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日韩在线免费观看,久久精品合集精品视频,每日更新在线观看AV_手机,这里是精品中文字幕

<mark id="47rz2"><center id="47rz2"><dd id="47rz2"></dd></center></mark>

    <legend id="47rz2"><u id="47rz2"><blockquote id="47rz2"></blockquote></u></legend>

      當前位置:好文網(wǎng)>實用文>教案>中班教案

      中班教案

      時間:2024-04-02 08:17:16 教案 我要投稿

      中班教案

        作為一名教師,編寫教案是必不可少的,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好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中班教案10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中班教案

      中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學習5的分解組成,會按順序分合。培養(yǎng)幼兒思維的邏輯性。

        2、初步理解數(shù)的組成中的互換規(guī)律。

        活動準備

        雪花片人手5個,菠蘿圖片5個

        活動過程

        一、動手操作

        1、請幼兒自己動手操作手中的5個雪花片,試著把它分成兩份,看有哪幾種分法,師巡視

        2、請一個能夠比較好的按順序分的小朋友到前面來展示自己的`分法:在磁板上分5個菠蘿的圖片,分好一個說一遍意思,如:5可以分成1和4,1和4合起來就是5等,師用數(shù)字卡片擺出相應的分合式;依次擺下去。

        3、提問:你是這樣分的嗎?這樣分有什么好處?引導幼兒學會這種按順序依次分的方法,以免漏掉。

        4、小朋友再按這種方法分一下你的學具。

        二、演示分合式,學習兩個部分數(shù)間的互換關系。

        1、出示5分成1和4,5分成4和1的分合式,讓幼兒觀察。

        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兩種分法分出來的兩個數(shù)的位置交換了,總數(shù)沒有變。

        2、同樣觀察5分成2和3,5分成3和2的分合式之間的互換關系。

        三、猜棋子游戲。

        四、指導幼兒完成《數(shù)學》p16的練習。

      中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了解和感受服裝隨著季節(jié)的變化在不斷的變化,知道一年四季應該穿什么衣服。

        2、根據(jù)自己的興趣、愛好大膽地設計與眾不同的服裝,愿意與同伴進行時裝秀表演,體驗表演的樂趣。

        3、啟發(fā)幼兒對觀察服裝的興趣。

        4、感受服裝的美感。

        活動準備:

        時裝表演的光碟、春夏秋冬背景圖四幅(粘有穿錯衣服的小朋友)、絲巾、圍巾、夾子、用各種廢舊材料制作的.衣服。

        活動過程:

        一、幼兒隨著音樂走模特步進入教室。

        二、觀看時裝表演。

        1、提問:小模特穿什么服裝了?小朋友有什么漂亮的衣服?你們現(xiàn)在穿著什么衣服?現(xiàn)在是什么季節(jié)?教師小結:春天我們穿毛衣毛褲、外衣外褲。

        2、太陽火辣辣的,我們熱出汗了,什么季節(jié)到了?夏天我們穿什么衣服?教師小結:夏天我們穿短袖短褲,女孩還可以穿上漂亮的裙子。

        3、果子成熟的季節(jié)是什么季節(jié)?秋天我們穿什么衣服?教師小結:秋天我們要穿毛衣毛褲、外衣外褲。

        4、下雪了什么季節(jié)到了?冬天我們穿什么衣服?教師小結:冬天穿棉衣。

        三、擴散思維,為什么四季穿的衣服不一樣?

        幼兒改錯,為春夏秋冬四幅背景圖上的小娃娃換上合適的衣服。

        四、我是“小小設計師”。

        老師給小朋友準備了許多材料,請小朋友開始設計服裝。利用絲巾、

        圍巾、報紙、皺紋紙、夾子、廢舊材料制作的服裝等,以兩個小朋友為一組互相幫助、互相合作完成服裝設計。

        五、舉辦時裝展示會。

        幼兒隨著音樂節(jié)奏走,還要擺出一些好看的動作,鼓勵幼兒大膽的向別人展示自己設計的服裝。

        六、向其他班的幼兒展示自己的風采,幼兒隨音樂走模特步走出教室結束課程。

        小百科:服裝,指的是衣服鞋包玩具飾品等的總稱,多指衣服。服裝在人類社會發(fā)展的早期就已出現(xiàn),古代人把身邊能找到的各種材料做成粗陋的“衣服”用以護身。人類最初的衣服是用獸皮制成的,包裹身體的最早“織物”用麻類纖維和草制等成。

