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教案
作為一位杰出的老師,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jù),有著至關(guān)重要的作用。那么問題來了,教案應(yīng)該怎么寫?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班教案6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小班教案 篇1
設(shè)計意圖:
午飯后,小朋友吵鬧聲非常大,我在組織小朋友說兒歌時,發(fā)現(xiàn)小朋友對本地的民謠兒歌非常感興趣,他們打著節(jié)奏、拍著手,非常高興。其實,我園在開展《利用鄉(xiāng)土民謠兒歌豐富幼兒語言》這一子課題時,我們挖掘了許多適合幼兒頌唱的,如“咱倆好”“大蘋果”等等民謠兒歌,不僅瑯瑯上口,而且教育意義淺顯易懂,都深受幼兒喜愛,為此,我特選擇了“板凳謠”這首民謠兒歌,借助靈活的教學方法,讓幼兒感受朗誦民謠兒歌的韻律美和節(jié)奏美,激發(fā)幼兒熱愛家鄉(xiāng)的情感。
活動目標:
1、幼兒學會民謠兒歌《板凳謠》。
2、幼兒感受兒歌的韻律美。
3、幼兒初步學會仿編兒歌。
活動準備:
1、幼兒輕音樂磁帶;
2、幼兒自制打擊樂35三十五件(玻璃瓶、奶粉罐)3、活動卡片板凳、乖乖、小猴、熊貓、白鵝一套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提問:小朋友們參加過運動會嗎?運動會上都有哪些項目?(師友討論)
2、小動物們也要開運動會了我們趕快去看看吧!
。ǘ┗静糠1
(1)教師配著歡快的音樂一邊念兒歌一邊根據(jù)兒歌內(nèi)容操作活動卡片。(板凳、乖乖、小猴、熊貓、白鵝逐一出示)(2)根據(jù)兒歌內(nèi)容,教師提問,幼兒看圖回答,熟悉兒歌內(nèi)容。
提問:最先坐在板凳上的是誰?乖乖出來干了什么?乖乖下來是誰坐在板凳上?小猴參加了什么項目?小猴下來是誰坐在板凳上?熊貓出來干來了什么?白鵝參加了拉拉隊,大家要去干什么?
。3)教師請幼兒看圖說兒歌。(教師提示)(4)教師請幼兒拍手打節(jié)奏看圖說兒歌。
。5)教師請幼兒配上歡快的音樂有節(jié)奏的說兒歌。
2、師幼利用自制打擊樂打節(jié)奏說兒歌,熟練兒歌,感受兒歌的韻律美。
。1)教師示范第一種兒歌節(jié)奏,師幼打節(jié)奏說兒歌感受兒歌的韻律美。
節(jié)奏型:X X | X X | X X | X X ||(2)教師示范第二種兒歌節(jié)奏,師幼打節(jié)奏說兒歌感受兒歌的'韻律美。
節(jié)奏型:X X X X | X X | X X X X | X X ||(3)配音樂打節(jié)奏說兒歌。
(三)結(jié)束部分——小動物們的運動會真熱鬧,我們也一樣愛運動,我們到操場上做運動吧!
附:板凳謠板凳板凳歪歪,上面坐著乖乖,乖乖出來踢球,上面坐著小猴,小猴出來賽跑,上面坐著熊貓,熊貓出來拔河,上面坐著白鵝;白鵝參加拉拉隊,大家來開運動會。
活動分析:
此活動教師能通過美妙的音樂及活動圖片讓幼兒從聽覺和視覺上對朗誦兒歌產(chǎn)生興趣,同時又能運用自制樂器,打擊節(jié)奏,使幼兒從中感受民謠兒歌的韻律美。在動靜交替的活動中,不僅調(diào)動了幼兒學習和探索的積極性,還體驗了樂器、兒歌融為一體帶來的快樂,順利完成了教育目標。
小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能熟練、大方地用蘇州話講童謠,心情愉快。
2、喜愛手指游戲,鍛煉手部肌肉。
3、激發(fā)熱愛家鄉(xiāng)、熱愛蘇州童謠的情感。
活動準備:
幼兒已經(jīng)學會童謠《金鎖銀鎖》和《蚊子叮》,關(guān)于門的圖片。小熊等玩具小動物。(幼兒圍坐在地毯上)
活動過程:
一、復習童謠《金鎖銀鎖》和《蚊子叮》,引起興趣。
1、我們的小手會玩游戲的,我們的小手會玩什么游戲呢?
