類和角的畫法。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進一步認識線段,認識射線和直線,知道線段、射線和直線的區(qū)別。
2.使學生認識常見的幾種角,會比較角的大小,會用量角器量角的.度數(shù)和按指定度數(shù)畫角
教學重難點
1.線段、直線、射線的區(qū)別與聯(lián)系
2、角的度量、角的分類和角的畫法
課時安排
4課時
課時教案
課題
線段、直線、射線和角
課型
新授
執(zhí)教人
備課時間
上課時間
教學
內容
課本38、39頁
教材
分析
本課時分三個小層次,第一個層次通過實驗,直觀描述什么是射線和直線,第二個層次,讓學生討論直線射線和線段有什么聯(lián)系和區(qū)別?第三個層次,利用射線的概念給角下定義,復習角的各部分名稱及角的表示方法和讀法。
《角的度量》教案10
教學目標:
認知目標
1. 知道角的計量單位是度,符號是。
2. 掌握3個特殊角直角、平角、周角。
3. 掌握銳角、直角、鈍角、平角、周角之間的關系。
能力目標
讓學生經(jīng)歷觀察、操作的主動探索過程。
情感目標
讓學生享受學習的快樂,分享成功的喜悅。
教學重點:
理解周角、平角、直角的含義。
教學難點:
理解旋轉成角。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及量角器。
教學過程:
一、出示課題
1. 情景導入角的計量單位。(課件演示)
2. 度是角的計量單位,讀作度,用符號標示。
3. 1度可以簡寫成1
4. 出示37,37表示數(shù)值,是量數(shù),是計量單位。
5. 作為計量單位度,生活中的應用范圍很廣:水沸騰時為100度,結冰時為0度;正常體溫是攝氏37度,高于它就是發(fā)燒了;一盞100瓦的燈,連續(xù)開10小時,用電1千瓦小時,我們常稱作1度電;近視眼患者佩戴300度的眼鏡;某種白酒38度;上海位于北緯32度、東經(jīng)122度,等等。
說明:通過課件的演示和生活中實例的介紹,生動的引導角的度量單位度,體會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學習直角、平角、周角的定義。
1. 請你仔細地讀讀上面3句話,你覺得有什么問題。
2. 出示P68、P69出現(xiàn)的定義
一點(O)和從這一點(O)出發(fā)的兩條射線(OA和OB)所組成的圖形叫做角;
直角:一條射線繞它的端點旋轉四分之一周,所成的角叫做直角;
一條射線繞它的端點旋轉半周(二分之一周),所成的角叫做平角;
一條射線繞它的端點旋轉一周,所成的角叫做周角;
3. 理解旋轉、端點、射線。
端點一點(O)、曾經(jīng)叫做一個點、頂點
旋轉利用圓規(guī)畫圓,體會旋轉,繞圓心旋轉;
射線沒有盡頭,也就無法表示長度,所以角度與射線的長度無關;
重新定義銳角和鈍角
銳角:小于直角的角叫做銳角。(與以前說法一致)
鈍角:大于直角而小于平角的角叫做鈍角。(重點理解小于平角)
說明:通過對概念中關鍵詞的理解,多媒體課件的演示,讓學生認識了直角、平角和周角。學生學習的過程變得具體化和形象化。
三、學習銳角、直角、鈍角、平角、周角之間的關系。
1. 銳角<直角<鈍角<平角<周角。
2. 1直角=90、1平角=180、1周角=360;
3. 2直角=1平角、2平角=1周角、4直角=1周角;
說明:通過對角之間關系的整理,讓學生能夠熟知不同類型的角。
四、小練習
1. 下列這些是角是銳角、直角、鈍角、平角還是周角?
=78=180=123=360=20=90
2. 填空
一個周角=_____個平角=______個直角
3. 填、或者=。
銳角〇90 90 〇鈍角〇180
說明:通過不同層次的練習,讓學生對角的分類有更明確的認識。
五、總結
師:說說今天我們學習了什么知識,發(fā)現(xiàn)了什么,對我們有何幫助?你對你今天的學習評價如何?
