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教案
作為一位兢兢業(yè)業(yè)的人民教師,常常要寫一份優(yōu)秀的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shù)慕虒W方法。我們應該怎么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中班教案9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中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讓幼兒初步接觸光的穿透現(xiàn)象(僅限手電筒的光),知道光穿過不同的物質會產(chǎn)生變化。
2、培養(yǎng)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于大膽探究和實驗。
3、充分體驗“科學就在身邊”,產(chǎn)生在生活中發(fā)現(xiàn)、探索和交流的興趣。
4、學習用語言、符號等多種形式記錄自己的發(fā)現(xiàn)。
5、激發(fā)幼兒樂于探索科學實驗的樂趣。
活動準備:
手電筒,布,毛巾,鏡子,皺紙,手工紙,厚紙板,塑料杯碗,玻璃片、不銹鋼杯,瓶,水彩顏料,棉簽,小盆,筐。
活動過程:
一、設置情景,提出問題
帶幼兒進入比較昏暗的'活動室,悄悄將手電筒的光照在白屏幕上:你們看,這是什么呀?你看到了什么?(光)
二、觀察嘗試,操作感知
1、教師操作,幼兒觀察光影:
①你看見了什么?
②教師用厚紙把光遮。何沂遣皇前咽蛛娡碴P掉了?光到哪里去了?(光被遮住了,光穿不過去。)
、厶岢鰡栴}:是不是所有的東西遮住光,光都穿不過去?
2、幼兒操作:這里有很多不同的東西,小朋友用手電筒試一試看光能不能穿過去。
、儆變翰僮,鼓勵幼兒嘗試不同的物質。
、谟變喊l(fā)表意見并當場實驗(我發(fā)現(xiàn)光能穿過……光不能穿過……)
③小結:有些東西光能穿過去,有些東西光穿不過去。
三、交流討論,發(fā)現(xiàn)不同
1、教師引導,激發(fā)幼兒回憶:剛才你們有沒有發(fā)現(xiàn)什么有趣的事情?
。ā肮庾冾伾恕,“光穿過去變淡了”……)
2、教師同幼兒共同檢驗。
3、提問:光穿過這些東西,照在白屏幕上的影子一樣嗎?
4、幼兒操作透光材料,在白板上實驗光影的變化。
5、小結:穿過不同的東西,光會變得不一樣。
四、游戲鞏固,加深印象
1、結合生活實踐提問:
①、你們見過彩色的燈嗎?(紅綠燈、舞臺燈……)
、凇⒉虏驴此鼈兪窃鯓幼龀鰜淼?(燈泡上蓋上有顏色的東西,燈就變顏色了……)
③、老師這里有一個彩燈,猜猜看這是怎么做出來的?
2、幼兒游戲:用棉簽沾上顏料,溶解在水中,晃動形成彩色的燈。
3、檢驗成果:你的燈會是什么顏色的?為什么?(用手電筒檢驗)
五、遷移活動
1、提問:你們覺得光怎么樣?為什么?
2、再次小結:有些東西光穿不過去,有些光又穿得過去,而且穿過去以后還會變顏色,真好玩。
3、提問:除了光穿過以后會變顏色,你們還發(fā)現(xiàn)了什么有趣的事情嗎?
。ǜ鶕(jù)幼兒的回答遷移,引起下次再探索的興趣。)
活動反思:
材料是激發(fā)和維持幼兒探索興趣的最好誘因。本次活動中,我為幼兒提供了大量的操作材料,并以活動材料為載體,是活動步驟緊扣目標層層深入,有利于幼兒不斷探索、驗證。本次活動采用了集體、小組和個別活動相結合的形式。幼兒帶著問題觀察、猜想、實驗,相互討論、交流、解決問題,不僅提高了幼兒學習的積極性,還拓寬了幼兒的思維,發(fā)展了幼兒的多方面能力。
中班教案 篇2
核心導讀:
目的: 1. 啟發(fā)幼兒發(fā)揮想象,運用冷暖色調(diào)的有關知識大膽構圖,將味道用繪畫語言表達出來。 2. 培養(yǎng)幼兒的審美想象能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 準備: 奶糖、薄荷糖、生姜糖、話梅糖、辣味橄欖等糖果
目的:
1. 啟發(fā)幼兒發(fā)揮想象,運用冷暖色調(diào)的有關知識大膽構圖,將味道用繪畫語言表達出來。
。玻 培養(yǎng)幼兒的審美想象能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
準備:
奶糖、薄荷糖、生姜糖、話梅糖、辣味橄欖等糖果;畫紙、水彩筆、水粉顏料、棉簽等作畫材料和工具。
過程:
一、 談味道
。保 你們平時嘗過什么味道?
