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日韩在线免费观看,久久精品合集精品视频,每日更新在线观看AV_手机,这里是精品中文字幕

<mark id="47rz2"><center id="47rz2"><dd id="47rz2"></dd></center></mark>

    <legend id="47rz2"><u id="47rz2"><blockquote id="47rz2"></blockquote></u></legend>

      當前位置:好文網>實用文>教案>中班教案

      中班教案

      時間:2024-03-04 08:42:41 教案 我要投稿

      中班教案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那么你有了解過教案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中班教案10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中班教案

      中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調用已有經驗,感受幾段樂曲的風格,匹配貓和老鼠的角色,想象故事的情節(jié)。

        2、嘗試跟隨音樂自由表現(xiàn)貓和老鼠的神態(tài)和動作,并能在游戲過程中及時做出反應。

        3、樂于傾聽音樂,注意控制情緒,體驗游戲的樂趣。

        活動準備:

        音樂,圖譜,貓、老鼠、貓抓老鼠的圖片、拱形門。

        活動過程:

        一、調用經驗,感知音樂風格

        師:今天老師帶來一段好聽的音樂,音樂里藏著倆個小動物,請小朋友仔細聽,聽完告訴我,你有什么感覺?想到了什么?前面一段是什么感覺?后面一段呢?(速度快慢、力度大小、美妙的、開心的、緊張的、害怕的)(播放完整音樂)

        師:今天藏在音樂里的小動物啊,就是貓和老鼠(湯姆和杰瑞圖片)。我們再來聽一聽音樂,邊聽邊想想是誰先出來,它們之間又發(fā)生了什么呢?(分段播放音樂)

        二、邊聽邊看,匹配音樂角色

        1、看圖譜,聽音樂

        師:剛剛小朋友都對音樂有了自己的理解,那我們再來聽一次,這一次啊,請小朋友們邊聽邊看,想想一共有幾段,每段是誰出來了?(播放完整音樂,教師畫圖譜)

        2、匹配角色,想象情節(jié)

        師:有幾段?你覺得是誰先出來的'?那我們一段一段來聽聽看。(播放第一段音樂)讓人感到很開心,很舒服,有點懶洋洋的音樂會是誰出來了呢?(貓)她在干些什么?

        師:(播放第二段音樂)我么再來繼續(xù)聽,這段音樂呢?有什么感覺?(輕輕的、很輕快、活潑、一會兒快一會兒慢)你覺得是誰出來了?(老鼠)猜猜小老鼠在會干什么?(走路)、

        師:(播放第三段)這段速度怎么樣?快還是慢?聲音力度呢,輕還是重?會發(fā)生了什么事呢?(貓抓老鼠)

        小結:我這里有三張圖片貓、老鼠、貓抓老鼠,誰來幫我放到這三段的開頭(出示貓、老鼠、貓抓老鼠的圖片)你們同意嗎?

        三、借助故事,創(chuàng)編角色動作

        1、師:老師也為這個音樂編了一個好聽的故事。(播放完整音樂)(一天,天氣特別的晴朗,貓很早就起床了,它照照鏡子,哎呀我怎么這么美呀,搖搖尾巴,抖抖毛,太陽曬的真舒服,就又睡著了。這時候誰來啦,發(fā)現(xiàn)貓不在家,準備去偷吃的,它小心翼翼的往前走,左瞧瞧又看看,發(fā)現(xiàn)了好多好吃的。喵,貓來了,小老鼠撒腿就跑,連忙躲進洞里去。)

        2、我們再來聽著音樂做做動作好不好?這是一只怎么樣的貓呢?我們聽著音樂來做做貓的動作吧。(播放貓音樂)這是一只高傲的臭美的懶洋洋的貓,聽著音樂你會做什么動作呢?(走路、照照鏡子化妝、抖抖毛、搖搖尾巴,舔舔爪子)

        這時候老鼠出來了,他會怎么做,輕輕的,小心翼翼的樣子(走走,停下來回頭看看,看看貓有沒有醒)(播放老鼠音樂)

