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日韩在线免费观看,久久精品合集精品视频,每日更新在线观看AV_手机,这里是精品中文字幕

<mark id="47rz2"><center id="47rz2"><dd id="47rz2"></dd></center></mark>

    <legend id="47rz2"><u id="47rz2"><blockquote id="47rz2"></blockquote></u></legend>

      當前位置:好文網>實用文>教案>中班教案

      中班教案

      時間:2024-03-19 09:33:54 教案 我要投稿

      中班教案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通過教案準備可以更好地根據(jù)具體情況對教學進程做適當?shù)谋匾恼{整?靵韰⒖冀贪甘窃趺磳懙陌!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中班教案7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中班教案

      中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熟悉歌曲旋律,嘗試用身體動作表現(xiàn)歌曲的內容。

        2、通過游戲讓幼兒對茶壺產生興趣。

        3、在學習歌曲的過程中,體驗與同伴合作的快樂。

        4、體驗歌曲中的歡快情緒。

        5、借助小圖譜記憶歌詞,學唱歌曲。

        活動過程:

        一、導入部分。

        1、師:小朋友們有沒有玩過木頭人的游戲?

        2、師:木頭人游戲的兒歌是怎么念的?

        3、老師念兒歌,幼兒一起玩木頭人的游戲。

        4、請幼兒一起念兒歌,師幼一起游戲。(教師擺出小茶壺的造型)

        5、提問:老師的造型像什么?

        二、基本部分。

        1、教師出示小茶壺的圖片。提問:老師擺的像不像?

        2、一起認識茶壺的壺身、把手、嘴。

        3、看一看老師這個茶壺的壺身、把手、嘴在哪里。

        4、教師扮演小茶壺做自我介紹。(我是小小茶壺矮又胖,這是我的把手這是我的嘴,當我灌滿開水我就喊,提起我,倒杯水)

        5、小茶壺的介紹好聽嗎?你們也來學一學好嗎?(師幼一起跟著圖譜介紹)

        6、小茶壺還想為它的介紹加一些動作,你們幫幫它好嗎?

        7、提問:“我是小小茶壺矮又胖”怎么用動作表示?……

        8、小茶壺要倒水了,杯子在哪里呢?誰想做杯子來接小茶壺的水?

        9、幼兒兩兩一組,念到倒杯水時,一個幼兒表演杯子接水。

        10、我們一起來扮小茶壺,邊念兒歌邊表演好嗎?

        11、我們小茶壺表演的都很棒,老師獎勵你們聽一段音樂。úシ判桑

        12、好聽嗎?小茶壺也覺得很好聽,它很開心!它要唱歌給小朋友聽哦。ń處煼冻

        13、你們會不會唱小茶壺的這首歌?(師幼一起唱)

        14、有沒有能干的小茶壺能邊表演邊唱呢?(請個別幼兒上臺表演)

        15、我們加上剛剛的動作,一起來表演好不好?(師幼一起邊表演邊唱)

        16、教師出示不同茶壺的`圖片。

        17、剛剛我們扮演的都是一樣的小茶壺,老師還帶來了其他不一樣的小茶壺,你們來表演看看好不好?

        三、結束部分。

        1、我們今天跟著小茶壺學唱了一首歌,你們來猜猜看小茶壺的這首歌叫什么?

        2、真棒!我們一起再來表演一次吧!

        3、小茶壺的水燒開了,我們去給其他小朋友倒水好不好?

        活動反思:

        通過本次活動孩子們基本都能大聲的唱出歌曲,在創(chuàng)編活動的過程中,我發(fā)現(xiàn)有的孩子會表現(xiàn),有的敢表現(xiàn),有的想表現(xiàn),他們大多都能積極參與到創(chuàng)編活動中孩子們所想的,所表現(xiàn)出來的是我沒有想到的。所以本次活動是基本完成了預設的目標。當然本次活動也存在不足,在教學過程中沒有把握好重點難點的時間分配,由于在理解歌詞歌詞這一環(huán)節(jié)中錯將創(chuàng)編動作設為重點,占用了大量的時間,以至于后面的學唱歌曲這一重要環(huán)節(jié)又沒有足夠的時間,顯得有些倉促和先賓奪主,而且在創(chuàng)編歌詞的同時,孩子們都那么積極的參與了,就應該讓他們把自編的歌詞在集中大膽的表現(xiàn)出來,達到真正“創(chuàng)編歌詞”的目的。

      中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探索呼啦圈的多種玩法,學習滾圈的動作。

        2.體驗游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1.數(shù)量與幼兒人數(shù)相等的呼啦圈。

