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日韩在线免费观看,久久精品合集精品视频,每日更新在线观看AV_手机,这里是精品中文字幕

<mark id="47rz2"><center id="47rz2"><dd id="47rz2"></dd></center></mark>

    <legend id="47rz2"><u id="47rz2"><blockquote id="47rz2"></blockquote></u></legend>

      當前位置:好文網>實用文>制度>機械制造企業(yè)設備管理制度

      機械制造企業(yè)設備管理制度

      時間:2023-03-19 04:48:59 制度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機械制造企業(yè)設備管理制度(通用12篇)

        隨著社會一步步向前發(fā)展,很多情況下我們都會接觸到制度,制度是在一定歷史條件下形成的法令、禮俗等規(guī)范。你所接觸過的制度都是什么樣子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機械制造企業(yè)設備管理制度,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機械制造企業(yè)設備管理制度(通用12篇)

        機械制造企業(yè)設備管理制度 篇1

        一、總則

        設備是企業(yè)生產的重要因素,為科學地進行設備管理,做到合理選購、正確使用、精心維護、安全生產、適時改造和更新,保證設備長周期穩(wěn)定運行的同時不斷改善和提高公司的技術裝備水平,為公司的發(fā)展服務,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本制度內容包括:設備前期管理、設備的使用、維護、設備檢修、設備檔案管理、設備的停用及報廢等。

        二、設備的前期管理

        1、設備定購。設備購置申請的批準程序:全公司所有設備(包括低值易耗設備)的購置,均應有批準依據,新增設備和更新設備按年度計劃執(zhí)行,零星購置的設備由使用單位填寫設備新增或更新申請表,報常務副經理同意,經總經理批準后購買。

        1)申報,首先分公司先向總公司提出新增(或更新)所需設備申請,其中包括所需設備新增(或更新)原因、所需大體費用(包括設備價格、設備安裝費用、防腐保溫、新增管材費用、土建費用、吊裝費用等)。待總公司批復后可按相關程序辦理。

        2)各分公司首先提供出所需設備滿足生產所需的各種工藝參數,然后總公司根據參數選擇制造質量可靠,售后服務好的2-3個供應商對他們的設備技術性能和投資費用進一步比從選定(設備的選擇要遵循技術先進、經濟效益高、生產適用、維修方便等原則)。

        3)設備采購合同的簽訂,設備供應商確定后可簽訂采購合同并建立設備臺帳,發(fā)現有未落實的項目,應及時采取補救措施并補充完善,簽訂合同后應隨時了解設備制做進度并按時進行催交和組織到廠,保證新設備早日到廠安裝投產使用。

        4)設備到廠后,由各分公司組織相關人員進行驗收,按照訂貨合同,檢查到貨數量、設備名稱、規(guī)格型號,裝箱質量驗收合格證后辦理入庫手續(xù),及時建立健全各種設備臺帳(如固定資產和壓力容器臺帳)。若驗收不合格,可按合同有關程序進行處理。

        2、新設備安裝及驗收。

        1)由總公司負責組織,分公司具體實施,基礎驗收合格后,進行設備安裝就位、調試,總公司同時需負責安裝技術指導。

        2)安裝調試結束后,可由總公司組織分公司相關人員進行驗收,經驗收人員簽字后,正式移交給使用單位(各車間)。車間對該設備按照本車間設備管理制度進行管理。

        3)隨機附件及工具由使用部門的操作者保管,隨機備、配件由備件庫負責保管,技術文件由各分公司生產科統(tǒng)一整理歸檔。

        三、設備使用管理

        1、各分公司應根據設備的性能參數和生產工藝的要求,制訂正確使用方法,并納入操作規(guī)程,并對操作工進行培訓,

        2、操作者必須經專業(yè)培訓,持有操作證(特殊設備,須由國家特定部門頒發(fā)的特種設備操作證),持證上崗。凡新上崗的和尚未取得操作證的人員,必須在持有操作證的操作者的指導下方可操作。 3、設備的使用管理要實行定人定機方式。對于由多人操作的設備和生產線,實行班(組)制,由班(組)長負責,并由班(組)長包機到人。

        4、操作人員要嚴格執(zhí)行設備的操作規(guī)程(特別是開停車需注意的問題,如油位是否合適、盤車是否靈活、連接螺栓是否松動、油溫是否正常等),嚴禁設備超負荷和帶故障運轉。

        5、設備操作人員要按時填寫設備運行記錄,并保證設備運行記錄的連續(xù)性。

        四、 設備維護保養(yǎng)

        1、設備的維護保養(yǎng)主要由維修工的日常維護保養(yǎng)為主,各分公司根據設備情況制定包機責任人,并針對設備本身特性和正常使用情況規(guī)定具體維護保養(yǎng)內容,由于保養(yǎng)不當造成的'設備損失或事故,要追究相關責任人的責任。

        2、設備維修人員對設備必須做到“四懂”,即懂結構、懂原理、懂性能、懂用途;“三會”,即會使用、會維護、會排除設備故障。

        3、設備包機人員必須每天按時巡檢,不能流于形式,在搞設備衛(wèi)生的同時,要切實通過“看”“聽”“摸”,發(fā)現設備存在問題,并針對問題果斷采取措施進行解決,對馬上無法處理的問題,要及時上報,并給出解決方案,做好監(jiān)護運行準備。同時包機人員要做好巡回檢查記錄,真正做到對設備了如指掌。各車間設備主任根據包機人員的反饋及自己的日常檢查要做好設備隱患排查整改臺帳(將設備存在問題、需準備的材料、檢修工時,需檢修人員及工器具落實到位),以準備好隨時停車檢修而不慌亂。

        4、設備包機人員要嚴格按照潤滑周期表執(zhí)行加油潤滑,落實 “五定” (指定時、定點、定量、定質、定人)管理,防止設備因缺油而發(fā)生設備故障影響設備正常運行。

        5、各分公司生產科應定期組織各車間干部管理員對設備進行全面檢查,對存在的問題下整改單要求車間按要求進行整改,對未按時整改或不整改的應按照相關規(guī)定進行處罰。

        五、 設備的維修

        1、設備的小修(或臨時修理)

        1)各分公司應根據設備運行情況對設備易損件(如軸承、機械密封、多級泵平衡盤和平衡套等)規(guī)定小修周期,對運行到期的設備應倒過進行檢查,通過檢測數據,如果要要求范

        圍內可繼續(xù)使用,如果超標則更換新配件。檢修時一定通過科學手段進行檢查,用數據說話,而不能靠經驗來裁定。

        2)設備突然發(fā)生故障后,分公司應根據事故發(fā)生情況及時分析原因,并定制定檢修方案,組織維修人員按檢修方案進行檢修,如果是主要運轉設備或大型設備,需報總公司生產質量處(主要運轉設備或大型設備),要求派技術人員協(xié)同解決。

        3)對于公司現有技術力量無法完成的設備檢修,應由分公司填寫外協(xié)修理申請單,經總公司批準審核后,進行外協(xié)修理。外協(xié)修理申請單應詳細注明維修設備的名稱、故障原因、外協(xié)廠家和預計費用。

        4)在維修完成以后,各分公司必須及時填寫設備檢修記錄,同時做好設備事故臺帳,對發(fā)生事故原因認真剖析,并從根本上做好防范措施,防止同類事故發(fā)生。對主要設備的還需及時完善設備技術檔案。

        2、 設備大修、中修的檢查驗收

        1)設備大修、中修完工驗收必須嚴格按說明書或大、中修計劃書中規(guī)定的各項檢修內容、技術標準要求進行。

        2)對無法修復到出廠標準的老、舊設備,原制造有嚴重缺陷的設備,經過兩次以上大修的設備,嚴重損壞過的設備,在保證生產工藝要求的前提下,可適當降低精度標準,或根據工藝要求另行制訂大修的標準。凡降低修理項目精度標準的設備,必須在大修、中修任務書中注明。

        3)設備大修、中修后應及時進行內、外部檢查,空運轉試驗,升壓、升溫試驗,負荷運行試驗,試生產等必要的技術性能試驗,必須達到設備出廠標準和符合原安裝的生產工藝要求。

