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日韩在线免费观看,久久精品合集精品视频,每日更新在线观看AV_手机,这里是精品中文字幕

<mark id="47rz2"><center id="47rz2"><dd id="47rz2"></dd></center></mark>

    <legend id="47rz2"><u id="47rz2"><blockquote id="47rz2"></blockquote></u></legend>

      當前位置:好文網(wǎng)>實用文>教案>《年、月、日》教案

      《年、月、日》教案

      時間:2023-03-12 14:39:49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年、月、日》教案

        作為一位杰出的老師,時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有助于學生理解并掌握系統(tǒng)的知識?靵韰⒖冀贪甘窃趺磳懙陌!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年、月、日》教案,歡迎閱讀與收藏。

      《年、月、日》教案

      《年、月、日》教案1

        教學內(nèi)容:

        教學要求:1、通過觀察年歷,使學生認識時間單位年、月、日,知道大月、小月,平年、閏年,以及季度等方面的知識,記住每個月以及平年、閏年的天數(shù)了。

        教具學具準備:課件學生每人準備一張年歷(任何年份)

        課外去找一些關于年月日的知識(可以上、可以看書)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同學們,現(xiàn)在是北京時間4年2月25日上午8時41分13秒。從剛才的話中,你聽到哪些時間單位?(年月日時分秒)板書課題

        二、自由發(fā)言

        老師昨天讓大家回家找了一些關于時間的知識,你找到那些關于年月日的知識?(觀看課件,介紹年月日的得來)

        三、學習課本

        1、你是在哪月哪日出生的?能在書上的年歷卡上找到你的生日嗎?指導學生看懂年歷。

        2、觀察年歷卡(4年年歷卡和自己準備的其他年份的年歷卡),你發(fā)現(xiàn)些什么?找出每個月的.天數(shù),填表。引出大月、小月的含義。一年有幾天?你是怎樣算的。

        (注意:計算全年天數(shù)的算法有多樣,交流時要及時表揚比較好的方法。)

        3、板書:

        平年365天

        2月:28天

        12個大月:1、3、5、7、8、10、12

        年月日

        小月:4、6、9、11

        閏年366天

        2月:29天

        四、識記大小月

        你有那些好方法記住一年中哪些是大月,哪些是小月?思考、小組交流,全班交流。

        1拳記法(二月平)播放課件。

        2兒歌:要找大月你記住,

        七、八兩月?lián)Q著數(shù),

        七月以前找單數(shù),

        八月以后找雙數(shù)。

        四、探索“四年一閏,百年不閏,四百年又閏”的秘密。

        1、觀察年歷表,發(fā)現(xiàn)規(guī)律。

        2、看課件,幫助理解。

        五、練習(見課件)

      《年、月、日》教案2

        教學目標:

        1、在觀察年歷卡的活動中,認識時間單位年、月、日,知道一年有12個月,分為大月、小月和二月,大月有31天,小月有30天,記住一年中哪幾個月是大月,哪幾個月是小也,知道xxxx年全年有365天。

        2、使同學在實踐活動中,通過運用有關年、月、日的知識,感受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培養(yǎng)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并在活動中增強參與和合作意識。

        教學準備:課件、年歷卡。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師:今年是xxxx年,說一說這一年我們中國有什么重大的活動?

        生集體說:奧運會。

        師追問:那你們知道奧運會是幾幾年的幾月幾日嗎?

        生xxx年8月8日。

        師:今天我們就來研究有關年、月、日的知識。(板書:認識年、月、日)

        二、探究新知:

        1、師:你覺得這一年還有哪些日子對你來說是重要的?

        生回答(3~4人)

        問:是幾月幾日,假如不是特殊的,問:為什么?

        師:你能快速在xxxx的年歷上找出這個日子嗎?(跟你的同桌交流交流)

        師巡視,找一個同學完整說說。

        你找的是幾月幾日?為什么這么快?

        生:只要找準那個月,在其中找那一天就行了。

        再找兩個同學找一找。

        2、在這張xxxx年的年歷上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告訴你的同桌。(認識大月、小月)

        生1:一年有12個月。(師板書)

        生2:(31天):1、3、5、7、8、10、12。(師板書)

        生3:(30天):4、6、9、11。(師板書)

        生4:(xxxx年)二月:29天。(師板書)

        師明確:我們把31天的這些月稱為大月。(板書)

        我們把30天的這些月稱為小月。(板書)

        因為這年二月只有29天稱為特殊月。(板書)

        師:全班齊說大月有哪幾個月,小月有哪幾個月。

        3、師迅速擦掉大月、小月的月份(記憶大月、小月)

        指名問:你能馬上說出大月、小月分別有幾個月嗎?(大月有哪些,小月呢?)

        師:誰有好方法能快速地記住大月、小月呢?(同桌交流)

        指名交流:介紹拳頭記憶法。

        指名上臺演示。

        師:大家一起來學一學。(生可以邊模仿,邊一起念)

        師:會了嗎?好,和老師一起來練一練。

        師:念給你的同桌聽聽。

        生:1~7月中單數(shù)是大月,8~12月中雙數(shù)是大月。(這也是一個好方法)

        師:老師準備了一首兒歌,也能協(xié)助同學們來記住大月、小月。

        補:師略介紹平年、閏年。

        師:老師來考考大家記的`牢嗎?介紹游戲。

        報大、小月:報到大月的男生站起來;報到小月的女生站起來。(最后一個報二月)

        師:那下面我們一起來說說大月有哪幾個月?小月有哪幾個月?(板書)

        4、計算全年的天數(shù)

        師:你們能快速計算出xxxx年有多少天嗎?(那我們計算一下)

        生1:31+29+31+30+31+30+31+31+30+31+30+31=366(天)

        生2:317+304+29=366(天)

        生3:365+1=366(天)

        師:二月有29天,閏年時全年有366天,二月有28天時,平年全年有365年。(提問生答)

        師小結(jié):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知道哪些年、月、日的知識?(論述知識要點)

      《年、月、日》教案3

        教學內(nèi)容:

        人教版三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第9課第二首古詩

        課時目標:

        1、會認6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3、學習借助注釋理解詩意。

        4、想象畫面,體會詩歌感情,激發(fā)和培養(yǎng)學習古詩的興趣。

        教學重點:

        反復吟誦,想象畫面,感受詩情。

        教學難點:

        體會詩人后兩句是從“兄弟”的角度來抒發(fā)思鄉(xiāng)之情。

        課前準備:

        收集有關重陽節(jié)與王維的資料。

        教學過程:

        一、緊扣詩眼,從“心”出發(fā)

        1、師:讀一讀詩題,你能得知什么?

        2、交流課前收集的有關重陽節(jié)和王維的資料。(重陽節(jié)的起源,最早可以推到漢初。據(jù)說,在皇宮中,每年九月九日,都要佩茱萸,食蓬餌、飲菊花酒,以求長壽。到了東漢,民間又有了重陽登高的風俗,所以重陽節(jié)又叫登高節(jié)。登高所到之處,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重陽節(jié)插茱萸的風俗,在唐代就已經(jīng)很普遍。)

        3、師:怎樣記住“憶”?豎心旁表示什么?

        回憶源于內(nèi)心,回憶往事,免不了融入個人的情感。詩人在重陽節(jié)回憶起親人,會有著怎樣的情感呢?我們到詩中去發(fā)現(xiàn)。

        【讀詩題,了解創(chuàng)作的來由。交流資料,為理解詩意、體會詩情打下基礎。抓住詩眼“憶”,從偏旁入手,引導學生思考詩人寫這首詩時會有著怎樣的情感,激起學生的閱讀期待!

        二、理解詩意,以“意”鋪陳

        1、師:圈出生字,多讀幾遍。放聲讀古詩,做到讀正確,讀流利。

        2、同桌互讀,給出評價,尤其注意生字的讀音。

        3、同桌互相交流識字方法。

        4、師:小聲讀,將自己未讀懂的字詞做上記號。

        5、組內(nèi)交流,講講自己已經(jīng)讀懂的,以及還沒讀懂的。

        6、結(jié)合生字教學,由字及詞,解決“不懂”。

        重點引導:

        (1)“異”——“異鄉(xiāng)”“異客”

        推薦識字方法:與形近字“導”區(qū)別

        學生口頭組詞:異國、異地……

        師:什么叫“異國”?(其他的國家)那“異鄉(xiāng)”“異客”是什么意思?

        (2)“逢”

        推薦識字方法:換偏旁(峰、蜂、鋒)

        學生口頭組詞:逢年過節(jié)、相逢……

        師:聯(lián)系生活實際,想想“逢年過節(jié)”是指什么時候?

        師(范寫):應先寫里面,再寫外面,把走之兒寫得長一些才美觀。

        (3)“遙”——“遙知”

        師:詩人身處長安,而家鄉(xiāng)在華山以東,近兩百公里。這么遠,他怎會知道兄弟登高處,還遍插茱萸呢?

        (4)“插”——“遍插”

        師范寫,引導學生注意右半邊的筆順。

        師:“遍插”到底插哪兒呢?(提供資料:古人認為在重陽節(jié)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難消災,或佩帶于臂,或作香袋把茱萸放在里面佩帶,還有插在頭上的。)

        形成注釋:異:別的,其他的;逢:遇到;遙知:遠遠地推想;遍插:身上到處插滿。

        7、師:再讀古詩,借助書上的注釋和大家討論后形成的注釋,自己試著理解詩歌的意思。

        【以“多讀”為基礎,每一次讀都有明確的目的,從讀通,至讀準,到讀出“懂”與“不懂”。教學側(cè)重“不懂”, 結(jié)合生字教學,由字及詞,理解詞意。生字教學,側(cè)重難點字,回顧多種識字方法,注意字的筆順,指導把字寫美觀。理解詞意采取多種方法,或由熟詞入手,或聯(lián)系生活實際,或根據(jù)相關資料,或聯(lián)系上下文;诒菊n注釋較少,將難點形成注釋,為學生自主理解降低坡度。學生剛剛接觸注釋,給予充分時間,鼓勵學生自己讀懂詩意!

