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年》的教案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jù),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關于《年》的教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關于《年》的教案1
【教學內(nèi)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shù)學(二年級上冊)》第1~3頁和練習一的第1~3題。
【教學目標】
1.通過動手實踐,使學生意識到量物體應該用相同的工具來量。
2.認識尺子,初步建立1厘米的長度概念,會用厘米度量比較短的物體的長度。
3.培養(yǎng)學生的估算意識和能力。
4.培養(yǎng)學生動手實踐和合作學習的學習方法,并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shù)學。
【教學過程】
一、感知量物體可以用相同的工具來量
導入:同學們,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些禮物,就放在盒子里面,想知道是什么嗎?請把盒子打開,拿出來相互看一看,并說說你們看到了什么。
(學生打開盒子觀察并進行交流)
1.用學具量同樣長的邊。
教師請學生挑出一件自己最喜歡的物體,擺一擺數(shù)學書的短邊是幾個物體的長。
。▽W生動手操作,并匯報測量結(jié)果,同時用多媒體顯示測量結(jié)果)
師:難道你們數(shù)學書的短邊不一樣長嗎?請動手比一比。
。▽W生相互動手比數(shù)學課本并回答“一樣長”)
師:一樣長的邊為什么測量的結(jié)果不一樣呢?
生:因為量書時用的東西有的長,有的短。
師:如果都用同樣長的工具來測量,結(jié)果會怎樣呢?請小組再用正方體擺一擺,數(shù)學書的短邊是幾個小正方體的長呢?
。▽W生動手操作并分小組匯報,使學生知道,如果都用同樣的物體量書的短邊,得到的`結(jié)果相同。)
2.用學具量長度不同的邊。
(電腦出示數(shù)學課本和文具盒這兩幅圖,并演示用曲別針測量書的短邊,用小刀測量文具盒的長邊。)
測量后教師問發(fā)現(xiàn)了什么(小刀比曲別針長,文具盒的邊比書的邊也長)。
師:如果把小刀換成曲別針,讓我們來看一看會出現(xiàn)什么情況。
。ǘ嗝襟w演示用曲別針量文具盒的過程,讓學生知道文具盒的長度比書的短邊多用了6個曲別針。)
小結(jié):我們通過動手實踐和觀察,知道了量物體應該用相同的工具。
3.實踐活動。
。1)處理第2頁“做一做”中的第1題。
。▽W生獨立完成)
。2)處理第2頁“做一做”中的第2題。
。▽W生都用新鉛筆量所想量的物體的長,可以自己量,也可以幾人合作,最后相互交流并匯報測量結(jié)果。)
。3)處理第2頁“做一做”中的第3題。
。ǘ嗝襟w顯示題目內(nèi)容,說明題意,讓學生估算,電腦驗證。)
二、知道量物體的長度也可以用尺子來量
1.認識尺子。
師:剛才我們用鉛筆來測量物體時,量了一次又一次,多麻煩呀。用什么去量比較方便呢?(尺子)
教師請學生拿出尺子看一看,能發(fā)現(xiàn)什么(數(shù)字、刻度線、cm),教師介紹刻度線和“cm”;并向?qū)W生說明“厘米”是一種長度單位。
2.認識長度單位“厘米”。
。1)認識1厘米有多長。
。娔X演示從0到1中間的長是1厘米)
師:你認為還有從哪個數(shù)字到哪個數(shù)字中間的長度也是1厘米呢?在你的尺子上找出1厘米給你的同桌看一看。
。ㄐ〗M活動)
(2)感知厘米有多長。
、贉y量棱長1厘米的小正方體的長。
、诟兄1厘米有多長(教師帶領學生用左手的拇指和食指輕輕夾住小正方體,右手慢慢把它拿走,告訴學生拇指與食指中間的空隙大約是1厘米,并讓學生把它記在腦子里)。
、坶]上眼睛想想1厘米有多長。
、鼙犻_眼睛比畫一下1厘米大約有多長。
。3)尋找生活中的“1厘米”。
、倥e例(電腦出示圖釘,請學生仔細觀察,并演示它的長度是1厘米)。
、趯W生自己尋找生活中的“1厘米”。
。ㄗ杂苫顒樱梢杂贸咦恿,也可以目測)
、蹍R報交流。
3.用厘米測量物體的長。
師:請同學們拿出黃色紙條,試著量一量它的長是幾厘米。
。▌邮譁y量之后,讓學生在展臺上演示,并說出測量的方法。同時教師提醒學生,在測量時,要把尺子的0刻度對準物體的左端,物體的右端對著幾,就是幾厘米。)
師:請同學們用這個方法,再量一遍黃色紙條的長。
三、課堂總結(jié)
1.指導學生看書。
2.課堂總結(jié)。
師:通過今天的學習,你學會了什么?
。ㄏ茸寣W生總結(jié),教師最后進行歸納)
。1)要知道物體的長,可以用相同的物體量。
。2)要知道物體的長,可以用尺子量。
。3)用尺子量物體時,要把尺子的0刻度對準物體的左端,物體的右端對著幾,就是幾厘米。
四、鞏固練習
1.進一步掌握用尺子測量物體的方法。處理課本練習一(第6頁)第1題。
2.通過學生用長度單位(厘米)量物體的實踐活動,來體驗用厘米量物體的過程。處理課本練習一(第6頁)第2~3題。
。▽W生自己量,之后同桌互查,小組交流)
五、結(jié)束語
師:請同學們用尺子量一量數(shù)學書的短邊有多長。
(學生測量后匯報)
師:數(shù)學的短邊長是14厘米多一點,到底多多少呢?這要用到另外一個長度單位,咱們以后再學。
關于《年》的教案2
第一單元指要
本組教材是以“美麗的秋天”為主題整合內(nèi)容,主要由識字
1、《秋天的圖畫》、《黃山奇石》、《植物媽媽有辦法》、《古詩兩首》、《語文園地一》組成,是一組實施美育的優(yōu)秀教材。
教學本組教材時,教者要充分開發(fā)和利用課程資源,讓學生感受秋天的美好,領略大自然的神奇與美麗。同時,讓學生體會出美好幸福的生活是勤勞的人們創(chuàng)造的。教學時要發(fā)揮學生的自主性,激發(fā)學生觀察大自然的興趣,引導學生觀察秋天景物和氣候,了解秋天,感受秋天,并注意引導學生能自己畫秋天、寫秋天等,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提高語文綜合素養(yǎng)。