        這時候,誰來啦,快快找到自己的家,看哪只小老鼠最先躲回家里。你們猜猜后面發(fā)生了什么事?(播放第三段)

        四、創(chuàng)設情境,玩玩音樂游戲

        1、師:我們自己來表演一下好不好?第一段是驕傲的貓,第二段是老鼠,第三段我就變成抓老鼠的貓,你們要趕快逃回家哦。(播放完整音樂)

        2、師:這一次女生做高傲的貓,男生來表演小老鼠,好嗎?我要給小老鼠變一個安全的家(拿出拱形門)小老鼠待會兒只要躲到這個洞后面,就安全了,F(xiàn)在請小老鼠悄悄的藏到自己的老鼠洞里去。我們就來聽著音樂玩玩游戲吧!老鼠可要快點逃回家哦!

        師:好玩嗎?想不想再玩一次。你們抓到老鼠了嗎?這些小老鼠太聰明了,速度太快了。

        五、活動結束

        師:今天的游戲好玩嗎?我們下次再來玩,看看怎么樣來變的更好玩。那小朋友和客人老師再見吧。

      中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一、引導幼兒運用已經知道的規(guī)律,學習5以內數(shù)的相鄰數(shù)。

        二、提高幼兒探索數(shù)量關系的能力。

        三、讓幼兒懂得簡單的數(shù)學道理。

        四、有興趣參加數(shù)學活動。

        教學重點、難點

        引導幼兒理解相鄰數(shù)的關系。

        活動準備

        一、3種顏色不同的圓片各5個。

        二、1——6數(shù)字頭套

        活動過程

        (一)5的相鄰好朋友。

        1、 教師分別取3種顏色不同的圓片各5個,一一對應排成3排,中間的1排不動,請幼兒討論如何能讓3排圓片一排比一排多1個。

        2、 引導幼兒數(shù)一數(shù)找出相應的數(shù)字卡片,擺在扣子右邊。請幼兒說一說比5少1的數(shù)是幾,應排在哪里;比5多1的數(shù)是幾,應排在哪里。

        (教師讓幼兒指出來)

        3、 引導幼兒理解,5有兩個相鄰的好朋友,一個是比5少1的是4,排在5的前面,一個是比5多1的是6,排在5的后面。

       。ǘ┯螒颍骸罢遗笥选。

        1、請幼兒頭上戴上數(shù)字分組,每組6人。

        2、請每組幼兒從1——6的數(shù)字寶寶中選一位數(shù)字寶貝站出來找出它的鄰居。

        教師:請數(shù)字5的鄰居拍手,是數(shù)字幾就拍幾下。請數(shù)字4的鄰居拍手。是數(shù)字幾就拍幾下。請數(shù)字3的鄰居拍手,是數(shù)字幾就拍幾下.。請數(shù)字2的鄰居拍手,是數(shù)字幾就拍幾下。

        幼兒可以發(fā)出不同的聲音和拍手的聲音配合。

       。ㄟ@樣更能吸引幼兒的注意力)

        3、幼兒交換頭套,繼續(xù)游戲。

        教學反思

        活動中環(huán)節(jié)一就是通過點子卡了解相鄰關系,幼兒也通過點子卡認識了、理解了。而我想引導幼兒運用完整地話語表述而導致幼兒繞在了這一環(huán)節(jié)。由于幼兒怎么說都不完整,幼兒也越來越沒有信心,這時我采用師示范的方法來引導。然而因為自己的示范的`語言不夠簡練,太復雜,促使幼兒不能及時消化運用,如“5的相鄰數(shù)是 4,4比5少1,6比5多1 ;5的相鄰數(shù)是4和6,這樣比前1個多1,比后一個少1的順數(shù)稱為相鄰數(shù)。由此得出,師自己首先要有思考,要運用最簡單的方式,適合幼兒理解表述的方式進行示范,這樣才能給予幼兒清晰地要求,有效地學習。

        在活動中我太急于說出相鄰數(shù)的關系了。沒有給予幼兒探索的空間。我以后上課時應該給予幼兒探索的空間,讓幼兒進一步的思考,讓幼兒自己發(fā)現(xiàn),達到熟練鞏固的效果。

      中班教案 篇3

        內容與要求:

        1.懂得小兔子不借玉米棒給別人的用意,知道保留種子才能種出糧食。

        2.能完整、有表情地講述故事《金色的玉米棒》。

        活動準備:

        課件《金色的玉米棒》。

        指導要點:

        一.看一看:

        1.教師點擊播放課件【玉米圖片】和【玉米視頻】請幼兒欣賞。

        2.教師:你吃過玉米嗎?玉米是什么顏色的?