        三、想象畫面,由“意”入心

        (一)領:想象“獨”,體會“思親”

        1、師:讀一讀,想一想:17歲,王維身處“異鄉(xiāng)”作為“異客”是什么滋味呢?(“獨”)

        2、師:“獨”的背后隱藏著一幅幅畫面。讓我們插上想象的翅膀,走近王維當年的生活,尋找一幕幕中他那孤獨的身影。

        來到大街,人來人往,熱鬧非凡,而他

        路過大院,親朋相聚,舉杯痛飲,而他

        出門遠游,游人結(jié)伴,互幫互助,而他

        3、師:詩人的心中在想什么?(“思親”)

        4、指導朗讀:再怎么想念親人,你仍在“異鄉(xiāng)”;再怎么孤獨,你仍為“異客”。

        5、揭示學法:古詩的語言精煉,學習時可以結(jié)合詩句,想象文字后的一幅幅畫面。身臨其境,自然能走進詩人的內(nèi)心深處。

        (二)扶:想象“佳節(jié)”,體會“倍思親”

        1、師:反復地讀一讀,第二句詩讓你看到怎樣的畫面?

        2、全班交流,統(tǒng)一意見:佳節(jié),往往是家家戶戶團圓的日子。目睹周圍人家的其樂融融,詩人勢必會想起與家人團聚的情景。

        3、師:你知道有那些佳節(jié)?(春節(jié)、元宵節(jié)、端午節(jié)、中秋節(jié)……)

        4、師:把你們想到的畫面與大家分享,一同走進詩人的.內(nèi)心世界。(提供句式:每逢 節(jié),我便想起 )

        5、指導朗讀:平時也就罷了,而佳節(jié)來臨時別人家舉杯暢飲,慶祝團圓,而詩人卻只能孤獨地回憶這一幅幅畫面,你能說說他此時的心情嗎?(“倍思親”)

        (三)放:想象“少一人”,體會“兄弟情深”

        1、師:讀一讀后兩句,你看到了一幅怎樣的畫面?

        2、組內(nèi)交流。

        在學生發(fā)言的基礎上,略作點撥:兄弟們會說些什么?(“少一人”)會祝愿些什么?(聯(lián)系茱萸的資料:茱萸可以避難消災。)

        3、靜靜地默讀,這幅畫面最令人遺憾的是什么?(“少一人”)

        4、余音式朗讀:“少一人”是詩人此時最大的痛,“少一人”在詩人的心中不斷地撞擊著,我們共同來表達詩人心中無奈的吶喊。一組讀后兩句詩,其他三組接連重復“少一人”。

        5、師:表面上寫兄弟們想念詩人,但這一切都是作者的推想,你能看出什么?(詩人想念兄弟,兄弟想念詩人,可見“兄弟情深”啊!)

        【教學呈現(xiàn)一“領”二“扶”三“放”的思路。學法的設計,根據(jù)三年級學生的知識水平和心理特點,設計為從形象可感的畫面來體會詩人的情感。古詩詞猶如浩瀚的海洋,是巨大的寶庫,教學的重點應是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促進學生持續(xù)發(fā)展。學生具備了一定的自學能力,才能自如地在詩詞的海洋中汲取營養(yǎng)。體會詩人的情感,同樣有“路”可循,由“思親”到“倍思親”,再到“兄弟情深”!

        四、回扣詩眼,感悟詩“心”

        1、師:學完整首詩,再來看看“憶”,單單只是回憶嗎? “憶”怎樣解釋才更為貼切?(思念)

        2、師:王維既然如此思念親人,為什么不回去呢?(了解創(chuàng)作背景:詩人當時只有17歲,正在長安想取得功名,實現(xiàn)個人的理想。)

        3、師:好男兒志在四方,不是不想回,而是不能回,這是一種深深的無奈。思念如美酒越釀越深,才會寫出思鄉(xiāng)的名篇——《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才會誕生思鄉(xiāng)的名句——“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

        4、練讀全詩,力圖表達詩人思鄉(xiāng)的情感。

        【教學回到詩題中的“憶”,與課堂初始的質(zhì)疑遙相呼應,使教學完整。通過對“憶”的再認識,引領學生整體把握詩人的情感。了解創(chuàng)作背景,對詩人有一個更為全面的認識,體會詩人的無奈,才能體會那濃得化不開的思念。在此基礎上,學生練讀全詩才有深厚的感情基礎!

        五、指導背誦,學法遷移

        1、再現(xiàn)三組畫面,依托畫面,練習背誦。

        2、師:通過反復吟誦來想象詩中蘊藏的畫面,體會詩人情感,這是學習古詩的一個好方法。希望你們在學習其他古詩的時候,也能學到用到。

        3、推薦學習:王維另一首抒發(fā)思鄉(xiāng)之情的詩

        雜詩

        君自故鄉(xiāng)來,應知故鄉(xiāng)事。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

        【借助形象可感的畫面,實際上是引導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去背誦,提高學生背誦的效率。教學結(jié)尾,回顧學法,引導學以致用。推薦學習《雜詩》,給學生提供現(xiàn)炒現(xiàn)賣的機會,再次走近王維的心靈深處,以此來檢驗學生對學法的掌握情況。學生能學到用到,才是我們教學最終的目的!

        六、布置作業(yè)

        1、找一找王維寫的其他古詩,讀一讀,背一背。

        2、嘗試用想象畫面的方法自學一首古詩。

        【引導學生走出文本,拓寬學習的廣度,激發(fā)學習古詩的興趣。鼓勵學生運用學法自主學習古詩,在實踐中檢驗學法的實效性!

      《年、月、日》教案4

        教學目標

        1、理解詩句的意思。

        2、體會作者的思鄉(xiāng)之情。

        教學重難點

        理解詩句的意思。

        教學工具

        課件

        教學過程

        一課前游戲,復習導入

        1、說說你知道的傳統(tǒng)節(jié)日,有哪些習俗。

        春節(jié)、中秋節(jié)、端午節(jié)、重陽節(jié),可以以連線方式表現(xiàn)節(jié)日、日期和習俗。

        2、小組比賽背誦《夜書所見》。

        3、解釋課文題目《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理解“憶”的意思。

        二自主學習,初步感知

        1、以自己喜歡的方式讀通古詩,可輕讀、大聲讀,可獨自讀、同桌齊讀、小組合讀。

        2、練習朗讀。先讀準字音,再讀準節(jié)奏。

       。1)出示生字卡片,讀準字音。

        (2)以指名讀、齊讀等多種方式讀通古詩。

        (3)讓學生憑借已有的經(jīng)驗和直覺讀準節(jié)奏。

        3、自主學習,老師巡視指導。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學習古詩。

        可以自學,也可幾個人合作學習,用查字典、看注釋、看插圖等方法,理解詩中詞語的意思。圈出不理解的詞語。

       。2)交流學習收獲。

       。3)質(zhì)疑:還有什么不懂之處?

        老師重點指導“異鄉(xiāng)”“異客”的意思。

        4、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讀出思念家鄉(xiāng)、思念親人的感情。

        三趣味活動

        1、按卡片連詞背誦。

        請學生把生字卡片按出現(xiàn)的`先后順序排列起來,并試著背誦。

        2、詩句連對。

        老師說詩句意思,學生背相應句子。

        3、情境練背。

        學生當小詩人,加動作或表情,先自己朗讀,再上臺表演,達到背誦的目的。

        4、賽詩會。

       。1)集體賽:每個小組背兩首詩,一首課內(nèi)的,一首課外的,看哪一組背得既響亮又流利。

        (2)個人賽:每一小組派一名代表參加比賽,看誰背得最富有感情。

        課后習題

        背誦并默寫《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年、月、日》教案5

        一、教材分析:

        1、通過課前預習調(diào)查,使學生認識時間單位年、月、日,知道大月、小月、平年、閏年,記住各月及平、閏年的天數(shù),初步學會判斷某一年是平年還是閏年。

        2、在探索學習的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自主、探索、合作學習的能力,以及觀察、概括能力,促進學生數(shù)學思維的發(fā)展。

        3、讓學生通過親身參與實踐活動,獲得情感體驗和成功體驗,培養(yǎng)學生愿學樂學的興趣。

        4、滲透珍惜時間的思想教育。

        二、學情分析:

        年月日”的知識與學生的生活緊密相關,學生有一定的生活經(jīng)驗,對現(xiàn)行歷法中年月日的制定有一定了解,但對平、閏年的有關知識比較陌生,學習起來有一定的難度。但是,學生已能利用相關教學平臺及上網(wǎng)查閱有關資料進行學習,相信學生能夠通過課前的自主學習獲得比書本更豐富的知識。

        三、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使學生認識時間單位年月日;知道大小月、平年、閏年的知識,記住各月的天數(shù)。

        2、過程與方法:通過觀察、操作、實踐,探究年月日之間的'關系,培養(yǎng)學生的探索精神、思維能力。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培養(yǎng)學生熱愛科學、樂于探求知識的精神。同時教育學生要珍惜時間。

        四、教學重點和難點:

        1、教學重點:認識時間單位年月日,掌握它們之間的相互關系。

        2、教學難點:掌握并熟記一年中的大月和小月。

        五、教學過程:

        師:同學們,喜歡猜謎語嗎,請同學們猜一猜是什么?

