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的綜合實踐教案模板匯總六篇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教案有助于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那么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綜合實踐教案6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綜合實踐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 學會辨認物品的所有者;
2、 學會根據(jù)場景詢問物品的所屬,以及英語中對應的表達法;
3、 學會如何寫尋物啟事和失物招領。
活動過程
活動1、 找主人:這是誰的┅┅?
課前準備:教師收集一些學生物品:書、筆記本、手表、鉛筆、鋼筆、尺子、鉛筆盒、橡皮、書包等
活動步驟:
1、把課前收集的物品展示給學生,問他們這些東西是誰的。
2、詢問幾個學生某些物品是誰的,然后把學生的名字填在表格里。
3、讓學生互相詢問物品的主人。當所有的`學生都做完后,和他們一起確認這些物品的主人,并歸還他們。
完成任務所需要的語言結構:
1。 Is this your book ? Yes, it is 。 It’s my book 。
2。 Is that your ruler? No, it isn’t。 It’s her ruler 。
活動2、介紹家人
課前準備:學生課下準備兩三張全家福照片。
活動步驟:
1、 把4—6個學生分成一組。
2、 小組活動,讓學生互相介紹自己的父母。、
3、 每一組出一個學生向全班介紹自己組員的父母。
完成任務所需的語言結構:
1、 This is my mother 。Her name is … That is my father。 His name is …
2、 This is Jack’s father 。 His name is … That’s Jack’s mother 。Her name is…
3、 Is his name …? Is her name…?
活動3、尋物啟事
Teacher: Have you ever lost anything ? How could you find it ?
活動步驟:
1、 先想想,你曾經(jīng)丟過東西嗎?丟過什么
2、 你通常如何尋找自己丟失的東西呢?
3、 寫一份尋物啟事,來尋找你丟失的東西。
4、 四人一組,把你的尋物啟事讀給你同組的人聽。
完成任務所需要的語言結構:
1。 My book is …
2。 My name is …
3。 Please call 928—6820。
綜合實踐教案 篇2
活動準備:
1、袋鼠的圖片,
2、袋鼠媽媽的胸卡一個,袋鼠的胸卡若干,狼的服飾一套,獵 槍一竿
3、錄音機和磁帶
4、布置森林場景
活動過程:
一、聽音樂《開火車》律動入室
二、學習蹦跳步:
1、教師出示圖片,引入
2、復習歌曲《袋鼠》
3、學習蹦跳步:
(1)教師示范蹦跳步,幼兒學習。
(2)幼兒兩人一起做蹦跳步。(要求幼兒兩人動作協(xié)調一致,同時一下一下地跳,每小節(jié)跳一下)
4、啟發(fā)幼兒用不同動作表現(xiàn)“相親相愛”
引導幼兒想出相互撫摸、拍打、摟抱等動作
三、學游戲《袋鼠》提醒幼兒遵守游戲規(guī)則
1、教師邊放音樂邊講述故事:今天天氣可真好,袋鼠媽媽把她的'孩子乖乖放在她的口袋里,帶著乖乖一起去森林里玩,袋鼠媽媽和乖乖相親相愛,非常高興。森林里來了一只大灰狼,慢慢的尋找著小袋鼠。獵人叔叔及時趕來,舉起獵 槍打死了大灰狼。小袋鼠們又可以高高興興的和媽媽在一起相親相愛了!