《秋天的圖畫》是一篇新選課文,篇幅短小,淺顯易懂。豐收的熱鬧情景和人們的喜悅心情呈現(xiàn)出來,教學時應引導學生感悟秋天的美好,并能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來表現(xiàn)秋天!饵S山奇石》是圖文并茂,讀后我們仿佛被作者帶到了景色秀麗神奇的黃山。一塊塊本無生命的巖石被描繪得惟妙惟肖、活靈活現(xiàn)。讓人感到自然的偉大、神奇。教學時要激發(fā)學生對大自然的喜愛之情,同時應在培養(yǎng)學生觀察力與想象力的基礎上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探究學習,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植物媽媽有辦法》是一首詩歌,介紹了一些科學常識,語言生動活潑。在教學中,要注意引導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感悟,在讀中了解知識,把向書本學習和向大自然學習結(jié)合起來。
《識 字 一》教案設計
設計理念:《小學語文課程標準》在一、二年級段識字與寫字要求中指出: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的愿望。掌握漢字的基本筆畫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筆順規(guī)則用硬筆寫字,注意間架結(jié)構(gòu)。初步感受漢字的形體美。養(yǎng)成正確的寫字姿勢和良好的寫字習慣,書寫規(guī)范、端正、整潔。本課是三組關于秋天的四字詞語。這些詞語既描繪了秋天的美麗景色,又描繪了秋天的氣候特點和豐收景象。三組詞語排列有序,合轍壓韻,讀起來朗朗上口。教學時采用多種方法復現(xiàn)生字,引導學生自主識字,合作學習。引導學生反復朗讀,在熟讀成誦的基礎上,聯(lián)系生活實際,邊讀邊想象畫面,了解詞語的意思!拔視x”中的詞語,具有積累詞匯和鞏固生字雙重目的,要引導學生在讀中發(fā)現(xiàn)其中的規(guī)律,如,盡力、盡情;爽快、涼爽、直爽……寫字時應注意指導學生把字寫端正,寫美觀。
教學目標:
1、會認11個生字。會寫10個字。
2、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詞串。
3、觀察圖畫,借助圖畫去理解字詞。
4、了解秋天的.特點,積累詞語。
教學重難點:
激發(fā)興趣自主識字、讀詞,寫字。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ㄕ勗捯,激發(fā)興趣。借助拼音,自學生字。 示范指導,認真寫字)
一、 談話引入,激發(fā)興趣。
1、現(xiàn)在是什么季節(jié)呀?你怎么看出來的?想知道秋天是什么樣的么?讀了這些詞語你就知道了。
2、板書課題。
(設計意圖:從學生喜歡的秋天景色導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也自然地出示本堂課所要學習的詞語。)
二. 借助拼音,自學生字。
1.出示課件2, 請大家看著拼音自由讀一讀,看誰能讀正確,并想一想,哪些詞讀的時候要注意。學生自由練習。
2. 交流。你覺得要注意哪個詞的讀法?為什么呢?請你領大家來讀讀。(注意前后鼻音和平翹舌音)
3.現(xiàn)在請大家再次讀讀這些詞語,看誰讀得正確,沒有錯誤。
4. 去掉拼音誰也會讀?出示課件3,學生練習,你會哪一排你就大膽站起來讀。齊讀。
5. 這些詞你們都讀準了,好樣的,但還不夠,還要讀懂,讀出味道來。
(設計意圖:擺脫以往固定的“讀一讀,認一認”的方式,用生動形象的語言給學生布置認字任務,學生比較容易接受。)
三. 示范指導,認真寫字。
出示課件4,指導書寫“宜、實、色、華、谷、金、盡、層、豐、壯”
、賹W生觀察范字,找出字的規(guī)律,記住字行,描紅。
②教師范寫,學生臨寫。
、蹖W生找學習伙伴互相欣賞別人寫的字,提出改進建議。
。ㄔO計意圖:要加強學生之間寫字互評,取長補短,相互學習,相互提高。)
四、課堂小結(jié)
五、布置作業(yè)
課堂檢測題:
1、我會做:
。ㄥ玻摇
( )——云——( )
( )——士——( )
關于《年》的教案3
教材簡析:
這是一篇略讀語文,講的是一位盲婦人,因為生活所迫,不得不在巴黎的街頭乞討,她身旁立著一塊木牌,上面寫著“我什么也看不見”,可是沒人給她施舍,一位詩人在木牌上加了一句“春天到了”,情況就完成不同了,各種各樣的人都慷慨解囊,因:為詩人的語言,用美好襯托出不幸的人更加不幸,引起了人們對盲婦人的同情,[語文教案]四年級語文上冊《加了一句話》教學設計。從故事中,人們可以體會到語言的魅力和情感的力量。
教學目標:
1、認識4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語文,了解課文內(nèi)容,體會語言的魅力,談談自己的感受。
教學重難點:
從故事中體會語言文字所產(chǎn)生的巨大力量,增強學習語文的興趣。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體現(xiàn)課插圖的投影片
學生:前留意廣告詞,收集自己喜歡的廣告詞。
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啟發(fā)談話,導入新課。
語言是人們交流的工具。我們的語言充滿著巨大的魅力,恰當?shù)剡\用語言,有時會產(chǎn)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學習了《加了一句話》這篇課文,你一定會有新的感受。
板書課題、讀題、質(zhì)疑。(學生可能會提出:加了一句什么話?誰加了一句話?加了一句話有什么作用?為什么要加一句話等。)
二、自讀課文,了解大意。
學生帶著問題自讀課文。要求:
1、借助工具書,聯(lián)系上下文或請教同學、老師,掃清字詞障礙,讀通課文。
2、概括文章主要內(nèi)容。
3、看看通過自讀課文,弄清了什么,還有什么疑問,在書上做上記號。
三、小組合作交流,解答疑難,小學四年級語文教案《[語文教案]四年級語文上冊《。
1、分小組合作交流自讀所得,討論疑難問題。
2、假如你當時就在場,你會怎么想?
教師巡視適時檢查:
、賹W生對生字詞的理解。如:佝僂、衣衫襤褸、紳士、風燭殘年。
、趯χ攸c問題:為什么在“我什么也看不見”前面加上“春天到了”就有這么大的魔力的討論。
四、創(chuàng)設情境,采訪釋疑。
1、假如你是《巴黎時報》的一名記者,假如你當時就在現(xiàn)場,請你即興進行現(xiàn)場采訪,看看人們是怎么想的,前后態(tài)度為什么會有這樣大的變化。
其他同學分別扮采訪對象:雙目失明的老婦人,法國著名詩人衣著華麗的紳士、貴婦人、打扮漂亮的少女,衣著寒酸的職員。
指導學生采訪問題要依對象而定,如:
(1)老婆婆,今天給你錢的人多嗎?
。2)先生,你為什么要給這位盲婦人加上“春天到了”這句話?
(3)先生(太太、小姐)街上那么多乞討的人,您為什么要把錢給她?
。4)先生,看樣子您不是很有錢,為什么還要給她錢?
