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教案
作為一名教職工,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中班教案4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中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初步感知理解故事的主要內(nèi)容,學習簡單的對話。
2、借助教師的語態(tài)及畫面中生動的動物形象,初步學習有表情地講述故事。
3、體驗動物們互相幫助的情感,產(chǎn)生愛護大自然的情感。
活動準備:
1、故事圖卡。
2、小動物頭飾。
活動過程:
1、出示春天圖卡,引出主題。
教師:春天來了,什么花開了?(桃花、迎春花)除了它們還有其它很美麗的花兒也開了,它們是誰啊?(杏花、梨花)它們睡了一個冬天,想要感謝叫醒它們的朋友,我們?nèi)退齻冋艺夷莻朋友吧!
2、教師引導(dǎo)幼兒邊看圖卡,邊聽故事,邊思考問題。
例如:教師說:“大象,是你給我們松的土嗎?”教師提問:“是不是大象松的土呢?”
是不是小羊松的土呢?小羊怎么說的`?
是不是啄木鳥、小蜜蜂松的土呢?它們是怎么說的?
3、教師完整講述故事,并等待幼兒跟述故事。
教師和幼兒一起邊看圖片,邊嘗試講述故事,啟發(fā)幼兒給故事取名稱。
4、采取提問的方式,鼓勵幼兒豐富故事情節(jié)。
還有誰會給樹木松土呢?如果小朋友幫樹木松土,你愿意嗎?你會怎么樣去松土呢?
5、情景表演故事。
給幼兒分配角色并帶上頭飾,表演故事情景。
附故事:
誰松的土
春天,杏樹開出粉紅色的花。梨樹開出白色的花。田野里多美呀。
杏樹問:“梨樹,我們開出這么美麗的花,可怎么謝謝為我們松土的朋友呀!這朋友是誰呢?”
梨樹回答不出來,就問大象:“是你給我們松的土嗎?”大象說:“我會澆水,不會松土。問問別的朋友吧!”
梨樹問小羊:“是你給我們松的土嗎?”小羊說:“我只會拔草,不會松土!
梨樹問啄木鳥:“是你給我們松的土嗎?”啄木鳥說:“我會捉害蟲,給樹木看病,不會松土!
梨樹又問小蜜蜂。小蜜蜂說:“我只會采蜜傳花粉,不會松土!
那么究竟是誰給梨樹、杏樹松的土呢?
這時,一條蚯蚓從土里鉆出來。大象說:“噢,我想起來啦!是這位朋友給你們松的土!
杏樹、梨樹感謝蚯蚓,把花瓣灑在地上,表示對蚯蚓的感謝。
中班教案 篇2
一活動目標
1.學習3 的組成,知道3分成兩份有2種分法,知道哪兩個數(shù)合起 來是3,并能用較為清楚的語言表達分與合的過程。
2.在活動中,正確記錄分合式,并會整理自己的操作材料。
3.在游戲中學習3的組成,,體驗同伴合作的快樂。
二活動準備
1.幼兒人手一份數(shù)量是3的圖片。
2.教師用記錄卡一張,小貓頭飾一個,兩個圈。
3.幼兒人手一張數(shù)字寶寶卡片放在口袋里。
三活動過程
一、導(dǎo)入活動
教師出示小貓頭飾,"看,誰來了呀?"
二、學習3的組成。
1、教師:今天小貓要邀請它的好朋友們小兔、小猴到家里來做客,還為它們準備了許多好吃的,它想把這些好吃的分別放在2個盤子里,可是它不知道怎么分才好,你們愿意幫助小貓來分一分嗎?
2、出示記錄卡,幼兒自主學習3的分成。教師:我們先來看看有些什么好吃的?有多少?(3只桃子,3個蘑菇,3條小魚……)
教師:那怎樣把數(shù)量是3的'分成兩份呢,請你動動腦筋,看誰想得辦法多,并用數(shù)字把每次的分法記在下面的格子里。
3、幼兒操作,教師指導(dǎo)。
4、教師:你是怎么分的?請你用一句好聽的話來說。
(我把3只桃子,1只桃子分給了小兔,2只分分給了小猴。)
(我把3條小魚,1條小魚分給了小兔,2條小魚分給了小猴。)
教師與幼兒一起記錄3可以分成1和2,幼兒一起學念。
教師:還有其他分法嗎?