        1、課件出示:

        一物生來真稀奇,身穿三百六十五件衣;每天給它脫一件,脫到年底剩張皮。

        學生不難猜出是“日歷”。隨后,教師出示20xx年日歷。

        2、揭示課題:

       。1)同學們,我們學習、生活了一天,就在日歷上撕下一頁。一天也叫做一日。

       。2)從1月1日開始,到撕下1月31日這一頁,要經(jīng)過多長時間?

        (3)當我們撕下這本日歷的最后一頁,經(jīng)過了多長時間?

        六、鞏固練習

        1、一年有()個大月,有()小月。

        2、9月1日開學的前一天是()月()日;

        3、12月30日的后一天是()月()日;

        4、你的生日是()月()日;

        5、你還能提出什么樣的問題來考考同學們?

        七、全課總結(jié):

        1、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都學會了哪些知識?

        2、猜謎語。師:同學們一節(jié)課學會了這么多的知識,真了不起!老師想給同學講一個古老的謎語,想不想再猜?出示:最長又最短,最多又最少,最慢又最快,最便宜又最寶貴的是什么?

      《年、月、日》教案6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文的生字、新詞。

        2.理解詩句的意思,體會作者的思鄉(xiāng)之情。

        3.能熟練地,有感情地朗讀全詩,背誦全詩。

        教學重難點:

        深入體會詩句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過程:

        一、感受課題,課前鋪墊

        在遙遠的古代,當深深的思念、濃濃的鄉(xiāng)愁涌上心頭,許多詩人就用手中的筆來表達內(nèi)心的無盡思念。今天讓我們來細細地品味一首王維的思親佳作——《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二、揭示課題,初讀古詩

        齊讀課題

        1、從題目中,你感受到了什么?(憶,兄弟,感覺到一種思念親人的感情;九月九日是重陽節(jié);山東是華山以東,王維的家鄉(xiāng))

        2、帶著這種感受再讀一遍。

        3、重陽佳節(jié)本是家人團聚的好日子,可是有一個人在這一天卻是悶悶不樂的,這是為什么呢?那么學了這首詩我們就知道答案了。

        4、下面我們就來初步感受一下這首詩,學生自讀,并畫出生字

        5、指名讀,糾正讀音,節(jié)奏

        了解詩人。

        你們說得真棒,看到大家掌握的這樣好,我們就來仔細的品讀這首詩吧。

        三、抓詩眼感悟詩意。體會意境

        感悟: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

        1.誰來匯報你讀后的感受?(詩人很孤獨)從哪里看出詩人的孤獨?出示第一句詩: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

        2.重點體會:異鄉(xiāng)異客。

       、偻瑢W們,哪個字給你感受最深?(異)你能從這兩個“異”讀懂些什么,體會到一些什么?(詩人所處的環(huán)境是陌生的,看到所有的面孔也是陌生的,遠離家鄉(xiāng)、無依無靠、舉目無親)

        3.重點體會“獨”。

        ①你對這個“獨”有什么體會?在你平時的生活中是否也有過這樣的'感受?(生暢所欲言)請你結(jié)合自己的體會想象:先自己說一說

       、诋斣娙松磉叺娜顺扇航Y(jié)隊出去看熱鬧的時候,而他卻____,____;當詩人看到有人約了親朋好友聚在一起的時候,而他卻____,____。

       、弁瑢W們的想象力真豐富,那么怎么能讀出作者那種獨自在外、人地生疏的寂寞心情呢?指導朗讀。(生讀后總結(jié))有孤獨的感覺,很孤獨,特別孤獨??

        感悟: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

        過渡語:詩人是如此的孤獨無助,怎能不叫他——(思念),這種思念是那么的——(深刻),以致他寫出了這樣的一句千古名句——(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

        1.出示詩句自由朗讀:你覺得這句詩哪個字寫得好?(倍)從“倍”字你能讀懂些什么?是啊,平日里的思念尚可忍受,然而面對重陽佳節(jié),往事歷歷在目,此時此刻王維的內(nèi)心該是多么的痛苦啊!詩人居無定所,漂泊他鄉(xiāng),平日里常常____,如今面對良辰佳節(jié),____詩人舉目無親,無依無靠,平日里常常____,面對今天的良辰佳節(jié),____

        2.引誦:的確,這詩句道出了多少漂泊詩人對家鄉(xiāng)親人的深深思念,勾起了多少天涯游子對家鄉(xiāng)往事的點點回憶!同學們,“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流傳至今僅僅是指重陽節(jié)思念親人嗎?當(中秋來臨),(遠在外地求職謀生)的人們,(對著空中高掛的明月),只能用這樣的詩句遙寄對家鄉(xiāng)親人的思念:“____”當(除夕之夜),家家戶戶歡聚一堂,遠在異國的海外游子,抱著對家人的無盡思念,用詩句來道出他心底的肺腑之言:“____” 小結(jié)語:千百年來,這詩句成為游子思念的名言,打動多少游子離人之心!當深深的思念,濃濃的鄉(xiāng)愁涌上心頭,王維用詩這一最美的語言,讓生活在一千三百多年后的我們,同他一起感懷,一起哀傷,也讓我們一起再來讀讀這兩句詩。

        感受兄弟情深。

        1.詩人王維在重陽佳節(jié)深深思念著家人,那家里的親人是否也在思念著他呢?從哪里看出來?

        2.朗讀: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3.理解詩句“遙”字你體會到什么?為什么說“少一人”?

        4.出示重陽節(jié)的風俗,觸景生情的王維心中該是多么難過啊!王維想,以前在家鄉(xiāng)時,每逢重陽節(jié),總要和兄弟們頭插茱萸,手挽著手去城外登高遠眺。大家歡聚在一起,是多么讓人高興啊!如今我們卻天各一方,不能相會??此時此刻,兄弟們一定也在登高聚會,思念著我呢。而如今,這一切都只能出現(xiàn)在回憶之中,重陽是別人的,團聚是別人的,屬于自己的那支茱萸,又在哪里呢?同學們,愿意和王維一起追憶一下那久違的畫面嗎?讓我們閉上眼邊讀邊想。讀這兩句詩。

        四、感情誦讀。積累背誦

        1.又一個離家的重陽節(jié),我獨自站在異鄉(xiāng)的窗前,面向家的方向,深情地吟誦著——

        2、又一個離家的重陽節(jié),我獨自登上異鄉(xiāng)的高山,回想遍插茱萸的團圓場面,大聲地吟誦著——就讓我們都來做一回王維。再次深深地想念山東的兄弟吧!

        五、總結(jié)全文,感情升華

        結(jié)束語:同學們,短短的28個字,將道不盡的離愁,訴不完的思鄉(xiāng),曲折有致的鋪展在我們的面前,歷經(jīng)1200多年,當我們今天再次讀起它的時候,涌向心頭的又豈止是感動?在不知不覺間我們也走進了這濃濃的鄉(xiāng)愁中,今后無論走到哪里,同學們都不要忘記親人,不要忘記故鄉(xiāng)。月是故鄉(xiāng)明,回家的感覺真好!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古詩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株儒少一人。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的注釋:

        九月九日:指農(nóng)歷九月初九重陽節(jié)。民間很器重這個節(jié)日,在這一天有登高、插茱萸、飲菊花酒等習俗,傳說能以此避災。

        憶:想念。

        山東:指華山以東(今山西),王維的家鄉(xiāng)就在這一帶。

        異鄉(xiāng):他鄉(xiāng),遠離家鄉(xiāng)。

        佳節(jié):美好的節(jié)日。

        倍:加倍,更加。

        遙知:遠遠的想到。

        登高:指民間在重陽節(jié)登高避邪的習俗。

        茱萸:又名越椒,一種香氣濃烈的植物,重陽節(jié)時有佩戴茱萸的習俗。

        譯文:獨自在他鄉(xiāng)做他鄉(xiāng)的客人,每到歡慶佳節(jié)時,就更加思念家中的親人。我在遙遠的異鄉(xiāng)想象著,今天兄弟們登高的時候,大家插戴茱萸,就少了我一個人。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的詩意:

        我獨自一人在異鄉(xiāng)做客人的時候,每遇到佳節(jié)良辰時總會更加思念起家鄉(xiāng)的親人。雖然我人在他鄉(xiāng),但早就想到今天是重陽節(jié),故鄉(xiāng)的兄弟們要登高望遠,我想當他們在佩戴茱萸時,會發(fā)現(xiàn)只少了我一人。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賞析這首詩中,“獨在異鄉(xiāng)”,暗寫了孤獨寂寞的環(huán)境,對于初次離家的少年來說,對這種環(huán)境特別敏感。“異客”則更強調(diào)了游子在異鄉(xiāng)舉目無親的生疏清冷的感受。用“獨”和兩個“異”字組在一句詩里,大大加深了主觀感受的程度。

        第二句“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是前面情緒的合理發(fā)展,說明平常已有思親之苦,而到節(jié)日,這思念就愈加轉(zhuǎn)深和增強了!氨丁弊钟玫脴O妙,是聯(lián)系上下兩句情緒之間的關鍵。這兩句構(gòu)成全詩的一個層次,是從抒情主人公自我的主觀感受來表現(xiàn)思親之情的。

      《年、月、日》教案7

        一、教學內(nèi)容:

        小學數(shù)學教學的測量單位中,時間單位比較抽象,很難體驗到一個單位的具體個數(shù),相鄰兩個單位之間的進度也不完全一致。所以教材把時間單位的教學分為兩節(jié)。這個單位是教學時間單位的第二段。在二年級教學時、分、秒的基礎上,我們將教授年、月、日的知識,以及24小時制的方法。全單元排列四個例子,具體排列如下:

        例1:知道年、月、日

        例2:知道平均年和閏年

        例3:知道24小時制

        示例4:查找簡單的經(jīng)過時間

        二、教學目標:

        知道年、月、日,了解它們之間的關系,知道一年中大月、小月的月數(shù)、天數(shù),判斷平年、閏年;了解了24小時計時碼表,我們就可以用24小時計時碼表來表達生活中的時間,用我們的知識解決生活中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三、教學的重點和難點:

        知道年、月、日的時間單位,掌握它們的相互關系。掌握大月亮和小月亮的判斷方法。掌握判斷整百年的一年是否閏年的方法。了解并找到普通計時法和24小時計時法的聯(lián)系和區(qū)別,并正確交換。

        四、教學時間:

        6課時

        五、教具的準備:

        課件和支持光盤

        第一堂課年、月、日

        教學目標:

        1、經(jīng)歷收集、觀察、統(tǒng)計的過程,知道年、月、日,了解它們之間的關系,正確判斷大小月。

        2、通過年、月、日的學習,感受數(shù)學與現(xiàn)實生活的密切關系,體會數(shù)學的應用價值,激發(fā)學生熱愛數(shù)學的情感。

        教學重點:

        知道年、月、日的時間單位,掌握它們的相互關系。

        教學難點:

        掌握大月亮和小月亮的判斷方法。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會話的介紹

        1、問題:你知道你是什么時候出生的嗎?

        —讓學生自由發(fā)言。

        追問:xxxx年xx月xx日,有的同學還知道×時×分,你知道這些信息里都包含哪些信息嗎?(年、月、日、時、分)

        2、解題:這些都是時間單位,我們已經(jīng)認識了時、分、秒,這節(jié)課我們要認識年、月、日。

        二、交流共享

        1、教學例1。

       。1)觀察、統(tǒng)計。

        學生分組探究課前準備的20xx年年歷,把年歷中每個月的天數(shù)填入下表:

        月份

        天數(shù)

        (2)小組交流。

        學生在獨立觀察、思考、統(tǒng)計的基礎上在小組內(nèi)交流各自的統(tǒng)計結(jié)果。

        指名展示統(tǒng)計結(jié)果,教師相應板書。

        討論:觀察黑板上20xx年的統(tǒng)計表,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介紹:一年有12個月,有31天的月份是大月,有30天的月份是小月。

        引導:把上面表格中的大月涂上紅色,小月涂上綠色。觀察表格,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

       。3)認識大月、小月。

        介紹:一年有12個月,有31天的月份是大月,有30天的月份是小月。

        引導:把上面表格中的大月涂上紅色,小月涂上綠色。觀察表格,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

        指名口答,教師適時歸納。

       、俅笤掠1月、3月、5月、7月、8月、10月、12月;小月有4月、6月、9月、11月。

       、谝荒曛杏7個大月,4個小月。

       、2月有28天,既不是大月,也不是小月。

       。4)記憶大月、小月。

        提問:你有辦法記住哪幾個月是大月,哪幾個月是小月嗎?

        學生根據(jù)課前收集的相關知識進行交流,教師適時歸納。

       、7月和8月是連續(xù)的兩個大月,7月以前的單數(shù)月是大月,8月以后的雙數(shù)月是大月。

       、谌^記憶法:(出示教材第45頁拳頭圖)教師邊演示邊口頭講解用拳頭記憶大月、小月的方法,要求學生邊看、邊聽、邊跟著學。

        ③兒歌記憶法:

        a、7個大月心中裝,七前單數(shù)七后雙。

        b、一三五七八十臘,三十一天永不差。

        2、試一試。

        提問:20xx年全年有多少天?你是怎樣算的?

        學生小組交流,說說自己的想法,并在練習本上寫出過程。

        指名交流,匯報。

        學生匯報預設:

        方法一:將每個月的天數(shù)加起來:

        31+28+31+30+31+30+31+31+30+31+30+31=365(天)

        方法二:將大月的總天數(shù)、小月的總天數(shù)和2月的天數(shù)加起來:

        31×7+30×4+28=365(天)

       。ㄗ寣W生重點掌握方法二)

        小結(jié):20xx年全年有365天。

        三、反饋完善

        1、完成教材第46頁“想想做做”第1題。

        讓學生先交流題中節(jié)日的具體日期,再獨立在年歷上圈出來,最后集體訂正答案。

        2、完成教材第46頁“想想做做”第2題。

        讓學生在今年的年歷上圈出六一國際兒童節(jié)、五一國際勞動節(jié)和三八婦女節(jié),并說說分別是星期幾。

        學生完成后,指名匯報,全班交流。

        3、完成教材第46頁“想想做做”第3、4題。

        學生先填空,再集體交流,最后訂正答案。

        4、完成教材第46頁“想想做做”第5題。

        讓學生觀察年歷,討論交流,教師適時引導:元旦是每年的第一天,也就是1月1日,今年的最后一天過完了,下一天就是下一年的元旦。

        四、反思總結(jié)

        通過本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還有哪些疑問?

        第2課時認識平年和閏年

        教學目標:

        1、知道平年、閏年的基本含義,初步了解“四年一閏”的道理。

        2、掌握平年、閏年的判斷方法,并能解決一些有關的生活問題。

        3、能積極參與尋找、發(fā)現(xiàn)平年與閏年的關系,對數(shù)學產(chǎn)生好奇心與求知欲。

        教學重點:

        發(fā)現(xiàn)并掌握平年和閏年的判斷方法。

        教學難點:

        掌握判斷年份數(shù)是整百數(shù)的年份是否是閏年的方法。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1、談話:小華每次過生日都要種一棵“生日樹”,她在12歲生日那天種下了第3棵“生日樹”。你知道她的生日是哪一天嗎?

        學生自由發(fā)言、交流,教師不做評價。

        2、揭題:學習了本節(jié)課之后,你就會明白原因了。

        二、交流共享

        1、教學例2。

       。1)課件分別出示20xx~20xx年的年歷,將每年的2月份用不同的色塊提煉并排列起來。

        引導:這是20xx~20xx年2月的天數(shù),依次觀察,每年的2月有多少天?填在下面的表格里。

        年份(年)

        20xx

        ……

        20xx

        20xx

        20xx

        2月的天數(shù)(天)

       。2)組織交流。

       、俜答佁顚懡Y(jié)果。(學生說,教師板書)

        年份(年)

        20xx

        ……

        20xx

        20xx

        20xx

        2月的天數(shù)(天)

        28

        ……

        28

        28

        29

       、谝龑в^察:觀察表格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20xx、20xx、20xx年的2月有29天,其他年份的2月有28天)

        ③揭示平年和閏年的含義:根據(jù)2月天數(shù)的不同,我們把年份分為兩種,2月只有28天的年份是平年,有29天的年份是閏年。(板書)

        (3)探究判斷平年和閏年的方法。

        提問:仔細觀察表格,平年和閏年的出現(xiàn)是隨意的,還是有一定的規(guī)律?你發(fā)現(xiàn)它們有什么規(guī)律?

        指名回答并引導學生共同發(fā)現(xiàn)“四年一閏”的規(guī)律,再讓大家將表格中的閏年圈出來。

        通常每4年里有3個平年、1個閏年。公歷年份數(shù)除以4沒有余數(shù)的一般是閏年。公歷年份數(shù)是整百數(shù)的,必須除以400沒有余數(shù)才是閏年。例如,20xx年是閏年,而2100年是平年。

       。4)提問:現(xiàn)在大家知道小華的生日是在哪一天了嗎?

        學生根據(jù)平年和閏年的知識回答:2月29日。

        2、數(shù)學文化。

        談話:同學們,你們想知道為什么會有“四年一閏”的規(guī)律嗎?這里面包含很多的天文知識呢!我們一起來看看課本第48頁“你知道嗎”的內(nèi)容。

        指名閱讀短文,并讓學生解釋“四年一閏,百年不閏,四百年又閏”的意思。

        教師根據(jù)學生的回答,歸納并板書:公歷年份數(shù)是整百的,必須是400的倍數(shù),才是閏年。

        要求學生舉例說明“百年不閏,四百年又閏”。

        如20xx年、1600年是閏年,2100年、1800年、1700年是平年。

        三、反饋完善

        1、完成教材第48頁“想想做做”第1題。

        讓學生先在小組內(nèi)討論、交流平年和閏年的判斷方法,再指名回答,最后集體訂正。

        2、完成教材第48頁“想想做做”第3題。

        提問:你知道什么是季度嗎?

        根據(jù)學生回答,教師明確:一年有4個季度,把12個月平均分成4份,每3個月是一個季度。

        師出示表格并追問:你能算出今年每個季度的天數(shù)嗎?

        學生計算,并說說計算的方法。

        追問:今年是平年還是閏年?(鼓勵學生用不同的方法解答)

        四、反思總結(jié)

        通過本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還有哪些疑問?

        第3課時練習六

        教學目標:

        1、通過練習,強化學生對年、月、日之間關系的理解。

        2、讓學生體會所學知識的應用價值,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

        教學重點:

        強化學生對年、月、日之間關系的理解。

        教學難點:

        體會所學知識與現(xiàn)實生活的必然聯(lián)系。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知識再現(xiàn)

        1、課件出示表格,并讓學生填寫表格。

        年

       。ǎ﹤月

        大月

        小月

        2、填空:平年的2月有()天,全年有()天;閏年的2月有()天,全年有()天。通常每()年里有()個平年,()個閏年。公歷年份數(shù)除以()沒有余數(shù)的一般是閏年;公歷年份數(shù)是整百數(shù)的,必須除以()沒有余數(shù)才是閏年。

        二、基本練習

        1、完成教材第49頁“練習六”第1題。

        引導猜測:小明的生日是下個月的第1天,你知道是幾月幾日嗎?

