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教案
作為一名優(yōu)秀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教案有助于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那么大家知道正規(guī)的教案是怎么寫的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大班教案8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大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以自身為中心區(qū)別左右,發(fā)展幼兒的空間觀念。
2、根據(jù)示意圖能準確的判斷左右。
活動準備:PPT、卡片、扭扭棒、箱子
活動過程:
一、談話左和右
1、請小朋友們說說自己身上哪些地方是分左和右的?
2、引導幼兒用完整的話來回答。(例:兩只手可以分為左和右……)
二、游戲一:我說什么你做什么
1、教:"我說什么,你們做什么,聽清楚指令,分清楚左右,做對動作。
①請你舉起你的右手(幼兒舉右手)
、谂呐哪愕挠彝龋ㄓ變号挠彝龋
③跺跺你的左腳(幼兒跺左腳)
三、游戲二:左手右手猜猜猜
1、出示ppt圖一:判斷是左手還是右手,認為是左手做的小朋友站到桌子那里;認為是右手做的小朋友請站到椅子那里。
2、在老師喊5、4、3、2、1停之前,必須已經找好位置了,如果還在中間停留的小朋友就算淘汰了。(站對者可獲得圈圈,并套在自己相應的手上)
3、出示ppt圖二:按照第一輪的方式進行。
4、出示ppt圖三:在上面兩個游戲上加深幼兒的難度,在教師的指令下不僅能找對位置同時能根據(jù)圖片用自己的.小手做出和圖片一樣的的動作,做對者為勝,加兩個圈圈。
四、游戲四:你猜猜我猜猜
1、幼兒相互間找到好伙伴,對放取一張卡片,根據(jù)卡片上的字,往箱內伸出相應的手讓同伴猜,猜對了放在自己的小籃子里,猜錯了放在原來的籃子里。
2、相互交換猜,誰的籃子里卡片多,為勝者。
五、延伸活動;互相交流辨別左右的方法。
活動反思:在游戲的活動中大多數(shù)幼兒都能自己想辦法分清左右,在最后一個游戲的過程中可能有點難度,幼兒們猜錯的幾率很高。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我沒有更好的引導他們辨別左右的方法,他們只根據(jù)手背手心和大拇指的方向而沒想到方位問題,所以大多數(shù)幼兒都猜錯了。由于我們這個活動還會延續(xù)到區(qū)角活動中,在我的提醒和指導下他們知道了還有方位的問題。讓他們在區(qū)角活動中繼續(xù)去探索和學習,更清楚的去分辨左右的關系。
大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嘗試用象聲詞表達傾聽到的聲音,并用問答句的形式創(chuàng)編詩歌。
2、初步體會作品所表達的情感,能隨著作品的展開表現(xiàn)出好奇、平和等相應的情緒。
3、感受春的氣息,體會畫面之靜態(tài)美、聲效之動態(tài)美,激發(fā)熱愛大自然的情懷。
活動準備:
1、教學ppt;小草地。
2、幼兒已學歌曲《春雨沙沙》。
活動過程:
一、遇見春天:導入故事,引發(fā)興趣。
—— 現(xiàn)在是什么季節(jié)?
—— 你從哪兒發(fā)現(xiàn)了春天?
二、傾聽春雨:欣賞故事,感知春雨的靜態(tài)美和動態(tài)美。
春天的夜晚,靜悄悄的,夜空里一顆星星都沒有,窗外,黑漆漆的。小鼴鼠早早地躺在了床上,這會兒,它正呼呼大睡呢。(依次出示幻燈片并提問)
—— 這是什么聲音?
—— 這會是誰發(fā)出的聲音?
—— 讓我們來問問XX吧。ㄓ變焊惺躕XXXXX,是你嗎的句式)
小鼴鼠忙了大半夜,也沒找到是誰在發(fā)出聲音。他走回了房間,躺到床上準備接著睡覺了。
三、對話春雨:謎題揭曉,引出一問一答的句式。
—— 難道會是春雨?讓我們來來問問春雨吧!
