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小學數(shù)學二年級第三課時教案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當?shù)剡x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小學數(shù)學二年級第三課時教案,歡迎閱讀與收藏。
小學數(shù)學二年級第三課時教案1
【教學內(nèi)容】
教科書第54頁例3、第55頁課堂活動,練習十一第10題。
【教學目標】
1.學生能綜合應用加減法和乘除法運算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2.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體驗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
3.讓學生初步學會運用分析、推理、轉(zhuǎn)化的方法來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重難點】
體驗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化。
【教學準備】
實物投影儀。
【教學過程】
一、復習準備
。1)某小學五(2)班有個小小圖書角,原有圖書52本,后又買來20本,當天被同學借去10本。圖書館現(xiàn)有圖書多少本?
、僮寣W生獨立完成。
、谡f說你列式的理由。
。2)商店里每天賣出電腦30臺,賣出的彩電比電腦少6臺,3天賣出彩電多少臺?為什么要這樣計算?
二、自主探究
1.觀察例3的情景圖
學生說說從圖上提供了哪些數(shù)學信息,同桌互相交流。
教師:你準備做幾根長繩?幾根短繩?把你的想法介紹給小組的同學。(4人1小組,組長做好記錄)
2.學生介紹做跳繩方案
根據(jù)學生回答,教師板書:2根長繩,1根短繩:4+4+2=10(m)
或4×2+2=10(m)1根長繩,3根短繩:4+2+2+2=10(m)
或2×3+4=10(m)只做5根短繩:10÷2=5(根)
或2×5=10(m)只要學生方案合理,都給予肯定。
3.教師小結
在現(xiàn)實生活中,我們經(jīng)常會遇到這樣的實際問題,只要同學們認真思考,積極動腦,一定會想出許多好的、可行的辦法。
教師:這么多的方案,你認為哪種方案較合適?說說你的'想法。
三、課堂活動
1.完成第55頁課堂活動
實物投影儀出示:“逛公園”。
教師:圖上告訴了我們哪些信息?小利家買門票要多少元?
5+5+3=13(元)
5×2+3=13(元)
教師:為什么用乘法計算?你還能提出哪些數(shù)學問題?并說說解決問題的方法。
2.練習十一第10題
學生獨立作業(yè)時,教師應關注有困難的學生,幫助他們排除思維障礙,學會運用分析的方法,樹立能解決好實際問題的信心。
四、總結
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學到了些什么?學生自己小結。
小學數(shù)學二年級第三課時教案2
【教學內(nèi)容】
教科書第101頁。
【教學目標】
1.經(jīng)歷整理與復習的過程, 進一步加深對時間單位:時、分、秒和長度單位千米、毫米的認識和理解,會運用時、分、秒之間的進率與長度單位之間的進率來進行簡單的換算。
2.能利用所學時間單位和長度單位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3.在整理與復習中進一步增強克服困難的信心,獲得成功的體驗。
【教學重點】
1.能根據(jù)題意,選擇合適的計量單位。
2.根據(jù)所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教師:同學們,今天我們要對本學期所學的計量單位進行整理與復習(板書:計量單位)想一想,本學期的計量單位包括了哪些內(nèi)容?(出示全冊知識結構圖),在這些知識中你還有什么疑惑需要老師和同學的幫助?
二、整理與復習時、分、秒
。1)出示鐘面,讓學生仔細觀察鐘面,看能聯(lián)想起哪些數(shù)學知識。
。2)學生獨立思考后在班內(nèi)交流想法,引導學生補充完整。內(nèi)容包括:
①時針、分針、秒針的認識;
、1時、1分、1秒在鐘表上怎樣規(guī)定的;
③知道1時=60分,1分=60秒,能進行簡單的換算。
。3)做練習,出示課本132頁第3題。讓學生獨立解決,然后再全班匯報交流。匯報時,重點說說自己的想法。
三、整理與復習長度單位
。1)提問:同學們回憶一下,我們學過的長度單位有哪些?相鄰兩個長度單位之間的進率是多少?
讓學生獨立思考,再全班匯報交流,老師并板書:
千米(1000)米(10)分米(10)厘米(10)毫米
。2)做練習,出示第132頁第4題。讓學生獨立觀察圖形,說說每個圖形各呈現(xiàn)了什么。
學生根據(jù)課本給出的.信息,找出合適的長度單位。窗戶寬120(),三峽大壩高185(),飛機每分飛行13(),小朋友每時步行3()。學生獨立填上合適的長度單位后,在班內(nèi)匯報交流,說說為什么這樣填。
。3)做練習第104頁的第13題。讓學生獨立做,再全班交流。
四、解決問題
我們前面整理復習了時間單位、長度單位的有關知識,下面就利用這些知識來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呈現(xiàn)課本第105頁第15題。
A讓學生仔細觀察情景圖,說說能獲得哪些數(shù)學信息。
B讓學生思考,梅花鹿、長頸鹿的高各是多少?