2、教師講解游戲規(guī)則:音樂一時,幼兒兩人一組,同時做蹦跳步,每小節(jié)跳一下。唱到第三句時,兩人做相親相愛的動作。到結束句時,袋鼠們一起蹲下不動。音樂二時,大灰狼聽音樂按節(jié)拍大步走,做找袋鼠的樣子。等音樂結束,獵人“砰”開槍,“大灰狼”倒地裝死。獵人說:“大灰狼死了,袋鼠出來吧!”袋鼠們又做蹦跳步繼續(xù)游戲。
3、第一遍游戲教師當袋鼠媽媽,請能干的幼兒扮演“狼”和“獵人”提醒幼兒:“狼”出來時,“袋鼠”們蹲下不動。第二遍音樂再響起時,提醒“袋鼠”們按節(jié)拍做蹦跳步。
4、每次游戲結束后,教師簡單講評。
(1)幼兒兩人一起做蹦跳步。(要求幼兒兩人動作協(xié)調一致,同時一下一下地跳,每小節(jié)跳一下)
4、啟發(fā)幼兒用不同動作表現(xiàn)“相親相愛”
引導幼兒想出相互撫摸、拍打、摟抱等動作
三、學游戲《袋鼠》提醒幼兒遵守游戲規(guī)則
1、教師邊放音樂邊講述故事:今天天氣可真好,袋鼠媽媽把她的孩子乖乖放在她的口袋里,帶著乖乖一起去森林里玩,袋鼠媽媽和乖乖相親相愛,非常高興。森林里來了一只大灰狼,慢慢的尋找著小袋鼠。獵人叔叔及時趕來,舉起獵 槍打死了大灰狼。小袋鼠們又可以高高興興的和媽媽在一起相親相愛了!
2、教師講解游戲規(guī)則:音樂一時,幼兒兩人一組,同時做蹦跳步,每小節(jié)跳一下。唱到第三句時,兩人做相親相愛的動作。到結束句時,袋鼠們一起蹲下不動。音樂二時,大灰狼聽音樂按節(jié)拍大步走,做找袋鼠的樣子。等音樂結束,獵人“砰”開槍,“大灰狼”倒地裝死。獵人說:“大灰狼死了,袋鼠出來吧!”袋鼠們又做蹦跳步繼續(xù)游戲。
3、第一遍游戲教師當袋鼠媽媽,請能干的幼兒扮演“狼”和“獵人”提醒幼兒:“狼”出來時,“袋鼠”們蹲下不動。第二遍音樂再響起時,提醒“袋鼠”們按節(jié)拍做蹦跳步。
4、每次游戲結束后,教師簡單講評。
5、游戲結束時袋鼠媽媽帶領小袋鼠們離開活動室。
綜合實踐教案 篇3
一、活動目標:
1、通過讓小海豚直立水面的實驗,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求異創(chuàng)新精神,培養(yǎng)學生在實驗中學會自行解決問題的能力。
2、激發(fā)學生對科學小實驗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團結協(xié)作的意識。
二、活動準備:
教師準備:剪好的`小海豚50個、鉗子、尖錐、托盤、工具筐、水糟、實物投影、大玻璃缸、觀察記錄表等。
學生準備:泡沫塊、海綿、鐵皮、鐵釘、橡皮泥、塑料瓶、木棍、各種形狀的紙盒、乒乓球、細沙土、剪刀、鉛筆、橡皮、彩筆、膠條、皮筋等。(也可給學生分組,讓學生分幾次帶到學校,教師作好分類工作。)
三、活動重點及注意問題:
1、活動重點:選擇不同材料,設計多種方法讓小海豚直立水面。
2、注意問題:
、俳處熆勺寣W生提前收集各種材料分類準備好,盡量豐富些交到老師處,分放在工具筐內。
、诎压ぞ吆陀镁邤[放在托盤內,分成幾組供同學選用。
、凼褂霉ぞ咭欢ㄒ⒁獍踩,用完放回原處。
④活動前給學生提出要求:恰當選取工具、用具、材料放在托盤上,用完后再分類放回原處。
四、活動時間:
6O分鐘
五、活動過程:
。ㄒ唬┗顒訉耄和瑢W們知道動畫片中的小一休嗎?他最大的優(yōu)點是什么?今天,我們就和小一休比一比誰最愛動腦筋、誰更聰明。
(二)觀察發(fā)現(xiàn):教師往水槽中放入海綿、鐵釘、橡皮泥、紙團、空瓶子、裝了沙子的瓶子等,引導學生仔細觀察,然后把看到的現(xiàn)象告訴大家,并記錄在觀察記錄上。
(三)初步探究:請每個學生自選材料,自己設計實驗,想辦法改變它們的浮沉狀況,看誰的方法巧、效果好。并簡單地填寫觀察記錄。
(四)實踐活動:許多小海豚想直立在水面上,請大家?guī)兔Α?/p>
1、學生自愿分組結合,進行初步嘗試。
2、學生獨立思考,反復實踐,記好觀察記錄。
3、教師提示:要想讓小海豚直立在水面上,除了要選擇恰當?shù)牟牧贤猓應注意些什么(也就是小海豚直立水面與什么條件有關系)?