叮咚叮咚,春雨,是你嗎?——是的,那是我落在門上的`聲音!
哐當哐當,春雨,是你嗎?——是的,那是我落在窗戶上的聲音!
呼啦呼啦,春雨,是你嗎?——是的,那是我落在樹葉上的聲音!
嘩啦嘩啦,春雨,那是你嗎?——是的,那是我落在溪水里的聲音!
沙沙沙、沙沙沙,春雨,是你嗎?——是的,那是我落在小草里的聲音!
—— 原來小鼴鼠聽到的那么多聲音,都是春雨下在不同的地方發(fā)出的聲音呢!
四、尋找春雨:找找、看看、運用一問一答的形式大膽表述。
—— 春雨還會下在哪里呢?我們也來找一找、聽一聽、問一問。
五、歌唱春雨:多角度感受春雨的美。
—— 這會兒啊,我們的春雨想邀請你們和她一起來唱一首歌。ǜ璩河晟成常
大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要求幼兒初步感受音樂所表現(xiàn)的明朗、活潑充滿朝氣的情緒。
2、了解樂曲的曲式結構。
3、探索用各種創(chuàng)造性身體動作表現(xiàn)樂曲。
[活動準備]
課件、音樂磁帶、錄音機、打擊樂器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啟發(fā)談話,激發(fā)興趣:
。1)小朋友們好!你知道現(xiàn)在是什么季節(jié)嗎?(春天)你喜歡春天嗎?讓我們一起去尋找美麗的春天好不好?(聽音樂《花仙子》)做動作進教室。咱們就在這片草地上休息一會兒吧!春天美不美?春天是什么樣子的?有哪些變化?我們一起來欣賞一組春天的美景(解說:春天來了,天氣變暖和了,小河里的冰融化了,小草偷偷的從土里鉆出來,嫩嫩的、綠綠的,各種花都開了,五顏六色真美麗。)這么美的春天是誰送來的?(春姑娘)春姑娘還給小朋友帶來一份禮物,請小朋友閉上眼睛靜靜的欣賞。
二、基本部分:
1、教師播放音樂,幼兒完整欣賞第一遍音樂,體會一下有什么感覺?
欣賞后回答:
a、這首曲子好不好聽?你有什么感覺?(音樂在跳,像水在嘩啦啦的流過去,像輪子在滾動)(很舒服,很高興)
小結:這首曲子的曲調非常的歡快,跳躍,非常的.熱烈。
b、聽這首曲子你想到了什么?(春姑娘、花仙子、蝴蝶、小鳥等春天的花草樹木小動物)
2、請幼兒反復欣賞音樂
。1)結合課件欣賞第二遍音樂:小朋友喜不喜歡這首曲子?美麗的花仙子也很喜歡,看!它正在聽音樂慢慢的長大呢!聽完后問:小朋友,現(xiàn)在你有什么感覺?你想到了什么?
。2)請小朋友一起來跟老師感覺一下樂曲的旋律(聽音樂教師示范指圖)
(3)請小朋友自己感覺一下(聽音樂幼兒分組指圖)
3、帶領幼兒分析曲式結構:
。1)小朋友你覺得音樂可以分成幾部分?為什么?(音樂不同)
小結:長花時一種音樂,長藤是一種音樂,又是長花,又長藤;
。2)讓我們一起聽一聽哪里不一樣?(分段欣賞)先聽一聽長花的音樂,聽一聽有幾個樂句,體會一下有什么特點?(四個樂句)聽到這一段你想到了什么?這段有什么特點?(歡快)依次欣賞:長藤(兩個樂句、婉轉)長花(同第一段)最后一段(八個樂句、起伏)
。3)這首樂曲可以分成幾部分?(四部分)
一起看(課件):長花的音樂——這是第一部分,叫A段;依次BAC
樂曲分成了ABAC四部分,問:分成了那四部分?
