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教案(錦集8篇)
作為一名優(yōu)秀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梁。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中班教案8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中班教案 篇1
設計思路:
國慶節(jié)已經(jīng)過了,很多小朋友們都已經(jīng)了解了國慶節(jié)的意義,對于我們來說,國慶節(jié)是祖國的生日,但是對于幼兒來說,國慶節(jié)可能僅僅只是一個假期,我們要培養(yǎng)幼兒的愛國精神,可以從具有象征意義的國旗開始教育孩子,讓孩子知道尊重國旗,愛我中華。
活動目標:
1、知道五星紅旗是中國的國旗,代表我們的國家,有熱愛祖國,尊敬國旗的情感。
2、掌握詞:五星紅旗、國旗、尊敬。
3、能大膽在同伴中交流,發(fā)言,有為國爭光的愿望。
活動準備:
1、國旗及各國國旗的圖片。
2、有關升旗的錄像。
3、紅、黃臘光紙若干,雙面膠。
活動過程:
1、談話“我是中國人”,激發(fā)幼兒的興趣。
2、出示各國國旗的圖片,讓幼兒找出我們國家的國旗。
3、觀察、認識五星紅旗,知道五星紅旗是我們國家的國旗。
國旗是什么顏色的?(紅色)上面有什么?(有五角星)有幾顆大五角星?幾顆小五角星?
討論:為什么要有國旗?國旗代表什么?
幼兒相互交流話題一:
在什么地方見過國旗?(在電視上面,在小學里面……)
話題二:
你有沒有看到過升旗?(有,奧運會上運動員得獎牌時就有升旗的;還有小學的哥哥姐姐們早上也要升旗的,他們是敬禮的)是怎么樣的?(他們都是看著國旗的`,一動也不動的……)
4、觀看升旗活動,知道升國旗時要立正,不講話,向國旗行注目禮。
5、模擬升旗儀式。
6、手工活動:做國旗。
幼兒園中班國旗教案,國旗是一個國家的象征,中國的五星紅旗是我們所有中國人眼中最美麗的景色,我們可以通過紅旗來激發(fā)幼兒的愛國精神,讓幼兒懂得什么是愛國。 2
中班教案 篇2
一、活動目標:
1、體驗和感受兒歌的美妙意境,激發(fā)幼兒學習、朗讀兒歌的興趣。
2、能夠大膽的猜測、朗讀、表現(xiàn)兒歌內(nèi)容,在學習的過程中能主動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
3、學習兒歌,理解動詞“吹”、“落”、“游”、“打“,初步感受形容詞“暖暖的”、“細細的”、“紅色的“。
二、活動重難點:
重點:學習兒歌,理解兒歌中的`動詞“吹”、“落”、“游”、“打”等。
難點:體驗和感受兒歌所傳達的優(yōu)美意境和情感。
三、活動準備
兒歌錄音(寶寶吧)
自制兒歌掛圖及相關圖卡。
四、活動過程:
(一)初次欣賞錄音,感知詩歌中出現(xiàn)的主要景物。
――你聽到詩歌里出現(xiàn)了哪些景物?還需要再聽一次嗎?(幼兒回答的同時,出示池塘、風、雨、魚蝦以及荷花的圖片并粘貼。)
(二)運用猜空白、翻字卡的方法,學習、理解詩歌中的動詞。
1、再次欣賞兒歌,請幼兒聽聽掛圖上綠色卡片的地方是什么字?
2、幼兒翻看字卡并帶讀。
3、接龍游戲。教師念前半句,幼兒用語言、動作表現(xiàn)后半句。
。ㄈ┏醪礁惺苄稳菰~,體會兒歌的優(yōu)美意境。
――請你們看看紅色卡片表示的是什么字?
――紅色的大傘指的是什么?(點題)
。ㄋ模┡錁防收b詩歌。
1、第一次朗誦:我們能不能也用美美的聲音把這首詩念出來呢?那我們試試看.
