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的大班教案[優(yōu)選9篇]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有利于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動的開展。那要怎么寫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大班教案9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大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學習刮畫的技巧,了解刮畫的特征,初步掌握刮畫的方法;
2、感知色彩明暗的對比,激發(fā)幼兒對色彩的感受力,體驗色彩與生活環(huán)境的關系;
3、發(fā)展幼兒觀察力,想象力和口語表達能力。
活動準備:
1、幼兒已初步認識深色和淺色;
2、多媒體幻燈片夜景圖;
3、幼兒作畫工具(畫紙、油畫棒、無尖鉛筆);
4、半成品幾張(一張鋪好淺色底色的半成品、一張在淺色底色上涂好的深色的半成品);
5、歌曲《螢火蟲》磁帶。
活動過程:
1、欣賞歌曲,引出課題。
(1)幼兒欣賞歌曲《螢火蟲》。
。2)小朋友你們知道歌曲里唱的`是誰嗎?螢火蟲什么時候出來?(是晚上)。
師:當夜幕降臨,到處是一片漆黑的時候,小動物迷路的時候,螢火蟲打著它的小燈籠把小動物們安全地送回了家。
2、欣賞圖片,放映幻燈片,“勝利山紀念園”。
天黑了小動物們有螢火蟲,城市的夜晚沒有螢火蟲為、該怎么辦呢?燈光把城市的夜晚裝扮得十分美麗,我們來看看這是哪里吧。
。1)小朋友你們看看這里是哪里?(是白天的紀念園)那再看看這又是什么? (是晚上的紀念園))
(2)讓幼兒說說晚上與白天有什么不同?
3、欣賞范例,示范講解
我這有支神奇的魔筆,它能刮破黑夜,把夜晚變成一幅美麗的畫,(教師邊講解邊出示畫紙現(xiàn)場做畫),我用魔筆刮破黑夜,一顆小星星鉆了出來,又鉆出一顆小星星然后是月亮……
小朋友,想知道這是一支什么樣的魔筆嗎?(出示無尖鉛筆)!原來就是一支無尖的鉛筆呀!一支沒有尖的小鉛筆怎么能畫出這么漂亮的圖畫呢?原來我的畫紙也有點特別,畫紙上用油畫棒涂過了,這種畫叫“刮畫”。
4、認識刮畫,熟悉作畫步驟 。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種新的畫法“刮畫”,刮畫與其他畫的區(qū)別在于畫畫之前,要先把畫紙?zhí)幚硪幌隆?/p>
。1)首先在畫紙上均勻的涂上一層淺色;
。2)在淺色上涂兩遍深色:第一遍橫著涂,第二遍豎著涂。如果你有 一枝會飛的魔筆,你想乘著去哪里呢?
在這個五彩斑斕的大千世界中,有許多神奇美妙的地方,我們“家鄉(xiāng)勝利山紀念園夜景”這么美,下面就請小朋友拿我送你們的魔筆,畫畫咱們“勝利山紀念園的夜景”,小朋友乘著魔筆出發(fā)吧!
5、幼兒作畫,教師指導
(1)先涂一遍淺色,涂滿了再涂深色,在涂深色的時候,注意要涂得均勻,涂得滿,動作要快;
。2)想好了構圖再刮畫,錯了的話用同樣的顏色的油畫棒蓋上重畫。
6、幼兒講述自己的作品
7、活動結束
讓幼兒拍手唱歌《小蠟筆》。
大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樂于為集體服務,萌發(fā)做值日生的自豪感。
2、了解值日生應該做那些事情。
3、掌握收拾、整理的基本技能,養(yǎng)成做事有順序、有條理地好習慣。
[活動準備]
1、提前一周抓拍幼兒在一日生活中幫著收拾整理衣服、玩具、圖書、桌椅、擺放碗筷等有關值日生工作方面的照片。
2、創(chuàng)設雜亂的教室環(huán)境:散亂的圖書、書包旁亂放的文具、玩具、堆在一起的衣服,亂七八糟的桌椅等。
3、雜亂環(huán)境的圖片若干,值日生袖標4個以及劃分區(qū)域的標志圖。
[活動過程]
一、參觀幼兒收拾桌椅、玩具、整理書櫥、書包、床鋪等的照片,萌發(fā)為集體服務的'自豪感。
。1)、引導幼兒說一說:照片中的幼兒是誰?在干什么?在他(她)做之前的情景和做之后有哪些變化?
(2)請照片中的幼兒談談自己做完這些事后的感受,老師和其他幼兒一起在他(她)談完后對他的行為以為他鼓掌或說一句謝謝的話來表示贊賞。
。3)鼓勵其他幼兒談談自己的想法:喜歡照片中的小朋友嗎?為什么?如果是你看到這樣的情形會怎么做?
