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案精選[7篇]
作為一名老師,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當?shù)剡x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那要怎么寫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語文教案7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語文教案 篇1
教具準備:
把我會認這個環(huán)節(jié)的字,制成課件花朵。
布置教室,張貼各種小型標牌、廣告,配以適當?shù)膱D片。
第一課時
一、激趣導入
師:小朋友們,歡迎來到語文園地!語文園地的主人在向我們致意呢!我們來看看本期園地里有些什么?(出示語文園地四)
二、我發(fā)現(xiàn)
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規(guī)律,自主識字。
1.請大家翻開書,讀一讀我的發(fā)現(xiàn)這部分的漢字,看一看有什么規(guī)律。
學生A:我發(fā)現(xiàn)目字旁的字和眼睛有關。
學生B:我發(fā)現(xiàn)月字旁的字和身體有關。
學生C:我發(fā)現(xiàn)足字旁的字和腳有關。
學生D:我發(fā)現(xiàn)提手旁的字和手有關。
1.我們讀一讀這些字。
2.指名讀要求會認的字:擦、抄、拾、摔、拔、攔、摸(老師出示生字卡片),練習擴詞,說句子,還可以讓學生做動作來理解意思。
3.教師小結(jié):形聲字分兩半。形一半,聲一半,形旁相同是同類,形旁不同意思變。從這些漢字,我們可以看出偏旁總是跟字的意思有些關系。你還能說出一些偏旁表義的漢字來嗎?(蚊、螞、蜻)(趕、起)(認、說、話)
二、我會讀
積累詞匯,豐富語言
。1)教師出示題板,學生觀察這些句子,句子中有什么特別的嗎?(有的字下面加了點)
(2)教師范讀,聽一聽,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帶點的字讀音不同,意思也不同)。
。3)自由讀,注意帶點字的讀音。
。4)指名讀,齊讀。
第二課時
1.出示圖畫,提問:你去過海邊嗎?那一定見過浪花吧,自豪地告訴大家,浪花是怎樣的'?
2.沒見過浪花的同學別著急,讀一讀這篇短文,你就知道了。
3.老師范讀。
4.學生試讀,把句子讀通順、連貫。
5.請同學接龍讀短文。
6.說一說,現(xiàn)在你知道了什么?你覺得浪花怎樣?(可愛、淘氣)
7.齊讀,指名讀。(指導朗讀),露出可愛的笑容,帶著微笑讀短文。讀了短文,讓別人聽了好像真的見到了淘氣的浪花。
8.配樂朗讀短文。
第三課時
口語交際:續(xù)講故事
一、創(chuàng)設情境
1.出示插圖。
2.(出示小兔),有一天,小兔在鄉(xiāng)間的小路上散步,兩旁的景色可美啦,但正看得入神。(再出現(xiàn)小松鼠),小松鼠急急忙忙向他走來了。小松鼠為什么急急忙忙呢?向小兔走來是想干什么呢?老師講到這兒,講不下去了,請同學們幫幫忙,仔細看圖,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把這個故事續(xù)講完,看誰講得好。
提示:小松鼠可能為了什么事才急急忙忙找小兔?小兔會怎么說?
怎樣幫助小松鼠?
。1)自由發(fā)揮講,講給同桌聽。
。2)小組內(nèi)交流。
。3)指名上臺讀,其他同學認真聽,他講的故事什么地方說得好。
。4)評價(學著評價同學的優(yōu)點,再補充自己的看法)。
過渡:大家講得真好,講得更生動,老師都聽得入迷了,F(xiàn)在請聰明的你把自己講的故事畫一畫,看誰畫得好。
二、畫一畫
(1)學生自由畫畫,老師巡視。
。2)先畫好的同學放在實物投影儀下讓同學們欣賞,評價。
。3)小組交流。
。4)評出小畫家。
語文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理解課文內(nèi)容,感受黃山石的神奇。
。病⒊醪搅私庹n文描寫內(nèi)容的詳略;體會語言美、想象美。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對黃山石的贊嘆。
。础⒛馨选盎、景”等8個生字讀正確,能正確書寫“琴、站”等9個生字,并且注意美觀。
教學重點、難點:
。薄⒊醪搅私庹n文描寫內(nèi)容的詳略。
。、在研讀中體味美的語言,想象美的意境。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時間:
。舱n時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提示“奇”
。、同學們,你們喜歡旅游嗎?能說說你都去過哪些有名的風景區(qū)嗎?
我國有一個著名的風景區(qū),被聯(lián)合國列入世界自然、文化遺產(chǎn)保護名錄,凡是到過這里的人都被它的山水奇景所傾倒,這就是被稱為“天下第一奇石”的黃山。同學們想不想欣賞一下黃山的景?(播放介紹黃山風景錄像片斷:黃山四絕。)今天讓我們來欣賞黃山四絕之一,黃山奇石(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感受“奇”
。、讀讀課題,課題由“黃山、奇石”兩個詞組成,你覺得課題中重點強調(diào)的是什么內(nèi)容?(奇石)你能用朗讀來表現(xiàn)這個重點嗎?作者怎樣寫奇石呢?我們來學習文。
。病⒆宰x課文
、僮杂勺x文,把讀得不順利的字圈出來多讀幾遍。(注意指導下列字:“徽”不要讀成“徽”;讀準“尤其、風景、陡峭、手臂、脖子、著名、奇形怪狀”等生詞)
、谳p聲讀課文,把課文讀通順,標出自然段序號。
、鄯肿匀欢屋喠髯x課文,看哪些自然段是寫黃山奇石的?
