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高一數(shù)學圓的標準方程說課稿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就有可能用到說課稿,說課稿是進行說課準備的文稿,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說課稿應該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高一數(shù)學圓的標準方程說課稿,歡迎大家分享。
高一數(shù)學圓的標準方程說課稿1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與作用
《圓的標準方程》是在學習《直線與方程》等知識的基礎上對解析幾何進一步深入認識,提高學生運用方程思想、等價轉化思想、數(shù)形結合的思想研究解析幾何的能力,為后來進一步學習圓錐曲線奠定基礎。
2、學習重點、難點
學習重點:圓的標準方程的求法及其應用。
學習難點:如何運用坐標法研究圓的問題。
二、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讓學生理解圓的標準方程的推導,并能正確使用標準方程解決簡單問題。
2、能力目標:
、龠M一步培養(yǎng)學生用坐標法研究幾何問題的能力;
②使學生加深對數(shù)形結合思想和待定系數(shù)法的理解;
、弁ㄟ^運用圓的標準方程解決實際問題的學習,培養(yǎng)學生觀察問題、發(fā)現(xiàn)問題及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3、情感目標:
①培養(yǎng)學生勇于探究問題的能力,學會在錯誤中反思并獲得學習自信;
、谠鰪妼W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學習的樂趣。
三、教法、學法分析
1、學情分析
學習基礎:學生在初中時對圓有了初步的認識,學生通過必修二的第三章“直線的方程”的學習,對解析法有了初步認識,但是對于解析幾何的解題方法,學生接觸不多;
學習障礙:對同一問題的不同分析方法形成思維的多樣性較弱。
2、教法
學生為主體的探究性學習模式。
四、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引入課題)
畫一畫:分別由兩個學生在黑板上各畫一個圓。
問題1:初中幾何中圓的定義是什么?確定圓的要素有幾個?
問題2:我們如何用坐標法來研究圓呢?(小組交流,學生代表到臺前講述)
(二)深入探究(探究圓的方程,獲得新知)
方法一:坐標法:由兩點間的距離公式,
方法二:圖形變換法;
方法三:向量平移法
(三)應用舉例(鞏固提高)
I.直接應用(內化新知)
例1.寫出圓心為A(2,-3),半徑長等于5的圓的方程,并判斷點M1(5,-7),M2(設計意圖:幾何法角度分析點與圓的位置關系:討論圓心離原點的距離d與半徑r的大小;
坐標法角度分析點與圓的位置關系:討論將點的坐標代人方程的式子與II.靈活應用(提升能力)
例2.已知圓心為C的圓經(jīng)過點A(1,1)和B(2,-2),且圓心C在直線上,求圓心為C的圓的標準方程。
設計意圖:這是課本中的例3,書中用幾何法直接求得圓心C的坐標和半徑大小,從而得出圓的方程。我們還可以讓學生用坐標法(待定系數(shù)法)求圓的方程,在尋求待定系數(shù)法的等式時又有多種思考途徑:圓的幾何意義(半徑相等或對稱性);向量的運用(數(shù)量積相等或垂直向量內積為零)。
當學生的解法出現(xiàn)得較多時,引導學生歸類:幾何法與待定系數(shù)法。
解法歸類后提出要求:書中例2你還有幾種解法,課后小組內進行交流。
(四)反饋訓練(形成方法)
練習:課本P120第4小題:已知△AOB的頂點坐標分別是A(4,0),B(0,3),O(0,0),求△AOB外接圓的方程。
練習的1,2,3小題課后獨立完成,小組交流。
設計意圖:由初中所學的不共線的三點唯一確定圓升華到可以唯一求得圓的標準方程,進一步鞏固舊知并明確要求得圓的標準方程需要三個條件。
(五)小結反思(拓展引申)
1.課堂小結:
(1)圓心為C(a,b),半徑為r的圓的標準方程為:
當圓心在原點時,圓的.標準方程為:
(2)求圓的方程的方法:
、俅ㄏ禂(shù)法(坐標法);
、趲缀畏
2.分層作業(yè):
(A)鞏固型作業(yè):課本P120練習1,2,3(獨立完成后組內交流);
課本習題4.1A組2,3.B組1,2.(獨立完成后教師閱
(B)思維拓展:
1.用平面幾何知識證明:三角形三邊中垂線交于一點.
