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教案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條件。那么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中班教案5篇,歡迎大家分享。
中班教案 篇1
一、活動目標:
1、通過老師的啟發(fā),與幼兒共同探討布袋子多種玩法,發(fā)揮幼兒的想象力。
2、在游戲活動中,發(fā)揮幼兒團隊合作精神。
二、活動準備:音樂磁帶,小布袋(人手一只)
三、活動過程:
1、開始部分:隊列練習,四路縱隊——大圓 -四路縱隊
2、基本部分:
。1)幼兒自由玩袋;
。2)師生共同探討袋子的多種玩法;
(3)將袋子拉長做毛巾,進行韻律活動《我愛洗澡》;
。4)接力游戲:袋鼠寶寶比賽(幼兒分成四組);
。5)教師小結情況:表揚獲勝一組幼兒的團結合作精神。
3、結束部分:隨音樂躺在布袋上進行放松運動。
4、整理小布袋。
課后分析:
1、針對《綱要》提出要及其幼兒對體育活動的興趣這一條,我選擇了孩子易見易取的袋子,開始我運用了大的垃圾袋發(fā)現(xiàn)容易被孩子踩破且道具不美觀,于是我充分利用家長資源,發(fā)動家長為孩子自制一個小布袋。我收集的布袋當中有的是舊床單縫制的,有的是帶來了孩子現(xiàn)成的小睡袋,有的則是媽媽的一條漂亮的花裙子縫掉一條邊做成!在整個活動中幼兒顯得異常興奮,對布袋子非常感興趣,表現(xiàn)活躍。孩子們在活動中突發(fā)奇想,有的`跳,有的鉆,有的學毛毛蟲拱著向前行,甚至有人將布袋子套在頭上學盲人走路。接著我又讓孩子將布袋拉長當作毛巾隨音樂《我愛洗澡》做律動,然后到活動的高潮部分接力游戲“袋鼠寶寶比賽”,最后我讓幼兒躺在布袋上隨樂進行放松運動。在整個環(huán)節(jié)上我能做到層次分明,環(huán)環(huán)相扣,且能做到動靜交替。這種將動作發(fā)展與游戲的有機結合,真正體現(xiàn)了“促進幼兒身心的和諧發(fā)展”。
中班教案 篇2
目標:
1、在老師的引導下,觀看戶外春天長出來的小草和樹的嫩芽。
2、學說詞語:“春天”、“綠色”;學說短句“小草長出來啦”、“樹葉長出來啦”
準備:
1、選擇陽光充足的日子;顒幽繕耍
1、樂意參加活動,感受活動的樂趣。
2、發(fā)展小肌肉的.靈活性及手眼協(xié)調能力。
活動準備:活動教具一幅,魚游音樂磁帶、托兒操作材料(小魚、魚鱗)
活動過程:
(一)出示活動教具,引起托兒興趣。
1、幼兒和小魚問好,滲透禮貌教育。
今天,徐老師請來了兩位小客人。瞧!它們來了。(放魚游音樂)是誰呀?(小魚)看到小魚怎么說啊?(小魚好)
2、通過兩條魚比較引出活動給小魚穿衣服。
小魚什么顏色?(紅色、黃色)紅色的小魚身上穿著漂亮的衣服,黃色的小魚身上穿著漂亮的衣服嗎?(沒有)那怎么辦呢?(給它穿上漂亮的衣服吧)
(二)教師講解示范
怎樣給小魚穿上漂亮的衣服,即插魚鱗。(一只手拿起小魚,找到小魚身上的縫。用一個手指幫忙,讓它變的大一點。另一只手拿起小魚的衣服—魚鱗,尖尖的一頭插進去,要用力一點,小魚的衣服就穿好了。
(三)托兒操作,教師指導。
小魚還有很多好朋友,也沒有漂亮的衣服穿,請小朋友幫它們穿。
(注意對能力較弱的孩子的指導幫助,使之體驗成功感。)
(四)通過作品欣賞,體驗參加活動的愉快情緒。
小魚穿上了漂亮的衣服,真高興。瞧,它們在大海里游玩。我門也來學學小魚有把吧!