三、細讀探究、品味“奇”
1、研讀第三1自然段:
①這一自然段有幾句話?每句話講了什么?
、谡页鲞@一段中贊美黃山風景的國語,用“——”畫出來。說說你的理解。
。ɡ斫狻奥劽型狻保郝劽型馐鞘裁匆馑迹孔鳛橹袊苏堄米院赖恼Z氣讀這一句話)
、劾斫狻靶沱惿衿妗保盒沱愔盖逍忝利,神奇指非常奇妙。(指導學生讀第二句)
、芾斫狻坝绕洹保骸坝绕洹笨梢該Q一個什么詞?
比較句子,哪里的景色秀麗神奇,哪些怪石有趣極了,哪里景色秀麗神奇,尤其是哪些怪石有趣極了。這兩個句子意思有什么不同?(第二句加上了“尤其是”句子的前后兩部分語意有輕重之分,突出了怪石有趣,提示了下文)
、菪〗Y(jié):這一自然段寫黃山風景區(qū)景色秀麗神奇,引出了黃山石,是全文的總起。
。、品讀2—6自然段
、佥p聲讀2—5自然段,用筆畫出文中所描寫的黃山石的名字(教師板書:仙桃石、猴子觀海、仙人指路、金雞叫天都)
、诔鍪尽跋商覉D”
提問:園上的巖石像什么?從哪些地方看出來的?你知道它的有關資料嗎?怎么介紹的?指名讀。
對比句子(出示課后,讀一讀中的第一句子)說說有什么不同?(重點指導“飛”和“落”兩個字,突出石頭形成的趣味性。)
再讀這一段,想象奇石的樣子。
③出示“猴子觀!眻D,說說圖上的巖石象什么?
默讀第三自然段,有不懂的地方提出來。
。ā胺瓭L的云!睂W生理解可能較困難,可以引導學生聯(lián)系看大海的波濤來理解)
出示課后讀一讀中的第二組句子,對比有什么不同(通過對比,體會石猴的.動作)
讀一讀,體會石猴的奇特可愛。
、艹鍪尽跋扇酥嘎穲D”,閱讀第四自然段。
自由讀這幾句話,學著做一做仙人指路的樣子,想象高山上仙人指路的神奇。
⑤學習第五自然段
指名讀,提出不懂的問題,師生共同解決。
。ㄖ攸c理解:石頭為什么會變成金光閃閃的雄雞?)
指名讀,其他學生邊聽邊想象,并說說你的想象。
、摭R讀第6自然段
指名說說還有什么奇石?省略號里藏著什么?
。ń榻B幾種書中沒提到的奇石,可以教師說,也可以由學生裝匯報查找的資料)
、弑硌葑x:像導游一們把這些有趣的黃山石介紹游客。
、嘧x后小結(jié);
欣賞了這些黃山奇石,你覺得這些奇石最大的特點是什么?(有趣、神奇)目中“奇”字的意思可以用文中哪一個詞來概括?(奇形怪狀)
第二課時
一、整體入手,回顧全文
1、教師范讀全文。
。病⒛隳茏x得比老師好嗎?試一試。
。场㈤喿x討論:作者在文中寫了幾處黃山石景,哪些是詳寫、哪些是略寫?你是怎樣分辨的?詳寫的奇石怎樣寫的?
。础⒙詫懙钠媸芜x一項,展開想象,說一說奇石的樣子。
二、識字寫字:
。保笇е攸c:字音重點:“景”后鼻音。
字形重點:“站”左邊,“立”部的寫法
“巨”字的內(nèi)部“尤”字不要多一筆
“琴”字下部是“今”
書寫重點:“獅”字三部分的比例“等”字細腰橫的寫法
2、學生寫字
三、積累內(nèi)化
。、你最喜歡文中的哪些詞句,為什么?