2、第二次朗誦:你們覺得自己念得怎么樣?還可以怎樣念會更好?帶著這些方法我們再試試看是不是更好聽了,好嗎?
3、第三次朗誦:怎么樣?剛才我們都是用聲音朗讀,這次我們要加大難度羅,用我們的身體、動作和聲音一起來表現(xiàn)。愿意挑戰(zhàn)嗎?有沒有信心?那我們試試!
中班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 知道固體(木頭、磚、玻璃等)可以傳播聲音。
2、 享受探索的樂趣。環(huán)境創(chuàng)設桌子、門、墻壁、鋼管扶手、機械手表或機械鬧鐘重點。
難點知道固體(木頭、磚、玻璃等)可以傳播聲音活動過程:
一、誰把敲門聲傳過來
老師以敲門聲音引入活動。請幼兒關好活動室的門,聽到老師發(fā)出敲門的訊號,才幫老師開門。
“你們怎么知道老師來了”“你們看到老師敲門了嗎?”“是誰把老師的敲門聲傳過來的?”
二、什么物體能傳播聲音
1、桌子傳聲。請一幼兒把手表(或鬧鐘)放在另一個幼兒耳邊,然后慢慢把手表移開直到聽不見聲音為止,再把手表放在桌子的另一頭。讓幼兒把耳朵貼在桌子上,請幼兒說說聽到了什么。
2、請幼兒在幼兒園里找一找,還有什么物體可以傳播聲音?(樓梯扶手、墻壁等)
3、請幼兒相互討論,把自己的發(fā)現(xiàn)描述出來。
小結:固體是能夠傳播聲音的。
延伸活動:
啟發(fā)幼兒思考探究:小狗睡覺的時候,為什么把耳朵貼在地上。
第一環(huán)節(jié)以敲門的.情節(jié)自然地引出活動主題。
第二環(huán)節(jié)通過各種實驗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固體是能夠傳播聲音的。
并能用語言簡單的描述出來。
中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理解歌曲內(nèi)容,用自然的聲音演唱歌曲,
2.運用肢體動作,感受并表現(xiàn)歌曲中休止符和間奏。
3.感受拉拉勾做好朋友的情境。
4.隨歌曲旋律唱出來。
5.通過整體欣賞音樂、圖片和動作,幫助幼兒理解歌詞內(nèi)容。
活動準備:
圖譜、指偶、鋼琴伴奏
過程:
一、游戲《拉勾勾》
師:小朋友們,大家好,今天我來和大家做朋友,你們愿意嗎?那我們來拉勾勾做朋友吧。
師:請你跟著我一起做(教師邊念邊做動作兩遍)師:那我們現(xiàn)在來做好朋友拉拉勾吧!(教師邊唱歌邊與小朋友拉勾勾)
二、欣賞歌曲《拉勾勾》,理解歌曲第一段
1、教師有表情的清唱歌曲一遍師:能跟你們成為好朋友真開心,你們開心嗎?可是有兩個小朋友好像不開心我們聽聽看發(fā)生了什么!
提問:
師:剛才兩個小朋友怎么了?他們開心嗎?(根據(jù)幼兒的回答出示圖譜)歌曲里面是怎么表現(xiàn)出不開心的呢?我們再來聽一遍。
2、欣賞第二遍,邊唱邊畫休止符。
師:它是怎么表現(xiàn)不開心的?這是什么意思?
師:是的,生氣了就不說話了,就會做這個動作。你也可以一起生氣
3、教師唱歌,幼兒做生氣的動作師:哈哈,在你們的幫助下,我也很生氣,我的歌唱得更好了,你們要不要來試一試?
4、大家一起邊做動作邊唱三、理解歌曲第二段1、師:兩個小朋友生氣了,不理對方了,你有什么辦法可以讓他們重新變成好朋友嗎?(補充提問:剛才我們是怎么成為好朋友的)(出示圖譜)師:誰來跟我拉拉勾(教師與一名幼兒拉鉤)師:我們一起跟你旁邊的小朋友拉拉勾吧!
