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那只松鼠》說課稿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往往需要進行說課稿編寫工作,寫說課稿能有效幫助我們總結和提升講課技巧。那么什么樣的說課稿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那只松鼠》說課稿,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知識目標:
1、學會本課12個生字,理解"靈活勁、異乎尋常、躡手躡腳、逃之夭夭、俘虜、蔑視"等詞語的意思。
2、有感情的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情感目標
體會松鼠的可愛和"我"對松鼠的喜愛之情,懂得做錯事情應該改正的道理,同時受到熱愛自然,尊重生命,呵護生靈的教育。
我認為本課的重點難點是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松鼠的可愛和作者的矛盾心理,感受人物的心靈美。
為了更好的突破重點難點,實現教學目標,我采用了情境教學法,朗讀感悟法,表演法來引導學生體會感受人物的心靈美,使他們受到美育熏陶,懂得“愛”不僅在于擁有,更重要的是給予付出。具體運用體現在我下面的教學流程之中。
一、導入新課,激發(fā)學習興趣
首先我運用多媒體課件展示松鼠的活動場面,把學生帶進歡快和諧的大自然之中,使學生更直觀的感受到松鼠的活潑可愛,從而激起學生的探知欲。隨后我提問:誰能用一兩個詞形容你所看到的松鼠?點將回答之后就導入新課:今天我們一起來看看課文里面的那知松鼠到底是怎樣呢?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理清文章敘述順序,把握課文主要內容。在此同時指導理解生字詞,掃清障礙。
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學生在初讀課文,理解生字詞之后,去討論交流文章的敘述順序和主要內容,使學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過程中理解課文,同時得到團結合作能力的鍛煉。最后,我通過小結使學生明白文章主要內容的概括必須是完整的句子,讓人明白你是說誰在干什么或者什么東西怎么樣。因為本班學生在概括文章主要內容時,經常出現句子不完整的現象。
三、直入重點段——第四自然段逮松鼠,體會松鼠的可愛。
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我設計了兩個問題:松鼠是一種怎樣的動物?作者對松鼠懷著一種怎樣的情感?然后讓學生仔細閱讀課文,討論交流,教師再小結反饋情況,使學生明白作者對松鼠的喜愛。學生再讀課文,邊讀邊找出描寫松鼠及我的動作的詞語,在理解這些動詞的基礎上,讓學生表演逮松鼠的情節(jié)。這樣一來迎合了學生表現欲強的心理,進一步激發(fā)學生的興趣,鍛煉了學生的表演能力。二來使學生更好的掌握一些詞語,如躡手躡腳,躥,癱坐,喘著粗氣等等,三來使學生把文字描述跟場景再現統(tǒng)一起來,可以更好的理解課文,同時促進學生寫作能力的提高。
四、指導學生在朗讀中品味語言,進入作者的內心世界。
我先讓學生聽配樂朗讀,讓感情的朗讀和音樂氛圍把學生帶進文中的情境,使學生與文章進行激情交流,初步體會作者內心的跌宕起伏。然后出示相關句子,指導朗讀、交流感受,進一步體會作者的心理變化。
例如“逮住了一只松鼠的我,心里當然異乎尋常的高興。”
這一句的朗讀,要求學生讀出高興的語氣,體會作者對松鼠的喜愛之情。
出示的第二個句子是“但我突然看到了兩道及其古怪的目光:像是絕望,像是乞求,更像是對我的蔑視和抗議!
引導學生把握作者的情感變化來朗讀,“絕望”“乞求”要感受到作者對動物的憐愛,“蔑視和抗議”是作者對自己行為的不滿,這一切情感變化都來源于作者對松鼠的愛。
第三個句子是:我的身體有點顫抖,手也像觸電般些縮回原處。
讓學生交流體會,作者為什么會有這種感覺?然后引導學生結合“松鼠的目光”去體會作者的心理,這時的“我”再也開心不起來了,在松鼠的目光中,我的心被震動了。
第四句:我長嘆一聲,終于把它放了。
在理解這一句時,我是這樣安排的:先提出問題“我因為愛松鼠而捉松鼠,可為什么現在又放了他?”讓學生討論。為了讓學生懂得“放”也是一種愛,而且是一種更深切,更高尚的愛。我又安排了松鼠活動場面和網袋里的松鼠兩個視頻,使學生親眼目睹重歸大自然后活潑可愛的松鼠和網袋里老實得想沒有了生命的松鼠,兩者進行對比。之后,出示一組補充句子的提型,
為了小松鼠能(),我把它放了。
為了小松鼠生活得(),我把它放了。
為了我們生活的大自然(),我把它放了。
這樣一來,學生就更容易理解“捉”一種自私的愛,而“放”是一種高尚的愛。學生在體會作者的情感變化的同時受到熱愛大自然,尊重生命,呵護生靈的教育。
作業(yè)布置是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板書設計的立意是簡單明了,使學生一目了然。
【《那只松鼠》說課稿】相關文章:
那只松鼠教案01-25
那只松鼠教學反思12-28
《松鼠》說課稿06-30
松鼠說課稿02-14
《小松鼠找花生》說課稿11篇05-24
五年級上冊《松鼠》說課稿范文(精選5篇)03-17
《吃掉那只青蛙》的讀書筆記11-17
《松鼠》教案01-13
松鼠優(yōu)秀教案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