2.已知圓的方程是,求經(jīng)過圓上一點的切線的方程.
(C)預習:課本4.1.2圓的一般方程.
五、評價分析
設計理念:
1.數(shù)學課堂是學生學習數(shù)學知識、運用數(shù)學方法、體會數(shù)學思想的過程,教師的責任在于激發(fā)學生的主體意識,召喚學生的學習熱情。
2.高效的數(shù)學課堂實際上是學生高效學習的一個歷程,教師要善于幫助學習尋求適合的、高效的學習方法。
3.數(shù)學學習是一個思維碰撞的過程,教師設計出適合學生的情感體驗節(jié)點,努力讓學生心動而神動,營造出師生心靈共振的景象。
設計思路:
圓是學生比較熟悉的曲線,初中平面幾何對圓的基本性質作了比較系統(tǒng)的研究,因此這節(jié)課的重點確定為用坐標法研究圓的標準方程及其簡單應用。首先,在已有圓的定義和求軌跡方程的一般步驟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探究獲得圓的方程,然后,利用圓的標準方程由淺入深的解決問題,并通過圓的方程確定的多樣性激活學生思維、激發(fā)探究興趣、領悟數(shù)學的靈動性。另外,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理性思維,我分別在探究圓的標準方程時和例1中,設計了由特殊到一般的學習思路,培養(yǎng)學生的歸納概括能力。在問題的設計中,我用一題多解的探究,縱向挖掘知識深度,橫向加強知識間的聯(lián)系,培養(yǎng)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并且使學生的有效思維量加大,隨時對所學知識和方法產(chǎn)生有意注意,能力與知識的形成相伴而行,這樣的設計不但突出了重點,更使難點的突破水到渠成.
本節(jié)課的設計了五個環(huán)節(jié),以問題為紐帶,以探究活動為載體,使學生在問題的指引下、把探究活動層層展開、步步深入,充分體現(xiàn)以以學生為主體的指導思想。學生學習知識的過程是學生操作、觀察、發(fā)現(xiàn)、分析、解決問題的過程,在解決問題的同時鍛煉思維.提高能力、培養(yǎng)興趣、增強信心。
高一數(shù)學圓的標準方程說課稿2
。ㄒ唬┱f教材
1、教材結構編排:
本節(jié)課位于直線方程之后和圓的一般方程之前,學習直線方程為后邊學習圓的方程奠定了基礎,而學好圓的標準方程是為了進一步學習圓的一般方程和切線方程打好基礎,因此在結構上起承上啟下的作用。
2、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掌握圓的標準方程,并能根據(jù)圓的標準方程寫出圓心坐標和半徑、
。2)已知圓心和半徑會寫出圓的標準方程、
能力目標:
(1)培養(yǎng)學生數(shù)形結合能力、
(2)培養(yǎng)學生應用數(shù)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情感目標:
。1)培養(yǎng)學生主動探究知識,合作交流的意識。
。2)在體驗數(shù)學美的過程中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
3、教學重點
。1)圓的標準方程
。2)已知圓的標準方程會寫出圓的圓心和半徑
。3)已知圓心坐標和半徑會寫出圓的標準方程
4、教學難點
(1)圓的標準方程的推導
。2)圓的.標準方程的應用
(二)說教法
本節(jié)課采用講練結合,啟發(fā)式教學
(三)說學法
1、主動探究學習
2、小組合作學習
。ㄋ模┱f教學過程
1、導入
通過鐘表的圖片讓學生了解鐘表的指針頭運行的軌跡是一個圓,第二個鐘表是讓學生了解圓是一系列的點來構成的,第三個圖是抽象出圓是由動點運行的軌跡有此形成圓的定義。
2、知識銜接
。1)圓的定義,圓上的點具備的特征性質
。2)平面上兩點間的距離公式
通過復習為后邊推導圓的標準方程奠定基礎,降低難度。
3、新課學習
。1)推導圓的標準方程(化解難點)
怎么推出圓的標準方程,為了降低難度,可以把圓看成一個動點,既然是動點,那他的坐標是變化的,就用(x,y)表示,既然是圓上的點就應具備圓的特征性質即|CM|=r接下來就容易推出圓的標準方程。
。2)圓的標準方程(突出重點)