        2.場地中畫兩條寬50厘米的跑道。

        3.音樂、障礙物。

        重點難點:

        在幼兒進行滾圈游戲時,教師要注意提示幼兒動作要領。

        活動過程:

        一、活動導入。

        教師帶領幼兒隨音樂進入活動場地,并進行熱身運動。

        二、 讓幼兒探索呼啦圈的多種玩法并進行展示。

        1.師:小朋友你們知道這是什么嗎?你們玩過沒有?你們是怎么玩的?你們來試一試,玩一玩,看看都有哪些玩法,你們想怎么玩就怎么玩。

        2.幼兒進行嘗試。教師巡回觀察,并請個別幼兒展示。

        3.幼兒再次嘗試。

        三、 玩游戲"汽車司機",學習在一定距離內滾圈走的動作,并能繞過障礙物。

        1.師:小朋友,看老師在干嗎呢?(教師做開汽車的動作)引導幼兒回答是在開汽車。

        2. 師:我們都是小汽車司機,來開一開我們的小汽車吧。ń處煄ьI幼兒做開汽車動作)。小司機們,快停下來吧,我們的汽車出現(xiàn)故障了。哦,原來是我們的輪胎壞了,把我們手中的'呼啦圈當做輪胎把它們送到修理廠去吧,看看哪個司機運送輪胎的動作最靈活、最熟練。

        3. 教師示范滾圈的動作,邊示范邊提示動作要領:小朋友跟在輪胎的后面,雙手推動輪胎向前滾動,要盡量讓輪胎在跑道內滾動,不要讓輪胎離開地面,看到障礙物后慢慢繞過去,運到對面后第二個小朋友接著運。

        4.幼兒站兩排,進行練習,教師在旁邊進行指導。

        5.幼兒分兩組進行比賽。

        四、放松活動。

        師:我們的輪胎修好了,小司機們跟我一起做(教師帶領幼兒跟隨音樂進行放松活動)。

      中班教案 篇3

        一、活動目標:

        1、鞏固從高處向下跳,學習從高處向側方下跳。

        2、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體育活動常規(guī),激發(fā)幼兒大膽勇敢的精神,提高自我保護能力。

        3、教育幼兒養(yǎng)成清潔衛(wèi)生的好習慣。

        4、幫助幼兒了解身體結構,對以后的成長會具有一定的幫助。

        二、活動準備:

        木椅子、鞋架臺階、電腦、沙包(35)、小旗(4)、紅領巾(4)、場地擺放木椅子(16)

        三、活動過程:

       。ㄒ唬、開始部分:

        1、以《向前沖》的音樂入場:小朋友,今天我們要學小小兵(小海軍)去完成一個任務,來,我們出發(fā)吧!一路縱隊跑步入場,再變成四路縱隊。

        2、基本動作:小小兵(小海軍)們立正、向前看齊、向左轉、向右轉、原地踏步走、立正、稍息。

        3、熱身音樂《小海軍》:我們小小兵的本領可多了,會……我們一起跟音樂,學學小小兵。

       。ǘ、基本部分:

        1、幼兒脫下外套,放入相應筐。

        2、學習向側面跳下的動作

        *"小朋友們到老師身邊,看,老師帶來了什么?"--出示椅子。"小小兵要用椅子來干什么?"

        *"小小兵告訴老師,我們從椅子上可以向下跳(教師從椅子上向前下方跳下),還可以從椅子上向邊上跳,你們誰會?"--請個別幼兒試一試,教師以小小兵的'語氣強調,腳掌要輕輕落地,教師示范1~2次,再請個別幼兒試試。

        *幼兒自由選擇一樣用具,如臺階、椅子、鞋架,練習往側下方跳,強調腳掌要輕輕落地,教師巡回指導,及時表揚。

        3、游戲《小小兵》:

        *以接到任務的語氣集中幼兒,告訴幼兒小小兵發(fā)現(xiàn)敵人,我們要去消滅敵人。

        *教師用4把椅子,講解示范游戲方法。

        *排隊,到游戲場地進行游戲。游戲1次后,教師及時評價,游戲第二次。

       。ㄈ、結束部分:

        評價幼兒表現(xiàn),以《洗澡歌》做放松動作。整理游戲用具。

        教學反思:

        教學方式實質上是一種刺激手段。講授法、提問法刺激聽覺感官,示范法、觀看法刺激視覺感官,練習法、游戲法綜合刺激各種感官……因此,教學方式的成敗與否,關鍵是看能否發(fā)揮出它應有的刺激性。教師要不斷錘煉自身的刺激能力,如獨具特色的肢體動作,極富渲染的表情神態(tài),變化多端的語言聲調等,這是實現(xiàn)教學方式刺激性的基礎。因此優(yōu)秀的教師應該時刻關注孩子的肢體、眼睛、嘴巴,了解孩子的內心狀態(tài),及時調整自己的教學方式。

      中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在操作活動中,讓幼兒獲得物體轉動的經驗。

        2、指導幼兒嘗試觀察記錄的方法,養(yǎng)成細致觀察的習慣。

        3、培養(yǎng)幼兒對“轉動”這一科學現(xiàn)象的興趣。

        4、培養(yǎng)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于大膽探究和實驗。

        5、激發(fā)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活動準備:

        塑料小陀螺、紙花片、長方形小積木、風車、球形插塑每組一份、記錄表每人一份

        活動過程:

        一、引起幼兒興趣

        老師這兒有五種不同的物體,你們想知道是什么嗎?

        這小陀螺會怎樣?

        這幾種物體都會轉動嗎?

        二、幼兒預測結果

        請幼兒把你自己認為轉或不轉的想法記錄在表的第一行格子里。

        請幼兒介紹自己是怎樣記錄的?

        三、幼兒操作,驗證自己的做法是否正確,并及時進行記錄。

        要求幼兒動腦筋仔細觀察它們是怎樣轉動的?

        四、討論記錄結果

        請幼兒告訴大家玩的結果與開始認為的一樣嗎?你又是如何記錄的?

        五、找一找生活中常見的'轉動物體。

        六、再次探索物體轉動的現(xiàn)象。

        請幼兒再玩一次,仔細觀察它們轉動時有什么不同?

        活動延伸:

        制作風車,玩風車。

        活動反思:

        新《綱要》強調:“科學教育應密切結合幼兒的實際生活進行,利用身邊的事物與現(xiàn)象作為科學探索的對象。”因此,我以幼兒的科學教學為切入點,嘗試了通過生活化的幼兒科學教育。在活動設計和組織實施中,我也遵循了綱要中的多種原則。在本活動中,我以談話導入,調動了幼兒已有的經驗,激發(fā)了幼兒活動的興趣。通過提供多種幼兒身邊熟悉的操作材料進行操作、觀察、猜想、思考中體驗、獲取有關轉動的知識經驗。在交流中,我采取了自由交流、小組交流、集體交流的形式,讓幼兒去探索發(fā)現(xiàn)。但在交流時,我對幼兒的問題太單一,只是問問孩子是怎么把物體轉起來的,忽視了物體轉動時的有趣現(xiàn)象,沒有作很仔細的觀察。

      中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運用各種感官初步感知綠茶的特征,樂于運用語言進行表述。

        2、能仔細觀察、記錄綠茶在泡水前后的變化。

        3、初步嘗試泡茶、知道泡茶要注意用水量和安全。

        4、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成功的喜悅。

        5、通過實際操作,培養(yǎng)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

        活動重點:

        1、能大膽地用語言、身體動作表述自己的想法。

        2、自己嘗試泡茶。

        活動準備:

        4個綠茶罐裝好適量的綠茶、小勺4個、透明杯子每人1個、保溫杯16個、集體記錄單1張、錄像《認識綠茶》、音樂、抹布等。

        活動過程:

        1、出示裝好綠茶的綠茶罐,激發(fā)幼兒探究興趣。

        請幼兒從聽、聞、摸等多種感官來猜想罐子里裝的是什么。

       。ㄒ杂螒虿虏碌那榫耙鼍G茶,激發(fā)幼兒主動探究的意識。)

        2、引導幼兒觀察干綠茶的特征

        引導幼兒從綠茶的顏色、形狀、硬度、味道等方面進行觀察。

        教師根據(jù)幼兒的回答進行形象記錄。

        原有記錄總結過程:(觀察、記錄)

        從視覺、觸覺、味覺等來感知干綠茶的特征,鼓勵幼兒大膽表述對干綠茶的理解,并對干綠茶特征進行總節(jié)并記錄。

        3、引導幼兒觀察泡水后綠茶的變化幼兒自己泡茶,知道泡茶用開水、杯子、并注意安全等。

        觀察綠茶在杯中的變化,互相交流。

        教師根據(jù)幼兒的回答進行形象記錄。

        看了那么多的綠茶,老師想到了一個故事,故事的`題目是《綠茶的聚會》。故事后提問:

        1、故事中哪些東西是跟綠茶有關的?