教師引導總結:A段這四句音樂怎么樣?(歡快)BAC
4、請一個小朋友上臺完整的表演一遍:
(1)段四句歡快的音樂你想做什么動作?(一起學一學)B段兩句婉轉的音樂你想怎么做?(一起學一學)C段八句起伏的音樂你想怎么做?
。2)聽音樂把剛才的動作連起來做。(繼續(xù)請幼兒編)
小結:剛才小朋友做的動作都很好看
。3)下面請小朋友欣賞劉老師是怎么表演的?問:A段歡快的音樂我是怎樣做的?依次問:BAC聽音樂教師帶領幼兒一起表演兩遍;
5、小朋友,剛才我們聽著好聽的音樂,表演的高興嗎?你知道這好聽的音樂是誰寫的嗎?
。1)是波蘭的普羅休斯卡寫的,名字叫:《單簧管波爾卡》
。2)波爾卡是捷克民族的一種二拍子的圓圈舞,當他們舉行盛會或非常高興時就會跳這個舞。
。3)這么好聽的曲子使用什么演奏的呢?小朋友請看,就是它——單簧管,它是什么顏色的?(黑色)所以又叫黑管,是一種木制樂器,直吹,發(fā)出的音很好聽。
三、結束部分:
下面咱們就來聽著這首波爾卡,跳圓圈舞,好嗎?看!劉老師準備了好多的花環(huán),送給小朋友帶上一起跳舞。
。1)跳法:圍成圓圈,A段自由跳,B段找一個舞伴拉手轉圈,A段自由跳,C段前四句兩人一蹲一立拍手,然后交換;后四句大家拉手往里聚,然后散開,再來一次。
。2)小朋友跳的高興嗎?怎們一起到院子里跳,好嗎?
[活動反思]
本節(jié)音樂欣賞活動,首先教師運用美術教學手段來進行音樂欣賞活動,通過多媒體課件(樂曲結構圖)形象生動的按樂曲節(jié)奏,把整首曲子明確、清晰的呈現(xiàn)給幼兒,讓幼兒能比較直觀的感受音樂的結構特點;其次,教師引導啟發(fā)幼兒通過身體動作來表現(xiàn)音樂的性質特點,它們都很喜歡,有較高的積極性,突破了音樂欣賞沉悶枯燥的缺點,達到了較好的教育效果。
大班教案 篇4
活動目的:
1、了解瓶子的用途,知道瓶子是一種容器;
2、樂意參與變廢為寶的活動,培養(yǎng)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發(fā)展幼兒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
3、初步培養(yǎng)幼兒的環(huán)保意識
活動準備:
1、利用廢舊瓶罐為主材料,將活動室布置成瓶罐作品展覽館;
2、各種各樣的瓶子若干,美勞材料若干;
3、環(huán)保小標志每人一份,音樂磁帶;
4、瓶寶寶(手偶)盛放不同水的啤酒瓶按音階排列;
活動過程:
1、教師以節(jié)目的方式來拉開活動的序幕,用熟悉的手勢動作鼓勵幼兒集體歡呼”變廢為寶小手巧,我的作品最最好“,激發(fā)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
主持人(教師)宣布:“小巧手俱樂部節(jié)目時間又到了,大家好,我是巧手姐姐,今天,我們有幸請到的嘉賓是教研室的劉老師、幼兒園的'園領導和各位老師,對她們的到來,我們表示熱烈的歡迎。今天,巧手姐姐特別高興,我給大家?guī)砹艘粋小節(jié)目,希望你們能夠喜歡”。教師表演:(邊敲瓶子邊說)“我的瓶子真奇妙,大家快來瞧一瞧,聽聽這邊是低調(121,212),聽聽那邊是高調(676,767),聽聽這里真熱鬧(1234567,7654321),我唱歌來它伴奏,我的瓶子本領高,小朋友們,我們來唱首歌吧,(一起唱”我愛我的幼兒園“)
2、了解瓶罐的功用