        二.欣賞故事:

        《金色的玉米棒》

        1.教師點擊【故事欣賞】,幼兒欣賞故事。

        2.教師: 故事中小兔子對來借玉米棒子的小松鼠、小松雞和小刺猬分別說了什么?小兔子沒有借給

        小松鼠、小松雞和小刺猬玉米棒,卻送給了它們什么東西?

        三.討論:

        1.教師可分段播放故事,請幼兒再次欣賞故事《金色的玉米棒》。

        2.教師:想一想,小兔子為什么不肯借玉米棒?

        3.教師:玉米棒收獲之后,小松鼠、小松雞和小刺猬為什么也挑選了三棵最大的'玉米棒藏了起來?

        我們還可以收藏和播種哪些農作物的種子呢?

        4.教師小結:保留種子是很重要的。春天種下種子,秋天才會有收獲。

        四.【資料包】:第一段、第二段、第三段、第四段、第五段、紙偶打印。

        延伸活動:

        指偶表演《金色的玉米棒》。將幼兒分小組,自由結伴,戴上手指偶分角色表演故事《金色的玉米棒》。

      中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借助趣味性的節(jié)奏兒歌,在生活化的情境中,讓幼兒了解烤面包的簡單過程,

        2、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操作的.愉悅,和自我成功的滿足。

        活動過程:

        1、師生開車進入教室。

       、俾犚魳烽_車進入教室。

       、谔釂枺郝愤呌惺裁吹?這是誰的面包房呢?

        2、教師示范表演。

        ①教師以面包師的身份出現(xiàn)。

        ②教師表演并朗誦節(jié)奏兒歌。

       、垡龑в變夯貞泝焊柚锌久姘倪^程。

        3、幼兒學念節(jié)奏兒歌,再次復習鞏固烤面包的過程。

        師:除了花生醬,還可以抹什么醬?

        4、幼兒操作。

        ①提出操作要求。

        ②幼兒操作,教師指導。

       、劭久姘

        5、等待、休息、聊天

        提問:剛才你抹的是什么醬?

        6、與客人老師分享面包。

      中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初步分享與樹相處的經驗。

        2、認識大樹的不同部位,了解他們的作用。

        3、知道四季樹木的變化。

        4、讓幼兒學會初步的記錄方法。

        5、充分體驗“科學就在身邊”,產生在生活中發(fā)現(xiàn)、探索和交流的興趣。

        【重點難點】

        認識大樹的不同部位,了解他們的作用。

        【活動準備】

        樹葉、樹枝、樹皮、樹根、花、果實分別裝盒子里水彩筆。

        【活動過程】

        一、利用各種感官感知大樹的各個部分。

        1、出示神秘的盒子,激發(fā)幼兒興趣。

        2、幼兒利用各種感官來感知,猜猜是什么?先聞一聞有什么氣味,再摸一摸是什么感覺。

        3、打開盒子看看樹葉、樹枝、樹皮、樹根、花、果實,這些是什么,在哪里見過?

        4、小結:這些東西都來自同一個地方,就是大樹。

        二、了解樹葉、樹枝、樹皮、樹根、花、果實,分別有什么作用。

        1、請個別幼兒憑自己的經驗向大家介紹。

        2、教師小結:

        樹葉——是植物進行光合作用、制造養(yǎng)分的主要器官。

        樹皮——除了能防寒防暑防止病蟲害之外,主要是為了運送養(yǎng)料。

        樹枝——可以支撐樹葉,還可以運送養(yǎng)料。

        樹根——從泥土中吸收水分和養(yǎng)料。

        花——傳粉后可以結果。

        果實——成熟后有種子。

        三、請幼兒講一講,回憶與樹有關的經驗。

        ——哪里有樹?你和大樹做過哪些游戲?