師:咦,這中間的四條線什么意思?它們在兩段的.中間,是讓我們休息一下。
師:這首歌真有意思,一會兒生氣,一會兒又是好朋友,我們再來唱一唱吧!
2、出示指偶,師:這兩個小動物生氣了,我們一起用歌聲來幫助他們成為好朋友吧!
三、結束活動師:今天我們學的這首兒歌名字叫《拉勾勾》,以后我們好朋友生氣了,也可以用這個方法重新變成好朋友。
教學反思:
通過豐富多彩的教學手段,結合音樂本身的要素,讓幼兒感受到不同的音樂形象,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方式學習音樂、享受音樂,音樂是情感的藝術,只有通過音樂的情感體驗,才能達到音樂教育“以美感人、以美育人”的目的。幼兒的演唱效果很好。在實踐過程中,培養(yǎng)了幼兒的審美能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通過成功的音樂活動,會提升孩子們對音樂活動的興趣,也能提升一些能力較為弱的孩子對音樂活動的自信心。
中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在觸摸、傾聽、講述的基礎上體驗“軟”和“硬” 兩種不同的感覺。
2、嘗試著用身體動作及繪畫的手法創(chuàng)造性地表現(xiàn)自己的感受。
3、在創(chuàng)設的情境中大膽想象、敢于表述。
活動準備:
1、錄音機、音樂磁帶
2、幼兒有對生活中的感覺有體驗、感受的的經(jīng)驗。
3、蠟筆、白紙
活動過程:
一、體驗“軟”和“硬”
1、 用小手摸一摸你的衣服,有什么感覺?(幼兒發(fā)散回答)
摸一摸你的身上還有哪些東西是軟軟的?(幼兒自由探索、交流)
摸一摸你身上有哪些東西是硬硬的?(幼兒自由探索、交流)
2、找一找,我們的活動室周圍有什么東西是軟軟的,什么東西是硬硬的`?
(幼兒自由尋找、探索、交流)
幼兒輪流講述,其他幼兒傾聽。
你是怎么知道的?(我摸了窗戶。我踩了地板。我敲了桌子。)
3、想一想,在平時生活中有哪些東西是軟的?哪些東西是硬的?
二、傾聽音樂、交流感受
1、仔細聽,錄音機里的音樂,你聽了有什么感覺?
2、閉上眼睛仔細聽,你覺得怎么樣?你聽到了什么?好像到了哪里?看到了什么?(幼兒自由講述)
3、聽了這段音樂你想做什么身體動作?(讓幼兒找一空位置自由表現(xiàn))
4、:這段音樂聽上去很柔軟,很舒服,像寂靜的夜晚,風兒柔柔地吹,樹葉輕輕地飄,一切是那樣地柔美,像進入了夢鄉(xiāng),做起了甜甜的夢。
5、再聽一首曲子,現(xiàn)在你有什么感覺?
6、聽了這音樂,你想干什么?用什么動作來表示?(一起試一試,用力、硬硬的感覺)
7、兩段曲子給我們帶來軟和硬的不同感覺,你喜歡哪種感覺,為什么?