中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感知周圍環(huán)境與人的關系,激發(fā)幼兒的熱愛之情,樂意用不同的方式表達對周圍環(huán)境的認識。
2、學會與同伴分享活動中的快樂,激起幼兒對周圍環(huán)境的豐富想象。
3、培養(yǎng)幼兒連貫講述的表達能力。
活動準備:
廈門風景明信片、自制棋盤、箱子、各類廢舊材料、構建圖、各類工作人員服飾等。
活動過程:
1、引導幼兒聽音樂《逛一逛》,激起幼兒對已有經驗的回憶。
教師:前幾天,我們一起參觀了幼兒園周圍的環(huán)境,現(xiàn)在我們邊聽音樂,邊想一想,在我們周圍有什么?
A、幼兒聽音樂,自由講述。教師鼓勵幼兒從建筑及人文等方面進行想象講述。
B、幼兒間相互交流自己在《逛一逛》中的發(fā)現(xiàn)。
2、幼兒自由選擇自己喜歡的活動,表達對周圍環(huán)境中的人與物的熱愛。
A、美工區(qū)《自制玩具》一次性杯子、盤子、各類廢舊材料,引導幼兒自制玩具,布置成幼兒園周邊的小商店。
B、結構區(qū):“第四幼兒園建筑”、積木、積塑,鼓勵幼兒用積塑、積木搭建自己的家與到幼兒園的路線,感受遠近與大小等方位知覺。
C、語言區(qū):廈門風景圖、幼兒自畫的'風景圖、印章、印泥,讓幼兒邊講述自己喜歡的風景邊蓋上印章。
D、音樂角:各行業(yè)的服裝、帽子等,讓幼兒聽音樂模仿社區(qū)中工作的人,表達對周圍的人的熱愛。
E、科學角:幼兒參觀活動圖的棋子、小人、股子;“中二班大家庭”背景圖,讓幼兒學習按數(shù)量點數(shù),感知10以內數(shù)與量的配合。
3、幼兒與同伴交流自己的發(fā)現(xiàn),體驗活動的快樂。
中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初步感受清晨霧的朦朧及霧散后大自然的美麗、熱鬧。
2、體驗散文中優(yōu)美的語句,具有一定語言的敏感性。
活動準備:
掛圖、錄音磁帶、生活中有霧蒙蒙的感受。
活動過程:
1、音樂聯(lián)想:幼兒聽一段優(yōu)美的音樂,談談感受:“這段音樂聽上去感覺怎樣?好象講了什么故事?”
2、欣賞散文:
(1)教師有表情地朗讀配樂散文:“你們聽到了什么?這是一個什么樣的清晨?”
。2)出示教學掛圖,教師再次有表情地朗誦散文:“這篇散文主要講了什么事情 ?”
。3)理解散文內容,感受優(yōu)美語句:“這篇散文那些地方優(yōu)美?有霧的清晨象什么?霧散后的清晨怎么樣的.?為什么說是‘五彩繽紛的世界?’為什么說是‘熱鬧而繁華’?”
。4)引導幼兒用散文中的語句回答。
。5)欣賞配樂散文,鼓勵幼兒輕輕跟念。
師:“你最喜歡散文中的哪些話?聽者這篇散文你也來畫一幅清晨的畫吧。
中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學習數(shù)字兒歌,嘗試正確的使用量詞。
2、初步學習有節(jié)奏的朗誦兒歌,體驗兒歌的韻味。
活動準備:
與兒歌內容相關的課件。
活動過程:
一、觀察PPT圖片,學習正確的使用量詞
1、觀察講述圖片。
。1)師:農場里動物多,快來快來數(shù)一數(shù)。出示兩頭豬PPT圖片后提問:它是誰?
幼:小豬。
師:誰來數(shù)一數(shù)?
幼:兩只豬。
師:周老師這里有一個更合適的量詞來說:兩頭豬。我們一起說一說:兩頭豬,兩頭豬。兩頭豬用數(shù)字幾來表示?(2)
。2)師:出示三匹馬PPT圖片后提問:誰來了?
幼:馬。
師:幾匹馬?
幼:三匹馬。
師:我們一起念一遍:“三匹馬,三匹馬!薄叭ヱR用數(shù)字幾來表示?”(3)
(3)師:出示一頭豬PPT圖片后提問:這是什么?
幼:一頭豬。
師:一頭豬用數(shù)字幾表示?(1)
(4)師:出示六只母雞PPT圖片后提問:還有哪些小動物也來了?