        ——大樹一年四季都一樣嗎?不同的.季節(jié)有什么不同的特點?

        【活動延伸】

        到戶外看看大樹,找找大樹的樹葉、樹枝、樹皮、樹根、花、果實

        教學反思:

        樹是最熟悉、最常見的自然現(xiàn)象中提取教學內容,以“樹”為題材進行欣賞 每個學生對待同一個主題有各自不同的想法,他們都有創(chuàng)造的欲望。作為教師的我們要給孩子想象的空間,并且引導和鼓勵他們想象、創(chuàng)造,尊重孩子個性的發(fā)展。

      中班教案 篇6

        一、出示馬手偶導入

        1、你見過奔跑的大馬嗎?馬跑步時發(fā)出什么樣的聲音?小朋友學一學,幼兒模仿馬蹄聲:(說噠噠噠噠或邊說邊做動作)。

        2、騎馬的人用什么方法讓馬跑得更快?嘴里會發(fā)出什么聲音?幼兒模仿:(駕!駕!駕!等)

        二、聽音樂,配語言

        1、今天了小朋友認真的聽一段音樂,從音樂里你會聽到熟悉的聲音。

        2、這首曲子的.名字就叫“大馬告訴我”,我們再來聽一聽音樂的什么地方像馬跑的聲音;什么地方象騎馬人在喊的聲音,如果聽出來可用動作或語言來跟音樂模仿。

        3、將幼兒模仿動作或語言轉化成圖譜(出示圖譜),幼兒集體隨樂邊看邊說圖譜:

        噠噠 噠噠蜻者 噠蚣 駕蚣—頡

        4、幼兒看指揮分聲部練習:一組幼兒發(fā)出馬蹄聲,一組發(fā)出騎馬人在喊的“駕”聲。

        三、用樂器演奏

        1、教師敲擊各種樂器,引導幼兒探索什么樂器象馬蹄聲,什么樂器象馬脖子上的鈴聲,哪些樂器的聲音可以來代替騎馬人喊的“駕駕駕”聲呢?

        2、幼兒討論好后教師將相應的標記貼到圖譜下。

        3、幼兒學習演奏:

       。1)從椅子下拿出樂器,整齊的將樂器放在腿上。

       。2)看圖譜練習打擊。

       。3)教師做指揮,要求幼兒看指揮跟隨音樂演奏。

       。4)交換位置,幼兒練習演奏。

        四、結束活動

        小樂器累了,它該休息了,我們一起把小樂器送回家吧。

      中班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了解幾種檢查食物變質的簡單方法。

        2、認識生產日期和保質期,知道它們是檢驗食品衛(wèi)生合格的標準之一。

        3、在活動中,引導幼兒仔細觀察發(fā)現(xiàn)現(xiàn)象,并能以實證研究科學現(xiàn)象。

        4、學習用語言、符號等多種形式記錄自己的發(fā)現(xiàn)。

        5、激發(fā)幼兒樂于探索科學實驗的樂趣。

        活動準備:

        1、變味的綠豆餅、食物包裝袋。

        2、教學掛圖

        活動過程:

        一、出示教學掛圖中的幾幅事物變質后的圖片,讓幼兒猜猜這是什么?

        1、教師:小朋友猜猜這些圖片上都是些什么呢?

        2、出示面包、橘子變質前的圖片進行對照。

        教師:這些橘子和面包有什么不同呢?你們仔細的看看。

        3、出示一個有怪味的綠豆餅讓幼兒看看。

        教師:老師這里還有一副圖,是綠豆餅,你們看看圖片上的綠豆餅和我們生活中見到的綠豆餅有什么不一樣的地方?這些已經發(fā)霉、有怪味的食物還能不能吃了呢?

        4、小結:有怪味的或看起來和原先不一樣的、發(fā)霉的食物都不能吃。

        二、集體討論食物變壞的原因。

        1、教師:你們見過哪些變壞的食物?為什么這些食物會變成這樣?