通過采訪,引導學生深入理解“春天來了,我什么都看不見”這句話的含義,感悟語言的魅力,指導朗讀課文最后一段,并談談讀了最后一段話的感想。
五、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1、教師談話激情:春天,萬紫千紅,到處鶯歌燕舞,和風送暖。人們沉浸在對春天的美的享受中,而那位盲人卻看不到這人間最美好的季節(jié),是多么的令人同情。
讓我們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進一步體會語言的魅力,感受人們思想的'變化。
2、指導學生用抒情的語調(diào)朗讀課文,邊讀邊想象春天到了,萬紫千紅的景象與老婦人“什么也看不見”的不幸遭遇的強烈反差。
六、拓展訓練:
“加了一句話”后,人們對盲婦人的態(tài)度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那場面一定很感人,請把當時的場面描寫下來,注意抓住人物的神態(tài)、動作、語言、心理活動進行描寫。
關于《年》的教案4
(一)本單元知識網(wǎng)絡:
(二)各課知識點:
整理房間(分類的含義和方法)
知識點:
1、使學生經(jīng)歷分類的過程,學會按一定標準或自定標準進行分類。
2、讓學生懂得把物體按一定的標準放在一起就叫分類。
3、初步養(yǎng)成有條理地整理事物的習慣;在分類的活動中,培養(yǎng)學生觀察力、判斷力,動手操作能力。
整理書包(用不同標準進行分類)
知識點:
1、讓學生經(jīng)歷整理分類的過程,體驗整理分類的必要性。
2、讓學生自主選擇某種標準對事物進行比較、分類活動,體驗分類結(jié)果在不同標準下的`多樣性。讓學生懂得根據(jù)不同的分類標準可以有不同的分類結(jié)果。
關于《年》的教案5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 積累文言詞語,增強文言語感。
⑵ 了解作者及寫作背景,知人論世,便于理解作者豐富而微妙的思想感情。
、 感受北方初春景象,理解作者寄情山水的意趣。
。、能力目標:
、 重視誦讀,在朗讀中把握文意,逐步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
、 理解文章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體味作者個性化的寫景抒情風格。
、 體會本文白描和擬人手法的運用以及比喻句的表達效果,引導學生把握形象生動的寫景技巧。
。场⒌掠繕耍
感受北方早春宜人的春色,培養(yǎng)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感情。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感受作品優(yōu)美的意境,體會作品中流露的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
1、品讀課文,體會本文寫景的技巧,學習作者善于抓住景物特點生動傳神地進行描寫的方法。
。病⒗斫狻胺虿荒芤杂螇櫴,瀟然于山石草木之間者,惟此官也”的豐富意蘊。
【教學方法】
。薄⒂懻擖c撥法。
。、比較閱讀法。
【教具準備】
多媒體、錄音機。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教學要點
朗讀課文,整體感知文意;理清文章思路,整體把握文意;品讀課文,感受文章優(yōu)美的`意境,學習作者寫景狀物的高超技巧;深層探究,引導學生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比較閱讀,感受袁宏道游記散文的獨特魅力。
〖教學步驟
一、導語設計
教師出示中國地圖,指圖評說:
同學們,我國的南方,物華天寶,人杰地靈。前面我們在柳宗元的陪同下游覽了湖南永州市的小石潭;與范仲淹相伴,登臨岳陽西北的岳陽樓;在歐陽修的指引下,觀賞了安徽滁州的醉翁亭。今天,我們將“揮師北上”,看看北京東直門的滿井一帶又有什么好看的景致,走,我們踏青去!
二、作者及背景簡介
(多媒體顯示)
。薄⒃甑溃ǎ保担叮浮保叮保埃,明朝文學家。字中郎,號石公,明公安(今湖北人),萬歷年進士,官至吏部中郎,與兄宗道、弟中道并稱“三袁”,為“公安派”的創(chuàng)始者。作品真率自然、清新活潑,內(nèi)容則多寫閑情逸致,部分篇章反映民間疾苦,對當時政治現(xiàn)實有所批判。有《袁中郎集》。
2、游記,散文的一種。以輕快的筆調(diào)和生動的描寫,記述旅途中的見聞,反映某地的山川景物、名勝古跡、風俗習慣和社會狀況等,表達作者的思想感情。本文屬山水游記,又因其短小,稱“山水小品”。
。场懽鞅尘埃
萬歷二十七年(1599),袁宏道再次做官,任順天府教授,終日又得和拜謁酬答打交道了,這使他頗為苦悶,更使他苦悶的是有政見卻得不到申訴。好在袁宏道所擔任的職務比較清閑,有空暇就游覽北京附近的名勝古跡!稘M井游記》就作于此時。
三、朗讀課文,整體感知文意
。、教師選兩位同學播放預先錄制好的示范朗讀磁帶,學生聽讀,并點評。
教師提示評點應注意的問題:
、 讀音是否正確;
、 停頓是否分明;
、 語調(diào)的輕重緩急有無區(qū)別;
⑷ 能否恰如其分地表現(xiàn)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師順勢檢查學生預習情況,督促學生積累詞語。
。ǘ嗝襟w顯示)
請給下列加粗的字注音:
燕地 廿二月 花朝節(jié) 靧面 曝沙 呷浪 浹
罍而歌者 淺鬣 倩女 蹇者 髻髻 墮事
飛沙走礫 惡能
教師選四位同學回答,分四組。
明確:
yān niàn zhāo huì pù xiā jiā
léi liè qiàn jiǎn jì huán huī
lì wū
。、學生自由讀課文,借助注釋及工具書,理解文句,整體感知文意:
、 學生自行翻譯課文,畫出疑難詞句。
⑵ 同桌之間討論交流,解決疑難問題。教師巡視酌情指導。
⑶ 教師指導學生積累詞語,理解文句。
教師分發(fā)文字資料,內(nèi)容如下:
、 掌握下列實詞:
東風時作 作:起。
土膏微潤 膏:肥沃。
于時冰皮始解,波色乍明 于時:在這時。波色:水波的顏色。乍:初,始。
如鏡之新開而冷光乍出于匣也 新開:新打開。匣:指鏡匣。
娟然如拭 娟然:美好的樣子。
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紅裝而蹇者 泉、茗、罍、蹇,都是名詞用作動詞,用泉水煮、喝茶、端著杯、騎著驢之意。
作則飛沙走礫 飛,使沙飛;走,使礫走。
② 一詞多義:
凍風時作(經(jīng)常)
于時冰皮始解(這時)
然徒步則汗出浹背(但是)
娼然如拭(……的樣子)
于是冰皮始解,波色乍明(初始)
晶晶然如鏡之新開而冷光乍出于匣也(突然)
冰皮始解(開始)
髻鬟之始掠也(剛)
欲出不得(能夠)
悠然自得(得意)
如鏡之新開而冷光乍出于匣也(表承接)
始知郊田之外未始無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表轉(zhuǎn)折,卻)
泉而茗者,罍而歌者(表修飾)
一室之內(nèi),郊田之外(表示限度關系,可譯為“以”)
脫籠之鵠 曝沙之鳥(表示修飾關系,可譯為“的”)
倩女之峟面 髻鬟之始掠(起舒緩語氣的作用,可不譯)
、 難句翻譯:
游人雖未盛,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紅裝而蹇者,亦時時有。