幼:母雞。
師:有多少?我們一起來數(shù)一數(shù)。1、2、3、4、5、6。多少?
幼:六只雞。
幼:六頭雞。
師:有的'說六只雞,有的說六頭雞,周老師說大的動物用“頭”,小的動物用“只”,母雞比較小,所以用“只”!傲浑u”我們一起念一遍。六只雞用數(shù)字幾表示?(6)
。5)師:出示四匹馬PPT圖片后提問:誰又來了?
幼:四匹馬。
師:小朋友學會了這個“匹”,真棒!四匹馬用數(shù)字(4)來表示。
。6)師:出示五只雞PPT圖片后提問:又是(雞),幾只?
幼:六只。
師:一起告訴我,六只雞用數(shù)字幾表示?(6)
。ㄔu析:通過交錯出示小動物PPT圖片,讓幼兒學習正確使用量詞,并讓幼兒鞏固數(shù)字與實物的配對,在語言活動中融入數(shù)學知識。)
2、(出示小動物排隊的課件)按照數(shù)量由小到大的順序排列圖片
師:農場里的動物可真多啊,今天小動物要來考考你們,請你們按照數(shù)量從小到大的順序給這些小動物排隊。誰排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
師:現(xiàn)在讓我們一起按從小到大的順序念一念。(念兩遍)
。ㄔu析:讓小朋友給小動物排隊,既讓幼兒鞏固按照數(shù)量由小到大的排序,又讓幼兒按照兒歌的順序來組合,為學兒歌作好準備。)
二、欣賞兒歌,理解兒歌內容
1、(出示與兒歌內容相關的課件)第一遍欣賞兒歌
師:周老師把你們剛才說的編成一首好聽的兒歌,兒歌的名字叫《數(shù)一數(shù)》,想聽嗎?請你們仔細的聽。
提問:兒歌的名稱叫什么?
(評析:第一次讓幼兒欣賞兒歌,初步讓幼兒了解兒歌的內容,并能記住兒歌的名稱。)
2、(出示兒歌的圖譜)第二遍欣賞兒歌
師:兒歌中的小動物都在干什么?會發(fā)出什么聲音?請你們再聽一遍。
師:小豬(小馬、母雞)在干什么?小豬睡覺(小馬走路、母雞生蛋)發(fā)出什么聲音?誰能把這句話完整地念出來。“小豬睡覺呼嚕!保ㄐ●R走路嗒嗒嗒、母雞生蛋咕咕嗒)用什么動作表示?
。ㄔu析:第二次讓幼兒欣賞兒歌,欣賞兒歌前便讓幼兒帶著問題去聽,為后面的提問作好準備。幼兒模仿小動物做動作,能活躍課堂氣氛。)
三、學念兒歌,會有節(jié)奏地朗誦兒歌
1、看圖譜帶幼兒完整念兒歌。
師:我發(fā)現(xiàn)小朋友學得很高興,現(xiàn)在讓我們看著圖譜把兒歌《數(shù)一數(shù)》完整地念一遍。
2、幼兒跟隨老師念兒歌,幼兒邊念邊打節(jié)奏。
師:那你們想把兒歌念得更好聽嗎?我們一邊打節(jié)奏一邊念兒歌。(念兩遍)
3、要求邊做動作,邊有節(jié)奏的朗誦兒歌。
師:除了打節(jié)奏念兒歌,還可以用什么方法來念兒歌?
幼:可以邊念兒歌邊做動作。
師:好,現(xiàn)在讓我們邊做動作,邊有節(jié)奏地念兒歌。
4、要求不看圖片,邊做動作邊有節(jié)奏的朗誦兒歌。
師:這回老師要把圖譜收起來,你們有信心念出來嗎?注意要用好聽的聲音念出來。(幼兒站起來邊念邊做動作。)
。ㄔu析:讓幼兒以不同的形式來念兒歌,既增強念兒歌的趣味性,又讓幼兒與老師互動起來。)
活動延伸:
遷移經驗,引起幼兒創(chuàng)編兒歌的興趣
【中班教案】相關文章:
教案中班教案02-23
【精選】中班教案08-26
中班教案(精選)08-26
中班教案(經典)08-27
中班教案12-21
中班教案12-22
中班教案12-23
中班教案12-23
中班教案12-23
中班教案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