二、觀看另一組需要整理的環(huán)境圖片,討論我們該怎么樣去做更好。
分別出示圖片,討論收拾整理的辦法:
(1)閱讀區(qū):書不亂丟不折角,合好后按大小整齊地橫放、豎放在書櫥上。
。2)玩具區(qū):將玩具分類放到不同的玩具筐里,再將玩具筐整齊的擺放在玩具架上。
(3)掃地、收拾桌椅:要有先后順序,先收拾碗筷,擦干凈桌子,再把椅子搬到一邊清掃地面,掃地時注意把笤帚壓下從墻角掃起……
三、學說禮儀歌《收拾整理》,進一步掌握正確整理的方法。
四、出示“值日生袖標”,引發(fā)“我做值日頂呱呱”,都來爭當優(yōu)秀值日生的愿望。
引導幼兒討論:
。1)、值日生應該做那些事情,如掃地、擦桌子、分餐具、整理玩具、動植物角的管理等,明確值日生職責。
(2)如果你是值日生,你希望小朋友怎樣愛護你的勞動成果?
小結:重申值日生職責,并知道尊重值日生的勞動成果。
五、創(chuàng)設雜亂的環(huán)境,讓值日生在實際收拾整理環(huán)境的過程中,學會整理的技巧,學會合作等,體驗做值日生的快樂。
[活動延伸]
1、師生共同設計一個值日生評比欄《我做值日頂呱呱》,鼓勵孩子們主動做事,做事認真、有條理,周末請幼兒相互評出“最能干的值日生”,進行表揚和獎勵。
2、教師與家長聯(lián)系,在家庭生活中,與家長設計“家庭值日生欄”,負責家庭的衛(wèi)生保持,小朋友做力所能及的事。
[設計意圖]
孩子們升入大班以后,自理能力明顯增強,有很強烈地樂于幫助別人做事的愿望,尤其是在當老師說需要幫著收拾、整理東西的時候,孩子們表現(xiàn)出極大的熱情,都喜歡聽到幫助別人做事后老師的贊揚,心中會充滿無限的自豪感。但有的小朋友沒有掌握正確的整理方法,或是不能正確判斷某件事是不是可以去做,有時會出現(xiàn) “一窩蜂,好心辦錯事,越幫越忙”等現(xiàn)象。因此,為了滿足大多數(shù)孩子的這種愿望,增強孩子為集體服務的意識,更為了讓孩子養(yǎng)成一個良好的生活習慣,掌握一些收拾整理的技巧,特設計了本教學活動。在生活中尋找教育契機,為孩子們提供鍛煉的機會。
大班教案 篇3
設計意圖:
本班的幼兒對歌曲很感興趣,所以我想通過這節(jié)活動,讓幼兒充分發(fā)揮自身的藝術細胞!傲乱蝗諆和(jié)”即將來臨。讓幼兒通過對歌曲的學習提前感受六一活潑愉悅的氣氛,在學會唱這首歌的基礎上,也能給他們帶來幸福。
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音樂《快樂的六一》;圖譜拼接卡
經(jīng)驗準備:
1、了解六月一日兒童節(jié);
2、組織幼兒參與幼兒園六一節(jié)的環(huán)境布置,帶領幼兒參觀幼兒園節(jié)日環(huán)境,感受節(jié)日到來的喜氣氣氛。
活動重難點:學唱歌曲并能創(chuàng)編動作。
活動目標:
1、學會用輕松、愉快的歌聲演唱歌曲,體驗小朋友歡度六一愉快心情
2、喜歡和同伴參加活動,感受節(jié)日的氣氛
活動過程:
一、談話引入
引導語:你們知道六一兒童節(jié)嗎?六一兒童節(jié)是哪一天呀,那是誰的節(jié)日呢?在六一兒童節(jié)那天,你們最想做什么呢?那一天你們快樂嗎?
二、幼兒完整欣賞歌曲《快樂的六一》感受歌曲歡快、喜慶的'氣氛。
1、引導幼兒回憶歌曲名稱,說說歌里唱了些什么。
2、重點幫助幼兒理解“全世界的兒童連在一起”,告訴幼兒六一節(jié)是全世界小朋友的共同節(jié)日。
3、跟隨歌曲旋律有節(jié)奏的拍手朗誦歌詞,注意切分音符。
三、學唱新歌
1、鼓勵幼兒跟隨音樂伴奏,用“啦”哼唱整首歌曲
2、整體跟唱歌曲。引導幼兒用快樂的歌聲演唱,尤其在唱“啦”時要輕巧,有跳躍感
四、完整演唱歌曲,幼兒可自己做動作隨樂演唱。
活動延伸:
引導幼兒自發(fā)組織同伴成為小樂隊,體驗合作交流帶來的樂趣。
大班教案 篇4
【設計意圖】
在演唱的過程中很多幼兒唱的沒有強弱變化,不能打動聽眾,為了讓幼兒對2/4拍的節(jié)奏變化有一定的了解,我設計了這次教學活動,但是單純的說教會使幼兒乏味,因此在教學中我利用各種幾何圖形體、各種幾何形體、本班幼兒和聽課教師等讓幼兒創(chuàng)造性的利用各種肢體活動在幼兒理解科學規(guī)律的基礎上,了解強弱變化規(guī)律,達到寓教于樂的的目的。
【活動目標】
1.通過圖與物的規(guī)律變化等形式進行拍手活動,了解2/4拍節(jié)奏的強弱變化規(guī)律,并嘗試性的利用強弱變化規(guī)律進行演唱。
2.利用肢體語言游戲性的學習鞏固新知。
3.培養(yǎng)幼兒自主參與的意識,使幼兒在玩中學,達到學科間的相互滲透與寓教于樂的目的。
【重點難點】
1.活動重點:了解2/4拍的強弱變化規(guī)律
2.活動難點:利用各種肢體語言展示出2/4拍的強弱變化規(guī)律。
【活動準備】
1.在日常游戲活動中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聲音,鼓勵幼兒利用各種肢體制造不同的聲音,培養(yǎng)幼兒的創(chuàng)造力。
2.準備打擊樂器,熟悉打擊樂器的使用方法。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手游戲《拍手歌》
2.小朋友們最喜歡和老師一起玩拍手游戲了現(xiàn)在老師要考考你們然后再拍手!
