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的讀后感的作文匯總10篇
在學習、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接觸過作文吧,作文是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你寫作文時總是無從下筆?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讀后感的作文10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讀后感的作文 篇1
《那個黑色的下午》是楊紅櫻老師著作的《笑貓日記》系列中的其中一本書。這本書寫了笑貓和它的兒女在四川大地震中所見所聞的'感人事件。里面不僅寫了笑貓這一家的感情,還寫了人與人之間的感情,甚至寫了人與動物之間的感情“無論你們在哪里,我都一定要找到你們!生死不離!”這段話是笑貓和它的親人失散時,油然而生的思念。這段話在書中多次出現,所以它對我的印象很深刻,但印象深刻不僅僅是多次看見而已,而是因為這段話的背后藏著笑貓對它的妻子虎皮貓和三個兒女的愛,這是多么偉大的親情啊!不止這些親情,還有在其他事件中,我都可以感受到人和動物在災難來臨后血濃于水的感情!當我在讀這本書,好幾處都讓我很感動,有時候還感動地哭了。通過這本書,我徹徹底底的體會到了動物之間生死相依的濃濃親情,還知道了人與動物之間可以和諧相處。讀了這本書,我懂得了許多道理,但有一個道理是最值得我們懂得的:這個世界上,無論什么愛,都是無私的,都是偉大的!
讀后感的作文 篇2
暑假里,媽媽給我買了一本夢寐以求的書——《西游記》,以前我在電視上看過《西游記》,打心里一直想擁有這本書,這次終于能看到這本書,我把這本書看了好幾遍。
我最喜歡的.人是:孫悟空。有些人是因為他會火眼金睛才會喜歡他,而我是因為他不畏困難,堅持到底才喜歡他的。有些人認為他只是一只石猴,沒什么了不起,而我認為他很了不起,請看下面兩則故事吧,保證你心服口服。
一天,唐僧師徒來到“火焰山”,要過此山很困難,孫悟空打聽到山洞里面有個羅剎女和牛魔王,羅剎女身邊有一把芭蕉扇能扇滅大火,孫悟空便想方設法借扇子,但羅剎女沒有借給他,之后他又和牛魔王大戰(zhàn)了幾個回合,最后孫悟空在眾神仙的幫助下,撲滅了大火,過了“火焰山”。
還有一天,唐僧師徒來到一個國家,看到家家戶戶門前都有一個鵝籠,里面都藏著一個孩子,路過的人都說:“這里不叫比丘國了,是小兒城!睂O悟空打聽到原來是個妖怪向國王出的主意,要1000個小孩的心臟,可以長身不老。孫悟空聽了,非常生氣,便打死了妖怪,救下了1000個小孩。
你看孫悟空是不是非常聰明、不畏困難的人,我非常喜歡他,并要向他學習。
讀后感的作文 篇3
在《風和火柴》這篇文章中,作者講了一根纖細的火柴被主人劃著了,被遠處的風看見了,風婆婆不忍心看著火柴短暫的生命就那么快完結了,一口氣吹滅了火苗,“救”了火柴。
當我讀到了“火柴聽后,嘆息道:‘唉,風婆婆,我的生命雖然短暫,但最大的價值就在于燃燒啊!可您卻扼殺了我短暫的生命中日閃光點。’”讀完這段話,我深深地感受到了火柴的生命雖然短暫,但它愿意把它那短暫的生命用在對人們有利的事情上,為了照亮別人它不惜犧牲自己寶貴的生命,它的'這種精神是多么的可貴,多么的值得每個人學習!我們人也應該像火柴一樣做一些對人民對國家有價值的事情,哪怕是受傷,犧牲自己的生命也值得。