        2、小結:因為食物存放的.時間長了,食物中的原料發(fā)生了變化。就會使食物發(fā)霉或者是有怪味。

        三、了解檢查食物變壞的幾種方法。

        1、引導幼兒從食物的顏色、氣味、軟硬幾方面要鑒別。

        教師:怎么樣辨別食物是否變質? 讓幼兒也可以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來說說、去看看。

        2、出示一個食品包裝袋,引導幼兒觀察上面的數(shù)字,介紹食品的生產日期和保質期的含義,教育幼兒過了保質期的食物不能服用。

        教師:我們能在每個包裝袋上看到一些數(shù)字和漢字,它是向人們介紹這個食品是什么時間生產的,這個是生產日期。還有一行數(shù)字和文字代表這個物品能放多長時間,這個是保質期。

        四、結合幼兒用書。

        讓幼兒知道新鮮食物與變質食物的區(qū)別,知道在保質期內服用。

        活動反思:

        幼兒園科學活動的核心是“激發(fā)幼兒探究興趣,體驗探究過程,發(fā)展初步的探究能力”,教師要善于發(fā)現(xiàn)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為幼兒探究活動提供豐富的教育環(huán)境和充分條件,滿足幼兒通過“直接感知、親身體驗、動手操作”獲取知識的需要。

      中班教案 篇8

        電腦活動:

        小桌面,大天地

        活動目標:

        1、 認識桌面。

        2、 學會操作任務欄。

        活動重點:

        1、 桌面上有哪些圖標組成。

        2、 任務欄的作用及操作。

        活動過程:

        1、請幼兒打開電腦,說說桌面上有哪些圖標。主要認識以下圖標:我的'電腦、我的文檔、回收站、網上鄰居、任務欄等。

        2、打開每個圖標的窗口,看看里面的內容,簡單介紹一下各自的作用。

        3、什么是任務欄:桌面下面的長條(指示給幼兒看)就叫任務欄。

        4、任務欄上有什么東西呢?比如:“開始”按扭、小喇叭、時鐘等。

        5、雙擊“時鐘”看看會出現(xiàn)什么?

        6、幼兒自己操作一下任務欄,并能將任務欄在桌面的四個方向任意改變。

      中班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觀察小貓和小魚的表情動作,在猜測和閱讀中理解故事內容。

        2.用完整的語言、具體的動作大膽表達愛意。

        3.通過欣賞繪本故事,感受貓和小魚之間真摯的愛。

        4.在理解故事的基礎上,嘗試續(xù)編故事。

        5.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輕柔的音樂。

        活動過程:

        一、猜測貓和魚之間發(fā)生的故事。

        1.看看,老師帶來了誰呀?(小貓和小魚)貓和魚之間會發(fā)生什么故事?(打架,貓吃魚)

        2.今天老師帶來了一本繪本,封面上的小貓和小魚在做什么呀?

        3.猜猜看貓想干什么?(想吃魚)

        4.這只貓咪真的想吃魚嗎?(不是)我們來看看小魚表情怎樣?(小魚是笑瞇瞇的。)貓咪呢?嘴巴沒有張大,眼睛微笑著閉上了。它在親吻小魚。它們是一對好朋友。為什么小魚看到貓咪這么高興。讓我們一起欣賞《親愛的小魚》。

        5.點擊示題,貓咪喊小魚叫什么?親愛的。你會叫誰親愛的呀?(爸爸媽媽)叫起來要甜甜的。我們再來試一試。

        二、欣賞第3、4、5頁:貓咪喂小魚面包表達愛意。

        1.貓咪在做什么動作?

        它會對小魚說什么呢?

        你和誰吻過呢?爸爸媽媽吻你的時候心里覺得怎么樣呢?

        三、欣賞第6頁:小魚長大了,小貓是怎么做的。

        1.慢慢地小魚變得怎樣了?

        2.哪里看出小魚長大了?

        如果你是小貓看著已經在浴缸呆不下的小魚,你會怎么辦?

        3.小貓是怎么想的呢?仔細觀察一下。

        4.貓咪喜歡小魚嗎?為什么還要放走它?