二、基本部分
。ㄒ唬┏鍪緢A形
1.這是什么圖形?
2.如果老師想再出示一個圓老師應該出示什么圓呢?
3.如果老師把第一個圓拍的`大點聲,第二個小圓拍的小點聲。誰來試試怎么拍?
。ǘ┏鍪緝煞N大小不同的沙包,并按上邊的規(guī)律加以展示。
1.如果按上面的規(guī)律排列,接下來應出示什么樣的沙包呢?
2.如果把大沙包拍的大聲點,小正方形拍的小聲點,我們應該怎么拍呢?
3.根據(jù)情況加以肯定與鼓勵
(三)師生合作
1.誰愿意邀請聽課的老師和我們一起游戲呢?(請三到四名幼兒各請一位老師)
2.如果我們請一位老師站在第一位,第二個位置站幼兒,按照上面的排列規(guī)律,我們其他的人怎樣排?
3.我們用拍手的形式怎樣表示他們的排列規(guī)律?
4.好,對于參與活動的園長與老師我們應該說―--謝謝
(四)男女合作
1.現(xiàn)在老師邀請四名上課不搞小動作的男孩、四名積極舉手回答問題的女孩來前面進行有規(guī)律的排隊,該怎樣排呢?(可安按一男一女的規(guī)律排列)
2.如果站男孩的位置我拍的——大點聲,站女孩的位置拍的———小點聲,那么誰愿意來幫助我呢?
3.請下面的小朋友一起來拍,并邊拍邊說出大聲小聲大聲小聲大聲小聲的變化規(guī)律。
。ㄎ澹┲w語言鞏固2/4拍的強弱變化規(guī)律
1.我們可以用拍手的形式來制造大聲小聲的變化規(guī)律,還可以用身體的哪個部位來制造聲音,來展示這個規(guī)律?
2.小朋友不僅能通過跺腳、拍腿、拍臉來反映這個規(guī)律,而且還能用牙齒、舌頭、嘴唇制造聲音來反應這個規(guī)律,為了獎勵你們我們來玩?zhèn)游戲。
。┯螒颍喊賹毾
1.出示百寶箱,摸出一樣寶貝并介紹寶貝名稱,介紹玩法。
2.誰愿意利用這個寶貝來反映大聲小聲大聲小聲大聲小聲這個規(guī)律呢?
3.很多小朋友早已對老師的寶貝垂涎三尺了,現(xiàn)在誰愿意從老師的百寶箱選一件寶貝一起合奏呢?(幼兒集體合奏)
三.結束部分
1.孩子們,我們今天掌握了一個什么規(guī)律呢?
2. 嘗試演唱歌曲
寶寶們對大聲小聲大聲小聲這個規(guī)律掌握的相當好了,如果老師讓你們用大聲小聲大聲小聲這個規(guī)律來嘗試著唱支歌好嗎?
好,現(xiàn)在我們邊拍手邊演唱——(選擇孩子說出的一首2/4拍歌曲進行演唱)
3.小朋友唱的越來越好,以后我們還要按照這個規(guī)律唱許多歌曲,F(xiàn)在我們要去戶外活動對我們今天的客人說——再見!
【活動反思】
這節(jié)課我設計的是一個以2/4拍訓練為主的節(jié)奏訓練,但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既沒出現(xiàn)2/4拍,也沒出現(xiàn)強弱兩個字眼,取而代之的是大聲小聲,為什么要這樣做呢?因為幼兒教育的主要目標是為幼兒后續(xù)學習和終身發(fā)展奠定良好素質基礎,所以沒必要把那么高難的術語帶到孩子身邊!
兒童的發(fā)展是一個整體,要各領域之間、目標之間的相互滲透和整合。當某人用余光瞟了一眼我的教學設計就會認為是科學領域的內容,其實不然。
這節(jié)課孩子們在玩中學習新知,課堂氣氛異常活躍,我覺得自己的課堂更多的時候應傾向于此!
