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壺口瀑布》教學反思(通用5篇)
隨著社會不斷地進步,教學是我們的工作之一,反思過去,是為了以后。那么應當如何寫反思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壺口瀑布》教學反思(通用5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壺口瀑布》教學反思1
在結束《壺口瀑布》的公開教學后,我的內心是很復雜的。一方面,我告訴自己“公開教學已經結束,該放松了”;另一方面,我卻覺得有一塊更大的石頭壓在自己心上。 《壺口瀑布》是上海市新教材初中語文八年級下的一篇散文,作者是梁衡。全文描寫了作者兩次在壺口瀑布看到的景象,描繪了一個剛柔并濟、多姿多彩的壺口瀑布,抒發(fā)了作者的人生感悟。于是,我在設計教學時,將教學目標設定為:
1、抓住關鍵句,品味文章優(yōu)美的語言,并讀出自己的感受。
2、理解作者借自然奇觀,所表達的對于人生的思考和對于民族精神的歌頌。為了達到這一目標,我計劃以朗讀為手段,以學生的感受為主線,從文中的關鍵語句著手,來解析文章。在教學設計中,我準備從四個層次上引導學生談感受:
。1) 聽介紹,看“壺口瀑布”圖片,用一個詞談感受;
(2) 讀“第一次看瀑布”,體會瀑布的雄偉磅礴;
。3) 重點讀“第二次看瀑布”,理解多姿多彩的壺口瀑布,實際上還象征了種種的人生的態(tài)度。
。4) 升華感受:壺口瀑布還是我們中華民族的象征,是中華民族“壓而不服”的體現。但在實際教學后,我卻發(fā)現我想引導學生解析文章的目標并未能如愿實現。仔細想來,我覺得在第三個層次的談感受中,完成上出現了問題。學生在讀了“第二次看瀑布”后,未能如我所愿地體會到“壺口”中那千姿百態(tài)的水象人。
究其原因,我認為有以下幾條:
1、朗讀開展不深入!白x”是學生領會文章的主要手段之一,要讓學生較好地領悟這篇文章,應當讓學生多讀。但在實際教學中,教師的范讀過多。課堂應該是學生學習、實踐的場所,講臺不應是教師的舞臺。但在教學中,我卻常常忽略這一點。我總是以為教師的有感情的朗讀,能引起學生的閱讀興趣,但我沒有注意“引起學生的閱讀興趣”的目的還是讓學生能更好地去學習文本。因此,在教學中,教師過多地范讀,不僅耗費了時間,還剝奪了學生朗讀的權利。雖然,在教學中,我也試圖讓學生讀,但由于缺乏指導,特別是缺乏對關鍵詞句的重點朗讀,學生的朗讀(無論是齊讀還是個別讀)還是沒有明顯的突破,只是在低層次上的重復,對于文章的把握沒有明顯幫助。
2、關鍵語句把握不準確,導致學生的感受徘徊于低層次。一些語句是解讀文章的關鍵,只有抓住這些語句,文章才能迎刃而解。在《壺口瀑布》中, “第二次看瀑布”是文章的重點!暗诙慰雌俨肌敝械牟糠终Z句,如:“……先跌在石上,翻個身再跌下去,三跌,四跌,一川大水硬是這樣被跌得粉碎,……”,“……又有一些各自奪路而走的,乘隙而進的,折返迂回的,……”,“……或鉆石覓縫,汩汩如泉;或淌過石板,潺潺成溪;或被夾在石間,哀哀打漩;還有那順壁掛下的.,亮晶晶的如絲如縷……”都是關鍵的語句,只有抓住這些語句,“壺口瀑布”的種種形態(tài)才會更形象具體,才會引發(fā)學生的由水到人的聯(lián)想。所以,這些語句是值得好好玩味體會。但在教學中,我對于這些語句的關注程度無疑是不夠的。我在沒有充分分析體會這些語句的基礎上,放手讓學生去談體會;在發(fā)現學生理解存在問題后,又沒有扎扎實實地回到關鍵語句,仔仔細細的進行分析;卻為了保證下一環(huán)節(jié)能順利實施,讓學生在草草談了幾句后,匆匆點破。該抓的不抓,該分析的沒分析,所以,課堂教學給人一種空發(fā)議論的感覺。這一點從許多學生的課堂發(fā)言上可以明顯感覺到。
3、文章處理存在缺陷。在文章教學中,我將課文的最后一段在給學生的材料上刪除了。我之所以如此安排,我覺得最后一段寫得相當精彩,是作者感想的集中體現。學生在讀到最后一段時,會深深為文字所吸引,會被作者的思想所打動。但這樣一來,學生的視線將集中于最后一段,前面的文章分析將索然無味。同時,我在設計時想借最后一段把課堂教學的境界拔高到民族精神教育的高度。但現在反觀這一設計,確實存在問題。如步老師所說:這一設計破壞了文章的整體結構,反而給學生的理解設置了障礙。