        4)設備大修、中修驗收由生產車間、總公司相關負責人及技術人員參加,驗收合格后填寫驗收單,一式三份,生產車間、總公司技術部、財務各一份。

        5)驗收后各分公司生產科應將大修、中修資料收集、整理、存檔。

        6)對于國家有特殊規(guī)定的特種設備如壓力容器、鍋爐、超重機械等,各分公司應嚴格按照國家相關的規(guī)定進行維修、保養(yǎng)、檢修和報檢。

        機械制造企業(yè)設備管理制度 篇2

        一、設備技術狀況的管理

        對所有設備按設備的技術狀況、維護狀況和管理狀況分為完好設備和非完好設備,并分別制訂具體考核標準。

        各單位的生產設備必須完成上級下達的技術狀況指標,即考核設備的綜合完好率,專業(yè)部門,要分別制訂出年、季、月度設備綜合完好率指標,并層層分解逐級落實到崗位。

        二、設備潤滑管理

       。ㄒ唬⿲υO備潤滑管理工作的要求:

        1、 各單位機動部門設潤滑專業(yè)員負責設備潤滑專業(yè)技術管理工作;廠礦或車間機動科(組)設專職或兼職潤滑專業(yè)員負責本單位潤滑專業(yè)技術管理工作;修理車間(工段)設潤滑班或潤滑工負責潤滑工作。

        2、 每臺設備都必須制訂完善的設備潤滑“五定”圖表和要求,并認真執(zhí)行。

        3、 各廠礦要認真執(zhí)行設備用油三清潔(油桶、油具、加油),保證潤滑油(脂)的清潔和油路暢通,防止堵塞。

        4、 對大型、特殊、專用設備用油要堅持定期分析化驗制度。

        5、 潤滑專業(yè)人員要做好設備潤滑新技術推廣和油品更新?lián)Q代工作。

        6、 認真做好廢油的回收管理工作。

       。ǘ櫥拔宥ā眻D表的制訂、執(zhí)行和修改。

        1、 廠礦生產設備潤滑“五定”圖表必須逐臺制訂,和使用維護規(guī)程同時發(fā)至崗位。

        2、 設備潤滑“五定”圖表的內容是:

        定點:規(guī)定潤滑部位、名稱及加油點數;

        定質:規(guī)定每個加油點潤滑油脂牌號;

        定時:規(guī)定加、換油時間;

        定量:規(guī)定每次加油、換油數量;

        定人:規(guī)定每個加、換油點的'負責人。

        3、 崗位操作及維護人員要認真執(zhí)行設備潤滑“五定”圖表規(guī)定,并做好運行記錄。

        4、 潤滑專業(yè)人員要定期檢查和不定期抽查潤滑“五定”圖表執(zhí)行情況,發(fā)現問題及時處理。

        5、 崗位操作和維護人員必須隨時注意設備各部潤滑狀況,發(fā)現問題及時報告和處理。

       。ㄈ櫥椭姆治龌灩芾。

        設備運轉過程中,由于受到機件本身外界灰塵、水份、溫度等因素的影響,使?jié)櫥椭冑|,為保證潤滑油的質量,需定期進行過濾分析和化驗工作,對不同設備規(guī)定不同的取樣化驗時間。經化驗后的油品不符合使用要求時要及時更換潤滑油脂。各廠礦對設備潤滑油必須做到油具清潔,油路暢通。

       。ㄋ模┰O備潤滑新技術的應用與油品更新管理。

        1、 廠礦對生產設備潤滑油跑、冒、滴、漏情況,要組織研究攻關,逐步解決。

        2、 油品的更新?lián)Q代要列入廠礦的年度設備工作計劃中,并經過試驗,保證安全方可加以實施。油品更新前必須對油具、油箱、管路進行清洗。

        三、設備缺陷的處理

        1、 設備發(fā)生缺陷,崗位操作和維護人員能排除的應立即排除,并在日記中詳細記錄。

        2、 崗位操作人員無力排除的設備缺陷要詳細記錄并逐上報,同時精心操作,加強觀察,注意缺陷發(fā)展。

        3、 未能及時排除的設備缺陷,必須在每天生產調度會上研究決定如何處理。

        4、 在安排處理每項缺陷前,必須有相應的措施,明確專人負責,防止缺陷擴大。

        四、設備運行動態(tài)管理

        設備運行動態(tài)管理,是指通過一定的手段,使各相關人員能牢牢掌握住設備的運行情況,依據設備運行的狀況制訂相應措施。

       。ㄒ唬┙⒔∪到y(tǒng)的設備巡檢標準。

        各廠礦要對每臺設備,依據其結構和運行方式,定出檢查的部位(巡檢點)、內容(檢查什么)、正常運行的參數標準(允許的值),并針對設備的具體運行特點,對設備的每一個巡檢點,確定出明確的檢查周期,一般可分為時、班、日、旬、月檢查點。

        (二)建立健全巡檢保證體系。

        生產崗位操作人員負責對本崗位使用設備的所有巡檢點進行檢查,專業(yè)維修人員要承包對重點設備的巡檢任務。各廠礦都要根據設備的多少和復雜程度,確定設置專職巡檢工的人數和人選。專職巡檢工除負責承包重要的巡檢點之外,要全面掌握設備運行動態(tài)。

        (三)信息傳遞與反饋

        生產崗位操作人員巡檢時,發(fā)現設備不能繼續(xù)運轉需緊急處理的問題,要立即通知當班調度,由值班負責人組織處理。一般隱患或缺陷,檢查后登入檢查表,并按時傳遞給專職巡檢工。

        專職維修人員進行的設備點檢,要做好記錄,除安排本組處理外,要將信息向專職巡檢工傳遞,以便統(tǒng)一匯總。

        機械制造企業(yè)設備管理制度 篇3

        為了確保施工設備滿足生產需要,更好地為整個施工過程提供使用能力,特制定本管理細則。

        一、責任分工

        1、總經濟師:主管物資設備部的工作,協(xié)調、指導、督促本系統(tǒng)職能人員行使職權,并對本系統(tǒng)有關問題及時做出決策。

        2、部長

       。1)對施工機械及零配件的采購、管理、使用維修、保養(yǎng)、租賃及報廢的全過程進行監(jiān)督。履行公司《質量手冊》中本部門的職責。

       。2)對本公司所屬各單位施工機械的使用、維修、保養(yǎng)等進行技術、業(yè)務指導、監(jiān)督其合理使用、安全生產。

       。3)建立設備管理各項規(guī)章制度。

       。4)建立機械設備臺帳。

       。5)對機械設備固定資產負責管理并清核。

       。6)搞好本部職責范圍內的其它工作。

        3、物資設備部

       。1)負責對大型設備的安裝、拆卸進行跟蹤檢查。

       。2)做好其它有關工作。

        4、維修車間

        (1)負責機械設備入庫后、出庫前的維修、保養(yǎng),負責機械設備的大、中修理和檢驗。

       。2)檢驗員經過公司培訓合格后,方能上崗。

        5、設備庫:辦理機械設備出入庫手續(xù),保管好庫存設備。

        6、項目部:

        (1)主管經理職責:監(jiān)督指導本項目部施工機械設備的使用管理和維護,保證施工過程中設備能力的需求。

       。2)設備員職責

        1)負責公司制定的機械設備管理規(guī)章制度在本部六組織實施,并把本公司有關機械設備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反饋到物資設備部。

        2)工程開工前,向物資設備部遞交該項目的“設備需用量計劃”并簽字,負責領用與交回設備。

        3)監(jiān)督檢查本單位機械設備操作工作,嚴格執(zhí)行操作規(guī)程和維護保養(yǎng)制度。

        4)帶領機修班對本單位在用施工機械進行經常性的檢查、修理。設備員必須取得有效的“上崗證”,持證上崗。

       。3)機械操作職責

        1)嚴格執(zhí)行機械設備操作規(guī)程,不得違章作業(yè);作好日常的維護、保養(yǎng)。

        2)必須經過培訓考試合格,持證上崗。

        二、施工機械管理辦法

       。1)機械設備的采購必須執(zhí)行公司《機械設備采購制度》。新增設備購入后,固定資產部分由物資設備部填寫“入庫單”,與購貨發(fā)票一同交給財務部固定資產帳,并由財務部按期提取折舊費。物資設備部建立臺帳,主要設備建立技術檔案,并編號。