當我讀到“有時,愛也是一種害”這句話時,我感受到了愛不能愛得太深,不能愛得沒有尺寸,沒有方向,否則就會適得其反,害了別人。比如:我們鄰居張奶奶非常疼愛她的小孫子。一天小孫子看到別人家有一只非常漂亮的布娃娃,很喜歡,于是他就去把它偷回家,回家后,他告訴了奶奶,奶奶不僅沒有批評他,還說:“只要你喜歡就行。”
從那以后小男孩一旦看到自己喜歡的東西就偷,最后他長大就因慣偷成性被關在監(jiān)獄里,張奶奶才如夢方初,后悔莫及,最后臥病不起,不久就離開人世。
讀完全文后,火柴的話仍然在我耳際響起,風婆婆和張奶奶的教訓更是一直在我腦海中浮現。我想說,我們需要愛,但不要錯愛,我們需要的是一種正確的、真切的愛。
有時嚴厲也是一種愛。
莊老師評:小作者在這篇讀后感中能就風婆婆的“愛之行為”聯想到實際生活中的鄰居張奶奶類似的“愛”孫事例,導致了事與愿違的悲劇,不能不讓我們感到揪心。仔細一想現在獨生子女多了,很多家長尤其是爺爺奶奶對小孩子十分溺愛,一不小心也會鑄成錯事的,看來小作
者的提醒是非常必要而且真誠的。一句與原文巧妙對應的“有時嚴厲也是一種愛”值得我們,更應該是家長們好好讀上一生的。
讀后感的作文 篇4
母愛,是一種無法由他人來代替的情感。早期母愛的缺失,是之后用其他任何的感情、物質、社會地位、榮譽都無法填補的,母親的存在就是他整個世界的存在。一個孩子對母親的依戀是一種最為深刻,最為牢固的生命本能。
缺乏母愛的孩子像根草:
我從師范畢業(yè)后的第一年,接手了一個一年級。班里有個男生父母離異,和母親一起生活。父親偶爾來看他,唯一一種表達愛的方式,就是趁上學期間把他接出去,胡吃海喝一頓。而母親因為要做個小生意養(yǎng)家糊口,對孩子的陪伴自然少之又少。他常常這樣說母親:“你不就是一個賣燒餅的,你能教得了我?”而母親只是笑笑,為了彌補心靈上的虧欠,對孩子在物質上、生活中有求必應。
慢慢的,這個孩子變了,變得越來越離經叛道。他的各項作業(yè),無論是學校的還是家里的,基本不寫。人常說:孔子學富五車,而他不寫作業(yè)的.理由,得有十車,且每次不寫作業(yè)的理由居然都不重樣。這機靈勁兒,要是全用在正路上,可不得了了。到最后,被母親慣得簡直無法無天了。平時,吃喝拉撒全在屋里搞定:要知道,他們家住的是以前農村的自建房,廁所都是在院子的角落或者街上的。完全把自己培養(yǎng)成了一個“五谷不分,四體不勤”的懶惰少年。要是哪天生氣了,就跟猴子似的,爬上院子里那棵高高的大樹上不下來。直到愛子心切的母親央求他下來吃飯,他才勉為其難地指著母親的鼻子說:“可不是我想下去的,是你求著我下去的。”
這樣的日子,轉眼過了三年,男孩的性子越來越古怪,有時會在下雨天拿著一條毛巾被和一個枕頭來上課。原因是:冷!有時會突然承諾:“一個月后我一定用右手把字寫好!保ㄋ莻左撇子)。然后在接下來的前30天,他的字體自由散漫,依然如故。第31天,字體突然變得像訓練有素的軍人一樣英姿颯爽。而在第32天呢,剛剛濺起浪花的湖面又趨于平靜。
擁有母愛的孩子像塊寶:
等上文中的那個孩子畢業(yè)之后,我又開始教一年級。在新生里,有一個長著水靈靈大眼睛的小姑娘,她非常幸運。她的父母雖然中年得女,但對孩子的愛愈發(fā)濃烈,夫妻感情也非常融洽,F在看起來美滿如意的家庭,誰能料到,他們也是守得花開見月明。這個小姑娘小時候——自閉!自閉癥者“有視力卻不愿和你對視,有語言卻很難和你交流,有聽力卻總是充耳不聞,有行為卻總與你的愿望相違……”人們無從解釋,只好把他們叫作“星星的孩子”——猶如天上的星星,一人一個世界,獨自閃爍。