      中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體驗裝飾畫的樂趣。

        2、萌發(fā)幼兒關愛長輩的情感。

        3、學習運用各種線條和圖案進行想象裝飾,有序排列裝飾邊緣。

        活動重點:

        嘗試運用各種線條和圖案裝飾坐墊。

        活動難點:

        嘗試運用對比色搭配色彩。

        活動準備:

        1、幼兒自帶坐墊兩個,布置成坐墊展;教師搜集不同圖案的坐墊圖案。

        2、教學掛圖一張;彩筆繪畫紙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一、故事導入,引入主題。

        激發(fā)幼兒參與興趣。

        二、展開。

        1、欣賞教學范例提問:

       。1)"你最喜歡哪一個坐墊,為什么?"(引導幼兒從坐墊的圖案,顏色,造型等方面描述自己喜歡的坐墊特征)

       。2)"裝飾這些坐墊的花紋用了哪些線條與圖案?"(復習鞏固已有的經(jīng)驗)

        2、教師示范部分線條和圖案的`繪畫方法。

        3、啟發(fā)幼兒想象。

        提問:"你還能用哪些線條與圖案裝飾坐墊?"(啟發(fā)幼兒思考交流)

        4、討論裝飾坐墊的方法。

        提問:"坐墊的中心可以畫什么圖案或花紋?坐墊的四角應該怎樣裝飾?坐墊緣可以添加些什么?"(學會用有序排列裝飾坐墊邊緣)

        5、幼兒作畫,教師巡回指導。

        指導語:"今天請小朋友們設計一款漂亮的坐墊送給奶奶,讓奶奶坐的更舒服。"

        (1)鼓勵幼兒大膽想象,畫出各種花紋的坐墊。

       。2)輔導幼兒合理搭配色彩,嘗試運用對比色,如紅與綠,藍與橙,黃與紫進行涂色。

        三、結束展示作品:向奶奶推薦自己設計的坐墊。

       。ㄒ龑в變簭淖鴫|的圖案,顏色,造型方面來大膽介紹)

        活動延伸:

        組織幼兒交流:你還可以怎樣關心,照顧,疼愛你身邊的老人。

      中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感受美妙的雪景,領略冬季的自然風光。

        2、培養(yǎng)幼兒清楚表述和大膽表演的能力。

        3、進一步了解雪的特征,認識動物的不同特征。

        4、積極的參與活動,大膽的說出自己的想法。

        5、能仔細傾聽故事,理解主要的故事情節(jié)。

        【活動準備】

        1、掛圖:故事磁帶。

        2、動物頭飾:貓鼻子、鴨嘴巴、狗爪子等道具。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談話導入活動。

        二、基本部分

        1、師:冬天來到了,天空中有時會下什么?(雪)下雪后周圍景象有什么變化?走在雪地上有什么感覺?(幼兒自由發(fā)言)

        2、欣賞故事《冬天的小路》。

        3、出示掛圖并提問有關故事內容。

        A:重點理解:小動物是怎樣掃雪的'?

        B:初步理解并學說動詞“推”、“鏟”、“扒”、“掃”。

        4、幼兒聽故事自選道具進行表演,教師及時提醒幼兒邊做動作邊講故事。

        【活動結束】

        總結活動情況,結束活動。

        活動反思:

        天氣越來越冷了,寒冷的氣候給幼兒的生活帶來了很多的不便,同時冬季又是感冒多發(fā)的季節(jié),那么增強幼兒的體質提高幼兒對環(huán)境的適應能力尤為重要。冬天又是美麗的季節(jié),冰雪會給幼兒帶來許多的新奇和驚喜。《冬天的小路》這個故事就是講述了小動物們不怕寒冷、團結合作、助人為樂的事情,故事情節(jié)生動有趣,教育意義深刻,幼兒在欣賞感受雪景美的同時,體驗冬日里活動的樂趣,活動進行的很順利。

      中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在活動中感受力的連續(xù)性和阻斷性的現(xiàn)象,體驗游戲的樂趣。

        2、在嘗試中,掌握擺放的技巧:如直線時積木的距離、拐彎時積木的距離。

        3、知道與同伴要主動合作,能與同伴一起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

        4、通過實際操作,培養(yǎng)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

        3、在活動中將幼兒可愛的一面展現(xiàn)出來。

        活動準備:

        積木,賣當勞廣告。

        活動過程:

        一、欣賞廣告,引發(fā)活動興趣。

        1、提問:"剛才廣告中,積木怎樣了?我們一起用身體動作學一學。"

        2、"想不想和同伴一起試一試?"