《角的度量》教案11
教學內容: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shù)學》四年級上冊第37-38頁。
教學目標:
1.學生通過操作、交流等活動,進而認識量角器和角的計量單位,了解量角器的構造特點,使學生經(jīng)歷量角方法的探索過程,學會用量角器量指定的角。
2.使學生認識角的計量單位“度”,知道1°角的大小,能正確讀、寫角的度數(shù)。
3.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比較能力以及動手操作能力,使其積極地參與學習活動,獲得愉快的情感體驗。
教學重點:理解并掌握量角的方法,能運用量角的方法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難點:能根據(jù)測量的情況,區(qū)分內、外刻度,正確讀出每個角相應的度數(shù)。
課前準備:量角器、課件
課前活動:打炮游戲
介紹游戲規(guī)則,學生游戲。
思考:要準確擊中目標,什么最重要?(角度)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復習角的有關知識,使學生進一步明確角的大小與邊張開的大小有關。
課件出示一個角?创笃聊,這是一個(角)。
。1)、仔細觀察,角怎么樣了?(從中變小,然后在變大。)
。2)、角的大小和什么有關系?(和兩邊叉開的角度有關系)
引入課題:通過前面的學習,同學們已經(jīng)知道了關于角的一些知識,今天這節(jié)課老師和大家一起繼續(xù)研究角,好嗎?
2.直觀比較角的大小
課件出示:直角、鈍角、銳角4個角
二、探究新知
。ㄒ唬、認識量角器
這就是我們測量角的工具,量角器。
。1)、請同學們獨立仔細觀察,看看一量角器上有什么?我們看誰觀察的最仔細,觀察完后,把你觀察到的說給你的同桌聽一聽。
。2)、匯報交流。找1~2名同學介紹
。3)、了解量角器的構造,揭示名稱。
課件出示:1度角的由來。
請看大屏幕,最初的量角器是由18個小角組成的半圓圖形,這個點就是量角器的中心點,也是這18個小角共同的`頂點,后來人們?yōu)榱烁_的量出每個角的大小,又把半圓里的每一個小角平均分成了10份,變成了10小小角,整個半圓就被平均分成了180個小小角?瓷先ピ趺礃影?密密麻麻的,突出顯示,這樣的一個小角就是1度,顯示兩個。在后來人們?yōu)榱耸顾啙嵑兔烙^,又進行改造,就是現(xiàn)在這個樣子了(課件出示量角器圖)。
(6)、加深認識。拿著量角器和你同桌說說吧,量角器上都有什么?
。ǘ、量角器量角
1.嘗試量角
師小結:在角的大小比較接近時,用量角器量一量才能精確的比較出它們的大小。
2、教師演示
請看大屏幕:
課件出示2個角的測量方式,觀察一下這兩個角測量時有什么不一樣?
說明:測量時角的一邊,如果和內圈0刻度重合,我們讀刻度時就要從內圈數(shù)起,如果和外圈0刻度重合,我們就要從外圈0刻度數(shù)起。
3、總結方法
同學們真的會量角了嗎?
課件出示:點重合;邊重合;讀刻度。
三、鞏固練習
1.基本練習
課件出示三個角:銳角、直角、鈍角?凑l量的又準又快!
。1)、獨立測量。
(2)、集體訂正
2、坡度練習
課件出示:例1的兩個角。
(1)、請你估計一下,這兩個角一樣嗎?
。2)、量一量。請你量一下38頁上面的兩個角。
結論:角的大小和這兩條邊沒有關系,與兩邊張開的大小有關系。因為角的兩邊是射線組成的,射線可以向一端無限延長的。
設計意圖:訓練設計的量不在多,而在精。重復、機械的量角活動是不可取的。所以在這一環(huán)節(jié)設計中,安排了具有代表性的三個角,銳角、直角、鈍角(注意誤差知識的介紹)學生通過活動可以加深對量角方法的理解,提高量角的技能,提升學習的認識。
四,全課總結:
同學們,今天我們又學習了角的什么知識?(補充課題:角的度量)
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找學生說。
課下延伸:這是一副三角板,請課后量出每塊三角板的每個角的讀數(shù),然后加起來,看看有什么發(fā)現(xiàn)?