        要求:請用類似“我的生日在教師節(jié)前兩天”的語言描述自己的生日讓其他同學猜。

        2、完成教材第49頁“練習六”第2題。

       。1)提問:你知道爸爸、媽媽的生日嗎?在今年的年歷上把它們?nèi)Τ鰜怼?/p>

       。2)追問:爸爸、媽媽的生日過了嗎?在爸爸、媽媽的生日這一天,你為他們做了什么?還沒有過的同學,你打算怎樣給爸爸、媽媽過生日?

        3、完成教材第49頁“練習六”第3題。

        讓學生根據(jù)題意,挑一個自己最喜歡的月份,找出×月1日是星期幾,制作一個月歷,并完成以下要求。

        (1)在表中圈出節(jié)日、紀念日。

       。2)算一算這個月一共上課多少天,休息多少天?

       。3)你還想說些什么?在小組里說一說。

        三、綜合練習

        1、完成教材第50頁“動手做”。

        學生拿出準備好的月歷卡,四人一組做框數(shù)游戲。

       。1)要求:每次用長方形橫著框出3個數(shù),說說這3個數(shù)之間的關系,算出它們的和。

        先指名回答,再將學生的算式隨機寫在黑板上,讓學生尋找規(guī)律。

        得出:三個數(shù)的和是中間數(shù)的3倍。

        (2)要求:每次用長方形豎著框出3個數(shù),說說這3個數(shù)之間的關系,算出它們的和。

        先指名回答,再將學生的算式隨機寫在黑板上,讓學生尋找規(guī)律。

        得出:三個數(shù)的和是中間數(shù)的3倍。

       。3)追問:還可以框出幾個數(shù)?怎樣框?試一試。

        2、出示教材第50頁“你知道嗎”內(nèi)容。

        提問:同學們,我們平常所說的一年四季和一年的四個季度一樣嗎?

        引導學生仔細閱讀,說說從文中你知道了什么。

        指名回答,明確:一年四季與一年的四個季度是有區(qū)別的。

        四、反思總結(jié)

        通過本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還有哪些疑問?

        五、課堂作業(yè)

        第4課時24時計時法

        教學目標:

        1、認識24時計時法,會用24時計時法表示生活中的時間。

        2、能進行普通計時法和24時計時法之間的相互轉(zhuǎn)換。

        教學重點:

        會用24時計時法表示時刻。

        教學難點:

        理解和發(fā)現(xiàn)普通計時法和24時計時法之間的聯(lián)系與區(qū)別,并能正確進行互換。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1、談話:羊村要召開羊羊運動會,這一天,懶羊羊通知喜羊羊:“明天5時到羊村體育場參加跑步比賽。”第二天,喜羊羊天沒亮就出發(fā)了,早上5時趕到體育場卻發(fā)現(xiàn)一個小伙伴也沒有,一直等到傍晚5時才開始比賽,這是怎么回事?(學生自由發(fā)表各自意見)

        師:原來,一天有2個5時,懶羊羊在通知的時候沒有說明是早上的5時,懶羊羊在通知的時候沒有說明是早上的5時,還是傍晚的5時,導致喜羊羊在早上5時就到了達了。生活中經(jīng)常因為這樣的描述出現(xiàn)錯誤,為了簡易、不出錯,廣播、電視等部門都用24時計時法。

        2、揭題:本節(jié)課我們就來認識下24時計時法的相關知識。

        二、交流共享

        1、出示教材第51頁例3的.節(jié)目預告表。

        提問:這是中央電視臺少兒頻道的節(jié)目預告表,你從中知道了什么?(學生自由發(fā)言)

        追問:怎么會有14:00呢?

        引導學生明確:這里用的是24時計時法,14:00是下午2時。

        2、課件演示鐘表。

       。1)出示倒計時的場面,提問:見過這個場面嗎?新年的鐘聲即將敲響,一起倒計時,當我們倒數(shù)到1的那一瞬間,鐘面上的時針、分針、秒針都指到了幾?(12)這個時刻意味著什么?

        (2)課件演示(時間)

        結(jié)合演示,教師介紹:新的一天開始了,此時是幾時?(夜里12時),月亮高高掛,我們正在睡覺,時間繼續(xù)走,早上8時,我們在哪里?(學校)時間繼續(xù)走,中午12時,我們回到家,在家里吃飯。到這時,時間已經(jīng)悄悄走過了鐘面的一圈,回到了12時,時間繼續(xù)走,開始第二圈的旅程,到了晚上8時,我們要上床睡覺了。當時間走到晚上12時時,這一天就過去了,它又將開始新的一天。

        提問:現(xiàn)在時針一共走了幾圈?(結(jié)合彩條,讓學生看清走了2個12,是2圈)一共走了多少個小時?(24小時)

        小結(jié)。

        3、介紹24時計時法。

        用24時計時法表示時針走一圈的時刻時,鐘面上的時針指幾就是幾時,表示時針走第二圈的時刻時,鐘面上時針所指的數(shù)加上12就是24時計時法的時刻。

        4、24時計時法和普通計時法的關系。

        提問:24時計時法和普通計時法有什么區(qū)別和聯(lián)系?

        引導學生明確:(1)24時計時法表示時刻時,這個時刻從0時起過了幾小時,就直接說幾時;而普通計時法為了區(qū)別兩個不同的時段,要在時間前面加上凌晨、早上、下午、晚上等詞。(2)中午12時之前表示的時刻相同,1時之后,表示的時刻相差12小時。

        追問:16:00是下午幾時?18:30呢?學生獨立思考后回答:16:00是下午4時,18:30是下午6時30分。

        三、反饋完善

        1、說一說:羊村運動會上喜羊羊早到是誰的錯?如果你是懶羊羊你會怎樣通知喜羊羊?

        讓學生用兩種計時法分別描述:明天下午5時或明天17時。

        2、完成教材第52頁“想想做做”第1題。

        提問:鐘面上的時間用24時計時法表示,各是幾時?

        讓學生小組討論,說說自己的想法,并指明匯報。

        3、完成教材第52頁“想想做做”第2題。

        出示圖標,提問:你認識這個圖標嗎?(禁止機動車通行),7:30~18:30表示什么?從上午幾時幾分到下午幾時幾分禁止機動車通行?綠色圃中小學教om

        (提醒學生將24時計時法轉(zhuǎn)換成普通計時法)

        4、完成教材第52頁“想想做做”第4題。

        提示:鐘面上表示的時間可能是上午,也可能是下午,可能是白天,也可能是晚上。

        讓學生在小組內(nèi)議一議、說一說。

        四、反思總結(jié)

        通過本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還有哪些疑問?

        第5課時計算經(jīng)過的時間

        教學目標:

        1、結(jié)合具體的生活情境,學會推算出從一個時刻到另一個時刻所經(jīng)過的時間。

        2、進一步感知和體驗時間,逐步建立時間觀念。

        教學重點:

        學會推算出從一個時刻到另一個時刻所經(jīng)過的時間。

        教學難點:

        推算出從一個時刻到另一個時刻所經(jīng)過的時間。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談話:上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24時計時法,你能說說什么是24時計時法嗎?

        學生回顧24時計時法。

        出示教材第53頁的節(jié)目預告表,并提問:你能把這些時刻改成普通計時法嗎?

        指名匯報后引入第課時這是我們上節(jié)課學習的24時計時法,24時計時法還能幫我們解決生活中的很多實際問題,這節(jié)課我們就繼續(xù)來學習新的知識。

        二、交流共享

        1、計算整時到整時經(jīng)過的時間。

       。1)出示例4,提出問題。

        提問:這張預告表上的節(jié)目你喜歡嗎?最喜歡哪一個節(jié)目?根據(jù)你的觀察,你覺得哪個節(jié)目播放的時間會長一些?你是怎么想的?綠色圃中小學教育網(wǎng)om

        引導:播放的時間是這個節(jié)目從開始到下個節(jié)目開始的時間,《動畫劇場》從什么時候開始?(14:00)什么時候結(jié)束?(16:00)一共播放了多長時間?

        先讓學生獨立解答,再在小組里交流算法。

        師:鐘面上是從2:00到3:00經(jīng)過幾小時?(1小時)從3:00到4:00經(jīng)過幾小時?(1小時)一共就是經(jīng)過幾個小時?(2小時)

        指名上臺撥一撥,并讓學生嘗試畫線段圖表示。

        提示:畫線段圖時只要畫出經(jīng)過的時間的開始和結(jié)束部分。

        明確:從14:00到16:00經(jīng)過的時間,還可以用減法計算,根據(jù)“結(jié)束時刻—開始時刻=經(jīng)過的時間”可算出播放時間。

        16—14=2(時)

        2、計算非整時經(jīng)過的時間。

        談話:剛才我們計算了《動畫劇場》播放的時間,現(xiàn)在我們再來算一算《智慧樹》播放的時間。(出示教材第53頁“試一試”問題)仔細觀察,《智慧樹》從什么時刻開始播出,什么時刻結(jié)束?(8:10播出,8:40結(jié)束)

        學生先獨立思考,再在小組內(nèi)討論交流,然后組織學生集體討論,教師結(jié)合學生的思路,用線段圖幫助學生理解。

        出示線段圖:說說線段圖的起點和終點。

        追問:8:10應該怎樣表示?中間的這段線應該平均分成幾份?

