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教案錦集(10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老師,常常要寫一份優(yōu)秀的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大班教案10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大班教案 篇1
活動意圖:
平時,我們經?匆娪變翰戎笕说男崎e地晃來晃去,不時發(fā)出各種各樣的聲音,玩得非常開心,因此我萌發(fā)了設計這個活動的念頭。我想來自幼兒身邊的物品幼兒更有感性認識,讓幼兒樂于探索、興致盎然的物品更具藝術魅力。
活動目標:
1、體驗穿大鞋游戲的快樂。
2、感受大鞋踏出的不同聲音,培養(yǎng)幼兒的音樂感受力。
3、嘗試創(chuàng)編出不同的節(jié)奏,發(fā)展幼兒的想像力。
活動準備:
1. 室外環(huán)境
2. 報紙、掛歷紙、硬紙板、木板、塑料布、鐵盒、鐵蓋、塑料瓶等
3. 音樂磁帶一盒、小鼓一面
活動過程:
一、充分感受
1、引導幼兒發(fā)現穿上大鞋踏在不同物體上的會有不同的聲音,豐富幼兒的感受。教師:今天你穿誰的鞋子?幼兒:(我穿媽媽的高跟鞋、爸爸的皮鞋、姐姐的運動鞋、奶奶的布鞋、媽媽的靴子……)
2、教師:我們穿上大鞋從活動室走出來有什么感覺?幼兒:(腳上感覺非常松、很暖和、很舒服、很爽;踏起來聲音很響;腳有些穿不穩(wěn)當;人變高了;覺得有些站不穩(wěn)好像要摔倒;像走在小山坡一樣、像踮著腳尖走路)
3、教師:我們去踏踏地上的物體,聽聽踏在不同物體上發(fā)出的聲音有沒有一樣?讓幼兒穿著大鞋自由活動,感受踏在不同物品上時產生的聲音。
4、教師:剛才你們踏了許多東西,誰來講講感覺怎樣?
幼兒:(踏在鐵盒、鐵蓋上,像鈴鐺、打雷的聲音;踏在塑料袋、報紙、掛歷紙上,像小雨、蛇爬行的聲音;踏在木板上,像打鼓的聲音、地震的.聲音;踏在地磚上,像小馬跑步的聲音;踏在鐵蓋上,像開槍的聲音……)
二、游戲引導
1、引導幼兒從聲音的感受中體會不同的節(jié)奏。教師將幼兒大鞋發(fā)出的各種聲音歸類,進行聲音節(jié)奏練習。
如: 打鼓 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
咚咚咚 咚咚咚咚咚咚咚
小鈴 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
丁零零 丁零零 丁零零
小馬跑步駕駕駕 駕駕駕 駕駕駕
2、教師出示一面小鼓和小朋友做游戲。老師敲擊出不同的節(jié)奏并說:"我的小鼓會唱歌"。然后小朋友說"我的大鞋會唱歌。"跟著小鼓踏出相同的節(jié)奏,并發(fā)出相應的聲音。
大班教案 篇2
【設計意圖】
農歷的正月初一是我們中國人的傳統(tǒng)節(jié)日—新年,在這一天家家戶戶都貼對聯,貼 大紅“!弊郑患胰藞F團圓圓在一起吃水餃、放鞭炮,互相拜年,問好,非?鞓。剪 貼“福字”是結合主題活動“新年樂”而設計的,它可以促進孩子對“!边@個字的進一步認識。在一張長方形紙上寫出“!弊,再用剪刀沿輪廓剪出“福”字的過程,對幼兒來說難度較大,教師應給予他們自主探索的機會與時間,具體的引導他們正確的剪出“!弊,提高動手的能力。結合目標給幼兒準備好有關的操作材料,充分讓幼兒體驗動手操作的快樂。本活動的重點是讓幼兒充分體驗動手操作寫、剪“!弊,活動的難點是幼兒在紙上寫“!弊值'過程。
【活動目標】
1、掌握“!弊终_的寫法。
2、進一步認識“!弊值慕Y構。
【活動準備】
“!弊址独、紅色臘光紙、剪刀、漿糊、白紙、水彩筆等。
【活動過程】
一、請幼兒欣賞范例,激發(fā)幼兒的興趣。
出示“!弊址独,引導幼兒觀察上面的“福”字是怎么剪出來的,引起幼兒學習的興趣。
二、教幼兒學習寫、剪貼“!弊帧
。ㄒ唬┙處熝菔驹谝粡堥L方形紙上寫出“福”字的基本步驟,再用剪刀沿輪廓剪下“福”字.
