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班教案 推薦度:
- 白露大班教案 推薦度:
- 大班教案《秋分》 推薦度:
- 最新大班教案 推薦度:
- 《動物》大班教案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精選)大班教案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常常要根據(jù)教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備課向課堂教學轉(zhuǎn)化的關(guān)節(jié)點。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大班教案7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大班教案 篇1
主題名稱:冬天的故事
次主題名稱:冬趣
活動名稱:好玩的跳繩
主要教學領(lǐng)域:健康領(lǐng)域
教學內(nèi)容及學情分析: 在《好玩的跳繩》這一活動中我為孩子提供的材料——繩子,是孩子所熟悉的,而且操作性強,所以幼兒在活動中的興趣很高,他們能夠積極投入到探索繩子不同玩法的活動當中,非常樂于用繩子開展游戲。平日的幼兒室外活動中,幼兒總是拿著一根跳繩做跳繩運動,比較單調(diào),我想如果讓孩子們來創(chuàng)造性地玩繩子,他們會想出什么好玩的玩法呢?于是探索繩子的玩法成為本次活動的主要內(nèi)容。
活動目標: 1、樂于探索繩的不同玩法,初步學會雙人跳繩的技巧。
2、增強動作的協(xié)調(diào)性,發(fā)展跳躍能力。
3、感受跳繩的樂趣和與他人合作帶來的快樂。
重難點分析:增強動作的協(xié)調(diào)性,學會雙人跳繩
活動準備:
1、每位幼兒一根跳繩
2、幼兒已有雙腳同時跳繩的經(jīng)驗
活動過程: 一、準備活動
1、教師帶領(lǐng)幼兒跑步進入活動場地,跟幼兒一起走趣味隊形,如,8字形、之字形等,一起隨音樂(口令)進行熱身運動。根據(jù)情況可將繩對折,帶領(lǐng)幼兒進行上肢、體轉(zhuǎn)、腹背、跳躍等動作練習。
2、游戲:與我說的相反。
玩法:師說向上跳,幼則蹲跳,師說向前跳,幼則后跳,發(fā)展幼兒動作的靈敏性。
二、引導幼兒探索跳繩的多種玩法
1、導入:小朋友,今天我們一起來玩繩子,看誰能想出好玩的方法。
2、自由玩繩:教師帶領(lǐng)幼兒隨音樂自由玩繩,剛開始可以探索一個人玩繩的方法,然后探索兩個人玩繩的方法,最后可以探索許多個人一起玩繩的方法。每當有幼兒想出一種好玩的方法時,教師可以先請這個幼兒示范,然后帶領(lǐng)大家跟這個孩子一起玩。
教師一起參與幼兒跳繩,并與幼兒配合“雙人跳”。請幼兒觀察并嘗試結(jié)伴跳,教師提示兩個人要動作一致,可通過喊拍子讓幼兒同步跳。
3、在教師的引導下,相互交流示范各自的玩法。
。1)跳繩:幼兒可以一個人練習跳繩,還可以練習花樣跳繩。
。2)給娃娃打領(lǐng)結(jié):幼兒分成人數(shù)相等的四隊,各隊第一名幼兒手拿短繩當領(lǐng)帶站在起跑線后。游戲開始,教師發(fā)令,幼兒去給娃娃系好領(lǐng)帶后返回并拍第二個幼兒的手,比賽依次進行,快的為勝。
(3)踩繩跳:每人一根一米長的繩子,兩手捏住繩子的兩端,雙腳踩在繩子的中間部位,兩手拉緊繩子,雙腳用力前跳。
。4)走小路:兩條繩拉成相距有一定距離的平行線做小路,幼兒在小路中間走,踩繩、出繩為犯規(guī)。
。5)走鋼絲:把繩子拉成——或S形,幼兒踩繩前進。
4、放松活動:小朋友們剛才想出了各種玩繩子的好方法并一起玩了繩子,大家一定有點累了吧,那么現(xiàn)在就讓我們一起隨著音樂來放松一下。幼兒隨音樂做放松活動。
三、小結(jié)結(jié)束:教師對幼兒剛才玩繩的情況做一簡單小結(jié),然后帶領(lǐng)幼兒回活動室,結(jié)束。
活動反思:
活動中小朋友想出了踩繩走和單腳踩繩跳,發(fā)展了幼兒的身體平衡能力;雙腳踩繩蹦跳及雙腳蹦跳跳繩發(fā)展了幼兒的身體協(xié)調(diào)性及跳躍能力;還想出了跳高、拔河兩種游戲,發(fā)展了幼兒的跨跳能力讓幼兒體會到了與他人合作的快樂。讓幼兒知道了用繩子還能玩出好多有趣的.游戲,進一步激發(fā)了幼兒對探索繩子玩法的興趣,讓孩子更加的喜歡玩跳繩。
在活動的過程中我充分發(fā)揮了教師的主導作用,引導開發(fā)幼兒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注意培養(yǎng)孩子的自主意識,充分體現(xiàn)了教師的主導作用幼兒的主體地位。游戲教學活動要有較好的游戲常規(guī),要教育幼兒遵守紀律,聽從指揮,才能維持良好的教學秩序。在游戲常規(guī)方面以后還需加強。
大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認識數(shù)字“7”及正確的發(fā)音。
2、能正確書寫“7”的格式,能看圖寫數(shù)。
3、能與同伴合作,并嘗試記錄結(jié)果。
4、樂意參與活動,體驗成功后的樂趣。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知道數(shù)字“7”所代表的具體數(shù)量。
教學難點:會用實際相同物體來表示數(shù)量“7”。
活動準備
數(shù)字歌音樂、神奇的`手指歌音樂、若干手偶、多媒體課件、數(shù)字7、魔術(shù)道具。
活動過程:
一、律動:播放《神奇的手指歌》音樂,師幼共同完成。
二、記憶猶新:播放《數(shù)字歌》音樂,復習幼兒在中班認識的數(shù)字,從而導入新課《學寫數(shù)字7》。
三、教師板書:學寫數(shù)字7。
四、激發(fā)興趣
1、變魔術(shù);通過教師變數(shù)字7,激發(fā)幼兒興趣,使幼兒的思維活躍起來,并且讓幼兒觀察老師變的是什么。
2、幼兒回答正確后,老師在田字格中正確書寫數(shù)字7,幼兒拿出小手模仿老師書寫數(shù)字7。
3、老師再次表演變魔術(shù),讓幼兒猜一猜老師這次又會變什么,正確引導幼兒如何在田字格中寫下一個數(shù)字7。
4、幼兒回答正確后,老師在田字格中正確書寫數(shù)字7。
5、師幼摘蘋果:師幼共同來數(shù)一共摘了多少個蘋果。老師再次在田字格中寫數(shù)字7,且強調(diào)書寫數(shù)字7的正確格式。
五、游戲
1、老師拿出手偶,讓幼兒數(shù)一數(shù)并回答有多少個手偶?
2、師幼共同選出最喜歡的手偶進行找朋友(兩個手偶,激發(fā)幼兒尋找自己的好朋友),通過找朋友具體指導數(shù)量7及書寫7的正確格式。
六、鞏固練習
1、老師發(fā)給幼兒練習題,通過做練習,加強數(shù)字7在幼兒記憶中的印象和書寫格式。
教學反思
通過鞏固聯(lián)練習,大部分幼兒都能準確的發(fā)音,以及數(shù)字7的書寫格式都能正確掌握,除個別的民族幼兒發(fā)音不準。在今后的教學中不但要教會寫數(shù)字7,而且還要教會如何把數(shù)字7寫得更漂亮。
大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關(guān)注目標:
關(guān)注衣服的生產(chǎn)加工過程及其所需消耗的人力、物力資源。
技能目標:
培養(yǎng)關(guān)愛他人和與人交流的能力,學習利用廢舊物品動手制作玩具衣服的能力。
知識目標:初步了解衣服和加工生產(chǎn)過程。
態(tài)度目標:增強對廢物利用的興趣,培養(yǎng)幼兒勤儉節(jié)約習慣和熱愛周圍環(huán)境、保護大自然的意識。
參與目標:在日常生活中持久地與他人交往,不浪費資源,并能宣傳影響別人。
活動準備:
1.自己的小衣服;
2.廢舊掛歷紙等。
活動過程:
活動一:衣服哪里來(通過談話、快速聯(lián)想,使幼兒意識到自己所穿的衣服有很多,并且在不斷地丟掉很多小的衣服,而自己所穿的每件衣服是用很多的資源生產(chǎn)加工,并經(jīng)過人們艱辛的勞動創(chuàng)造出來的。)
1.談話提問:小朋友身上穿的衣服是怎樣來的?