2、將喜歡的詞填在詞語小車內(nèi)。
四、總結(jié):
欣賞了黃山石的獨特與神奇,老師送給大家明朝地理學家徐霞客的名句:“五岳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希望同學們有機會一定去黃山看一看,也希望你們給黃山那些還沒有命名的奇石起一個充滿想象與神奇的名字。
板書:
黃山奇石
仙桃石飛落
猴子觀海抱、蹲、望
仙人指路站、伸、指
金雞叫天都伸、啼叫
語文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 知識與技能:學生能夠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學習作者抓住景物特征多角度、按順序的展開描寫和情景交融的寫法。
體會比喻、擬人的修辭手法在寫景中的作用,品味本文優(yōu)美的語言。
2. 過程與方法:通過聽讀、朗讀、品讀等方式,讓學生感知課文內(nèi)容。
通過對妙詞佳句的品析,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
3.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感悟作者對春天的熱愛和贊美之情。
培養(yǎng)學生熱愛大自然、珍惜青春的感情。
【教學重點】
反復朗讀感知內(nèi)容,體會美感。
揣摩、品味本文優(yōu)美的語言。
【教學難點】
學習作者抓住特點多角度、按順序描寫景物的方法。
揣摩、品味本文優(yōu)美的語言。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
1、布置學生預習課文,找出生字詞,自己注音、釋義。
2、搜集有關春的詩文。
3、準備錄音機、錄音帶。
學生準備
1、預習課文,解決生字詞,初通文意。
2、搜集有關春天的詩文。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 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法國有一位雕刻家,叫羅丹。他曾經(jīng)說過一句話相信大家一定聽過:美是到處都有的,對于我們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fā)現(xiàn)。的確,我們的生活充滿了美。春天也是一種美,春回大地,萬象更新,帶來了溫暖,帶來了生機,帶來了力量。古往今來,許多文人描繪過春天,歌頌過春天,由此產(chǎn)生了許多不朽的篇章。 同學們,你們知道有哪些有關描寫春天的詩句?(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王安石《泊船瓜州》;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葉紹翁《游園不值》;日出江花紅似火,春來江水綠如藍。--白居易 《憶江南》;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賀知章 《詠柳》;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蘇軾 《惠崇春江晚景》;《錢塘湖春行》《春夜喜雨》《江畔獨步尋花》…)以上背誦的古詩句、成語,容量有限,是取一個景物或兩三個景物來寫春的,今天我們學散文《春》寫的景物可多了,有山、水、草、樹、花、鳥、風、雨等等。作者是怎樣描繪的呢?現(xiàn)在就讓我們一起來欣賞這令人陶醉的春色!(板書課題、作者)
二、 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 文學常識(學生介紹,教師補充)
朱自清,原名朱自華,字佩弦,號秋實,后改名自清。江蘇揚州人,原籍浙江紹興是我國現(xiàn)代最優(yōu)秀的散文家之一,也是著名的詩人、學者、語文學家、民主戰(zhàn)士。主要作品有散文《背影》、《荷塘月色》、《綠》等 。
2.正音釋義
醞釀 蓑笠 抖擻 嘹亮 黃暈 應和 呼朋引伴 花枝招展 烘托 朗潤
賣弄 宛轉(zhuǎn) 漲 散
3.整體把握文章內(nèi)容
教師配樂范讀課文,朗讀時注音語氣、語速、語調(diào)及重音的把握,學生邊聽邊體味美感。
學生自由朗讀課文(指導朗讀要求:基本語調(diào)該是輕柔、緩慢,語句清晰、自然、質(zhì)樸,感情基調(diào)是充滿喜悅和希望的),并思考以下問題:
(1) 課文主要寫了什么內(nèi)容?
(2)課文可以分成幾個部分?怎樣劃分?
(3)文中具體描繪了哪五幅春景圖?
引導學生理清文章思路,概括結(jié)構(gòu)內(nèi)容:
課文主要寫了什么內(nèi)容?
本課作者對春天作了全面、精細的觀察,抓住了春天的特點,準確、生動地描繪出江南春天特有的景象。
課文可以分成幾個部分?怎樣劃分?
本課可以分為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1)總寫--盼春。表達出人們對春天的盼望和興奮喜悅的心情。
第二部分:(2-7)具體寫--繪春。把景物和感受結(jié)合,全面細致地描繪出春景圖。
第三部分:(8-10)總寫--頌春。贊美春天,點出了春天的特點:新、美、健。
文中具體描繪了哪五幅春景圖?
文中具體描繪了五幅春景圖。
春草圖--第三自然段
春花圖--第四自然段
春風圖--第五自然段
春雨圖--第六自然段
迎春圖--第七自然段
根據(jù)以上歸納,我們看看作者在這篇文章中表達出了什么樣的思想?
歸納出:作者抓住了春天的特點通過對春天作了全面、精細、準確、生動地描繪,抒發(fā)了對春天的贊美之情,表達了作者熱愛生活、積極進取、奮發(fā)向上的思想感情。
三、品讀課文,體會美感
(一)指幾名同學讀第一自然段,思考:
1、作者盼望春天到來時的心情是怎樣的?從哪些詞上可以看出?
( 渴望春天的急切心情---盼望著,盼望著 ,連用兩個“盼望著”,是一種反復的寫法。反復可以更形象生動地突出急切之情。)
2、除了兩個盼望著,還有兩個了,“東風來了,春天的腳步近了”,一起讀一下,讀著給人什么感覺? 一種親切柔和的感覺,充滿了喜悅之情。
而且講“春天的腳步近了”,這里還用了一個什么修辭?擬人。
3、小結(jié):
這一段,看似簡單實際也是耐人尋味的。雖然只有一句話,但是作者通過抒情的手法,運用反復、擬人的修辭方法給我們寫出了他渴望春天到來的急切心情,還有對春天的親近感,喜歡春天的感情。
4、齊讀第一節(jié),注意讀出盼望春天到來的急切欣喜之情。再來思考一下,文章一開頭就表達了急切、喜悅之情,在結(jié)構(gòu)上有什么作用呢?
點題,總領全篇,引起下文,奠定了全文熱愛春天的感情基調(diào) 。
(二)朱自清是那樣的期盼春天,春天來了,他美妙如詩的妙筆又給我們勾勒出怎樣美麗的圖畫呢?(全班齊讀第二段,五幅圖畫每人讀一節(jié))
1.作者第二段一開始便用擬人的手法(剛睡醒)對春回大地作了概括的描繪,突出萬物復蘇的特點,“欣欣然” 則包含了作者喜悅的心情,千盼萬盼的春天來了。那么接著作者從哪幾個方面來寫一切睡醒、春回大地的景象呢?