譯:游人雖然還不算多,(但)用泉水煮茶喝的,拿著酒杯唱歌的,身著艷裝騎驢的,也時時能看到。
始知郊田之外未始無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譯:(我這)才知道郊野之外未嘗沒有春天,可住在城里的人(卻)不知道啊。
夫不能以游墮事,瀟然于山石草木之間者,惟此官也。
譯:大概說是不能因為游玩而耽誤公事的,流連忘返在山石草木之間的,只這個官兒罷了。
關于《年》的教案6
【三維目標】
知識與能力
1、 了解舊時吆喝的內(nèi)容、種類、作用,把握文章的結(jié)構(gòu)
2、 合作調(diào)查能力、搜集整理能力、創(chuàng)造能力等
過程與方法
1、上集市搜集、調(diào)查、整理如今當?shù)氐姆N種吆喝,研究其規(guī)律、特點及價值,探討其中包含的民風民俗等
2、自學討論法、行動法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1、認識.感受.熱愛吆喝這門藝術(shù)。
2、歸類記錄類似吆喝的口頭文化遺產(chǎn),為搶救工作做一點貢獻。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課前準備】
1、 以小組為單位,深入調(diào)查:向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們或舊時生意人調(diào)查過去人們吆喝的內(nèi)容和聲調(diào),做好記錄或錄音
2、 每人模仿一兩句舊時的吆喝聲,并適當作出評價。
【教學目標】
1、 交流學生調(diào)查或搜集到的舊時各種吆喝,增強學生的`感性認識
2、學習鑒賞創(chuàng)作吆喝這門藝術(shù),學習本文布局謀篇的寫法。
【具體步驟】
一.說說吆喝
1. 以談話的方式引出話題--吆喝
二. 學生交流各自所收集到的吆喝聲。
1. 欣賞帶有濃郁的北京特色的吆喝聲。(聽錄音)
2. 模仿你認為不錯的吆喝聲,挑戰(zhàn)你認為會更不錯的吆喝聲。
三.創(chuàng)作吆喝
1. 學學作者介紹的 有關吆喝的聲調(diào)音韻節(jié)奏等,為創(chuàng)作吆喝作準備。
2. 讓學生發(fā)揮自我創(chuàng)造的能力,為某種商品創(chuàng)作一則吆喝的廣告。
四.整理吆喝
1. 學習本文作者寫作思路及材料安排的有序性。提出感悟,疑惑,全班進行交流。
2. 寫一篇介紹本地吆喝的文章,為搶救工作做一點貢獻。(第二課時)
關于《年》的教案7
教 學 課 題 :植物的生長 授課時間: 年 月 日
教 學 目 標
1、能根據(jù)自己的記錄描述植物生長的全過程及其變化。
2、能利用多種方式(包括文字、圖畫、照片、實物等)記錄植物生長的過程及變化。
3、能歸納出使植物生長得更好的因素。
4、能設計對校園進行綠化的規(guī)劃圖。
5、能與其他同學交流自己終止植物的成功經(jīng)驗和失敗的教訓。
6、能結(jié)合自己種植植物的過程,說出兩點以上不能浪費食物,愛惜別人的勞動成果的原因。
7、能表現(xiàn)出對太空種植糧食的科學研究感興趣。
8、能用自己的話說出植物生長的基本過程。
9、能推測出農(nóng)業(yè)技術(shù)和設備在種植植物過程中的重要性。
教 學 重 點 指導學生整理自己對植物生長與變化的觀察記錄,訓練學生的歸納整理能力,在此基礎上發(fā)現(xiàn)怎樣使植物長得更好。
教 學 難 點 指導學生整理自己對植物生長與變化的觀察記錄,訓練學生的歸納整理能力,在此基礎上發(fā)現(xiàn)怎樣使植物長得更好。
教學準備 觀察記錄、植物生長的各個時期的圖片。
教 學 過 程 授課變更
(一)導入新課:
師:隨著我們種的植物一天天地長大,我們的觀察和記錄做得怎么樣了?有哪些發(fā)現(xiàn)和收獲?與同學們一起分享吧!
(二)學習新課:
1、描述植物的一生。
。1)我們種的植物在從種子到果實的生長過程中經(jīng)歷了哪些主要時期,從自己的記錄中找一找?
。2)學生搜集整理資料。
。3)分小組對自己的.記錄進行匯報。
。4)教師展示一下自己的觀察記錄,以便讓學生了解植物生長過程中經(jīng)歷了哪些階段?
2、怎樣使植物生長得更好?
(1)師:在種植過程中你有什么感受或是什么發(fā)現(xiàn)?
(2)學生匯報,交流。
。3)整理發(fā)現(xiàn),并檢驗發(fā)現(xiàn)是對還是錯。
(4)師:通過這次終止植物的過程,同學們都經(jīng)歷了勞動的辛苦。現(xiàn)在誰來談談“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怎樣理解?
(5)教師小結(jié)。
3、綠化校園,美化生活。
師:讓我們利用有關種植的知識和技能,親自動手,種更多的樹來綠化我們的校園,種更多的花來美化我們的環(huán)境。
(三)拓展:
閱讀科學在線,了解新的科技信息。
板書設計
12植物的生長
按時澆水、防蟲、除草……
作業(yè):課本練習
教學反思
略
關于《年》的教案8
課時:2課時{本教案為第2課時,繼第一課時,學唱《小紅帽》歌曲后,本課時為唱游歌表演《小紅帽》。
教學目的:
1. 根據(jù)課本上的四幅圖動作示意圖,啟發(fā)學生動作創(chuàng)編,達到動作協(xié)調(diào)、優(yōu)美、符合內(nèi)容要求。
2. 在創(chuàng)編表演《小紅帽》的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從而教育學生懂得尊敬老人是應有的美德。
教學重點: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編意識,表演動作要協(xié)調(diào)、優(yōu)美。
教學難點:以情帶“動”,在動作中溶于情感,使“聲”“情”“動”統(tǒng)一。
教學準備:課件(錄音、動畫課件)四個小紅帽(紅紙制作),發(fā)聲練習曲,打擊樂數(shù)套。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略)
二.基本練習
1. 發(fā)聲練習(略)。2.復習《小紅帽》
三.歌表演教學《小紅帽》
1. 導言:通過剛才的演唱,誰能告訴老師你對小紅帽的印象是怎樣的?(是一個美麗善良、尊敬老人的小女孩,而且還非常勇敢)現(xiàn)在就讓我們隨著小紅帽到外婆家去,你會更加喜愛她了。
2. 教師有表情地朗誦(配樂)
在遙遠的一座美麗的`村莊,有一個人人喜愛的小姑娘。外婆送給她一頂紅色的帽子,她時刻也離不開它,人們都親切地把小女孩叫做“小紅帽”。有一天,媽媽讓她去看望外婆,還捎去很多好吃的東西,并叮囑她說:“好孩子,要早去早回,當心路上遇到大灰狼!
(多媒體打出小紅帽在路上的情景)
瞧,小紅帽挎著小籃子出發(fā)了,走出茂密的樹林。你們看小鳥在前面帶路,路邊的小花在點頭微笑。微風吹來,嗯!(教師作聞花的動作)空氣中透出一股淡淡的清香,小紅帽禁不住地唱起歌來。(播放歌曲《小紅帽》)
提問:
l 誰能說一說小紅帽此時的心情(是高興、愉快、自豪、興奮……)
l 你能用表情、動作來表演小紅帽的心情嗎?(讓學生自由做愉快、歡樂的表情和動作)
3. 教師引導啟發(fā)學生表演、做動作(參照教材示意圖)要求動作協(xié)調(diào),情緒歡快活潑,完成1--8小節(jié)動作。
4. 教師朗誦(配樂)
小紅帽的外婆家住在又遠又偏僻的地方,樹林里有一只大灰狼經(jīng)常出沒。(伴著不協(xié)和刺耳的音響,多媒體顯示大灰狼的形象)
提問:
l 誰能說一說大灰狼的本質(zhì)是什么?(兇狠、殘暴…….)