       。2)工程開工前,使用單位的.設備員要向物資設備部提供“施工設備需求計劃表”,并據此辦理機械設備領用手續(xù)。

       。3)設備員到設備庫提取設備,由機械設備檢驗員填寫“機械設備隨機檢驗合格證”,雙方簽字訂可后設備方可出庫。設備檢驗不合格的達不到使用性能要求的不能出庫。

        (4)主要施工機械要隨機配置“操作規(guī)程”。

        (5)設備進入工地后,要按《設備安裝使用明書》要求進行安裝使用,使用中嚴格按規(guī)程實施。大型設備如塔吊安裝應編寫“安拆方案”。機械設備嚴禁帶病作業(yè)。

       。6)機械設備操作工,必須經主管部門培訓合格后發(fā)“操作證”,持證上崗,設備員須經指定部門培訓考試合格后取有效的“上崗證”。

        (7)機械設備操作工,必須對在用機械設備按《機械設備維修保養(yǎng)制度》進行維護保養(yǎng),保證設備正常運轉,并及時準確地填寫《機械設備運轉記錄》和《機械設備維修保養(yǎng)記錄》。

        (8)機械設備交回后,由設備庫負責人填寫《機械設備驗收單》,定明設備的技術狀況,以便分清責任。交回的設備除正常磨損外,其它裝置如設備總成、構配件、儀表及附件等應齊全有效,未經許可,不得隨意拆換,否則視情節(jié)由使用方做出賠償。

        (9)設備入庫后,由機修車間檢驗設備技術狀況,根據實際需要確定修理類別(在、中、小修)或保養(yǎng)級別(一、二、三級保養(yǎng))。

       。10)鋼模板出為前,必須對其進行修理,保證板面平整,無變形,筋骨板堵頭齊全,砼清理干凈,保證良好的使用效果。對交回的鋼模板,庫管員要對其仔細檢查,發(fā)現有板面扭曲、變形、筋板缺損、板面有洞、砼清理不凈的要經領導批準酌情進行經濟處罰并做記錄。

       。11)各施工單位交回的鐵腳手管,按公司規(guī)定的尺寸驗收,長度允許誤差不大于十分分,對于焊接方式的補變長者拒收,彎曲的鐵管使用單位需校直?奂蔫尳z要齊全,按動要輕松,活動部位要保證活動靈活自如,無銹蝕,否則拒收,由使用單位做出賠償。

       。12)在年末施工淡季,物資設備部對機械設備操作工、設備員組織專業(yè)培訓。

       。13)物資設備部年末進行設備清核,并提取報廢設備,填寫“機械設備報廢申請表”執(zhí)行《機械設備報廢制度》,已報廢的設備不得重新使用。

        機械制造企業(yè)設備管理制度 篇4

        化學工業(yè)企業(yè)設備密封管理制度之相關制度和職責,加強密封管理和創(chuàng)建“無泄漏工廠”活動是化工企業(yè)減少跑、冒、滴、漏,增加生產,降低消耗,消除污染,保證職工身體健康的一項重要措施。為達到和鞏固無泄漏工廠標準,為實現安全文明生產創(chuàng)造條件,特制……

        加強密封管理和創(chuàng)建“無泄漏工廠”活動是化工企業(yè)減少跑、冒、滴、漏,增加生產,降低消耗,消除污染,保證職工身體健康的一項重要措施。為達到和鞏固無泄漏工廠標準,為實現安全文明生產創(chuàng)造條件,特制定本制度。

       。ㄒ唬┟芊恻c分類和統(tǒng)計范圍

        1.動密封各種機電設備(包括機床)的連續(xù)運動(旋轉和住復)的兩個偶合件之間的密封,屬于動密封。如壓縮機軸、泵軸、各種釜類旋轉軸等的密封均屬動密封。

       。玻o密封設備(包括機床和廠內采暖設備)及其附屬管線和附件,在運行過程中兩個沒有相對運動的偶合件之間的密封屬于靜密封。如設備管線上的法蘭、各種閥門、絲堵、活接頭、機泵設備上的油標、附屬管線、電所設備的變壓器、油開關、電纜頭、儀表孔板、調節(jié)閥、附屬引線、以及其他設備的結合部位,均屬靜密封。

       。ǘ┟芊恻c計算方法

       。保畡用芊恻c的計算方法一對連續(xù)運動(旋轉或往復)兩個偶合件之間的密封算一個動密封點。

        2.靜密封點的計算方法一個靜密封點接合處,算一個靜密封點。如:一對法蘭,不論其規(guī)格大小,均算一個密封點;一個閥門一般算四個密封點,如閥門后有絲堵或閥后緊接放空,則應各多算一點;一個絲扣活接頭,算三個密封點;特別部位,如連接法蘭的螺栓孔與設備內部是連通的,除了接合面算一個密封點外,有幾個螺栓孔應加幾個密封點。

        3.泄漏點的計算方法有一處泄漏,就算一個泄漏點,不論是密封點或因焊縫裂紋、砂眼、腐蝕以及其他原因造成的泄漏均作泄漏點統(tǒng)計。

       。矗孤┞视嬎愎届o(動)密封點泄漏率(‰)=靜(動)密封點泄漏點數/靜(動)密封點數×1000‰。

       。ㄈ╈o密封檢驗標準

        1.設備及管線的接合部位用肉眼觀察,不結焦,不冒煙,無漏痕,無滲跡,無污垢。

       。玻畠x表設備及風引線、焊接及其他連接部位用肥皂水試漏,無氣泡(真空部位,用薄紙條順的辦法)。

       。常姎庠O備、變壓器、油開關、油浸紙絕緣電纜頭等接合部位,用肉眼觀察,無滲漏。

       。矗胰矚、煤氣、乙烯、氨、氯等易燃易爆或有毒氣體系統(tǒng),用肥皂水試漏,無氣泡,或用精密試紙試漏,不變色。

       。担鯕、氮氣、空氣系統(tǒng),用10毫米寬、100毫米長薄紙試漏,無吹動現象或用肥皂水檢查無氣泡。

       。叮羝到y(tǒng)用肉眼觀察不漏氣,無水垢。

        7.酸、堿等化學系統(tǒng),用肉眼觀察無滲跡,無漏痕,不結垢,不早煙或用精密試紙試漏不變色。

       。福、油系統(tǒng)宏觀檢查或用手摸,無滲漏,無水垢。

       。梗鞣N機床的各種變速箱、立軸、變速手柄,宏觀檢查無明顯滲漏,沒有密封的部位,如滑機、導軌等不進行統(tǒng)計和考核。

       。ㄋ模﹦用芊鈾z驗標準

       。保黝愅鶑蛪嚎s機曲軸箱蓋(透平壓縮機的軸瓦)允許有微滲油,但要經常擦凈。

       。玻黝愅鶑蛪嚎s機填料(透平壓縮機的氣封),使用初期不允許泄漏,到運行間隔期末允許有微漏。對有毒、易燃易爆介質的填料狀況,在距填料外蓋300毫米內,取樣分析,有害氣體濃度不超過安全規(guī)定范圍。填料函不允許漏油,而活塞桿應帶有油膜。