(運用了排比的手法由面到點具體勾勒出山色、春水、陽光等三個方面春回大地的景象,語言優(yōu)美,特征突出、順序清楚,為具體描繪五幅圖畫創(chuàng)設了廣闊的背景。)
2. 有了粗筆勾勒的背景之后,作者才開始用他那細致的'筆觸,工筆細描富有特征的春天的景物,繪出一幅幅美麗的春景圖。
教師先介紹主要從哪幾個方面來學習寫景散文
(1) 寫景順序;
(2) 寫景散文的語言特色,修辭;
(3) 抓住景物在特定季節(jié)、特定地點的特有現(xiàn)象進行描繪,使特征突出;
(4) 融情于景或借景抒情,表達作者的感情。
引導學生從以上幾個方面具體感知“春草圖”,誦讀,品味。
(學生分析、討論,教師引導、指點)
、夙樞颍河牲c到面,由近及遠,從正面到側(cè)面
、谡Z言特色:修辭:擬人、排比--形象再現(xiàn)了春草勃發(fā)帶給人的歡快心情。
用詞:動詞:“鉆”;疊詞:“偷偷地”“嫩嫩的”“綠綠的”
“輕悄悄”“軟綿綿”
、蹖懗龃翰莸氖裁刺攸c?新,充滿活力。
④流露出作者怎樣的感情?喜愛之情
(學生嘗試誦讀、背誦。注意通過抑揚、重音、節(jié)奏的變化表達出感情。)
四、 課堂小結(jié)
學習了以上部分,我們應該了解寫景散文的基本特點,并能運用這些知識去閱讀寫景的文章:寫什么景?抓住什么特點?用了怎樣的順序?有何語言特點?包含了怎樣的感情?這樣學習,我們不僅能知其然,而且還能知其所以然,真正形成閱讀寫景散文的能力。
五、 布置作業(yè)
1、 運用所學方法分析“春花圖”“春風圖”“春雨圖”“迎春圖”。
2、 誦讀全文,爭取在理解的基礎上背誦。
板書設計
春
朱自清
寫景散文的基本特點 學法
盼春
春草圖 順序明晰 誦讀
春花圖 語言優(yōu)美 品味
繪春--春風圖 特征突出 感情
春雨圖 情景交融
迎春圖
頌春
第二課時
一、 回顧舊知,導入新課
1、 寫景散文的基本特點是什么?
2、 學習寫景散文的方法有哪些?
3、 背誦《春》的1--3節(jié)。
二、 誦讀第4--7節(jié),品味“春花圖”“春風圖”“春雨圖”“迎春圖”
1.學生自由誦讀4--7節(jié),討論如何讀才能表達出感情,注意節(jié)奏、重音、抑揚起伏等。
2.結(jié)合上一課布置的作業(yè),請學生分析“春花圖”“春風圖”“春雨圖”“迎春圖”的寫作特點,師生共同總結(jié)如下:
“春花圖”①順序:由上而下、由實到虛、由正面到側(cè)面。
、谡Z言:修辭--擬人、比喻、排比(分別討論其作用)
用詞--“鬧”“飛”“眨”等(體味語言生動形象的感染力)
、厶卣鳎喊倩ǜ偡--“不讓”
鮮艷芬芳--“紅”“粉”“白”“甜味兒”
多而閃爍--“遍地是”“!
、芨星椋簩Υ禾斓南矏壑檐S然紙上(結(jié)合表達效果分析概括)
“春風圖”①順序:由觸覺到嗅覺再到聽覺的順序
、谡Z言:修辭--引用、比喻、擬人
用詞--“撫摸”等
、厶卣鳎汉挽、芳香、悅耳
、芨星椋合矏
“春雨圖”①順序:由近及遠、由景及人
、谡Z言:修辭--比喻、擬人
用詞--“籠”“逼你的眼”等
、厶卣鳎杭毭堋㈤W爍、綿長
、芨星椋合矏
“迎春圖”①順序:由點到面
、谡Z言:修辭--引用“一年之際在于春”、疊詞
、厶卣鳎撼錆M活力
④感情:喜愛
3.請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朗讀、背誦。(注意運用朗讀技巧準確表達文章感情)
三、齊讀課文,感知“贊春”
1、請學生齊誦第8--10節(jié),體味其中的美感。
2、由學生總結(jié)“贊春”部分的特點。(學生表述,教師引導評點,合作歸納)
語言清新流暢,用了比喻、排比, 其中比喻,相同的本體是什么?(春天)
喻體是什么?(娃娃、小姑娘、青年)
強調(diào)了春天的什么特色?新、美、力。
(1) 春天像剛落地的娃娃,從頭到腳都是新的,它生長著。
──春天是生命的開始。人的生命從此在希望中茁壯成長。一切都是新的。
把春天比作“剛落地的娃娃”,寫出了春天的“新”;照應了“一切像剛睡醒的樣子”中的“剛”,萬物復蘇,新的生命的開始
(2)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著,走著。
──春天充滿朝氣和色彩。大地呈現(xiàn)一片錦繡,處處是鳥語花香。它的美令人陶醉。
把春天比作“花枝招展的小姑娘”,寫出了春天的“美”;百花爭艷,景色動人,使人想起“春花圖”中繁華似錦的圖畫。
