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日韩在线免费观看,久久精品合集精品视频,每日更新在线观看AV_手机,这里是精品中文字幕

<mark id="47rz2"><center id="47rz2"><dd id="47rz2"></dd></center></mark>

    <legend id="47rz2"><u id="47rz2"><blockquote id="47rz2"></blockquote></u></legend>

      當前位置:好文網>實用文>工作方案>技術工作方案

      技術工作方案

      時間:2024-09-01 19:04:10 工作方案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技術工作方案

        為了確保工作或事情能高效地開展,常常要根據具體情況預先制定方案,一份好的方案一定會注重受眾的參與性及互動性。制定方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技術工作方案,歡迎閱讀與收藏。

      技術工作方案

      技術工作方案1

        為確保我校初三信息技術畢業(yè)考試工作的順利進行,根據市教育局相關文件指示精神,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信息技術考試是中考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測試,促進受教育者信息意識和實踐能力的'提高。

        二、組織管理:

        1、成立信息技術考試領導小組:

        組 長:z

        副組長:z

        組 員:z 全體初三年級班主任。

        2、明確職責。在校初中信息技術考試領導小組的領導下,校信息中心負責各部門的協調工作,并做好考試具體組織實施工作。

        3、精心組織。學校要認真落實教育局考試方案中提出的要求,積極做好各項備考工作,落實好相關機構和專職人員,特別在硬件設施設備及信息技術常規(guī)教學等方面要做好充分準備,確?荚図樌M行。

        4、嚴肅考紀。

        三、組考:

        保密員:z

        調 度:z

        監(jiān)考員:z

        流 動:z(紀律管理)

        四、考試時間、地點:

        時間:6月12日下午14:50-16:40

        班級:C98 14:50-15:20(14:40考生進入候考區(qū))

        C99 15:30-16:00(15:20考生進入候考區(qū))

        C100 16:10-16:40(16:00考生進入候考區(qū))

        時間:6月13日下午14:50-18:40

        班級:C101 14:50-15:20(14:40考生進入候考區(qū))

        C102 15:30-16:00(15:20考生進入候考區(qū))

        C103 16:10-16:40(16:00考生進入候考區(qū))

        C104 16:50-17:20(16:40考生進入候考區(qū))

        C105 17:30-18:00(17:20考生進入候考區(qū))

        C106 18:10-18:40(18:00考生進入候考區(qū))

      技術工作方案2

        1、播種時間:

        在每年的10月上旬,寒露節(jié)氣過后播種最好,可以有效預防小麥根部病害和紋枯病的發(fā)生。

        2、整地:

        麥田整地技術要求做到早、深、松、碎、凈、平。早-前茬作物收獲后及早整地;深-適當加深耕作層;松-表面疏松通氣不板結;碎-土渣細;凈-及時滅茬,表土無作物根蔸;平-地面平整,廂平溝直。

        3、施肥:

        生產450-500公斤小麥施肥量(按標準畝):總施氮量為碳銨50公斤,鉀肥10-15公斤,過磷酸鈣40公斤。在實際生產中可采用含量45%復合肥氮磷鉀(18-22-5)100斤/畝做為底肥一次性使用。

        4、管理要點:

        1)適時適量播種、提高播種質量、查苗補種,爭取苗齊苗壯、早發(fā)根、早分蘗。

        2)主要病蟲害:

        地下害蟲蠐螬、螻蛄、金針蟲等;齊穗前期蚜蟲;紋枯病、根腐病、全蝕病等種傳土傳病害。

        3)病蟲害防治措施:

        冠龍農化小麥拌種精準植保解決方案(以下每套兌水800ml,拌種50-60斤):

       。1)靚粒50克+壟銳50克l+典將30克(防蚜蟲、地下害蟲、病害防治),

       。2)靚粒50克+典將30克(防蚜蟲、病害防治)

       。3)壟銳50克+典將30克(防蚜蟲、地下害蟲)

       。4)壟銳50克+靚粒50克(病害防治、地下害蟲)

        4)小麥拌種注意事項:

        小麥拌種是一項把防病、治蟲、消毒作為一體的種子處理技術,不僅可以避免病蟲為害,并且由于種衣劑中不僅有有利于生產發(fā)育的.養(yǎng)分、微量元素和植物生長調節(jié)劑成分,而且所有包衣的種子還具有發(fā)芽、出苗快、生長發(fā)育好、改善品質、提高產量的作用。

        隨拌隨播,不可久置。小麥拌種后,應隨即播種或陰干后立即播種。不能在水泥地面或太陽下暴曬。

      技術工作方案3

        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是新時代高素質教師的核心素養(yǎng)。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中發(fā)〔20xx〕4號)和《教師教育振興行動計劃(20xx—20xx年)》(教師〔20xx〕2號)的文件精神,推動教師主動適應新技術變革,積極有效應用信息技術開展教育教學。結合縣的實際情況,現就實施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2.0(以下簡稱“提升工程2.0”)擬定如下實施方案。

        一、目標任務

        到20xx年,構建以校為本,基于課堂、應用驅動、注重創(chuàng)新、精準測評的教師信息素養(yǎng)發(fā)展新機制,采用整校推進的混合式研修新模式,對全縣中小學、幼兒園教師開展不少于50學時(其中,實踐應用學時不少于50%)的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2.0全員培訓,基本實現“三提升一全面”的總體發(fā)展目標:校長信息化領導能力、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培訓團隊信息化指導能力顯著提升,全面促進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融合創(chuàng)新發(fā)展。

        (一)做好整體規(guī)劃

        我縣現有各類學校26所,其中普通中學8所(完全中學1所,高級中學1所,獨立初中6所)、中職學校1所、小學12所、幼兒園4所、特教學校1所,另有37個教學點。全縣現有中小學、幼兒園在編教職工1483人,其中中學教師684人,小學教師670人,幼兒園教師94人,其它事業(yè)單位35人。此外,臨聘人員543人,其中:代課教師226人。教師基本上都已參與了提升工程1。0的項目學習,初步具備信息技術能力,并可以應用于平日教育教學活動,但層次水平有所區(qū)別。學校信息技術環(huán)境建設相對完備,大多數學校處于多媒體環(huán)境,部分學校處于混合式環(huán)境,少數學校為智慧教學環(huán)境。依據現有實際情況,縣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2.0將分年度、分層次組織實施,確保在20xx年前以整校推進的模式完成所有中小學(幼兒園)教師完成提升工程2.0培訓與能力考核這一目標。根據省提升工程2.0培訓工作的整體安排,20xx年提升工程2.0項目啟動年,完成首批示范校教師的培訓和能力考核,通過示范校先行先試,探路子、建模子;20xx年完成全縣其余的中小學教師的培訓和能力考核。

        (二)探索培訓機制

        建立“全縣統籌、各校負責、培訓助力、學校自主、全員參與”五位一體的協同培訓機制和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考核機制;校長牽頭,自主研修,結合學校發(fā)展目標和教師研修計劃,構建線上線下混合式研修新模式,提高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教育教學質量。

       。ㄈ┐蛟炫嘤枅F隊

        整合區(qū)域內的培訓、教研、電教、一線信息技術應用能力突出的學科骨干教師,組建專兼職培訓、測評團隊。各個學校也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組建相應團隊,為順利開展培訓工作保駕護航。

        (四)做好幫扶工作

        針對信息技術環(huán)境薄弱的學校、鄉(xiāng)村教師,采取“送教下鄉(xiāng)”和“送培上門”等培訓方式;發(fā)揮縣學科骨干教師的輻射幫帶作用,探索名師遠程課堂,提高鄉(xiāng)村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推動鄉(xiāng)村教育現代化,整體提升縣信息化管理、教學能力。

       。ㄎ澹┍U戏⻊阵w系

        順應信息技術發(fā)展趨勢與分層分類培訓需求,依據《省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2.0的實施意見(征求意見稿)》優(yōu)化培訓指導團隊建設,創(chuàng)新培訓方式方法,提高培訓指導的針對性;激勵開放建議,資源共享;變革評價方式,提高測評助學精準性。