父母帶著她四處求醫(yī),用樂觀的心態(tài)感染影響著她。奇跡總是垂青陽光的人,三歲時,她終于學會了說話,發(fā)出了世界上最動聽的呼喚:媽媽。中間沉重曲折的過程,我們就略去不講了,F在這個女孩和別的孩子一樣生活、學習,甚至比別的孩子表現更優(yōu)秀。尤其是那一手漂亮的字體,加上她記憶力超群的腦子,成為各科老師的寵兒,大家學習的榜樣。
這兩個截然相反的例子,恰恰就驗證了文中的一個比喻:孩子對這個世界的感知與探索就蝸牛的觸角一樣,如果他感覺安全并能得到鼓勵,這個觸角就會自然地延伸出去。但是如果孩子覺得受阻礙,受到打擊、限制,觸角就會本能地回縮。只有愛才能讓孩子擁有自然生長的力量。母愛是接納和慈愛,父愛是平衡和責任。
“無言之招”最有力量:
孩子與父母在一起,就會使得教育中最自然的工作——言傳身教,變成可能。孩子會很自然地模仿父母的一言一行,這是一種最好的教育方式。這種教育是最日常化的,可能也是最省心的。這種自然的引導,是無須刻意進行的“不教之教”,同時也是最有力量、對人一生影響最為巨大的“無言之招”。
由于職業(yè)的關系,我深知閱讀和積累的重要性,所以孩子從小就是在故事的浸潤中長大的。從開始的親子閱讀到后來自主閱讀、利用各種網站、APP聽書。想當初《孫敬修爺爺講西游記》她一聽就是大半年。每天除了寫作業(yè)和睡覺,其他時間都用來聽書了。連上下學的路途中,坐在電動車上都在聽。4歲的時候,她就能把很多聽過的故事,有聲有色地講上半天,F在她已經七歲了,聽書、讀書對她改變非常大。一是說話用詞很規(guī)范,語言豐富。二是課外知識了解較多。三是對事物充滿好奇心。比如:胃腸長什么樣?為什么肚子里會有蛔蟲?
因為我平時喜歡縫紉,做件衣服,縫個發(fā)卡什么的。她從小到大的衣服,從里到外大多是我親手縫制的。找款式、畫圖紙、裁剪、縫紉,哪一樣都馬虎不得,她天天看在眼里。前兩天問到她的夢想,她說:“我要當裁縫!蔽倚α耍骸昂⒆樱斠粋好裁縫可不容易。需要刻苦學習相關專業(yè)知識……”呵呵,看來我這“無言之招”對她的影響挺大的。其實我希望她從我身上學到的,不僅僅是表面看到的,更是一種熱愛生活、為之努力的態(tài)度。
身教重于言教,教育的核心不是教導出來的,而是在孩子的內心自然而然產生的。就像一棵樹,要先往下扎根,扎得足夠深足夠穩(wěn),樹木自然就會長得枝繁葉茂。
讀后感的作文 篇5
我看過很多書,讓我印象最深的還是《三毛流浪記》。
書里面的主人公三毛是個讓我既同情又敬佩的人。三毛是舊上海的'一名流浪兒童。他沒有家,沒有親人,吃的是貼廣告用的漿糊,睡的是垃圾車。在這樣的情況下,三毛仍然保持樂觀的心態(tài)。他和一起流浪的小伙伴積極幫助需要幫助的人,受到大家的喜愛。
書里三毛的流浪生活是如此凄慘。相比較之下,現在和三毛同齡的我真是生活在“蜜罐”里。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真是太幸福了。爸爸媽媽把最好的東西給我,可有時我還和他們鬧情緒,想想真是慚愧。
讀后感的作文 篇6
這是男孩青銅與女孩葵花的故事。一個特別的機緣,讓城市女孩葵花與鄉(xiāng)村男孩青銅成了兄妹相稱的朋友。從相遇到相伴,他們一起生活,一起成長。12歲那年,命運又將葵花召回她的城市,青銅從此常常遙望蘆葦蕩的盡頭,遙望葵花所在的地方。。。。。。
這本書十分令人感動,常?吹梦已蹨I都情不自禁地落下來。有段話常在我腦海中徘徊:“葵花因為奶奶的病,哥哥、爸爸、媽媽的辛苦勞動,獨自一人下江南采銀杏,而當時她才7歲!”他們的生活是多么艱苦,而在城市中幸福生活的我們,難道不應該更加珍惜生活、珍惜生命嗎?