C班內(nèi)反饋,讓學生說出自己的列式和答案,重點讓學生說出自己的想法。
D學生解決第15題的第(2)小題,并全班交流。
五、全課小結
回憶這節(jié)課復習了哪些內(nèi)容。
小學數(shù)學二年級第三課時教案3
教學內(nèi)容:練習六6~9。
教學目的:使學生進一步掌握兩位數(shù)加一位數(shù)(進位)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確、熟練地口算,培養(yǎng)學生估算的意識。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口算:
38+6= 83+7= 6+35=
54+3= 30+26= 73+9=
9+27= 74+8= 34+30=
集體計算,選一兩題說說你是怎么算的?
2.比一比,算一算。
5+32= 3+42= 35+3=
5+39= 9+42= 35+8=
獨立完成,集體訂正時比一比上、下兩題計算時有什么不同?5+32和5+39為什么一題得三十幾,另一題得四十幾?
3. 導入新課
今天我們繼續(xù)上一節(jié)練習課。[板書:練習六(2)]
二、 練習。
1. 練習六6。
1)先估算,說出每道題的得數(shù)是幾十多,說說你是怎樣估計的?
2)獨立計算并檢查估計的是不是合理。
2。練習六 7。
比一比誰先到河對岸,同桌同學互相學習,鼓勵學生算對,幫助小螞蟻過河,培養(yǎng)責任感。
3。練習六 8。
12題口算,要求學生在2。5分鐘內(nèi)完成,集體交流,統(tǒng)計全對人數(shù),對做得又對又快的同學給予表揚,并指導學生分析錯題,指導學生改正錯題。
4。練習六 9。
1)出示第9題圖,弄清題意,提問:小牛、小白兔、小狗隊分別得了第幾名?
從圖中看,得第一名、第二名、第三名分別可以得多少分?
2)想一想,怎樣才能知道哪個隊得分最多?是多少分?
3)學生計算三個隊的得分,再比較,集體交流時說說你是根據(jù)什么算得分的.?誰最多?你是怎么想的?
4)指導學生集體作答。
三。作業(yè)布置:《練習與測試》練習六(2)
第三課時作業(yè)設計
一。找出得數(shù)大于50的算式并在后面的方框中打
30+22□ 46+5□ 37+6□
2+30□ 46+3□ 37+60□
二、在○內(nèi)填上或=。
54+8○63 54+9○9+54
98+2○100 63+6○65+6
75+9○80 25+9○30+4
三、1.河里有38只鴨子,9只鵝,鵝和鴨一共多少只?
2.池塘里有一群青蛙,先游走8只,又游走27只,兩次一共游走多少只?
教學后記:以游戲形式。學生的學習興趣強。
小學數(shù)學二年級第三課時教案4
教學目標:
使學生初步倍的概念,理解求一個數(shù)是另一個數(shù)的幾倍的含義。
教學重點:
通過學生的動手操作,使學生初步建立倍的概念。
教學難點:
幫助學生通過聯(lián)系一個數(shù)里包含幾個另一個數(shù),使學生理解求一個數(shù)是另一個數(shù)的幾倍的含義。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口算
76=
217=
186=
426=
46=
47=
497=
55=
66=
355=
2、口述算式并解答
。1)把6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幾?
。2)6里面有幾個2?
3、導入新課
二、新授
。ㄒ唬┙虒W例 2
1、指導學生擺小棒,一個三角形用3根小棒,同學們的小棒是老師的6倍,那么一共是多少根?你是怎么想的?(根據(jù)學生回答,板書)
6倍 3根的6倍就是6個3根,也就是18根。
3 倍 ? (5個的3倍就是3個5根,也就是15根。)
2、學習一個數(shù)是另一個數(shù)的幾倍的含義。
觀察板書,從右往左看:(1)18和3比,18里面有幾個3?18是3的幾倍?(2)15和5比,15里面有幾個5?15是5的`幾倍?