(了解衣服的生產(chǎn)加工過程:種植棉花——施肥——管理——收獲——紡織——設計——剪裁——縫制——購買……)
2.分析引導:使幼兒關(guān)注一件衣服的背后所需的人力資源和物力資源。
3.從情感教育入手,啟發(fā)幼兒關(guān)注衣服的背后蘊含著的一些事情,教育生活中要幼兒節(jié)約,不要浪費。
活動二:穿哥哥姐姐的`衣服和大班、一年級的哥哥姐姐或親戚家中的哥哥姐姐們聯(lián)系,互相交往,贈送衣服(互動活動);手拉手做朋友,建立長期的交往。
活動三:我的小衣服
(自己的衣服小了不亂丟掉,把它送給弟弟妹妹穿。)
1.到小班(或低年級)找自己的伙伴和弟弟妹妹做朋友,互相交往、談話。
2.把自己的小衣服送給弟弟妹妹穿。
活動四:廢物的制作(通過利用廢舊材料制作衣服的實踐活動,學會一兩種衣服的制作方法,培養(yǎng)幼兒的動手動腦能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以及利用廢物制做物品的興趣。)
1.教師示范演示制作方法,可折衣服、剪衣服,粘貼裝飾衣服等。
2.幼兒自己動手制作。
3.時裝表演,通過這一活動,進一步增強廢物巧利用的意識,發(fā)揮幼兒的創(chuàng)造才能。
活動五:向貧困地區(qū)小朋友捐贈衣服
在教師的帶領(lǐng)下,把自己穿不完或不穿的衣服(也可帶動家人)捐贈給貧困地區(qū)的小朋友,培養(yǎng)孩子關(guān)愛他人的情感和勤儉節(jié)約的好習慣。
注意事項:
1.活動中利用的廢舊材料必須是干凈的,或已消過毒的。
2.在整個活動中,指導孩子正確使用操作材料,注意安全。
大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讓幼兒了解問答歌的形式并學會問答歌。
2、認讀漢字:蝸牛、壁虎、熊貓、袋鼠。
【活動準備】
1、4幅圖片分別為:蝸牛、壁虎、熊貓、袋鼠。
2、漢字卡片:蝸牛、壁虎、熊貓、袋鼠。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
今天早上,老師接到了“小問號”豆豆打來的電話,他說它遇到難題了,想請小朋友們幫忙。問題是這樣的,小朋友首先聽一聽:
什么叫牛不是牛?什么叫虎不是虎?
什么叫貓不是貓?什么叫鼠不是鼠?
1、豆豆一共遇到了四個難題,第一個難題是“什么叫牛不是牛?”是一種動物,這種動物的名字里有一個“牛”字,但它不是“!,請小朋友們想一想它是什么小動物?(幼兒自由討論,可請個別的幼兒回答問題:師:小朋友,你認為會是什么動物呢?指導幼兒回答我認為……)好,我們一起來看看是不是你認為的動物。(出示圖片“蝸!保
師:小朋友這是什么動物呀?幼兒:蝸牛教師:哦,對了,原來是蝸牛,你們猜對沒有呀?
教師小結(jié):蝸牛是一種軟體小動物,它的雖然力氣小,卻能背著自己的房屋走路,它很厲害哦!那“小問號”豆豆的第一個問題,我們應該怎樣回答它呢?(蝸牛叫牛不是牛,教師可提示幼兒完整回答:什么叫牛不是牛?)