主:剛才我表演節(jié)目的時候,發(fā)現(xiàn)小朋友們聽得特別認真,看得更是仔細,你們對我的樂器一定很感興趣吧,發(fā)現(xiàn)它是用什么做成的嗎?(瓶子)今天,我們巧手俱樂部的主角就是瓶子,有請瓶寶寶(教師手拿手偶)。手偶:“大家好,我是瓶寶寶,很高興參加你們的節(jié)目,聽說大二班的小朋友們特別聰明,那么,我有一個小問題要考考你們。日常生活中,你們總會見到各種瓶子,你見過什么材料的瓶子,它是干什么用的呢?你別著急告訴我答案,把你見過的最好看、最有趣的瓶子告訴給你的朋友吧。①幼兒討論:;②幼兒個別回答
小結: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常見的有塑料瓶,玻璃瓶,金屬瓶,瓷瓶等等,它們能盛放日常用品,象化妝品、飲料、藥品、調料品等,瓶子能盛放東西,因此,我們說瓶子是一種容器;
3、參觀瓶子新造型展覽會
手偶:“巧手姐姐,我的伙伴們被利用完了以后,都被扔進了垃圾箱,它們特別的傷心、難過,你能幫幫它們嗎?”主持人:“當然能了,告訴你一個好消息,我辦了一個‘瓶子新造型展覽會’,那里就是廢舊瓶子的新家,你們想不想去看一看呀?那就跟我來吧,展覽會到了(教師提出要求),現(xiàn)在,你們就自由的看一看,摸一摸,玩一玩,說一說,看看這些廢舊的瓶子有什么變化(提出參觀的要求),幼兒自由參觀,通過看、摸、玩、說,對廢舊瓶子做成的作品有較深的印象,豐富自己的知識。提問:你喜歡什么樣的造型,為什么?
手偶:“巧手姐姐,我的朋友們也想加入到“瓶子新造型展覽會”里,你快幫助它們改變造型吧!敝鞒秩耍骸靶∨笥褌冃撵`手巧,一定會有好辦法。”你們想把廢舊瓶子做成一個什么新造型呢?(幼兒回答)
主持人:“太好了,我們的新口號就是:“不看不知道,瓶子真奇妙”,大家趕快動手吧。
4、幼兒動手操作,用瓶(罐)制作自己喜歡的東西。
5、結束部分(放輕音樂)
主持人:今天,小朋友們用廢舊的瓶子做成了漂亮、別致的新作品,讓它們變廢為寶,那么,你們也加入到了環(huán)保小衛(wèi)士的行列了,巧手姐姐要送給你們一個禮物——環(huán)保小標志(貼在幼兒衣服上),還有一個小任務,回到家里,告訴你身邊的人,要愛護環(huán)境,用巧手變廢為寶,把你們的新作品趕快送到展覽會吧。
大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認識詞匯“躡手躡腳”、“興高采烈”并懂得其詞意。
2、能根據(jù)畫面內容大膽猜測、合理想象,正確理解故事內容并領會狼大叔心理變化的過程。
3、初步感受付出關愛和表示謝意能夠改變他人不好的心情和想法。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幼兒已認識了狼這一動物,并了解了狼的品性。
物質準備:“躡手躡腳”、“興高采烈”等字卡,《狼大叔的紅燒雞》的相關課件。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引發(fā)興趣。
1、師:請你說說狼是種什么樣的動物?(幼兒自由發(fā)言)
2、小結。
二、借助視頻,逐段理解。
(一)尋找食物。
1、狼大叔躡手躡腳地跟在母雞的后面。(出示字卡“躡手躡腳”)
2、師:當他正要伸手去抓這只雞的時候,他突然停住,有了另外一個主意。你覺得它的主意是什么呢?(幼兒討論,猜測)
。ǘ┤嗡褪。
1、師:狼大叔馬上跑回家,沖進廚房,開始準備……
2、師:狼大叔在送煎餅、甜甜圈、蛋糕的路上他心里在想什么呢?(幼兒想象)
(三)獲得謝意。
1、終于……“興高采烈”:非常開心的樣子。(出示字卡“興高采烈”)
2、當他來到母雞家門口的'時候,狼大叔在想,這時候這只母雞會長成什么樣子呢?