        二、主要措施

       。ㄒ唬╅_展學校管理團隊信息化領導力培訓

        中小學校是提升教師全員培訓信息技術應用能力的關鍵節(jié)點,校長是第一責任人。由校長領銜、學科相關管理人員構成的學校信息化管理團隊,采取集中培訓、網絡研修與實踐應用相結合;組織學校的管理團隊參加信息化領導力提升專項培訓,著重提升學校信息化發(fā)展規(guī)劃能力、混合式校本研修設計與組織實施能力、指導全校教師開展信息化教學能力和校本應用考核能力。

       。ǘ┨嵘嘤枅F隊信息技術應用指導能力

        選拔一線信息技術應用能力突出的專職培訓教師、教研員、學科骨干教師進入培訓指導團隊,打造一支專兼結合的高水平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指導團隊。依托教師培訓機構課程資源,采用專題研修和分類培訓相結合,遴選指導團隊參加專項培訓。指導團隊要探索“互聯網+教研”的組織形式,提高指導學科教師信息化教學的'能力,提高學科教師應用信息技術進行教學設計、管理、評價等的能力。

       。ㄈ⿲崿F校本研修的常態(tài)化,充分發(fā)揮教研作用

        各學校要圍繞本校的信息化教學發(fā)展目標制定校本研修規(guī)劃,以學科教研組為單位組建校級信息技術應用指導團隊,指導學科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探索“互聯網+教研”、公益直播課堂等活動。學校要確定教師信息技術能力校本應用考核的類別和數量,組織開展多元評價機制,開展常態(tài)化監(jiān)測,監(jiān)測結果記入教師繼續(xù)教學分檔案。

        教研組長是校本研修的主力軍,是帶動教研組有效開展校本研修活動組織者。教研組長根據學校制定的信息化教學發(fā)展規(guī)劃,圍繞學科課程標準,應用相關教學設備和學科教學軟件組織信息化教學校本研修,努力打造“技術創(chuàng)新課堂”,引領學科教師應用信息技術進行學情分析、教學設計、學法指導和學業(yè)評價等能力,破解教育教學重難點問題,改變學生學習方式,滿足個性化發(fā)展需求,助力學校教學創(chuàng)新。

        (四)利用片區(qū)教研交流活動,帶動區(qū)域信息技術能力提升

        借助片區(qū)教研、大集備等形式,采取“龍頭!睜款^的形式,加強教學共同體建設。帶動區(qū)域內各校的共同發(fā)展,使信息技術薄弱校有法可循,有樣可學,有人來幫。

       。ㄎ澹┳龊弥笇c測評工作

        依據《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2.0考評指標》圍繞組織領導、基本條件、培訓業(yè)務、應用技能、創(chuàng)新發(fā)展等內容進行測評;注重課堂教學、現場說課、網絡作品等成果的評價與選拔。按照測評方案,采用學校測評與專家(抽測)相結合的方式進行測評。

        三、組織保障

       。ㄒ唬┘訌娊M織管理。

        制定縣能力提升工程規(guī)劃方案,指導提升工程2.0整校推進混合式校本研修的組織實施,推動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

       。ǘ┟鞔_主體責任

        要完善制度,健全機制,科學統籌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培訓項目,加大對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的支持力度。中小學校是教師全員信息技術應用能力的關鍵節(jié)點,校長是第一責任人,要制定學校的發(fā)展目標和規(guī)劃,圍繞目標和規(guī)劃開展校本研修,支持教師參加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培訓,落實全員信息化培訓學分要求,提高信息化教育教學水平。

       。ㄈ┙⒅鲃討脵C制

        要出臺整校推進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培訓的激勵措施和管理辦法,以及規(guī)劃本縣(校)信息技術應用能力考核工作,將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培訓納入教師培訓必修學分,建立推動學校與教師主動應用信息技術的相關制度等。

       。ㄋ模┳龊帽O(jiān)管評估

        教育局將結合學校信息化發(fā)展規(guī)劃和現場檢查的方式,對學校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進行過程督導和質量評估,并將評估結果納入學校辦學水平評估和校長考評的指導體系。

      技術工作方案4

        xx——xx學年度第一學期信息技術教學工作計劃

        新學期的工作已經開始了。為了進一步做好本學期工作,更好地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發(fā)揚優(yōu)點,彌補不足。特制定如下計劃。

        一、指導思想

        信息技術的教學以本學期學校工作計劃為指南,本著培養(yǎng)學生對信息技術的興趣和意識,讓學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術的基本知識和技能,了解信息技術的發(fā)展及其應用。通過信息技術課程的學習使學生具有獲取信息、傳輸信息、處理信息和應用信息的能力。以提高學生的實際操作技能為目標。

        二、學情分析

        本學期,本人擔任二、三年級及六年八班共十二個班的信息技術教學工作。二、三年級的學生對計算機很感興趣,通過上學期的學習,學生由原來的一無所知過渡到了初步領會和掌握,為今年的學習奠定了一個較好的基礎。由于本校學生特殊性,所任班級學生掌握情況不一。像六年八班就是新成立的班級,班級學生多數是來自農村的孩子,對信息技術課還感到很陌生。因此,本學期根據學生的情況對學生進行分段教學。

        三、學習目標

        1、總目標:

        面向小學教材,分析:電腦的認識、電腦系統的初步了解、鼠標的使用、windows畫圖軟件的認識;繼續(xù)熟練鼠標的操作、windows畫圖軟件的各種工具的應用、用windows畫圖軟件畫一副完整的.畫;文字的輸入、輸入法的教學、給予學生題目寫一段話。繼續(xù)熟悉文字的輸入,加快輸入度,了解和認識word軟件,初步掌握word的基礎操作。

        通過對計算機的演示操作,激發(fā)學生對信息技術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對信息技術的興趣和意識,讓學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術基本知識和技能,了解信息技術的發(fā)展及期應用對人類日常生活和科學技術的深刻影響。通過信息技術課程使學生具有獲取信息、傳輸信息、處理信息和應用信息的能力。

        2、分段目標:

        二年級學生:重點熟練鼠標的操作、windows畫圖軟件和各種工具的應用。

        三年級學生:重點鞏固文字的輸入、訓練學生文字輸入的速度及word的初步認識。

        六年八班學生:電腦的認識,電腦系統的了解、計算機的基礎操作及word的認識。

        四、個人方面

        1、通過自學、與高手交流、相互學習、取長補短。不斷提高自身在的業(yè)務水平和綜合素養(yǎng)。

        2、認真?zhèn)湔n,明確教學重點、難點關鍵,探索研究疑難喝下及有關的實踐操作。做到每課必備,從學生實際出發(fā)寫好教案。認真上課:以啟發(fā)式教學為原則,以操作訓練來強化概念,形成技能、技巧,體現以學生為主體。

        五、其他工作任務

        結合學校工作實際,除了保證自己的教學工作以外,協調領導與其他老師,共同完成好各項臨時性的任務。如電子檔案、學生學籍、教學信息、考試培訓、教學資源的管理、網站的維護與管理、電腦檢修等一切可能的任務。保證優(yōu)質、高效完成。

      技術工作方案5

        為貫徹落實全省春季農業(yè)生產工作電視電話會議和省農業(yè)農村廳關于印發(fā)20xx年3月5日程,全力以赴打好小麥赤霉病防治攻堅戰(zhàn)。

       。ǘ⿵娀O(jiān)測預警。要加強小麥赤霉病監(jiān)測預警工作,增加調查頻次,擴大調查范圍,及時準確發(fā)布小麥赤霉病發(fā)生趨勢預報和防治技術意見。要特別關注小麥易感病生育時段的.天氣變化情況,及時科學地指導防治。

       。ㄈ⿵V泛開展宣傳指導。各地要充分利用電視、廣播、網絡、手機短信、防治技術明白紙、QQ和微信群、科技趕集、墻報等載體,以及現場會、培訓會等形式,廣泛宣傳小麥赤霉病防控技術要點。要建立分片包干責任制,防控關鍵時期縣鄉(xiāng)農技人員要全部深入生產第一線,開展包村聯戶,特別要做好貧困戶的防治幫扶工作;專業(yè)合作組織、統防統治組織、家庭農場、小麥種植大戶等新型農業(yè)生產主體都要安排專人負責,及時深入田間地頭,面對面指導農民開展防治,確保防治措施落實到戶到田。