。玻 味道用筆畫出來會是什么樣的?你們見過嗎?
。常 教師啟發(fā)性示范:有一次,我去吃火鍋,火鍋真辣,辣得我直冒汗,嘴里像有一團火在燃燒。當時我的眼前就出現(xiàn)了這樣一幅畫(出示范畫),這就是我畫的辣味。后來我辣得實在受不了了,就抓起一瓶礦泉水喝下去,感覺非常清涼。當時,我的眼前出現(xiàn)了這樣一幅畫(出示范畫),于是我畫了一幅雪天的圖景,來表示清涼的味道。
二、 嘗味道
1. 將不同味道的糖果混合放在一起,請幼兒各自取一種糖果,打開細細品嘗,然后合上眼睛慢慢體驗是什么味道,想一想怎樣用畫來表達。
。玻 請5~6個幼兒說說準備用什么樣的畫面來表現(xiàn)自己感受到的味道,教師及時給予肯定或作有針對性的引導。
三、 畫味道
1. 幼兒結合自己的感受畫味道,教師巡回指導。
。玻 啟發(fā)幼兒抓住自己的感受,大膽發(fā)揮想象,創(chuàng)造性地表現(xiàn)自己所要表達的味道。
。常 鼓勵幼兒大膽落筆,運用冷暖色彩知識及造形的技能表現(xiàn)自己的感受。
四、 講評
。保 幼兒互相觀摩、交流、看看誰畫的味道最生動、最有趣。
。玻 請5~6名幼兒談談自己所畫的.內(nèi)容及所表現(xiàn)的味道。
。常 將畫同一味道的幼兒傷作品集中起來讓大家欣賞,幫助幼兒感受和理解不同的人對同味道可以有不同的體驗。
。矗 把味道畫出來真有趣,請小朋友回家后再嘗嘗別的味道,然后把它畫出來,好嗎?
中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 感受煙花的形態(tài)。
2. 學習用不同顏色的點
3.感知油畫顏料和水粉顏料不相溶所帶來的特殊繪畫效果,對油水分離畫感興趣。
活動準備:煙花課件,油畫棒。
活動過程:
1. 觀看煙花課件,感受煙花的多姿多彩。
師:今天,我給大家?guī)硪欢武浵?觀看課件),你們看到了什么?人們一般會在什么時候放煙花呢?(過年、結婚、過生日、搬新家等)
總之,我們放煙花都是為了慶祝一些喜慶、高興的事。
2.再次觀看煙花課件,嘗試用身體動作表現(xiàn)美麗的煙花。
師:這些好看的煙花都有哪些形狀和顏色呢?我們一起再來看一看。(觀看課件)看,這朵煙花像什么?是由哪些顏色組成的?(這朵煙花從中間向四周綻放出了一朵美麗的花,真漂亮!)(這個煙花從地面向上噴出了一個銀色的噴泉,真特別!)(這個煙花從中間向兩邊開出了一只翩翩起舞的蝴蝶,真神奇!)孩子們,除了這些煙花,你還看過哪些不同的煙花呢?
