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日韩在线免费观看,久久精品合集精品视频,每日更新在线观看AV_手机,这里是精品中文字幕

<mark id="47rz2"><center id="47rz2"><dd id="47rz2"></dd></center></mark>

    <legend id="47rz2"><u id="47rz2"><blockquote id="47rz2"></blockquote></u></legend>

      當前位置:好文網(wǎng)>實用文>教案>小班數(shù)學教案

      小班數(shù)學教案

      時間:2023-08-02 11:42:36 教案 我要投稿

      小班數(shù)學教案(精品10篇)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快來參考教案是怎么寫的吧!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班數(shù)學教案10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小班數(shù)學教案(精品10篇)

      小班數(shù)學教案 篇1

        (一)活動目標:

        1、能手口一致地點數(shù)5以內(nèi)物體的數(shù)量并說出總數(shù)

        2、在游戲的過程中體驗數(shù)學活動帶來的樂趣。

        3、了解數(shù)字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初步理解數(shù)字與人們生活的關系。

        4、發(fā)展幼兒的觀察力、空間想象能力。

        (二)活動準備

        1、教師準備:橡皮泥,盤子,賣湯圓的歌曲

        2、幼兒準備:已有的風俗習慣,用橡皮泥搓圓的經(jīng)驗

        (三)、活動過程:

        1、游戲情景導入,引發(fā)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指導語:小朋友們,今天是元宵節(jié),我們要吃什么啊?那我們一起搓湯圓,好嗎?

        指導重點:引發(fā)幼兒對湯圓的關注并為下面的活動打下基礎引入活動

        2、教師示范

       。1)、指導語:今天,我和小妹妹在家,我要做兩個湯圓,要選擇幾個面團?我們放到手上搓一搓,一個湯圓出現(xiàn)了,然后放到鍋里,我們再搓一個面團,現(xiàn)在幾個湯圓出現(xiàn)了,小手要指著一個一個的數(shù),最后數(shù)到幾就是幾個湯圓。

        指導重點:引導幼兒手口一致地數(shù),最后說出總數(shù)

       。2)、指導語:這時,我的爸爸回來了,他告訴我,他很餓,我會怎么做。磕俏以诖暌粋吧。我們再來數(shù)數(shù)有幾個湯圓?還記得老師說的方法嗎?手要指著,嘴要數(shù)著,最后的數(shù)到幾就是有幾個湯圓。

        指導重點:引導幼兒逐一數(shù)數(shù),幼兒掌握點數(shù)的`方法。

       。3)、指導語:我們現(xiàn)在要開火煮湯圓的時候,我的媽媽回來了,我會怎么做?那我又要搓一個湯圓,我們再來數(shù)數(shù)有幾個湯圓了。

        指導重點:鞏固幼兒點數(shù),引導幼兒手口一致地數(shù),說出總數(shù)3、幼兒動手操作,老師放音樂指導語:請小朋友拿到盤子,盤子上有幾個點,你就要做幾個湯圓,然后你去告訴你的好朋友,你搓了幾個湯圓。

        指導重點:幼兒一邊搓湯圓,一邊數(shù),鞏固幼兒點數(shù)的方法

      小班數(shù)學教案 篇2

        活動名稱:小雞捉蟲

        活動目標:

        1、學習5以內(nèi)的手口一致點數(shù),并能按數(shù)取物。

        2、了解小雞會捉蟲的本領,體驗模仿小雞的樂趣。

        活動準備

        PPT、小蟲若干、盤子人手一個(寫有2-5數(shù)字)、小鈴

        重點:學習5以內(nèi)的數(shù)量

        難點:嘗試按數(shù)取物。

        活動過程:

        一、觀察情景圖

        1、看看,草地上誰來了呀?(雞媽媽和小雞寶寶)

        2、數(shù)數(shù)雞媽媽有幾只,小雞有幾只。(引導幼兒一起來數(shù))

        3、和雞媽媽及它的`寶貝打招呼(有:小黑、小黃、小白、小花)

        4、雞媽媽請小雞去捉蟲,看看小雞們在哪里捉蟲?