       。ㄋ模⿵娀y防統治。要應用管理好省植保無人機防治平臺,加強對小麥赤霉病防控過程的質量監(jiān)管。要以種糧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組織等新型農業(yè)生產主體為重點,組織開展“企業(yè)+大戶帶小戶”服務活動。要大力推行統一組織發(fā)動、統一技術方案、統一藥劑供應、統一施藥時間、統一防控行動“五統一”防控,切實提高防控組織化程度,全面提高防控效果、效率和效益。

       。ㄎ澹┳龊觅Y金統籌。要統籌糧食生產發(fā)展、農業(yè)生產和救災、農業(yè)社會化服務等專項資金用于小麥赤霉病防控,要積極爭取縣財政資金投入,積極引導、鼓勵社會資金投入小麥赤霉病防控。要使用好中央財政農業(yè)生產和水利救災資金(農作物病蟲害防治),組織規(guī)范采購防治服務和防治藥劑。

       。⿵娀袌龉芾。農業(yè)行政執(zhí)法部門要有針對性地開展赤霉病防治藥劑市場監(jiān)管,保障赤霉病防控用藥安全。

       。ㄆ撸┳龊眯畔笏。各地要加強赤霉病防控信息報送,做到對上有信息、對外有聲音。

      技術工作方案6

        一、技術管理工作目標:

        1、各項目施工組織設計(方案)、技術交底準確、齊全、適用;

        2、圖紙及施工中存在的技術問題及時解決;

        3、重大質量事故為零;

        二、技術管理主要工作:

        1、做好項目服務工作,配合項目部做好圖紙會審、施工組織設計(方案)、技術交底的審核工作;

        2、加強內部溝通,通過組織技術例會和聯合檢查,加強與項目部技術人員的溝通,針對已經發(fā)生的問題和可能存在的隱患進行討論,集思廣益,共同學習。

        3、嚴格執(zhí)行施工方案和工藝流程,落實技術措施和質量保證措施,從技術措施到實際操作中嚴格把好質量關,通過層層控制,把住關鍵環(huán)節(jié),確保施工方案有效實施;

        4、做好技術文件的編制、審核和存檔,及時辦理工程變更并發(fā)放。

        三、技術管理措施:

        1、制定技術管理制度,確定技術管理目標,明確技術崗位職責;

        2、每周組織一次技術聯合檢查,加強施工過程中的指導、監(jiān)督工作,對重點工序、重要質量控制點,實行重點監(jiān)控,切實提高施工一次合格率。

        3、每周五上午九點組織技術人員例會,討論施工中出現的技術問題和解決方法,交流工作經驗、心得,共同學習施工規(guī)范和先進施工技術。

        4、強化技術管理的過程控制,對于存在質量、安全隱患的.,鼓勵技術人員行使一票否決權,杜絕野蠻施工,避免重大質量事故的發(fā)生。

        5、認真開展技術跟蹤服務工作,深入施工現場,了解圖紙和施工中存在的技術問題并及時解決,做到不推諉,不拖沓。

      技術工作方案7

        一、工作目標

        通過大力開展對農民實用技術的培訓,不斷完善農業(yè)種養(yǎng)殖技術指導進村的工作機制,使我市的種養(yǎng)殖基地向規(guī);、專業(yè)化、標準化、品牌化方向發(fā)展,推動我市現代農業(yè)建設。抓好農民培訓、技術入戶,發(fā)展以西芹、番茄、川芎、商品蔬菜、小家禽養(yǎng)殖、水稻制種等“一村一品”為主,特色明顯,優(yōu)勢突出的專業(yè)村。

        二、工作計劃

        1、農業(yè)實用技術培訓。農業(yè)種植業(yè)實用技術培訓,每年培訓0.5萬人次,5年共培訓2.5萬人次。

        2、綠色證書培訓。重點培訓年齡在16至40歲之間的骨干農民,使他們成為該村“田秀才”、“土專家”和科技帶頭人以及充實到村級農技服務隊。每年培訓16人,5年共培訓80人。

        3、農業(yè)職業(yè)技能中。一是開展農業(yè)行業(yè)特有工程職業(yè)技能鑒定培訓。二是結合省農勞辦的“四川省勞務品牌培訓”項目,開展農民工技能培訓。培訓閉幕按市上安排落實。

        4、五年計劃進行農民養(yǎng)殖技術培訓15場次,受訓人數達0.5萬人次。

        5、大力推廣“稻鴨共作”養(yǎng)殖實用技術,每年推廣0.3萬畝,五年計劃累計推廣1.5萬畝。13、建立“畜禽標準化養(yǎng)殖小區(qū)”2個。

        三、工作措施

        (一)工作機構

        成立以黨委委員、副鎮(zhèn)長簡勇為組長,農業(yè)中心主任王家華為副組長,相關部門人員為成員的“技術指導”進村工作組,負責實施“技術指導”進村工作的組織協調和日常工作。

        (二)技術指導進村的方式

        1、加強農民實用技術培訓。緊緊圍繞我鎮(zhèn)的優(yōu)勢農產業(yè),結合每年開展的農民集中教育培訓活動,組織開展好種養(yǎng)殖技術培訓。種植業(yè)要重點搞好優(yōu)質糧油、無公害蔬菜、西芹、番茄、制種、川芎藥材、花卉茁木等種植栽培知識培訓;養(yǎng)殖業(yè)培訓重點開展豬、牛、羊、雞、鴨、鵝、兔、蜂、魚的`養(yǎng)殖實用技術和重大疫病防疫技術,以及健康養(yǎng)殖等知識培訓。

        2、加強農業(yè)實用技術指導。一是積極爭取上級部門的支持,搞好技術指導和培訓;二是實行機關干部聯村制度,落實任務和職責;三是根據農業(yè)重點項目和最新的實用技術,切實抓好試驗示范和推廣,并根據農戶需要,印發(fā)技術資料、整合農業(yè)信息資源,及時、準確地將信息送達農戶。四是積極爭取項目資金,大力實施農業(yè)科技入戶工程,提高農民種養(yǎng)殖水平。

      技術工作方案8

        在縣委縣政府的高度重視下,經幾年來的努力,我縣以省野生水果世界有限公司為龍頭的剌葡萄產業(yè)已初具規(guī)模,進入快速發(fā)展軌道。為進一步促進產業(yè)健康發(fā)展,提高果農栽培技術水平,擬舉辦一期刺葡萄栽培技術培訓班,特制定培訓方案如下:

        一、培訓的目的'和意義

        因我縣發(fā)展釀酒葡萄的種植產業(yè)時間不是很長,種植戶對刺葡萄的生長結果習性及相應的栽培管理技術掌握得不夠,對刺葡萄的產量和品質把握不準,從而影響到果農的生產效益和加工廠家的刺葡萄酒的釀制質量。因此,舉辦一期剌葡萄栽培技術培訓班很有現實意義。

        二、參加培訓人員

        1、現有種植戶:

        以上共有25戶種植戶。

        2、意向種植戶

       。1)按縣“刺葡萄產業(yè)規(guī)劃”要求的以兩杰為核心區(qū)的產業(yè)發(fā)展區(qū)中的有意種植農戶;

       。2)各鄉(xiāng)鎮(zhèn)選擇1-2名意向種植戶。

        三、培訓時間安排

        20xx年11月中旬,時間2天,具體日期另行確定。

        四、主講人來源

        1、公司生產基地技術員;

        2、撥翠葡萄自采園技術員:

        五、培訓的主要內容及主講人

        1、建園規(guī)劃、架材選擇及采購或預制、立架方法等;

        2、刺葡萄各品種特征特性介紹及相關栽培管理關鍵技術要點技術人員;

        3、刺葡萄苗木繁育技術(嫁接方法、扦插方法)技術人員;

