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八年級語文《桃花源記》第二課時教案通用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寫一份優(yōu)秀的教案,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教案應該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八年級語文《桃花源記》第二課時教案通用,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八年級語文《桃花源記》第二課時教案通用1
教學重點:
1,學習課文以漁人行蹤為線索安排材料的方法。
2,作者塑造的“世外桃園”所寄托的作者的社會理想。
教學難點:文章的主題。
預習要求:
1,給下列字注音:緣曠豁髫詣驥
2,朗讀并試背課文。
教時安排:二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根據(jù)漁人的`行蹤理清文章的結(jié)構,整體感知課文;討論課文1—2節(jié)的詞語。
一,導入新課:
1,根據(jù)《揚子晚報》的一則消息“云南發(fā)現(xiàn)“世外桃園””引入新課……
2,板書課題:桃花源記
作者:陶淵明
強調(diào):源:水的源頭。桃花源即,桃花溪的源頭。
補充:陶淵明,名,潛別字,元亮東晉文學家。
指導:課后查找資料,了解陶淵明的其他情況。
二,檢查預習:
1,找學生朗誦課文。
2,給下列字注音:
緣曠豁髫詣驥
集體訂正
三,明確本課的學習重點:
整體感知課文;討論課文的結(jié)構;重點學習1—2節(jié)的詞語。
四,學生分組閱讀課文,并討論就文章的結(jié)構設計問題:
疏導:
結(jié)構方面的問題,一般包含:線索,段落等問題?梢越Y(jié)合課文閱讀重點一考慮。
總結(jié)可以討論問題:
1,文章以什么為線索來安排材料的?(只將閱讀重點一開變一下)
2,標出文中表現(xiàn)漁人行蹤的詞語。
3,據(jù)此劃分課文的層次。
明確:1—2兩個問題的設計可以參考課后思考題五。
五,學生再一次閱讀全文,師生共同討論完成1—3題:
總結(jié)明確:
1,以漁人行蹤為線索安排材料。
疏導:行蹤可以理解為:地點的轉(zhuǎn)移。
2,表示行蹤變化的詞句:
板書:
緣溪性忽逢桃花林復前行便得一山從口入復行數(shù)十步停數(shù)日既出及郡下遂迷,不復得路
八年級語文《桃花源記》第二課時教案通用2
一、內(nèi)容回顧
1、同學互相就上節(jié)課所學來提問。
2、按照“捕魚忘路——發(fā)現(xiàn)桃源——小住桃源——離開桃源——再尋桃源”的漁人行蹤線索,講述桃源故事。
過渡:你覺得文中的桃花源是個什么樣的地方?(美、樂、奇)
二、想像桃源之“美”
1、朗讀描寫桃花源外部環(huán)境美和內(nèi)部環(huán)境美的句子,開展朗讀比賽。
2、桃花源風景真是美不勝收,你頭腦中浮現(xiàn)了怎樣的畫面?請選一個景點,用“這里的美,你看”的句式給大家描繪一番。
如:這里的桃林美,你看,長達二三里,中間沒有一棵別的樹,一眼望去,就像是一片粉紅色的彩霞。地上花草鮮艷美麗,在陽光下閃爍搖曳,像眼睛,像星星。樹上花瓣紛紛落下,像是一只只飛舞的粉蝶……
這里的田池美,你看,田地肥沃,莊稼茁壯生長;池水清澈,魚兒悠然自樂……
這里的桑竹美,你看,青翠茂盛,在陽光下熠熠生輝……
教師小結(jié):聽著大家的描繪,我眼前仿佛出現(xiàn)了一幅幅美麗的圖畫,桃源是美麗的,它美在環(huán)境幽雅,美在風景秀麗,美在資源豐富,美在靜謐祥和……
三、感受桃源之“樂”
1、桃花源是美麗的,也是充滿歡樂的,文中哪些人能感受到桃花源的“樂”?(男女、老幼、漁人)
2、他們分別為什么而樂?請你以其中一類人的身份和口吻說說。
教師以記者采訪的形式跟學生交流,學生以文中人物的身份設身處地地感受桃源生活之樂。如
(1)男人雖種植勞累,但他們樂,樂在不必服兵役,免受戰(zhàn)亂之苦,能安居樂業(yè)。
。2)女人雖采桑養(yǎng)蠶,織布縫衣,忙得不亦樂乎,但她們樂,樂在沒有壓迫,沒有剝削,過著和平安定的生活。
。3)老人(黃發(fā))“怡然自樂”,樂在老有所養(yǎng),豐衣足食。
。4)小孩(垂髫)“怡然自樂”,樂在和平安樂,無憂無慮。
。5)漁人樂,樂在受人熱情相邀,盛情款待。
小結(jié):桃花源樂在民主平等,樂在和平安定,樂在豐衣足食,樂在民風淳樸,樂在……
四、評說桃源之“奇”
桃花源的美麗快樂令人神往,桃花源的離奇神秘更是引人入勝。那么,桃源“奇”在何處呢?請你以“奇,那是因為”的`句式闡述一下自己的認識,要盡量用原文的句子回答。
討論,交流。(明確:景奇、人奇、蹤奇。)
。1)景奇。如桃林奇,那是因為“夾岸數(shù)百步……落英繽紛”。山洞奇,那是因為“仿佛若有光……豁然開朗”。
(2)人奇。如人奇,那是因為“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見漁人,乃大驚”“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
。3)蹤奇。如蹤奇,那是因為漁人“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志之”,后“尋向所志,不復得路”,名人探訪,竟然“未果,尋病終”“后遂無問津者”。
五、賞讀課文
在投入的賞讀中,神游這個美麗歡樂而又撲朔迷離的桃源勝境。
六、研課文,悟主旨
這樣的理想社會在當時存在嗎?作者為什么要寫呢?我們又該如何評價桃花源這樣的理想社會呢?
