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五年級數(shù)學教案:多邊形面積計算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教案有利于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動的開展。那么優(yōu)秀的教案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五年級數(shù)學教案:多邊形面積計算,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五年級數(shù)學教案:多邊形面積計算1
一、教學內容
本單元主要引導學生推導平行四邊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積公式,應用公式計算有關圖形的面積,并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這部分教材分四段安排:
第一段,為教材第12~14頁的例1、例2、例3和練習二,主要教學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
第二段,教材第15~18頁的例4、例5和練習三,主要教學三角形的面積計算。
第三段,教材第19~21頁的例6和練習四,主要教學梯形的面積計算。
第四段,本單元的整理與練習。
此外,還安排了實踐與綜合應用“校園的綠化面積”,幫助學生綜合應用學過的各種圖形的面積公式,解決一些稍復雜圖形的面積計算問題,進一步體會這部分內容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價值。
二、教材的編寫特點和教學建議
1.由扶到放,引導學生逐步掌握多邊形面積計算的一般策略。
教學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時,由于學生還沒有“通過轉化推出面積公式”的意識,相關的學習經驗比較少,所以既要有宏觀的策略指導,也要有具體的方法點撥。即,先要讓學生認識到“可以通過轉化推出面積計算方法”,再讓學生學會“怎樣轉化”。這部分教材安排了三道例題,例1通過比較兩組圖形的面積是否相等,引導學生進一步明確:有些復雜的圖形可以通過“分和移”轉化成相對簡單的圖形。例2通過動手操作,引導學生掌握把平行四邊形轉化成長方形的具體方法。例3通過進一步的操作,引導學生經歷“猜想、驗證、初步歸納、分析推理、得出公式的過程。
教學三角形的面積計算時,考慮到學生已經具有“通過轉化推出面積計算方法”的意識和經驗,缺少的僅是具體的轉化方法,所以教材著重指導“怎樣轉化”。這部分內容安排了兩道例題。例4通過計算平行四邊形中三角形的面積,啟發(fā)學生領悟到:一個平行四邊形可以分成兩個完全一樣的三角形;反過來,兩個完全一樣的三角形能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例5則通過分組操作,引導學生再次經歷“猜想、驗證、初步歸納、分析推理、得出公式”的過程。
教學梯形面積時,考慮到學生不僅有“通過轉化推出面積計算方法”的意識和經驗,而且把梯形轉化為平行四邊形的方法與把三角形轉化為平行四邊形的方法是類似的,所以教材只安排了一道例題,讓學生自主操作并探索梯形的面積公式。
2.要讓學生經歷公式推導的過程。
多邊形面積公式的推導過程有著極為豐富的數(shù)學內涵。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這一個過程,不僅能鍛煉數(shù)學思維、發(fā)展空間觀念,而且有利于學生領悟一些基本的數(shù)學思想方法,增強理性精神和創(chuàng)新意識。因此,要把吸引學生參與推導過程作為教學多邊形面積計算的重要內容和目標。以三角形面積公式的推導為例,首先要讓學生體會到:要求三角形的面積,可以先想辦法把它轉化為平行四邊形或長方形。而這一點可以通過例4的教學得以實現(xiàn)。教學時,可以先讓學生用公式或數(shù)方格算出圖中每個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再讓學生直觀判斷每個涂色三角形的面積。使學生在判斷以及表達判斷理由的過程中初步認識到:平行四邊形可以分成兩個完全一樣的三角形。