        4、刺葡萄栽培管理技術(園地準備、移栽、幼樹和結果樹的土肥水管理、病蟲草鳥的防控、枝梢修剪等);

        5、刺葡萄鮮果采收及儲運技術人員。

        等等相關知識(未盡內容由主講人補充)。

        六、授課方式

        課堂講解與生產現場授課相給合,建議培訓時間為兩天,室內授課一天,現場講解一天。

        七、承辦方及舉辦地點

        建議由公司領辦,因該公司具備與培訓內容相對應的技術人員和物質條件。

      技術工作方案9

        是區(qū)實施綜合配套改革的起步年,也是十二五規(guī)劃啟動實施的奠基年。為進一步有效應對金融危機沖擊,團結動員全區(qū)廣大職工積極投身現代化國際化中心城區(qū)建設,區(qū)總工會研究決定,今年在全區(qū)各級工會及廣大職工中進一步深入開展同舟共濟保增長、建功立業(yè)促發(fā)展勞動競賽為主要內容的經濟技術和勞動保護工作,推動該項工作的跨躍發(fā)展。特制訂實施方案如下:

        一、活動內容

        1、開展勞動技能大賽。區(qū)總工會將聯合區(qū)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開展第四屆勞動技能大賽。各街道級工會要積極組織職工報名以街道為單位參賽面達100%。要積極開展培養(yǎng)三型(知識技能型、技術技能型、復合技能型)技能人才競賽,打造一支王亮式職工隊伍。同時要積極探索建立職工技能培訓、考核、競賽、認證、表彰、獎勵一體化工作機制,做到培訓與競賽相結合,競賽與認證相結合,認證與獎勵相結合,增強職工技術創(chuàng)新能力。

        2、開展重點工程競賽。今年區(qū)總工會要結合我區(qū)重大項目進展情況,精心組織好重點工程勞動技能競賽。通過競賽活動,加快推進在建大項目的建設速度,深化以創(chuàng)生產紀錄、創(chuàng)優(yōu)質工程、創(chuàng)新型產品、創(chuàng)先進技術、創(chuàng)一流崗位、創(chuàng)經濟效益為基本內容的六創(chuàng)競賽活動。

        3、開展以企業(yè)為單位的勞動競賽。各街道工會要組織動員各企業(yè)廣泛開展勞動競賽活動,獨立建會企業(yè)參與面要達到50%以上,職工參與面要達到60%以上。各企業(yè)工會應根據企業(yè)當前應對金融危機的現實要求,緊緊圍繞開發(fā)新產品,開拓新市場;提升產品質量、調整產品結構;降本增效、增強企業(yè)核心競爭力等關鍵環(huán)節(jié)廣泛組織開展各種專項競賽活動。各街道工會要探索在企業(yè)加強勞動競賽的組織機制、運行機制、管理機制、考核機制和激勵機制建設,不斷提升競賽的質量和水平方面;在組織職工學習業(yè)務、鉆研技術,崗位練兵,幫助他們提高復合型技能和科技創(chuàng)新能力方面;在為一線職工、轉崗職工提供職業(yè)培訓,幫助他們提高競爭能力、抗風險能力和再就業(yè)能力方面;在為農民工提供實務操作培訓,幫助他們提高基本崗位技能和適應社會能力等方面至少要探索總結一個方面的典型經驗。為職工建功立業(yè)搭建廣闊平臺,使一切有利于經濟發(fā)展的創(chuàng)造愿望得到尊重,創(chuàng)造才能得到發(fā)揮。

        4、開展安康杯競賽。今年是開展安康杯競賽活動的第十一個年頭,各街道和參賽企業(yè)要認真總結多年安康杯競賽活動所取得的經驗和成效;要將安康杯競賽活動和關愛職工生命和健康特別行動競賽活動有機結合起來;要繼續(xù)開展好職工群眾舉報生產安全事故隱患獎勵工作;要繼續(xù)做好農民工相對集中企業(yè)的`勞動保護工作,突出培訓教育工作。對在競賽活動中取得優(yōu)異成績的單位和個人,區(qū)競賽組委會將進行總結宣傳并擇優(yōu)向上級安康杯競賽組委會推薦。每個街道至少要組織2個企業(yè)參賽。

        5、開展安全社區(qū)建設。區(qū)總工會將會同有關部門全力推進安全社區(qū)建設。按照我區(qū)安全社區(qū)創(chuàng)建工作會議要求和《區(qū)安全社區(qū)創(chuàng)建工作推進方案》,區(qū)總工會將會同我區(qū)工作場所安全工作組成員單位,指導各街道開展依法檢查轄區(qū)內生產經營單位執(zhí)行安全生產法律法規(guī)情況,監(jiān)督重大危險源監(jiān)控、重大事故隱患的整改。要采取建立社區(qū)安全生產聯絡員制度、強化安全生產責任制、落實安全教育培訓、完善安全管理規(guī)章制度、加大隱患治理投入、加大安全生產定期不定期式檢查力度等強有力措施,做好轄區(qū)內生產經營單位的安全生產工作,維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共同推進全區(qū)安全社區(qū)建設。

        6、開展節(jié)約環(huán)保推進行動。組織廣大職工積極參加百萬職工節(jié)約環(huán)保行動,引導廣大職工在加強能源資源節(jié)約和促進生態(tài)文明建設等方面創(chuàng)造一流業(yè)績。在全區(qū)職工中廣泛開展我為節(jié)能減排做貢獻活動,要針對各個行業(yè)的特點,結合企業(yè)實際,以企業(yè)、車間、班組為陣地,深入開展節(jié)能減排達標競賽活動。要圍繞發(fā)展循環(huán)經濟,抓住能源消耗和環(huán)境污染的突出問題,發(fā)動職工廣泛開展合理化建議,大力開發(fā)和推廣節(jié)能減排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新設備,積極引導職工為節(jié)約資源、保護環(huán)境貢獻智慧和力量。引導廣大職工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從崗位做起,從一點一滴做起,把降能耗作為保增長的重要環(huán)節(jié)落到實處。各街道至少要總結選樹一個典型。

        二、活動要求

        1、加強領導,精心組織。各級工會要站在服務大局、服務職工的高度,充分認識開展競賽活動的重要意義。要把競賽活動作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一項重要工作納入議事日程,按照區(qū)總工會的統一部署,緊密結合各自的實際,制定實施方案,加強領導、精心組織、落實責任、全力推進。

        2、搞好結合,整體推進。要把競賽活動與工會其他重點工作結合起來,統籌規(guī)劃,整體推進,拓寬競賽活動的領域,放大競賽活動的功能,增強競賽活動的實效。

        3、總結經驗,及時宣傳。各街道要及時將培養(yǎng)、選樹的各類典型和探索的經驗上報區(qū)總工會職工權益部,視情況進行宣傳報導或獎勵。

      技術工作方案10

        按照上級機關對精準扶貧工作的總體要求,促進我鄉(xiāng)產業(yè)增效、貧困戶增收,努力推進貧困戶脫貧致富奔小康。根據我鄉(xiāng)實際情況,制定農業(yè)科技人員進村開展技術扶貧工作具體實施方案。

        一、總體思路

        以推動農業(yè)結構調整和產業(yè)化經營為中心,以科技服務和精準扶貧幫扶為基礎,以推廣主導品種和主推技術為載體,加快貧困村、貧困戶脫貧致富奔小康的步伐。

        二、成立農業(yè)產業(yè)扶貧領導小組

        組長:

        副組長:

        成員:

        下設辦公室于農業(yè)服務中心,由農業(yè)服務中心主任朱坤負責日常工作。

        三、具體內容

       。ㄒ唬┚幹曝毨Т瀹a業(yè)扶貧規(guī)劃

        1、洋埡村產業(yè)扶貧規(guī)劃:全村106戶,共417人。其中通過精準識別貧困戶21戶76人。該村林地面積廣,植被良好,根據當地氣候特點和土地資源。擬規(guī)劃種植中藥材63畝,其中天麻7畝、烏藥50畝、豬苓6畝;核桃種植面積200畝;養(yǎng)殖黃羊600只。