從以上三點來看,我覺得在今后的教學中我要注意:
1、教師的讀是為學生服務的,不應該喧賓奪主。
2、文章的解析應著重于關鍵語句的理解玩味,在讀懂關鍵語句,把握文章主旨的前提下,再激發(fā)學生的感受,不應該要求學生空發(fā)議論。
3、對于文本的處理要站在學生立場上,大膽設計,反復思考,防止不恰當的設計增加學生的理解難度。
總之,本次課堂教學存在許多缺陷,這篇反思可能是掛一漏萬的。但發(fā)現缺陷就意味著自己的成長。謝謝于老師,謝謝各位學友,希望能聽到大家的意見。
《壺口瀑布》教學反思2
梁衡的壺口瀑布寫的很美。梁衡用生動的文字把壺口瀑布磅礴的氣勢,壯美的畫面呈現了出來。而這篇課文并不僅僅是一篇寫景散文,更是抒情,梁衡由寫壺口瀑布上升到對我們偉大的民族精神的歌頌。讀來令人振奮。這么有意義的一篇文章卻上的死氣沉沉,這是我沒有預想到的。為什么?問題肯定出在了我的教學設計上。
本節(jié)課,我的設計思路是:
一、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對壺口瀑布的壯美由直觀感受。
我引用了評價壺口的詩句、播放了壺口瀑布景觀的視頻。通過這些呈現,學生在腦海中應該有壺口瀑布的畫面。
二、賞析文本,品味語言美。這是本節(jié)課的重點教學環(huán)節(jié)。
通過對文本中關鍵語句的品析,感受壺口瀑布在聲音、氣勢上的特點。并學習作者的這種寫景手法。
可是,本節(jié)課就偏偏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上的最沉悶。一方面,學生可能沒有領會我的問題指向。這是我在搭建平臺的失敗,是我不了解學情。
改進:通過對第一次的詳細品析,為學生自主合作學習第二次做鋪墊。品析第一次的關鍵問題:作者第一次在參觀壺口瀑布是雨季,雨季的壺口瀑布給作者留下了怎樣的印象?作者寫了壺口瀑布的哪些方面?作者是如何寫的?
。ㄉA設:“什么也看不見,什么也聽不見”師追問“真的是什么也沒看不見,什么也聽不見嗎”生:“不是,作者看見了河水像一鍋沸水。浪沫橫溢”聽見了濤聲如雷、震耳欲聾師追問“看見了聽見了說明作者從聽覺、視覺角度給我們呈現了壺口瀑布的“氣勢磅礴、聲震如雷的特點。那么在我們剛才的討論當中,我們分析出了作者是從多感官角度寫壺口瀑布,那么,除了這多感官的寫法,本段還能不能發(fā)現其他的寫景手法?生:“修辭、側面描寫”)如果這些預設達成,那么我們繼續(xù)學習作者的對壺口瀑布的第二次描寫。通過小組合作完成第二次寫景的'品析。
如果這樣設計,可能課堂就活躍了起來,學生的思維就打開了,懂得找關鍵語句來品析,分析語句寫了壺口瀑布的哪些特點。唉遺憾留在下次彌補吧。
三、感悟主旨。
這個問題的突破口在課文的第五節(jié),作者由水寫到腳下的石頭,其實,作者通過寫石來寫水,側面表現水的頑強、堅韌的意志。這里可以呈現被水侵蝕的石的圖片,給學生帶來一種視覺上的沖擊,更能深刻感受水的力量。從而理解以水喻人,贊美人如水般的品格。
最后一小節(jié)做總結主旨。
一堂課的好壞關鍵在合理的教學設計。備課時,既要吃透文本,更要關注學生,想方設法調動學生思維,否則,一堂課只能是教師一人的獨角戲,學生是看客,就談不上教學目標達成度。
《壺口瀑布》教學反思3
《壺口瀑布》寫景細膩,通過多角度觀察,運用多種修辭手法,抓住景物特征寫出了壺口瀑布的聲勢形力,給人以身臨其境的感覺,通過壺口瀑布透視了黃河博大寬厚的雄壯之美,再由黃河的'性格聯(lián)想到挾而不服、壓而不彎、遇強則抗、勇往直前的民族精神,抒發(fā)了對黃河的熱愛,對中華民族偉大精神的贊美之情。這不僅是一篇有新意的游記,更是一篇帶給人啟迪的哲理散文。
《壺口瀑布》教學反思4
對于《壺口瀑布》這節(jié)課來說,我花費在品讀賞析這一環(huán)節(jié)的時間較長,以至于后面環(huán)節(jié)的處理很是匆忙草率!反思一下,一切偶然皆是必然!源于平時的課堂教學太過隨性,不注意適時收控!這一點,在今后的教學過程中,我要不斷修煉,懂得掌控課堂,收放自如!