先分析它的結構,圓心的橫縱坐標及半徑與圓的標準方程之間的關系。為了鞏固這個知識安排兩個練習,練習一是已知圓心坐標及半徑寫出圓的標準方程,練習二是已知圓的標準方程寫出圓的圓心坐標和半徑
。3)為了加強知識的應用,我加了一道用圓的標準方程解決實際問題的例子。這道題也是有難度的,為了降低難度,我給學生建立坐標系,讓學生寫出圓的標準方程,分組討論,最后得出結論。
。4)小結本節(jié)的重點知識
。5)根據(jù)所學為了加強鞏固,適當?shù)牟贾米鳂I(yè)
。ㄎ澹┱f板書設計
正中間是題目圓的標準方程,左邊是圓的標準方程,及確定圓的條件,右邊是例子及演板的地方,這樣設計的目的是醒目,大家一看就知道本節(jié)課的重要內容。
高一數(shù)學圓的標準方程說課稿3
我說課的題目是上海教育出版社中職教材試用本數(shù)學第二冊,第四章第一節(jié)《圓的標準方程》,說課內容分成教材分析、教法分析、學法分析、教學過程四個部分。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解析幾何是通過建立直角坐標系把幾何問題用代數(shù)方法解決的學科。圓是同學們已經(jīng)熟悉的幾何圖形,有許多幾何性質,這些性質在日常生活、生產(chǎn)和科學技術中有著廣泛的應用。圓也是體現(xiàn)數(shù)形結合思想的重要素材。推導圓的標準方程需要在直線的學習基礎上進行,基本模式和理論基礎從直線引入。同時和今后的直線與圓等課程有重要聯(lián)系。因此本節(jié)課具有承前啟后的作用,是本章的關鍵內容。在本單元的地位和作用,結合職一年級學生的特點,我從以下三個角度制定教學目標:
2.教學目標
根據(jù)教學大綱和學生已有的認知基礎,我將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確定如下:
知識目標:經(jīng)歷圓的標準方程的推導過程,學會點與圓的位置關系的判定方法。
掌握圓的標準方程及其求法;能根據(jù)圓心、半徑寫出圓的標準方程。
能力目標:體會用解析法研究幾何問題的方法,理解數(shù)形結合思想。
情感目標:運用圓的相關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提高觀察問題、發(fā)現(xiàn)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學習數(shù)學的熱情和民族自豪感。
3.教學重點、難點及關鍵
我將本課的教學重點、難點確定為:
、僦攸c:掌握圓的標準方程及其推導方法,
、陔y點:圓的標準方程的應用。
二、教學方法分析
在教法上,主要采用研究性和啟發(fā)式教學法。以啟發(fā)、引導為主,采用提問啟發(fā)的形式,逐步讓學生進行研究性學習。結合圓的定義自己推導圓的標準方程。
讓學生根據(jù)教學目標的要求和題目中的已知條件,主動地去分析問題、討論問題、解決問題。例題安排由易至難,采用變式題形式,形變神不便,層層遞進,深入分析。在應用問題的安排上,啟發(fā)討論的同時,體會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干,從而激發(fā)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三、學法分析
我所任教的班級是金融一年級,學生已具備了直線的相關知識。學生的基本運算過關,可是主動思考問題能力較薄弱。因此本堂課我主要運用引導、啟發(fā)、情感暗示等隱性形式來影響學生,多提供機會讓學生去想、去做,給學生參與教學過程、發(fā)現(xiàn)問題、討論問題提供了很好的機會。這不僅讓學生對所學內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且能力得到培養(yǎng),素質得以提高,充分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熱情,讓學生學會學習,學會探索問題的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
四、教學程序
1、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興趣。
問題一:直線學習過程中已經(jīng)借助平面直角坐標系體會用代數(shù)法研究幾何問題,圓如何用代數(shù)法研究?