2、幼兒到中間,與老師一起玩金鎖銀鎖的游戲。
3、剛剛我們游戲是用什么話講的?我們用蘇州話還會玩什么游戲?(蚊子叮)
4、好的,我們找邊上的好朋友玩一玩。幼兒找個好伙伴,兩個兩個到中間來玩蚊子叮。
5、剛剛我們是兩個兩個玩的,能不能找多一點的朋友來玩呢?
6、幼兒找多一點的伙伴來玩蚊子叮的游戲。
二、進入游戲,理解新童謠《開門歌》。
1、(叮咚叮咚)呀,誰來了呀?可能它也想和我們玩游戲,客人來了,我們要做什么?
2、演示教具,開門,大門開了,進的來嗎?(說:大門開開進不來)其余門一樣。(最后兩扇門請幼兒開)開完五扇門,請小熊進來,拍手歡迎小熊。
3、剛剛我們一共開了幾扇門,小熊才進來的?
4、這里有五扇門,老師手上有五個手指,也有五扇門,你想不想進來?
5、老師示范邊念童謠,邊做手部的動作。讓幼兒進來,并和幼兒擁抱。
三、嘗試自己說童謠。
1、喲,你們看,誰也來了?(很多小動物),他們都想進到老師的'門里來,呆不下了,那小朋友你們有沒有五扇門呀?我們來請小動物好嗎?那你想請誰進來呢?我們來試試。
2、某某小動物進來了,真開心啊。
四、鞏固童謠
1、練習多次,請不同的小朋友,并嘗試學小動物的聲音來說童謠。
2、小結(jié):剛剛我們用蘇州話玩了開門這個游戲,還請了很多的小客人來班級里做游戲,真的很開心。那我們能不能請自己的好朋友進來玩呀?
3、幼兒請自己的好朋友來玩開門的游戲。
4、后面還有好多客人老師也想到你們的門里去玩,你們歡不歡迎呀?(鼓勵幼兒大膽地和客人老師進行交流、游戲。)
5、這個游戲這么好玩,回去我們還可以和爸爸媽媽來做這個游戲。
小班教案 篇3
【活動設(shè)計】
《小熊醒來吧》這個故事選自新教材《學習活動》(小班),故事雖短小但富有情趣,故事中小鳥、小老鼠、小貓、小象的動物形象是都是小班幼兒比較熟悉和喜愛的。我借助多媒體,讓幼兒在具體、形象、生動的畫面展示中,在聽聽、猜猜、看看中,對小動物們形象和聲音的模仿感興趣。
【活動目標】
1、欣賞故事,初步理解故事內(nèi)容。
2、樂意在集體面前大膽的表演動作。
【活動準備】
PPT、烘山芋。
【活動過程】
一、導入。
1、(播放小熊睡覺的呼嚕聲)噓,這是什么聲音啊?會是誰在打呼嚕呢?
我們小朋友都已經(jīng)起床來上幼兒園了,是誰還賴在床上不起來呢?
2、PPT——小熊在睡覺。
師:太陽都升的.很高很高了,小熊怎么還不起床呢?我們一起來叫醒他吧。ㄐ⌒、小熊醒來吧!)
小結(jié):哎,小熊叫都叫不醒,我們讓別人一起來幫忙把小熊叫醒吧!
二、理解故事內(nèi)容。
1、PPT——小鳥(播放小鳥叫聲)
(1)聽聽,誰來了?
。2)真的是小鳥,小鳥的叫聲真好聽。我們一起來學學小鳥唱歌“嘀哩哩,嘀哩哩”!
。3)小熊還沒醒,我們拍拍翅膀飛到小熊面前叫他吧!
2、PPT——小老鼠(播放老鼠叫聲)
。1)又有誰來了呢?(它還有長長細細的尾巴,小小的眼睛)
。2)原來是小老鼠來了,吱吱吱,吱吱吱。
。3)幼兒扮演小老鼠去叫小熊!
(4)小熊醒了嗎?
小結(jié):小熊睡得很香,什么也聽不見。
3、PPT——小貓(播放貓叫的聲音)
。1)你們又聽到了什么聲音?誰來了?