        學生討論后得出結(jié)論:開始時8:10,應該把8時和9時這一段平均分成6份,表示60分鐘。

        教師演示從8:10到8:40,用不同顏色的線段表示出來。

        提問:現(xiàn)在你能計算從8:10到8:40這段時間有多長嗎?

        學生計算,指名匯報,說說計算方法,教師板書:

        40—10=30(分)

        三、反饋完善

        1、完成教材第54頁“想想做做”第1題。

        出示情境圖,提問:根據(jù)這個情境圖,你能提出哪些數(shù)學問題?

        提出問題:這個圖書室每天的借書時間有多長?應如何解答?

        先讓學生獨立解答,再在小組內(nèi)交流算法。

        引導:先分別算出兩個時段的時間,再把兩段的時間相加,就是每天借書的時間。

        用減法算:13—12=1(時)17—15=2(時)1+2=3(時)

        2、完成教材第54頁“想想做做”第2題。

        出示題目,指導學生看題,理解題意。讓學生具體說說題中有哪幾個商店,它們的營業(yè)時間分別是怎樣安排的。

        提問:算一算每個商店每天各營業(yè)多少小時?哪個商店的營業(yè)時間長?

        學生獨立思考,列式解答,教師巡視指導,了解學生的做題情況。鼓勵學生勇敢表達自己的解題思路,最后師生共講評。

        3、完成教材第54頁“想想做做”第3題。

        出示題目,學生讀題,指名說說開始時間和結(jié)束時間。

        提問:能直接用下午5時減上午9時嗎?怎么辦?你能用線段圖表示出來嗎?

        學生交流討論,進行畫圖,教師巡視指導。

        小結(jié):如果兩個時刻不在同一時段,可以將普通計時法時間轉(zhuǎn)換成24時計時法再計算。

        4、完成教材第54頁“想想做做”第5題。

       。1)引導:小明是幾時睡覺的?什么時候起床的?這個時間從第一天晚上的8時跨越到第二天的早上的6時。能不能用我們之前學習的方法計算?應該怎樣計算?

       。2)指名交流,讓學生口述計算過程。

        學生可能會用以下計算方法:

        方法一:先想第一天24時前睡了多少小時,再和第二天睡覺的時間加起來,即24—20=4(時),4+6=10(時)。

        方法二:先想晚上8時到第二天上午8時經(jīng)過了12小時,再減去2小時,即12—2=10(時)。

        學生可能還有其他的計算方法,只要合理,教師都要給予肯定。

        四、反思總結(jié)

        通過本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還有哪些疑問?

        第6課時練習七

        教學目標:

        1、鞏固24時計時法和普通計時法的轉(zhuǎn)換方法,能靈活運用24時計時法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2、掌握計算從一個時刻到另一個時刻所經(jīng)過的時間的方法。

        3、提高學生整理信息的能力,培養(yǎng)時間觀念。

        教學重點:

        進一步鞏固24時計時法和普通計時法的轉(zhuǎn)化方法。

        教學難點:

        靈活運用計算從一個時刻到另一個時刻所經(jīng)過的時間的方法與解決問題。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知識再現(xiàn)

        1、復習24時計時法和普通計時法的知識及兩種時間表示法的轉(zhuǎn)換方法。

        讓學生完成教材第56頁“練習七”第1題。

        2、導入: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就一起來完成24時計時法的相關練習。

        二、基本練習

        1、完成教材第56頁“練習七”第2題。

        要求學生先獨立完成,再全班反饋。教師適當關注學習有困難的學生。

        2、完成教材第56頁“練習七”第3題。

        從9時開始,每一次向后推4小時,或用加法計算。

        3、完成教材第56頁“練習七”第4題。

        引導學生看圖,從問題中找到數(shù)學信息,進行分析理解。

        4、完成教材第56頁“練習七”第5題。

        先讓學生填空,再引導學生進行全班交流。

        明確:1時=60分1分=60秒

        三、綜合練習

        1、完成教材第57頁“練習七”第6題。

        出示小華星期日一天的主要活動安排表。

       。1)根據(jù)表中信息,你能提出哪些問題?

        (2)結(jié)合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說說小華周末一天的安排是否合理,有沒有值得改進的地方。

       。3)制作一張自己的周末時間安排表,與同學交流。

        2、完成教材第57頁“練習七”第7題。

       。1)先全班讀題,分析題意,找出題中解決問題的關鍵;再讓學生進行小組交流,明確思路。

       。2)出示表格,讓學生填寫表格。

        (3)提問:王叔叔11:40到車站,準備乘車去機場,能趕上什么時間的班車?

        3、完成教材第57頁“練習七”思考題。

       。1)課件出示火車票,讓學生觀察火車票。

        (2)全班讀題,分析題意,找出題中解決問題的關鍵。

        (3)讓學生在小組內(nèi)交流,探討推算時間的方法。教師巡視,及時給予必要的指導。

        四、反思總結(jié)

        通過本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還有哪些疑問?

        五、課堂作業(yè)

      《年、月、日》教案8

        一、教學目標

        1幣導學生復習年、月、日這一單元的相關知識,使學生能自己整理這一單元的學習內(nèi)容,能對自己這一單元的學習情況全面、合理的評價,在進一步鞏固年、月、日的知識的同時,解決年、月、日相關的一些簡單實際問題。

        2比醚生在各種復習活動中充分體驗時間與數(shù)學的聯(lián)系,并培養(yǎng)學生用數(shù)學知識解決時間問題的能力。

        3本歷自主復習和整理知識的過程,在過程中發(fā)展學生的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二、教材分析

        本節(jié)課是在學生已經(jīng)認識了年、月、日,了解它們之間的關系;了解了平年、閏年的有關知識,能判斷平年和閏年;會看日歷,能從日歷上找到相關的信息;認識了 24時記時法,有一定的時間觀念;能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的基礎上進行的。這節(jié)復習課的教學首先要關注的是復習的每一個過程能否促使學生的能力有所提高,教師要關注學生系統(tǒng)整理知識,綜合應用知識和提高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

        三、學校及學生狀況分析

        學校的教學條件比較優(yōu)越,課改已經(jīng)進行兩年多了,積累了一些寶貴的經(jīng)驗,這個年級的學生是第一批參加課改的學生,他們喜歡教師從他們的生活經(jīng)驗和已有的知識出發(fā),在與實際生活聯(lián)系密切的生動有趣的情境中呈現(xiàn)富有挑戰(zhàn)的問題,給他們提供充分的自主活動的機會,讓他們在自主探索和充分交流的過程中鞏固知識,并且獲得成功的體驗。通過本單元的復習可以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時間觀念,增強解決日常生活中實際問題的能力,為今后繼續(xù)學習有關時間與數(shù)學的相關知識打下堅實的基礎。

        四、教學設計

        (一)匯報交流,整理知識

        師:課前已經(jīng)讓同學們整理有關年、月、日這一單元的知識,并填寫了表格,現(xiàn)在請各個小組討論推薦一張表格,并給大家介紹一下表格內(nèi)容,好嗎?

        (小組派代表介紹整理的本單元知識的表格。)

        師:現(xiàn)在哪個小組想給這個小組來補充呢?

        (其他小組進行補充,全班交流。)

        ( 評析 教師要求學生在課前整理年、月、日的知識,讓學生自主選擇整理的標準和方法,凸現(xiàn)了整理建構(gòu)時學生的自主性,讓學生自己去理一理知識,從中學會整理建構(gòu)的方法,獲得了整理建構(gòu)的能力。)

        (二) 解決身邊的數(shù)學問題

        1查一查。

        師:再過幾周我們就放寒假了,你們高興嗎?寒假你最喜歡過哪一天呀?(春節(jié)!)春節(jié)是哪一天呢?那天是星期幾呢?各小組查一查日歷,看哪個小組最先查到!

        (小組匯報!)

        ( 評析 教師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fā),談話式引出查春節(jié)是幾月幾日,是星期幾,學生會很感興趣,使全體學生能專心地、積極地投入到復習課中,使學生復習了看日歷的知識,教師重點關注了學生對星期的了解。)

        2猜一猜。

        師:新年就要到了,你們又長了一歲,你們過年幾歲了?你們都屬什么的呀?老師可不喜歡過年,因為又老了一歲,如果我只告訴你們我的屬相,你能猜到老師過年就多少歲了嗎?(能!)我屬蛇!

        課件出示:12生肖圖,鼠、牛、虎、兔、龍、蛇、馬、羊、猴、雞、狗、豬。

        (學生獨立思考后,小組交流,最后全班交流。)

        師:哪個小組想?yún)R報呀?說一說你是怎樣想的?(找一組匯報)

        師:還有別的方法嗎?……

        ( 評析 教師設計根據(jù)屬相推算教師年齡這個環(huán)節(jié),對學生來說有點挑戰(zhàn)性,學生會很好奇,很有興趣,這樣學生在復習了年齡與生肖之間關系的同時,還經(jīng)歷了獨立推算,交流了推算的方法和結(jié)果的過程,相互得到了啟發(fā),學生可以了解到不同的推算方法。)

      《年、月、日》教案9

        教學活動目標:

        1、遷移生活經(jīng)驗,激發(fā)學生熱愛大自然和保護環(huán)境的情感。

        2、通過競賽活動,豐富學生的環(huán)保意識,增強學生的環(huán)保意識。

        活動準備:

        1、多種形式的環(huán)保題目若干:四塊題板;《哭泣的地球》課件

        2、太陽隊、星星隊、月亮隊、藍天隊的.卡通形狀牌子各一塊;樂器各一只;貼紙小紅花若干

        活動過程:

        一、創(chuàng)設智力競賽情景,激發(fā)學生參與活動的興趣。

        1、師:小朋友,歡迎來到“快樂轉(zhuǎn)轉(zhuǎn)轉(zhuǎn)”,今天我們要以環(huán)境保護為話題開展智力競賽,希望小朋友們開動腦筋,取得勝利。

        2、介紹參加《快樂轉(zhuǎn)轉(zhuǎn)轉(zhuǎn)》的四隊隊員。

        二、以競賽活動形式開展活動,豐富學生的環(huán)保知識,增強學生的環(huán)保意識。

        師:我宣布,《快樂轉(zhuǎn)轉(zhuǎn)轉(zhuǎn)》現(xiàn)在開始。

        幼:快樂轉(zhuǎn)轉(zhuǎn)轉(zhuǎn)、轉(zhuǎn)呀轉(zhuǎn)呀轉(zhuǎn),YE!