學生獨立思考后,點名回答。使他們明白一個數(shù)是另一個數(shù)的幾倍的含義就是一個數(shù)里有幾個另一個數(shù)。
3、求一個數(shù)是另一個數(shù)的幾倍是多少的計算方法。
。1)復習求一個數(shù)的幾倍是多少的計算方法。
提問:3根的6倍是多少,怎樣列式計算?讓每位學生獨立列式解答。然后教師板書:36=18
。2)自主探索出求一個數(shù)是另一個數(shù)的幾倍是多少的計算方法。
提問:18根是3根的幾倍怎樣列式計算?也讓學生獨立思考,并列式計算。反饋時,請學生說明用除法計算的理由,理解求18是3的幾倍就是求18里面有幾個3,所以用除法計算。
4、做例2后面的做一做。
(1)例2后面的做一做供那些對一個數(shù)是另一個數(shù)的幾倍的含義尚不是很清楚的同學練習用。練習時,教師應組織他們按程序操作。
(1)擺好兩行三角形。
(2)思考兩行三角形個數(shù)之間的關系。
(3)用一句話說出第一行三角形的個數(shù)是第二行三角形的4倍,并用符號表示出來。
。2)對于學有余力的學生,可讓他們完成下列練習。
用學具擺一擺:1)12是3的4倍;2)12是4的3倍。
學生操作時,提醒他們思考:在第一題中,是12和幾比?在第二題中,是12和幾比?同學之間可以討論交流。
三、總結
板書設計:
6倍 3根的6倍就是6個3根,也就是18根。
3 倍 5根的3倍就是3個5根,也就是15根。
18是3的幾倍?183=6
15是5的幾倍?155=3
教學反思:
幫助學生通過聯(lián)系一個數(shù)里包含幾個另一個數(shù),使學生理解求一個數(shù)是另一個數(shù)的幾倍的含義。
小學數(shù)學二年級第三課時教案5
教學內(nèi)容
練習六6~9。
教學目的
使學生進一步掌握兩位數(shù)加一位數(shù)(進位)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確、熟練地口算,培養(yǎng)學生估算的意識。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口算:
38+6= 83+7= 6+35=
54+3= 30+26= 73+9=
9+27= 74+8= 34+30=
集體計算,選一兩題說說你是怎么算的?
2.比一比,算一算。
5+32= 3+42= 35+3=
5+39= 9+42= 35+8=
獨立完成,集體訂正時比一比上、下兩題計算時有什么不同?5+32和5+39為什么一題得三十幾,另一題得四十幾?
3.導入新課
今天我們繼續(xù)上一節(jié)練習課。[板書:練習六(2)]
二、 練習。
1.練習六6。
1)先估算,說出每道題的得數(shù)是幾十多,說說你是怎樣估計的?
2)獨立計算并檢查估計的是不是合理。
2.練習六 7。
比一比誰先到河對岸,同桌同學互相學習,鼓勵學生算對,幫助小螞蟻過河,培養(yǎng)責任感。
3.練習六 8。
12題口算,要求學生在2.5分鐘內(nèi)完成,集體交流,統(tǒng)計全對人數(shù),對做得又對又快的同學給予表揚,并指導學生分析錯題,指導學生改正錯題.
4.練習六 9。
1)出示第9題圖,弄清題意,提問:小牛、小白兔、小狗隊分別得了第幾名?
從圖中看,得第一名、第二名、第三名分別可以得多少分?
2)想一想,怎樣才能知道哪個隊得分最多?是多少分?
3)學生計算三個隊的得分,再比較,集體交流時說說你是根據(jù)什么算得分的?誰最多?你是怎么想的?
4)指導學生集體作答。
三、作業(yè)布置。
《練習與測試》練習六(2)
第三課時作業(yè)設計
一、找出得數(shù)大于50的`算式并在后面的方框中打“√”
30+22□ 46+5□ 37+6□
2+30□ 46+3□ 37+60□
二、在○內(nèi)填上> 、<或=。
54+8○63 54+9○9+54
98+2○100 63+6○65+6
75+9○80 25+9○30+4
三、1.河里有38只鴨子,9只鵝,鵝和鴨一共多少只?
2.池塘里有一群青蛙,先游走8只,又游走27只,兩次一共游走多少只?
教學后記:以游戲形式.學生的學習興趣強.
【小學數(shù)學二年級第三課時教案】相關文章:
《你能證明它們嗎》的第三課時教案08-26
小學數(shù)學二年級教案11-10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第三課時教案11-15
《泉城》兩課時教案08-26
小學數(shù)學二年級上教案03-29
小學二年級數(shù)學教案02-01
小學二年級人教版數(shù)學下冊教案03-20
小學數(shù)學上冊二年級教案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