(3) 春天像健壯的青年,有鐵一般的胳膊和腰腳,領著我們上前去。
──春天有無窮的活力,給人以信心和力量。
把春天比作“健壯的青年”,因為她有“無窮活力”。春天有頑強的生命力。
用三個字概括就是新、美、力。
除了比喻,這三個句子還組成了一組排比句,分行排列,從“娃娃”到“小姑娘”到“青年”,又形象地點明春天成長進程,節(jié)奏感強,表現(xiàn)力豐富,極有感人的力量。
好了,我們來注意一個細節(jié), 最后說“領著我們向前去”,用“去”字結(jié)尾,正與開頭那個字呼應?“東風來了”的“來”字,相呼應。開頭是在盼春中到來,最后是進入春天的行列向前去,一來一去,一呼一應,形成一個完美的整體。體現(xiàn)了結(jié)構(gòu)的美妙和嚴謹。
我們再齊讀,來贊美一下這樣一個新、美、力的春天
四、總結(jié)全文(學生討論,教師歸納總結(jié))
1、 主題思想
“一切景語皆情語”,作者筆下春天是如此的美麗,你能說說是為什么嗎?你從中感受到了什么?(作者以詩的筆調(diào),描繪了大地回春、萬物復蘇、生機勃發(fā)、草木花卉爭榮的景象,贊美了春的創(chuàng)造力,激勵人們珍惜大好時光,辛勤勞作,奮發(fā)向上,抒發(fā)了作者對春天的熱愛和對未來的憧憬之情。)
2、 寫作特色
①觀察細致,特征突出
、诮Y(jié)構(gòu)嚴謹,順序明晰
、壅Z言生動,流暢優(yōu)美
、茉娗楫嬕,情景交融
3、 小結(jié):《春》是一幅精美的畫,它形象生動,姿態(tài)萬千,色彩繽紛,春意盎然!洞骸肥且皇讋勇牭母,它曲調(diào)優(yōu)美,節(jié)奏歡快,動人心弦,發(fā)人深思。其實朱自清留給我們的美文不僅僅是《春》,他的《荷塘月色》,他的《背影》,他的《綠》都是不朽的篇章。課后請同學們再次親近朱自清,感受朱自清心靈中飄揚的那片風景。
五、 布置作業(yè)
1. 背誦全文。
2. 課外寫一段景物描寫的文字,注意細致觀察,描寫突出景物特征。
板書設計
春
朱自清
基本特點 閱讀方法
盼春
春草圖 新
特征突出 春花圖 誦讀文章
順序明晰 繪春 春風圖 美 品味語言
語言優(yōu)美 春雨圖 感情真摯
情景交融 迎春圖 力 分析特色
頌春
語文教案 篇4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
今天有幾位朋友要來我們班坐客,同學們看一看認識它們嗎?
二、學習字、詞
1.我的發(fā)現(xiàn)
、匐娔X出示詞語,學生自由讀。
、谛〗M內(nèi)交流不認識的詞。
③探究、發(fā)現(xiàn)(通過讀詞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芗w交流、總結(jié)規(guī)律(兩個字的詞語,可以調(diào)換位置以后組成另一個詞語)
、莺献鲗W習(誰能說出類似的詞語?比一比,哪組說得最多、最好)
例:到達──達到開展──展開喜歡──歡喜
2.日積月累
、俪鍪臼熳挚,學生自由讀。
②觀察新生字卡,分組認讀。
、坌〗M交流
通過觀察兩組卡片,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說一說你是怎樣記住這些生字的呢?熟字卡上的都是獨體字,新卡片上的字都是由兩個獨體字組成的'。
、芨鶕(jù)生字讀詞語。
、輸U詞練習(分組合作,集體交流,用新的生字卡組詞)
⑥認讀生字、詞并交流,記憶的方法。
第二課時
一、談話導入
今天老師想告訴同學們幾件事,可是句子還沒想好怎樣說,請同學們幫老師完成這幾個句子好嗎?
二、完成新知
1.我會填
、匐娔X演示
電腦出示第一組句子和兩個近義詞,學生自由讀,看看選哪個更合適。
、诜纸M討論
怎樣選擇詞語,使句子表達的意思既完整又準確
③指名匯報
、茏x句子
把填完整的句子讀一讀,并說一說為什么這樣填
⑤完成第二組句子的學習(方法同上)
2.我會讀
、僮x讀課文
請同學們打開書讀一讀《魯班造傘》,劃出不認識的字,想辦法學一學
、诤献鲗W習
同學之間學習不認識的字
、垡龑W生默讀短文
學習一些默讀方法:嘴不動、用心讀,可以指讀。
、苷f一說,讀后你知道了什么?(學生自由回答)
、葑x后你懂得了什么?
、藿處熜〗Y(jié)
第三課時
一、導入新課
上節(jié)課老師已經(jīng)布置給大家,準備好做小制作的材料,你們都準備好了嗎?