不足:
有一個剛入園的幼兒在老師問“誰能用自己的身體制造聲音反應這個規(guī)律呢?”他趕緊去拍肚皮,并且搶答說:“拍肚子!弊屗フ故疽幌聲r,他卻怎么也不肯。
改進:
可以試著換一種口吻對孩子說:“寶貝,為我們展示一下你的想法好嗎?”如果孩子還是不肯參與活動,那么可提出另一個問題“誰愿意來幫助他?”這樣效果會更理想!
大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激發(fā)幼兒制作水果拼盤的興趣,體驗與同伴交流合作的樂趣。
2、幼兒能利用各種水果制作水果拼盤、培養(yǎng)幼兒的審美能力及創(chuàng)造力。
3、知道多吃水果對身體有好處。
活動重點和難點:
重點:學習并嘗試運用有序排列的造型方法,大膽利用各種水果進行美的創(chuàng)作。
難點:利用各種水果的色彩和形狀創(chuàng)造性地塑造出有主題的水果拼盤造型。
活動準備:
1、水果拼盤范例,各種水果,盤子,牙簽,水果刀,毛巾,水果頭飾、小星星、水果拼盤打擂臺等。
2、教學課件(各種水果拼盤作品)、輕音樂等。
3、活動前請4名幼兒排練好表演。
活動過程:
導入:老師以給幼兒請來了幾位水果寶寶和小朋友一起玩游戲導入活動。
一、直觀教學法:利用情境表演激發(fā)幼兒制作水果拼盤的興趣。
1、觀看情境表演讓幼兒知道水果有豐富的營養(yǎng),多吃水果對身體有好處。
2、教師和水果寶寶玩游戲“水果變變變”,讓幼兒了解“水果拼盤”,引起幼兒興趣
二、多媒體演示水果拼盤作品,請幼兒了解水果拼盤的制作方法、步驟及注意事項。
1、欣賞“水果拼盤”范例,感受藝術美。
2、提問:你最喜歡哪一個水果拼盤?為什么?教師根據(jù)幼兒的回答,按照以點帶面的方法,有重點欣賞不同拼盤的造型塑造、色彩搭配及表現(xiàn)手法,使幼兒獲得較為豐富的感性經(jīng)驗。
三、嘗試制作法:大膽想象,自由創(chuàng)作
幼兒自由選擇伙伴,分組合作,可以參照圖片制作水果拼盤,也可以自由創(chuàng)作。(播放輕音樂,激發(fā)創(chuàng)作靈感,教師巡視指導、共同參與)
四、作品展示法:展示水果拼盤,共享創(chuàng)作成果(拍照在電腦里展示自己的作品)
幼兒邊欣賞邊介紹自己的水果拼盤,邊給自己的同伴發(fā)小星
結束活動:
請客人老師欣賞和品嘗水果拼盤并給幼兒的作品給予評價。
活動延伸:
請幼兒回家與自己的爸爸媽媽一起制作一個更漂亮的水果拼盤。
教學過程串詞:
導入語:
師:你們知道嗎?今天有許多水果寶寶來我們班做客了,還給我們帶來了好多的水果,我們一起看看好嗎,(音樂)哎,水果寶寶們在那兒呢,我們一起把他們喊出來好嗎?(水果寶寶們出來吧),小朋友們先來看一下水果寶寶們精彩的自我介紹吧。
情境表演:
蘋果寶寶:大家好,我是漂亮可愛的蘋果寶寶,我的身體里含有多種維生素,你們吃了我,皮膚可以變的更白哦。
梨寶寶:我是可愛的梨寶寶,你們吃了我以后,你們的眼睛會變得更明亮。
桔子寶寶:可別忘了我,我是聰明的桔子寶寶,小朋友吃了我以后,就會少生病,天天高高興興上幼兒園。
香蕉寶寶:還有我呢,我是漂亮的香蕉寶寶,我的身體又香又有許多營養(yǎng),你們吃了我以后,身體會更加健康
師:哇,水果的營養(yǎng)好豐富呀,我們小朋友一定每天都要吃水果,這樣我們的身體才能棒棒的,可以天天高高興興去幼兒園哦!你們知道嗎?水果寶寶是來跟我們做游戲呢!什么游戲呢?‘水果變變變’,就是把各種各樣的水果切一切、擺一擺就變成漂亮的水果拼盤了,小朋友們玩過這個游戲嗎?我們現(xiàn)在就請水果寶寶給我們變一下好不好?小朋友閉上眼睛,我數(shù)123,水果變變變,小朋友們看水果寶寶們變出來的水果拼盤漂亮嗎?水果拼盤不僅看起來非常漂亮,而且營養(yǎng)非常豐富,讓人一次可以吃到各種不同口味的水果,小朋友來看一下蘋果寶寶的拼盤是哪些水果變出來的?
擺出來的水果拼盤象什么呀?(好朋友、美麗的小金魚、)
欣賞課件:
師:水果寶寶們的`本領可大了,他們還能變成更漂亮的水果拼盤呢,小朋友想不想看一看?