。▽W生深入文本,領悟文中主旨,各抒己見。)
七、總結(jié)全文
桃花源不是陶淵明消極的逃避,而恰恰是他閃光理想的依托。毛澤東《登廬山》中的一句詩:“陶令不知何處去?桃花源里可耕田!背浞挚隙颂諟Y明對理想社會的追求,面對著中華大地的千年變遷,中國人民真正站了起來。如今祖國各地不是桃源,勝似桃源,倘若陶淵明地下有知,一定會感到無比欣慰的。
八、布置作業(yè)
1、課后選讀以下詩作:《桃花源詩》(陶淵明)《桃源行》(王維)《桃源圖》(韓愈)《桃花溪》(張旭),可以摘抄文中優(yōu)美詩句,也可以寫心得體會。
2、千百年來,“桃花源”已成為人們在失意時精神的避難所,衍化成為一種“桃源情結(jié)”。請結(jié)合自己的生活體驗說說“桃花源”魅力長存的原因。
3、請以“我心目中的桃花源”寫一篇習作。
八年級語文《桃花源記》第二課時教案通用3
教學重點:
1、文言字詞
2、引導學生感受世外桃源所描繪的美好社會生活
教學難點:
理解陶淵明這篇文章的創(chuàng)作目的
教學安排:
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nèi)容:
整體把握課文內(nèi)容,學習字詞、課文誦讀
教學過程:
一、導入:由成語“世外桃源”或陶淵明詩句導入
二、陶淵明簡介
三、學生自學,整體感知課文內(nèi)容,教師鼓勵學生通過反復誦讀,借助工具書和注釋,相互討論,學習字詞,教師指導、點拔
四、概括文章各段內(nèi)容(學生歸納,教師總結(jié))
五、分析本文寫作線索(以漁人行蹤為線索)
六、分小組進行誦讀比賽,部分同學能當堂背誦。
七、字詞訓練(投影)
1、重點實詞和虛詞:緣、窮、然、屬、聞、具、足、之、志、規(guī)、尋、向、詣
2、古今異義詞:鮮美、交通、妻子、絕境、間隔、無論
3、特殊用法字詞:異:意動用法;通:使動用法
4、通假字:“要”同“邀”
5、同義詞:都:悉——咸——皆——并;邀請:要——延
6、成語:世外桃源;豁然開朗;無人問津
第二課時
教學內(nèi)容:感受桃花源美好社會生活,討論陶淵明寫作目的。
教學過程:
一、復習上節(jié)課內(nèi)容
二、教師范讀課文,學生想象桃花源的美好畫面
三、桃花源給大家留下了怎樣的印象,用三個詞概括
學生回答、教師歸納(美麗、神秘、幸福)
四、分類感受
。ㄒ唬└惺芴一ㄔ吹拿利
1、桃花源美在何處?(學生回答,教師歸納)
桃林美;土地美;屋舍美;田池美;桑竹美;阡陌美。
2、教師小結(jié):桃花源美在環(huán)境幽雅,風景優(yōu)美
。ǘ└惺芴一ㄔ吹纳衩
桃花源神秘在何處?(學生回答,教師歸納)
桃林神秘:夾岸數(shù)百步,中無雜樹。
山洞神秘:仿佛若有光,形狀奇特。
林中人神秘: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
結(jié)局神秘:不復得路,探訪未果。
。ㄈ└惺芴一ㄔ葱腋
桃花源的幸福表現(xiàn)在何處?(學生回答,教師歸納)
1、 黃發(fā)垂髻:怡然自樂(和平安定、豐衣足食)
2、 男女:往來種作(沒有戰(zhàn)亂,安居樂業(yè))
3、 漁人(側(cè)面烘托):殺雞作食,皆出灑食(民主平等,民風淳樸)
學生小結(jié):桃花源幸福在生活和平安定,豐衣足食,民主平等,民風淳樸。
五、桃花源中的生活是一種怎樣社會理想?
。ǚ磳(zhàn)亂,追求和平、幸福、自由生活的社會理想)
六、文中哪一句話表現(xiàn)了桃花源中人的這種社會理想?
。ù巳艘灰粸榫哐运,皆嘆惋)
七、文中哪一句話還表現(xiàn)了林中人不愿與世俗交往,受到干擾的心理?
。ù酥腥苏Z云:“不足為外人道也!保
八、 深入討論
1、 桃花源這一人間樂園能找到嗎?
。ú荒,這是作者虛構的`)
2、 陶淵明為何要虛構?聯(lián)系當時社會現(xiàn)實思考
。ǚ匆r黑暗現(xiàn)實,寄托自己的生活理想)
3、 有人說陶淵明定作《桃花源記》是積極追求美好生活,也有人說他是消極逃避現(xiàn)實,你怎樣評價?(自由辯論)
九、 總結(jié)結(jié)束
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向往一種沒有剝削與壓迫的幸福美好生活,這是我們應學習的,作為二十一世紀的青少年,更應樹立一種遠大的理想將個人的利益與社會的需要結(jié)合起來,才能無愧于這個時代,無愧于我們的民族。
十、布置作業(yè)
1、 背誦課文。
2、 完成書后思考練習。
摘錄一些談理想的名人名言。
【八年級語文《桃花源記》第二課時教案】相關文章:
莫高窟第二課時教案01-21
《雪兒》第二課時教案08-26
《貓》第二課時的教案08-26
《麋鹿》第二課時教案02-25
貓第二課時的教案02-25
《尊嚴》第二課時教案02-26
《挑山工》第二課時教案02-27
莫高窟第二課時教案01-08
《頤和園》第二課時教案02-24
《觀潮》第二課時教案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