二、完成口語交際
1.動手操作
①學生拿出準備好的材料
、诜纸M合作
動手做小制作,邊做邊想每一步是怎樣做的
、劢處熝惨
2.展示作品
①全班欣賞作品:
每一組派代表展示作品,詳細介紹制作過程
、谠诎嗉壷性u出最佳作品,最佳解說員,并給予獎勵。
③教師小結(jié)。
二、展示臺
1.收集作品
、僖髮W生在日常生活中多收集好作品。(平時完成)
②可以是名人名言、各種郵票、各式小制作,也可以是繪畫(不受拘束越豐富越好)
2.作品展覽
、僭诎嗉壟e行一個作品展。(豐富學生課余生活)
、谠u出優(yōu)秀作品,并給予獎勵。
語文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學習區(qū)別識字的方法,認識生字鋒、蜜、蜂、幕、掃、墓、慕、抄、吵。
2、規(guī)范學生生字的書寫。會寫生字觀、忙、呼、如。
3、積累關于語言的詞語,學會使用形容詞:細長的、雪白的、茂密的、綠色的。
4、熟讀并背誦古詩《江雪》,培養(yǎng)閱讀和積累古詩的興趣,進一步感受古詩的魅力。
5、有主動識字的愿望,繼續(xù)培養(yǎng)愛閱讀,愛積累的好習慣。
重點難點:
1、學習區(qū)別識字的方法,認識生字鋒、蜜、蜂、幕、掃、墓、慕、抄、吵。
2、熟讀并背誦古詩《江雪》,培養(yǎng)閱讀和積累古詩的興趣。
課前準備:
1、制作多媒體課件。(教師)
2、制作生字詞卡片。(學生)
課時分配:二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學習區(qū)別識字的方法,認識生字鋒、蜜、蜂、幕、掃、墓、慕、抄、吵。
2、規(guī)范學生生字的書寫。會寫生字觀、忙、呼、如。
3、積累關于語言的'詞語,學會使用形容詞:細長的、雪白的、茂密的、綠色的。
重點難點:
學習區(qū)別識字的方法,認識生字鋒、蜜、蜂、幕、掃、墓、慕、抄、吵。
教學過程:
一、識字加油站。
1、學生借助拼音認識生字。
2、讀生字:自己讀、同桌讀、開火車讀、全班齊讀。
3、學生動手連線。
4、仔細觀察這些生字,看看有什么發(fā)現(xiàn)?
5、學生匯報自己的發(fā)現(xiàn)。
6、小結(jié)識字的方法。
二、字詞句運用。
1、讀一讀,猜一猜詞語的意思。
一言不發(fā)不言不語三言兩語千言萬語
豪言壯語少言寡語自言自語甜言蜜語
2、你可以將這些詞語進行分類嗎?試試看。
3、選兩個說一句話。
4、全班交流。
5、讀句子。
。1)細長的葫蘆藤上長滿了綠葉,開出了幾朵雪白的小花。
(2)茂密的枝葉向四面展開,就像搭起了一個個綠色的涼棚。
6、和同桌用“細長的、雪白的、茂密的、綠色的”說話。
7、全班交流所說的句子。
8、補充句子。
。1)天空飄著氣球。
。2)池塘開滿荷花。
9、學生匯報。
三、書寫提示。
1、先觀察,同學們互相提醒寫的時候應該注意些什么。
2、請學生描紅,描紅以后再說說自己在寫的過程中遇到的問題。
3、學生書寫,老師巡視指導。
4、進行全班評比。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熟讀并背誦古詩《江雪》,培養(yǎng)閱讀和積累古詩的興趣,進一步感受古詩的魅力。
2、有主動識字的愿望,繼續(xù)培養(yǎng)愛閱讀,愛積累的好習慣。
重點難點:
熟讀并背誦古詩《江雪》,培養(yǎng)閱讀和積累古詩的興趣,進一步感受古詩的魅力。
教學過程:
一、直入課題,了解詩人
1、今天我們來學習唐代文學家、哲學家、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柳宗元寫的《江雪》。
2、板書:《江雪》,學生讀課題,理解課題意思(江上雪景)。
二、檢查預習,讀準詩句
1、出示全詩。
2、指名朗讀,齊讀。
3、解疑:你們在預習的過程中遇到不懂的字詞了嗎?
4、送詞入詩說詩意。
5、根據(jù)學生的表現(xiàn)及時給予肯定。
6、讓我們一起讀一讀整首詩。
三、了解背景,體會感情
1、體會環(huán)境的寒冷寂靜
2、體會詩人的孤獨寂寞
3、體會漁翁精神的不屈
4、總結(jié),感情朗讀全詩,背誦全詩。
四、我愛閱讀:騎驢-
1、讀一讀。
2、看誰能以最快的速度將這個故事講下來。
3、討論:老爺爺應該怎么做呢?說說為什么?
4、全班交流。
5、師小結(jié)。
五、教師總結(jié),布置作業(yè)。
語文教案 篇6
文章摘要:本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是關于三下語文園地一教學設計二_實錄_案例_教學反思,歡迎您來閱讀并提出寶貴意見!
教學目標
1.口語交際:讓學生了解家鄉(xiāng)的景物,增強熱愛自己家鄉(xiāng)的美好感情,提高口頭表達能力。
2.習作:能寫出景物特點,按一定順序?qū)懬宄,有豐富的想象,表達對家鄉(xiāng)的熱愛之情。
3.我的發(fā)現(xiàn):讓學生發(fā)解詞語的意思,體會漢語言的豐富并積累語言。
4.日積月累:學習準確運用量詞,積累詞語。
5.寬帶網(wǎng):引導學生關注大自然景物,擴展觀察范圍,學習作家敏銳細致地觀察和描寫方法,積累語句。
教學時間
第一課時:教學“口語交際!