l 誰能給大家表演一下大灰狼是怎樣兇狠殘暴的?(張牙舞爪、身體略前傾下蹲等)
l 誰能用表情‘動作表現(xiàn)小紅帽此時的心情?(機智、勇敢、觀察狀……)
5. 教師采取啟發(fā)引導學生表演,做動作(參照書上圖)。
“我要當心附近是否有大灰狼”(參照書上圖)要求動作要大、眼睛圓睜;表情要夸張。完成9——19小節(jié)動作。
6. 教師朗誦(配樂)
小紅帽抬頭看看天色,心中打定主意當太陽下山前,我一定要趕回家,同媽媽一同進入夢鄉(xiāng)。
7.(多媒體打出小紅帽加快腳步)教師啟發(fā)引導學生(參照書上圖)完成17——24小節(jié)動作。小組商量編排,選擇一名同學上臺表演。
8.歌表演《小紅帽》完整練習(教師領做、強調(diào)面部表情、動作到位),“同學們,我們都喜歡小紅帽,她是一個美麗、善良、勇敢、尊敬老人的好孩子,大家要向她那樣,做一個人人夸獎的好學生”。
9.鞏固練習和提高
師生共同推選四位同學帶上小紅帽到臺前表演,其他同學分兩組,一組伴唱,一組用打擊樂伴奏。
10.課堂小結(jié)
表揚創(chuàng)編動作好的同學,鼓勵創(chuàng)編稍差的同學。結(jié)束語:同學們,讓我們在《小紅帽》的歌聲中結(jié)束這節(jié)課。
。ǚ乓魳罚處燁I動作師生邊唱邊表演)
關于《年》的教案9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講黃蓋寫信騙曹操,曹操大喜等待黃蓋來降。
且說江東,天色向晚,周瑜斬了曹操派來詐降的將領蔡和,用血祭旗畢,便令開船。黃蓋在第三只火船上,獨披掩心,手提利刃,旗上大書“先鋒黃蓋”。蓋乘一天順風,往赤壁進發(fā)。是時東風大作,波浪洶涌。操在中軍遙望隔江,看看月上,照耀江水,如萬道金蛇,翻波戲浪。操迎風大笑,自以為得志。 [④“大笑”一詞表明什么?]忽一軍指說:“江南隱隱一簇帆幔(àn),使風而來!辈賾{高望之。報稱:“皆插青龍牙旗。內(nèi)中有大旗,上書先鋒黃蓋名字!辈傩υ:“黃蓋來降,此天助我也!”來船漸近。程昱觀望良久,謂操曰:“來船必詐,且休教近寨!辈僭:“何以知之?”程昱曰:“糧在船中,船必穩(wěn)重;今觀來船,輕而且浮,更兼今夜東南風甚緊,倘(tǎnɡ)有詐謀,何以當之?” [⑤這句話寫出了程昱怎樣的性格特點?]操省悟, 便問:“誰去止之?”文聘(pìn)曰:“某在水上頗熟,愿請一往! 言畢,跳下小船,用手一指,十數(shù)只巡船,隨文聘船出。聘立于船頭,大叫:“丞相鈞(ūn)旨:南船且休近寨,就江心拋住!北娷婟R喝:“快下了篷!”言未絕,弓弦響處,文聘被箭射中左臂,倒在船中。船上大亂,各自奔回。南船距操寨止隔二里水面。黃蓋用刀一招,前船一齊發(fā)火。火趁風威,風助火勢,船如箭發(fā),煙焰漲天。 [⑨黃蓋為什么在距曹營二里處點燃小船?]二十只火船,撞入水寨。曹寨中船只一時盡著,又被鐵環(huán)鎖住,無處逃避。隔江炮響,四下火船齊到,但見三江面上,火逐風飛,一派通紅,漫天徹地。[句導讀:黃蓋近距離點火,使曹操措手不及,悔之已晚。這幾句話生動地描繪了火攻的壯觀場面,說明了火攻的威力。]
段導讀:第2自然段講黃蓋借助東風,實施火攻。
曹操回觀岸上營寨,幾處煙火。黃蓋跳在小船上,背后數(shù)人駕舟,冒煙突火,來尋曹操。 [⑩“跳”“冒煙突火”這兩個詞的作用是什么?]操見勢急,方欲跳上岸,忽張遼駕一小腳船,扶操下得船時,那只大船,已自著了。張遼與十數(shù)人保護曹操,飛奔岸口。黃蓋望見穿絳(iànɡ)紅袍者下船,料是曹操,乃催船速進,手提利刃,高聲大叫:“曹賊休走!黃蓋在此!”操叫苦連聲。[句導讀:從“叫苦連聲”中可以看出曹操無比懊悔的.心情。] 張遼拈(niān)弓搭箭,覷著黃蓋較近,一箭射去。此時風聲正大,黃蓋在火光中,那里聽得弓弦響?正中肩窩,翻身落水。
段導讀:第3自然段講火燒曹營,黃蓋為阻止曹操逃走,受箭傷落入水中。
卻說當夜張遼一箭射黃蓋下水,救得曹操登岸,尋著馬匹走時,軍已大亂。黃蓋軍中將領韓當冒煙突火來攻水寨,忽聽得士卒(zú)報道:“后稍舵上一人,高叫將軍名字!表n當細聽,但聞高叫“義公救我!”韓當一聽知是黃蓋,急忙叫人救起。見黃蓋負箭著傷,咬出箭桿,箭頭陷在肉內(nèi)。韓當急為脫去濕衣,用刀剜。
關于《年》的教案10
學內(nèi)容:教材第94~96頁三角形、四邊形、圓、軸對稱圖形和練一練,練習十八第6~14題。
教學要求:
1.使學生進一步認識三角形的特征和分類,進一步認識學過的四邊形的特征及其相互之間的聯(lián)系,能正確地畫出長方形和正方形。
2.使學生進一步認識圓的特征,能正確地畫圃;鞏固軸對稱圖形的特征,能判斷一個圖形是不是軸對稱圖形,并能找出軸對稱圖形的對稱軸。
3.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判斷能力和空間觀念。
教學準備:師生都準備三角板、圓規(guī)和等腰三角形、等邊三角形和圓的紙片各一個。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我們已經(jīng)復習了線和角的知識,線和角都是平面圖形。今天,我們繼續(xù)復習平面圖形中的封閉圖形。(板書課題)通過復習,要進一步認識這些平面封閉圖形的特征,掌握一些圖形的聯(lián)系和區(qū)別,能正確地判斷一個圖形是什么圖形,并能畫出一些圖形。
二、復習三角形
1.復習三角形的概念.
提問:用線段來圍出一個平面圖形,至少要用幾條線段?三條線段圍成的圖形是什么?(板書三角形并畫一個三角形)
2.復習三角形的分類。
提問:三角形可以狡什么來分類?(板書:按角分: 按邊分: )出示第94頁的分類圖,讓學生說說各是按什么分類的,各分為哪幾類三角形。(接按角分板書:銳角三角形 直角三角形 鈍角三角形 接按邊分板書: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邊三角形)
提問:誰來根據(jù)左邊的圖,說說這三類三角形各自的特征?讓學生在練習本上分別畫出這三類三角形,同時指名一人在黑板上畫出三個三角形。提問:等腰三角形有什么特點?(板書畫一個等腰三角形)請大家拿出等腰三角形,折一折說明兩條邊相等和兩個底角相等。等邊三角形有什么特征?(板書畫一個等邊三角形)你能用折一折的方法說明等邊三角形三條邊和三個角分別相等嗎?試一試。
3.學生做練一練第1題。
學生完成后口答,老師在黑板圖上板書。提問:等邊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嗎?為什么?指出:等腰三角形是三角形里的一種特殊情況,只要有兩條邊相等,它就是等腰三角形。所以等邊三角形又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
4.學生判斷各是什么三角形。
出示一組三角形,讓學生說說各是什么三角形。
5.復習三角形的內(nèi)角和。
提問:三角形的'三個內(nèi)角的和是多少度?我們是怎樣發(fā)現(xiàn)的?