板書設計:
【設計意圖】建立多元化的評價目標,在關注知識技能目標的同時,也關注學生學習的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建立學好數(shù)學的信心。
《角的度量》教案12
教學目標:
1、對線和角的相關知識進行系統(tǒng)的梳理。
2、熟練掌握量角和畫角的方法
3、學會復習舊知的方法,并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培養(yǎng)合作能力。教學重點:熟練掌握量角和畫角的方法。
教學難點:
復習方法的學習與應用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復習。
1、交流有關學習的名言。
2、老師也帶來一句名言。
老師也帶來一句名言,想知道嗎?想知道的同學坐的可端正了?鬃釉唬骸皽毓识拢梢詾閹熞!边@句話是復習舊的知識,能得到一些新的收獲,看來復習是非常重要的,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復習(板書課題:角的度量)
二、回顧整理,構建網(wǎng)絡。
1、謎語:“有始有終”打一線的名稱?它有什么特點?
“有始無終”打一線的名稱?它又有什么特點?
師:看看,這是一條直線,它的特點是?(沒有端點,可以向兩端無限延伸)
2、直線、射線、線段的關系。
師:觀察課件,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它們之間有什么聯(lián)系?
3、復習角的分類相關知識展示角的圖片
師:這是什么?什么是角?
師:今天,老師也帶來一個活動的角,你來觀察這是什么角??
你認為哪些角比較特殊,直角、平角、周角特殊在哪里?(因為它是固定的90°、180°360°)
師:那它們之間的關系是什么樣的?1周角=()平角=()直角
師:那我們還提到了什么角?如果按角的大小重新給他排排隊,你會排嗎?
這些知識就是我們所學的角的分類的知識。
三、重點復習,強化提高。1.量角
(1)多媒體展示角的圖片
師:這個角是多少度,你能估一估么?那我們要知道它的準確數(shù)應該怎么做?
拿出你的量角器,量一量這個角的準確度數(shù)。
哪位同學能到前邊來展示最優(yōu)秀的你?(2)師生共同交流畫角的'方法(3)小動物量角,生糾錯。
2、畫角
。1)師:量角器除了量角之外,它還有什么作用?(畫角)
你能畫一個65°的角么?
哪位同學能到前邊來展示最優(yōu)秀的你?
。2)師生回顧畫65°角的畫法。(3)生練習畫135°的角。
師:畫完的同學,可以同桌交換互相量一量這個角,幫她檢查檢查她畫的準確么?
如果我們不用量角器,135°的角還可以怎么畫?(三角尺拼一拼)
四、自主檢評,完善提高。
。ㄒ唬┟鞅媸欠
1、小于90度的角是銳角。()
2、大于90度的角是鈍角。()
3、平角就是一條直線。()
4、周角就是一條射線。()
5、直線比射線長()
。ǘ┚艏氝x
1、有一條60米的直跑道,在平面上畫出的圖形是()A、直線B、線段C、射線
2、用一個放大5倍的放大鏡看一個20°的教,看到的角的度數(shù)是()A、10° B、20° C、100°
3、一個周角等于()個直角
A、2 B、3 C、4
。ㄈ┬撵`手巧
用一副三角尺拼出75°,150°,15 °的角。
。ㄋ模┲怯码p全
小結:同學們,通過今天的復習你有什么收獲?關于角的知識還有許多,只要你做個有心人,一定會有更多的收獲?