        2、我們生活中哪些東西跟綠茶有關?

        猜想與驗證過程。(猜想、實驗、記錄)

        1、集體進行猜想。提醒并鼓勵幼兒大膽進行嘗試,尊重事實。

        2、幼兒猜想、驗證后,師進行集體記錄,此時注意觀察幼兒猜想與驗證是否一致,會用自己的身體和語言展現(xiàn)自己實驗前后綠茶的變化。

        3、自己嘗試泡茶、知道泡茶的水量。

        4、帶著問題觀看錄像,逐步感知綠茶的生產過程。綠茶是生長在什么地方的?是所有的綠茶都能摘嗎?綠茶是怎么變干的?等一系列這都是孩子的問題,在此環(huán)節(jié)中幼兒觀看了茶的現(xiàn)場錄像,也感受到茶農的艱辛。

        5、聽音樂做律動,讓幼兒在愉快的律動中結束活動。

      中班教案 篇6

        一、活動目標:

        1 通過猜猜、看看、想想,引導幼兒理解兒歌的基本內容。

        2 要求幼兒發(fā)準翹舌音“吹”、“串”,理解動詞“吹”、“飄”、“爆”的意思。

        3 激發(fā)幼兒參與游戲的興趣,從中體驗吹泡泡的樂趣。

        二、活動準備

        1 教師自制掛圖。(情景圖片)

        2 吹泡泡用具:裝有肥皂水的塑料瓶,吸管(單孔、多孔、粗細不一)。

        3動詞卡片“吹”“飄”“爆”。

        三、活動過程

        (一) 談話,激發(fā)幼兒活動的興趣。

       。ǔ鍪疽粡垐D片,一直小熊在吹泡泡,天空有很多的泡泡,把正在吹泡泡的小熊遮住)

        1 教師:咦!小朋友們看,圖畫里的天空中飄著好多的泡泡呀,這些泡泡是怎么來的呢?(理解動詞“吹”,并發(fā)準音)。

        2教師:請小朋友猜猜這些泡泡是誰吹出來的?(幼兒自由發(fā)表意見)

       。ǘ┦煜ぴ姼璧幕緝热荩

        1、 師:讓我們來看看到底是誰在吹?(教師撕開遮住小熊的紙,出現(xiàn)正在吹泡泡的嘟嘟熊)

        2、 師:嘟嘟熊吹泡泡,吹出了怎樣的泡泡?(一張有一串小泡泡的.畫紙,注意讓幼兒發(fā)準翹舌音“串”)

        3、 師:嘟嘟熊吹泡泡,吹出了怎樣的泡泡?( 又出示一張有一個大泡泡的畫)

        4、 (然后教師把手上的畫大泡泡慢慢的飄到嘟嘟熊的鼻頭上)師:咦!大泡泡怎么到嘟嘟熊的鼻頭上的呢?(理解動詞:飄)

        5、 出示小白兔

       。1)教師動作夸張模仿小白兔說:不能動!你能動!

        ( 2)為什么小兔對嘟嘟熊說不能動?(請幼兒自由發(fā)表意見。引導理解動詞“爆”)

        (3)一起說出答案“不能動!不能動!一動泡泡就會爆掉。

        (三)幼兒念兒歌

        1、 師:剛才,我們看了嘟嘟熊吹泡泡,非常有意思,讓我們一塊兒把它編成一首兒歌吧。ㄓ變涸诶蠋煹膸椭掳堰@首兒歌念出來)

        嘟嘟熊,吹泡泡, 吹出一串小泡泡。

        嘟嘟熊,吹泡泡,吹出一個大泡泡。

        大泡泡,飄呀飄,飄到咯嘟嘟熊的鼻子上。

        小兔子說:不能動!不能動!一動泡泡就會爆掉。

        2 采用接龍式(老師念上句,然后幫助幼兒接下句)

       。ㄋ模┯螒颍捍蹬菖

        1嘟嘟熊會吹泡泡,小朋友也會吹泡泡,你們會吹出什么樣的泡泡呢?我們來試試。(發(fā)給幾個比較能干的幼兒吹泡泡,其他小朋友看他們吹咯什么樣的泡泡)。

        2吹泡泡幼兒抓泡泡,還可以邊抓邊念兒歌《吹泡泡》,歡快的結束課程。

      中班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初步感受音樂,體驗大家一起做游戲的快樂。

        2.能隨音樂及兒歌的變化較準確而有節(jié)奏地完成韻律動作。

        3.能積極大膽地與同伴分享猜"蝴蝶"的經驗。

        4,通過聽、唱、奏、舞等音樂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編能力與合作能力。

        5.感受旋律的氣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參加集體音樂活動的樂趣。

        活動重難點

        感受和理解音樂,能較準確而有節(jié)奏地進行韻律表現(xiàn)。

        活動準備經驗準備:

        了解蝴蝶的生長過程。

        物質準備:

        幼兒圍坐成一個圓圈,方巾,音樂。

        活動過程

        1.故事引入《毛毛蟲變蝴蝶》

       。1)我是一只毛毛蟲,我最愛吃不同的動物餅干。今天我要吃兔餅干,吃呀吃,我吃了很多個,長大后變成了一只漂亮的蝴蝶。蝴蝶一邊唱歌,一邊飛,飛呀飛,飛到了美麗的花園做游戲。你們愿意和老師一起玩毛毛蟲變蝴蝶的游戲嗎?

       。2)我吃的是什么餅干?我吃了幾次兔餅干以后變成了蝴蝶?

        2.感受音樂,并嘗試用動作、聲音表現(xiàn)音樂

       。1)完整欣賞音樂,感受音樂與動作的.變化。

        指導語:我吃了幾次兔子餅干?然后,我又做了什么?我說了什么?

       。2)再次感受音樂,做基本動作。

        指導語:除了吃兔子餅干,毛毛蟲還會吃什么動物形狀的餅干?(小貓餅干、小狗餅干……)

       。3)嘗試用聲音、動作有節(jié)奏地表現(xiàn)音樂。

        指導語:如果你是小蝴蝶,你能一邊唱歌一邊做游戲嗎?蝴蝶是怎樣飛的?

        3."蝴蝶找花"游戲

       。1)在舒緩的樂段繞圈做蝴蝶跳舞的動作,在歌詞"美麗"詞結束時,立刻找椅子停在"花"上。

        指導語:每一只蝴蝶在花園里都會停在一朵花上,那朵花就是它的家,看看我這只蝴蝶會在音樂的哪個詞上停下來?

       。2)再次玩"蝴蝶找花"的游戲,進一步熟悉樂段。

        4."躲貓貓"游戲

        (1)表述:不一樣的蝴蝶指導語:剛才有美麗的蝴蝶,有帥氣的蝴蝶。如果你是一只蝴蝶,你是一只什么樣的蝴蝶呢?

       。2)猜蝴蝶玩法:音樂結束時,教師用紗巾遮住一只"蝴蝶",這名幼兒要大聲說:"我是××的蝴蝶",大家一起猜出這只"蝴蝶"是誰,猜對了游戲重新開始。

       。1)哪只蝴蝶不見了?我們把他喊出來。喊對了,蝴蝶就會出來的。

        (2)你是用什么方法把他猜出來的?(聽聲音、看鞋子、看他旁邊的同伴等)。

        (3)如果你是那只被蓋住的蝴蝶你用什么辦法不讓別人猜不出你?(變聲)

        活動反思:

        活動開始部分,教師以"毛毛蟲"的身份營造故事情境,以游戲化的口吻提問:"我吃了幾塊兔子餅干后變成了蝴蝶?"明確提出欣賞音樂的要求,激發(fā)幼兒的學習動機和參與興趣。

        第二個環(huán)節(jié),教師借助音樂、兒歌、動作的同構,將抽象的音樂意義化,幫助幼兒感知和體驗音樂的節(jié)奏、結構、情緒,教學過程得以優(yōu)化,師幼共同獲得快樂體驗。

        第三個環(huán)節(jié),教師在幼兒初步熟悉音樂和基本動作模式的基礎上,設置了"蝴蝶找花"的游戲情景。教師的指導語是:"在花園里,每一只蝴蝶都會停在一朵花上。這只蝴蝶會在音樂中的哪一個字上停下來寧"這就要求幼兒要學會仔細傾聽,發(fā)現(xiàn)"蝴蝶找花"的關鍵字,從而培養(yǎng)幼兒在活動中積極主動、認真專注的學習品質。

      【中班教案】相關文章:

      經典中班教案中班教案02-23

      教案中班教案02-23

      [經典]中班教案08-08

      (經典)中班教案08-08

      中班教案(經典)09-19

      (精選)中班教案07-25

      中班教案[精選]07-29

      中班教案【經典】07-28

      中班教案(精選)07-30

      【經典】中班教案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