4、重點啟發(fā):別人的方法我不用,我的方法與眾不同。
5、整理觀察記錄,選出自己認為最好的方法準備展示。
6、展示自己的實驗成果(實物、觀察記錄),試說小海豚直立水面與什么條件有關?
7、分組討論:在實驗過程中你遇到了什么困難?你是怎樣解決的?通過實驗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還想知道些什么?
8、個人美化自己的小海豚及配用材料,集體展示成果。
9、自我評價:對實踐能力、創(chuàng)造能力、合作精神等方面進行評價。
。ㄎ澹┗顒友由欤好利惖男『k喾浅8兄x大家想出了那么多的辦法讓它們直立在水面上,現(xiàn)在小海豚又要請大家?guī)椭,它們想潛入水底、想在水面上跳躍、想在水中游泳,你愿意繼續(xù)幫助它們嗎?
。┙處熜〗Y活動情況:同學們通過自己觀察、自己選材、自己設計、自己實驗、自己解決困難、自己尋找答案、自己提出新問題、自我評價等活動,說明我們比一休更聰明。在活動中大家又提出一些新問題,有待我們去解決;在實驗中也涉及到一些新知識,需要我們進一步求知探索。
綜合實踐教案 篇4
教學目的:
1、通過三首不同民族樂器借鑒形式樂曲的賞析,讓學生突破狹隘的民族觀,從世界大文化的高度,積極認識“樂器借鑒”這一文化現(xiàn)象的社會價值。
2、運用電腦作曲軟件讓學生探究在多媒體計算機中進行“樂器借鑒”,從而加深對“樂器借鑒”這一文化現(xiàn)象的社會價值的認識。
教學重點:
1、重點了解不同民族樂器借鑒的形式。
2、指導學生運用音色在多媒體電腦中進行不同民族樂器借鑒。
教學準備:
1、多媒本硬件:
2、多媒體軟件:《不同民族樂器的相互借鑒》
教學過程:
一、情景創(chuàng)設:
1、欣賞音樂片段,考慮:(1)作品名(2)作曲者(3)什么樂隊演奏
2、感悟:為什么中國民樂隊演奏這首曲子,在什么地方演出(看影片文件)
中國民樂隊演奏傳統(tǒng)西洋樂曲是屬于一種什么樣的文化現(xiàn)象,由此引發(fā)課題——不同民族樂器的相互借鑒。
二、新課導入:質疑:為什么會出現(xiàn)不同民族樂器的相互借鑒現(xiàn)象呢說明:借鑒的生命力每一種民間樂器都有其富于美感的藝術特色,同時也往往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每一個民族的人們對自己的民間樂器都有很深的感情,但對異族樂器都抱有一定的新鮮感和獵奇感,因此,民族樂器通過借鑒可以展現(xiàn)音樂作品新的.風貌,民族情感在樂器的借鑒中可以煥發(fā)新的光彩。
三、作品賞析:揭示不同民族樂器借鑒的形式作品一:羅馬尼亞民間樂曲《云雀》,排簫演奏與楊琴演奏的比較借鑒形式:用東方樂器表現(xiàn)西方民族情感分析:這種借鑒的特點(相同點及不同點)
作品二:東北民間樂曲《江河水》管子獨奏與二胡協(xié)奏曲的比較借鑒形式:用西洋樂隊烘托東方樂器討論:A、這首樂曲表現(xiàn)什么情感B、管弦樂隊的加入起到什么作用C、這種借鑒的意義