        2、溪口村產業(yè)扶貧規(guī)劃:全村106戶,共416人。其中通過精準識別貧困戶25戶84人。該村林地面積廣,植被良好,根據當地氣候特點和土地資源。擬規(guī)劃種植中藥材900畝,其中天麻200畝、烏藥500畝、豬苓100畝、芫胡100畝;核桃種植面積20xx畝;木耳和香菇各1000斤;養(yǎng)殖黃羊500頭。

       。ǘ┚珳蕩头龃胧

        1、宣傳黨的`深化農村改革政策和強農惠農政策。

        2、邀請農技專家到鄉(xiāng)、村講大課、辦講座。

        3、農業(yè)技術人員下村現場指導,解答農戶疑難問題。

        4、定期組織農戶進行科技培訓,學習先進技術,有條件可帶領農戶到外地考察取經。

        5、舉辦轉移就業(yè)技能和農村實用技術培訓,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種養(yǎng)大戶、科技示范戶和新型職業(yè)農民。

        6、建立科技人員直接到戶、良種良法直接到田、技術要領直接到人的農業(yè)推廣新機制。

        四、工作要求

       。ㄒ唬┘訌娊M織領導

        農業(yè)產業(yè)扶貧領導小組要全面統籌協調農業(yè)產精準扶貧工作。落實主體責任,實行包片總負責。堅持“分級負責、分組選派、分級管理、誰派誰管”的原則。制定“施工圖”,簽訂“軍令狀”,編制貧困村農業(yè)產業(yè)精準扶貧工作清單。

       。ǘ﹦(chuàng)新工作方法

        駐村農業(yè)扶人員分解幫扶工作任務,主動作為,積極學習借鑒其他地方的先進經驗和有效方法,提升幫扶能力和水平。通過會議座談、信息報送、情況通報、經驗介紹、發(fā)放資料等形式,加大宣傳力度,引導貧困村(戶)轉變觀念,提高自力更生的能力。駐村家業(yè)科技人員到村開展技術指導原則上每月不低于10天,開展技術培訓每年不少于5次,每月5號前認真填寫并上報《駐村農業(yè)科技人員開展技術扶貧行動統計表》、《縣農業(yè)科技人員開展技術扶貧月報表》。

        (三)強化政策保障

        鄉(xiāng)鎮(zhèn)黨委積極與上級相關單位爭取政策資金,嚴格落實涉農資金?顚S茫⒈WC用到位、用到點上。最大程度解決農戶因缺少資金、技術、管理、抗御市場風險的問題。對駐村的農業(yè)科技人員,在職務職稱晉升、崗位聘用等方面給予優(yōu)先照顧。

       。ㄋ模⿵娀繕丝己

        嚴格執(zhí)行貧困村不“摘帽”、貧困戶不脫貧,技術幫扶人員不撤出的干部駐村蹲點工作制度。實行“雙報告、雙考核”制度,農業(yè)科技人員離開原單位要向單位主要領導報告,到達貧困村要向村黨支部報告,年度考核時除原單位考核外,貧困村黨支部需出具考核書面意見。把駐村農業(yè)科技人員技術扶貧工作納入年終目標考核。對技術扶貧人員不到位、產業(yè)指導措施不力、基層不滿意的實行嚴格問責。

      技術工作方案11

        一、培訓目標

        圍繞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縣建設目標,大力開展電子商務培訓,普及深化電子商務的推廣應用,培育電子商務企業(yè)和人才,提高電子商務覆蓋率和滲透力,逐步形成電子商務應用更加廣泛、支撐體系更加健全、配套服務更加完善、產業(yè)發(fā)展更加集聚的電子商務進農村新格局。到年底,培育具備電子商務技能,適應電子商務就業(yè)和創(chuàng)業(yè)需求的實用技術人才1000人;實現本地電商從業(yè)率不低于90%。

        二、培訓對象

        部門、鎮(zhèn)鄉(xiāng)、村(居)社干部,鎮(zhèn)村(居)電子商務服務中心店主,規(guī)模以上工業(yè)企業(yè)、限上商貿單位、農村經濟組織、專業(yè)合作組織電商從業(yè)人員,有志電商創(chuàng)業(yè)的高中、職高、技校、高校畢業(yè)生、社會青年和鎮(zhèn)鄉(xiāng)電子商務管理人員等。

        三、培訓方式

        遴選年滿16周歲,身體健康、遵紀守法、有志電商創(chuàng)業(yè)的本縣或在本縣從業(yè)的培訓對象,選用統一推薦教材,按照“因人制宜、按需培訓、分類指導”的思路,采取集中培訓、一對一培訓、現場培訓、實踐操作和跟蹤服務等方式進行培訓。理論培訓不少于30學時,實踐操作不少于50學時,跟蹤服務不少于20學時,并抓好后續(xù)跟蹤調查。

        四、培訓內容

        1、電子商務相關政策解析(電子商務進農村的背景、重大意義及電子商務發(fā)展前景);

        2、電商從業(yè)人員職業(yè)道德與法規(guī);

        3、電子商務模式(B2B、B2C、C2C、O2O、G2B、G2C、G2G模式介紹);

        4、電子商務在線支付與安全;

        5、電子商務網上交易以及店鋪工具軟件的使用;

        6、網上建店的基本操作;

        7、網店的營銷推廣。

        培訓重點:

       、匍_店之前的準備工作、貨源尋找與甄選、發(fā)布商品、設置店鋪以及賣家中心后臺的使用;

       、诰W店的裝飾裝修、商品拍攝、商品圖片美化、店鋪海報圖片的制作、設計裝修素材等內容;

       、厶詫毱脚_站內站外的宣傳與推廣、網店的促銷策略等內容;

        ④手機淘寶的基本概況、手機淘寶店鋪的設置、推廣及引流等內容。

        五、培訓措施

        各培訓機構建立健全培訓工作機制,落實工作責任,抓好宣傳發(fā)動,組織好培訓對象,制定好培訓教學計劃,落實好培訓場地和安全保衛(wèi)措施,建立健全后期跟蹤服務制度和管理考核制度,完善檔案資料,創(chuàng)新培訓模式,突出培訓特色,切實抓好培訓。

        六、評估方式

        建立由主管部門、培訓機構和參訓學員共同參與的考核評估機制,以百分制對培訓機構的培訓工作進行評估,并將評估結果作為兌現補助的依據?己说梅衷90分(含90分)以上為優(yōu)秀,80(含80分)分以上為合格,80分以下不合格。

        七、培訓檔案

        各培訓機構要建立和完善培訓學員檔案管理制度,按班次真實、完整、規(guī)范的建立好培訓檔案并裝訂成冊。

        八、培訓機構

        遵循公開、公正、公平原則,商務局組織對申報企業(yè)進行了評審,擇優(yōu)確定了縣計算機職業(yè)培訓學校、縣奔騰電腦職業(yè)培訓學校、縣電腦科技學校、縣前程職業(yè)培訓學校和縣勁輝職業(yè)培訓學校等5個培訓機構。

        九、補助資金

        根據《縣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縣項目實施及資金使用方案》,安排資金100萬元用于支持相關培訓學校、中心或機構開展電商實用技術人才培訓。

       。ㄒ唬┭a助范圍及標準

        補助范圍:組織開展實用技術人才培訓的`宣傳動員、生源組織、教材講義、教師工資、技術專家指導、學員食宿、場地租賃、設備使用維護、實踐操作、參觀交流、教學管理和公務費等。原則上按800元/人標準補助。

       。ǘ﹥冬F方式

        每批培訓結束,按考核辦法計算并兌現培訓補助。

        十、實施步驟

       。ㄒ唬┲贫ǚ桨、遴選培訓機構

       。ǘ╁噙x培訓對象。按照主管部門負責,鎮(zhèn)鄉(xiāng)政府協助,培訓機構配合的方式遴選確定培訓對象(遴選方式另行確定)。

       。ㄈ┙M織培訓。按照培訓要求認真組織開展培訓。

       。ㄋ模┛偨Y提升、健全機制。組織相關部門,對電商人才培訓工作情況進行全面系統的回顧和總結。探索建立電商創(chuàng)業(yè)人才培訓長效機制,為全面、縱深推進電子商務和互聯網+新型創(chuàng)業(yè)人才培訓工作提供借鑒。