第二、三課時:“習作”教學。
第四課時:“我的發(fā)現(xiàn)”“日積月累”“寬帶網(wǎng)”教學。
教學過程
一、教學“口語交際”
1.師引入:本單元,我們一起去感受了大自然的美好,荷花、珍珠泉、燕子都融入了作者的喜愛、贊美之情。我們的家鄉(xiāng)同樣有迷人的風景,你能介紹給大家聽聽嗎?
2.小組介紹:每個人輪流說,互相啟發(fā)感染,聽聽同學可補充或提問,發(fā)言同學回答。
3.小組評議,互相評價:說說誰觀察得細致,講得清楚;誰講得動人,給人留下深刻印象,誰說得有特點。
評出大家認為好的推薦到班上發(fā)言。
4.全班交流、評比:評出進步大的'同學。
5.師總結(jié):師根據(jù)學生表現(xiàn)情況,從說、聽、紀律以及表達等方面進行總結(jié)。
二、教學“習作”
1.師引入:上節(jié)課,我們都相互介紹了家鄉(xiāng)的景物,你一定受到了一些啟發(fā),有的同學觀察仔細,能說出景物特點,有的能按一定順序,說得很清楚,還有的說出了自己的真情實感。這節(jié)課,我們說要把你喜歡的景物寫下來。
2.明確習作要求:
。1)指名生說說寫景物文應注意什么。
。2)師補充,歸納:
A、能寫出景物的特點。
B、按一定順序?qū)懬宄?/p>
C、表達了熱愛家鄉(xiāng)的感情。
D、有豐富的想象。
3.寫作方法指導:師以《珍珠泉》為例,講寫作時應注意的地方。
A、寫出了珍珠泉的特點:泉水中冒水泡,有大有小,在陽光照射下,像彩色的珍珠。
B、條理清楚:先寫清了珍珠泉的位置;再寫泉周圍的景色,泉水的特點;接著寫水泡似珍珠;最后表達了自己對珍珠泉的喜愛贊美。
C、文章感情真摯。
D、想象豐富:如,泉周圍開著花,像編的花環(huán);泉水美麗多姿,像珍珠;想象是許多孩子在吹泡泡玩。
4.生寫作,師巡視指導。
5.交流:選出寫得好的習作,說出好在哪里?全班交流。
6.師選出有特點的習作講評。
7.生根據(jù)自己習作進行修改,可同桌互相提建議修改。
8.辦“我愛家鄉(xiāng)”為主題的習作展。
三、教學“我的發(fā)現(xiàn)”
1.生自讀詞語。
2.指名讀,正音。
3.結(jié)合,弄明白詞語意思。
4.思考: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明確,每個詞中兩個字意思相反,合成一個詞時表達出另外一個意思。
5.指生舉例說明自己的發(fā)現(xiàn)。
如:呼吸、
6.擴展:說說其它這類詞語,積累詞語。
四、“日積月累”“我會填”教學
1.生讀題,試著填空。
2.交流,用這些短語填句子,討論填得不同之處。
3.試著用其它量詞填是否正確。如:一道(束)金光。
4.填后讀一讀。
“讀讀背背”
1.師請生根據(jù)拼音讀詞。
2.指名讀,正音,再自讀。
3.結(jié)合生活實際,體會詞意。
4.明確:這些詞,分別為描寫花草,日月、山巒的成語。
5.擴展:說說自己積累的描寫大自然景物的。
6.讀背詞語。
五、“寬帶網(wǎng)”教學
1.師引入:你注意過清晨荷葉上滾動的露珠嗎?你看見過夏日野外的草地嗎?還有山間流淌的溪水嗎?
2.生讀“寬帶網(wǎng)”內(nèi)容。
3.交流自己喜歡的描寫。
4.師引導學生積累,明確“寬帶網(wǎng)”要求:課外閱讀中有關大自然的描寫就把它們記下來,做成卡片,放入“成長記錄袋”中。
5.作業(yè):“讀讀背背”抄寫、聽寫。積累精彩片段。
內(nèi)容概括:這篇介紹了關于三下語文園地一教學設計二,三下語文園地一,希望對你有幫助!
語文教案 篇7
一、教材簡析:
這是一篇科學小品文,通過川川和磊磊兩個孩子與勘探隊員的交談,介紹了許多有關巖石的知識,也表現(xiàn)了兩個孩子熱愛科學、探求知識的強烈愿望。全文有14個自然段,可以分為3段。
(一)、(1~5)勘探隊員告訴兩個孩子,山上的石頭一層層的,就像一冊厚厚的書。
。ǘ、(6~11)介紹了“石頭書”上的字和畫。
。ㄈⅲ12~14)石頭書里的學問真不少,石頭書的用處可大了。
二、教學要求:
1、學會本課10個生字和5個二類字,理解有關的詞語。
2、通過學習,理解"石頭書"的含義,了解有關化石的知識,培養(yǎng)學生對周圍感興趣的事物刨根究底,樂于探究,培養(yǎng)熱愛大自然、熱愛科學的志趣。
3、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三、教學重難點:
了解有關化石的知識,培養(yǎng)學生對周圍感興趣的事物刨根究底,樂于探究的態(tài)度。
四、教學時間:
3課時
五、教學過程:
第一教時
教學目的:初讀課文,學習有關的字、詞。
一、導入新課,激發(fā)興趣:
1、書是我們常見的學習用品,從書中我們能汲取營養(yǎng),獲取豐富的知識。今天我們要學習的課文與書有關,齊讀課題:石頭書
2、看了課文題目,你有什么想法?