        5、數(shù)一數(shù)每只小雞捉了幾條蟲?(幼兒數(shù)一數(shù),點擊圖片出示數(shù)字)

        二、小雞捉蟲

        1、現(xiàn)在雞媽媽請我們這里的小雞寶寶再去捉更多的小蟲子來送給雞媽媽。(出示小鈴,聽小鈴聲音數(shù)一數(shù))

        2、雞媽媽敲小鈴雞寶寶去捉蟲子。

        3、雞媽媽帶領捉好蟲的小雞一起來到桌子邊一起來數(shù)一數(shù)。

        三、小雞裝盤

        1、觀察盤子,請小雞幫雞媽媽裝盤。(根據(jù)盤中數(shù)字取小蟲)

        2、小雞按數(shù)取物。媽媽給每個小雞準備了一個盤子,請你看看盤子里是數(shù)字幾,就裝幾條小蟲。

        四、小雞回家

        1、拿著盤子,雞媽媽和小雞寶寶高高興興的回家。

      小班數(shù)學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能區(qū)分方形和長方形,感知它們的特征。

        2.聯(lián)系方形、長方形的物品。

        活動準備:

        摸箱和圖形塊,圖形印章。幼兒操作材料《數(shù)學》第16--19頁。

        活動過程:

        一、給圖形描邊。

        1.使用幼兒操作材料《數(shù)學》第18頁"方形和長方形",看上面的方形和長方形,叫說長方形的名稱。然后幼兒用筆給兩個圖形描邊。要求每個圖形的一條邊描一種顏色。

        2.提示幼兒,一邊描一邊比較方形和長方形有什么不一樣?

        3.操作后說一說:方形和長方形有什么不一樣?主要比較兩種圖形的'邊有什么不同,結合操作體驗,進行感知經(jīng)驗的比較。

        二、長方形像什么?

        讓幼兒打開《數(shù)學》第19頁"看一看,畫一畫",說說方形天化成了什么?長方形添畫成了什么?說說空白的方形、長方形能添畫成什么?說說還有什么物品像方形?像長方形?

        三、分組活動。

        1.給圖形涂色。

        使用幼兒操作材料《數(shù)學》第18頁。讓幼兒數(shù)數(shù)方形有多少?長方形有多少?把方形涂一種顏色?把長方形涂一種顏色。

        2.摸圖形。

        供給摸箱和圖形快,印章。幼兒做圖形標記插進分類盒中,再從摸箱中摸圖形塊,按標記分放。一邊放一邊說是什么圖形。

      小班數(shù)學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學習手口一致點數(shù)1—5,說出總數(shù)。

        2)嘗試按數(shù)取物,感受數(shù)與量的關系。

        3)體驗與同伴共同參與游戲的愉快情緒。

        4)讓幼兒學習簡單的數(shù)學題目。

        5)了解數(shù)字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初步理解數(shù)字與人們生活的關系。

        活動準備:

        紅、綠、黃糖若干

        活動過程:

        一、游戲:找寶貝(糖寶寶)

        1)今天糖寶寶來和小朋友做游戲,它們都躲起來啦,大家去找找吧。

        2)提醒幼兒要仔細地尋找,聽到信號回到座位邊。

        二、集中數(shù)數(shù):

        1)你們找到了什么?讓糖寶寶排排隊,數(shù)一數(shù)有幾顆?

        2)請幼兒數(shù)一數(shù)、說一說:你有幾顆糖寶寶?

        幼兒介紹,教師展示教具,集體數(shù)數(shù)驗證,要求能手口一致點數(shù),說出總數(shù)。

        3)區(qū)別最大的數(shù)和最小的數(shù)

        4)幼兒聽信號按數(shù)取物,感受5以內(nèi)數(shù)與量的關系,要求聽清楚老師的.信號。

        三、請幼兒品嘗糖果,給于成功的鼓勵

        四、游戲:

        糖寶寶找朋友要求唱完〈找朋友〉的歌曲后,糖寶寶按老師的信號找到相應的朋友并擁抱在一起。

        教學反思:

        在活動中,孩子們參與活動的積極性特別高,因為這是他們感興趣的問題,只是個別孩子對這方面的知識欠缺,但是在活動中,他們能充分調動自己的各種感官來參與活動,我個人認為,這節(jié)課還是成功的。

      小班數(shù)學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能手口一致的點數(shù)1到4,并能說出總數(shù)。