        1、學生根據(jù)已有經(jīng)驗判斷破壞環(huán)境的現(xiàn)象。

        師:第一輪比賽是單人選答題。每組請一位選手上來答題,答對的可得一朵小紅花。

        教師出示四組題板,請各隊派一名學生選題答題。

        (1)、看看圖中哪些物品大量使用會破壞森林資源?

        (2)、看看哪些物品是用一種特殊塑料做成的,會造成白色污染?

        (3)、你在哪里見過這些標志,請找出有關環(huán)境保護的標志?

        (4)、圖中哪些行為你認為做的不對,會破壞環(huán)境?

        2、觀看課件,了解破壞環(huán)境所開來的危害,形成初步的環(huán)保意識。

        師:第二輪是小組必答題,比賽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必答,各隊要一起討論,做出回答。

        (1)、播放課件《哭泣的地球》捕殺鳥等動物片段,請學生討論:人們大量捕殺動物會造成什么后果?

        (2)、播放課件亂倒污水、垃圾片段,請學生討論:亂倒垃圾、污水會有什么后果?

        (3)、播放課件亂砍樹、工廠排廢氣片段,請學生討論:還有哪些現(xiàn)象會破環(huán)環(huán)境?

        (4)、播放課件土地干裂、水災片段,請學生討論:環(huán)境遭到破環(huán)會帶來什么危害?

        3、引導學生深入討論一些保護環(huán)境的方法,激發(fā)學生環(huán)境保護的情感。

        師:第三輪比賽是搶答題,選手在老師說完問題后敲響樂器進行搶答。

        4、宣布比賽結(jié)果,評獎。

        三、延伸活動:創(chuàng)作環(huán)境保護宣傳畫 引導學生分組、合作創(chuàng)作保護環(huán)境的宣傳畫,并向身邊的人宣傳,引起大家的共鳴,共同保護我們的環(huán)境。

      《年、月、日》教案10

        一、 教材:蘇教版數(shù)學第6冊P17-18。

        二、 課題:認識年、月、日(新授)

        三、 教學目的:

        1、使同學認識時間單位年、月、日,并能記住各月的天數(shù)。

        2、協(xié)助同學初步建立年、月、日等時間觀念,培養(yǎng)同學的觀察能力和思維能力。

        3、通過同學的小組合作,培養(yǎng)他們的合作意識與主動探究的'意識。

        四、 教學重難點:認識時間單位年、月、日,協(xié)商同學記憶各月份的天數(shù)。

        五、 教學用具:多媒體課件、黑板、年歷卡片等

        六、 教學過程:

        一、 情景導入

        T:Today, I’ve brought something interesting.Could you guess what it is?

        1、課件出示:

        一物生來真稀奇,身穿三百六十五件衣;每天給它脫一件,脫到年底剩張皮。

        同學不難猜出是“日歷”(Calendar),隨后,教師出示20xx年日歷。

        2、揭示課題:

        (1)T:同學們,我們學習一天、生活一天,我們就會在日歷上撕下一頁。一天也叫做一日。

        說著,教師隨手板書:“日”(Day)字。

       。2)T:從1月1日開始,到撕下1月31日這一頁,How long to go through?

        同學答問后,教師板書:“月”(Month)字。

       。3)T:當我們撕下這本日歷的最后一頁,How long to go through?

        根據(jù)同學回答,教師板書:“年”(Year)字。

        揭題:今天我們一起學習年月日的有關知識。年、月、日(Year、Month、Day)和我們已經(jīng)學過的時、分、秒(Hour、minute、Second),都是常用的時間單位。時、分、秒是表示時間較短的單位,年、月、日是表示時間較長的單位。

      《年、月、日》教案11

        日 月 明

        教學目標:

        1.認識11個生字,會寫“木、林、土、力、心”5個字。

        2.讓學生初步了解會意字的構(gòu)字規(guī)律。

        3.激發(fā)學生學習漢字的興趣。

        教學重點:

        借助漢語拼音識字。

        教學難點:

        幫助學生了解一些會意字的構(gòu)字規(guī)律,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認字能力。

        教學準備:

        投影、生字卡片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形象揭題,趣味認字

        (一)出示“一輪紅日”圖及漢字“日”。

        誰說說圖上畫了什么?這個字誰認識?

        (二)出示“一彎月牙”圖及漢字“月”。

        看圖,讀字。

        (三) “日”和“月”合在一起,組成了一個新的字:板書“明”

        1.誰認識這個字?誰知道這個字是什么意思?

        2.“日”和“月”都是非常明亮的,因此“明”就是指很亮的意思。

        二、舉一反三,自學生字

        (一)像這樣有趣的字還有很多,出示樹木的圖片,雙木林,三木森。

        (二)學生自學其他生字,同桌可以討論。

        (三)找一名學生做小老師,匯報學習情況。

        三、誦讀兒歌,鞏固認字

        (一)自由讀,指名讀,齊讀。

        (二)師生用對口令的形式讀。

        老師:日月

        學生:明

        ……

        (三)同桌對讀。

        (四)背誦。

        四、擴詞造句,拓展認識。

        (一)投影出示:“讀讀想一想課后的詞。

        自由讀,指名讀,齊讀。

        (二)仿照課文,將這四組字編成一段小韻文。

        (三)四人小組組合,試著把以前的這些有趣的漢字編成兒歌。

        (四)用本課生字擴詞!泵、塵、森、眾“。

        五、指導書寫

        (一)自由描紅,了解字的筆順及筆畫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二)指名說寫好這三個字要注意的地方。

        (三)練寫。

      《年、月、日》教案12

        教學目的:

        知識與技能:使同學認識時間單位年、月、日,并能記住各月的天數(shù)。

        數(shù)學考慮:協(xié)助同學初步建立年、月、日等時間觀念,培養(yǎng)同學的觀察能力和思維能力。

        情感與態(tài)度:通過同學的小組合作,培養(yǎng)他們的合作意識與主動探究的意識。

        教學重點、難點:

        認識時間單位年、月、日,協(xié)商同學記憶各月份的天數(shù)。

        教具準備:

        投影儀、年歷卡片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師:今天,老師帶來一件東西,請同學們猜一猜是什么東西?

        1、課件出示:

        一物生來真稀奇,身穿三百六十五件衣;每天給它脫一件,脫到年底剩張皮。

        同學不難猜出是“日歷”。隨后,教師出示20xx年日歷。

        2、揭示課題:

       。1)同學們,我們學習、生活了一天,就在日歷上撕下一頁。一天也叫做一日。

        說著,教師隨手板書:“日”字。

       。2)從1月1日開始,到撕下1月31日這一頁,要經(jīng)過多長時間?

        同學答問后,教師板書:“月”字。

        (3)當我們撕下這本日歷的最后一頁,經(jīng)過了多長時間?

        根據(jù)同學回答,教師板書:“年”字。

        揭題:今天我們一起學習年月日的有關知識。年、月、日和我們已經(jīng)學過的時、分、秒,都是常用的時間單位。時、分、秒是表示時間較短的'單位,年、月、日是表示時間較長的單位。

        二、 自主探索,合作學習

        1、 認識年歷

        師:請同學們拿出自身的年歷卡片,認真觀察:你可以從年歷卡片上面了解到哪些知識?

       。1)放開讓同學獨自觀察。

       。2)4人小組討論,互相交流。

       。3)匯報觀察討論的結(jié)果。

       。ㄈ纾簢H兒童節(jié)是幾月幾日?國際勞動節(jié)是幾月幾日?國慶節(jié)呢?教師節(jié)呢?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哪一年成立的?香港回歸是哪一年?我的生日,有紀念意義的日子等)

        (4)你能根據(jù)20xx年的年歷回答問題嗎?(教師從計算機中調(diào)取萬年歷來讓同學們逐月觀察,提問同學并指名回答。)

        一年有幾個月?

        哪幾個月是31天?哪幾個月是30天?

        二月有多少天?一年有多少天?

        板書:31天:一、三、五、七、八、十、十二 大月(7個)

        1年 12個月 30天:四、六、九、十一 小月(4個)

        28天 29天 二月 特殊月

        2、 記憶大、小月

        師:通過剛才的學習,我們知道了1年有12個月,其中有7個大月,4個小月,1個特殊的二月。那么怎樣記住一年中的大月和小月呢?

       。1)課本上介紹了一種好方法,可以在左拳上數(shù),怎么數(shù)呢?請同學們看書本48頁最上面一段話。教師檢查學習情況,電腦顯示:左手拳頭圖。全班齊數(shù)一次。

       。2)師:老師再介紹一首兒歌,幫你記住一年中的大月。(出示兒歌)教師講解兒歌,讓同學自由記憶兒歌。

       。3)游戲練習。老師任報一個月份,是大月就請男生起立,是小月就請女生起立,誰站錯,站慢就算輸了。

        三、鞏固練習:(課件出示)

        1、一年有( )個大月,有( )小月。

        2、9月1日開學的前一天是( )月( )日;

        3、12月30日的后一天是( )月( )日;

        4、你的生日是( )月( )日;

        5、你還能提出什么樣的問題來考考同學們?