3. 畫煙花。ci)向幼兒介紹排水畫《彩色的.煙花》,了解排水畫的步驟。教師用油畫棒先在紙上示范畫出放射狀的煙花,再用毛筆蘸黑色水粉顏料,在有煙花的紙上一筆一筆從左向右涂上底色,引導幼兒觀察感知油水分離畫的效果。(2)交代要求,幼兒作畫,教師巡回指導。①可選擇多種顏色的油畫棒畫四散的煙花,知道用一支筆取一支,用完的筆放回原處。②用底紋筆涂色時,提醒幼兒要注意畫面和自己衣服的整潔。②及時表揚安靜作畫的幼兒,并提醒幼兒正確的握筆姿勢和坐姿。
4. 作品展示、共同欣賞。將幼兒的畫展示出來,師生共同欣賞、分析。
中班教案 篇4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蛋寶寶的旅行
游戲目的:
1、了解雞蛋易碎的特性
2、初步掌握一些保護易碎品的常識
游戲準備:
1、向家長發(fā)放通知,請家長協(xié)助幼兒在家中巴雞蛋裝飾成各種不同的造型。
2、家長指導幼兒選擇合適的材料、工具,用各自的方式將雞蛋小心翼翼地從家中帶到幼兒園來,放在“安全”的.地方。
游戲過程:
1、在一整天的活動中,幼兒帶著蛋寶寶游戲,可以請它們看自己吃飯,帶著它們盥洗……保護蛋寶寶不被弄碎。
2、在下午活動中組織幼兒討論觀察小朋友用了哪些辦法將雞蛋寶寶安全地攜帶到幼兒園,并在活動中保護好他們不出危險。
中班教案 篇5
教材分析
隨著科學技術的斷進步和發(fā)展,豐富多彩的塑料制品在人們的生活中隨外可見,塑料制品的廣泛應用給人類帶來的是什么?
學習這一課讓幼兒明白,塑料制品它一方面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許多便利,同時也造成了“白色污染”的危害。幼兒在生活中幾乎每天都能接觸到各種塑料制品的實物,因此,這一課題幼兒容易接受和掌握,同時,這一課題中的教具,具體、直觀、豐富多樣,大量生動的實物教具易于刺激幼兒感官,激發(fā)幼兒學習興趣和近不急待的探索欲望。有關“白色污染”的總是對幼兒來說有些抽象,針對這一問題,我在課前組織幼兒清理園內(nèi)的塑料垃圾,再觀看有關“白色污染”的圖片和紀錄片,幼兒會很透徹地理解“白色污染”。
活動目標
1、通過對具體實物的觀察比較,讓幼兒在探索中認識各種塑料制品,知道它的特性。
2、幼兒自主的'了解塑料制品在人們生活、生產(chǎn)中的用途。
3、幼兒通過親身體驗和觀察、觀看,建立初步的環(huán)保意識。
4、培養(yǎng)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于大膽探究和實驗。
5、激發(fā)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活動準備
1、幼兒每人自帶塑料制品一、兩件。
2、帶領幼兒在園中搞“塑料垃圾”清理活動。
3、在活動區(qū)投放各種各樣的塑料制品。
4、白色污染圖片及光盤。
活動過程
(一)激發(fā)幼兒興趣
首先我提問:“小朋友們,請把你們帶來的各種東西拿出來吧,告訴大家,你帶來了什么?有什么用?是由什么制成的?”
