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教案集錦(4篇)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時常要開展教案準備工作,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我們應該怎么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班教案4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班教案 篇1
活動設(shè)計背景
氣球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可謂常見,本節(jié)課利用氣球,讓孩子在學中玩、玩中學,以趣味的方式加深對顏色及形狀的認識。
活動目標
1、培養(yǎng)幼兒對色彩的興趣,充分展示幼兒對色彩的感受。
2、培養(yǎng)幼兒對色彩的觀察能力。
3、激發(fā)幼兒想象力。
4、培養(yǎng)幼兒的觀察、操作、表達能力,提高幼兒的審美情趣及創(chuàng)新意識。
5、愿意參加美術(shù)活動,感受繪畫活動的快樂。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加對紅、黃、藍三種顏色的認識
難點:根據(jù)自己的想象畫出喜歡的氣球。
活動準備
1、教室內(nèi)環(huán)境布置《用彩色的氣球把教室裝飾起來?》
2、白紙、油畫棒、
活動過程:
開始部分:玩氣球,引起幼兒的興趣。
教師:“現(xiàn)在我們一起去看看我們的教室跟平時有什么不同……
哇,這么多的氣球你們喜不喜歡?你們?nèi)ネ姘伞?幼兒自由玩氣球)
基本部分:
1、幼兒找喜歡的氣球、一起幼兒對色彩的認識。
教師:“這么多花花綠綠的氣球,你們喜不喜歡?現(xiàn)在找一個你喜歡的氣球給你的小伙伴說說是什么顏色的…、、”(幼兒自由找氣球,教師個別提問)
2、集體玩游戲《氣球跳跳跳》
教師:“咱們一起開玩游戲《氣球跳跳跳》看誰的氣球跳的最高。
幼兒念兒歌:“大氣球,真好玩,有黃的,有紅的',有藍的……跳一跳,拍一拍,我的氣球真好玩!
3、游戲過后,請幼兒回到座位上,一個一個到前臺來告訴大家自己手里拿的氣球是什么顏色的。
4、幼兒畫畫
教師:“花花綠綠的氣球這么美,我們想辦法把它畫到紙上好嗎?” 教師指導幼兒畫畫……
結(jié)束部分:幼兒相互欣賞作品。
活動反思:
1、整節(jié)課下來課堂氣氛很活躍,幼兒接受的還算可以。
2、在幼兒自己畫畫的時候班內(nèi)大部分幼兒還需教師的引導,幼兒的想象力不是特別好,以后應加中重培養(yǎng)。
小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欣賞并理解故事《飛呀飛》。
2、學習詞語“翅膀”“風箏”“飛機”,初步嘗試造句。
3、大膽想象,敢于表達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飛呀飛》課件:小螞蟻、小青蛙、小豬、蒲公英、氣球、風箏等圖片及一段音樂。
活動過程:
一、說一說
1、教師播放課件“鳥的叫聲”問幼兒“咦?是什么在叫?”(小鳥在叫)“我們一起來看看,小鳥在干什么!
2、教師播放視頻“小鳥在天空飛翔”問幼兒“小鳥在干什么呀?”(小鳥在天空飛翔)小鳥下方彈出小螞蟻、小青蛙、3只小兔、胖小豬、大河馬。問“小鳥下方都有誰?”“他們非常羨慕小鳥,也想飛上天空。你們覺得他們能飛上天嗎?為什么?”(幼兒自由發(fā)言)
二、想一想
1、教師:“你有什么辦法能幫助想飛上天的小動物嗎?”
2、播放課件:蒲公英、氣球、風箏等圖片。問:“你們見過這些東西嗎?它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是什么呢?大家一起想一想!保ㄋ鼈兌寄茱w起來)“它們能幫助小動物飛上天嗎?為什么?
3、課件:小螞蟻等動物及蒲公英等植物的`圖片!罢埬銈儗⑺鼈兎謩e分配給小動物們!
三、欣賞故事《飛呀飛》
1、教師邊播放課件《飛呀飛》故事繪本邊講述故事至“胖小豬開著飛機上了天”。 提問“這些小動物是怎么讓自己飛上天的?”“除了這些小動物,還有誰沒有飛上天呀?”(河馬)
2、幼兒討論:怎樣才能讓河馬飛上天?
3、教師:“我們一起接著聽故事”教師繼續(xù)講故事至結(jié)尾。
4、教師:“河馬是怎么飛上天的?”“最后烏鴉奶奶怎么說?”
5、教師再次邊出示圖片完整地講述整個故事。
四、學習詞語“翅膀”“風箏”“飛機”
1、教師:“剛才故事里出現(xiàn)了幾個新的詞語,我們一起來認一認!