。ò3個蘑菇,2個蘑菇分給了小兔,1個蘑菇分給了小猴。)
(把3根棒棒糖,2根棒棒糖分給了小兔,1根棒棒糖分給了小猴。)
教師:還有其他的分法嗎?
教師小結(jié):3分成兩份有兩種分法。幼兒一起念兩種分法。
三、游戲?qū)W習3的組成。
1、教師:小動物們吃得可開心啊,吃飽了,他們邀請我們小朋友一起森林玩,你們愿意嗎?森林很遠,我們3人一組開火車去吧!
2、聽音樂3人一組玩開火車的游戲
。1)教師:看!這是什么。(魔洞),這個魔洞只允許數(shù)字3過去,可我們小朋友也想過去怎么辦呢?
。2)先變成數(shù)字寶寶
請你們先將自己的數(shù)字寶寶請出來,看看自己是數(shù)字寶寶幾呢? 是數(shù)字3嗎?那怎樣才能讓我們的數(shù)字變成3呢?
。3)幼兒講述1和2組合,2和1組合
教師:那快點找到一個與自己合起來是3的朋友手拉手、排好隊一起過魔洞吧!(教師檢查)幼兒分組找到朋友過魔洞后,做一個勝利的表情或動作!
3、教師:剛才你們都很聰明,都能找到和自己合起來是3的好朋友一起過魔洞,真棒!請你來告訴大家,你是數(shù)字寶寶幾,你找到的好朋友是幾?
中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了解小蚱蜢的行動方式,朗誦兒歌,體驗兒歌的趣味性。
2、能夠用動作表現(xiàn)蚱蜢等動物的動作。
活動重點:了解小蚱蜢的行動方式,朗誦兒歌,體驗兒歌的趣味性。
活動難點:了解小蚱蜢的行動方式,朗誦兒歌,體驗兒歌的趣味性。
活動準備:課件《小蚱蜢學跳高》。
活動過程:
1、引入
(1)播放課件視頻小蚱蜢,請幼兒說說畫面上是誰?有什么本領(lǐng)?你見過嗎?
(2)教師:這是小蚱蜢,它們跳得很高,今天也有只小蚱蜢要跳高,跳去哪里呢?
2、理解兒歌
(1).播放課件兒歌欣賞,請幼兒完整欣賞兒歌。
教師:兒歌里的小蚱蜢在干什么?
教師:小蚱蜢是怎樣跳上狗尾草的呢?可請幼兒用動作模仿。
教師:當小蚱蜢跳上狗尾草得意的時候發(fā)生了什么事情?小蚱蜢會高興嗎?為什么會摔下來呢?讓幼兒理解兒歌內(nèi)容同時初步了解不能驕傲自滿。
3、朗誦兒歌。
(1)再次播放課件兒歌欣賞,請幼兒欣賞。
(2)播放課件朗誦兒歌,請幼兒看著畫面學念兒歌。
(3)播放課件朗誦兒歌中的"小蚱蜢學跳高",請幼兒跟著畫面一起念兒歌數(shù)遍。
4、認識小蚱蜢。
(1)播放課件蚱蜢的照片,請幼兒仔細觀察蚱蜢的樣子。
(2)播放課件蚱蜢在哪里,請幼兒找找蚱蜢。
(3)播放課件跳躍的`小蚱蜢,了解蚱蜢的彈跳力。
(4)活動結(jié)束。
幼兒一起到教室外,學小蚱蜢蹦跳。
活動延伸:
播放課件秋天的蟲蟲,教師可請幼兒說說秋天還有哪些昆蟲?它們長的什么樣?有什么特殊的本領(lǐng)?了解更多秋天的蟲蟲。
附錄:
兒歌:小蚱蜢學跳高小蚱蜢學跳高,一跳跳上狗尾草。
腿一彈,腳一蹺,哪個有我跳得高!