幼兒自由發(fā)言:我?guī)У氖切”,喝水用?我?guī)У氖且惠v小汽車,玩游戲用的……
教師小結:小朋友帶來的這些世界杯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塑料制品。自然引出課題。
(二)引導出現(xiàn)
1、在活動室里尋找塑料制品。
2、尋找后啟發(fā)引導幼兒說出塑料制品的特征。
教師出示實物,引導幼兒說出形狀不同、顏色不同、薄厚不同、軟硬不同、高矮不同、長短不同。(經(jīng)過幼兒的觀察比較和教師的啟發(fā)引導,塑料制品的外部特征得到解決。然后同樣用示范引導的方法,讓幼兒說出它不怕摔、不怕水、比較方便、比較安全等內(nèi)部特征。)
(三)交流討論
1、生活用塑料制品。
2、學習用塑料制品。
3、電器產(chǎn)品中的塑料制品。
(四)情境設計
如今,塑料制品垃圾已成了環(huán)境的重要殺手,本環(huán)節(jié)主要是為了培養(yǎng)幼兒的初步的環(huán)保意識而設計的。
首先祟塑料大棚模型,再通過課前的“垃圾清理”活動和觀看光盤和圖片,引導幼兒說出塑料制品對環(huán)境和人類的危害,教育幼兒不隨意亂扔塑料制品,盡量少使用塑料制品,鼓勵幼兒研究一些處理塑料制品的科學方法,讓幼兒從小樹立學科學、愛科學的信念。
(五)活動延伸
1、創(chuàng)造環(huán)境,在活動區(qū)多投放各種塑料制品,讓幼兒在活動中自然鞏固對塑料制品的認識。
2、在活動室張貼有關“白色污染”的圖片,動員幼兒帶家長利用雙休日時間體驗“白色污染”和用自己的能力杜絕“白色污染”。
活動反思
在幼兒的科學活動中,我們應該加強對幼兒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增強他們的獨立性、探索性,使幼兒把學習任務放到完整的環(huán)節(jié)中去完成,真正掌握科學知識,走進科學,也讓科學之光,能照亮孩子成長之路。
中班教案 篇6
【設計意圖】
節(jié)奏樂是一種充滿樂趣的音樂活動它具有訓練節(jié)奏感、啟迪智慧、培養(yǎng)創(chuàng)造能力、協(xié)調(diào)合作能力等功效,通過教師適時而有藝術性的指導,使幼兒從生活和音樂中獲得節(jié)奏的內(nèi)心感覺和經(jīng)驗,從而使節(jié)奏活在幼兒的身體里,并體驗到成功的樂趣。奧爾夫教學法提倡從節(jié)奏與語言結合開始學習節(jié)奏,以使孩子用自己的語言來感知節(jié)奏的存在和律動。語言也有他的節(jié)奏美,這次我就嘗試用說唱的形式讓幼兒玩兒音樂。
【目標】
1、體驗音樂中語言節(jié)奏的趣味性。
2、嘗試將兒歌《三只猴子》填入2/4拍的節(jié)奏型中。
3、能隨音樂節(jié)奏說唱兒歌。
【準備】
音樂PPT課件
【過程】
1、律動進場。
2、游戲:我來做,你來學(復習節(jié)奏型)
3、節(jié)奏型的感受和體驗。
1)、播放音樂,幼兒發(fā)現(xiàn)并感受節(jié)奏型XX/X-/
2)、發(fā)現(xiàn)音樂中的.說唱部分
4、嘗試將兒歌加入到音樂節(jié)奏中。
1)、引出兒歌《三只猴子》
2)、出示節(jié)奏小屋,找準兒歌的節(jié)奏。
3)、將兒歌有節(jié)奏地加入到音樂中。
5、通過身體動作表現(xiàn)音樂中的節(jié)奏型。
6、合音樂,進行說唱表演。
7、延伸:下節(jié)課加入其它的兒歌。
活動反思:
《三只猴子》是一個比較有趣、易于被孩子理解接受的音樂活動,旋律也比較簡單,孩子們很容易就能掌握。再加上形象的圖片和有趣的游戲,孩子們很快就學會了。在這個活動的游戲環(huán)節(jié),孩子們很容易興奮,但因為進行了適當?shù)恼{(diào)整游戲也進行得熱烈而有序。在活動中穿插鋼琴伴奏,這在平時的一些活動中并不常用,但效果卻出奇得好,所以在以后的音樂教學活動中,應盡量提供孩子鋼琴伴奏,以便更準確、更有效的學習。