        二、幼兒操作。搭直線

        1、教師主要觀察幼兒的合作情況。在此環(huán)節(jié)幫助幼兒建立合作意識。

        2、個別指導:"你們的積木倒下去了嗎?""中間發(fā)生什么問題,等會請你們這組派一個代表發(fā)言,和大家一起交流。"

        三、第一次討論。

        1、提問:"剛才你和誰合作的?怎樣完成的?""在排直線的時候,你們發(fā)現(xiàn)哪些有趣的事?"

        2、小結:用幼兒的語言總結在搭直線的時候應該注意的問題。

        四、第二次操作。

        "剛才請小朋友練習搭直線,現(xiàn)在請小朋友和伙伴任意搭,想排什么形都可以。"要求: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不要推倒。

        五、幼兒操作。

        1、教師注意觀察幼兒,不做技術指導。

        2、提醒動作慢的'幼兒提高效率。

        六、第二次討論。

        1、每組分別上來把積木推倒,大家一起分析原因。在推之前,教師提醒幼兒觀察拐彎時積木間的距離。

        2、每組請幼兒自己總結。

        七、游戲:共同完成一項任務結束。

        "剛才我們分小組玩的真開心。想不想大家一起搭。時間關系,我們就搭賣當勞的M好嗎?"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中孩子們有著強烈的好奇心,一直積極的反復嘗試,但由于在此之前孩子對積木的比較少,對于擺放的一些方法還有所欠缺,如:間距的排列、花式的排法等,而直接將積木與機關進行了組合,導致老師不僅要求提的多,孩子們出現(xiàn)的問題更多。本節(jié)活動可以先組織第一課時,幫助幼兒知道玩骨牌的方法后再嘗試,本節(jié)活動就是讓孩子們自己不斷地嘗試、不斷地探索。

      中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 能手口一致地點數(shù)10以內物體,說出總數(shù),并能用數(shù)字表示相應物體的數(shù)量。

        2. 能根據(jù)點數(shù)的結果將數(shù)、量一一對應。

        活動準備:

        大點卡,數(shù)字卡(0——9)一套、水彩筆、粘貼圖案、表格每人一套(電話號碼教師提前填好)。如:

        6 0 3 2 3 5 7 9

        活動過程:

        一. 導入:

        今天我們要和數(shù)字寶寶做游戲,請看:(出示點卡和數(shù)字卡)。

        提問:數(shù)一數(shù)這張點卡上有幾個點點?能用數(shù)字幾來表示?

        二. 過程:

        1. 提問:如果放假的時候你看不見你的好朋友但又非常想念他,怎么辦呢?

       。ㄒ龑в變赫f出多種方法,如:去找他玩;給他打電話,引出電話號碼。)

        2. 要給好朋友打電話需要知道什么呢?(電話號碼)

        有的小朋友不認識字,你們想一想怎么才能讓他們知道你家的電話號碼呢?(用點來表示)

        3. 電話號碼連連看。

        每位幼兒根據(jù)自己家的電話號碼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制作卡片(可以畫、粘貼等)如:

        6 0 3 2 3 5 7 9

        教師提示:一個空格內只能表示一個數(shù)字;請幼兒討論“0”的表示方法。

        教師巡視查看幼兒數(shù)、量的一一對應情況。

        4.展示自己制作的電話號碼卡。

        三. 小結:

        今天小朋友自己設計制作了自己家的電話號碼卡,可以送給你的好朋友,以后可以相互聯(lián)系。

      中班教案 篇7

        一、活動目標:

        1、練習立定跳遠的動作,向前投擲球、向上拋球、踢球和夾球走等動作。

        2、積極動腦,大膽探索紙球的多種玩法,體驗游戲及與同伴合作的愉悅心情。

        3、喜歡玩球,喜歡體育運動

        二、活動準備:

        1、與幼兒人數(shù)相等的紙球、4個球框。

        2、錄音機、音樂。

        活動過程:

        三、活動過程:

       。ㄒ唬、開始部分

        1、 隊列練習。

        2、 熱身運動。

        師:小朋友,今天天氣好冷,我們一起跟著音樂來做熱身運動吧。

       。ǘ、基本部分

        1.學習立定跳遠﹙跳小河﹚,引起活動興趣。

        師:老師現(xiàn)在帶你們去小河邊玩一玩,我們把小球放一排做一條小河。看你們能不能跳過去。如果跳不過去,就掉到小河里了。想不想跳過去?