草一搖,摔一跤,頭上跌個大青包。
中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觀察家鄉(xiāng)橋的外形特征,了解橋的種類(按外觀區(qū)分)和用途。
2、激發(fā)幼兒熱愛家鄉(xiāng)建筑物的情感,感受現(xiàn)代科技的發(fā)展。
3、培養(yǎng)幼兒對區(qū)域活動的喜愛;顒訙蕚:閱讀區(qū):家鄉(xiāng)橋的圖片。繪畫區(qū):積木、繪畫紙、蠟筆。動手區(qū):橡皮泥。數(shù)學區(qū):各種橋分類,計數(shù)。
活動過程:
一、橋的用處
1、教師:小朋友看,圖上的叔叔在干嘛?(溜繩索)為什么他要溜繩索?(因為河的兩邊沒有供人行走的路)那怎樣才能讓兩岸的人們順利地行走又不危險呢?(可以架橋)你都知道什么橋?
2、你知道我們的家鄉(xiāng)——江西,有哪些著名的橋梁嗎?老師這里有一些橋的圖片,現(xiàn)在我們一起來看看吧!選出一個你最喜歡的大橋。
教師:誰來向大家介紹一下你最喜歡的大橋是哪一個,并說明原因。
教師小結(jié):這些橋的外觀看起來特別的漂亮、美觀。
二、引導(dǎo)幼兒從橋梁的外觀來分類:斜拉橋、懸索橋、梁橋、拱橋
1、引導(dǎo)幼兒發(fā)現(xiàn)圖片四種橋不同的外形結(jié)構(gòu)特點。
教師:這四種橋有什么不同不一樣的`地方呢?
教師:帶著幼兒邊觀察邊作相應(yīng)的引導(dǎo)主要從外形特征分出各類橋。
2、引導(dǎo)幼兒逐一看圖了解四種橋的名稱和主要的形狀特征。
教師:這是現(xiàn)在的八一橋,他是用許多拉索直接拉在橋塔上的,這樣就可以拉住橋面,像這樣的橋我們叫它“斜拉橋”
教師:小朋友們你們見過家鄉(xiāng)還有哪些斜拉橋嗎?
教師:你知道這些又是什么橋嗎?(指向其他的橋)橋身呈半圓形的是拱橋,用許多鋼索拉緊固定懸塔的是懸索橋。
三、介紹材料、交待各區(qū)幼兒活動要求
1、出示橡皮泥。
教師:小朋友,現(xiàn)在你們都認識了我們家鄉(xiāng)的橋,現(xiàn)在請小朋友你們來制作家鄉(xiāng)的橋吧!我們除了用橡皮泥來制作我們還可以怎樣做呢?(用畫畫的形式)出示積木。教師:你們看這是什么?(積木)我們可以用積木來搭橋嗎?(可以)
四、幼兒選擇區(qū)角
1、請幼兒自由選擇區(qū)角進行活動。
教師:好的,小朋友你們自己選好了區(qū)域就認認真真的玩。在手工區(qū)的幼兒拿到了橡皮泥一定要放在泥工板上,還有畫畫的小朋友也不要拿著蠟筆在桌子和凳子上亂畫。進入圖書角的幼兒可以在書本上尋找一些還有些什么樣子的橋而且請小朋友拿好書坐在墊子上閱讀。要輕拿輕放、安靜閱讀、輕輕討論。
2、在進入?yún)^(qū)角的時候要想清楚自己要玩什么。
教師:小朋友,你們選擇好了自己所要去的區(qū)角后認真的來去玩,不要這個區(qū)域穿到另外一個區(qū)域里去。
五、結(jié)束活動
1、小結(jié)幼兒在區(qū)角里玩的情況及收拾的結(jié)果。
2、讓一部分幼兒介紹一下自己做的實驗成果。
3、讓閱讀區(qū)幼兒說說自己看到的哪些物品是可以吸水哪些是不可以吸水的。
4、表揚在區(qū)角中表現(xiàn)好的幼兒。
5、對幼兒提出在下次在區(qū)域的時候應(yīng)該注意的事項。
【中班教案】相關(guān)文章:
經(jīng)典中班教案中班教案02-23
教案中班教案02-23
中班教案12-08
中班教案12-08
中班教案12-08
中班教案12-08
中班教案01-08
中班教案01-08
中班教案12-18
中班教案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