更令人難以置信的不是葵花,而是青銅。他是一個哥哥,能讓妹妹騎在肩上看馬戲的哥哥;能每天放牛接送妹妹上學的哥哥;能為妹妹付出生命的哥哥。這樣的生活,是油麻地任何一個妹妹都沒有享受過的生活?墒牵钊梭@訝,能把妹妹照顧得如此十全十美、萬無一失的哥哥,竟是一個啞巴!所以,在閱讀這本書的同時,我常想,要是我有個哥哥,像青銅一樣的好哥哥,即使他是個啞巴,我也樂意!
但每個人的`命運都不是完美的。它又讓12歲的葵花回到城市,那里的一切是痛苦的。這讓我感覺到現在我們的生活環(huán)境是安詳的,生活是快樂的,一切都是幸福的!
這本書讓我受益匪淺,令人回味無窮!
讀后感的作文 篇7
今天我讀了一篇莫泊桑的《燒傘記》這篇文章講述了一個高級國防部員工因整天帶著一把有補丁的傘去上班,他吝嗇的妻子為丈夫買了一把昂貴的新傘,卻在同事的惡作劇下燒壞了,在朋友的提醒下去保險公司索賠的.事。
奧萊依太太是一個惜錢如命的吝嗇鬼,他們家庭條件足夠寬裕,但奧萊依太太甚至為了金錢,寧肯傷害丈夫的自尊心,為了18法郎而小題大作,去保險公司索賠損失。文章結尾讓讀者對她深感可悲可嘆,一味地存錢、掙錢,卻不利用金錢享受生活,這樣,及時有再多的錢,也不過是金錢的奴隸,為此,我們要引以為戒樹立正確的金錢觀念。
奧萊依太太生性節(jié)儉,千方百計積攢錢財。在丈夫的堅持下,她忍痛割愛地花了十八法郎買了把綢面雨傘。但沒過幾天,傘面被燒出許多個小洞,慘不忍睹。奧萊依太太憤怒異常,對丈夫大吵大鬧。后來,經一位朋友的建議,她鼓起勇氣去了保險公司索賠,主管禁不住她的軟磨硬泡,答應付給她換新傘面的費用。她心滿意足地找了一家鋪面堂皇高雅的傘店,換了一個最好的綢面。
這個女人的生活是以金錢為中心的。丈夫勸她把手筆放寬些,因為他的收入綽綽有余。她卻認為未來的事誰也不知道,多攢點錢總比錢少要好。就為了區(qū)區(qū)十八法郎,一向膽小懦弱的她竟拼著讓人奚落的危險,編出荒唐不已的火災。我覺得一個人如果肯用親人的尊嚴為代價換來的金錢,那尊嚴都失去了,要錢又有何用?這個女人真是讓大家鄙視!
讀后感的作文 篇8
暑假里,我讀了王維審老師的新書《推開教育的另一扇窗》,隨著王老師的文字走進了他的教育生涯,了解到一段獨特的心路歷程,觸動于他“在可以選擇頹廢的日子里,我沒有放棄希望;在艱難的行走中,我始終堅守著最初的那顆心;在看似走投無路的時候,我用文字推開了教育的另一扇窗”的那一份堅持,也稍許明白了給自己一個成長的方向,推開一扇適合自己的教育之窗,或許就能爭取到一種自我的成長與成功。
就像海面不可能永遠風平浪靜,生活總存在著起伏波瀾,教育之路也會有坎坷顛簸。在望亭中心小學工作不知不覺已經三年,剛被錄取時的情景如今還歷歷在目,其實當時并不知道望亭這個地方的具體位置,只是從別人的口中聽說過,似乎離我家很遠,可沒料到此后卻與它結下了不解之緣。特地去百度地圖查了一番,果然是個偏遠的地方,二十多公里的路程,這下可讓我犯了難,不敢開車的我該怎么去呢?費勁心思查找去的途徑,發(fā)現只有一輛851路公交車到那里,站牌上的七七四十九站路似乎在預告著這是一場漫長的“傳道”之路,考驗著我的意志是否堅定。
漫長的“公交車之旅”讓我欣賞了一路的景色變換,起于繁華,歸于寧靜。終于來到這所學校,雖說是在鄉(xiāng)下,不過學校很大,設備也比較現代化,跟印象中的那種鄉(xiāng)下學校大不相同。這似乎也讓我一路顛簸而動蕩不已的心稍稍緩了過來,開始期待自己即將擁有的第一批學生,從花名冊發(fā)下來的那一刻,我就在想象:那一個個美好的名字對應著的會是怎樣一個個可愛的臉龐呢?