6.做練一練第3題。
讓學生做在練習本上,然后口答。
三、復習四邊形
1.提問:四邊形是怎樣的圖形?(板書四邊形并畫一個四邊形)
2.復習圖形特征。
出示第95頁四邊形的圖。指名學生說說圖里學過的四邊形的名稱、特征和字母表示的意義。提問:正方形,長方形和平行四邊形之間有什么關系?為什么?從圖上看,我們學過的四邊形可以分為哪幾類?指出:我們學過的四邊形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兩組對邊分別平行的平行四邊形,另一類是只有一組對邊平行的四邊形,這就是梯形。由于長方形、正方形兩組對邊都分別平行,所以長方形、正方形都是特殊的平行四邊形,而正方形又是特殊的長方形。
3.做練一練第4題.
先讓學生判斷,然后指名口答。讓學生在課本上畫圖形的高。提問:三角形、平行四邊形、梯形的底和高有什么關系?(互相垂直)
四、復習圓
1.復習圓的特征。
讓學生在課本上畫圓,井用字母表示圓心、半徑和直徑。提問:圓是怎樣的一個圖形?(在黑板上畫出圓)圓上任意一點到圓心的距離有什么關系?(在圓里畫出幾條表示這樣的距離的線段)為什么?
2.學生口答。
請大家看第96頁想一想的問題,自己思考一下,然后告訴大家。指名學生口答。
3.做練一練第5題。
學生填充,然后口答。
五、復習軸對稱圖形
1.請同學們把圓對折。
提問:你發(fā)現(xiàn)圓對折后有什么特點?
再把等腰三角形、等邊三角形對折,使折痕兩邊完全重合。
2.提問:你認為剛才對折的圖形都有什么特點,是什么圖形?(板書:軸對稱圖形)這里對折的折痕就是什么?(板書:對稱軸)追問:怎樣的圖形是軸對稱圖形,什么叫對稱軸?等邊三角形有幾條對稱軸?圓有多少條對稱軸?
3.提問:我們學過的圖形里,哪些是軸對稱圖形?你還能說出哪些見過的軸對稱圖形?
4.做練一練第6題。
讓學生自己思考,并畫出對稱軸。指名學生說出軸對稱圖形,說明各有多少條對稱軸。
六、綜合練習
1.做練習十八第6題。
讓學生在課本上判斷,然后口答,并說明理由。
2.做練習十八第7題。
學生在課本上選擇,然后口答。
3.做練習十八第11題。
讓學生畫在練習本上,老師巡視.指名說說是怎樣畫的。
4.做練習十八第12題。
讓學生畫在課本上,然后說明各有幾條對稱軸。
5.討論練習十八第13題和第14題。
組織學生交流討論的結(jié)果和各自的想法。
七、布置作業(yè)
課堂作業(yè):練習十八第8、10題。
家庭作業(yè):練習十八第9題
關于《年》的教案11
教學內(nèi)容:九年義務教育課本小學數(shù)學一年級(上海版)第一學期P30
認知目標:1、通過補充,會求缺少的加數(shù)。
2、會根據(jù)提供的情景,敘述有關補充情節(jié),并解答。
能力目標:1、還缺幾個可以繼續(xù)往前數(shù),也可以對和進行分拆。
2、培養(yǎng)學生看圖表述的能力和探究的精神。
情感目標:經(jīng)歷數(shù)學知識的應用過程,感受自己身邊的數(shù)學知識,體會學數(shù)學、用數(shù)學的樂趣。
教學重點:知道通過補充求缺少的加數(shù)。
教學難點:根據(jù)提供的情景,敘述有關補充的情節(jié),并解答。
教學準備:課件、學具等
教學設計思想:
新教材十分注重讓學生體驗學習數(shù)學的過程,讓學生人人學有價值的數(shù)學,人人都能獲得必需的數(shù)學,不同的認在數(shù)學上得到不同的發(fā)展。新數(shù)學課程給學生越來越充分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積極思考和時間操作的機會,F(xiàn)實的、有趣的和探索性的數(shù)學學習活動將成為數(shù)學課程內(nèi)容的有機組成部分。為此在本課設計中,我盡量遵循二期課改理念,體現(xiàn)我校小班化教育的特點,從一下幾方面考慮:
1、基于學生經(jīng)驗的基礎上進行數(shù)學教學。
學生學習新知,首先必須具備接納新知的原有知識基礎和認知水平。在學習新知前,要幫助學生整理原有的認知結(jié)構(gòu)和已有經(jīng)驗,為學新知作準備。因此課伊始,我設計了上超市的情景,讓學生在模擬的購物活動中做好學習的準備,并一次來激發(fā)學生學習和解決問題的興趣。
2、在生動有趣的情景中進行教學。
關于《年》的教案12
蘇教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上冊“習作6”是一次看圖練習。教材給學生了兩幅圖畫,一幅圖畫的內(nèi)容是一個小女孩看見一只小燕子從燕窩中掉下來了,另一幅的內(nèi)容是一只貓擺好攻擊的架勢,雙眼緊盯著小燕子。習作要求學生在弄清圖意的基礎上展開想像,想想接下來會發(fā)生什么,結(jié)果會怎樣。然后把這個故事寫下來。
我先引導學生看懂圖意,這并不是難點,學生一下子就準確領會了圖意。在歸結(jié)圖意的時候,我把圖畫中三個“人物”——小女孩、小燕子、貓的名稱寫在黑板上。在寫“貓”的時候,學生們產(chǎn)生了不同的意見,有學生說要寫成“小貓”,有學生說寫成“花貓”,也有學生說寫成“老貓”,還有學生說寫成“野貓”。從學生的不同意見中,我忽然想到,給這只貓準確“定性”,將有助于學生接下來的想像,并能幫助學生確定文章的主題。于是,我和學生有了以下對話:
師:剛才有學生認為可以將圖畫中的“貓”看成“小貓”,請說說理由。
生:因為小貓比較可愛。
師:哦,你是這樣想的。那認為可以看成“花貓”的同學來說說自己的看法。
生:花貓可以代替一切貓,既可以指“小貓”,也可以指“老貓”,還可以指“花貓”呢。
師:那認為可以看成“老貓”的來說說理由看。
生:圖畫上的那只貓像只老貓。
師:那認為是“野貓”的同學怎么想的呢?
生:野貓才會吃燕子。
生:我不同意,一般的貓都要吃燕子的。
從以上對話我聽出來了,學生在給這只貓“定性”的時候,沒有把貓和接下來的故事聯(lián)系起來,至于文章的主題,還沒有進入學生們思考的范圍。于是,我繼續(xù)引導:
師:根據(jù)課文所給的'兩幅圖畫,請大家想一想,這看圖想像的主人公應該是誰呢?
生:我覺得應該是燕子。
生:我覺得應該是小女孩。
師:有沒有同學認為是貓呢?
。]有學生舉手)
師:覺得主人公是燕子的同學說說看,為什么把燕子作為主人公呢?
生:小燕子雖然小,但它很聰明,它和它的爸爸媽媽一起,把貓兒戰(zhàn)敗了。所以,主人公是小燕子。
師:這想法不錯。以前課文中有一《麻雀》的文章,就是講麻雀將一只獵狗嚇退了。如果主人公是小燕子,那你覺得這只貓是只什么貓呢?
生(紛紛舉手):是小貓,不然,小燕子會斗不過它的。
師:這理由說得好,符合生活實際。那覺得主人公是小女孩的同學說說看,你的理由是什么呢?
生:小女孩看到這一幕,一定會幫助小燕子把貓兒趕跑的,小女孩是一個保護益鳥、愛護小動物的好孩子。所以主人公是小女孩。
師:這想法還真有意義呢。如果這樣,大家覺得那只貓應該是只什么貓呢?