《角的度量》教案13
一、教學內容
1.認識線段、直線、射線。
2.角的度量。
二、與實驗教材的主要區(qū)別(4點)
三、具體內容
1.線段、直線、射線。
有的教材是先講直線、再講線段和射線,這里的編排是從學生已有的關于線段的認知經(jīng)驗出發(fā),先講線段,在認識線段的基礎上,再認識直線和射線。關于線段的編排,先直觀呈現(xiàn)拉直的線、繃緊的弦等,再語言描述、最后給出符號表示。雖然直線和射線的概念比較抽象,還是結合了一些學生生活中的事例來體會“無限”“延伸”等特點。如手電光、汽車燈光、探照燈光等,豐富學生的感性經(jīng)驗。最后,教材提示以小組合作的形式,討論直線、射線與線段的區(qū)別。清楚地呈現(xiàn)了比較的3個維度。
2.角
教材從學生直觀認識銳角、直角、鈍角出發(fā),結合剛剛所學射線特征說明角的含義,既是“角”的概念歸納,又是角的特征的進一步認識。
3.角的度量。
角的度量編排的重點是引出角的單位,因為量角的本質就是要找出一個角里包含了多少個角的單位。也就是角的單位的產(chǎn)生的必要性。在此基礎上,給出了1°的概念,也就是角的單位,利用角的單位就介紹了量角的工具——量角器,從而也說明了量角器的制作原理,為學生在使用量角器量角時,更好掌握操作方法提供了幫助。
4.量角。
與實驗教材相比,修訂教材不但給出了量角的直觀圖,而且還強調對操作步驟的梳理。后面“做一做”第1題兩個角的開口方向不同,需要依據(jù)起始邊認讀角的度數(shù),是正確讀出角的度數(shù)的技能訓練;第2題則意在引導學生深化認識“角的大小與兩邊叉開的大小有關,與兩邊的長短無關”的道理,強化對角的特征的理解。
5.角的`分類。
學生在二年級已經(jīng)認識了直角,通過測量,讓學生發(fā)現(xiàn)直角等于90°。關于“平角”和“周角”的認識,從角的動態(tài)定義引出的,有兩個優(yōu)勢,一是通過動態(tài)的角度就容易看出它們的形成過程,平角的兩條邊在同一直線上,而周角的兩條邊重合了,讓學生理解“平角”和“周角”的概念;二是可以更清楚地看出它們的度數(shù),也與角的單位是把一個圓周平均分成360份這一定義相呼應。與此同時,對銳角、鈍角的認識,同樣需要從角的單位出發(fā),利用度數(shù)范圍來重新定義這兩種角。
后面的例5則教學5種角之間的關系。這里的核心是從度數(shù)出發(fā),從大小排序和倍數(shù)這兩個角度探討了它們之間的關系。
6.畫角。
與量角一樣,教材仍然關注畫角的步驟的整理,分三步:第一步,定線;第二步,定點;第三步,連線。并且,圖示與文字對應,有利于學生較快地掌握畫角技能。
四、課后練習
五、 教學建議
1.準確把握學習起點,恰當定位教學目標。
二年級上冊已經(jīng)涉及到“角的認識”的一些基本內容,已經(jīng)知道的直角、鈍角、銳角的大小關系,如關于“線段”的認識,以此為基礎,進行直線、射線的特征認識教學。只有恰當定位教學目標,才能引導學生通過本單元內容的學習有新的收獲。
2.重視學生的自主探究,關注方法的適度提煉。
本單元內容的一大特點是操作活動多,也可先讓學生嘗試,當學生積累了一定的直觀經(jīng)驗之后,再引導學生對操作過程進行歸納,提煉出一般的操作要點,形成一定的操作程序。
3.結合相關知識的學習,體驗數(shù)學思想方法的應用。
如在理解直線、射線的特性時,“經(jīng)過一點可以畫無數(shù)條直線”“從一點出發(fā)可以畫無數(shù)條射線”等,便隱含了極限的思想。
4.強調基本內容的掌握,適度拓展提升。
比如在“畫指定度數(shù)的角”的學習中,除了引導學生掌握用量角器畫出指定度數(shù)的角(這是畫角的一般方法)之外,可適時引導學生用三角尺畫一些特定度數(shù)的角,比如畫30°、45°、60°、90°、120°等。這樣處理已不僅僅停留在畫角的層面上了,更重要的是引導學生體驗特殊三角形間角的關系。此外,還可引導學生量一些超過180°的角的度數(shù),拓展對“角”的認識(例如教材第46頁第14題)。
《角的度量》教案14
一、引入,產(chǎn)生量角的必要
1、(出示三個滑滑梯,角度不同)
師:想滑哪個?
生:第三個,因為刺激
生:第一個矮一些,最后一個最高
師:還有不同嗎?