。ǘ┯變簞邮植僮,教師巡回指導:
幼兒根據老師演示的過程,自己親自動手開始操作,先在紙上按順序寫上“!弊,然后用剪刀沿輪廓剪下,再粘貼在準備好的白紙上,最后畫上相應的背景。
。ㄈ┙處熍c幼兒一起把自己剪貼的“!弊终故驹谔貎。
。ㄋ模┨嵝延變杭皶r把廢舊物品放入紙簍內,注意培養(yǎng)幼兒的良好習慣,保持桌面地面的整潔。
【活動延伸】
區(qū)域活動時,讓幼兒繼續(xù)練習剪貼“福”字。
大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學習匍匐前進,增強幼兒上、下肢的力量。
2、進行綜合練習活動,發(fā)展幼兒的平衡,協調能力。
3、繼續(xù)增強幼兒的規(guī)則意識。
4、通過游戲認讀“匍匐前進、電網、地雷、矮墻”等漢字。
活動準備:
1、 材料:地雷若干(字卡)、矮墻兩座(紙盒)、小山洞(桌子),小河一條(粘紙)電網兩張(排球網)。
2、場地布置,作戰(zhàn)路線圖(人手一份)。
3、“偵察兵”掛飾人手一個,“匍匐前進、電網、地雷、矮墻”等漢字若干。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師吹哨子與幼兒進活動室,整隊。
師邊吹哨子邊與幼兒121進場,師喊口令:向右看齊、向前看、12報數,請報到2數的小偵察兵向前走一步。
2、準備活動:四路縱隊跟音樂做武術操一遍。
師:今天我們小偵察兵又要學習新本領了,在學習新本領前,我們先來做一些準備動作。(師與幼兒聽音樂表演武術操。)
二、基本部分
1、引導幼兒練習“電網”下爬過,并討論如何爬才能不碰到“電網”。
(1)師指電網:現在,我們小偵察兵們要學習新本領了,你們看,這是什么?(師根據幼兒的回答出示“電網”漢字并認讀)那我們該怎么來過這個“電網”呢?請你們先互相商量一下,該怎么過“電網”?(幼兒相互討論并自由練習)
(3)教師小結并示范匍匐前進。
師:“小偵察兵們講得都很好,而且都能安全地過“電網”,但是請我們請他們來爬一下,你們要看仔細了,他們中誰的爬法最像偵察兵?”(兩或三個幼兒同時示范,其他幼兒觀察,比較出誰最像偵察兵的爬法)
師:**小偵察兵最像偵察兵的爬法,這種爬的方法叫匍匐前進,(師出示字卡,幼兒認讀)我們一起來試試好嗎?
師原地示范,邊做邊講解要領:身體先側躺,左手著地彎曲,頭微側靠向左肩,左腳彎曲右腿伸直,爬的時候左肘與左腿用力向前挪,右腳用力往后蹬,幼兒邊看邊聽進行動作練習。
(4)分批練習匍匐前進(也可分前后),師提醒幼兒注意不能碰到“電網”。。
(5)師小結:剛才我們學的新本領叫什么?(匍匐前進)
2、引導幼兒觀察活動場地,加入新的練習內容。
a、教師講解游戲玩法并提出要求。
師:接下來我們要正式開始執(zhí)行任務了,今天,解放軍叔叔給我們送來了一張線路圖,要求我們小偵察兵按線路圖來完成這些任務,現在我們一起來看看,有些什么任務?(師與幼兒邊看圖邊說)
、賻熯呎f邊指:看,這兒是出發(fā)點,我們先來看第一個任務要經過什么地方?(師與幼兒根據箭頭的方向邊看邊說,山洞→小橋→電網→返回)那么第二個任務要經過什么地方呢?看,這兒還是出發(fā)點,要經過矮墻→雷區(qū)→返回。
②師:小偵察兵們,如果要完成這些任務,你覺得哪個任務最困難?為什么?第一個任務是先鉆過“山洞”,走過這座“小橋”,再小心地爬過
“電網”,然后快速跑回來。(教師邊講解邊做出正確的示范動作)
b、幼兒分組巡回練習,教師從旁指導,提醒幼兒要一個一個排好隊,按順序不爭不
搶不吵不鬧。
c、教師請幼兒進行比賽并記好記錄。
師:現在要進行比賽了,看看哪個隊最快的完成任務?