二、初讀課文:
1、學生自讀課文。
2、同桌互相讀讀,做做小老師。
3、分自然段指名朗讀課文,教師相機指點。
三、弄清課文脈絡,出示思考題:
根據(jù)下面的意思,對照課文想一想,分別是哪幾個自然段說了這些意思。
。1)、勘探隊員告訴川川和磊磊,山上的石頭一層層的,就像一冊厚厚的書。
。2)、勘探隊員叔叔介紹了“石頭書”上的字和畫。
。3)、川川和磊磊很高興,也想讀這本書。
四、學習生字:
1、學生合作、交流學習10個生字的讀音和字形、意思。
2、自學、領讀二類字
3、檢查朗讀有關的詞語。
五、布置作業(yè):
1、練寫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第二教時
教學目的:理解、品析課文。
一、復習檢查:
1、檢查復習課后的詞語。
2、自由提問:
我們今天一起來學習課文,看了課題,你想知道哪些問題?
二、學習課文:
學習1~5自然段。
1、朗讀課文:
過渡:第1、2自然段告訴我們勘探叔叔趴在一塊大石頭上聚精會神看著什么,這一不同尋常的舉動引起了川川的好奇。
2、你讀了課文明白了什么?
3、石頭像書嗎?說說你的看法
4、指導朗讀這兩個自然段。
學習6~13自然段。
1、朗讀課文:
思考:勘探員叔叔面前明明是一塊光禿禿的石頭,可他為什么說自己在讀書?
。ㄒ龑W生從石頭的外形,石頭的字畫,及石頭的價值和作用這些角度考慮)
2、小組學習,交流;
。1)、你讀了課文后,明白了什么?石頭上的字指的字是什么?畫指的是什么?
。2)、川川和磊磊聽了勘探叔叔的話,為什么“不禁笑了起來”,“不禁”是什么意思?
3、分角色朗讀課文。
學習課文12~14段:
1、分角色讀。
2、理解:
。1)、讀第12自然段,聯(lián)系第8、10自然段,想想勘探隊員叔叔是根據(jù)什么來判斷這里曾經(jīng)是海洋和密林?
(2)、"刨根問底"是什么意思?這個詞說明了什么?這本書究竟有什么用?只是根據(jù)什么來推斷的?
。3)、川川和磊磊為什么高興?為什么說石頭書里的學問可真多?這里的"讀"字應怎樣理解?
3、分角色朗讀課文。
三、總結(jié)全文:
1、說說"石頭書"的含義。
2、教師小結(jié):
今天我們隨著作者閱讀了"石頭書",了解了有關石頭里蘊藏了這么多知識。在大自然中,還有許多類似的"石頭書"這樣的事物,等待我們?nèi)ヌ骄,去研究。我們現(xiàn)在應努力學習,長大了去揭示哪些奧秘。
三、作業(yè):
練習朗讀課文。
第三教時
教學目的:總結(jié)課文,指導實踐活動。
一、分角色朗讀課文。
1、感受全文的感情線索。
讀課文,思考:川川和磊磊的神態(tài)和語氣在這件事的過程中是在不斷變化,請在文中畫出有關的詞語。
2、分角色朗讀
二、總結(jié):
1、學習了課文,你知道到了哪些知識?
2、學習了課文,你有什么想法?
三、實踐活動:
1、推薦一些你認為好的科普讀物,并簡單介紹一些內(nèi)容。
2、交流收集的圖片、資料或制作的小報。
3、瀏覽相關的.網(wǎng)站。
附:板書
17、石頭————像————書
一層一層 一冊
雨痕波痕礦物字
樹葉貝殼小魚畫
告訴 知識
課后小記:
本文共有14個自然段,通過人物間的6次對話,寫出了石頭像書的原因:1、外形:石頭一層一層就像書一頁一頁。2、石頭上的雨痕、波痕、礦物就像書上的字。3、石頭上的樹葉、貝殼、小魚等化石就像書上的畫。4、人們通過石頭上的化石能知道許多知識,就像書本能告訴人們知識一樣。緊緊抓住“刨根問底”一詞,從而培養(yǎng)學生熱愛科學、探求知識的意識。我在教學時采用了合作探究的學習模式,讓學生分對話通過自學交流,從而培養(yǎng)學習的能力。具體方法如下:
1、看了課題,你有哪些疑問?
2、課文寫了幾次對話?
3、你提的問題分別能在第幾次對話中找到答案?
4、各自找伙伴分組學習:分角色讀——說說知道的知識——看課件理解。
5、總結(jié),說說石頭為什么像書。
操作發(fā)現(xiàn)有以下的優(yōu)點:
1、課文的條理清晰,整體感知好。
2、學生的學習興趣濃,積極性高。
3、朗讀,理解、說話的訓練量大面光。
能順利的理解“刨根問底”一詞。
【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語文的教案11-16
語文教案語文教案05-04
關于語文的教案02-02
《語文園地》教案02-21
有關語文的教案03-07
語文小學教案01-03
語文樹教案12-05
語文母雞教案02-22
語文下冊教案01-31
語文優(yōu)秀教案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