        2.示范立定跳遠的基本動作。

        師:跳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并并腳,彎彎腿,用力擺臂向前跳。(教師示范雙腳并攏、屈膝、擺臂跳過紙球的動作。)

        3.幼兒模仿練習。

        師:你們想不想試一試?指名練習。教師指導幼兒掌握立定跳遠的基本動作。

        4.難度增大,(小河變寬)

        師:現(xiàn)在老師把小河變寬一些,看看你們能不能跳過去。教師重點提醒幼兒要并并腳、彎彎腿、用力擺臂跳過紙球.)

        5、探索紙球的`玩法。

        交流、分享紙球的不同玩法。

        師:這些紙球是咱小朋友親手做的,我們除了用來玩立定跳遠,還有許多的玩法。大家玩一玩,看誰玩得好,我們就跟他學,好嗎?(好)

        師:看,某某小朋友會用紙球玩騎馬游戲了,我們一起跟他學一學。以此類推,引導幼兒相互學習紙球的玩法,滾著玩;踢著玩;向上拋接;向前投擲;兩人夾球玩等等。

        6.傳球游戲

        全班幼兒分成兩隊,請家長背著自己的孩子進行運球比賽,看哪對先把各隊的球運到筐子里。

        7、延伸活動

        請小朋友繼續(xù)探索紙球的玩法,有了玩法就告訴老師,并介紹給全體小朋友。

      中班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欣賞理解一問一答式的兒歌表現(xiàn)形式,感受其中樂趣。

        2、豐富知識,發(fā)展思維和想象。

        3、會用一問一答的形式朗誦歌謠,并能發(fā)準屏ping 兩liang 身shen 刺ci等字音。

        4、引導幼兒在兒歌中學習,感悟生活。

        5、鼓勵幼兒大膽的猜猜、講講、動動。

        活動準備:

        1、動物卡片:小貓、孔雀、鴨子、公雞、刺猬、青蛙、小鹿、駱駝。

        2、學具:彩筆、幼兒畫冊。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出示動物卡片請幼兒觀察,說說它們的`特點和喜好。

        師:“今天老師請來了幾位小動物,我們一起看看都是誰?” (教師依次出示卡片,幼兒回答。)

        師:“你們知道這些小動物都是什么特點和喜好呢?” (幼兒自由回答。)

        二、基本部分:

        1、填空游戲:

        師:“小朋友知道這些動物的特點和喜好,現(xiàn)在老師提問,請你們猜猜老師說的是什么動物?”

        師:“我拍一,誰對一,哪個最愛把臉洗?” (幼兒依據(jù)動物卡片,說出小貓最愛把臉洗。) 教師用同樣的方法請幼兒說出其余的七幅圖片。

        2、教師完整朗誦拍手歌,感知一問一答的表現(xiàn)形式。

        3、用多種形式教幼兒朗誦歌謠。

       。1)老師問,幼兒答。

        (2)幼兒分組,一組問,一組答。

       。3)請兩個兩個小朋友結合,一邊拍手,一邊說歌謠。

        4、發(fā)放彩筆,請幼兒將畫冊中,沒有對出的動物相應的畫在方框中。

        師:“我們學會了拍手歌,現(xiàn)在請打開畫冊18頁,我們一起將圖中沒有對出的動物畫在方框中! (幼兒作畫,教師指導。)

        三、結束部分:

        鼓勵幼兒回家和爸爸媽媽一起說歌謠。

        四、延伸活動:

        請幼兒嘗試回答的內容自己試編,并念給成人聽。

        活動反思:

        活動中幼兒對熟悉的小動物很感興趣,并根據(jù)小動物的特性,編出了朗朗上口的兒歌。有個別幼兒對兒歌中容易出錯的音,還不能正確的說出來。在區(qū)域活動中讓幼兒通過操作多說、多練習。

