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疫情防控公共場所消毒制度(通用5篇)
隨著社會一步步向前發(fā)展,制度在生活中的使用越來越廣泛,制度是國家機關、社會團體、企事業(yè)單位,為了維護正常的工作、勞動、學習、生活的秩序,保證國家各項政策的順利執(zhí)行和各項工作的正常開展,依照法律、法令、政策而制訂的具有法規(guī)性或指導性與約束力的應用文。制度到底怎么擬定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疫情防控公共場所消毒制度(通用5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疫情防控公共場所消毒制度1
當下,疫情防控嚴峻,為了有效的預防傳染病的發(fā)生,保證師生的身體健康和正常的教育教學秩序,貫徹預防為主的防病原則,根據(jù)上級文件精神要求,特制定本校通風消毒制度。
一、學校環(huán)境衛(wèi)生消毒
1、加強教室、環(huán)境衛(wèi)生的打掃和保潔,尤其是衛(wèi)生死角的'清理,消除病原的滋生地。
2、做好病媒生物防治工作。
3、實踐證明,教室的通風和消毒一樣,是防止傳染病發(fā)生的重要措施,各班要安排專人,做好教室的通風工作和消毒工作,殺滅病原菌,從根本上杜絕傳染病的發(fā)生和流行。并做好消毒記錄。
4、教室應在每節(jié)課后開窗通風,每天保持通風2小時以上,其他教學用房每天開窗通風2-3次。
5、樓道、廁所、辦公室等公共場所的消毒工作由總務處安排專人每天一次進行。
6、班級每天一次用噴霧消毒劑,噴灑教室,進行對教室消毒,并做好消毒記錄。
二、個人衛(wèi)生要求
1、學生應勤洗手、勤洗澡、勤換衣服。
2、學生飲水必須自帶水杯。
3、準備足夠的口罩。
4、避免和來自疫區(qū)的人員來往,做好個人防護措施(戴口罩),人與人不要直接面對,并保持1米以上的距離,在接觸后及時做好必要的消毒工作(醫(yī)用酒精擦拭或流水洗手)。
5、咳嗽和打噴嚏時不要正對別人。應使用紙巾保護遮掩口鼻。
疫情防控公共場所消毒制度2
幼兒園公共場所及物品一律按規(guī)定定期做好日常預防性消毒及傳染病發(fā)生期間的重點消毒工作。
一、日常預防性消毒要求:
。ㄒ唬┎途摺⒉杈、毛巾蒸汽消毒,時間為30分鐘以上;煮沸消毒,水開后20—30分鐘以上;做到幼兒一人一杯一巾一用一消毒。
。ǘ┲車h(huán)境物體表面消毒:有效氯含量250mg/l消毒液拖、擦、噴灑、浸泡每天一次。
。ㄈ┩婢呦久恐芤淮危合惹逑春笙,有效率含量250mg/l浸泡半小時,晾干備用。
(四)被褥消毒:每兩周暴曬一次(12小時),每月清洗一次。
。ㄎ澹┦值南荆河盟幬锓试砘蛳词忠毫鲃铀M行洗手。
。┧靠諝猓鹤贤饩消毒30分鐘,9月—10月份每周一次,11月份到次年4月每周兩次,5—6月每周一次;每天開窗通風,一天三次,每次20分鐘以上。
。ㄆ撸┗顒邮铱諝猓0.2%—0.5%過氧乙酸噴霧每周一次;每天開窗通風,一天三次,每次20分鐘以上。
。ò耍┣鍧嵞ú加行屎250mg/l消毒液浸泡30分鐘,拖把有效率含量1000mg/l消毒液浸泡30分鐘。
二、發(fā)生傳染病后的消毒要求:
。ㄒ唬┌l(fā)生傳染病的班級與未發(fā)生傳染病的`班級物品用具等分開消毒。
。ǘ┎途摺⒉杈、毛巾、周圍環(huán)境物體表面、玩具、被褥、睡房空氣等在常規(guī)預防性消毒的基礎上消毒藥液濃度加倍;消毒頻率和作用時間增加:周圍環(huán)境物體每天兩次,玩具每天一次,睡房、活動室空氣每天一次,被褥暴曬24小時。
。ㄈ┓置谖、排泄物消毒:有效率含量1000mg/l消毒液,攪勻加蓋2小時;容器使用后消毒,有效率含量1000mg/l溶液浸泡消毒30—60分鐘。
疫情防控公共場所消毒制度3
一、學校環(huán)境衛(wèi)生及消毒制度。
1、學校各班級教室每日由值日生打掃衛(wèi)生,辦公室每天安排工作人員值日,學校每周進行一次大掃除。辦公室和教室每天要有充足時間打開門窗,保持室內(nèi)空氣流通。
2、學校定期噴灑消毒液或石灰水進行噴霧消毒,防止病菌的滋生和傳染。(總務處負責)
3、各班清潔衛(wèi)生打掃學生每天負責進行公共環(huán)境衛(wèi)生打掃,定期做好滅“四害”工作。
4、各班飲水機每天由專人進行保潔工作,由供水部門進行定期消毒工作。
5、如發(fā)現(xiàn)校外、社區(qū)有類似“非典”、“禽流感”、“手、足、口病”等傳染病病例,全校各部門按照“防非”、防治“禽流感”時期學校消毒制度進行責任區(qū)內(nèi)的消毒工作。