規(guī)則:幼兒要排好隊,一個一個地過,如果掉下橋扣一分,碰到電網扣兩分,最后得分的為優(yōu)勝隊。
d、教師小結,頒發(fā)優(yōu)勝旗。
3、第二次比賽——挖“地雷”。
a、教師講解新的游戲玩法,提出新的要求,作出正確示范,連續(xù)跳過兩座“矮墻”后,來到雷區(qū),找到“地雷”的字寶寶后把“地雷”的字寶寶放到安全區(qū)(籮筐)里,再快速跑回來。
師:我們已經順利完成了第一個任務,接下來我們再來以比賽的.形式完成第二個任務,好嗎?(師指圖)看一下第二個任務是要求我們連續(xù)跳過兩座“矮墻”,來到“雷區(qū)”,找到“地雷”的字寶寶后小心地拿出來,注意要找準確了,如果不是“地雷”的字寶寶不能拿出來,還是放在原來的地方;如果是“地雷”的字寶寶就輕輕地拿著它把它放到安全的地方(籮筐)去,再快速跑回來。
b、一幼兒示范后,其他幼兒巡回練習,教師從旁指導。
師:接下來要看小偵察兵們的表現了,看哪組把“地雷”排除得既快又好?(教師巡回指導,注意提醒幼兒挖“地雷”時一定要輕、小心)
c、幼兒分組進行比賽并記好分數。
規(guī)則:跳矮墻時不能碰到矮墻,否則扣一分,挖地雷時一定要輕輕地、小心地挖,重則扣一分,找錯也要扣一分,最后得分高為優(yōu)勝隊。
d、教師小結,頒發(fā)優(yōu)勝旗。
師:現在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哪組找到的“地雷”多?(師與幼兒一起數數,得出每隊的得分后頒發(fā)優(yōu)勝旗)
活動結束:
幼兒集合,做放松操。
師總結:今天我們小偵察兵們的表現都非常出色,順利完成了解放軍叔叔交給我們的任務,為了表揚我們,他們還給我們送來了一首兒歌,我們一起來看看兒歌里寫了些什么?(師出示兒歌內容,與幼兒邊念兒歌邊做動作。)
兒歌:小小偵察兵
我是小小偵察兵,從小開始練本領,
鉆山洞,走小橋,匍匐前進過電網,
跳矮墻,挖地雷,學好本領保邊疆!
大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進一步區(qū)分對身體主要器官和部位的認識,萌發(fā)喜愛打擊類音樂活動。
2、發(fā)現身體部位可以發(fā)出各種各樣的聲音,并大膽進行嘗試表現為音樂伴奏。
活動準備:
各種打擊樂器4-5件,音樂伴奏帶、錄音機;嘴巴、手、腳圖片標志各一個。
活動過程:
一、引題,激發(fā)幼兒興趣——小朋友,今天老師帶來了一些打擊樂器,請你們仔細聽一聽,它們會發(fā)出什么樣的聲音?
1、教師逐一出示并操作打擊樂器使其發(fā)出聲音,引導幼兒說一說是怎么樣讓樂器發(fā)出聲音的。
2、教師小結:雙響綁和三角鐵是老師用不棍和鐵棒敲一敲發(fā)出聲音的`,沙錘和串鈴是老師用手搖一搖發(fā)出聲音的。
二、認識身體樂器——這些打擊樂器可以發(fā)出美妙的聲音,其實我們的身體也是可以發(fā)出很多好聽的聲音的,也是一件樂器。
1、認識“嘴巴”樂器。
。痢⒁龑в變河米彀桶l(fā)出多種聲音:彈舌頭、搓上下唇、彈上顎等。
。、播放一段音樂,用嘴巴樂器來為音樂伴奏。
。ǎ病ⅲ常┉h(huán)節(jié)為:認識“手”樂器和認識“腳”樂器,方法同1環(huán)節(jié)。
三、表演用身體樂器為音樂伴奏。
1、集體自由選擇嘴巴、手、腳中的一種樂器為音樂伴奏。
2、集體自由結合幾種身體樂器為音樂伴奏。
3、游戲:看指令,選樂器。
師:小朋友們,現在老師要和你們來玩游戲了。老師這里有三張圖片標志,分別是:嘴巴、手、腳。等一下音樂響起的時候,大家要邊聽音樂邊看我舉起來的是哪種身體樂器,而且你們要按照老師的標志去選擇身體樂器為音樂伴奏。
游戲分兩次進行:第一次請部分幼兒參加游戲,其他幼兒觀看。
第二次請全體幼兒參加游戲表演。
四、兩兩同樂
師:小朋友們,我們已經學會了用身體樂器來為音樂伴奏,現在我們兩個人一組,一位扮演寶寶,一位扮演媽媽,讓我們一起來用身體樂器為音樂伴奏吧!