        四、欣賞貓思念魚兒的那段。

        1.貓是怎么樣想小魚的?

        2.貓咪走了嗎?它一直在等小魚回來。

        3.點擊扔帽子那張。它為什么要把帽子扔進大海?

        4.猜猜看,小魚會回來嗎?

        5.播放課件:小魚回來了,貓覺得很幸福。

        6.貓走上了魚的背,和小魚一起去旅游。

        五、整體欣賞:師朗誦繪本故事。(放音樂)

        回憶:你還記得小貓是怎么叫小魚的嗎?學一學(親愛的小魚)真甜蜜呀!貓很愛小魚,每天它都要對小魚說出它的愛,而且它也做到了。愛是要大聲的'說出來的。你愛誰呢?你會對他說什么?(請幼兒到前面表達愛)

        小結:老師和爸爸媽媽也非常愛你們,但總有一天你們會長大,會離開老師和爸爸媽媽,到那時,爸爸媽媽和老師還是會一直想著你們,你們會象小魚一樣想我們嗎?

        教學反思:

        《親愛的小魚》是個充滿愛的故事,配上輕柔的音樂,靜謐中充滿溫馨,孩子們非常感興趣。同時,也讓我看到了孩子們對文學作品不一樣的見解,她們豐富的想象和可愛童真,孩子的潛力是無限的,只有引領孩子真正走進文學作品感受愛,懂得愛,珍惜愛,愿意付出愛才是繪本教學的意義所在。

        小百科:

        魚是最古老的脊椎動物。它們幾乎棲居于地球上所有的水生環(huán)境——淡水的湖泊、河流到咸水的大海和大洋。

      中班教案 篇10

        活動設計背景

        春天到來,園內的花兒競相開放,許多孩子都愛去看花,個別孩子忍不住摘下了美麗的鮮花……

        活動目標

        1、 教育孩子懂得愛花,不隨便摘花

        2、 學習新詞:摘

        3、 使幼兒初步理解兒歌內容,并學會用普通話念這首兒歌

        教學重點、難點

        使孩子受到思想教育并學會用普通話朗誦兒歌

        活動準備

        《公園鮮花大家愛》圖片一幅

        活動過程

        一、 出示圖片引導幼兒觀察:

        圖片上有誰?他們在什么地方?小弟弟想干什么?姐姐是怎樣說的?小弟弟有是如何回答的?

        教師小結:公園里,花兒開了,有紅的、白的、黃的,五顏六色,可真好看。小弟弟越看越喜歡,伸手想摘,姐姐說:“公園里的鮮花是給大家看的,不能摘。摘花的小朋友不乖!钡艿苷f:“花兒好看我不摘,我是乖娃娃!

        二、 介紹兒歌名稱,教師示范朗誦,提問:

        1、 這首兒歌叫什么名字?

        2、 公園里,什么開?

        3、 什么顏色的花開了?

        4、 弟弟說什么?

        三、 幼兒跟念兩遍,重點學習“摘(zhāi)” “紅(hóng)” “花(hu。钡陌l(fā)音并組詞,教念:摘(摘花、摘梨)

        四、 教師教念上句,幼兒念下句。

        五、 分組練習

        六、 男女幼兒對念

        七、 個別幼兒誦讀

        八、 小結:教育幼兒愛護花、不摘花

        教學反思

        1、 通過活動,愛摘花的`孩子改正了自己的壞毛病,即使站在美麗的鮮花面前,孩子們也沒有任何一個會向鮮花伸出雙手。這讓我倍感欣慰的同時也獲得了深深的啟發(fā):寓教于樂,是一種極好的教育方式。

        2、 在實施教學活動時,我感覺自己在靈活處理教學內容方面還做得不夠好,平舌音與翹舌音的發(fā)音一不小心也會出錯,需加強學習。

      【中班教案】相關文章:

      經典中班教案中班教案02-23

      教案中班教案02-23

      中班教案12-15

      中班教案12-31

      中班教案12-31

      中班教案12-31

      中班教案12-31

      中班教案12-31

      中班教案12-31

      中班教案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