6、如發(fā)現(xiàn)班內(nèi)有類似“流感”、 “禽流感”、“ 手、足、口病”的'現(xiàn)象,則班主任應及時做好監(jiān)控和上報工作,并做好相應的消毒措施。
7、星期三為學校清潔衛(wèi)生大掃除時間(包括消毒)。
二、個人衛(wèi)生、消毒制度。
1、飲水必須自帶獨用茶杯,不喝生水、涼水,不吃生菜、涼菜。
2、學生應做到不隨地吐痰,不隨地大小便;勤剪指甲,飯前便后要洗手,防止病從口入;日常生活中要勤洗澡、勤換衣服,保持清潔衛(wèi)生。
3、洗手設施要放置消毒肥皂。(總務處負責)
三、廚房衛(wèi)生消毒制度。
1、為加強學校飲食安全,防止病從口入,對食堂的餐具、炊具、室內(nèi)設施作如下規(guī)定:
2、食堂對炊具、餐具,堅持每次用餐后,用消毒水清洗。每天對餐具用開水蒸煮10—20分鐘。對消毒后的炊具要有保潔措施。
3、采購回來的肉、菜一定要洗干凈。菜要洗3次,做到無雜物;食物要煮熟,堅持不出不衛(wèi)生食品。
4、炊事用具要經(jīng)常保持清潔,每餐要清潔干凈,每天用消毒水抹熟食柜。
5、食品過夜要加蓋放好,廚房人員分飯要堅持戴口罩。
6、生熟食物嚴格分開,盛放及使用不同的用具,盛放要加蓋,防止蚊蠅等叮、爬及污染。
7、每餐后對食堂的地板、水溝用漂白的粉消毒。消毒池不洗食品和污物,溲水桶應保持清潔,并加蓋。
8、采購滅鼠、滅蚊、滅蠅的藥物,加強除“四害”工作,清除有害生物的繁殖的場所。
9、使用藥物消毒時,必須使用經(jīng)國家批準使用的藥物,正確的配制使用,保證消毒有效。
疫情防控公共場所消毒制度4
為了有效的預防傳染病的發(fā)生,保證師生的身體健康和正常的教育教學秩序。貫徹預防為主的防病原則,根據(jù)上級文件精神要求,制定本校通風消毒制度。
一、加強教室、環(huán)境衛(wèi)生的打掃和保潔,尤其是衛(wèi)生死角的清理,消除病原的滋生地。
二、做好病媒生物防治工作。
三、教室的通風和消毒一樣,是防止傳染病發(fā)生的重要措施,各班要安排專人,做好教室的.通風工作和消毒工作,殺滅病原菌,從根本上杜絕傳染病的發(fā)生和流行。并做好消毒記錄。
四、教室應在每節(jié)課后開窗通風,每天保持通風2小時以上,其他教學用房每天開窗通風2—3次。
五、樓道、廁所、教室、各功能室、辦公室等公共場所的消毒工作由總務處安排專人負責,每天下午師生離校后進行全面消毒,并做好消毒記錄。
六、班級每天要對班級內(nèi)的公共設施進行全面擦拭消毒,并做好消毒記錄。
七、使用藥物消毒時,必須使用經(jīng)國家批準使用的藥物,正確的配制使用,確保消毒效果。
疫情防控公共場所消毒制度5
在沒有明顯傳染源存在時,對可能受到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場所、工作臺、物品、空氣進行預防性消毒。所使用的消毒劑必符合要求,并在有效期限內(nèi)使用。
一、環(huán)境消毒:每天開診前后應做好室內(nèi)清潔衛(wèi)生,對桌面、墻壁和地板進行消毒,地板濕式打掃,遇污染時即刻清潔消毒。
二、空氣消毒:開診前后應啟用紫外線燈消毒室內(nèi)空氣,每次照射30—60分鐘,每次消毒必須有記錄,紫外線燈管每2—3周用酒精保潔一次,照射強度<70duw/cm2應更換。
三、棉球消毒:棉球(或棉簽)經(jīng)高壓消毒后方可使用。
四、器材消毒(如持物鉗鑷、溫度計、壓舌板)用3‰新潔爾滅或75%酒精或其它消毒溶液浸泡,每星期更換一次。
五、診床、診桌:鋪設消毒臺布,臺布每星期換洗更換1次。
六、注射器材管理與使用:有采購驗收記錄,使用一次性注射器應嚴格做到“一人一針一管”,使用后必須毀形、消毒、焚燒(或深埋),處理應記錄備查。
七、醫(yī)療廢物處理:有醫(yī)療廢物專用容器并分類存放,廢物應無害化處理,不得與生活垃圾混放。
八、注射消毒:注射部分皮膚用2%碘酊棉簽(球)從里到外呈螺旋形涂擦(直徑≥5cm),后用75%酒精棉簽(球)以同樣方法脫碘,待干后方可注射(皮試、預防接種不用碘酊)。
九、工作人員:穿戴工作衣帽口罩,勤剪指甲,勤消毒洗手。
【疫情防控公共場所消毒制度】相關文章:
疫情防控消毒消殺工作方案12-19
疫情防控就餐制度(精選8篇)05-04
疫情防控組織制度(精選11篇)12-16
疫情防控法規(guī)制度(精選12篇)04-03
疫情防控應急預案制度(精選21篇)05-04
學校疫情防控安全制度(通用13篇)05-13
學校疫情防控期間管理制度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