生:角有不同
師:對,這些角有大有小
2、
師:那么滑滑梯的角度到底多大才合適呢?我們就需要量出角的大小。
生:可以用量角器量
師:會量的舉手
嘗試:用量角器量一量角2到多大。
獨立嘗試——生演示
。ǚ椒ú皇呛軠蚀_)
二、認識量角器
1、師:我們先不去研究到底有多少度,看到這個量角器,這么復雜你有什么問題嗎?
生1:兩圈數(shù)字到底看哪圈數(shù)字
生2:角是尖尖的直直的,量角器怎么是圓圓的。
師:還有其它問題嗎?(學生思考)雖然沒有人回答,但大家都在思考
生3:外面一圈是什么用的?
生4:為什么左邊是外圈大,右邊是內圈大。
2、師:我們來討論第二個同學的問題,量用器是用來量角的,能在量角器上找到角嗎?
生:不是,因為那里雖然有一條是直的,但另外一條是彎的
師:角是兩條射線……
生2:這里是一個直角(指向量角器的90度)
師:同意嗎?那么這個角的頂點在哪兒?我們可以用一個詞來表達。
生:中心
師:對,這個點我們就叫量角器的中心,這一條邊是0,我們就叫他0度刻度線。另外一條呢(90度刻度線)
3、師:90度還有個簡單的寫法——900。簡潔,來寫一寫
師:在紙量角器上畫出一個90度的角。想一想,頂點的哪里?畫長畫短有關系嗎?
4、師:在第二個紙量角器上畫一個60度的角。盡可能與同學畫得不一樣。
(展示兩個作品——左右兩邊的角)
師:相同的是60度,什么不一樣
生1:位置不一樣
生2:邊畫的地方不同。
生3:邊長不同
生4:兩條邊所夾的角的方向不同。
師:對,也就是開口方向不同。我們還發(fā)現(xiàn)這里是外圈是60度,而另一個是內圈是60度。
現(xiàn)在你們知道內圈和外圈有什么用了嗎?
生:左邊就是內圈,右邊就讀外圈。
師:說得直好,其實我們也可以不用去記左邊右邊,這里有一條0刻度線。我們知道0就是……對,就是表示開始,我們只要記住從0這里開始了。
5、師:在第三個紙量角器上畫上一度的角。
師:太難了是嗎?這里有沒有標出1度呢?其實從邊開始的`一小格就是1度的角。
師:能找到多少個1度多的角?
對,全世界都規(guī)定把一個半圓平均分成180度。
感覺到1度的角很小很小對吧?
6、師:在第四個紙量角器上畫一個157度的角。
展示作品。
作品1:正確(簡評)
作品2:(畫了一個23度的角)
生1:這個角接近140,不是接近160。
生2:應該從0度刻度線開始畫,而他從180度開始畫了。
7、有收獲嗎?有些問題是不是解決了?
三、運用量角器。
1、觀察剛才畫的四個角,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嗎?
生1:頂點相同,還有一條相同的橫線。
生2:都是從0度刻度線開始畫起。
2、你從量角器中能看到什么?
生1:看到180個1度的角。
生2:有18個10度的角。
生3:有14個藍色的數(shù)字。
生4:360個5刻度的角(師:可能要琢磨琢磨這句話)
生5:看到了兩個直角。
師:我們已經(jīng)有一雙數(shù)學的眼睛,有些同學畫了就看到,不畫就看不到,相當于穿馬夾就認識不穿就不認識。
3、師:量一量角2是80度還是100度?
生:同桌交流量法。
反饋:
生:要對準頂點,對準0刻度線。
師:那這個有什么問題嗎?(沒對準一點)
。ㄑ菔緦W生在認真校正)——這個過程的記憶
師:那誰能說說量角的過程了呢?