可這份期待如同曇花,只一瞬便無聲地凋落了。朝著教室走去,老遠就能聽到鬧哄哄的聲音,剛走到門口,就被眼前的景象驚呆了,無論男生還是女生,不是東張西望,就是轉過身子和后面的同學講話,有些甚至離開自己的座位跑到了老遠的地方,沒有一點點紀律,亂成了一鍋粥。這景象無疑如一盆冰涼的冷水,澆熄了我內心的熱忱,將我美好的理想境界拉回了殘酷的現實,我今后就要與這群頑皮吵鬧的孩子共度每個周一至周五了,這可實在讓我高興不起來!日后,這些孩子們更是用實際行動向我證實了什么叫做“沒有最糟,只有更糟”,不光行為上無拘無束,學習上也讓人憂心,作業(yè)完成相當馬虎,漏寫、不寫的大有人在,與他們好言好語地談過心,也曾狠狠地批評過,可是此類現象層出不窮,無法根除,著實讓我束手無策,十分困擾。一學期就這么過去了,情況也并沒什么好轉。
今年的三月份,一個偶然的機會,與敘事者結緣,開始了一場寫作之旅。既然是教育敘事,自然是需要收集寫作素材的,我再次將目光投向這群頑皮的孩子,能不能從他們身上挖掘寫可寫的東西呢?觀察,這是我需要做的第一步,希望發(fā)現一些與眾不同的東西。盡管我認為這個希望并不是很大,但還是盡力去做了,只要和孩子們在一起的時間,都會觀察他們有沒有特別的舉動。
事實證明,只要用心去做,就一定會有所收獲。讓我印象很深的是不愛說話的小姑娘欣怡,她可是令人一直頭疼的存在,開學幾周后作業(yè)就完全不寫了,問她什么原因也一聲不吭,老師和家長都拿她沒辦法,可惱火了!可就是這樣一個孩子,在我的觀察的過程中,卻發(fā)現了她的另一面。
六月的天氣漸漸炎熱起來了,放學時欣怡卻還沒人來接。灼熱的陽光下,暑期培訓班的.宣傳人員向小朋友們分發(fā)著宣傳的小扇子,欣怡接過一把扇了起來,她看看我,又停下揮動的手,將扇子遞給了我,或許是覺得我站在太陽底下也很熱,也需要這扇子來扇扇風。這孩子,還有點懂事的嘛!“你自己扇就好了,我不熱。我們去陰涼的門衛(wèi)處等吧。”看著陽光曬得欣怡有些睜不開眼睛,我靜靜地對她說道。沒想到她卻回答我:“陸老師,我想和你一起回教室!庇行┏龊跻饬,不過想著回了教室也可以打電話給她家長,所以也就同意了。
與欣怡一同回到教室,值日生還在慢悠悠地掃地。跟在我后面的欣怡不知道什么時候走到了我的面前,輕聲地對我說:“我來幫他們一起掃地吧!”這個平時連作業(yè)也懶得做的孩子,竟然主動要求和值日生一起打掃,讓我十分驚訝,不過還是同意了,讓欣怡打掃一下相對掃起來比較容易的走廊。但欣怡遇到了一點小麻煩,雖然垃圾被掃到一處,可是怎么也無法將所有的垃圾都掃進簸箕里,依舊耐心地一遍又一遍掃著,她是真的掃得很認真,只是方法不對。我看著欣怡額上的碎發(fā)漸漸被汗水浸濕,接過她手中的掃把和簸箕,對她說:“我來吧,你看著哦。”我將簸箕抬起,與地面形成一個傾斜的角度,再用掃把將垃圾掃進簸箕中,一邊向欣怡演示一邊向她講解方法。在掃的過程中,背后有一絲絲風吹來,不似大自然的風,雖然很微弱,但卻給人帶來了一縷涼意。回頭望時,才發(fā)現不知什么時候,欣怡已握著之前拿到的小扇子,揮動小手,正賣力地朝我這邊扇著呢!看到這一幕,我的心里不禁為之一顫,久久無法平靜,這個不肯寫作業(yè)的“小惡魔”,原來也有那么“天使”的一面!其實她真正動手做起來還是有模有樣的,或許我該想想辦法讓她在學習上也能那么勤快起來。
想到這兒,一直籠罩在心頭的陰云漸漸飄散開了,教師和孩子本不該是對立的,我們不該只看到他們的缺點,一味地強制讓他們按照我們的要求來做。每個孩子都是與眾不同的個體,都有美好的一面,我們該做的是去發(fā)掘他們的美好、他們的獨特,幫助他們更好地成長,更好地綻放這朵生命之花。
此后,我開始嘗試著用善意的目光去注視每個孩子,不管他們有多么不讓人省心,我始終相信他們有他們的美好,只要找到一個契機,他們一定會朝著我們期望的方向健康快樂地成長!