        十一、保障措施

       。ㄒ唬┘訌娊M織領導。成立縣電商企業(yè)和人才培訓體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縣商務局,負責做好工作協調和組織推動工作,及時研究解決培訓工作中出現的困難和問題。各成員單位明確職責,分解任務,齊抓共管,整體推動。

       。ǘ┘訌姳O(jiān)督檢查。縣商務、財政主管部門負責電商人才培訓工作的監(jiān)督檢查。通過實地查訪、電話抽查等方式加強對培訓機構培訓工作的考核,監(jiān)督其按計劃開展培訓。對不按計劃開展培訓、管理不力的培訓機構,要核減其培訓任務,情節(jié)嚴重的要取消其承擔培訓工作的資格,并向社會公示。主動邀請審計或紀檢監(jiān)察部門參與項目檢查驗收,堅決查處違規(guī)行為,形成監(jiān)管合力。同時接受省商務廳對電商人才培訓工作的抽查檢查?h商務局將根據各基地培訓任務完成進度、項目監(jiān)管、資金使用、信息報送、培訓效果、跟蹤服務等情況進行考核,考核結果將作為兌現培訓補助費用和下年度任務安排的重要依據。

       。ㄈ┮(guī)范報賬手續(xù)。各培訓機構在報賬過程中應填寫《縣電子商務企業(yè)和人才培訓補助資金申報表》,出具《電商實用技術人才培訓驗收報告單》,《電商實用技術人才培訓工作臺賬》和完整的檔案資料,并建專賬搞好核算。

        (四)加強宣傳引導。各培訓機構要高度重視信息宣傳工作,進一步加強典型經驗總結,加大宣傳力度,及時宣傳報道各地的成功做法和先進典型,營造有利于電商創(chuàng)業(yè)人才培育的良好氛圍。

      技術工作方案12

      各處室、系:

        為認真做好高等學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認定工作,公平、公正、合理地分配資助資源,切實保證國家制定的各項高等學校資助政策和措施真正落實到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身上,根據教育部、財政部《關于認真做好高等學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認定工作的指導意見》(教財[20xx]8號)和《關于認真做好高等學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認定工作的實施意見》(閩教學〔20xx〕32號)精神,結合我校實際,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適用對象

        本方案適用于我校所有高職學生。

        本方案中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是指學生本人及其家庭所能籌集到的資金,難以支付其在校學習期間的學習和生活基本費用的學生。

        二、認定原則

        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認定工作應堅持實事求是,確定合理標準,由學生本人提出申請,實行民主評議和學校評定相結合的原則。

        三、認定機構

        (一)資助工作領導小組。學校成立學生資助工作領導小組,由分管學生工作的校領導任組長,全面領導本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認定工作;學校學生資助管理機構掛靠在學生處,具體負責組織和管理全校經濟困難學生的認定工作。

        (二)認定工作組。各系成立以系領導為組長、系學生輔導員、班主任等擔任成員的認定工作組,負責認定的具體組織和審核工作。

       。ㄈ┱J定評議小組。以年級為單位,成立以學生輔導員任組長,班主任、學生代表擔任成員的`認定評議小組,負責認定的民主評議工作。認定評議小組成員中,學生代表人數視年級人數合理配置,應具有廣泛的代表性,一般不少于年級總人數的10%。認定評議小組成立后,其成員名單應在本年級范圍內公示。

        四、認定標準

        學校在全面了解學生家庭經濟收入,家庭人員組成、家庭成員健康狀況以及學生在校學習生活平均消費情況的基礎上,依據各生源地(市)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制定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認定標準。認定的基本條件為:

        (一)孤兒、烈士子女或優(yōu)撫家庭子女等無直接經濟來源者;

       。ǘ﹩斡H或父母年事已高或患病長期臥床家庭缺乏勞動力,家庭又無固定經濟來源且親友無資助能力者;

       。ㄈ┘彝ケ坏胤秸袨樘乩簦y以維持基本生活者;

       。ㄋ模┘彝槊裾块T確定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對象者;

       。ㄎ澹⿲W生家庭或本人突遭不幸(如家庭遭遇自然災害,學生本人突發(fā)疾病或意外事故),超越家庭經濟承受能力者;

       。﹣碜岳仙龠吀F地區(qū),經濟條件差,家庭無固定經濟來源,基本生活難以維持者;

       。ㄆ撸┮蚣彝ソ洕毨,無力支付在校期間必要的學習和生活費用的學生。

        各系可根據上述基本條件,確定本系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具體認定標準,并將認定標準設置為困難和特別困難兩檔。困難和特別困難學生比例原則上按在校生的15%和5%評定。

        五、認定程序及工作要求

        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認定工作必須嚴格工作制度,規(guī)范工作程序,做到公開、公平、公正。

       。ㄒ唬┘彝ソ洕щy學生認定工作每學年進行一次,由學校學生資助管理機構、系認定工作組、年級認定評議小組,按照各自的職能分工,認真、負責地共同完成認定工作。

        (二)學校在向新生寄送錄取通知書時,同時寄送《高等學校學生及家庭情況調查表》(詳見附件1);在每學年結束之前,向在校學生發(fā)送《高等學校學生及家庭情況調查表》。需要申請認定家庭經濟困難的新生及在校學生要如實填寫《高等學校學生及家庭情況調查表》,并持該表到家庭所在地鄉(xiāng)、鎮(zhèn)或街道民政部門加蓋公章,以證明其家庭經濟狀況。已被學校認定為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再次申請認定時,如家庭經濟狀況無顯著變化,可只提交《高等學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認定申請表》(詳見附件2),不再提交《高等學校學生及家庭情況調查表》。

       。ㄈ┟繉W年開學時,認定評議小組組織學生填寫《高等學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認定申請表》,并負責收集《高等學校學生及家庭情況調查表》。

        (四)認定評議小組根據學生提交的《高等學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認定申請表》和《高等學校學生及家庭情況調查表》,以學生家庭人均收入對照本文認定標準的認定基本條件,并結合學生日常消費行為,以及影響其家庭經濟狀況的有關情況,認真進行評議,確定本年級各檔次的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格,報系認定工作組進行審核。

       。ㄎ澹┱J定評議小組進行民主評議時應著重考慮孤殘學生、烈士子女,以及家庭成員長期患重病、家庭遭遇自然災害或突發(fā)事件等特殊情況的學生。

       。┫嫡J定工作組要認真審核認定評議小組申報的初步評議結果。如有異議,應在征得認定評議小組意見后予以更正。

       。ㄆ撸┫嫡J定工作組審核通過后,要將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名單及檔次,報學校學生資助管理機構復核,并建立家庭經濟困難學生信息檔案。

       。ò耍⿲W校學生資助管理機構將復核過的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名單及檔次,以適當方式、在適當范圍公示5個工作日。如師生有異議,可通過有效方式向學校提出質疑,學校學生資助管理機構在接到異議材料的3個工作日內予以答復。

      技術工作方案13

        根據上級相關文件精神,結合本校實際情況制定本《方案》。

        一、組織領導

        1、學校成立崗位設置改革工作領導小組:

        組長:

        成員:

        2、工作小組實行回避制。成員由高一級或下一級職務人員中選聘。

        二、崗位設置的基本條件

       。ㄒ唬┻m用范圍

        本《方案》適用于教師專業(yè)技術五級崗位至十級崗位的首次聘用。

       。ǘ┗緱l件

        1、符合湘人社發(fā)[xxxx]97號文件規(guī)定的基本條件。

        2、具有相應的專業(yè)技術職務任職資格,并能自覺履行崗位職責。

        3、任職期間完成所規(guī)定的任課課時量(工作量)。

        4、有良好師德修養(yǎng),思想端正,關愛學生,為人師表。

        5、善于學習,敬業(yè)愛崗,團結協作,嚴于律己。

        6、有指導本等級以下人員的工作業(yè)績。

        7、年度考核結果均為合格及以上。

        (三)分級條件

        A、專業(yè)技術五級崗位

        1、任職年限:取得副高專業(yè)技術職務任職資格不少于10年;