三、繪畫創(chuàng)作、交流
1、老師在活動室的周圍準備了一些白紙和蠟筆,你喜歡哪種感覺,就用簡單的線條把這種感覺畫下來,讓大家一看就知道。(播放音樂、幼兒操作)
2、集中講述:我喜歡軟的感覺,我畫了彎彎曲曲的波浪線,像水在飄。
我喜歡硬的感覺,我畫了尖尖的三角,像鱷魚的牙齒……
3、將作品放到語言區(qū),有空的時候和小伙伴一起交流“軟”和“硬”的不同感覺。
活動延伸:
的欣賞材料,如:音樂《水族館》、美術作品《艾菲爾鐵塔》等讓幼兒講述自己的體驗。
中班教案 篇6
設計意圖:在生活中到處是數(shù),處處有數(shù)字,可以說我們生活在一個“數(shù)字”的世界中,數(shù)字無所不在。同樣,幼兒的生活與數(shù)字也密不可分,本次活動就是在“我在馬路邊”主題活動的進行中,截取孩子關注到的數(shù)字為內(nèi)容,通過綜合化的形式,游戲化的過程,生活化的內(nèi)容,經(jīng)驗化的講述讓幼兒發(fā)現(xiàn)、了解馬路上的數(shù)字,并初步知道和關注到數(shù)字與人們生活的關系。
活動目標:
1、了解馬路邊數(shù)字所表示的意義。
2、感受數(shù)字給我們帶來的方便。
前期經(jīng)驗準備:幼兒已有初步的對數(shù)字1-9的認識。
活動準備:請幼兒收集馬路上數(shù)字的照片、圖片、自制的圖片、白板
活動過程:
一、幼兒交流(環(huán)節(jié)意圖:介紹圖片內(nèi)容。)
提問:這里有許多你們帶來的`圖片,請你們來介紹一下,你想告訴大家一些什么?
小結:大家發(fā)現(xiàn)一個秘密,原來這些圖片都有數(shù)字。
二、提升經(jīng)驗(環(huán)節(jié)意圖:根據(jù)不同的地方出現(xiàn)的數(shù)字歸類,知道數(shù)字的實際意義)
1、 互動討論,知道哪些是門牌號,門牌號碼的實際意義。
重點提問:剛才看到的這個數(shù)字是什么意思?你還知道哪些是門牌號?
小結:門牌號碼是告訴大家地址的,方便大家尋找。
2、師幼互動,知道哪些是站牌、車牌號,這些號碼的意義。
重點提問:你在哪里看到這個數(shù)字的?它是什么意思?
小結:站牌、車牌號能告訴我們乘什么車才能到要去的地方,不同車牌號的車可以帶我們?nèi)ゲ煌牡胤健?/p>
3、交流討論,知道哪些數(shù)字表示時間,時間的意義。
重點提問:這是數(shù)字24,是什么意思?你還在哪里看到過這些數(shù)字?
小結:原來這些數(shù)字是告訴我們商店的營業(yè)時間,方便大家在這段時間里去購物。
4、觀看錄象:紅綠燈,知道倒計時的意義。
提問:看!這些數(shù)字怎么變了?它是怎么變化的?這表示什么意思?
小結 :原來這些數(shù)字是提醒我們盡快走過馬路。
教師總結:今天我們看到的都是馬路上的數(shù)字,原來它們有這么多的本領,它們給我們的生活帶來許多便利。請幼兒講講你還看到馬路上有那些數(shù)字?這些數(shù)字寶寶告訴我們什么?
三、幼兒操作,和數(shù)寶寶做游戲。(環(huán)節(jié)意圖:把數(shù)字按照門牌號、車牌 、和時間找到生活中相應的位置。)
1、今天我們知道了馬路上數(shù)字寶寶的用處,我這里還有許多數(shù)字寶寶要來你們做游戲了,請你們把它拿到它該去的地方,它們才能和你們一起做游戲。
2、糾錯,檢查幼兒是否理解生活中數(shù)字的意思。
四、延伸活動:讓幼兒在區(qū)角活動中提供更多不同意義的馬路上的數(shù)字,繼續(xù)玩。
中班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通過撕報紙、傳球等游戲,感知歡快樂曲中的延長音,表達自己對音樂的理解,增強對音樂的敏感度。
2、感受傾聽音樂、合作游戲帶來的快樂。
3、增強思維的靈活性。
4、遵守游戲規(guī)則,掌握游戲的玩法。
活動準備:
1、幼兒人手一份報紙、記錄紙、筆。
2、教師操作的大記錄紙。
活動過程:
一、情景導入,初步感知延長音。
1、 在《十個小矮人》音樂聲中幼兒邊唱歌邊進教室。
2、 欣賞小矮人找朋友的樂曲,初次感受音樂。
3、 教師帶領幼兒第一次欣賞音樂。I教師:這首曲子有什么特別之處?小矮人在什么樣的音樂聲中找好朋友的?