        活動準備

        經(jīng)驗準備:已經(jīng)掌握5以內(nèi)的唱數(shù)。

        課件準備:《五只小猴子》動畫視頻;“禮物盒”組圖。

        活動過程

        播放動畫視頻《五只小猴子》,復習5以內(nèi)的唱數(shù)。

        ——跟著視頻我們一起來復習5以內(nèi)的唱數(shù)吧。

        ——小心不要唱錯數(shù)字哦。

        操作課件,學習手口一致的點數(shù)1-4,并能說出總數(shù)。

        1.操作課件,數(shù)一數(shù)各種物體的數(shù)量。

        ——森林樂園開張了,里面有各種各樣的貨柜,熊貓奇奇和小伙伴們便相約一起去樂園玩。奇奇來到森林樂園的美食柜,奇奇買了哪些美食?

        ——甜甜圈一共有幾個?蛋糕一共有幾個?牛奶有幾瓶?(1)

        ——我們一起來數(shù)一數(shù)吧。

        2.操作課件,數(shù)一數(shù)各種物體的數(shù)量。

        ——熊貓妙妙遇見了森林樂園的玩具柜,玩具柜里有哪些玩具?

        ——玩偶有幾個?小汽車有幾輛?皮球有幾個?(2)

        ——我們一起來數(shù)一數(shù)。

        3.操作課件,數(shù)一數(shù)各種物體的數(shù)量。

        ——小貓蜜蜜碰見了森林樂園的'皮具柜,皮具柜都有哪些東西?

        ——書包有幾個?行李箱有幾個?(3)

        ——我們一起數(shù)一數(shù)吧。

        4.操作課件,數(shù)一數(shù)各種物體的數(shù)量。。

        ——兔一一看見了森林樂園的飾品柜,飾品柜上有什么?

        ——眼鏡有幾個?小鏡子有幾面?小梳子有幾把?(4)

        出示組圖“禮物盒”,鞏固幼兒對4以內(nèi)點數(shù)的掌握。

        ——奇奇和小伙伴們逛完了森林樂園,開心的回家了,走之前,他們還買了一些禮物。

        ——一共有幾個禮物盒?

        ——第一個禮物盒裝著什么?一共有幾個?

        ——第二個禮物盒裝著什么?一共有幾個?

        ——第三個禮物盒裝著什么?一共有幾個?

        教師帶領幼兒數(shù)一數(shù)班級中的物品,在游戲中復習4以內(nèi)的點數(shù)。

        ——我們班級中一共有幾扇門?有幾臺鋼琴?

        ——班級中一共有幾位老師?

        ——娃娃家里有幾個玩偶?幾把椅子?

        活動延伸

        日常活動

        教師可以帶領幼兒逛一逛幼兒園,數(shù)一數(shù)幼兒園內(nèi)大型玩具的數(shù)量。

      小班數(shù)學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在故事情節(jié)中感受并發(fā)現(xiàn)物體的數(shù)量、大小與三只熊的關系。

        2.樂意為三只熊擺放早餐并能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幼兒人手一只小盒子、6個蘋果,畫有三只熊的底板、PPT

        活動過程:

        一、觀察圖片、找出熊愛吃的食物。

        1.出示小熊:這是誰的家?它們家有幾只熊,猜猜分別是誰?

        2.小熊一家要吃早餐了,找找哪些東西是熊喜歡吃的。

        二、分配食物,感知熊大小與數(shù)量

        1.分配餐具并陳述理由

        2.分玉米和蜂蜜罐并陳述理由

        3.操作游戲:分蘋果并陳述理由

        三、延伸活動:思考留下的疑問

        1.找找剩下哪樣東西沒有分,猜猜熊爸爸會找哪個盒子里的魚。

        2.打開蓋子引發(fā)思考

        活動:

        整個活動貼近幼兒的生活,適合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顒又薪虒W方法多樣,運用了比較法、游戲法等;顒又泻⒆觽兡芙Y合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感知物體的數(shù)量、大小與三只熊的關系。幼兒思維活躍,大膽發(fā)言,提高了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在教學過程中,老師設計問題使每個幼兒都積極、主動、愉快地參與活動,氣氛活躍,達到了預定的目標。

      小班數(shù)學教案 篇7

        設計思路:

        小班的孩子以有了粗淺的幾何概念,因此,我設計了“和圖形寶寶做游戲”的活動,讓孩子在游戲探索中對圖形產(chǎn)生興趣,并通過觀察、比較、想象、動手,初步感知不同圖形的不同特征。

