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yōu)秀]中班教案3篇
作為一位兢兢業(yè)業(yè)的人民教師,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那么大家知道正規(guī)的教案是怎么寫的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中班教案3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中班教案 篇1
各位老師,大家好!今天,我所展示的教學活動是中班語言活動《小花籽找快樂》。
一、首先來說一說我的設計意圖:(詳細)
《小花籽找快樂》是一篇充滿濃郁兒童情趣的童話故事,它以現實生活為基礎,通過豐富的想象、幻想,用孩子水晶般的心靈感受生活:在動物王國、雪后白色世界和春天美麗景象所構成的畫面中,利用太陽、小鳥、蜜蜂、青蛙、風姑娘、小花籽等可愛的小生靈,把“小花籽”尋找快樂的經過描寫的形象逼真。而且它采用了擬人的手法,故事中生動、有趣的角色對話,使幼兒充分感受作品的思想感情,懂得為大家服務才是真正的快樂,從而提高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培養(yǎng)幼兒對文學作品的興趣,是一篇具有深刻教育意義的好教材。
故事中表現的快樂是幼兒最常感受到的一種情緒體驗,但快樂的涵義是廣泛的。現在絕大多數幼兒都是獨生子女,缺乏一定的愛心,不懂得去關心別人,以自我為中心,向幼兒進行關心別人、幫助別人的情感教育顯得尤為重要。通過欣賞童話故事《小花籽找快樂》,理解故事內容,并讓幼兒學說故事中的對話語言,在學說對話言語中不僅可以鍛煉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也可以鼓勵幼兒運用完整的語言來進行表達自己的想法;另外,在感受小花籽尋找快樂的情感體驗中讓幼兒懂得關愛他人,懂得給他人帶來快樂時自己也很快樂的道理。
對于中班的幼兒來說,他們已經具備了一定的詞匯量,能聽懂并理解一段話的意思,但部分幼兒不會與同伴交流,缺乏主動性,一些幼兒語言表達不完整,連貫性語言尚處在發(fā)展階段。而在整篇故事中語言通俗易懂,情節(jié)簡單,簡單的句式正適合中班幼兒學習,通過新句式的學習及完整的語言表達可以促進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培養(yǎng)幼兒對文學作品的興趣;而且中班幼兒的生活經驗逐漸豐富,這樣能夠使幼兒更加理解故事中描繪的事物,這為幼兒懂得故事中的道理做好鋪墊,因此我覺得小花籽找朋友適合中班教學。
二、第二來說一說活動教學目標及重難點(詳細)
根據所選內容,也結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在《綱要》精神的引領之下,我從情感、態(tài)度、認知、能力、技能五大方面制定了一下三維目標:
1.認知目標是:理解故事內容,學習句式:“快樂,快樂,我給大家……,大家喜歡我”。(重點)
理解故事內容是幼兒學習新句式的前提,使幼兒在理解的情況下來學習故事中的語言。而且中班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正處于逐漸發(fā)展時期,中班這個階段是幼兒學習完整語言表達的關鍵時期,因此本條目標也是本次活動的重點,讓幼兒在學習句式的過程中,也促進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2.能力目標是:大膽想象,能用連貫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意思。
孩子的想象與其本身掌握的知識很有關系。因此,要不斷擴大孩子的視野,孩子的想象力才能豐富。活動中利用豐富、生動的形象讓幼兒進行角色扮演,發(fā)現畫面中的秘密,從而鼓勵幼兒進行完整的語言表達。
3.情感目標是:懂得給別人帶來快樂時自己也很快樂的道理。(難點)
在當今社會中,幼兒基本上都是獨生子女,缺乏一定的愛心,不懂得去關心別人,以自我為中心,向幼兒進行關心別人、幫助別人的情感教育顯得尤為重要。通過欣賞并理解故事內容,從而引導幼兒懂得其中的道理。
三、接下來來說活動準備:(簡單)
1.《小花籽找快樂》PPT:
在活動中通過形象的PPT可以引起幼兒的注意力,也幫助幼兒理解故事內容,為懂得其中的道理做鋪墊。例外在最后完整欣賞中可以幫助幼兒梳理知識,能夠更好的理解在幫助他人時自己也很快樂的道理。
2.小花籽、太陽、小鳥、蜜蜂、青蛙圖片:
各種動物形象的準備是為了讓幼兒在第三環(huán)節(jié)學說角色對話中讓幼兒清楚的知道自己的角色,從而鼓勵幼兒模仿故事中的對話,鍛煉幼兒的完整表述能力。
四、教學方法:(簡單)
使用到的教學方法有:直觀演示法、情景法、傾聽表述法、視聽講結合法等。
五、接下來是我來說活動的教學過程(一般)
本次活動開展主要有四個流程
欣賞故事第一部分,初步了解快樂感知如何才能快樂——創(chuàng)設情境,學說角色對話——欣賞故事第二部分,了解快樂的含義——完整欣賞,師幼情境表演。這四個環(huán)節(jié),環(huán)環(huán)緊扣,層層遞進。
現在來說說我的第一個環(huán)節(jié)
。ㄒ唬┬蕾p故事第一部分,初步了解快樂感知如何才能快樂。
。ǜ鶕邪嘤變旱哪挲g特點,我采用了分段講述的方式,也通過提問的方式可以幫助幼兒回顧故事中的內容,幫助幼兒理解故事內容,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可以引導幼兒認真傾聽,并大膽講述所聽到的故事內容,為學說角色對話做鋪墊。)
。ǘ┣榫硠(chuàng)設,學說角色對話。
。ㄇ榫车膭(chuàng)設可以幫助幼兒投入到故事角色當中,激發(fā)幼兒學說角色對話的興趣,為幼兒創(chuàng)造了學說角色對話的機會,讓幼兒愿意說,喜歡說。也通過學說對話引導幼兒能夠進行完整性的表述。)
。ㄈ┬蕾p故事第二部分,了解快樂的含義。
。ù谁h(huán)節(jié)與第二環(huán)節(jié)一樣,都是運用分段講述的方式來進行,引導幼兒傾聽,大膽表述故事內容,引導幼兒跟著作品的展開產生情緒上的體驗。)
。ㄋ模┙Y合PPT,師幼情境表演。
(完整的講述是為了幫助幼兒梳理故事內容,鞏固幼兒對故事內容的了解;從中在教師講述過程中也引導幼兒嘗試一起講述故事內容,運用已學的角色對話來進行講述,激發(fā)幼兒講述的欲望,也感受作品中所表達的情感。)
。ㄆ撸┪业幕顒恿咙c:
我認為活動亮點主要是以下一些:取材貼近幼兒生活,符合幼兒的身心特點,根據當今社會中獨自子女以自我為中心的特點,利用本次活動通過欣賞、理解故事、學說對話的方式來引導幼兒懂得關愛他人自己也很快樂的道理,我想這個活動對孩子來說是終身受益的。
六、活動后的自我反思:
本次活動主要是讓幼兒通過理解故事來懂得在幫助他人時自己也很快樂的道理,我想這種體驗對于幼兒的成長也起著很重要的作用。而且這篇故事語言簡潔明了,其中生動有趣的角色對話能讓幼兒充分感受其中的情感,讓幼兒的情感得到升華。
在目標的制定上,我根據中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及現有發(fā)展水平來制定三位目標。最后通過活動實現了重點目標,幼兒都學會了故事中的角色對話。但是難點目標,我覺得幼兒有點顯得模糊不清,在活動中我沒有深入去剖析故事的內涵,因此理解能力較好的幼兒懂得了在幫助他人時自己也很快樂的道理,但是部分幼兒還是沒能理解故事所表達的道理。
在第三環(huán)節(jié)中,情境創(chuàng)設沒有凸顯出來,本來是讓幼兒在音樂中一起去尋找快樂,然后遇到太陽、小鳥等動物,從而來學說對話,但是我怕會出現混亂想象,所以改成了幼兒直接尋找快樂,以PPT的形式出現,從而來引導幼兒學說角色對話。另外就是整個活動的教學方式過于傳統(tǒng),不夠新穎。在社會領域方面挖掘的還不夠深入。
這是我整個活動下來的一些想法和反思,活動設計中肯定還存在很多不足,請各位專家評委,多多指導,謝謝!
中班教案 篇2
目標
1.能感受散文中太陽“調皮”的表現。
2.體會散文的幽默、詼諧意味。
準備
1.掛圖。
2.太陽頭飾,紅色圓形紙板若干(同幼兒臉大小),自制烏云圖片一張(同臉大小)。
3.故事磁帶。
4.活動前帶領幼兒感受太陽升起、落山的方位變化。
過程
1.欣賞圖片。
――這些圖片講了些什么事情?
――幼兒獨自閱讀幼兒活動材料,看后可小聲討論。
――你看到了什么?
――太陽在干什么?
――這個太陽和我們平時看到的太陽有什么不同? (幫助幼兒理解:調皮)
2.欣賞散文
――散文里講了誰的事情?
――聽了散文后你心里有什么感覺?
3.再次欣賞散文。
――散文的題目是什么?為什么要說它是個調皮的太陽?
――你有什么聽不懂的地方嗎?