師:小朋友在看的時候一定要仔細觀察,這些漂亮的水果拼盤是那些水果寶寶變出來的呢?把水果切成了什么形狀呀?擺出了一個什么樣的造型呢?水果拼盤的名字是又什么呀?如果你喜歡哪個水果拼盤呢,一定要記住它的名字哦,等會老師可有問題要問哦
提問一:好了,現(xiàn)在請小朋友說一說水果寶寶們變的拼盤美不美呀?告訴老師你最喜歡哪個水果拼盤?為什么?
教師提出要求:
師:小朋友說‘水果變變變’的游戲好玩嗎?你們想不想也跟水果寶寶一起玩這個好玩的的游戲呢?小朋友在玩游戲之前,一定要注意兩個問題,一是要注意衛(wèi)生?大家都不喜歡吃到不衛(wèi)生的食品,雖然剛才小朋友已經(jīng)洗干凈手了,但是你們的小手上可能還有細菌哦,所以請小朋友先用小筐里的濕毛巾擦一下手。二是小朋友用水果刀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安全,要互相謙讓,不要爭搶,切的時候左手扶水果,用右手切,用完小刀要把它擺放好,千萬不要傷到自己或同伴的手喲。
小朋友在做的時候,先找個好朋友一起合作,先商量一下變什么樣的水果拼盤?是拼成太陽花呢,小動物呢,還是奧運會的標志,或者什么別的圖案。然后想想需要用哪些水果?把水果切成哪些形狀?由誰來切?然后再商量一下怎么擺,是先從盤子的中間擺出花樣,還是先從盤子的外邊擺出花樣?好了,現(xiàn)在就去找個好朋友商量一下吧。商量好的小朋友,請到老師這邊來,現(xiàn)在就和水果寶寶們一起做游戲吧,看看哪一組小朋友最會動腦筋,想出許多漂亮的水果拼盤,把顏色搭配的最漂亮,拼盤設計的最有創(chuàng)意!
展示作品:“先做好的小朋友,先把你們的桌面整理干凈,再把你們做好的水果拼盤送到老師這里來,別忘了給自己做的水果拼盤起一個好聽的名字哦!
幼兒互評,教師點評:
師:好了,小朋友,剛才張老師給每個小朋友都發(fā)了一顆小星星,現(xiàn)在請小朋友仔細的看看自己和同伴的作品,比較一下,然后把小星星放在自己最喜歡的水果拼盤上,我們來看看哪一組的小朋友做的水果拼盤得到的小星星最多。
結束語:師:其實,老師覺得今天小朋友們做的水果拼盤都很漂亮,很有創(chuàng)意!你們的本領真的都很大哦,F(xiàn)在請小朋友把你們做的水果拼盤介紹給客人老師,和她們一起品嘗好不好?小朋友可別忘了回家給自己的爸爸媽媽制作一個更漂亮的水果拼盤哦!”
好了,小朋友們,中班和小班的弟弟妹妹還沒有看到這么漂亮的水果拼盤呢,我們現(xiàn)在送給他們去品嘗一下好不好?
《水果拼盤》課后自評:
各位領導,各位老師,大家好,我是來自………今天我上的課是大班綜合活動水果拼盤.
我從生活中選擇內容,以生活中平常的水果為藝術教育的切入口,較符合現(xiàn)在的教育理念。如《綱要》中所說:“既符合幼兒的現(xiàn)實需要,又有利于其長遠的發(fā)展;既貼近幼兒的生活,選擇感興趣的事物和問題,又有助于拓展幼兒的經(jīng)驗和視野!币虼,這個活動來源于生活,又能服務于幼兒的生活。
本次活動的目標是:
1、激發(fā)幼兒制作水果拼盤的興趣,體驗與同伴交流合作的樂趣。
2、幼兒能自己嘗試制作水果拼盤,培養(yǎng)孩子的審美能力及創(chuàng)造力。
3、知道多吃水果對身體有好處。
為了達到目標、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根據(jù)素質教育和創(chuàng)新教育的精神,結合本次活動的實際特點,本次活動中我主要用了以下教學法:情景表演法、嘗試操作法、游戲法、引導發(fā)現(xiàn)法、作品展示法等。此外,我還采用了交流討論法、審美熏陶法、賞識鼓勵法等教學法。
在教學過程中我著重作了以下幾方面的嘗試:
。ㄒ唬氩糠
活動一開始,以有水果寶寶來我們班做客,和小朋友一起玩游戲激發(fā)幼兒的興趣。
(二)引導幼兒學習水果拼盤的制作方法
由于創(chuàng)造性地塑造出一個有主題的水果拼盤,是本課的難點。為了豐富幼兒的知識經(jīng)驗,我通過讓幼兒觀察水果拼盤范例和欣賞水果拼盤課件兩個環(huán)節(jié),間接引導幼兒學習水果拼盤的制作方法。
。ㄈ、小組合作
制作水果拼盤是一個有利于孩子合作學習的載體,孩子可以根據(jù)自己的能力,發(fā)揮每個人的特長,所以我采用讓孩子進行小組合作的方式進行活動。孩子們在活動中既要學會分工,還要學會互相配合。從分組到分工合作,孩子的主體地位便得到了充分的展示,同時,我主動轉變角色,不失時機地向孩子滲透小組合作學習的方法和知識,讓自己成為孩子學習活動的合作者、支持者和引導者。