        活動要求:

        1、 通過活動讓幼兒更好的掌握圖形

        2、 培養(yǎng)幼兒觀察的能力

        活動重點:

        激發(fā)幼兒對圖形的興趣。

        活動材料:

        1、 三角形、圓形、正方形圖形(各一個)

        2、 三角形、圓形、正方形圖形“餅干”(各幾個)

        3、 沒有輪子的汽車一輛

        4、 三角形、圓形、正方形圖形圖片許多供幼兒串圖形項鏈、線和幼兒人數(shù)相同。

        活動過程:

        一、圖形,給圖形寶寶喂餅干

        1、 圖形寶寶肚子餓了,我們給它喂“餅干”吃。

       。1) 觀察“餅干”的'形狀,有三角形、正方形、圓形

       。2) 幼兒手持圖形,找出與自己圖形相應的“餅干”

        (3) 檢查是不是圖形寶寶都喜歡吃的“餅干”

        二、圖形寶寶做輪子

        1、出示“小轎車”,“小轎車”開不動怎么了?

        2、圖形寶寶們都要做汽車的輪子,我們到該請誰呢?

        三、串項鏈圖形

        1、 圖形寶寶變魔術,變成一根項鏈,找一找項鏈上哪一個是圓形,哪一個是正方形,哪一個是三角形?

        2、 幼兒串項鏈

        3、 幼兒相互說一說,比一比,我的項

        鏈上有哪些圖形寶寶?

        結束。

      小班數(shù)學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在故事情節(jié)中感受并發(fā)現(xiàn)物體的數(shù)量、大小與三只熊的關系。

        2、樂意為三只熊擺放早餐并能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3、通過各種感官訓練培養(yǎng)幼兒對計算的興致及思維的準確性、敏捷性。

        4、能與同伴合作,并嘗試記錄結果。

        活動準備:

        幼兒人手一只小盒子、6個蘋果,F(xiàn)LASH課件活動過程:

        一、觀察小熊一家,通過比較感知"高"、"矮"、"不高也不矮"1、導入:小朋友,看看他們是誰?(小熊)是小熊一個人嗎?還有誰?

        2、哪個是爸爸?為什么你說他是爸爸?

        哪個是小熊寶寶?為什么?

        那媽媽呢?

        3、小結:在我們家里,一般情況都是爸爸長得最高,寶寶長得最矮,媽媽長得不高也不矮。

        二、創(chuàng)設小熊一家吃早餐的情境,通過分碗這一事件,區(qū)分"大"、"小"、"不大也不小"1、引導語:小熊一家今天要在草地上吃早餐,碗呢?早就準備好了三只碗。

        2、哪知碗給爸爸?什么顏色的?

        哪只給媽媽?什么顏色的?

        寶寶呢?

        三、情境"分蜂蜜",體會蜂蜜的多少和三只熊的關系1、今天小熊一家要吃4樣早餐。他們會吃些什么呢?請你來猜一猜。

        2、到底是什么呢?(蜂蜜)第一樣早餐是蜂蜜,瓶子上有數(shù)字,這個是1號瓶……3、幾號瓶給熊爸爸吃?為什么?

        幾號瓶給熊寶寶吃?為什么?

        幾號瓶給熊媽媽?為什么?

        4、小結:一般情況下,爸爸最高,胃口也最大,所以吃得蜂蜜也是最多的……四、情境"分玉米",感知"粗"、"細"1、引導語:第二樣早餐是什么?(玉米)剛剛蜂蜜瓶子有高有低,我們一下就看出來了。玉米都是一樣高的,要怎么分呢?為什么?

        2、通過肢體語言引導幼兒感知"粗"、"細"--人是講胖的,玉米要講粗(動作提示),慢慢的,就變……(動作收緊)細了小結:熊爸爸胃口最大,吃的玉米也是最粗的……五、情境"分蘋果",引導幼兒操作1、明確要求:第三樣早餐是什么?(蘋果)數(shù)數(shù)有幾個?怎么分呢,他們是這么分的:熊爸爸吃得最最多,熊寶寶吃得最最少,熊媽媽吃得不多也不少2、幼兒復述要求:他們是怎么分的`?

        3、幼兒走到桌邊進行操作活動。教師重復講述要求:三只熊都要有的吃,要全部分完4、幼兒帶著自己的操作卡回到座位上5、評價(1)把錯的拿出來:對不對?