4.游戲:調皮的太陽。
――幼兒分成五組,在五個不同的地方站好,分別扮演小朋友、莊稼、蘋果、草莓、小朋友、雨點兒。
――跟著錄音,幼兒與教師一起游戲。教師扮太陽,跟著散文的情節(jié)發(fā)展,幼兒做相應的動作。
如:“太陽”來到第一組,幼兒就做起床的動作;
到第二組,幼兒扮演的'莊稼做長高的動作;
到第三組,幼兒將紅色紙板擋在臉上;
到第四組,幼兒做天熱游泳的動作;
到第五組,“太陽”用烏云圖片擋住臉,幼兒做下雨的動作。
建議
1.該活動為二課時。
2.游戲中可根據幼兒的情緒交換角色。
3.可將錄音投放到區(qū)角中,供幼兒學念散文。
中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學會不受實物大小、顏色特征的影響和不同排列形式的干擾判斷7以內等量的物體。
2.能自己檢查操作的結果。
3.愿意積極參加活動,對數學感興趣。
4.樂意參與活動,體驗成功后的樂趣。
5.體會數學的生活化,體驗數學游戲的樂趣。
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
1.《幼兒畫冊》第3冊第22頁。
2.PPT。
活動過程
一、判斷物體的數量是否相等。
1.今天啊,老師邀請了小動物和我們一起來做游戲,首先要出場的小動物會是誰呢?老師來看看。---------出示對應排放的兩排小雞。
提問:小雞啊,那你們來告訴老師這兩排小雞的數量是一樣多還是不一樣多呢?(一樣)
2.什么?(都是5只)
3.是嗎?那我請小朋友上來數一數。(幼兒每數完一組就在后面貼上相對應的數字
4.現在呀小雞要重新變一個隊形。(第一排的小雞原地不動,第二排的小雞散開來,排的長長的。)提問:我們來看看變了隊形之后的這兩排小雞是一樣多還是不一樣多呢?(一樣或不一樣)
5.是嗎?(第二排排的隊比第一排長)
6.是的,第二排小雞排的長長的,但是它與第一排小雞的數量到底是一樣還是不一樣呢?我請小朋友上來數一數。(每數完一組就貼上相對應的數字5)小結:原來啊這兩排數量一樣的小雞,盡管它們變了隊形,但是它們的數量還是一樣多,都是5只。
二、小雞和我們玩了游戲了,我們請小雞休息,接下來出場的會是什么呢? -------出示對應排放的花朵(上排6朵花,下排6朵花)。
提問:花兒們排成了兩排。我們一起來看看這兩排花朵有哪里不一樣的地方?(顏色,)那你來告訴我粉色的花和紅色的花是一樣多還是不一樣多?(一樣多)為什么呢?(都是6朵)我來請小朋友上來數一數。(每數完一排貼上相對應的數字6)小結:盡管這兩排花朵它們的顏色不一樣,但是他們的數量是一樣多,都是6朵。
三、花兒和我們做完數一數的游戲了,還有其他小動物也想來玩一玩, -------出示對應排放的兩排猴子(上排7只小的猴子,下排7只大的小猴)。
提問:猴子它們也排成了兩排。我們一起來看看這兩排猴子有哪里不一樣的地方?(顏色,大小)那你來告訴我小藍猴和大紅猴是一樣多還是不一樣多?(一樣多)為什么?(都是7只)我來請小朋友上來數一數。(每數完一排貼上相對應的數字7)小結:盡管這兩排猴子它們的顏色不一樣大小不一樣,但是他們的.數量是一樣多,都是7只。.
四、小猴子跟我們玩游戲累了,我們請它們下去休息一會。接下來出場的會是誰呢?它們已經等不及了,F在老師把它們都請出來。--依次出示三排不一樣的小動物。
提問: 三排小動物要和我們玩一個"找出數量一樣多的游戲"?我來看看我們的小朋友誰最先找出來。
他有沒有找對。课覀冋埶麛狄粩。(幼兒每數完一排就貼上相對應的數字3、2、3。)你們說他有沒有找對?找對了。很棒。
五、幼兒分組操作。
師:接下來的時間老師請所有的小朋友們來玩一個游戲。怎么玩呢?那老師先示范一遍給你們看看。小眼睛看電視,電視里的這幅圖上有三排水果,第一排是香蕉,有4個,第二排是葡萄,有3個,第三排是橘子,有4個,通過數數我們知道桃子的數量和草莓的數量是一樣多的,都是4個。那接下來老師就要給數量一樣多的香蕉和橘子后面的圓圈涂上顏色。
接下來看看老師給小朋友準備的畫紙,在我們的畫紙上有四組物品,每一組里面都有三排不一樣的物品。我們先找出每一組里面誰和誰的數量是一樣多的,然后用水彩筆將每組里面數量一樣多的物品涂上顏色。聽懂了嗎?好,現在小朋友到桌子那去。桌子上有準備好的畫紙和水彩筆,小朋友開始吧。(教師提醒幼兒每操作一次,都要自己檢查結果)
教學反思:
本節(jié)教學,課前我準備不充分,語言組織不嚴謹,在環(huán)節(jié)上銜接不好,以至于活動層次有點不分明。這個活動的教具太多,擺放的問題我考慮的不周到。針對這個活動中出現的一些問題,課后我深入地反思,希望在下一次活動中,能夠更好地開展數學教學活動。
【中班教案】相關文章:
經典中班教案中班教案02-23
教案中班教案02-23
中班的教案01-08
中班教案03-01
(精選)中班教案07-25
[精選]中班教案08-01
(精選)中班教案08-03
中班教案(精選)08-26
中班教案(經典)08-27
【精選】中班教案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