作品三:小提琴協(xié)奏曲《梁山伯與祝英臺》借鑒形式:用西洋獨奏樂器和樂隊表現(xiàn)東方情感討論:A、這種借鑒好不好,為什么B、這種借鑒是不是也體現(xiàn)民族性,為什么補充舉例:馬曉軍與二胡結論:跨民族的樂器借鑒、滲透、合作能造就全新的時代經(jīng)典
四、實踐操作:在多媒體計算機上進行樂器借鑒,體驗不同民族樂器的借鑒。
1、簡要介紹色彩性比較強的幾件民族樂器的音色特性及與雅瑪哈KB——410電子琴上民族樂器音色的比較
2、在Cakewalk電腦作曲軟件上進行編輯樂曲1:茉莉花樂曲2:雪絨花樂器:弦樂(小提琴)、長笛、雙簧管、薩克斯、二胡、笛子、笙等
3、具體要求:(1)分組討論選擇樂器(2)派代表交流并說明為什么(3)派代表進行操作五、小結:跨民族不同樂器的借鑒、滲透、合作不僅能造就全新的時代經(jīng)典,同時也體現(xiàn)了人類文化的相互尊重,從而應驗了“音樂是跨越國界的語言”這句名言。
綜合實踐教案 篇5
教學
目標
1、根據(jù)自己對媽媽的了解,寫一寫有關媽媽的事情。
2、和媽媽談談心,進一步了解媽媽的生活與工作,并把情況記錄下來。
教材分析
重點
難點
寫一寫有關媽媽的事情,進一步了解媽媽的生活與工作。
課前
準備
和媽媽談談心,并做好記錄。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媽媽是我們最親近的人,我們從小就享受著媽媽對我們的關心和照顧。同學們,你們了解自己的媽媽嗎?
二、教學過程。
1、根據(jù)自己對媽媽的了解,寫一寫有關媽媽的事情:
媽媽的年齡,媽媽最喜歡吃的東西,媽媽最喜歡做的事情,媽媽最大的心愿……
2、齊來寫一寫“我的媽媽”。(可以寫一寫自己媽媽的外貌、性格特點等)
3、根據(jù)自己的記憶,寫一寫媽媽讓自己最難忘的一件事情。
4、四人小組討論:我對媽媽的`感受。然后派代表面對全班講一講。最后師小結。
5、就課前預習,匯報對媽媽生活與工作的了解,以及媽媽一天的作息時間、工作和家務情況的調查:
A、 四人小組內匯報。
B、 由小組長匯總小組成員意見后向全班匯報。
C、 師小結。
三、師總結:本節(jié)課,同學們都能按要求了解了自己的母親,很好!
四、布置作業(yè):
回家后把最想跟媽媽說的話告訴媽媽。
教學后記
課 時 計 劃
第 周 星期 年 月 日
課題
綜合實踐教案 篇6
1、交通與生活
活動目標:
1.通過交流和展示認識常見的交通工具,并知道交通工具是隨著社會的發(fā)展而不斷進步的,二年級上冊綜合實踐教案。
2.認識主要的交通工具,并能夠運用所認識的交通工具設計一次旅游計劃。
3.通過設計未來交通工具的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想像能力。
重點: 學生在認識基本交通工具的基礎上,讓學生了解更多關于交通工具的知識。
難點: 讓學生進行比較,從而了解交通工具是隨著社會的發(fā)展不斷進步的。
課時: 1 課時
流程:
。ㄒ唬⿲
可采用提問的方法:你們坐過公共汽車嗎?你有什么感受?讓學生口答,還可以討論的方式進行引人,讓學生討論:我們現(xiàn)在若去公園,應該怎么走?