3、門突然開了,狼大叔驚呆了,母雞為什么沒有長胖?(啟發(fā)幼兒展開思維,充分想象)
4、這時候只聽見母雞在說……母雞為什么這么高興?雞寶寶為什么這么熱情?
5、那天晚上狼大叔沒有吃到紅燒雞……在回家的路上狼大叔狼大叔的表情是什么樣子的?心里又會怎么想呢?
三、完整欣賞全篇故事。
四、領會主題,感悟含義。
1、師:你喜歡故事里的狼大叔嗎?為什么?
2、師:狼大叔本來是想吃母雞的,(屈老師)可是為什么后來卻改變了想法,反而還要給雞寶寶們烤一百個香甜的小餅干了呢?
3、如果是你,你會有什么好辦法來讓狼大叔變好呢?
4、小結。
大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激發(fā)幼兒對旋轉現(xiàn)象的興趣及探究欲望,體驗發(fā)現(xiàn)的樂趣。
2、探索使物體旋轉的方法,提高幼兒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動手操作的能力。
3、了解轉動在生活中的應用。
4、主動參與實驗探索。
5、讓幼兒學會初步的記錄方法。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有趣的轉動》調查記錄表。
2、每組一份操作材料:風車、呼啦圈、光盤、陀螺、筷子、繩子、圓紙片、塑料管、木質圓形象棋、手絹、帽子、杯子、薯片罐、硬幣、裙子、雪花片、乒乓球、鉛筆。
活動重點
激發(fā)幼兒對旋轉現(xiàn)象的興趣及探究欲望,體驗發(fā)現(xiàn)的樂趣。
活動難點
探索使物體旋轉的方法。
活動過程
一、游戲迷迷轉,引出主題,激發(fā)幼兒活動興趣
師:孩子們,我們一起玩一個“迷迷轉”的游戲吧。游戲的玩法是這樣的:大家張開雙手,邊念兒歌邊自轉,“迷迷轉,迷迷轉,轉到天空我不動!”兒歌結束時就站在原地不動,并做一個與眾不同的動作。然后我念數(shù)字1~10。如果我念到10,大家還能保持不動的話就算勝利。
師幼一起游戲(幼兒受知識經驗所限,有時會將“轉動”與“滾動”相混淆。我們知道“轉動”是圍繞著一個軸運動,“滾動”則是物體整體不斷翻轉著移動。這個游戲是讓幼兒通過自身行動來體驗、感受、理解“轉動”。)
小結:原來我們的身體也是可以轉動的啊。
二、出示調查記錄表,說說自己發(fā)現(xiàn)的生活中能轉動的物品及作用
師:昨天我請孩子們和自己的爸爸媽媽一起尋找能夠轉動的東西,誰來說一說,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能轉動的東西?它是怎么轉的?(幼兒根據(jù)記錄表大膽回答,并請個別幼兒模仿)
師:你知道這些能轉動的東西它有什么用處嗎?
小結:風扇轉動能讓人涼快,洗衣機轉動能洗干凈衣服,車輪轉動能讓車跑起來。轉動的作用可真大,能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很多方便。
三、幼兒第一次探索、操作,讓容易轉動的物體轉起來
師:今天,老師也為孩子們準備了一下材料,你能想辦法讓老師準備的.這些東西轉起來嗎?