(2)喵喵喵,喵喵喵,是小貓來了。(幼兒扮演小貓)
(4)小熊醒了嗎?
小結(jié):小熊還在睡覺。
4、PPT——大象(出示大象的鼻子)
。1)你們猜,誰又會來叫醒小熊呢?你怎么知道是大象呢?
。2)大象伯伯的長鼻子是怎樣的?一起學做大象的長鼻子。模仿大象走路重重的聲音。
(3)大象伯伯甩著長長的鼻子走來,蓬蓬蓬,蓬蓬蓬,地都震動了,小熊醒了嗎?
小結(jié):地都震動了,小熊還在睡覺。
5、PPT——熊媽媽
。1)這個時候,熊媽媽回來了,你們覺得熊媽媽會叫醒小熊嗎?
。2)熊媽媽帶回了一樣東西,你們閉起眼睛來聞一聞,猜猜是什么?
。3)熊媽媽把烘山芋放在小熊的鼻子前,輕輕搖一搖。
6、PPT——小熊醒來了。
。1)小熊怎么樣了?(小熊一下子睜開眼,說“噢!媽媽!多香啊”)
。2)小熊醒了嗎?(小熊醒來了)
7、情感提升。
。1)為什么那么多小動物都沒有叫醒小熊,熊媽媽一回來,拿了只烘山芋讓小熊聞了聞,小熊一下子睜開眼、醒來了呢?
。2)你的媽媽知道你最喜歡吃什么嗎?你知道媽媽最喜歡吃什么嗎?
小結(jié):媽媽每天陪伴在寶寶身邊,知道寶寶最喜歡吃什么,最喜歡做什么,寶寶的每一件事情媽媽都知道,所以每個媽媽都是最愛自己寶寶的!寶寶們也要好好愛媽媽,做媽媽的乖寶寶。
三、完整欣賞故事。
幼兒根據(jù)完整故事情節(jié)表演故事。
附故事:小熊醒來吧
熊媽媽很早就起來干活了。小熊還在睡覺。
鳥兒唱:“嘀哩哩!嘀哩!嘀哩!”
老鼠叫:“吱吱吱,吱吱吱!”小熊睡得很香,什么也聽不見。
“喵喵喵,喵喵喵!”是小貓來了。小熊還在睡覺。
“蓬蓬蓬,蓬蓬蓬!”是小象走過。地都震動了,小熊還在睡覺。
熊媽媽回來了,帶回了一只烘山芋,放在小熊的鼻子前,輕輕一搖。小熊一下子睜開眼說:“噢!媽媽!多香!”小熊醒來了。
小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通過對各種動物尾巴認識的基礎(chǔ)上,運用連貫、流暢的語言描述。
2、結(jié)合已有的經(jīng)驗續(xù)編故事,發(fā)展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
3、培養(yǎng)幼兒的'好奇心。
4、培養(yǎng)幼兒大膽發(fā)言,說完整話的好習慣。
5、樂于與同伴一起想想演演,激發(fā)兩人合作表演的興趣。
活動準備:
1、故事背景圖一張,錄音磁帶一盒,動物的貼絨教具若干,動物頭飾若干。
2、事先豐富有關(guān)動物的知識。
教學反思:
本節(jié)課通過出示圖片及觀看課件,讓小朋友認識了幾種動物,這樣激發(fā)幼兒課堂興趣,并了解到每一種小動物的尾巴都是有作用的,而且不同的小動物其尾巴的作用是不同的,更不能沒有尾巴。小朋友聽得很認真,課堂興致很高。
故事:
小雞的尾巴太小了,他很不開心。小雞問花牛:"能送我一條尾巴嗎?""我只有一條尾巴。"花牛說,"你瞧,我的尾巴可以趕跑蒼蠅!"小雞問小猴:"能送給我一條尾巴嗎?"小猴說:"我只有一條尾巴,你睢,有了長尾巴,我可以掛在樹杈上睡覺!"沒有要到尾巴,小雞傷心地回家了。后來,小雞長大了,成了大公雞。瞧,他也有了美麗的尾巴。
小班教案 篇5
一、活動目標
1、知道一些簡單的愛護家具的方法,懂得要愛護家具。
2、初步知道一些常見家具的名稱及用途。
3、能較大方地向同伴介紹自己家的家具。
4、培養(yǎng)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5、使幼兒掌握一些家具生活基本常識。
二、活動準備
1、根據(jù)班級人數(shù)創(chuàng)設(shè)幾個娃娃家的場景。
2、各種家具的圖片。
三、活動過程
(一)創(chuàng)設(shè)情景,導入活動。
1、師:小朋友們,你們喜歡玩娃娃家的游戲嗎?做完游戲應(yīng)該怎么樣?(把玩具整理好)
2、師:今天娃娃家里的.娃娃有點不開心,娃娃家的家具都沒有放整齊,爸爸媽媽們,我們把家具整理一下好嗎?
