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北京版三年級數學上冊教案設計《千米的認識》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北京版三年級數學上冊教案設計《千米的認識》,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教學目標:
1、學生在已經認識了米、分米、厘米及毫米的基礎上學習長度單位“千米”,知道千米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初步建立1千米(公里)長度的觀念,知道1千米(公里)=1000米。通過實踐活動使學生掌握測量1千米的方法。
2、通過教學,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想象能力和合理推理的能力以及實際測量和估測能力。
3、滲透數學知識來源于生活實踐的思想,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觀念 。
教學重點:
建立1千米的長度觀念。
教學難點:
體驗1千米有多遠?
教學方法:
講授、交流、談話、操作、指導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師:小朋友,我們已經學過了哪些長度單位?誰能從大到小說說這些單位?什么時候要用到這些單位?
米(旗桿)、分米(課桌高)、厘米(書)、毫米(硬幣厚度) 誰能比劃一下1米、1分米、1厘米、1毫米到底有多長? 測量這些物體的長度(高度)用什么單位比較合適? 那如果要測量從溫縣到鄭州的距離,用哪個單位合適呢?
今天我們要來認識長度單位家族中的另一個新朋友------千米(板書:千米的認識)
二、講授新知
。ㄒ唬┙1千米的觀念
1、師:誰知道繞我們學校的跑道跑一圈是多少米?(400米)那跑兩圈半呢?請你把它寫在紙上。
。▽W生會出現2種答案:1000米、1千米)
師:你覺得這兩種答案都正確嗎?為什么?
得出:1千米=1000米
2、誰來讀一讀:讀時區(qū)分1 千米和1000 米(個別讀、全班讀)
3、米可以用字母m表示,千米也有它自己的表示方法:km 1千米=1000米還可以怎么表示?(1 km = 1000 m)
4、(1)課間到操場上走一走、測一測,實際感受一下1千米的長度。
。2)引出10個100米是1000米,1000米就是1千米。
板書:1千米=1000米
。3)長度單位間的進率
出手指操,讓學生做一做,知道長度單位間的進率。(同桌戶說,增加記憶)
5、估一估
1千米的距離
同桌互說:
。1)從校門口到什么地方大約是1千米?
。2)你家到校門口大約是幾千米?
6、做一做
。1)( )個100米是1千米。
。2)( )個200米是1千米。
(3)( )個50米是1千米。
(4)( )個500米是1千米。
(5)我們學校的跑道一圈長200米,沿跑道走( )圈就是1千米。
三、鞏固拓展
1、出示小常識(你知道嗎?)
2、練一練(連線)
學生獨立做,集體訂正。
3、填上合適的長度單位。
4、判斷正誤。
四、課堂小結
這節(jié)課你學到了什么?有什么收獲?
知道了多長的距離大概是1千米,那我們小朋友跑1千米需要幾分鐘,走1千米需要幾分鐘呢?下課或放學后小朋友去跑一跑、走一走,并把你的結果告訴老師或你的同學。
板書設計:
千米的認識
1000米=1千米
【北京版三年級數學上冊教案設計《千米的認識》】相關文章:
北京版三年級數學上冊教案《千米的認識》04-04
數學三年級上冊《千米的認識》教案02-13
北京版五年級數學上冊教案設計《方程》01-17
《千米的認識》數學教學反思02-06
小學三年級數學上冊千米的認識教學反思06-01
北京版五年級數學上冊教案設計《平均數》01-17
三年級數學《千米的認識》教案04-08
《千米的認識》數學教學反思8篇04-16
《千米的認識》數學教學反思12篇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