1、出示操作材料,請幼兒猜測感知。
師:我們就一起來看一看老師都為大家準備了一些什么材料吧。猜猜看,哪些東西能轉動,哪些不能轉動呢?(師幼共同觀察)
師:我們猜測完了,將下來我們就要親自動手嘗試一下,看看我們猜測的對不對呢?在實驗之前我想先請孩子聽清楚操作要求,每組都有一份操作材料,不要講話,安安靜靜地動腦認真操作,當聽到老師結束活動的口令后,要及時放下材料,然后我們大家一起來分享你的實驗結果?纯茨男〇|西能轉動起來,哪些不能轉動?好,現(xiàn)在就請孩子們把小板凳輕輕地面向小桌子,開始操作吧。
2、幼兒自主開展實驗探究活動,教師巡回指導。
3、集中交流,并請幼兒用完整的語言講述自己讓材料轉動起來的方法,然后梳理小結。
小結:通過親自操作,我們發(fā)現(xiàn)風車、呼啦圈、帽子、乒乓球、硬幣、裙子、雪花片等可以通過吹、跑、用胳膊轉動、用手搖、轉、撥等方法讓它們轉動起來。像筷子、鉛筆、毛巾、繩子、塑料管等就不容易轉動起來。
四、幼兒第二次探索、操作,想辦法讓“不能轉”的材料轉起來
1、教師提出第二次探索的問題和要求,請幼兒做實驗。
師:在剛才的材料中,你覺得有不能轉動的嗎?有沒有什么辦法讓它轉動起來呢?
2、幼兒自主開展第二次實驗探究活動,教師巡回指導,鼓勵幼兒想辦法讓看似不能動的東西轉動起來。
3、集中交流,并請幼兒用完整的語言講述自己讓材料轉動起來的方法,然后梳理小結。
小結:孩子們在玩這些材料的時候,產生了許許多多奇特的想法,有的小朋友想出了用嘴吹、用手轉、用手撥、用手搖,甚至還想到了借助一些輔助材料如牙簽、繩子、筷子等,讓這些東西轉動了起來。把鉛筆放在手心里搓一搓,鉛筆就轉動起來了;把筷子伸進瓶子里晃一晃,瓶子能轉動。只要我們肯想辦法,動腦筋,也能想出一些辦法讓看起來不能轉動的東西轉起來。
五、觀看教學資源,進一步了解轉動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
師:孩子們,在日常生活中還有很多靠轉動的東西。我們一起來看一看,這是什么東西,猜一猜它有什么用處?(播放圖片:觀看機器轉動、風力發(fā)電機、螺旋槳等)
小結:
轉動在我們的生活中隨處可見,人們還利用轉動的原理,發(fā)明了很多東西,像風力發(fā)電機、工廠里的機器、飛機上的螺旋槳等,轉動的用處可真大。
活動延伸
將操作材料投放到科學去,讓幼兒繼續(xù)進行有關轉動的探索;蛘哒堄變鹤约涸诮淌依飳ふ乙恍┬∫稽c的物品,探索使其轉動起來的方法。
教學反思:
幼兒對事物的認識具有形象性、具體性的特點,喜歡直接參與嘗試,對操作體驗型的活動尤為感興趣。本次科學活動正符合了孩子們好動手、喜探究的心理特點。活動的目的是培養(yǎng)幼兒動手操作、主動活動的興趣和創(chuàng)造意識。材料的提供上既注意材料的平常性,又充分注意了材料的層次性、開放性,幼兒可以嘗試用不同的材料、不同的方法,主動探索,體驗成功的快樂。
大班教案 篇7
主題背景說明:
在我們周圍的生活中有著許多隨手可得的資源,水、沙土、花草都是幼兒眼中特別有意思的"玩具",深受幼兒的喜愛。走進幼兒的世界,如果我們善于捕捉,善于發(fā)現(xiàn),再經過一番巧妙構思,就可以開展許多豐富有趣的活動。在幼兒園的課程中,較缺乏的是有關自然科學領域方面的`活動及資源,我們希望借助本主題的呈現(xiàn),讓老師們在教學活動中,能將自然科學活動視為教學重要的一環(huán)。
水是我們身邊的科學,它擁有無窮無盡的魔力,這是最讓幼兒著迷的。"水是哪里來?""冰棍也是水變成的嗎?"這些都是幼兒關心的話題,蘊含著豐富的教育價值。"水在變魔術"就是與水有關的一系列活動。