       。2)出示對的:對不對?誰跟他一樣?問問爸爸媽媽對不對?六、情境"分魚"1、引導語:第四樣早餐是魚。盒子上有什么?什么意思啊?

        2、哪個盒子給爸爸?(6條魚的)寶寶呢?(2條魚的)媽媽呢?(3條魚的)爸爸媽媽們同意嗎?

        3、揭開盒子:我們來看看。6條什么樣的魚?

        4、現(xiàn)在還是把6條小魚給爸爸嗎?

        5、小結:有的時候數(shù)字大的表示多,但有時數(shù)字大的并不一定表示多。這個問題有點難,等我們長大了就明白了。

        教學反思:

        《三只小熊的早餐》的數(shù)學活動是讓孩子在故事情節(jié)中認識三只熊,在對家庭成員的認識中區(qū)分大小和比較的大與小,高矮和比較高與矮,由此幫助三只熊分早餐的過程中,進一步感知大、中、小;在操作中,通過觀察、比較、操作等讓幼兒感受并發(fā)現(xiàn)物體的數(shù)量、大小與三只熊的關系。

      小班數(shù)學教案 篇9

        本次活動在操作的過程中,可以讓幼兒認識并能區(qū)分圓形、正方形、三角形,并且讓幼兒學會比較它們的大小。

        活動準備:

        1、大小顏色各不一樣的幾何圖形;

        2、圖形娃娃圖片一張;

        3、每人一份大小不一的幾何圖形;

        活動進程

        一、以談話導入,激趣幼兒

        1、小朋友們,你們看我們班今天來了這么多的阿姨,小朋友們問阿姨好啊。除了阿姨以外,我們還來了一位神秘的.小客人你知道是誰么?

        2、讓老師告訴你吧,今天的客人就是圖形娃娃,(出示幾何圖形)小朋友打個招呼吧。你們看圖形娃娃是由哪些圖形組成的呢?它們長的什么樣子呢?

        二、帶領幼兒認識幾何圖形

        1、教幼兒說出這幾個圖形的相應特征。

        2、請幼兒找一找:我們的活動室里還有什么東西也是三角形、圓形、正方形?

        3、小游戲:拼小路(復習幾何圖形)

        小朋友們,圖形娃娃看到小一班的小朋友這么聰明很高興,它也邀請大家到它的家里去做客,好么?

        介紹游戲玩法:

       。1)到娃娃家要經(jīng)過一條小路,可是這條小路還沒有鋪好,需要大家一起來動手;(幼兒動手拼)

       。2)小朋友們這么棒咱們來慶祝一下吧,帶領幼兒唱歌,歌曲結束以后馬上踩到石頭上,并提問:你踩的是什么圖形?什么顏色的

        三、學習按照大小排序

        1、圖形娃娃的家到了,可是圖形娃娃要考考小朋友,誰答對了就請誰到家里去玩,你們有信心么?

        2、請個別小朋友下來給幾何圖形排序

        3、請每個小朋友都來給圖形排序。

        4、每個小朋友都過關了,圖形娃娃邀請你們到家里來玩,可是咱們送什么禮物呢?對了,圖形娃娃最喜歡幾何圖形了,咱們就把手里的圖形送給他們好么?三角形娃娃最喜歡三角形、圓形娃娃喜歡圓形、正方形娃娃喜歡正方形,你們可千萬別送錯了。

        5、請幼兒分組下來送玩具;

        6、老師檢查幼兒送的禮物。

      小班數(shù)學教案 篇10

        一、活動目標:

        1、在游戲活動中,初步嘗試按鞋子的大小、顏色、外形等特點進行配對。

        2、初步培養(yǎng)觀察力和動手能力,萌發(fā)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3、養(yǎng)成自己整理鞋子的良好習慣。

        重點:按鞋子的大小、顏色、款式等特點進行配對。

        難點:尋找鞋底的秘密,特別是形狀:兩頭大中間向里凹,但兩只鞋子的朝向是相反的。

        二、活動準備:

        1、與幼兒人數(shù)相近的大小、顏色、款式各異的鞋子散落放在鞋架上,用布先遮起來,人手一張白紙。

        2 、歡快的音樂一段。

        3、半圓形的座位安排,中間留有空地,便于活動。

        三、活動過程

        (一)奇怪的鞋子

        1、教師以故事的形式引出:娃娃家里的寶寶呀,特別愛漂亮,她每天都要換一雙新鞋子,所以她的鞋子特別多,最后,連她自己都分不清哪兩只是一雙了,有一天他穿了一雙很特別的鞋子,一只是大的紅鞋子,一只是小一點兒的花鞋子(教師邊講邊出示兩只鞋子),可是這一天,她非常不開心,你們知道她為什么不開心嗎?(幼兒猜測,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兩只鞋子的不同)

        2、教師小結:兩只大小不同、形狀不同、顏色也不一樣的鞋子不是一雙,所以穿的`人當然就不舒服了。

        (二)我的鞋子

        1、師:那我們穿的鞋子是怎樣的,它有什么特別的地方呢?

        2、引導幼兒觀察、比較自己腳上的鞋子,鼓勵幼兒大膽地說說自己鞋子的特別之處。(著重從鞋子的外型、顏色、大小等特點來觀察)

        3、師:我們穿的鞋子的大小相同,顏色一樣,款式也一模一樣。除了這些秘密外,它還有什么特別的地方呢?

        4、教師提供白紙,引導幼兒觀察鞋底的秘密(幼兒可脫下鞋子來看,也可在白紙上踩上一對腳印再觀察):如,兩只鞋底(或鞋。┑幕y是一樣的,鞋底(或鞋。┑男螤钍莾深^大中間向里邊凹,但它的朝向是相反的。

        5、教師小結:兩只大小相同,顏色一樣,款式一樣,鞋底的花紋和形狀也相同,但朝向相反的鞋子,我們叫

        它一雙鞋。

        (三)鞋子配對

        1、(出示鞋架和隨處亂放的鞋子),師:娃娃家的寶寶經(jīng)常把鞋子亂丟亂放,害得媽媽找也找不到,還常常把鞋子穿錯。聽說我們小朋友很聰明,能夠把鞋子一雙一雙的整理好,他們家的媽媽想請我們小朋友幫忙整理一下,好嗎?可是怎樣的兩只鞋子才算一雙呢?

        2、師:我們腳上穿的鞋子的款式、顏色和大小都是一樣的,請你也按照鞋子的大小、顏色、款式、鞋底的花紋和形狀以及朝向等特點,把這些鞋子一雙一雙的配配好,再把它們擺放在座位前。

        3、幼兒分散收拾,將找到的兩只鞋子擺放在身邊,并自由說說為什么要將這兩只鞋子放在一起。

        4、師:我們?yōu)槭裁匆堰@兩只鞋子放在一起呢?(重點引導幼兒從鞋子的大小、顏色和款式來講述)

        5、師:把兩只長得一樣的鞋子并在一起反過來朝上看看它鞋底有什么不同(引導幼兒觀察鞋底的形狀和花紋)

        6、幼兒觀察得出:兩只鞋底的花紋是一模一樣的,形狀也都是兩頭大中間向里凹,并且所朝的方向是相反的。

        7、教師小結:外形一樣、顏色一樣、大小一樣、鞋底的形狀和花紋也一樣,凹型所朝的方向不一樣的兩鞋子叫一雙,所以要放在一起。

        8、幼兒相互檢查、驗證,并把找對的鞋子放到鞋架上。

        (四)養(yǎng)成整理鞋子的好習慣

        1、師:我們的小朋友真是太棒了,把娃娃家的鞋子一雙一雙的擺放整齊,這下娃娃的爸爸、媽媽和寶寶要穿鞋就很方便,也不會穿錯了,看上去也很漂亮。

        2、平時,我們回家換下來的鞋子也要一雙一雙的放整齊,下次穿的時候會又方便又快,而且,看上去也舒服。

      【小班數(shù)學教案】相關文章:

      小班數(shù)學教案【精選】07-27

      小班數(shù)學教案(經(jīng)典)07-28

      (精選)小班數(shù)學教案08-05

      小班數(shù)學教案[經(jīng)典]08-04

      小班數(shù)學教案【經(jīng)典】08-09

      小班數(shù)學教案(經(jīng)典)08-08

      [精選]小班數(shù)學教案07-26

      (精選)小班數(shù)學教案08-15

      小班數(shù)學教案09-30

      小班數(shù)學教案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