問題二:在我們現(xiàn)實生活中有許多蘊含圓方程的實例,比如趙州橋,它的圓方程是什么樣的?通過本堂課的學習我們就能得到答案。
通過提出這兩個問題,打開學生的原有認知結構,為知識的創(chuàng)新做好了準備;同時打下鋪墊,在我們生活中,有許多實例蘊含著圓方程,設計意圖:數(shù)學來源于生活,有趣的生活情境,激發(fā)學生好奇心和強烈的求知欲,讓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情境中學習數(shù)學,從而使教材與學生之間建立相互包容、相互激發(fā)的關系。讓學生既認識了生活中的數(shù)學,又大膽而自然地提出猜想。
2、探索實踐,推導方程。
讓學生觀察幾何畫板畫圓的過程,抽象得出圓的定義。讓學生總結出圓的定義并結合兩點間的距離公式,逐步推導出圓的標準方程。
圓心是C(a,b),半徑是r,求圓的標準方程:
注:當圓心在原點時,圓的標準方程為:
3、實踐應用,鞏固提高。
復習:點P與圓:的位置關系(由點與圓心C(a,b)的距離判定)
(1)點P在圓內,則|PC|<r
(2)點P在圓上,則|PC|=r
(3)點P在圓外,則|PC|>r
設計意圖:從基本入手,熟悉圓的標準方程,以及點與圓位置關系等基本性質。
穿插課堂練習,反復鞏固新知。
1.口答下列各圓的標準方程
。1)圓心在(8,-3),半徑為6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圓心在(0,2),半徑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圓心在原點,半徑為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判斷下列方程是否表示圓,如果是,寫出圓心坐標和半徑,并判斷原點(0,0)與圓的位置關系。
設計意圖:第一題是直接給出圓心坐標和半徑求圓的標準方程,第二題是給出圓的標準方程求圓心坐標和半徑,這兩題比較簡單,可以安排學生口答完成,目的是先讓學生熟練掌握圓心坐標、半徑與圓的標準方程之間的關系,為后面探究圓的切線問題作準備。
設計意圖:3道變式例題,形變神不變。通過鞏固練習,讓學生自己體會出本堂課的重點求圓標準方程的關鍵條件。
例3如圖為著稱于世的趙州橋的示意圖,圓拱跨徑AB(橋孔寬)為37.0m,拱高OP=7.2m,如以AB為x軸,線段AB的垂直平分線為y軸,建立平面直角坐標系,求趙州橋圓拱所在的圓的方程。
設計意圖:與情境引入時相呼應,聯(lián)系到生活實例,使學生進一步體會圓方程的應用。同時趙州橋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提升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4、課堂小結,回味無窮。
。1)圓心為C(a,b),半徑為r的圓的標準方程為:
。2)當圓心在原點時,圓的標準方程為:
。3)數(shù)形結合的思想方法
5、回家作業(yè),課后鞏固。
練習冊P7.習題7.3(1)/1、2、3、4
【高一數(shù)學圓的標準方程說課稿】相關文章:
圓的標準方程說課稿(通用10篇)08-28
圓的標準方程教學反思03-03
圓及其標準方程教案02-11
《雙曲線及其標準方程》的說課稿01-17
小學數(shù)學《圓的面積》說課稿05-23
《方程的意義》說課稿05-30
《簡易方程》說課稿04-14
方程的意義說課稿03-04
圓的認識說課稿05-27
《圓的面積》說課稿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