生:先對準頂點……
生2:我有補充,應該看另一條邊有多少度。
師:其實就是把量角器上角和要量的角重合在一起。
四、練習。
4、師:看看角3,比一比和角2一樣大嗎?去量一量
生:一樣大
師:我們又證明了角的大小和邊的長短無關。
量一量角4(鈍角)角5角6(開口方向不一樣)。
教師用簡筆畫畫出足球門
拓展交流:
德國足球博物館放著量角器,說明射門角度的精準
風箏高度怎么量
8度學習9度吃飯11度沙發(fā)滑梯40~56度24分。
《角的度量》教案15
教學目標
1、認識線段、直線、射線和角。
2.理解線段、直線和射線之間的區(qū)別與聯(lián)系。
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認識線段、直線和射線。
2、教學難點:建立角的正確概念。
教具準備
課件、直尺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造情境,引入新課
1.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jīng)?梢钥吹礁鞣N各樣的線(出示幾種線,如電線、電視天線、跳繩的繩子等)。這些線有的是直線,有的是彎曲的。
2.教師演示:兩手拿著一根線,兩手靠近線就是彎曲的,兩手把線拉緊,線就是直的。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和線有關的知識。
二、學習新知
1.認識線段。
(1)投影出示教材第38頁上面的兩幅圖,像這樣一根拉緊的線、繃緊的弦,都可以看作是線段。
(2)把兩幅圖分別去掉兩端的手和弓,改為兩點,這就是線段。為了表述方便,兩點處分別標上“A”、“B”,這就是線段AB。
提問:線段有幾個端點?(兩個)
我們可以用直尺量出線段A點和B點之間的長度,所以線段的長度是有限的。
2.認識直線。
把線段向兩端無限延伸,就得到一條直線。(課件顯示)
提問:直線有端點嗎?能量出長度嗎?
(直線沒有端點,無限長,不能量出長度)
直線除了用“直線AB?”表示,還可以用小寫字母表示,如直線l。
3.認識射線。
把線段一端無限延伸,就得到一條射線。
出示教材第38頁下面的三幅圖片,說明手電筒、探照燈、焰火等射出來的光線都可以看作射線。
提問:射線有端點嗎?有幾個?能量出長度嗎?用字母怎樣表示?
(射線有一個端點,無限長,不能量出長度,可以用射線AB表示)
4.直線、射線和線段之間有什么區(qū)別和聯(lián)系?
組織學生在小組中展開討論,明確他們之間的區(qū)別與聯(lián)系。教師根據(jù)學生的匯報,總結歸納。
名稱
區(qū)別聯(lián)系
直線
沒有端點,無限長都是直
直的線
線段只有一個端點,無限長都是直
直的線
射線有兩個端點,有限長都是直
直的線
5.認識角。
(1)我們認識過角,下面的圖形都是角。
(2)這些角有什么共同點?
一個點,兩條射線。
歸納:從一點引出兩條射線所組成的圖形叫做角。
這一點叫做角的頂點,兩條射線叫做角的邊。
(3)怎樣表示一個角呢?
角通常用符號“∠”表示。(注意與小于號“<”區(qū)別)
記作:∠1記作:∠2
讀作:角1讀作:角2
(4)運用上面的.知識,畫一個角,并寫上各部分的名稱,標上字母,用角的符號表示出角,讀一讀。
三、實踐應用
1.教材第39頁上面的“做一做”。
先讓學生說一說直線、射線、線段之間的區(qū)別與聯(lián)系,再獨立辨一辨,并在小組中互相說一說。
2.教材第39頁下面的“做一做”。
數(shù)一數(shù)有幾個角。小組或同桌之間互相數(shù),看誰數(shù)得又對又快。
3.教材“練習七”第1題。
先組織學生在小組中議一議:怎樣畫?再動手畫一畫。
指名匯報: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結論:經(jīng)過一點可以畫出無數(shù)條直線,經(jīng)過兩點只能畫出一條直線。
四、課堂小結
通過今天的學習活動,你有哪些新的收獲?
【《角的度量》教案】相關文章:
角的度量教案12-19
《角的度量》教案01-28
角的度量的教案02-25
《角的度量》教案06-09
《角的度量》教案優(yōu)秀10-23
《角的度量》教案(通用)12-30
角的度量教案優(yōu)秀11-23
《角的度量》教案范文03-09
角的度量教案15篇12-28
角的度量教案(15篇)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