(四)展評作品
接納幼兒的差異,贊賞幼兒的獨特性和創(chuàng)造性,將使幼兒真正領略到藝術的真諦。為此,我采用了全方位開放式的評價,讓每一位孩子都來當一當評委,給自己喜歡的拼盤發(fā)小星星,從而使每個孩子都體驗到成功的快樂。評完作品后,請幼兒說說自己的作品,體現(xiàn)出現(xiàn)代社會對人才提出的要求:不光能干,還要會說,會思維。
。ㄎ澹、教師倡議,共享創(chuàng)作成果
孩子在完成一個作品后,能夠享受到自己的勞動成果,并且被大家的肯定,那心中一定是很快樂的;谶@個想法,我設計了向客人老師介紹,請客人老師品嘗這一環(huán)節(jié),讓幼兒在體驗到成功的喜悅的同時,自信心也就得到自然提升。我力求做到首尾呼應,整個活動以游戲貫穿始終,讓幼兒在“玩中學”“做中練”“學練中玩”,將活動推向高潮。孩子是發(fā)展的個體,課上的學習對他們來說不應是終點,而應該是認識的開始,所以最后我倡議孩子們回家后為父母獻上自己設計的一份水果拼盤,將活動延伸至課外。
活動反思:
這是一次十分愉快的活動,一切都是孩子感興趣的,融科學社會藝術為一體,沒有刻意雕刻的痕跡,孩子們在一個有趣的、生活化的情境中積極主動的動手動腦,發(fā)揮了極大的自主性和創(chuàng)造性,有的幼兒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都超出了我的預測,幼兒的合作意識也增強了。美中不足的是,我的要求落實的不是很好,有的孩子還不清楚怎樣按規(guī)律擺放,有的小朋友把什么水果都拿來切,都拿來擺放,如果當時我示范一遍是不是會好些,會不會限制幼兒的想象力。另外,水果種類太少了,水果數(shù)量不太夠,幼兒的操作有了局限,如果準備多一些就好了。實踐證明,每一次精心準備的活動,都是培養(yǎng)幼兒良好生活學習習慣的一條有效途徑,讓我們在每一次精心準備的活動中,揚起孩子自信的風帆,使每一個孩子都能健康地成長。
大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認真觀察圖片,理解故事的內容;
2、大膽想象并講述故事內容;
3、樂意參與集體游戲。
活動準備:
1、幼兒在活動前對包粽子的材料及方法有所了解。
2、《粽子里的故事》ppt
活動重難點:
重點:通過觀察小動物們的動作、表情,大膽猜測故事內容。
難點:在看看、說說、猜猜中理解故事的情節(jié),激發(fā)幼兒閱讀興趣。
活動過程:
一、謎語導入,引出主題。
1、謎語:三角四楞長,珍珠里面藏,要吃珍珠肉,解帶脫衣裳。
提問:猜猜是什么食物?小朋友你們吃過粽子嗎?什么節(jié)日我們要吃粽子?(端午節(jié))你喜歡吃什么味道的粽子?
2、師: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們帶來了一個關于粽子的.故事!故事中的粽子里面包的和你們吃過的都不一樣,那它包著的是什么呢?讓我們一起來看圖書、聽故事吧,答案就在故事里。
3、教師出示ppt1,引導幼兒認識故事題目《粽子里的故事》。
二、出示圖片,幼兒觀察圖片內容,大膽講述故事情節(jié)。
1、出示ppt2,師:老奶奶的肚子里裝滿了故事,她的故事可多啦!大家都喜歡聽她的故事。
提問:有哪些小動物來聽老奶奶講故事啦?(小松鼠、小狐貍、小兔子、小猴子、小鳥)
這么好聽的故事,大家聽的怎么樣?(認真、專心致志)
2、出示ppt3,提問:
⑴老奶奶生了一場大病以后,不能大聲講話了,大家再也聽不到好聽的故事了。老奶奶很著急,那該怎么辦呢?你有什么好辦法嗎?(鼓勵幼兒自由發(fā)表自己的想法)
⑵師:小朋友們幫老奶奶想了這么多的辦法,我們來看看老奶奶她是怎么做的呢。
3、出示ppt4,提問:
、粕嫌心男〇|西?(粽子葉、糯米)
、评夏棠淘诟墒裁矗浚ò兆樱┧谋砬槭窃鯓拥?
、墙處熜〗Y:原來,老奶奶她有一個心愿,就是把故事包在粽子里,誰吃了粽子,誰就能講出好多的故事。
4、出示ppt5、
5、老奶奶把粽子做好了,誰會來吃呢?
6、提問:
⑴ppt5:誰來了?(小松鼠)吱吱吱,吱吱吱,來了一只小松鼠。吃吧吃吧,吃了粽子講故事。
、苝pt6:小松鼠吃了粽子講出故事了嗎?"(沒有)
、菐熜〗Y:小松鼠吃了粽子,肚子里馬上有了故事,可小松鼠不會說話,一個
勁地叫:"吱吱吱···"就是講不出故事。接下來還會有誰來呢?