旨在讓幼兒在嘗試、探索中了解并認識水資源與我們的關系,除了喜歡玩水之外,也能保護身邊的水資源。
首先我們通過水的故事引領幼兒共同走進水的世界,認識水循環(huán)的過程,在這基礎上設計許多有趣的科學實驗、觀察活動,加深幼兒對水的認識,在自然的環(huán)境、生活中發(fā)展幼兒對科學的興趣。借助這些活動的進行,培養(yǎng)手、腦、心靈活動運用的小小思考家、科學家,鼓勵幼兒在做中學、做中思考、實際運用,進而延伸至其他領域,使學習成為幼兒成長過程中一個充滿趣味、富于變化的成長激素。
主題目標說明:
1、嘗試用實驗、比較、記錄等方法,感知水的特性。
2、了解水在生活中的作用,能大膽地在集體面前發(fā)表自己的意見。
3、樂于動手、善于探索,培養(yǎng)良好的觀察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4、體驗生活與水密不可分,養(yǎng)成節(jié)約用水的好習慣,有珍惜水資源的積極意識。
大班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初步理解繪本所表達的主要內容,能發(fā)現(xiàn)克蘭西的勇敢與善良。
2、通過對部分畫面的細致觀察,能進一步理解“勇敢”的含義。
3、樂意參與閱讀活動,愿意與同伴分享閱讀的感受。
活動準備:
繪本PPT、背景音樂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各種各樣的`!
1、師:“今天我要和大家聊一聊關于牛的話題。你們見過牛嗎?見過哪些牛?”
2、出示圖一:感知白腰牛與紅背牛的特征,知道名字。
3、出示圖二克蘭西:“它是什么牛?它像誰?可是它和白腰牛一樣嗎?”
4、出示圖三繪本封面《勇敢的克蘭西》
二、師生共同閱讀繪本畫面,初步理解故事內容,嘗試發(fā)現(xiàn)克蘭西的勇敢之處。
1、師:“認識了克蘭西,讓我們來看一看找一找,勇敢的克蘭西它有哪些地方表現(xiàn)的很勇敢呢?
2、出示圖四:(4種方法),克蘭西在干什么?它為什么要這么做?
3、出示圖五:牧場里除了白腰牛,還生活著誰?你覺得他們誰更強壯,為什么會這樣呢?兩邊的牧草又怎么樣?你還發(fā)現(xiàn)了什么?(草地豐茂)
4、出示圖六:原來每天它們都要進行摔跤比賽,贏的?梢陨钤诜饰值牟莸厣希灾S茂的青草,而輸?shù)摹?/p>
5、出示圖七:“看這頭白腰牛仔干什么?被發(fā)現(xiàn)了嗎?怎么發(fā)現(xiàn)的?克蘭西呢?它每天晚上都來吃草,它會變成什么樣呢?”(越來越強壯)
6、出示圖八:“瞧它越長越壯,一步小心把白腰牛的首領都撞飛了,”于是白腰牛的首領讓克蘭西去參加摔跤比賽。
7、出示圖九:觀察克蘭西參加比賽的畫面
8、出示圖十:我們一起給獲勝的克蘭西拍拍手。
猜想:白腰牛獲勝后會有什么結果呢?出示結尾PPT
9、其實我們剛才看到的是故事里的少部分畫面,現(xiàn)在讓我們完整地來欣賞這個故事,故事的題目是?
三、經驗遷移,鼓勵幼兒做個勇敢的人
你喜歡克蘭西嗎?你是不是也想克蘭西一樣勇敢?你曾經做過你覺得勇敢的事情呢?
總結:在生活中我們也要學著克蘭西的樣子做一個勇敢的人,不怕困難、堅強,讓自己越來越強大。
【大班教案】相關文章:
大班語言大班教案03-26
【經典】大班教案08-16
大班教案【精選】09-01
大班教案(精選)08-28
大班教案【經典】08-14
大班教案03-27
(經典)大班教案07-31
大班教案(經典)08-11
大班教案(精選)08-10
(經典)大班教案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