“熊孩子”小周,如同一只調皮的猴子,即便是排在隊伍里也是極不安分的,不是伸手去拉前面同學的衣服,就是擠后面的同學,是個非!半y纏”的孩子。因為“難纏”,所以想要挑戰(zhàn)看看,能不能讓他也有所轉變。恰逢“蒲公英作文比賽”,小周是被我“強制參加”的。雖然他平時是個頑皮的“熊孩子”,不過在寫作方面還是挺優(yōu)秀的,我決定讓他試一試。
依稀記得在我宣布人選時,小周抬起頭,那雙充滿靈氣的眼睛睜得圓圓的,滿是詫異。他在關鍵的時候總是保持著一貫的沉默,沒有當場拒絕,我就當是默認了。課后,他悄悄跑過來,湊到我的身邊,有些不解地問:“為什么要選我?”我坦然地告訴他:“雖然你平時真的很頑皮,不過我覺得你寫作不錯!甭犃宋业脑挘拖骂^思索了一番,還是有些遲疑:“我不怎么想參加,我覺得自己寫不好!闭f完,他抬頭望向我,神情閃爍?伤丝痰难凵,他的表情,他所有的一切,透露出的好像并不是他真的不愿意,確切地說,他有些不自信。察覺到了這一點,我對他開啟了“鼓勵模式”:“這次活動,是一個機會。獲獎了,能證明自己的實力。即便沒能得獎,那也沒關系,還能體驗參與其中的快樂,收獲一些經驗呢!”我邊說邊察覺到他漸漸有些動搖了,之前那不確定的目光漸漸透露出一絲決然。我“乘勝追擊”:“現在就看你敢不敢邁開腳步了!”“好!那我試試!”清楚地記得最后的那句話,他是用極為堅定的語氣說的,似乎在向我表明自己的決心,又似乎是在給自己打氣。
從那天以后,經?梢钥吹剿诮淌依锓笇懽鞯纳碛啊V苣,也在家和爸爸一起討論一些寫作技巧。果然,他沒有讓我失望,拿出了百分百的認真勁兒來對待,交上來了一篇令人滿意的作品。
或許這件事也給小周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竟然在作文本封面的姓名欄寫下了“周選人”三個大字。這個名字,也許不光是表示了我選中小周來參加那次寫作大賽。從那次活動以后,小周對待學習的態(tài)度也有了很大的轉變,不光字跡端正了很多,寫作文也更加用心了。或許“周選人”這個名字,還包含了對我鼓勵他的感謝,以及對他自己提出的更高要求……小周或許想通過“周選人”這個特殊的名字,代替言語,來向我傳達一些他不好意思開口說的話。
想到這兒的我,都被他深深地感動了。想不到我的一個小小的嘗試,卻讓他有了如此大的改變,真是令人高興!教育這條路還很漫長,但敘事者讓我找到了適合自己成長的方向,同時也對未來充滿了信心。
或許不公平的現實、痛苦的遭遇讓很多人心安理得地選擇了頹廢,選擇了隨波逐流,選擇了放棄成長,選擇了甘于淪為平庸。但為何不像蚌那般接受并包容痛苦,在實現自我療愈的同時,推開一扇適合自己的教育之窗,營造更美的生命姿態(tài)呢?