7、出示ppt7、8,提問:
⑴ppt7:誰又來了?(小狐貍)哩哩哩,哩哩哩,來了一只小狐貍。吃吧吃吧,吃了粽子講故事。
、苝pt8:小狐貍吃了粽子能講出故事來嗎?(不能)
⑶教師小結:小狐貍吃了粽子,肚子里也有了故事,可小狐貍也不會說話,一個勁地叫:"哩哩哩···"就是講不出故事。
8、結合小松鼠、小狐貍吃粽子的情景,鼓勵幼兒大膽猜想其他小動物來吃粽子的情景。
⑴除了小松鼠和小狐貍外,還有哪些小動物也來吃過粽子了?(小鳥、小兔、小猴)
、埔龑в變悍謩e想象并講述小鳥、小兔、小猴來吃粽子的情景。
①師:你們能不能學著老師講小松鼠和小狐貍來吃粽子的話說說其他小動物呢?
、谒鼈兌贾v出故事了嗎?
、圻@么多小動物吃了粽子,肚子里也有了故事,那為什么講不出故事呢?
7、出示ppt9,提問:
、潘鼈冎v不出故事覺得怎么樣?(很難過、著急)引導幼兒觀察小兔和小狐貍的表情以及小動物們周圍的各種符號,大膽猜測小動物們的心理活動。他們之間會說些什么?
⑵小動物雖然吃了粽子,但它們不會講話,講不出故事,怎么辦呢?真著急。你有什么辦法嗎?
、任覀円黄饋砜纯葱游飩兿肓艘粋什么辦法?
8、出示ppt10、11,提問:
⑴ppt10:這個時候,誰來了?(小姑娘)小姑娘在干什么?(采蘑菇)
、茙煟涸瓉,小動物們是想請小姑娘來幫助它們,為什么小動物們會請小姑娘來幫忙呢?(因為小姑娘會說話)
、切」媚飼饝獛退鼈儐?
⑷ppt11:小姑娘答應它們了嗎?小姑娘為什么要逃跑呢?
⑸教師小結:小動物們高興得一起沖過去,吱吱吱、哩哩哩、嘰嘰嘰,叫個不停。小姑娘嚇壞了,所以,小姑娘扔下竹籃拼命逃。
9、出示ppt12、13、14,提問:
⑴ppt12:小姑娘嚇跑了,那該怎么辦呢?
、苝pt13:小動物們用了什么辦法把小姑娘找回來?
、莗pt14:小姑娘回來了嗎?她是怎樣回來的?
10、出示ppt15、16、17、18:提問:
、舙pt15:師:小姑娘采呀采,一直采到小房子跟前。老奶奶站在門口等著小姑娘,她看到小姑娘,會怎么說?(美麗的小姑娘,快來吃粽子,吃了粽子講故事)⑵ppt16:師:香噴噴的粽子真好吃,小姑娘吃了一個又一個。把故事全吃到肚子里去啦!
大班教案 篇7
活動目的:
1、復習有關漢字。
2、提高孩子的記憶力及綜合分析能力。
3、遵守游戲規(guī)則,體驗與同伴合作游戲及控制性活動帶來的快樂。
4、體驗合作創(chuàng)編游戲的樂趣。
活動準備:
1.棋盤一張。
2.25張用硬紙片做的棋子(稍小于棋盤格子),分別寫有漢字。其中水果類5張,如:梨、蘋果、桃、杏、西瓜;干果類5張,如栗子、核桃、棗、花生、榛子;蔬菜類5張,如白菜、土豆、茄子、辣椒、黃瓜;農作物5張,如玉米、小麥、高梁、水稻、大豆。另外5張不寫字。
活動玩法:
1.將棋子字朝下,打亂擺放在棋盤的粗格子里,4位幼兒分別站在棋盤的.一方,每人認一類棋子。(如甲找水果、乙找干果、丙找蔬菜、丁找農作物)。
2.幼兒輪流翻棋子,翻時不能讓其他幼兒看見棋子上的字,翻到自己要找的棋子后,就把字翻過來,正面朝上放在自己一側的格子里;如翻不到自己要找的棋子,仍放回原處,記住下次不去翻它。反復輪流翻棋,誰最先找夠自己5枚棋子,誰為勝。
活動提示:
1.為提高游戲難度,可將5枚空棋子寫上不屬于上述四類的其它漢字擺在棋盤中。
2.根據(jù)游戲需要,也可在棋子上寫其它類物品的名稱,如家禽類、植物類、文具類、樂器類等。
活動反思:
孩子們各自選擇了自己喜歡的活動區(qū)活動,我來到了益智區(qū)看到了李浩、陳澤涵、包昱昂、彤彤四個小朋友在玩翻翻棋,我站在一邊觀察孩子,只見他們有序的專注的翻著自己的棋子,不一會包昱昂贏了,他非常高興,不一會包昱昂有些坐不住了,邊說話邊下座位左顧右盼,影響著其他幼兒下棋。
分析:
通過觀察我介入到孩子們中間,參與孩子們游戲。包昱昂對游戲的成功感到很高興和自豪,以至于影響以后游戲的情緒,再加上游戲本身對幼兒沒有一定的挑戰(zhàn)性,幼兒不感興趣。于是我對幼兒說:“誰贏了?”“包昱昂!薄捌渌∨笥岩佑土耍 痹谖业墓膭钕潞坪朴众A了。我說:“第一局包昱昂贏了,第二局浩浩贏了,我們用什么樣的方法記住今天誰贏了幾局?你又和誰下棋呢?”在大家的爭議中,我們選定了用紙寫下來進行記錄。于是我請浩浩將自己的方法介紹給大家。下棋記錄表就這樣產生了。