生:應該是老貓,因為老貓是很狡猾的,小女孩很難趕走它,這樣,就突出了小女孩對小燕子的愛護和關心。
生:野貓更可怕,它是很兇狠的,小女孩要趕走它,或許還會遇到一定的危險呢,這樣,小女孩的品質(zhì)就更突出了。
師:同學們真會思考?磥,“花貓”是沒人選了,是嗎?
生(齊聲):是!
以上教學過程,教師緊緊抓住學生對貓不同看法這一契機,通過跟學生關于給貓“定性”的討論,使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明確了文章應該表現(xiàn)的主題,而且為接下來學生展開想像,也為繼續(xù)想像故事的內(nèi)容打下了基礎。而且給貓不同的“定性”,還使故事有了多元的主題,學生的發(fā)散性思維得到了有效培養(yǎng)。
關于《年》的教案13
一、準備練習
(一)口算
3.8+1.2 2.54 1.58
1.50.3 0.64+0.16 7.6+0.24
5-1.8 1.2580 3.64
6.3+2.45+3.7 3.56-1.57-0.43
0.87125 (2.5+0.9)4
。1.5+0.25)4 0.64+1.44
。ǘ┛诖,在□里填上適當?shù)臄?shù).(說出依據(jù))
1.3.18□=1.2□
2.(2.5+3.5)□=□□○□4
3.□+4.3=□+0.86
4.(2.51.2)□=1.2(□□)
5.7.6-2.8-□=□-(□+3.2)
(三)小結(jié)引入
我們運用一些運算定律或者運算性質(zhì)可以使計算簡便,在四則混合運算中,能不能運用這些運算定律和性質(zhì),使計算簡便呢?
二、講授新課
。ㄒ唬┙虒W例4
1.82.58+1.81.42
1.觀察算式特點
2.學生試做
方法一:1.82.58+1.81.42 方法二:1.82.58+1.81.42
。1.8(2.58+1.42) =4.644+2.556
。1.84 =7.2
。7.2
3.觀察比較:兩種方法哪一種計算起來比較簡便?
。ǖ谝环N方法應用乘法分配律來計算,第二種方法只是根據(jù)一般的`運算順序)
4.練習
1.82.58+1.81.42+0.5
。1.8(2.58+1.42)+0.5 (乘法分配律)
=1.84+0.5
。7.2+0.5
。7.7
5.小結(jié)
通過剛才的練習,你對簡算有什么新的認識?
三、鞏固練習
。ㄒ唬┯嬎阆旅娓黝}
1.561.7+0.441.7-0.7
11.72-7.85-(1.26+0.46)
(二)計算下面各題,能用簡便算法的用簡便算法
10.64+7.652.4+11.76
12.9〔14.66-(1.3+8.2)〕
9.83(3.8-2.3)+1.56.17
6.752-〔4.7(0.54-0.38)+2.8〕
15.4〔8(6.34-4.59)〕
。ㄈ┧伎碱}:填同一個數(shù)
□-□+□+(□□□-□)=10
四、課堂小結(jié)
在四則混合運算中,有時雖然不能把整個題目簡便計算,但是應該隨時注意是不是有的步驟可以簡算,能簡算的,盡量使計算簡便,不能簡算的再按運算順序計算.
五、課后作業(yè)
。ㄒ唬┯嬎阆旅娓黝},能用簡便算法的用簡便算法.
1.10.64+7.652.4+11.76
2.12.75[14.6-(1.3+8.2)]
3.9.831.5+6.171.5
4.15.4[8(6.34-4.59)]
。ǘ┬屡d煤礦七月份產(chǎn)煤4.85萬噸,八月份產(chǎn)煤5萬噸,九月份產(chǎn)煤5.65萬噸.平均每月產(chǎn)煤多少萬噸?
關于《年》的教案14
教學內(nèi)容:教材第48~49頁的24時計時法,例1、例2和練一練,練習十第1~5題。
教學要求:
1、使學生認識24時計時法,會用24時計時法表示時刻。
2、使學生初步認識時間和時刻的區(qū)別,學會計算簡單的求經(jīng)過時間的問題,并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推理能力。
教學具:教具鐘面、學生準備學具鐘面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新
1、提問口答。我們學過哪些時間單位?1個世紀是多少年?一年是多少個月?1個月的天數(shù)有哪幾種情況?
2、引入新課。一天又叫做一日。一日是多少小時呢?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內(nèi)容:24時計時法。
二、教學新課1、教學24時計時法。
。1)說明:1天就是1日,1日的時間就是一晝夜。在一日的時間里,鐘表上的.時針正好走兩圈。想一想,一日共多少小時?
。2)演示:第一圈從夜里12時也就是0時起,夜里1時、2時、3時上午8時、9時、到中午12時,是12時。
提問:這是從夜里12時起走了幾圈?現(xiàn)在是什么時候的12時?經(jīng)過了多少小時?
板書下面的直線圖:第二圈再從中午12時走,下午1時、2時、3時、晚上8時、9時、再到夜里12時,也就是第二天的0時,也是12小時。提問:第二圈是從中午12時到什么時候的12時?也就是經(jīng)過了多少小時?板書直線圖:
提問:誰來說一說在一日里,鐘表上的時針走了怎樣的兩圈,共多少小時?
追問:一日等于多少小時?板書:1日=24小時
指出:從夜里12時起,走一圈正好是中午12時,是12小時;再走一圈到午夜12時又走了12小時,共24小時,所以1日等于24小時。
。3)認識24時計時法。說明:像上面這樣分上午幾時和下午幾時來記時的方法,通常叫做普通計時法。郵電、交通、廣播電視等部門為了記時方便,不使上午和下午時間混淆,一般都采用的是從0時到24時的記時方法。就是把時針走第二圈時,時針所指的鐘表上的數(shù)分別加上12:下午1時叫13時、下午2時教14時晚上12時叫幾時?24時也就是第二天的幾時?
指出:像這樣的0時到24時的記時方法,通常叫做24時計時法。與普通計時法比,上午的時刻相同,下午的時刻要把普通計時法的時刻數(shù)加上12。中央電視臺每天19時播放新聞聯(lián)播節(jié)目,這里的19時就是下午幾時?
說明:在24時計時法里只要直接說幾時,比較方便,在普通計時法里,一定要說明是上午幾時或者是下午幾時。
(4)鞏固練習練一練第1題。指名板演,其余學生做在課本上。練習十第1題。小黑板出示,學生口答。練習十第2題。小黑板出示,指名板演,其余學生寫在作業(yè)本上。集體訂正。強調(diào)普通計時法要說明是上午還是下午。
2、教學求經(jīng)過時間。
。1) 教學例1。出示例題,讀題。畫直線圖。
提問:題里用的是什么計時法?
這輛汽車從南京的開車時刻是什么時候?
到達上海的時刻是什么時候?要求什么?
說明:求路上用了多少小時,就是求14時30分到18時30分經(jīng)過了多少時間?
追問:路上用了多少小時?你是怎樣想的?這里的14時30分、18時30分指的是什么?4小時指的是什么?
(2)教學例2。出示例2,指名讀題。提問:題里用的是什么計時法?在24時計時法里,這兩個時刻各是幾時?每天從8時到19時,營業(yè)了多少時間怎樣計算?老師板書。
關于《年》的教案15
教學目標:
1、了解作者思路,學習其合理的說明順序。
2、學習本文細致觀察事物的特征,抓住事物特征介紹事物的方法。
3、體味用準確生動形象的語言說明事物,提高表達能力。
重點難點:
1、合理安排說明順序。
2、對事物特征的觀察。
3、形象生動的說明。
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入
師:同學們喜歡小動物嗎?