        3.各種注油器允許有微漏現象,但要經常擦凈。

       。矗X輪油泵允許有微漏現象。范圍1滴/2分鐘。

        5.各種傳動設備采用油環(huán)的軸承不允許漏油,采用注油的'軸承允許有微滲,并應隨時擦凈。

       。叮锰盍显试S泄漏范圍初期每分鐘不多于20滴,末期不多于40滴(周期小修1個月,中修3個月)。

        7.輸送物料介質填料,每分鐘不大于15滴。

       。福彩褂脵C械密封的各類泵,初期不允許有泄漏,末期每分鐘不超過5滴。

        (五)密封管理區(qū)域劃分的原則

       。保a裝備所屬設備、管線及附屬沖洗、消防、生活等設備、管線的靜、動密封管理,由各生產裝置所在單位負責管理。

       。玻a裝置內的儀表工藝管路、風管、儀表專用伴熱管線,包括一次手閥及閥后所屬引線、壓力表和閥門的密封管理,由儀表車間負責。

       。常鹚ǖ拿芊夤芾,由消火栓所在單位負責。

       。矗b置外生產系統(tǒng)的外供原料和其它物料公用工程管線的密封管理由生產裝置所在單位負責。

       。担畡恿芫W(一、二次水;循環(huán)水;上、下水;消防水;冷凝液;高、中、低壓蒸氣等管路)的密封管理由輸送供應單位至用戶的第一個閥門(包括閥門)由輸送供應單位負責,第一個閥門后的管線的密封管理由接受單位負責。

       。叮霉芾壬衔锪瞎芫及加熱伴管的密封管理由送出單位到接受單位的第一閥門的第一道法蘭(不包括閥門)由送出單位負責。

       。罚畯S與廠之間管路的密封管理,一般以用戶廠的圍墻為界,圍墻內由用戶廠負責(若兩廠間另有協(xié)議,則按協(xié)議執(zhí)行)。

       。┕芾泶胧

       。保餐度脒\行的生產裝置、設備、管路都必須建立靜、動密封檔案和臺賬,密封點統(tǒng)計準確無誤。(密封檔案一般應包括:生產工藝流程示意圖,設備靜、動密封點登記表,設備管線密封點登記表,密封點分類匯總表。臺帳一般包括:按時間順序的密封點分部情況,泄漏點數,泄漏率等)。

       。玻⒔∪骷壝芊夤芾碡熑沃,密封管理責職明確,廠(公司)、車間定期組織檢查、考核、評比。

       。常_展創(chuàng)造和鞏固無泄漏工廠活動,消漏、堵漏工作經;,具體化,制度化。靜密封點泄漏率保持在0.5‰,動密封點泄漏率在2‰以下。暫不能消除的泄漏點應記錄在案,做出消除規(guī)劃。

       。矗磿r做好密封泄漏點的檢查,統(tǒng)計和上報工作。

       。担M織各種密封技術研究,推廣應用密封新技術、新材料。

        機械制造企業(yè)設備管理制度 篇5

        一、組織制定設備潤滑油(脂)的消耗定額,貫徹潤滑的“五定”、“三級過濾”規(guī)定,并組織定期檢查考核。

        二、監(jiān)督潤滑油(脂)的選購、貯存、保管、發(fā)放、使用及器具管理。

        三、審查代用油品申請報告,監(jiān)督、檢查廢油的回收再生。

        四、組織交流、推廣先進潤滑技術,提高設備潤滑管理水平。

        五、協(xié)助中央化驗室做好潤滑油(脂)的.質量檢驗與鑒定工作。

        六、負責設備、管道的密封技術管理,研究密封新技術、新材料、新結構,并積極推廣使用。

        七、建立健全設備潤滑及密封的檔案和統(tǒng)計臺賬。

        機械制造企業(yè)設備管理制度 篇6

        1.本機臺操作人員必須經安全教育并熟悉本工藝及設備性能才能開車。

        2.全機的潤滑系統(tǒng)必須保持暢通,否則不能開車。設備任何一處有故障也不能開車。

        3.冷卻系統(tǒng)應滿足工藝要求,不準在無冷卻的情況下開車。

        4.設備不準在超過額定負荷的情況下長時間工作。

        5.冬季受涼的膠或已燒焦的'橡皮,不準作投料。

        6.易燃易爆材料,如過氧化苯甲酰、聚異丁烯(塑料)等,不能在密煉機中操作。

        7.各軸瓦溫度太高或被研出銅末時,要立即停止投料,加油沖洗,但不準停車,并應向領導及有關人員報告。側壁溫度超過65℃時應停車。

        8.壓縮空氣不足不能開車,以免上下頂栓卡住。若混合膠和生膠在上下頂栓中卡住,應立即停車清除,若掉進其它雜物時不能立即停車,應打開上下頂栓卸料后停車。

        9.混合氯丁橡膠發(fā)現膠料燒焦時,應立即卸料。

        10.油泵油杯的潤滑油應用規(guī)定標號的機油,不能用低號機油代替。

        11.禁止將頭伸進投料口去觀察和傾聽混煉室中情況。

        機械制造企業(yè)設備管理制度 篇7

        1、特種設備使用,應當嚴格執(zhí)行國務院令第373號《特種設備安全監(jiān)察條例》的規(guī)定。

        2、企業(yè)落實專人負責特種設備安全管理。

        3、要建立特種設備安全技術檔案,特種設備安全技術檔案主要包括:

        a、特種設備的設計文件、制造企業(yè)、產品質量、合格證明、使用維護說明等文件以及安裝技術文件的資料。

        b、特種設備的定期檢驗和定期自行檢查的記錄。

        c、特種設備的日常使用狀況記錄。

        d、特種設備及其安全附件、安全保護裝置、測量調檢裝置及有關附屬儀器儀表的`日常維護保養(yǎng)記錄。

        4、每年要對特種設備進行安全檢查,在有效期屆滿前一個月向特種設備檢驗檢測機構提出定期檢驗的要求,接到定期檢驗的通知后,要做好迎檢工作。

        5、對特種設備要進行經常性日常維護保養(yǎng),并定期自行檢查,至少每月一次,并作好記錄,發(fā)現情況及時處理。安全保護裝置、測量調近代裝置及有關附屬食品儀表進行定期校驗、檢修,并作出記錄。

        6、特種設備出現故障或者發(fā)生異常情況應當對其全面檢查,消除事故隱患后,方可重新投入使用。

        7、要制定好特種設備的事故應急措施和救援預案。

        8、特種設備作業(yè)人員,應該持有上崗證,無證不得上崗。

        9、應當對特種設備作業(yè)人員進行特種設備安全教育的培訓。

        10.特種設備的作業(yè)人員在作業(yè)中,應該嚴格執(zhí)行特種設備的操作堆積和有關的安全規(guī)章制度。

        11.特種設備作業(yè)人員,在作業(yè)過程中發(fā)現事故隱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應當立即向安全管理人員和企業(yè)負責人報告。

        12.安全管理員或者車間主任應經常對特種設備的使用進行檢查,發(fā)現問題立即采取措施,或向特種設備安全監(jiān)督管理部門報告,并采取相應的措施。

        13.對特種設備管理不嚴、違反安全管理制度的、發(fā)生事故的,根據情節(jié)的輕重,必須要負有法律責任。

        機械制造企業(yè)設備管理制度 篇8

        為加強設備的維護與保養(yǎng)、貫徹“預防為主”和“維護與計劃檢修相結合”的原則,做到正確使用、精心維護,使設備經常處于良好狀態(tài),以保證設備的長

        周期、安全穩(wěn)定運轉,特制定本制度。

       。保髽I(yè)應大力開展“完好設備”及“無泄漏”等活動,實行專機專責制或包機制,做到臺臺設備、條條管線、個個閥門、塊塊儀表有人負責。

       。玻僮魅藛T必須用嚴肅的.態(tài)度和科學的方法正確使用和維護好設備。

        3.操作人員通過崗位練兵和培訓,對所使用的設備,做到“四懂”、“三會”,經過考試合格,發(fā)給證書才能持證單獨操作設備。

        4.操作人員,必須做好下列主要工作:

       。ǎ保﹪栏癜床僮饕(guī)程進行設備的啟動運行與停車。

       。ǎ玻┍仨殘允貚徫唬瑖栏駡(zhí)行巡回檢查制度,認真填寫運行記錄。

        (3)認真做好設備潤滑工作。

       。ǎ矗﹪栏駡(zhí)行交接班制度。

        (5)保持設備整潔,及時消除跑冒滴漏。

        5.操作人員發(fā)現設備有不正常情況,應立即檢查原因,及時反映。在緊急情況下,應采取果斷措施或立即停車,并上報和通知值班長及有關崗位,不弄清

        原因、不排除故障不得盲目開車。未處理的缺陷須記于運行記錄上,并向下一班交待清楚。

       。叮S修工人(機、電、儀)要明確分工,對分工負責包干的設備,負有維修好的責任,并做到:

       。ǎ保┒〞r定點檢查,并主動向操作工了解設備運行情況。

       。ǎ玻┌l(fā)現缺陷及時消除,不能立即消除的缺陷,要詳細記錄,及時上報,并結合設備檢修予以消除。

        (3)按質按量完成維修任務。

       。罚袀溆迷O備應有專人負責定期檢查維護,注意防塵、防潮、防凍、防腐蝕,對于傳動設備還應定期進行盤車和切換,使所有備用設備處于良好狀態(tài)。

       。福囬g設備管理人員應對設備維護保養(yǎng)制度貫徹執(zhí)行情況進行監(jiān)督檢查,認真總結操作和維修工人的維護保養(yǎng)經驗,改進設備管理工作。

        9.未經設備動力科批準,不得將配套設備拆件使用。

        機械制造企業(yè)設備管理制度 篇9

        一、目的

        為了加強對我公司設備設施驗收過程的管理,確保設備驗收工作合理、高效的開展,特制定本制度。

        二、適用范圍

        本制度適用于公司所有生產設備設施。

        三、職責

        3、1、設備管理部門:設備的安裝、調試、驗收工作的專門負責部門。

        3、2、設備使用部門:嚴格地按設備的技術參數,對設備的性能進行功能驗收工作;依據綜合的設備選型參數,對設備的加工能力進行驗收工作。

        四、管理內容和要求

        4、1、設備開箱后,供應商或者公司技術人員進行安裝工作,設備管理部門需對設備的規(guī)格型號、外型尺寸、安裝位置、設備的固定、土建配合、管線連接、電氣連接認真確認無誤,整個安裝過程按照設備安裝規(guī)范標準和設備安裝的技術要求對設備的各部分進行檢查驗收。

        4、2、設備安裝后,供應商或者公司派專人開始調試工作。

        4、2、1設備調試前,調試負責人員須制定詳細的調試方案,并報設備科主管審批后實施。設備調試方案應包括調試時間計劃、調試人員及分工、調試實施辦法、調試所需材料、儀表儀器等內容。

        4、2、2調試人需協(xié)助設備的'安裝,嚴格執(zhí)行安裝操作規(guī)范,避免設備變形或損壞。

        4、2、3調試人員在調試工作開展前需認真檢查隨機物品及資料是否齊全,檢查設備的各接頭、管路等,檢查調試所需用具是否齊備,檢查安全裝置,以保證正確可靠。

        4、2、4空運轉試驗。主要是為檢驗設備安裝精度的保持性,設備的穩(wěn)固可靠性,傳動、操縱、控制等系統(tǒng)狀態(tài)是否正常。運轉應分步進行,由部件至組件,由組件至整機,由單機至全部自動線。

        4、2、5負荷試驗。主要是為檢驗設備在一定負荷下的工作能力,以及各組成系統(tǒng)的工作是否安全、穩(wěn)定、可靠。

        4、2、6精度試驗。在負荷試驗后按說明書的規(guī)定進行,例如,對專門規(guī)定的檢查項目進行檢查。

        4、3、設備驗收

        4、3、1設備驗收項目主要針對設備的技術性能、安全要求、運行狀況能否滿足設計或生產工藝要求進行。

        4、3、2設備驗收在調試合格后進行,由設備使用部門負責。

        4、3、4試車驗收指在設備負荷試驗和精度實驗期間,由參與調試、驗收的有關人員對設備負荷實驗、設備精度進行確認。

        4、3、6驗收合格后,設備才能投入生產使用。驗收不合格的由調試人員重新調試直至驗收合格。

        4、3、7驗收合格后相關人員填寫驗收記錄,設備使用部門負責人填寫確認意見。

        機械制造企業(yè)設備管理制度 篇10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通過對設備進行科學、系統(tǒng)、有效的管理,使設備功能滿足公司水泥生產全過程的需要。

        第二條 運用技術、經濟、組織等措施,對公司生產設備進行綜合管理,做到全面規(guī)劃、合理配置、擇優(yōu)選購、精心安裝、正確使用、細心維護、科學檢修、適時改造和更新,不斷改善和提高生產裝備的技術水平, 使設備處于良好的技術狀態(tài),為提高產品質量、降低消耗、保證安全生產、增加經濟效益提供保障。

        第三條 本辦法適用于公司全部生產設備(含工業(yè)建、構筑物)的管理。

        第二章 組織機構和職責

        第四條 公司主管副總經理協(xié)助總經理領導本公司的設備管理工作,對總經理負總責。主管副總經理代表總經理,對本公司設備管理負全面責任,其職責如下:

        1、 認真執(zhí)行貫徹國家各級領導部門有關設備管理的方針、政策和法規(guī)。結合公司情況,組織審定本公司設備管理的各項規(guī)章制度和考核辦法。

        2、 組織審定公司的設備管理規(guī)則,設備更新改造計劃、設備的大修理計劃,把設備管理工作納入議事日程、定期研究。

        3、 協(xié)調好生產與維修關系,以及公司各部門與設備管理,有關的業(yè)務橫向聯(lián)系,嚴禁生產中拼設備。

        第五條 維修部為公司設備管理職能部門,負責設備管理具體工作,對主管經理負責。其職責如下:

        1、 具體執(zhí)行國家和上級領導有關設備管理的方針、政策和法規(guī),負責建立健全本公司設備管理的各種規(guī)章制度,并貫徹執(zhí)行。

        2、 組織推廣現代化設備管理方法,狀態(tài)監(jiān)測和維修新技術、促進文明安全生產。

        3、 定期對全公司生產設備進行巡回檢查,做好考核工作。

        4、 監(jiān)督、指導全公司設備的潤滑管理工作。

        5、 組織對重大、特大設備事故的分析,參加一般設備事故的分析工作和會議。

        6、 負責設備檔案及各種維修技術資料的管理工作。

        7、負責本公司的技術改造和技措項目的全過程管理。

        第六條 各基層單位由一名領導主管本單位的設備管理工作。其職責如下:

        1、 認真貫徹執(zhí)行本公司設備管理的各種規(guī)章制度,負責本單位的設備管理工作,在業(yè)務上接受維修部的領導.

        2、 負責制定本單位的設備管理責任制及考核辦法。

        3、 負責對本單位主要生產設備執(zhí)行日檢,并做好記錄,發(fā)現重大設備缺陷和隱患要及時處理,并上報維修部。

        4、 負責提高本單位的大、中、小修計劃,且組織實施,并做好質量驗收工作,嚴把質量關,同時要將相關的技術資料報給維修部。

        5、 參加本單位設備更新、改造和技措項目工作,并做好驗收工作。

        6、 負責本單位設備潤滑管理工作。

        7、 負責參與本單位設備事故搶修工作,組織一般事故分析。

        8、對本單位的繼電保護、高壓電氣設備、各種儀表在運行中有異,F象及時向維修部通報。

        第七條 安全生產處、維修部按照職責分工負責固定資產更新與技術改造的立項、申報、組織實施和竣工驗收等管理工作。

        第三章 管理目標

        第八條 設備完好率達90%以上,主要生產設備完好率達95%以上。

        第九條 年度大修理完成率達90%以上。

        第十條 固定資產更新與技術改造項目完成率90%以上。

        第十一條 跑冒滴漏率10%以下。

        第十二條 減少故障和一般設備事故的發(fā)生。杜絕重大、特大設備事故的發(fā)生。降低設備事故(故障)率。

        第四章 概念、標準

        第十三條 全員設備管理

        是一種全效率、全系統(tǒng)、全體人員都參加的設備維護與維修的'管理制度。其特點是:

        一、公司最高領導層、管理人員到生產服務人員等所有與設備有關的人員和單位全部參加的設備管理工作。

        二、對設備壽命期進行全面系統(tǒng)地管理。

        三、使設備全效率達到最高水平。

        四、設備維護檢查方面實行日常檢查、定期檢查、專項檢查。

        五、在設備預防修理方面實行狀態(tài)維修、大修和改善性修理。

        六、注重對設備管理人員與維修人員技術能力的培訓教育。

        第十四條 設備命名統(tǒng)計原則

        一、命名原則

        1、以設備具有的核心功能作為設備名稱。

        2、設備分類:一般分為生產設備、運輸設備、科研與檢驗設備、基礎設備、辦公設備等。

        3、每臺設備是具有一定用途的獨立設備(包括附屬設備和附件),在使用上能體現其獨立性,在構成上能體現其完整結構的齊備性,一臺完整的設備應包括原動機部分、傳動部分、執(zhí)行部分、控制系統(tǒng)、輔助系統(tǒng)、技術資料等,計算機系統(tǒng)等還包括軟件資料。

        二、統(tǒng)計標準

        1、達到主機設備標準的按主機設備認定。

        2、非主機設備以具有核心功能的設備為主要組件,以及為其單獨提供服務的所有設備的組合構成單臺設備。

        3、為兩臺及兩臺以上的設備提供服務的設備可列入其中主要的服務對象中。如低壓動力配電盤、中心稀油站、操作臺(盤、箱)等。

        4、基層單位低壓配電室的配電盤包括達不到主機設備標準的變壓器作為單臺設備認定。

        5、高壓開關柜、避雷器柜、高壓功率因數補償柜等高壓柜均按單臺設備認定。

        6、各種機床、車輛、30KVA以上電焊機、雙蹤電子示波器及價值2000元以上使用1年以上的各種試驗機(臺)和測量工具等均作為單臺設備認定。

        7、控制用計算機系統(tǒng)作為單臺設備認定。

        三、統(tǒng)計辦法

        1、設備分類代碼:生產設備—01、運輸設備—02、科研與檢驗設備—03、其它設備—04。

        2、設備由維修部統(tǒng)一編號。

        3、單臺(套)設備統(tǒng)計時,須填寫其附屬設備,如減速機、電機等。 第十五條 主機設備

        挖掘機、潛孔鉆機、礦用汽車、石灰石破碎機、生料磨機、循環(huán)風機、窯尾大袋收塵器、回轉窯、預熱器、高溫風機、羅茨風機(75KW以上)、大型減速機(500KW以上)、選粉機、包裝機、橋式抓斗起重機(含軌道)、均化庫側取料機、橋式卸料機、入預熱器(生料庫、輥壓機、水泥庫)斗式提升機、煤粉轉子稱、DCS控制系統(tǒng)、篦式冷卻機、槽式輸送機、空壓機(20m3以上)、變壓器(500KVA以上)、主供電回路電纜、大型工程機械、大型電動機(500KW以上)。 第十六條 設備的基礎技術資料由維修部負責收集整理、測繪、存檔。 第十七條 完好設備標準

        一、設備運轉正常。

        二、零部件齊全、完好,磨損及腐蝕不超過規(guī)定標準。

        三、傳動、潤滑和冷卻等系統(tǒng)正常。

        四、控制系統(tǒng)靈敏可靠。

        五、無超溫、超壓、超速、超電流等現象。

        六、原材料、燃料消耗正常。

        七、設備達到“四無”(無積灰、無雜物、無松動、無油污),“六不漏”(不漏油、不漏水、不漏汽、不漏電、不漏風、不漏物料)的要求。

        八、技術資料齊全。

        第十八條 設備滲、漏油認定標準

        一、滲油:油跡不明顯,油跡被擦凈后5分鐘內不出現油跡者為滲油。

        二、漏油:油跡明顯,有的形成油滴,油跡或油滴被擦凈后5分鐘內出現油跡或油滴者為漏油。

        機械制造企業(yè)設備管理制度 篇11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貫徹國務院發(fā)布的《全民所有制工業(yè)交通企業(yè)設備管理條例》,加強設備管理工作,結合紡織工業(yè)情況,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條本制度適用于全民所有制紡織工業(yè)企業(yè)(以下簡稱企業(yè))中全部生產設備(以下簡稱設備)的管理。

        第三條企業(yè)的設備管理應貫徹執(zhí)行依靠技術進步、促進生產發(fā)展和預防為主的方針。堅持設計、制造與使用相結合,維護與計劃檢修相結合,修理、改造與更新相結合,專業(yè)管理與群眾管理相結合,技術管理與經濟管理相結合的原則。

        第四條企業(yè)設備管理的基本任務是:正確貫徹執(zhí)行國家有關設備管理的方針、政策、法規(guī)。通過技術和經濟措施,對設備進行綜合管理,改善和提高企業(yè)技術裝備素質,使設備經常處于完好技術狀態(tài),保證安全生產,充分發(fā)揮設備效能,取得良好的經濟效益,適應紡織生產發(fā)展的需要。

        第五條各級企業(yè)主管部門和企業(yè)的領導,要重視設備管理,推進檢修工作的社會化、專業(yè)化協(xié)作和維修配件的商品化,開展設備管理和維修技術的科學研究,推行先進的設備管理方法和維修技術,逐步采用以設備狀態(tài)監(jiān)測為基礎的設備維修方法,不斷提高設備管理和維修技術現代化水平。

        第六條各級企業(yè)主管部門按照分級管理的原則,負責對企業(yè)設備管理工作的組織領導、監(jiān)督檢查和協(xié)調服務,主要職責是:

        (一)貫徹執(zhí)行國家有關設備管理的方針、政策、法規(guī)和本行業(yè)、本地區(qū)的設備管理制度和規(guī)章;

        (二)監(jiān)督檢查和組織協(xié)調行業(yè)、企業(yè)的設備管理工作;

        (三)組織行業(yè)的設備檢修專業(yè)化協(xié)作;

        (四)組織開展設備管理工作的評優(yōu)競賽活動;

        (五)組織總結交流和推廣設備管理的先進方法和維修新技術,為企業(yè)的設備管理提供信息和咨詢服務;

        (六)組織對進口設備先進技術的消化、吸收和備品配件的國產化;

        (七)組織設備管理人員和高級技工的業(yè)務技術培訓和考核工作;

        (八)搞好閑置設備的調劑;

        (九)負責統(tǒng)計上報設備管理、維修工作報表。

        第七條廠長(或經理,下同)對企業(yè)設備管理工作全面負責。在制訂企業(yè)的方針、目標時,應對設備管理的方針、目標作出決策。在廠長任期責任目標中,必須列入設備完好率、設備新度系數等設備管理主要經濟、技術考核指標。

        第二章設備的規(guī)劃、選購及安裝調試

        第八條企業(yè)必須建立設備的規(guī)劃、選型、購置(或設計、制造)及安裝、調試等管理制度。

        基建、擴建、成套配套及進口設備的規(guī)劃選型工作,企業(yè)應組織設備管理機構及有關部門進行技術經濟論證,并按有關規(guī)定上報審批。

        企業(yè)購置設備時,設備管理機構或設備管理人員應提出設備的先進性、可靠性和維修性等要求。

        第九條企業(yè)選購的設備應備有設備安裝、使用、潤滑、維修等技術資料和必要的維修配件。設備到廠后,應認真驗收,及時安裝、調試使用。對進口設備在索賠期內及時提出發(fā)現的問題。

        第十條企業(yè)在設備安裝、調試、運行投產后三個月內,使用部門和安裝應辦理驗收手續(xù)。

        第十一條企業(yè)自制設備,應當組織設備管理、制造、維修、使用和安全技術等方面的人員參加設計方案的研究和審查,并嚴格按照設計方案做好設備的制造工作。設備制成后,應當有完整的技術資料。

        第十二條設備制造部門應與用戶建立設備使用信息反饋制度,對用戶進行訪問,及時處理答復用戶意見和建議,供應必要的圖紙、技術資料和備品配件,做好售后服務。

        企業(yè)應將設備的安裝、調試、運行情況、存在問題及改進建議及時反饋給設備制造部門。

        第三章設備的使用、維護和修理

        第十三條企業(yè)必須正確使用設備,必須保障生產設備的正常維修。企業(yè)主管部門和企業(yè)在安排生產計劃的同時,安排設備修理計劃,并納入企業(yè)年度計劃,嚴格執(zhí)行。嚴禁拼設備、超負荷。