。ǘ┗顒拥慕M織
1.“看一看”:
可先讓學生觀看書上的圖片,讓學生說出它們的名稱,這些都應屬于什么?引導學生認識并說出交通工具,然后提問:“交通工具有什么作用?”讓學生充分發(fā)言。
2.“寫一寫”:
可由學生小組先進行討論:除了公共汽車,你還知道什么交通工具?討論結果先在書上寫出來,然后各組選派代表進行匯報。
3.“問一問”:
課前讓學生就書中的`表格對自己的父母或其他人進行調查,了解不同的年代人們出行是依靠什么樣的交通工具,并記錄在書中的表格中,在課堂上進行匯報。老師在事先準備好的表格中依據(jù)學生的回答進行記錄,然后,讓學生根據(jù)表格中的匯報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討論、比較:不同年代的交通工具有什么不同?你有什么看法?此項活動讓學生談出自己的看法,發(fā)言人數(shù)不限,讓學生自愿講比較好。在此基礎上,最后讓學生歸納出:交通工具的發(fā)展也是隨著人類社會的不斷發(fā)展而不斷進步的。
4.“做一做”:
可以讓學生根據(jù)自己的認識與了解,設計一份從自己家出發(fā)到天池旅游的出行路線及乘坐的交通工具。老師可適當提示當前所處的位置,然后讓學生在討論的基礎上進行設計和選擇。必要時,老師可出示地圖,使學生更為直觀。各小組匯報時,可相互補充,完善他們的旅游計劃。這一活動主要培養(yǎng)學生的歸納和實踐能力。
5.“想一想、畫一畫”:
要求學生充分發(fā)揮想像,設計一個未來的交通工具。學生可采用多種形式:可以畫圖、寫小短文、制作小作品等,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有創(chuàng)意的作品可以在班上作展示。
(三)活動參考資料
交通工具:交通工具是人們在日常生活中解決交通問題的工具,一般可分為陸地交通工具、水上交通工具、空中交通工具三種。陸地交通工具主要有汽車、火車、摩托車、自行車、三輪車等,公共汽車是最普遍的公共交通工具。水上交通工具主要是輪船(包括海輪和江輪)摩托艇、輪渡、擺渡等?罩薪煌üぞ咧饕歉鞣N型號的客機和直升機。
汽車:汽車和人們的生產(chǎn)生活關系密切,從德國工程師高特列布·戴姆勒發(fā)明第一輛汽車以來,近一百年公路交通飛速發(fā)展起來。汽車的發(fā)動機叫內燃機,它是通過霧狀汽油在氣缸內燃燒,以氣推動活塞帶動曲軸而轉動的,火車的蒸汽機是在鍋爐外燃煤,燒開鍋爐內的水,產(chǎn)生蒸汽推動機器的。用內燃機車輛代管外燃機車輛,是交通運輸史上的一大進步,給人類帶來極大的方便。但無論是內燃機還是外燃機,都會產(chǎn)生許多有害廢氣。這些廢氣主要是一氧化碳、碳氫化合物和氛氧化合物,它們會污染大氣,破壞人類生存環(huán)境,所以現(xiàn)代科學家正在致力于研究制造污染少或無污染的汽車和火車,F(xiàn)在電動機車已被廣泛應用,蓄電池車和太陽能電池車輛也在研究試制,教案《二年級上冊綜合實踐教案》。氫的燃燒只能變成水蒸汽,沒有污染,研究氫能的利用是高科技項目。
公共汽車是人們最常用的交通工具。公共汽車主要分普通公共汽車、小公共汽車兩種。公共汽車設首站和未站,中間每一站設一個站牌,顯示該公交車運行路線的各站站名、首站、末站、以及首、末班車的時間,給乘客提供方便。
板書: 交通與生活
四十年前: 二十年前:
現(xiàn)在:
交通工具是隨著社會的發(fā)展而不斷進步的。
【綜合實踐教案】相關文章:
綜合實踐教案05-19
綜合實踐教案08-11
綜合實踐教案范文03-27
綜合實踐活動教案01-07
綜合實踐活動的教案05-31
(薦)綜合實踐教案06-10
綜合實踐優(yōu)秀教案11-04
綜合實踐教案(熱門)10-20
綜合實踐課教案10-26
關于綜合實踐教案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