“教而不研則淺”,這節(jié)課的'不足之處還有很多,比如:評價學生的語言太過單一,缺乏概括性;教學設計過于花哨,不切實際;凸顯的自身的專業(yè)素養(yǎng)不夠,文化底蘊需要積淀……
付出不一定成功,但一定會有所收獲!能得到特級教師肖培東老師的點評和指導,真是三生有幸!同時也特別感謝濟南名師滕南老師長達半個小時的有針對性的電話語音點評指導!專家之聲,高屋建瓴,如沐春風,如飲佳釀,醍醐灌頂!
《壺口瀑布》教學反思5
一、語文課堂“活”起來
課堂有預設,有生成,給生成留下足夠多的空間。經得起課堂的“風浪”,敢于放手讓學生多想多交流,不怕出錯犯錯,這是課堂的“放”。根據課堂中具體情況,結合自己的預設,把學生引到課堂核心知識點,這是課堂的“收”!笆铡弊匀,才能讓一節(jié)課靈動起來,“活”起來。磨課的過程中,有一版的課件做的非常細致,每一個重點的突破都體現在課件上。試課時,一節(jié)課拉著學生奔向設定好的路線。整堂課上的學生累,講課的老師累,聽課的老師更累。在之后的講課中,我將盡最大努力去細讀文本,全方位的讀透文本。講課過程中,不管學生的思路是飄到天邊還是深潛海底,我們都要把他們有序的領回來,引至課文核心要點。
在《壺口瀑布》實際的課堂中,我課堂中“收”“放”能力亟需再提升!盎睢闭n堂才是真正激發(fā)學生讀文本、探究文本的興趣,發(fā)揮他們學習主體作用。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二、語文課堂多些直觀感知
初中階段學生思維活動許多情況下還需要具體直觀的感性經驗直接支持,他們對直觀形象材料的記憶要優(yōu)于對抽象材料的記憶。因此,在課堂中我們要根據他們的認知發(fā)展特點給給他們提供具體可感的材料,幫助他們理解文本。其一,《壺口瀑布》課堂中,我結合學生的特點展示壺口瀑布的視頻讓他們感受瀑布,然后再進入文本細讀。其二,《壺口瀑布》課堂中,引導學生各種方式的讀去感受文本。在學生集體朗讀的'過程中,應該再進行細致的指導效果會更好。比如說分組朗讀,男生讀表現壺口瀑布雄壯美的部分,女生讀表現壺口瀑布柔和美的部分。
三、語文課堂多些趣味
課堂教學中將知識性與趣味性結合起來,用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授課。壺口瀑布是黃河上的一處勝景,雄壯美與柔和美兼具,剛與柔兼濟。趣味點之一,美景動人心。借助多媒體,展現壺口瀑布的美麗壯觀。趣味點二,借助學生自身的寫作經歷,來賞析《壺口瀑布》寫作的獨特。趣味點三,以簡筆畫的形式展示兩種觀景角度。在《壺口瀑布》實際課堂中,趣味點三讓學生展示簡筆畫的過程不夠出彩。兩位同學畫的思路清晰,畫工很好,但都是用鉛筆畫的,給大家展示的時候后面同學沒看清楚。因此,在學生創(chuàng)作簡筆畫時應提醒學生用彩色筆,讓學生自己講解自己的思路,這樣能更好的幫助他們識記重點知識。
【《壺口瀑布》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壺口瀑布》課后教學反思范文06-02
壺口瀑布教案02-28
壺口瀑布的導游詞03-06
壺口瀑布導游詞03-02
黃河壺口瀑布導游詞02-05
山西壺口瀑布導游詞05-30
陜西壺口瀑布導游詞05-04
《大瀑布的葬禮》教學反思02-25
《大瀑布的葬禮》教學反思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