生:喜歡!
師:那誰能說一說,你喜歡哪些小動物,你為什么喜歡它呢? 如果能用“我喜歡_____的_____” 例如,“我喜歡忠誠的小狗”這種句式來說,就更好了。
生:我喜歡活潑可愛的小兔子。
生:我喜歡忠誠機靈的狗。
生:我喜歡勤勤懇懇,任勞任怨的老黃牛。
生:我喜歡身強體壯的北極熊。
師:同學喜歡的動物,老師也都非常喜歡,今天老師要跟大家介紹的也是一種小動物名字叫松鼠,我們先來看一下它的圖片。(小松鼠圖片) 其實把它介紹給我們的是一位法國人——布豐。哪位同學了解布豐其人的,來給我們介紹介紹。
生:布豐,法國著名的博物學家、作家,還是生物進化論的先驅(qū)者。
二、整體感知
師:很好,他知道的真多,來給他鼓鼓掌!那么下面就讓我們追隨布豐的介紹一起去了解松鼠這種可愛的小動物吧。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
思考:布豐筆下的松鼠有怎樣的特點。 生讀課文。
檢查生字詞,指生認讀,小組讀。
師:誰來回答老師剛才的問題?
生:松鼠是一種漂亮的小動物。
師:不錯,你說的太好了!松鼠是漂亮的。(師板書“漂亮”)
師:松鼠還有哪些特點?我來請同學完成老師的板書。
生上黑板補充兩點:馴良、乖巧。
三、品讀感悟
師:松鼠的這些特征你們是從哪兒找到的?
生:課文第一段。
師:那么第一段的這三個詞語能不能顛倒位置?為什么? 生:不能。下文具體介紹的時候也是按照漂亮、馴良、乖巧的順序?qū)懙模绻@兒顛倒順序,就和下文不對應了。
師:這位同學很細心,值得大家學習啊!他看到了這段與下文的對應關系。也就是說,這篇課文的寫作順序是—— 生齊:由總到分。 師:不錯。(板書“由總到分”)除了這個原因,還有沒有其他因素了?
生:漂亮是指松鼠的外表,而馴良、乖巧則是在講松樹的性格。
師:非常好!先寫外表,再寫內(nèi)在的性格,這樣才符合人們由表及里的認識規(guī)律。(板書“由表及里”)
師:松鼠的漂亮顯而易見,那么它的馴良和乖巧分別體現(xiàn)在哪些方面呢?再讀課文,思考這個問題。
生:“它們雖然也捕捉鳥雀,卻不是肉食獸類,常吃的是杏仁、榛子、櫸實和橡栗!币驗樗运,顯得很善良。
師:嗯,松鼠的食譜里面可不包括莊稼糧食,對于人類來說,它是馴良的。
生: “在晴明的夏夜,可以聽到松鼠在樹上跳著、叫著、互相追逐的聲音。它們好像很怕強烈的日光,白天躲在窩里歇涼,晚上出來練跑,玩耍,吃東西!彼辉谕砩铣鰜砘顒,不打擾人類的生活,也能體現(xiàn)它的馴良。 生:“它們在樹上做窩,摘果實,喝露水,只有樹被風刮得太厲害了,才到地上來!彼苌俚饺松畹牡胤絹恚淮驍_人類,也是馴良的表現(xiàn)。 師:同學們找得非常全面。那么哪些方面能體現(xiàn)松鼠的乖巧呢?
生1:第四段。松鼠過水的時候,用一塊樹皮當作船,用自己的尾巴當作帆和舵;它還十分警覺;
生2:它動作輕快敏捷;
生3:它的叫聲響亮,而且它還會生氣。
生4:還有第五段,寫了松鼠搭窩。從地址的選擇、搭窩的過程、窩口的設計等幾方面說明松鼠是乖巧的小動物。
師:布豐除了說明松鼠的漂亮、馴良、乖巧之外,還有沒有寫松鼠的其他方面?
生1:還寫了松鼠愛干凈。
生2:還有松鼠的用途呢。
師:這些都在課文的哪一部分?
生:最后一段。
師:對。同學們說的太好了!作者在介紹完松鼠的主要特征后,又補充說明了松鼠的其他特征及其用途,這樣使整個文章顯得更完整了。(板書“用途”)
師:松鼠是一種漂亮的小動物,馴良、乖巧,而且還很有用。這樣的小動物實在是—— 生齊:很討人喜歡。
師:文章中有哪些語句讓你覺得松鼠很討人喜歡呢呢?
生1:玲瓏的小面孔,襯上一條帽纓形的美麗的尾巴,顯得格外漂亮。 生2:它們好像很怕強烈的.日光,白天躲在窩里歇涼,晚上出來練跑,玩耍,吃東西。
生3:有人說,松樹過水的時候,用一塊樹皮當做船,用自己的尾巴當做帆和舵。
生4:要是被人家惹惱了,還會發(fā)出一種不高興的恨恨聲。
四、拓展應用
師:同學們又沒有發(fā)現(xiàn),這幾位同學所找的語句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 生:運用了擬人、比喻的修辭手法。
師:不錯。這些擬人還有比喻的修辭手法,使得文章生動形象體現(xiàn)了科學小品文語言的生動性。咱們同學能不能也來試一試,運用擬人、比喻的修辭手法,來描寫你熟悉的動物——狗。想象一下,一只狗看見馬路對面有一根它最愛的肉骨頭,它會怎么辦?又或者,狗在自己的地盤上發(fā)現(xiàn)了一個陌生人,它又會有什么表現(xiàn)?自己動手寫一寫。寫完后小組交流一下。 生做片斷練習,師巡視。
師:寫好了吧,咱們來交流。 生讀習作,師做適當?shù)狞c評。
師:看來比喻、擬人的修辭手法的運用是能夠增強文章的生動性、可讀性。不過不要忘了,
本文是篇科學小品文,它的語言特點除了具有生動性、趣味性,還應該具有說明文語言的共同特點——準確性。你能從文中找出一些能體現(xiàn)說明語言準確性的句子或詞語嗎?我舉個例子:“它們是十分警覺的,只要有人稍微在樹根上觸動一下,它們就從窩里跑出來,躲在樹枝底下,或者逃到別的樹上去!边@句中在“觸動”這一動詞前加上一個副詞“稍微”,以表示這種“觸動”程度之輕,體現(xiàn)了語言的準確性。
生:“它們的爪子是那樣銳利,動作是那樣敏捷,一棵很光滑的高樹,一忽兒就爬上去了!边@句話中連用兩個“那樣”,強調(diào)了松鼠爪子的銳利和動作的敏捷,用“很光滑”來修飾高樹,更能襯托出松鼠爬樹技巧的高超。
師:像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同學們課后可以再交流交流。今天這堂課就上到這兒,課后請同學們將這次課堂上的片段練習再修改修改,謄寫到小作本上。下課! 生:起立!敬禮! 師:休息。
【《年》的教案】相關文章:
大班年教案01-17
《年的故事》教案03-19
(優(yōu)秀)《年的故事》教案02-19
2023年《趙州橋》教案06-02
2023年體育教案11-26
《年、月、日》教案03-12
五年級教案數(shù)學教案12-27
2023年鳥的天堂教案04-07
大班社會“年”的故事教案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