        四、總結(jié)競猜:

        1、 師小結(jié):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獲得了哪些知識?

        2、 猜謎語。師:同學們一節(jié)課學會了這么多的知識,真了不起!老師想給同學講一個古老的謎語,想不想再猜?出示:最長又最短,最多又最少,最慢又最快,最廉價又最珍貴的是什么(——時間)

        師:既然時間這樣珍貴,那我們應該怎樣對待時間呢?(珍惜時間)

      《年、月、日》教案13

        一、我會寫

        日rì(今日、日月、日子)

        田tián(田地、田里、大田)

        禾hé(禾苗、禾田)

        huǒ(大火、火力、火花)

        二、我會認

        月yuè(月亮、月光)

        水shuǐ(開水、大水、水田)

        山shān(土山、上山、下山)

        石shí(石頭、石山、大石)

        三、認識筆畫和筆順規(guī)則

        捺(乀)點(丶)

        筆順規(guī)則:先里頭后封口、先橫后豎、先撇后捺。

        四、推薦閱讀

        日月水火

        紅日圓圓,

        月牙彎彎,

        河水清清,

        火苗紅紅。

      《年、月、日》教案14

        單元導學

        本單元的主要內(nèi)容有:認識年、月、日;認識24時記時法;根據(jù)作息時間表解決實際問題。

        本單元屬于數(shù)與代數(shù)領域“常見的量”中的內(nèi)容,是小學生應該掌握的一項基本技能。

        本單元的教學內(nèi)容是在學生已經(jīng)學習了時、分、秒的相關知識,并在實際生活中積累了一些年、月、日方面的感性經(jīng)驗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有關年、月、日方面的知識越來越多地出現(xiàn)在學生的生活和學習中,可以說學生已或多或少地形成了一定的時間觀念。本單元正是在此基礎上向?qū)W生明確介紹有關年、月、日等時間單位和24時記時法等方面的知識,以及一些簡單計算經(jīng)過時間的方法。

        備內(nèi)容

        看日歷(2課時)→認識年、月、日及它們之間的關系;認識平年和閏年以及平年、閏年的判斷方法

        年、月、日

        一天的`時間(1課時)→24時記時法及24時記時法與12時記時法的換算;經(jīng)過時間的計算方法

        時間表(1課時)→認識作息時間表

        備目標

        知識與技能

        1.結(jié)合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認識年、月、日,了解它們之間的關系,知道平年和閏年,能夠從日歷中找出指定的日期。

        2.掌握24時記時法,會用24時記時法表示時刻,初步理解時間和時刻的意義。

        3.會看簡單的作息時間表。

        過程與方法

        1.能夠正確區(qū)分平年和閏年。

        2.能將12時記時法與24時記時法進行換算。

        3.能根據(jù)作息時間表中呈現(xiàn)的信息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讓學生通過觀察、發(fā)現(xiàn)、操作、比較、猜想、討論等一系列活動,認識時間單位年、月、日。

        2.借助鐘表模具來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滲透數(shù)形結(jié)合思想。

        3.在學習交流的活動中初步體會合理安排時間和惜時守信的重要性。

        備重難點

        重點

        1.掌握年、月、日等方面的知識。

        2.會用24時記時法表示時刻。

        難點

        1.明確平年和閏年的判斷方法。

        2.計算簡單的經(jīng)過時間。

      《年、月、日》教案15

        教學目標:

        1、學習本課生字,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生字,指導描紅“佳”、“倍”。

        3、能憑借具體的語言材料,初步了解《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的詩句大意。

        4、了解文包詩的題材特點,以及大致閱讀方法。

        教學重難點:

        使學生正確區(qū)分多音字,了解《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的詩句大意。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激發(fā)興趣。

        1、同學們,時間已經(jīng)進入12月了,我們很快就要迎接好幾個節(jié)日的到來,圣誕節(jié)、元旦還有春節(jié)。同學們喜歡過節(jié)嗎?為什么呢?(學生自由回答)看來大家在過節(jié)時都是開開心心的,節(jié)日如此美好,難怪被人們稱為“佳節(jié)”呢。(板書:佳節(jié)),指導書寫“佳”。 不過,唐朝有位詩人在節(jié)日這天,卻道出了這樣的感嘆: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誰來讀一讀?指導正音。

        2、這句話出自——(出示詩)指導朗讀

        3、你能讀懂這句話嗎?(“倍”是什么意思?“逢”是什么意思?)指導感情朗讀。

        二、了解文包詩,通過讀文,理解詩句意思

        1、你是怎么知道的?王維看著家家戶戶歡度節(jié)日的情景,更加思念家鄉(xiāng)的親人了。

       。1)你從哪些詞句感受到重陽節(jié)是一個美好的節(jié)日的?(指名讀)

       。2)“扶老攜幼”是什么意思?你們有過全家人扶老攜幼外出的時候嗎?當時你的心情怎樣?

        (3)“興高采烈”能換個詞嗎?(興致勃勃欣喜若狂歡天喜地喜笑顏開)

        (4)是呀,這重陽佳節(jié)的大街上可真熱鬧呀,誰能通過朗讀把咱們也帶到熱鬧的大街上去?指名讀,齊讀。

        2、大街上這么熱鬧,王維應該開心才對,他為什么會更加思念家鄉(xiāng)的親人呢?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

        (1)指名讀句,這句詩是什么意思呢?你從哪里知道的?

        2)前兩句都能從文章中找到意思,后兩句,能不能找到呢?課文哪里說了他們的意思?

        3)發(fā)現(xiàn)有沒有課文和詩句的關系啊?簡單介紹文包詩以及閱讀方法

        3、出示:15歲那年,他就離開家鄉(xiāng),來到京城長安,不覺已經(jīng)兩年了。

        (2)異鄉(xiāng)指的是——?(板書:異)

        (師作簡介,將詩題中的“山東”與現(xiàn)在的山東省加以區(qū)分,王維的家鄉(xiāng)在蒲州,在華山以東,所以詩題稱“憶山東兄弟”。)

       。3)體會:“獨”。(板書:獨)獨僅僅是指獨自一人嗎?

        你考試得了100分,最想告訴誰?受了委屈呢?作為孩子,我們的喜怒哀樂最想的就是和爸爸媽媽分享,王維離開家時,也才15歲,還是個孩子呢,小小年紀,獨自一人在異地求學,兩年沒有見到親人了,他是多么的——孤獨!誰再來讀一讀詩句,想象自己就是王維,孤孤單單一個人,在異鄉(xiāng)做客。(指導讀)

        (再出示第二段)體會:”一年一度的重陽節(jié)又到了”的“又”。 別人歡歡喜喜,而此時的王維獨自一人身在他鄉(xiāng),他當然就更加思念家鄉(xiāng)的親人。(板書:倍)

        4、他會想些什么呢?王維主要思念了哪些親人?又想起了哪些事?自由讀讀課文第三自然段,同桌交流交流。

        ▲王維想,以前在家鄉(xiāng)時,每逢重陽節(jié),總要和兄弟們頭插茱萸,手挽著手去城外登高遠眺。大家歡聚在一起,是多么讓人高興。

       。1)指名讀句談體會

        (2)同學們,讓我們也來插插茱萸、挽上手、登高遠眺,感受王維和兄弟登高的喜悅吧。齊讀。

       。3)他“思親”思的僅僅是兄弟嗎?也許,他還會思念——

        他思念的其實是他所有的親人,和他的家鄉(xiāng)啊!

        快樂的.時光總是令人難以忘懷。然而如今,王維只身一人身處長安,他在山的這頭,而家鄉(xiāng)和親人卻在山的那頭,那么遙遠的。這就是——天各一方,不能相會。

        ▲如今我們卻天各一方,不能相會……此時此刻,兄弟們一定也在登高聚會,西望長安,思念著我呢。

       。1)王維想到了過去和兄弟登高的歡樂,想到了現(xiàn)在獨自一人的孤獨,內(nèi)心是百感交集。這里的省略號就像一聲長長的嘆息,唉——從這聲長長的嘆息中,你們品出了什么?

       。2)看,王維的兄弟們真的插上了茱萸,正登高西望呢。假如你是王維的兄弟,此時此刻,他們會說些什么呢?

        四、指導寫字。

        1、出示生字,指導書寫“獨”、“憶”。

        2、學生描紅。

        板書:

        扶老攜幼 興高采烈

        佳節(jié) 倍 思親

        異 獨

        教后反思:

        本課是一篇“文包詩”,而且是學生初次接觸到“文包詩”這種體裁的課文,課文中生字比較簡單,學生也已經(jīng)有了預習的習慣。所以我在本課設計時,嘗試使用隨文識字的方法,生字教學以檢查為主,留出時間讓學生通過老師幫一幫、扶一扶,明白“文包詩”的體裁特點,以及閱讀方法,這樣以后遇到“文包詩”體裁文章時,學生就掌握來了一定的學習方法。愿望是美好的,不過由于推翻了已經(jīng)定稿的教案,時間緊迫下,新的教案思考并不完善,在實施時,出現(xiàn)了一些問題。

        1、隨文識字并沒有完全落實到位。有些段落的生字忘記了強調(diào)。

        2、作為了解“文包詩”體裁特點的一種手段,對詩句的理解應該點到為止,我挖掘過深,一方面失去了本意,二來也使得耗時過長,使得后面的寫字任務沒有了時間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