2、教師一一展示圖片與詞語:翅膀、風箏、飛機。讓幼兒認讀,并引導幼兒用這些詞語說一句話。
五、引導幼兒做一做飛的動作 1、教師“小動物們開動了腦筋,所以它們都飛上了天。你們想飛上天嗎?為什么?你有什么辦法?(幼兒自由發(fā)言) 2、教師:“今天,我們來學一學小鳥飛翔的樣子,一起飛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吧”
3、教師播放音樂帶領(lǐng)幼兒飛出教室。
小班教案 篇3
活動計劃
活動名稱:詩歌——太陽和月亮
設(shè)計意圖:
《太陽和月亮》是主題“白天和黑夜”中的一個素材點,根據(jù)小班幼兒直覺行動思維的年齡特點,根據(jù)幼兒的生活經(jīng)驗,我將原有的詩歌進行了改編,將詩歌中的植物全部改為了動物。
小班孩子喜歡瑯瑯上口的兒歌,于是,我試圖通過讓幼兒對兒歌的欣賞和簡單的創(chuàng)編,在滿足孩子喜歡有節(jié)奏的語言的同時,讓孩子體會文學作品的情趣。
活動目標:
1、理解詩歌內(nèi)容,能根據(jù)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區(qū)分白天和黑夜。
2、在初步掌握詩歌結(jié)構(gòu)的'基礎(chǔ)上,啟發(fā)幼兒根據(jù)已有的經(jīng)驗進行創(chuàng)編。
活動準備:
太陽、月亮、小鳥、小兔、小朋友圖片
活動過程:
一、導入,引起興趣:
1、今天,老師請來了兩位客人,看看是誰呀?(太陽和月亮)
2、太陽是什么時候出來的?月亮是什么時候出來的呢?
3、過渡:太陽和月亮帶來了一首好聽的詩歌,名字就叫《太陽和月亮》,想聽嗎?仔細聽聽,詩歌里有誰/
二、感知理解,學習詩歌
。ㄒ唬┑谝淮涡蕾p:(不出示任何教具)
1、你聽到詩歌里有誰呀?
過渡:聽聽詩歌里還有誰?他們怎么樣了
。ǘ┑诙涡蕾p:(邊出示教具邊朗誦)
提問:你還聽到誰了?他們怎樣了?
(三)、學習詩歌:
1、這首好聽的詩歌叫什么名字呢?
2、太陽和月亮可喜歡我們小朋友了,我們一起用好聽的聲音來念給太陽和月亮聽好嗎?(朗誦一遍兒歌)
三、創(chuàng)編詩歌:
1、白天,太陽出來了,除了小鳥、小兔、小朋友醒來了,還有誰醒來了?
2、小結(jié):老師把你們說的小動物一起編進兒歌好嗎?
3、這么多小動物都醒來了,白天熱鬧嗎?(熱鬧)白天真熱鬧
4、那么,月亮出來了,除了小鳥、小兔、小朋友睡著了,還有誰睡著了?
5、月亮出來了,大家都睡著了,一點聲音也沒有的,夜晚怎么樣的?(夜晚靜悄悄)
6、現(xiàn)在,我們把小朋友編的詩歌一起連起來好嗎
7、今天,我們一起給太陽和月亮念了好聽的詩歌,晚上,我們在一起講給爸爸媽媽聽好嗎?
附詩歌:
太陽出來了,小鳥醒來了,小兔醒來了,小朋友醒來了。白天真熱鬧。
月亮出來了,小鳥睡著了,小兔睡著了,小朋友睡著了。夜晚靜悄悄。
展開閱讀全文
小班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運用多種感官初步了解水果的基本特征,比較水果的不同。
2、嘗試制作水果寶寶,樂意用簡單的語言與老師、同伴交流。
3、能學會用輪流的方式談話,體會與同伴交流、討論的樂趣。
4、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教學準備:
1、師生共同收集各種水果
2、各類水果切成小塊以供幼兒品嘗用
3、制作水果寶寶的各種輔助材料(糨糊、色紙、牙簽等)
教學過程:
一、比較不同將水果放于桌上,請幼兒自由的摸一摸、聞一聞、看一看,然后說說這些是什么水果?。教案來.自:大;考吧幼.師網(wǎng),它們一樣嗎?哪里不一樣?(從外形、顏色等出發(fā)引導幼兒討論)
二、制作水果寶寶
1、欣賞老師的作品:“瞧,變魔術(shù)啦!”師邊說邊逐一給水果貼上五官,請幼兒跟著老師一起說說貼上去的是什么,分辨位置)
2、鼓勵幼兒自由選擇材料制作水果寶寶。
三、展示水果寶寶坐火車啦!(把作好的.水果放入積木搭成的火車上)數(shù)數(shù)坐了幾個水果寶寶?它們都是誰?鼓勵沒完成的孩子繼續(xù)努力。
教學反思:
從執(zhí)教的情況來看,我覺得自己在課堂上的組織語言還有待加強,如何讓孩子對你的提問或是小結(jié)能更好的明白、理解,是自己在以后的教學中需要關(guān)注的一個重要方面。
【小班教案】相關(guān)文章:
小班教案小班教案03-10
小班教案12-10
小班教案12-10
小班教案12-09
小班教案12-09
小班教案12-09
小班教案12-09
小班教案12-09
小班教案12-11
小班教案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