        2、教育教學能力:取得副高專業(yè)技術職務任職資格以來

        (1)、累計擔任班主任或現行專業(yè)技術職務評聘所規(guī)定的相當于班主任工作(年級組長、教研組長、中層管理干部、校級領導)的人員或擔任學科競賽(專業(yè)代表隊)主教練等工作5年及以上,或擔任名師工作室首席名師(不限年限);

        (2)、擔任過教育教學專題講座、學術報告或公開課(研究課)不少于3次。教育改革意識強,形成自己的教育教學特色;(3)、課堂教學深受學生歡迎,近年學生評價優(yōu)秀率高。

        3、教科研水平:取得副高專業(yè)技術職務任職資格以來,有市級以上課題研究成果并獲等第獎,或出版專著,或在正式刊物以第一作者身份發(fā)表學術論文,或教科研論文評比獲市級及以上等第獎,或有開發(fā)校本課程的成果,并在學校實施。

        4、業(yè)績與成效:

        (1)、取得副高專業(yè)技術職務任職資格以來,受到區(qū)級及以上黨委、政府表彰不少于2次或年度考核優(yōu)秀不少于2次;

        (2)、教育、教學、教研綜合考核,業(yè)績突出,成效顯著,受到公認。

        B、專業(yè)技術六級崗位

        1、任職年限:取得副高專業(yè)技術職務任職資格不少于6年;

        2、教育教學能力:取得副高專業(yè)技術職務任職資格以來

        (1)、累計擔任班主任或現行專業(yè)技術職務評聘所規(guī)定的相當于班主任工作(年級組長、教研組長、中層管理干部、校級領導)的人員或學科競賽主教練(專業(yè)代表隊)等工作3年及以上,或擔任名師工作室首席名師(不限年限);

        (2)、擔任過專題講座、學術報告或教育教學公開課(研究課)不少于2次。教育改革意識強,形成自己的教育教學特色;(3)、課堂教學受到學生歡迎,近年學生評價優(yōu)秀率比較高。

        3、教科研水平:取得副高專業(yè)技術職務任職資格以來,有區(qū)級及以上課題研究成果并獲等第獎,或出版專著,或在正式刊物以第一作者身份發(fā)表學術論文,或教科研論文評比獲區(qū)級及以上等第獎,或有開發(fā)校本課程的`成果,并在本學校實施。

        4、業(yè)績與成效:

        (1)、取得副高專業(yè)技術職務任職資格以來,受到區(qū)級及以上黨委、政府表彰不少于1次或年度考核優(yōu)秀不少于1次。

        (2)、教育、教學、教研綜合考核,業(yè)績較突出,有成效;受到好評。

        C、專業(yè)技術七級崗位

        達到基本任職條件,符合上級有關文件規(guī)定。

        D、專業(yè)技術八級崗位

        1、任職年限:取得中級專業(yè)技術職務任職資格不少于10周年;

        2、教育教學能力:取得中級專業(yè)技術職務任職資格以來

        (1)、累計擔任班主任或現行專業(yè)技術職務評聘所規(guī)定的相當于班主任工作(年級組長、教研組長、中層管理干部、校級領導)的人員或學科競賽主教練(專業(yè)代表隊)等工作5年及以上,或擔任名師工作室首席名師(不限年限);

        (2)、擔任過專題講座、學術報告或教育教學公開課(研究課),不少于2次。教育改革意識強,形成自己的教育教學特色;

        (3)、課堂教學受到學生歡迎,近年學生評價優(yōu)秀率高。

        3、教科研水平:取得中級專業(yè)技術職務任職資格以來,承擔區(qū)、市級及以上課題研究或課題的主要負責人;或在正式刊物以第一作者身份發(fā)表學術論文,或教科研論文評比獲市級及以上等第獎,,或有開發(fā)校本課程的成果,并在本學校實施。

        4、業(yè)績與成效:

        (1)、取得中級專業(yè)技術職務任職資格以來,受到區(qū)級及以上黨委、政府表彰不少于3次或年度考核優(yōu)秀不少于3次;

        (2)、教育、教學、教研綜合考核,業(yè)績突出,有成效,受到公認。

        E、專業(yè)技術九級崗位。

        1、任職年限:取得中級專業(yè)技術職務任職資格不少于6周年;

        2、教育教學能力:取得中級專業(yè)技術職務任職資格以來

        (1)、累計擔任班主任或現行專業(yè)技術職務評聘所規(guī)定的相當于班主任工作(年級組長、教研組長、中層管理干部、校級領導)的人員或學科競賽主教練(專業(yè)代表隊)等工作3年及以上;

        (2)、擔任過專題講座、學術報告或教育教學公開課(研究課)不少于2次。教育改革意識強,形成自己的教育教學特色;

        (3)、課堂教學受到學生歡迎,近年學生評價優(yōu)秀率比較高。

        3、教科研水平:取得中級專業(yè)技術職務任職資格以來,承擔區(qū)、市級及以上課題研究或課題的主要負責人;或在正式刊物以第一作者身份發(fā)表學術論文,或教科研論文評比獲區(qū)級及以上等第獎,或有開發(fā)校本課程的成果,并在本學校實施。

        4、業(yè)績與成效:

        (1)、取得中級專業(yè)技術職務任職資格以來,受到區(qū)級及以上黨委、政府表彰不少于1次或年度考核優(yōu)秀不少于1次;

        (2)、教育、教學、教研綜合考核,業(yè)績較突出,有成效;受到好評。

        F、專業(yè)技術十級崗位,

        應取得中級專業(yè)技術職務任職資格,達到基本任職條件,符合上級有關文件規(guī)定。

        G、破格條件

        1、特級教師、獲全國勞動模范、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全國模范教師、全國先進教育工作者、全國優(yōu)秀教師、省勞動模范、徐特立教育獎任一項榮譽者或享受國務院或省政府特殊津貼人員,任職年限可放寬4年;

        2、獲省級表彰的優(yōu)秀教師、優(yōu)秀教育工作者、優(yōu)秀校長、優(yōu)秀班主任或獲得市勞動模范稱號任一項榮譽者,任職年限可放寬3年;

        3、獲市級(地市級)表彰的優(yōu)秀教師、先進教育工作者、市級骨干教師稱號任一項榮譽者,任職年限可放寬2年;

        4、獲區(qū)(縣)級表彰的優(yōu)秀教師、先進教育工作者稱號任一項榮譽者,任職年限可放寬1年。

        H、有關說明

        1、學校制定與本任職條件配套的、具體的崗位細則。根據細則量化,從高分到低分排列。

        2、崗位設置管理工作強調全面、客觀的評價每一位同志。對于符合“破格條件”的人員,其它條件不得降低標準,榮譽獲取時間應在相應任職資格任職期內。

        3、在職人員任職年限計算至xxxx年11月30日,退休人員任職年限計算至達到退休年齡之日。

        4、量化評分細則附后。

        三、有關政策規(guī)定

        1、崗位設置個職級指標數由上級審核下達。書記校長不占學校指標總數。

        2、在組織或人事部門辦理了正式抽調或借調手續(xù)的人員回原單位參加崗位競聘。長病休人員列入崗位設置基數,保留原有待遇。

        3、“雙肩挑”崗位認定將從嚴控制,認定范圍原則上為單位黨政副職和中層管理干部,且必須在一線承擔一定教學任務或教研任務。

        4、政工人員列入管理崗位類,且應從事黨務、宣傳、人事等相應工作的,按“雙肩挑”人員對待。

        5、師德師風及其他有嚴重違紀行為問題的,在處分期內執(zhí)行崗位晉升一票否決。

        四、本校各類職級崗位設置數

        五、崗位競聘辦法

        1、個人申報:按評分細則如實填寫,申報崗位職級。

        2、工作小組嚴格審查所填內容,逐項計分,從高到低排列。

        3、學校領導小組認真審定,全校公示。無異議后上報區(qū)人社局審定。

        六、本《方案》經第九屆教代會第五次全體會議討論通過實施,解釋權歸教代會。

      技術工作方案14

        為進一步規(guī)范技術工人崗位聘用管理,合理配置人才資源,完善競爭激勵機制,充分調動工作人員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根據《關于進一步規(guī)范機關事業(yè)單位技術工人崗位聘用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文件精神,結合單位實際,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聘用原則