中班教案 篇7
設計意圖:
樂曲《小白兔和大棕熊》是一個非常富有童趣的音樂活動。樂曲歡快、活潑、沉重、緩慢,及富有想象力。我班幼兒喜歡唱歌,但在音樂欣賞方面,接觸得較少,幼兒表現(xiàn)不夠積極,想象力有待發(fā)展,學習傾聽的習慣有待培養(yǎng)。音樂欣賞注重的是幼兒綜合水平及能力,我非常希望能提高幼兒的音樂綜合素質,因此,為了從小教會幼兒愛聽、愛想、愛動的能力,把幼兒向最近發(fā)展區(qū)推進,我特設計此次活動《小白兔和大棕熊》。
說教法和學法:
我采用的教學法是欣賞法、講授法、談話法、游戲法、利用直觀教具法。因為幼兒的思維特點是從具體到抽象,我首給幼兒欣賞音樂接著在用故事的形式激發(fā)幼兒對活動的興趣,然后進行講授、提問的方法,通過談話,讓幼兒記住兩個不同音樂形象的小兔和大棕熊。接著又用玩具出現(xiàn)加深幼兒對兩個不同音樂形象的動物的記憶。啟發(fā)幼兒想象兩種動物是怎樣走路,并通過語言和身體動作進行嘗試,模仿這兩種動物走路,體驗二者的不同。其次,讓幼兒傾聽音樂根據(jù)故事情節(jié)理解音樂性質。用語言進行交談讓幼兒理解音樂性質,再次欣賞,和分段進行欣賞理解,讓幼兒根據(jù)故事情節(jié)和音樂性質創(chuàng)編動作。教師用動作示范引導幼兒具體比較小白兔與大棕熊兩個截然不同的形象,然后借助抽象的音樂進行辨別。再次,引導幼兒用身體動作進行大膽表現(xiàn),互相交換角色,最后在音樂聲中結束活動,在整個音樂活動中,既讓幼兒進行傾聽,用語言講述,展開想象去想,在充分的“動”的.過程中愉快學習,更重要的是引導幼兒學會安靜的傾聽音樂。最后表現(xiàn)出自己對音樂的感受。
活動名稱:
音樂欣賞
活動內(nèi)容:
小白兔和大棕熊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感受樂曲,分辨《小白兔》與《大棕熊》兩段音樂的不同。
2、能用身體動作大膽表現(xiàn)小白兔和大棕熊兩個不同特征的音樂形象,共同體驗游戲帶來的快樂。
3、培養(yǎng)幼兒傾聽音樂的習慣,
活動重點:
目標1、目標2、
活動難點:
能做兔跳和熊走的動作并隨音樂的變化及時變換動作。
活動準備:
1、磁帶、錄音機。2、玩具白兔、棕熊。3、掛圖、圖片。4、環(huán)境環(huán)境創(chuàng)設草地。
活動過程:
一、傾聽音樂
提問:你聽了這首音樂有什么感受?你會想到什么?
二、以故事形式引起興趣。
1、這首音樂里藏著一個非常有趣的故事,仔細聽聽講了一件什么事情?
教師講述故事:樹林里,幾只調(diào)皮的小白兔,一路蹦蹦跳跳,非常高興地去找大棕熊玩,可大棕熊還在呼呼睡覺。小白兔們想,今天要和大棕熊開個玩笑。于是就輕輕地拍拍他們,然后又躲了起來。大棕熊被吵醒了,起來東找找,西看看,什么也沒看到,又懶洋洋地睡覺去了。小白兔一看棕熊走了,又蹦蹦跳跳地跑出來了,還大聲說:“我在這兒!”
提問:你聽到故事里有誰?講了一件什么事?
2、出示圖片幫助幼兒理解故事情節(jié)
老師還把這個故事畫成一幅漂亮的畫,分別出示小白兔和大棕熊圖片。小白兔是怎么走路的?大棕熊又是怎么走路的呢?
啟發(fā)幼兒模仿小白兔和大棕熊的走路特點,體驗二者的不同。
三、傾聽音樂,根據(jù)故事情節(jié)理解音樂性質。
1、音樂就好像我們在說話,在講故事。有一首音樂也講了小白兔和大棕熊的故事,我們仔細聽一聽誰先出來?接著又是誰出來?
提問:你聽到誰先出來了?小白兔出來時音樂怎么樣?(輕快、活潑)接著又是誰出來了? 大棕熊出來時音樂怎么樣?(很慢、笨重)請你們聽一聽,什么時候小白兔出來玩了,什么時候大黑熊出來玩了?