措施:
孩子們拿起筆記錄了自己與同伴的名字、下棋的時間、輸贏結果。的確,下棋記錄表調動了孩子們的積極性,也為孩子們創(chuàng)造了同伴交往合作的機會,也為孩子們將來上小學制定合理計劃打下了基礎。
在活動區(qū)活動中,我運用了王老師講的如何觀察幼兒?如何進行主觀判斷?如何幫助幼兒等;顒又校ㄟ^注意觀察幼兒,發(fā)現(xiàn)幼兒從有興趣到游戲的不專心,通過觀察我介入后,巧妙地幫助幼兒解決問題,激發(fā)幼兒的興趣,調整游戲的內容,使游戲內容更加有挑戰(zhàn)性,同時運用同伴的交流增長了幼兒的經(jīng)驗,使幼兒真正獲得發(fā)展。
大班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幼兒能協(xié)調、靈活地跳圈。
2、樂于與同伴共同探討可回收物品與不可回收物品的種類。
3、發(fā)展幼兒的動手能力。
4、初步培養(yǎng)幼兒用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解決問題的能力。
活動準備:
1、幼兒已能識辨可回收物品與不可回收物品
2、小呼啦圈若干個、簍子若干個
3、廢舊物品(易拉罐、廢紙盒、塑料瓶等)
活動過程:
1、將幼兒分成人數(shù)相等的兩組,分別站在各自的起跑線。
2、教師示意開始,兩組的`第一名幼兒跳圈到終點(遇單圈時單腳跳,遇雙圈時雙腳分開同時跳)。
3、到終點后,在終點的“尋寶區(qū)”里將可回收物品選出,并放入空籃中,再延原路返回,拍第二名幼兒的手,依次進行。
4、師及時鼓勵表揚。
5、比一比,看哪一對跑得快、選得對。
活動規(guī)則:
1、要跳到圈中心,不能踩線。
2、跳雙圈時一定要雙腳同時落地。
3、從終點“尋寶區(qū)”里選出可回收物品必須放入空籃中。
小百科:寶貝,是漢語字詞,拼音是bǎo bèi,意思是第一種解釋把“寶”與“貝”都看成是名詞,把“寶貝”看成名詞與名詞聯(lián)合的詞組。
大班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學會和同伴協(xié)調地活動。
2、和同伴合作完成運球任務。
3、體驗合作完成任務的快樂。
【活動準備】
將幼兒分成6組,每組6個球,6塊布(能包進6個球),小簍子,小紙盒,6塊平衡木,標有數(shù)字1~6的卡片。
【活動過程】
1、教師向幼兒介紹活動的`任務。
。1)師:今天我們每組里兩個人搭檔去完成一個任務——運球。要把球從一處運到另一處,只能運一次?梢杂美蠋熖峁┑牟牧稀、小簍子,小紙盒來幫忙。
。2)老師讓幼兒了解與他人合作的重要性。
2、幼兒進行運球活動。
。1)幼兒第一次運球,教師觀察幼兒的運球情況:用什么材料幫忙,有沒有進行小組合作。
。2)老師和幼兒共同記錄小組運球結果,并擺出數(shù)字卡片。
(3)請幼兒說說兩個人運球的方法。
。4)教師小結:兩個人合作用布運球能運得很多。
3、幼兒再次進行運球活動。
。1)幼兒合作運球,教師觀察合作得好的幼兒。
師:用合作的方法運球,看哪組速度最快。
(2)幼兒交流討論:怎樣才能運得快?教師請合作得好的兩個幼兒示范。
。3)教師小結:兩個人先商量好再行動。
4、運球競賽。
。1)教師介紹比賽規(guī)則:這次要走過小橋,把球運到對面,不能讓球落下,速度要快。
。2)幼兒商量后進行運球競賽。
(3)個別幼兒表述合作的方法。
(4)教師小結:又許多活動都需要小朋友各種完成,只有先和同伴商量,然后互相幫助,才能很好地完成任務。
【大班教案】相關文章:
大班語言大班教案03-26
大班的教案01-10
大班教案03-27
(精選)大班教案07-30
[精選]大班教案07-30
(經(jīng)典)大班教案07-31
大班教案(經(jīng)典)07-30
(經(jīng)典)大班教案08-05
(精選)大班教案08-09
大班教案【經(jīng)典】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