        第十四條設備的操作和維修人員必須經過培訓學習,考試合格,才能獨立操作。對從事電氣、鍋爐、壓力容器、焊接、起重等特殊工種的操作人員和維修人員,必須按國家和有關部門規(guī)定,進行專門培訓考試,取得操作合格證后憑證操作。

        企業(yè)應按照國家有關規(guī)定,對上述設備進行維護、檢查監(jiān)測和預防試驗,確保安全經濟運行。

        企業(yè)應制定設備的操作、使用、維護、檢修規(guī)程、崗位責任制和各項保養(yǎng)工作周期、技術條件,并嚴格執(zhí)行。

        第十五條企業(yè)應加強潤滑管理,制定潤滑管理辦法,做好潤滑“五定”(定點、定質、定量、定時、定人)。

        第十六條設備修理可根據生產的不同特點和設備的實際技術狀況,采用周期計劃修理和狀態(tài)修理兩種不同的修理方式。各行業(yè)采用兩種修理方式的設備名稱及修理周期,按本制度各行業(yè)的《附件》規(guī)定執(zhí)行。對《附件》中未作規(guī)定的設備,企業(yè)也應自訂修理方式。

        第十七條企業(yè)對采用周期計劃修理的設備,應按規(guī)定的周期編制大、小修理周期表,制定年度修理計劃和月度作業(yè)計劃。對采用狀態(tài)計劃修理的設備,應按年分季制定修理計劃,并嚴格按照執(zhí)行,以保證修理計劃的準期完成。如遇特殊情況須調整時,按各行業(yè)《附件》規(guī)定辦理。

        第十八條企業(yè)應制定質量檢查、接交驗收辦法。維護、修理人員應按維修技術條件做好各項維護、修理工作。

        企業(yè)各級設備管理人員必須對維護、修理工作進行一定數量的質量檢查。維護、修理工作完成后,必須根據“保養(yǎng)技術條件”和各行業(yè)《附件》規(guī)定的“大、小修理接交技術條件”辦理接交驗收,評定修理質量或等級。

        第十九條對進口設備的維護、修理方法和技術條件,可參照國產設備由企業(yè)自訂。

        第二十條企業(yè)應積極采用新工藝、新技術、新材料改善維修工作,以提高維修質量、縮短維修時間、降低維修成本。

        第二十一條企業(yè)必須遵守財經制度,按國家有進規(guī)定,“提取和使用大修理基金,接受審計監(jiān)督。企業(yè)應制訂太修理基金管理辦法。大修理基金應由設備管理機構有計劃模制使用,不得挪作它用。結合大修理進行技術改造的設備,大修理費用不足時可從折舊基金中安排使用。

        第四章設備的改造與更新

        第二十二條企業(yè)必須做好設備的改造更新工作,編制中、長期規(guī)劃和相適應的年度計劃,并組織實施。

        第二十三條企業(yè)對重要設備進行改造和更新,必須事先進行技術經濟論證,并按照有關規(guī)定上報審批。

        第二十四條企業(yè)設備的固定資產折舊基金應按國家規(guī)定用于設備的改造和更新。

        第二十五條企業(yè)對設備改造驗收后新增的價值,應辦理固定資產增值手續(xù)。

        第二十六條企業(yè)對屬于下列情況之一的設備應當報廢更新。

        (一)經過預測,繼續(xù)大修理后技術性能仍不能滿足工藝要求和保證產品質量的;

        (二)設備老化、技術性能落后、能耗高、效率低、經濟效益差的;

        (三)大修理雖能恢復精度,但不如更新經濟的;

        (四)嚴重污染環(huán)境,危害人身安全與健康,進行改造又不經濟的;

        (五)其他應當淘汰的;

        第二十七條企業(yè)出租、轉讓或者報廢設備,必須遵守國家有關規(guī)定。企業(yè)應制訂管理辦法。

        企業(yè)出租、轉讓、報廢設備所取得的收益,必須用于設備的改造和更新。

        第五章設備管理的基礎工作

        第二十八條企業(yè)應建立、健全設備的技術檔案管理制度。技術檔案應包括設備的說明書、圖紙、圖冊和設備排列圖、管理線路圖、設備改造、更新等技術資料。

        第二十九條企業(yè)應建立能反映設備數量、價值,技術特征、維修發(fā)行動態(tài)變化資料的設備卡片和設備臺帳,并定期核對,做到記錄正確,帳、卡、物三者相符。

        第三十條企業(yè)應加強設備的經濟、技術指標管理和考核。企業(yè)的設備管理主要經濟技術指標如下:

        設備完好率應每月進行檢查,檢查數量每季累計一般機臺不少于全部設備的50%,多機臺不少于全部設備的25%。

        大、小修理分兩面?zhèn)等級,全部達到“接交技術條件”的允許限度者為一等,有一項不能達到者為二等。

        全部達到“接交技術條件”工藝要求者為一級,有一項不能達到者為二級。

        全部達到“接交技術條件”的允許限度者為合格,有一項不能達到者為不合格。

        設備故障率以企業(yè)的生產能力設備發(fā)生的故障計算,故障停臺臺班數指當班不能修復的故障臺數。

        設備維修費用包括修理和日常維護保養(yǎng)的人工、管理、配件、器材、材料費用。

        第三十一條企業(yè)和各級主管部門應將設備管理經濟技術指標完成情況,按規(guī)定表式按季上報有關部門。

        第三十二條設備事故分一般、重大和特大三類。

        一般設備事故:由企業(yè)自定。

        重大設備事故:由于設備事故造成直接經濟損失達1萬元及以上者,印染、化纖設備損失達2萬元及以上者為重大設備事故。企業(yè)發(fā)生重大設備事故,應按季如實統(tǒng)計上報主管部門。

        特大設備事故:由于設備事故造成直接經濟損失達30萬元及以上者為特大設備事故。企業(yè)發(fā)生特大設備事故,應及時如實報告企業(yè)主管部門,逐級上報。

        企業(yè)應制訂設備事故管理制度,對發(fā)生的設備事故要認真調查分析,按照國家有關規(guī)定嚴肅處理,做到原因不清不放過,責任者和于部、群眾沒有受到教育不放過,沒有采取有效改進預防措施不放過。

        第三十三條企業(yè)應建立配件、器材的購置、制造、驗收、領用、保管等管理辦法,制定合理的消耗定額和儲備定額。做好設備舊件的修復利用工作,在保證維修質量的前提下,節(jié)約維修資金。

        第三十四條專用工具、容器、衡器、儀器、儀表等應做好定期檢驗和日常維護檢修工作。精密的設備、儀器、儀表等應有專人管理。

        第三十五條企業(yè)的機修、動力和空調部門要加強計劃、調度和質量檢查等管理工作,適應生產、維修和技術改造任務的需要。

        第三十六條企業(yè)應加強對設備維修的'定額管理,制定先進、合理的設備維修工時、資金、消耗定額。

        第六章教育與培訓

        第三十七條紡織系統(tǒng)所屬高等院校和中等專業(yè)學校應設置設備管理工程專業(yè),有計劃地培養(yǎng)設備管理專門人才。

        企業(yè)主管部門和企業(yè),應會同教育部門舉辦技術學;蚣夹g培訓班培養(yǎng)維修技術工人。

        第三十八條企業(yè)設備管理工作的負責人,一般應由具有中專以上文化水平(包括經過自學、職業(yè)培訓達到同等水平的),有一定實踐經驗,經過業(yè)務技術培訓、考核合格的人員擔任。

        第三十九條企業(yè)主管部門和企業(yè),應制訂設備管理干部和維修工人的教育培訓規(guī)劃。企業(yè)主管部門和企業(yè)應對在職的設備管理干部進行多層次、多渠道、多種形式的專業(yè)技術和管理知識教育。對現有維修工人進行多種形式、不同等級的基礎知識、專業(yè)知識教育和崗位培訓。培養(yǎng)維修工人要逐步向掌握“機、電、儀一體化”維修技能和“一專多能”的方向發(fā)展。