2、好了,豆豆的第一個問題有答案了,我們接著第二個問題,請小朋友仔細聽,豆豆的第二個難題是“什么叫虎不是虎?這種動物的名字里有一個“虎”字,但它不是“虎”。小朋友想一想是什么動物呢?(幼兒自由討論,可請個別的幼兒回答問題:師:小朋友,你認為會是什么動物呢?指導幼兒回答我認為……)我們一起看看它到底是什么動物?(出示圖片“壁虎”)
教師小結(jié):壁虎是一種爬行動物,身體扁平;非常喜歡在墻上爬,專吃蚊子、蒼蠅;當它遇到敵人的時候會斷掉尾巴逃走,尾巴斷了以后還會長出新的尾巴。那“小問號”豆豆的第二個問題,我們應該怎樣回答它呢?(壁虎叫虎不是虎。)
3、豆豆的'第二個問題也有答案了,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豆豆的第三個難題是“什么叫貓不是貓?”這種動物的名字里有一個“貓”字,但它不是“貓”。小朋友再來想一想,他會是什么動物呢?(幼兒自由討論,可請個別的幼兒回答問題:師:小朋友,你認為會是什么動物呢?指導幼兒回答我認為……)我們一起看看它到底是誰?(出示圖片“熊貓”)
教師小結(jié):熊貓是我們國家的國寶,它住在深林里,竹子是它最喜歡吃的食物。好了,“小問號”豆豆的第三個問題,我們應該怎樣回答它呢?(熊貓叫貓不是貓。)
4、小朋友再仔細聽豆豆的最后一個難題:“什么叫鼠不是鼠?”這種動物的名字里有一個“鼠”字,但它不是“鼠”。小朋友動動小腦筋,它會是什么動物呢?(幼兒自由討論,可請個別的幼兒回答問題,師:小朋友,你認為會是什么動物呢?指導幼兒回答:我認為……)到底是什么動物呢?(出示圖片“袋鼠”)
教師小結(jié):袋鼠的肚子上有一個口袋,它的小寶寶常常被裝在袋子里,它走起路來一蹦一跳的,很可愛的袋鼠!靶柼枴倍苟沟牡谒膫問題我們應該怎樣回答它呢?(袋鼠叫鼠不是鼠。)
二、認讀漢字:
蝸牛、壁虎、熊貓、袋鼠。
圖與文字相對應,引導幼兒認讀漢字。
好了,小朋友下面我們一起學一學它們的名字吧。(出示漢字,相對應的圖卡下面。)
三、學說兒歌:
《問答歌》。
總結(jié):剛才“小問號”豆豆悄悄地告訴老師,它說謝謝小朋友幫它解決了難題,它把這些難題編成了一首好聽的問答歌。那什么叫問答歌?就是先提出問題,再回答。這種一問一答的形式就叫做問答歌。
下面我們一起來聽一聽問答歌。
問答歌
什么叫牛不是牛?蝸牛叫牛不是牛,
什么叫虎不是虎?壁虎叫虎不是虎;
什么叫貓不是貓?熊貓叫貓不是貓;
什么叫鼠不是鼠?袋鼠叫鼠不是鼠。
1、教師將問題與答案連起來,示范說一遍。
2、跟讀。幼兒跟教師一起學說兒歌。(帶讀三遍,注:帶讀前注意要報兒歌名稱)
3、讓幼兒將問答歌完整地讀一遍。
4、教師與幼兒進行互動問答。
比如:
師:什么叫牛不是牛?
幼:蝸牛叫牛不是牛。
小結(jié):小朋友說的都非常的好,真棒!
四、教師小結(jié)
今天我們學習了一首好聽的兒歌“問答歌”,小朋友說的非常好,希望小朋友回家后,讓你們的爸爸媽媽一起來猜一猜,看爸爸媽媽能回答出來嗎?好嗎?好,小朋友們下課!
大班教案 篇5
中班律動活動:神奇的魔法
設計意圖:
孔雀是一種美麗又溫柔的象征,它漂亮的外形在許多的幼兒故事、動畫片等文學作品中出現(xiàn),幼兒對它有濃厚的興趣,所以我抓住了這一點,對幼兒的動作協(xié)調(diào)能力與音樂、感受力進行訓練而設計了這個活動。
活動目標:
1.能跟著音樂的律動,模仿孔雀喝水、梳理羽毛、抖動羽毛等動作。
2.體驗游戲、音樂帶來的快樂,并在游戲中感受成功的喜悅。
活動重點:模仿孔雀喝水、梳理羽毛。抖動羽毛等動作,感受音樂帶來的快樂
活動難點:能合著音樂的節(jié)奏,做孔雀一系列動作
活動形式:集體形式
活動方法:游戲法、口授法、直觀法、電教法
活動時間:25分鐘
活動準備:孔雀羽毛的頭飾、一段音樂、(鯊魚、蝙蝠怪)頭飾、女巫帽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組織教學:
、傥變旱淖⒁,做無聲的動作
②播放音樂,合著音樂做動作
二、基本部分,故事導入:
1.聽老師講故事提問“小朋友們,老巫婆吧孔雀公主變成了烏鴉,現(xiàn)在我們一起使用魔法去救它好不好?”