      中班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 根據(jù)動物局部特征猜出相應動物形象并用動作表示。

        2. 發(fā)展想象力,嘗試運用各種動物的身體部位創(chuàng)編各種怪物形象。

        3. 體驗探索、合作帶來的樂趣。

        活動準備:

        操作圖卡2份(8小張);游戲圖卡4份(16張);音樂(動感的)

        活動重點與難點:

        用各種動物的身體部分拼湊各種怪物形象。

        活動過程:

        一. 游戲"動物變變變",根據(jù)局部特征做出相應動物的動作。

        1. 介紹玩法。請幼兒根據(jù)魔術棒上的動物部位做出相應動物的樣子,。

        2. 進行游戲。請幼兒講述他做的'是什么動物。

        二. 運用動物身體部位嘗試創(chuàng)編怪物形象。

        1. 教師示范怪物拼圖。幼兒講述怪物的組成部分。

        2. 幼兒個別操作。

        1)幼兒嘗試操作拼圖,并講述拼圖中怪物的組成部分;

        2)探索不同的操作方法拼出怪物并講述。

        3)幼兒討論。

        還見過哪些動物?可以用這些動物的什么身體部位拼怪物。

        三. 幼兒拼圖游戲。

        1. 介紹游戲玩法。

        請幼兒人手拿一塊拼圖,找其他同伴的其他的身體部位合作進行拼湊,變成一個怪物。

        2. 進行游戲。

        幼兒在音樂中進行拼湊,音樂結束,幼兒合作完成作品。

        3. 作品交流。

        集體交流每一個怪物是怎么拼的。

        4. 再次進行游戲。

        活動結束:小朋友一起聽音樂。

      中班教案 篇10

        活動目標:1.初步知道自己生活、活動中容易發(fā)生危險的事情。

        2.能遷移已有經(jīng)驗,掌握避免自己受到傷害的方法。

        重點難點:能遷移已有經(jīng)驗,掌握避免自己受到傷害的方法活動準備:1.四幅圖片、生活中常見的尖尖的物體等。

        2.《幼兒畫冊》(第一冊第46、48)

        活動過程:一、創(chuàng)設情境,引出話題。

        教師:貝貝的手受傷了,你知道是為什么嗎?

        二、出示圖片討論,知道生活中容易發(fā)生的危險的事情。

        圖一:貝貝在教室里拿尖尖的棍子與同伴嬉鬧。

        圖二:貝貝從家里的陽臺上往下扔瓶子。

        圖三:貝貝在玩爸爸的打火機;圖四:貝貝在公園里從高高的地方往下跳。

        教師:貝貝這樣做對嗎?為什么?生活中你像他這樣做過嗎?

        三、遷移生活經(jīng)驗,掌握避免發(fā)生危險的做法。

        提問:在家和幼兒園里,還有哪些容易引危險的東西?(如:尖尖的物體、易碎的器皿、煤氣灶、電源插頭等)討論:在生活中,我們怎樣做才能不受到傷害?使用尖尖的'東西時要小心,不要將易碎的東西摔壞,不玩煤氣開關,不把手指伸進插頭,關門、時要手握把手輕輕地開或關上。

        四、為班級制作危險警示卡,提醒大家遵守。

        教師帶領幼兒在班級教室和周圍尋找發(fā)生危險的地方,引導孩子畫下來作為標記,提醒大家注意。

        選擇幾幅有代表性的警示圖,和孩子一起貼在相應的需要提示的地方。

        教后反思:在平日里,孩子們總是跌跌撞撞,磕磕絆絆,小傷難免的,所以整個活動孩子們沉浸在故事畫面里,聽得很專注。知道了以后哪些東西不能碰,不能做哪些危險的事情,知道自己已經(jīng)長大了,要學會保護自己。通過故事畫面,孩子能準確判斷是與非,增強自己的安全意思。其實,也提醒老師在平常生活里要比較注意孩子的安全。

      【中班教案】相關文章:

      經(jīng)典中班教案中班教案02-23

      教案中班教案02-23

      中班教案12-08

      中班教案12-08

      中班教案12-08

      中班教案12-08

      中班教案01-08

      中班教案01-08

      中班教案12-18

      中班教案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