4、 聽音樂用手指做小矮人在身體上跳舞,延長音時找朋友(呼喊好朋友)。
二、在撕報紙、傳紙球、做記錄游戲活動中感知延長音的.次數(shù)和延長音不同的時值。
1、聽音樂玩"撕報紙"游戲,自主感知延長音出現(xiàn)的次數(shù),并在"撕"的過程中感受延長音的延續(xù)。教師:發(fā)現(xiàn)小矮人找了幾次朋友?可以用什么方法來記錄?如果只給你一張舊報紙,你有什么辦法?來記錄?什么時候撕報紙?一起聽音樂試試。
2、聽音樂玩"傳紙球"游戲,合作完成游戲過程中加深對延長音的理解。
教師:要讓紙球有秩序的傳,每位小朋友手中都要有一個紙球我們怎么做?(同一個方向,同一時間傳)老師唱出樂曲,你們聽音樂在小矮人找到朋友后開始傳紙球
3、聽音樂找找在每次延長音中小矮人找到了幾個好朋友并用符號記錄下來。
4、再次玩"傳紙球"游戲,聽音樂找到好朋友,結束活動。
三、討論"小矮人開火車"游戲的玩法。
四、教師帶領幼兒第一遍游戲,根據(jù)音樂延長音時的節(jié)奏來邀請朋友。
五、請一幼兒做火車頭,帶領大家游戲。
六、感受每次延長音時值的不同。
教師:在剛才傳紙球的時候,你有沒有遇到什么困難?小矮人找到的朋友一樣多嗎?
七、教師清唱第一段延長音,幫助幼兒了解小矮人喊到了三個好朋友,并請一幼兒上前在黑板上用短線記錄。
八、教師清唱第二段延長音,幼兒自己找出小矮人喊道四個朋友,老師示范記錄方式。
九、幼兒傾聽音樂,自己記錄每次小矮人找到朋友的個數(shù)。
十、幫助幼兒檢驗,分析第三,第四次找到幾位朋友。
中班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對科學活動感興趣,體驗實驗的趣味。
2、通過實驗讓幼兒知道物體在水里有的沉、有的浮,引起幼兒對沉浮現(xiàn)象的興趣。
3、能積極動手、動腦操作實驗,培養(yǎng)幼兒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發(fā)展幼兒探索求知的精神。
活動準備:
水、玻璃杯2個、玻璃瓶2個、紙杯、釘子、鑰匙、泡沫、石塊、紙船、積木、乒乓球、鉛筆、橡波泥。
活動過程:
1、出示各種材料,激發(fā)幼兒興趣。
提問:把這些材料放入水中會有什么不一樣的現(xiàn)象?
2、教師示范做實驗,讓幼兒觀察。
。1)空玻璃瓶和裝滿水的玻璃瓶進行實驗
。2)紙杯和釘子進行實驗
小結沉浮的概念:在水上面的就是浮,在水下面的就是沉。
3、猜測各種物品的沉浮現(xiàn)象,并進行實驗操作。
。1)教師用泡沫和鑰匙做實驗,讓幼兒回答出哪個是沉的,哪個是浮的`
。2)鼓勵幼兒自己動手操作,并能說出是沉的還是浮的
選用教師準備的材料進行實驗,教師可指導動手操作,要求輕輕放,放進去的物品不用拿出來
活動延伸:
讓幼兒動腦思索怎樣讓橡皮泥浮在水面上?
教師可把橡皮泥捏成船狀進行實驗,讓幼兒觀察
【中班教案】相關文章:
教案中班教案02-23
中班教案12-09
中班教案12-09
中班教案12-08
中班教案12-08
中班教案12-08
中班教案12-08
中班教案[精選]07-29
[經(jīng)典]中班教案08-08
(經(jīng)典)中班教案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