2.學習舞蹈的`基本動作
、俑蠋熛茸毩暋澳Хǖ膭幼鳌
、诩訌姺φ酒饋,大家一起把腳也動起來
3.游戲環(huán)節(jié),鞏固練習舞蹈動作
、俚轿灼诺某潜とゾ瓤兹腹,途中遇到了蝙蝠怪,用魔法打敗它。勝利了,又前進。
②來到海邊休息一下,突然,遇見了大鯊魚,大鯊魚好可怕、好厲害。我們要多打幾次,打倒它
、劢K于打敗了大鯊魚,老巫婆比大鯊魚還要厲害,我們要合作一起打倒它。教幼兒兩人一起擊敗合作的舞蹈動作
三、結(jié)束部分:
師“小朋友們真棒,大家一起把孔雀公主救出來啦。孔雀公主非常高興,它想感謝大家,請大家去魔法森林玩,小朋友們想去嘛?”(幼兒一邊跳著舞一邊走出活動室)
活動延伸:請幼兒回家再家長的帶領(lǐng)下去動物園參觀、了解孔雀
大班教案 篇6
設計意圖: 《快樂的羅嗦》是一首廣為流傳的歡快、活潑的云南民間舞曲。是幼兒所喜愛的 。新《綱要》中提到:幼兒藝術(shù)活動的能力是在大膽表件的過程中逐步發(fā)展起來的,教師的作用應主要在于激發(fā)幼兒感受美、表現(xiàn)美的情趣,豐富他們的審美經(jīng)驗,使之體驗自由表達和創(chuàng)造的`快樂。 那么,怎樣在本活動中體現(xiàn)新《綱要》的精神,使幼兒輕松、愉快地演奏樂曲呢?在此活動中,我以幼兒最喜歡的動物為題材,編成簡單的故事導入教學,并將樂句分解,與故事中動物的特征相匹配,在這基礎上,讓幼兒扮演小動物并自由創(chuàng)編表演動作,結(jié)合形象、生動的圖譜,使幼兒在輕松、愉快的情境中掌握樂曲的節(jié)奏,再請幼兒將動物與樂器相匹配,這樣的做法使幼兒能輕易地感受曲子中不同樂句的強弱變化,較快地感受、理解樂曲。
重點:運用舞蹈動作和觀看圖譜來表現(xiàn)樂曲及演奏樂曲。
難點:有節(jié)奏的創(chuàng)編舞蹈動作。
難點解決:學習看圖譜及教師的身勢動作。
目標:
1、學習節(jié)奏樂《快樂的羅嗦》,感受、表現(xiàn)樂曲歡樂、活潑的情緒,體驗合作成功的快樂。
2、運用舞蹈動作和觀看圖譜來表現(xiàn)樂曲及演奏方式。進一步學習看圖譜演奏。
工具與材料:1、圖片、圖譜,幼兒使用的胸飾:小兔、小馬、小青蛙、小羊若干,獅子一個。
2、錄音機、錄有《快樂的羅嗦》的磁帶。
3、打擊樂器:小鈴、鈴鼓、圓舞板、雙響梆子、鼓、鈸、洗衣板等。
活動過程:
一、欣賞故事及樂曲。
提問:小動物們演奏的這首曲子,曲名叫什么?你聽起來感覺怎么樣?
二、動作與節(jié)奏相匹配。
1、 出示圖片,聽音樂,請幼兒隨音樂自由做小動物的動作,并在教師的幫助下確定節(jié)奏型。
2、幼兒自由選擇,教師指揮,幼兒完整表演動作。(幼兒選擇自己喜歡的小動物并佩帶胸飾坐到該位置上。)教師:讓我們一起跟著音樂來完整跳舞吧,那么怎么跳呢?請看圖譜吧。(出示圖譜)
。1)幼兒看圖譜跟隨音樂完整表演動作。
(2)教師用身體動作指揮幼兒完整表演動作。三、樂器與動物相匹配。
教師:小動物們,我們要開始演奏了,我們來請一些樂器做朋友,請你們找一件適合你們的樂器吧。
1、小白兔,跳跳跳,可以用什么樂器來表現(xiàn)?為什么?
2、小馬,的篤的篤用什么樂器好?
3、小羊“咩——”地叫著,可以用什么樂器?
4、小青蛙,呱呱呱,用什么樂器表現(xiàn)?四、幼兒選擇樂器,嘗試演奏樂曲《快樂的羅嗦》。
1、分句練習。
2、跟隨音樂教師指揮,幼兒完整演奏。
3、累加樂器鈸、鼓完整演奏。
4、藝術(shù)活動的高潮表現(xiàn):嘗試部分幼兒演奏,部分幼兒跳舞的綜合藝術(shù)活動。
大班黃梅戲表演唱:新猴子學樣
【大班教案】相關(guān)文章:
大班語言大班教案03-26
大班的教案01-10
大班教案03-27
大班教案01-12
大班教案01-10
大班教案01-09
大班教案01-09
大班教案01-14
大班教案01-14
大班教案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