       。ㄒ唬┑虏偶?zhèn)洹⑷罕姽J、注重實績的原則;

       。ǘ┕_平等、競爭擇優(yōu)的原則;

       。ㄈ┌磵徠赣谩⒑贤芾淼脑瓌t。

        二、聘用對象

        目前在編在崗且符合聘用條件的工勤人員。

        三、聘用條件

        (一)基本條件

        1.遵紀守法,愛崗敬業(yè),具有良好的品行和職業(yè)道德,熟練掌握本崗位的操作技能;

        2.上年年度考核結果為合格及以上等次;

        3.符合聘用崗位所需的`專業(yè)、能力或技能條件;

        4.身體健康。

        (二)崗位要求

        按照現行工勤人員晉升崗位的條件,具備相應等級的任職資格及年限:

        1.高級工:要求在中級崗位工作滿5年或從事本工種工作滿20年及以上,通過高級工技術等級考核;

        2中級工:要求在初級崗位工作滿5年或從事本工種工作滿10年及以上,通過中級工技術等級考核;

        3.初級工:要求取得技術工種上崗證書,從事本工種工作滿2年以上,通過初級工技術等級考核。

        四、聘用程序

       。ㄒ唬┙M織機構:成立技術工人崗位聘用工作領導小組,負責組織實施本單位技術工人崗位聘用相關工作。領導小組成員由班子成員和各部門負責人組成。

       。ǘ┲贫ǚ桨福杭夹g工人崗位聘用工作領導小組(簡稱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負責制定聘用工作方案,經領導班子擴大會議研究同意并向全體職工公布。

        (三)公開報名:符合聘用條件和要求的人員自愿到所辦公室報名并填寫《技術工人崗位聘用資格審查表》,同時提交相關證明材料。

       。ㄋ模┵Y格審查

        1.初審:領導小組按照各級崗位的聘用條件和要求,對報名者的資格條件進行審查。

        2.考評:由領導班子、各部門負責人和職工代表組成考評小組,根據入選人員的工作業(yè)績和民主測評情況,按德、能、勤、績、廉等要素進行考評,確定擬聘用人員及崗位。

        3.公示:聘用結果經公示3個工作日無異議后,按規(guī)定程序和管理權限辦理聘用。

       。ㄎ澹┺k理聘用

        1.審核:擬聘用人員相關材料書面上報主管部門和區(qū)人事部門審核。

        2.聘用:經區(qū)人事部門核準備案并辦理聘用手續(xù),發(fā)放聘書。

        五、工作要求

       。ㄒ唬└鞑块T要按照有關規(guī)定和方案要求,精心組織、認真實施,做到“告知到位、標準統一、嚴格審查、真實負責”;

       。ǘ┤鐚嵦顖髠人申報材料相關信息,嚴禁弄虛作假,一經發(fā)現,取消申報及聘用資格并進行嚴肅處理。

      技術工作方案15

        為督促、指導全縣中小學貫徹執(zhí)行國家教育法律法規(guī)和方針政策,深化教育改革,規(guī)范教育教學管理,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提高辦學水平和教育質量,辦人民滿意的教育,特制定本方案。

        一、督導評估的指導思想

        堅持以科學發(fā)展觀為指導,進一步發(fā)揮教育督導評估在實施素質教育中的激勵、導向作用,督促、指導中小學校貫徹執(zhí)行教育法律、法規(guī)、方針、政策,遵循教育規(guī)律,深化教育改革,優(yōu)化學校管理,實施素質教育,不斷規(guī)范學校的辦學行為和教師的從教行為,夯實教育基礎,提升基層學校的辦學效益和水平,有效促進我縣教育整體水平和教育教學質量的'穩(wěn)步提高。

        二、督導評估內容

        本《方案》的督導考核內容共分為領導班子、教師隊伍、學校管理、教育教學管理、教育質量五大部分,每部分又分幾個方面的工作,三級細化為若干項具體指標。其中以教育教學管理和教育質量為主要內容。

        1、領導班子建設情況(7分)

        主要考察班子建設、班子成員的工作實績以及班子帶領下的治校方略、管理措施等內容。

        2、教師隊伍建設情況(8分)

        主要考察學校在師資配置、教師師德素養(yǎng)、業(yè)務能力培養(yǎng)方面所做的工作,以及對教師的考核評價工作情況。

        3、學校管理情況(15分)

        主要考察學校安全、課程、學籍、財務后勤管理和校園文化建設工作的具體情況。

        4、教育工作(30分)

        內容包括:教學常規(guī)管理、校本教研工作、德育工作、圖書儀器管理及使用情況、遠程教育資源利用情況、體育衛(wèi)生藝術教育工作開展情況、綜合課程開展情況、學生評價工作開展情況。

        5、教學質量(40分)

        考察義務教育普及程度、考試成績、重點指標完成情況。

        三、督導評估程序

       。ㄒ唬┳栽u

        各校要建立以校長牽頭的自評組織,分解指標,明確職責要求,統一指揮,協調自評工作;要建立自評制度,把自評與管理融為一體,使自評與學校管理有機結合,用督導評估指標指導學校管理,做到以評促管,以評促改;學校自評要充分體現全員性原則,全方位原則和全過程原則,要與學校對教職工和部門工作考核結合起來,與學校階段工作總結結合起來,要通過自評,對學校各部門工作進行綜合分析,形成學校的自查自評報告。

       。ǘ⿵驮u

        學年末,縣教育局、督導室組織評估組深入各學校,按照《方案》對學校的全面工作進行認真細致的督導評估,評估結果作為對學校獎懲和考核校長工作實績的重要依據,并向社會公布。

        四、獎懲辦法

       。ㄒ唬┆剟

        1、根據督導評估的結果,對考核成績優(yōu)秀學校進行表彰獎勵。

        (1)全縣所有聯校(包括縣直小學),在評估考核中名列前6名者(縣直小學名列前2名者)受獎。一等獎3名,獎金10000元;二等獎3名,獎金8000元。

       。2)全縣初中學校(包括縣直初中),在評估考核中名列前8名者(縣直初中名列前2名)受獎。一等獎2名,獎金10000元;二等獎3名,獎金8000元;三等獎3名,獎金5000元。

       。3)高中學校按照評估結果給予獎勵。

        2、教學單項獎勵依據盂縣教育局教學質量目標考核方案的相關文件執(zhí)行。不重復受獎。

       。ǘ⿷土P

        1、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學校,實行一票否決:

        (1)師生有違法犯罪行為,學校出現重大責任事故的;

       。2)辦學行為不規(guī)范,造成重大影響的;

       。3)有亂收費行為,造成惡劣影響的;

       。4)各類考試中,學校有弄虛作假、舞弊行為,造成不良影響和嚴重后果的。

        2、凡被否決的學校當年內不評優(yōu)、不評模。

        3、凡在督導評估中位居后三名、教學成績嚴重下滑、社會反響強烈的學校,縣教育局要對其校長進行嚴肅處理。

        五、工作要求

        各學校要高度重視教育教學的督導評估工作,在平時的學校管理和教育教學工作實踐中,對照《評估細則》的要求,創(chuàng)造性地做好各項具體工作,學年末認真開展自查自評,形成自評報告,接受督導評估。

      【技術工作方案】相關文章:

      防汛抗旱技術指導組應急工作方案(通用5篇)01-14

      職業(yè)技術學院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認定工作方案02-13

      工作方案模板08-07

      競賽工作方案10-10

      工作方案要求12-30

      軍訓工作方案08-21

      工作方案優(yōu)秀04-02

      滅鼠工作方案02-21

      家訪工作方案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