        第四十條企業(yè)應建立設備管理干部和維修工人的定期技術考核制度,技術培訓和技術考核成績均應記入技術培訓檔案,作為獎勵、提職、晉級的重要依據。

        第七章獎勵和懲罰

        第四十一條各級企業(yè)主管部門應根據工作需要開展設備管理優(yōu)秀單位評選活動,對設備管理工作成績顯著的企業(yè)給予表彰或獎勵。

        第四十二條企業(yè)應定期開展設備管理工作的評比競賽活動,企業(yè)對設備管理工作中做出下列顯著成績之一的職工和集體,應根據貢獻大小,給予榮譽獎勵、物質獎勵和晉級獎勵。

        (一)認真做好維修工作,使設備經常保持良好技術狀況,促進生產發(fā)展及在行業(yè)設備檢查評比中取得優(yōu)勝的;

        (二)發(fā)現設備隱患,及時防止和避免重大設備事故的;

        (三)推行設備現代化管理取得顯著成效的;

        (四)改進設備、儀器、裝置有重大技術突破的;

        (五)在維修技術方面有改革創(chuàng)新并有推廣價值,取得顯著經濟效益的;

        (六)在修舊利廢、節(jié)約代用工作中取得顯著經濟效果的;

        (七)參加維修技術操作比賽,獲得操作技術能手稱號的。

        第四十三條企業(yè)主管部門對因設備管理混亂、設備嚴重失修、運行狀況惡化而影響生產或使國家財產遭受重大經濟損失的企業(yè),應責令其限期整頓,并根據情節(jié)輕重追究企業(yè)領導人員或有關責任人員的行政責任。

        第四十四條企業(yè)對下列行為之一的直接責任者,和有關領導,根據情節(jié)輕重分別追究經濟責任和行政責任,構成犯罪的由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凡超溫、超壓、超速、超負荷進行生產,由此造成設備事故和經濟損失的;

        (二)玩忽職守、違章指揮造成設備事故和經濟損失的

        (三)違反設備操作、使用、維護、檢修規(guī)程,造成設備事故和經濟損失的;

        (四)對特大、重大設備事故隱瞞不報或弄虛作假的;

        (五)未使用或停用設備因保管不良造成報廢的。

        第八章附則

        第四十五條本制度和各行業(yè)《附件》,事業(yè)單位和集體所有制企業(yè)可參照執(zhí)行。

        第四十六條本制度和各行業(yè)《附件》是全國性的基本要求,各級企業(yè)主管部門和企業(yè)可依據具體情況,制訂補充規(guī)定或實施細則。

        第四十七條本制度由紡織工業(yè)部負責解釋。

        第四十八條本制度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機械制造企業(yè)設備管理制度 篇12

        1、總則

        1.1、特種設備是指涉及生命安全、危險性較大的鍋爐、壓力容器(含氣瓶)、壓力管道、電梯、起重機械、客運索道、大型游樂設施。

        1.2、安全負責人是特種設備管理的總負責人,應按本規(guī)定要求實行安全管理,并對其安全可靠性負責。各級設備管理機構和設備管理人員對本制度貫徹執(zhí)行,各級安全人員對本制度實施監(jiān)督檢查。

        2、機構和職責

        2.1、按照上級部門有關規(guī)定建立健全特種設備安全管理制度和崗位安全責任制度,積極消除各類隱患,完善生產工藝流程,提高特種設備安全性能和管理水平,保證特種設備安全運行。

        2.2、安全負責人對本單位特種設備的安全全面負責。

        2.3、生產辦是特種設備的安全管理的職責部門,其主要職責是:

        2.3.1、負責貫徹國家、地方、行業(yè)及企業(yè)有關特種設備安全監(jiān)察的法律、法規(guī)和管理規(guī)定并組織實施;

        2.3.2、負責制定特種設備安全管理規(guī)定和安全操作規(guī)程并監(jiān)督實施;

        2.3.3、負責特種設備的注冊登記及臺帳管理工作;

        2.3.4、負責特種設備安裝、維修、運行、檢驗各環(huán)節(jié)的監(jiān)督檢查;

        2.3.5、負責制定特種設備檢驗及人員培訓計劃。

        3、特種設備監(jiān)督管理

        3.1、特種設備使用要嚴格執(zhí)行國務院373號令《特種設備安全監(jiān)察條例》及國家、地方、行業(yè)及企業(yè)內部相關的法規(guī)、標準及管理規(guī)定。

        3.2、特種設備在安裝完畢后,在投入使用前或投入使用后30日內,依法進行注冊登記方能使用。

        3.3、建立完整的特種設備臺帳及技術檔案。

        3.4、配備專職或兼職的`特種設備管理人員,制定安全檢查制度,明確安全檢查人員、檢查內容和檢查頻次,安全檢查不低于每月一次。對查出的隱患建立隱患臺帳并及時處理,影響特種設備安全運行的隱患,在隱患處理前嚴禁設備運行。

        3.5、特種設備操作人員必須持證上崗,并定期組織對人員的安全技能進行考核和培訓。

        3.6、制定和完善事故應急預案,要求預案要制定到每臺設備,每個裝置。要組織相關人員進行預案演練,提高事故應急能力。

        3.7、不得私自購進未取得生產許可的充裝單位的氣瓶。必須保證在各環(huán)節(jié)中安全附件齊全。

        3.8、特種設備必須經檢驗合格(含安全附件)方能投入使用,設備及附件必須有明顯的檢驗合格標志。設備使用車間要保留設備檢驗報告或檢驗合格證復印件備查。

        3.9、特種設備安全使用條件、檢驗要求及檢驗周期執(zhí)行國家相關標準。特種設備檢驗(含安全附件)必須由取得相應資質并通過局安全質量環(huán)保部審核的檢驗單位進行。

        3.10、特種設備(含安全附件)采購必須選擇有資質生產廠家的合格產品,設備到貨后由安全人員對設備進行安全驗收。

        3.11、特種設備的改造必須由有相應設計資質的設計部門出具改造設計方案,應當經國務院特種設備安全監(jiān)督管理部門核準的檢驗檢測機構鑒定,方可實施。

        3.12、特種設備安裝、修理的項目承包方必須到局安全質量環(huán)保部進行資質審查:

        3.12.1、國家有關部門頒發(fā)的營業(yè)執(zhí)照及資質證書;

        3.12.2、局外施工單位的“跨地區(qū)施工批件”;

        3.12.3、局資質認證管理部門核發(fā)的有關資質證書;

        3.12.4、質量保證材料;

        3.12.5、工程業(yè)績資料;

        經審查合格后,由管理局安全質量環(huán)保部核發(fā)《特種設備安裝、修理分承包方資質審查證書》,持此證在我廠開展特種設備安裝、修理工作。

        3.13、特種設備安裝修理前,施工單位應填寫特種設備安裝、修理申報表,并依據檢驗部門出具的檢驗報告,編制施工組織設計方案,報xx安全質量部門、局安全質量環(huán)保部審批后方可施工。

        3.14、施工單位對設備安裝、修理的質量和安全技術性能負責,必須達到相關安全技術性能的標準要求。在施工過程中,我廠技術人員和安全管理人員要依據安全措施和標準進行檢查,如達不到標準要求,有權責令整改和停工。

        3.15、設備安裝、修理完工后,施工單位應組織有關部門進行驗收,驗收合格后,施工單位必須將施工的有關安全技術文件和資料全部移交我廠。

        3.15、特種設備發(fā)生事故的,按照國家有關規(guī)定進行事故調查,追究責任。

      【機械制造企業(yè)設備管理制度】相關文章:

      企業(yè)設備的管理制度05-13

      機械制造企業(yè)檔案管理制度02-04

      企業(yè)設備安全管理制度01-27

      【精選】企業(yè)設備管理制度12-12

      企業(yè)設備設施管理制度03-30

      企業(yè)設備管理制度04-05

      企業(yè)設備管理制度【熱】02-06

      企業(yè)新型設備管理制度12-30

      企業(yè)設備管理管理制度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