3、幼兒分角色到娃娃家去整理家具,邊整理邊說一說這是什么家具。
(二)了解家具的作用。
1、師:誰來說說看,你剛才整理的是什么家具?你知道它是用來干什么的嗎?
。ㄓ變航榻B自己玩的娃娃家有什么家具及他們的用途。)
2、師:你們自己家還有什么其他的家具?可以用來干什么?
(幼兒大膽介紹,教師根據(jù)幼兒回答出示相應(yīng)的圖片,和小朋友一起說一說。)
。ㄈ┏醪蕉帽Wo家具的方法。
1、師:家具為我們提供了方便,我們應(yīng)該怎樣保護家具?
(幼兒自由地談一談,師生共同小結(jié)保護家具的方法。)
2、教師總結(jié):要按說明使用,不能在家具上亂涂亂畫,不用小刀敲、刻家具等。
四、活動結(jié)束
1、評價
2、總結(jié)
五、活動延伸
師:回家我們可以根爸爸媽媽一起介紹自己家里的家具。
教學反思:
藝術(shù)來源于社會生活,是社會生活的反映。對于一個藝術(shù)家來說,離開生活,藝術(shù)創(chuàng)作就會失去源泉而枯竭。而對于那些熱愛美術(shù)喜歡畫畫的孩子來說,也何嘗不是這樣。不立足于對實際生活的觀察體驗,就不可能創(chuàng)作出成功的作品。美術(shù)學習的內(nèi)容來源于生活,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將生活與教學活動溶為一體。結(jié)合具體的教學內(nèi)容,在教學《家具》這等,我引導學生將學習活動延伸到家庭中,布置學生完成“尋找家具中美術(shù)”生活作業(yè)。讓學生真正學會觀察、學會發(fā)現(xiàn)。
小百科:家具是指人類維持正常生活、從事生產(chǎn)實踐和開展社會活動必不可少的器具設(shè)施大類。家具也跟隨時代的腳步不斷發(fā)展創(chuàng)新,到如今門類繁多,用料各異,品種齊全,用途不一。是建立工作生活空間的重要基礎(chǔ)。
小班教案 篇6
活動名稱:有趣的小腳丫
活動要求:
1、通過看、摸、捏、聞等感知活動,了解自己的小腳丫及其簡單的功能,初步懂得要保護好它。
2、初步培養(yǎng)幼兒對活動的興趣,并能產(chǎn)生愉悅的情緒。 活動流程:
活動名稱:有趣的小腳丫
活動要求:
1、通過看、摸、捏、聞等感知活動,了解自己的小腳丫及其簡單的功能,初步懂得要保護好它。
2、初步培養(yǎng)幼兒對活動的興趣,并能產(chǎn)生愉悅的情緒。
活動流程:
一、 回憶上次活動
引導幼兒回憶上次活動,說說自己的小手是怎樣的?
二、 觀察小腳
引導幼兒通過數(shù)數(shù)腳趾、捏捏腳趾、動動腳趾、比比腳趾大小、聞聞腳的.味道等活動,感知自己的小腳丫,了解其簡單的功能,并初步懂得要保護好它。
三、 給小腳拍照
1、 通過踩腳印的活動,激發(fā)幼兒繼續(xù)觀察、感知自己小腳的興趣。
2、 使幼兒體驗到踩腳印活動的樂趣。
四、 延伸
將幼兒的腳印圖布置于教室中,鼓勵幼兒邀請自己的父母猜猜、找找自己的小腳丫。
小班:小手真能干
【小班教案】相關(guān)文章:
小班教案小班教案03-10
小班教案(精選)10-02
【經(jīng)典】小班教案08-22
小班教案(經(jīng)典)08-08
小班教案01-07
小班教案01-07
小班教案01-07
小班教案01-05
小班教案12-23
小班教案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