由此,啟發(fā)學生進一步思考:是不是所有的平行四邊形都能分成兩個完全一樣的三角形呢?讓學生通過動手操作驗證此前的初步認識。在此基礎上,提出:如果給你兩個完全一樣的三角形,你一定能拼成平行四邊形嗎?讓學生在操作中進一步明確:用兩個完全一樣的三角形一定能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從而為下面的操作活動提供思考的基礎。教學例5時,可以先讓學生從附頁中任選一個三角形剪下來,并提問:你選的這個三角形可以與例5中的哪個三角形拼成平行四邊形?學生操作后,要求算出每個三角形以及拼成的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并把相關數(shù)據(jù)填在例題的表格中,從而建立初步猜想:三角形的面積都可以用“底×高÷2來計算嗎?然后,引導學生綜合小組內同學得到的數(shù)據(jù),驗證上面的猜想,并初步歸納出結論。最后,組織討論教材提出的三個問題,使學生在合乎邏輯的推理中,進一步確認公式是正確的,并感受數(shù)學思考的嚴密性。
3.要充分發(fā)揮方格圖(點子圖)的作用。
教材利用方格圖設計的練習主要有以下幾種形式:第一,在方格圖上給出一個圖形,要求學生畫出與它面積相等的其他圖形。如,第14頁第1題,第23頁第4題。第二,在方格圖上給出一組圖形,要求學生判斷這些圖形的大小關系。如,第17頁第5題,第21頁第2題,第22頁第1題。第三,要求學生在方格圖上自主設計圖形。如第17頁第6題等。這些練習的優(yōu)點在于:第一,有利于學生把注意力集中在對圖形相互關系的思考上,從而避免一些具體測量活動對數(shù)學思考本身的干擾;第二,有利于學生通過反復嘗試,在不斷的調整中作出正確的選擇;第三,便于學生直觀地驗證操作和思考的結果。教學時,一要讓學生多準備一些這樣的方格紙,以便隨時開展此類活動;二要鼓勵學生在自主探索的基礎上,自覺總結解決問題的有效策略。例如,第23頁第4題,圖中長方形的面積是15平方厘米,要使畫出的平行四邊形面積與這個長方形相等,關鍵是讓平行四邊形底與高的乘積等于15;要使畫出的三角形面積與這個長方形相等,關鍵是讓三角形底與高的乘積等于30(15×2);要使畫出的梯形面積與這個長方形相等,關鍵是讓梯形上、下底之和與高的乘積等于30(15×2)。
4.怎樣處理推導多邊形面積公式的不同方法?
多邊形面積公式的推導方法是多樣的。教學時,可以選擇合適的機會,采用合適的方式,幫助學生對此有所體會,以拓寬解決問題的思路,增強自主探索的興趣。首先,可以通過教學第16頁的“你知道嗎”,引導學生初步認識到:多邊形面積公式的推導方法不是惟一的。具體教學時,可以先演示“以盈補虛”的過程,引導學生領悟“要使‘盈’和‘虛’相等,就先要找到三角形相應邊的中點”,這是解決問題的前提和關鍵。在此基礎上,重點討論轉化后的長方形的長、寬與原三角形底、高的關系,明確:長方形的長等于三角形的高,長方形的寬等于三角形底的一半,因為長方形面積等于長×寬,所以三角形面積等于“半廣以乘正從”,即等于底×高÷2。其次,在教學第25頁的思考題時,適當提示不同的轉化方法。例如,推導梯形面積公式,可以先出示如下圖的幾個圖形,啟發(fā)學生看圖說說圖形轉化的過程,再討論轉化前、后圖形的關系。
也可以先讓學生照樣子剪一剪,再聯(lián)系操作過程共同討論怎樣才能推導出面積公式。
5.“校園的綠化面積”要重視實際測量方法的指導。
“校園的綠化面積”這個實踐活動的教學目的主要有兩個:一是讓學生綜合應用學過的面積公式計算一些簡單組合圖形的面積;二是讓學生在校園里進行一些實際的測量,并根據(jù)測量的數(shù)據(jù)計算相應多邊形的面積,以提高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能力。比較起來,前者的目標相對容易實現(xiàn),因為計算簡單組合圖形面積的關鍵是把原圖形進行轉化,而這個方法是學生比較熟悉的。因此,真正實現(xiàn)后一個教學目標是本次實踐活動的難點。教學時,關鍵是抓住以下幾個環(huán)節(jié):第一,幫助學生在小組內明確分工,要有人負責測量,有人負責記錄;第二,要選擇合適的、便于測量的地塊;第三,幫助學生選擇合適的測量工具,通常可選擇卷尺或米尺;第四,要具體指導圖形高的測量方法;第五,要提醒學生適當?shù)厝〗浦担员阌谟嬎恪?/p>
五年級數(shù)學教案:多邊形面積計算2
教學內容:
1、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第12-14頁)
2、三角形面積的計算(第15-18頁)
3、梯形面積的計算(第19-21頁)
4、實踐活動:校園的綠化面積(第26-27頁)
教材分析:
教學面積計算時,不僅教會學生面積計算的方法,更重要的是通過教學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一是培養(yǎng)學生動手操作的能力,通過數(shù)方格、圖形割補、拼、擺等小系列的操作,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二是培養(yǎng)學生轉化矛盾,探索規(guī)律的能力。教學中,要啟發(fā)學生設法把所研究的圖形轉化成已會計算的圖形,還要引導學生主動探索所研究的圖形與已學過的圖形之間的聯(lián)系,從而找到計算方法,這樣學生的印象深刻,思維也得到發(fā)展。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通過剪拼、平移、旋轉等方法,探索并掌握三角形、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面積公式,能正確計算它們的面積。
2、使學生通過列表、畫圖等策略,整理平面圖形的面積公式,加深對各種圖形特征及其面積計算公式之間內在聯(lián)系的認識。
3、使學生經歷操作、觀察、填表、討論、分析、歸納等數(shù)學活動過程,體會等積變形、轉化等數(shù)學思想,發(fā)展空間觀念,發(fā)展初步的.推理能力。
4、使學生在操作、思考的過程中,提高對“空間與圖形”內容的學習興趣,逐步形成積極的數(shù)學情感。
教學重點:
平行四邊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積計算公式
教學難點:
理解三種圖形面積公式的推導過程,運用公式解決面積的計算問題。
課時安排:
9課時
五年級數(shù)學教案:多邊形面積計算3
教學要求
使學生進一步理解多邊形面積計算公式的由來和聯(lián)系,能熟練地進行有關面積的計算和運用解決有關實際問題。
教具
多邊形面積計算公式推導圖示、直尺。
教學步驟
一、公式的推導
1.本學期學過哪些圖形的面積計算公式?它們是怎樣推導出來的。(學生邊回憶,老師邊完成轉化圖例)
2.再說說三角形、梯形為什么都要除以2。
二、公式的應用(鞏固)
l.教材第136頁第5題的教學。
(1)出示第5題的表格(略)。(教學時可把這個表格的內容轉化為五道式題)
。2)讓學生根據(jù)公式計算,把所得的結果填人表內。(可指定五名學生板演,針對性評議)
注意解題的程序指導:
一想,是什么圖形;二定,用什么公式;三算,按公式列式計算;四查,公式是否正確,得數(shù)、單位名稱是否正確。
小結:
、僭谌切魏吞菪蔚腵面積計算中,“÷2”很容易丟,計算時要特別留心。
、谥鸩矫撌,不可急于求成,導致失誤。
三、練習
教材第139頁練習三十四第5~8題。
作業(yè)輔導
、遍喿x第二單元,理解多邊形面積計算的有關公式及其推導,搞清公式之間的聯(lián)系。
、.判斷下列各題正誤。
、艃蓚三角形可以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
、苾蓚面積相等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可以拼成正方形。()
、堑鹊椎雀叩膬蓚平行四邊形面積相等,但形狀不一定相同。()
⒊選擇正確答案的序號填在()里。
兩個完全相同的直角三角形可能拼成()。
、倨叫兴倪呅微陂L方形③正方形
⒋兩個梯形,只要它們的上下底之和相等,那么高的值越大,面積就越大。你同意這種說法嗎?為什么?
5.一塊平行四邊形菜地高32米,面積是0.48公頃,菜地的底邊長多少米?
【五年級數(shù)學教案:多邊形面積計算】相關文章:
多邊形的面積小學教案03-11
多邊形的面積教學反思04-14
多邊形面積教學反思04-14
五年級數(shù)學教案:梯形面積的計算04-07
多邊形的面積教學反思14篇04-14
多邊形面積教學反思15篇04-14
《面積計算》教案03-09
面積的計算教學反思03-11
梯形面積的計算教案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