讀后感的作文 篇9
有一個叫吳丞信,他從就不講誠信:愛說假話,出耳返耳,答應別人的是從來不做到,在一年里365天,他天天都不講誠信。因此沒有人看得起他,吳丞信連一個朋友都沒有,這使他很是苦惱。他大大小小的醫(yī)院都去過,可以說不管中醫(yī)、西藥、偏方他都式過,可是每次都是只好了幾天,老毛病又犯了。
這天,他在報紙上看到了一家叫“誠信”的醫(yī)院,專門治不講誠信的病,還不需要錢。吳丞信看到了扔下手中的報紙,飛一般的跑到那家“誠信醫(yī)院”。
一進門,他就直奔院長辦公室,找到了醫(yī)術最好的醫(yī)生——院長,把情況都一五一十地告訴了院長。院長不愧是院長,拿起筆龍飛鳳舞的寫下了一個治療方案,就是講幾個誠信的誠信的故事給吳丞信聽,點化他的'心靈。吳丞信聚精會神地聽著,故事大致是這樣的:華盛頓小時侯在砍伐雜樹時不小心砍斷了一棵櫻桃樹;事后他誠實地將整件事告訴了爸爸,爸爸夸獎了華盛頓的故事。之后又講了《李嘉誠最大的財富》和《誠信是金》這兩個故事。
聽完了這個故事后,吳丞信流下了眼淚,他說:“我原來是一個不講誠信的人,現在我明白了——誠信比黃金更貴重!我從《誠信是金》這個故事里知道了——誠信能夠創(chuàng)造財富!吧系邸钡脑捰质刮叶昧苏\信比金錢更重要的道理。要不然李嘉誠怎么會成為香港首富、世界華人的首富呢?從這三個故事中讓我深深地體會到了:誠實是經商者的信譽之本,如果我沒有了誠信,那誰會相信我,我就不會有朋友,不會得到大家的信任,不會有人尊敬你······更別說是金錢,所以做人一定要誠實,有信譽才會得到大家的信任! “是!”醫(yī)生說,“誠信,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也是我們每個人立身做人的道理準則。古人云:‘誠者,天只道也,思誠者,人只道也! 誠信是金,但黃金有價,誠信無價啊!” “恩!” 吳丞信點點頭,并立志要做一個誠信的人。從那以后他愛說假話,出耳返耳,答應別人的是從來不做到的毛病很快就改正了。從此,他有了朋友,找到了工作,大家都很尊敬他,叫他吳老師。 此時的他才明白誠信的重要,因此他向我們呼吁:“做一個誠信的人,讓我們共同種植培育起誠信的森林,讓這個世界變得更加美好!”
讀后感的作文 篇10
讀了這篇課文后,我也想看看那些滴水。古今中外,你看,有多少位有著滴水精神的名人,如:談遷、司馬遷、竺可楨、李四光、瓦特、富蘭克等等。
談遷自小刻苦好學,博覽群書,尤其喜愛歷史,立志編一部明史。在1328年九月已是70多歲的老人了,才終于寫出了一本《國榷》。談遷冶學刻苦和信念堅定疑是成功的秘決,但更能讓談遷成功的秘決,是滴水精神——目標專一,持之以恒。
我想有那么多的大人物都可以做到,那為什么有些事我就做不到這樣呢?何況我還是我還是我班的“!比四!樣樣“牛”!我難道不能更“!眴!想到當牛我做過許多的“!笔拢撼圆輳闹邪嘁恢钡4年級;學武開始時老師教都沒教我就會了,行動自如;管同學前面有同學講話,我弄了下他,他說:“你干什么”我說:“心知肚明,自知知明!”一口氣說了兩個明字的'成語來教育他。有時走路比蝸牛慢,有時跑步比飛機快等等。當然現在也有。我以后一定會很出名的,呵呵!啊!我以后考試再也不考55.5分了,都不好意思說了!我1:上課好好聽講。2:聽老師的話。3:好好完成作業(yè)。啊|!說那么多干嘛!反正呢,總之呢,好好學習吧!學習那些有著滴水精神的偉人們。
等著我“!苯o你們看看不小心會從倒數第一成為正數第一的哦!
【讀后感的作文】相關文章:
關于鯊魚讀后感的作文作文11-27
讀后感的作文(經典)11-25
(經典)讀后感的作文11-01
讀后感的作文04-03
讀后感的作文04-01
讀后感的作文04-06
讀后感的作文04-07
作文讀后感02-26
讀后感的作文02-25
讀后感的作文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