——小結:小白兔長得小小的,走起路來蹦蹦跳跳,很輕松。大棕熊長得大大的,走起路來慢慢吞吞,很笨重。
2、引導幼兒傾聽音樂,并在的,因此,教師可先通過語言、動作引導幼兒具體比較小白兔與大棕熊兩個截然不同的形象,然后借助抽象的音樂進行辨別。
3、在音樂欣賞活動中,既要讓幼兒在充分的座位上用豎耳朵和摸肚皮等動作來分別表示自己聽到的小白兔和大棕熊的音樂形象。
三、再次欣賞,聽清有幾段。
我們再來聽聽這首音樂一共有幾段?小白兔出來我們可以怎么樣?大棕熊出來呢?(放音樂,邊聽邊拍肩、跺腳)
提問:你聽到一共有幾段?哪兩段的節(jié)奏是一樣的?
四、分段欣賞,引導幼兒根據(jù)故事情節(jié)和音樂性質創(chuàng)編動作。
。1)引導幼兒創(chuàng)編小白兔調(diào)皮的動作
聽!這是誰出來了?(第一段音樂)小白兔在干什么?誰來學一學?還有誰跟他做得不一樣?大家一起來試一試。ǖ谝欢我魳罚┪覀冚p輕地去拍拍大棕熊。
(2)引導幼兒創(chuàng)編大棕熊走路的動作
大棕熊被吵醒了,它會怎么做?我們一起來試試看!這只大棕熊做得真不錯,你來做做看!
聽!大棕熊被吵醒了。ǖ诙我魳罚
。3)集體做小白兔的動作
大棕熊睡覺去了,小白兔又出來了,一起來跳!(第三段音樂)
五、集體完整表演
。1)下面我們連起來表演一遍,小朋友表演時要注意表情,小白兔是很調(diào)皮很可愛的,大棕熊是懶洋洋、很笨重的。
(2)提要求再次集體表演一遍
六、分角色表演。
。1)請小女孩友扮小白兔,男孩扮大棕熊,小白兔要注意及時躲起來,不要被熊發(fā)現(xiàn)。
。2)自由選擇角色
想當小白兔的到這邊來,大棕熊到這邊來。
七、音樂《小白兔和大棕熊》結束活動
兔寶寶我們一切到幼兒園的草地上玩,幼兒聽音樂做動作結束活動。
中班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學習手端托盤運乒乓球行走,提升運動的平衡及協(xié)調(diào)能力。
2.體驗團隊合作的重要性。
材料準備:
托盤;乒乓球;籮筐六個;
活動設計:
1. 導入活動
師:小朋友,你們有沒有去過餐廳啊?看過服務員是怎么端食物給客人的嗎?今天啊,老師就請你們來當小小服務員!
2. 學習給客人端“湯圓”
(1).教師示范
師:元宵節(jié)吃湯圓,我們就把我們前面的乒乓球當做湯圓,端給客人吃。現(xiàn)在,我們先來練習一下端“湯圓”,先看老師示范一下。
(2).幼兒練習
師:現(xiàn)在請小朋友們按學號1——11號排成一排,12——22號排成一排,23——33號排成一排,大家分成三組,前面的小朋友運完后,后面的小朋友立馬接上,運好的.小朋友就排到隊伍的最后面。現(xiàn)在大家先練習一下。
(3).交流討論
師:現(xiàn)在請小朋友告訴老師,剛才你是怎么把“湯圓”運到那邊的籮筐里的?(教師根據(jù)幼兒的講述,闡述動作要領:可單手或雙手端著盤子,但手一定要托穩(wěn)托盤,向前走勢手腳協(xié)調(diào),保持平衡。)
3. 幼兒再次練習端“湯圓”
師:現(xiàn)在我們的“湯圓”都已經(jīng)煮好了,要開始比賽那一組小朋友端的“湯圓”最多了。當聽到老師說“開始”以后,第一個小朋友就立馬從籮筐里拿一個“湯圓”放在托盤上,并以最快的速度運到對面的籮筐里,然后馬上回來,把托盤交給第二位小朋友,到老師喊停時,哪一組運的多,哪一組就獲勝了。
4. 放松活動
師:小朋友們,剛剛的運“湯圓”比賽十分的精彩,每個人運的都很認真,大家都要表揚,現(xiàn)在,我們一起來跟著老師做放松運動吧。
反思和建議:
這個周末活動主要根據(jù)當時元宵節(jié)剛過,小朋友們對元宵節(jié)也有了一定的了解之上開展的。這個活動主要鍛煉孩子雙手的平衡性和自己對手的控制能力,當然,他也需要團體的合作,讓孩子既感受到團隊游戲的快樂,也體會到合作的重要性。在游戲中,后面玩過的小朋友都很緊張的看著前面在運的人,齊聲喊道“加油,加油”,中班下學期,孩子的榮辱觀也進一步加強了,所以他們非?粗剡@種比賽,也喜歡參加像這樣一些的團隊合作的游戲,以后可以多多開展。
中班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理解兒歌內(nèi)容,激發(fā)愛勞動的情感。
2、豐富動詞“穿衣”“洗腳”“擦桌”“掃地”“種花”“澆水”,學習用符號幫助記憶兒歌。
3、能根據(jù)自己的本領仿編兒歌。
活動準備
幼兒用書、課件。
活動過程
一、情境導入。
播放課件《媽媽你別說我小》,觀察小熊在做什么?(穿衣、掃地、澆花等)
師:每次小熊想幫媽媽干活時,媽媽總說:“小熊,你還小,我來。”小熊不服氣,它覺得自己長大了。如果你是小熊,你會怎么說呢?
二、學習兒歌。
教師有感情地朗誦兒歌。
引導討論用什么符號幫助記憶兒歌。如“媽媽”用媽媽的頭像表示、“穿衣”用一件衣服表示等。
教師根據(jù)符號朗誦兒歌。
教師帶領幼兒根據(jù)符號朗誦兒歌。
引導幼兒討論為兒歌配上動作。
教師帶領幼兒邊做動作邊朗誦兒歌。
將幼兒分成四組,每組分別扮演媽媽、爸爸、奶奶、爺爺,兒歌第一句由媽媽組站起來念,以此類推,念完一遍后,交換角色繼續(xù)游戲。
教師小結:雖然大家已經(jīng)學會了做很多事情,可是很多時候我們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呀,都會告訴我們,“你太小了,讓我們來吧”,這個時候我們可以像小熊一樣驕傲地告訴他們:媽媽你別說我小。
三、仿編兒歌。
引導幼兒說說,自己升上中班了,學會了做什么事情。
教師與幼兒一起將學會的本領用簡練的語言概述,替代兒歌中的本領描述,重新組合成一首新的兒歌。
活動應變
動詞組合的學習可以利用簡單的“我說你做”的游戲來加深幼兒印象。
活動延伸
1、可以將幼兒與老師一起仿編的兒歌錄制成音頻文件。
2、可以在日常戶外游戲中復習兒歌:請幼兒圍成圈站好,其中一人說一句兒歌,然后快速做蹲起動作,然后旁邊的繼續(xù)說下一句,以此類推。
區(qū)角活動
語言區(qū):請幼兒將自己進行某項勞動時的照片帶到幼兒園,并貼在語言區(qū),鼓勵幼兒向小伙伴們介紹自己的勞動內(nèi)容。
美工區(qū):請幼兒將自己學會的.本領用繪畫的方式記錄,制成自己的小書。(參考教案:圖書DIY)
環(huán)境創(chuàng)設
將穿衣、疊衣服、做值日生的步驟的圖片貼在活動室內(nèi),鼓勵幼兒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家園同步
1、復習兒歌和家長一起仿編兒歌。
2、錄制幼兒勞動畫面,并鼓勵幼兒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積極幫爸爸媽媽做簡單的家務。
隨機教育
日常生活中鼓勵幼兒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養(yǎng)成愛勞動的習慣。
相關鏈接
跟幼兒一起觀看電視節(jié)目《爸爸去哪兒》,感受節(jié)目小主人公自主勞動的樂趣。
【中班教案】相關文章:
經(jīng)典中班教案中班教案02-23
教案中班教案02-23
中班的教案01-08
中班教案03-01
(精選)中班教案07-25
[精選]中班教案08-01
(精選)中班教案08-03
中班教案(精選)08-26
中班教案(經(jīng)典)08-27
【精選】中班教案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