大班教案 篇5
設計意圖
《什么結子高又高》這首歌選自《劉三姐》選曲。是廣西壯族的山歌,曲調優(yōu)美、瑯瑯上口,其問答式的山歌對唱具有濃郁的民族特色,供幼兒創(chuàng)作新歌詞,培養(yǎng)幼兒善于思考,并勇于接受挑戰(zhàn),互動合作的空間很大。讓幼兒嘗試自己填詞,嘗試自己將猜謎匹配到已經熟悉的歌曲旋律之中,深受孩子的喜愛,孩子們唱著屬于自己的山歌,體驗和分享著成功與合作的快樂。
活動一:演唱歌曲《什么結子高又高》
活動目標
1.通過猜謎游戲感受山歌對唱的特點,并體驗對唱山歌的樂趣。
2.探索與歌詞相匹配的圖片,理解、記憶歌詞。
活動準備
農作物圖片:高梁、玉米、豆角、芝麻;圖譜(附后)。
活動過程
1.以猜唱謎語的形式引入歌曲。
告訴幼兒要請大家猜謎語,謎底就藏在這首《什么結子高又高》的山歌中,教師演唱歌曲謎面,請幼兒來猜一猜四種農作物。
2.教師邊畫圖,邊問邊唱。
3.幼兒猜謎,教師出示四種農作物圖片供幼兒選擇、匹配相對應的歌詞。
4.幼兒邊看圖譜,邊嘗試演唱歌曲。
5.教師請幼兒尋找學習中的困難之處,大家一起互相幫助。
6.通過教師與幼兒對唱的.形式練習演唱歌曲。
教師唱謎面,幼兒唱謎底,襯詞部分一起唱。如:(師)哎,什么結子高又高咧?(合)嗨高又高;
(幼)哎,高粱結子高又高咧,(合)嗨高又高。當采用完整接唱時發(fā)現對于幼兒有一定難度時,便及時調整為先分旬接唱,再對唱的形式。師幼合作對唱歌曲,幼兒非常投入,師幼互動效果好。
7.以對山歌比賽的游戲形式,開展男女幼兒對賽山歌活動,男女幼兒輪流問答,并嘗試自編動作進行表演唱。
說明:原曲調為島調,幼兒學習適宜G調,教學中可選擇易于幼兒接受的第一段,歌曲最后一句幼兒不易掌握可改多留說詞。 。
活動二:創(chuàng)編歌曲《什么動物你猜猜》
活動目標
1.嘗試創(chuàng)編歌詞,體驗合作交流的快樂。
2.嘗試探索山歌對唱的形式,能主動大膽地參與活動。
活動準備
各種動物圖片,紙繡球,圖畫紙、筆若干,圖譜,電腦課件或vcD片《可愛的動物》。
活動過程
1.出示圖譜,師幼合作復習演唱歌曲《什么結子高又高》。
2.出示動物圖片,森林中要開“動物音樂會”,動物們想請大家把它們也編到歌曲中,讓小動物們也有自己的歌。
3.教師創(chuàng)編一個動物的謎面,例,哎,什么鼻子長又長咧?嗨長又長?請幼兒嘗試直接與教師對唱,唱出謎底。
4.強調第一段應編出四種有關動物特征的謎面,第二段要唱出是什么動物的謎底。
5.觀看電腦課件“可愛的動物”,豐富創(chuàng)編內容,請幼兒分組討論,嘗試按樂曲創(chuàng)編出四種
有關動物特征的謎面。
6.請個別幼兒示范唱出所編的歌曲謎面,其余的幼兒直接接唱出謎底,教師及時出示相應的動物圖片幫助幼兒記憶歌詞。
幼兒創(chuàng)編熱情十分高漲,他們編出了什么尾巴像剪刀咧?(燕子)什么脖子長又長咧?(長頸鹿)
什么愛啃肉骨頭咧(小狗)等。為治小朋友編出“什么背上有硬殼?”幼兒猜出是烏龜,教師沒有烏龜圖片向幼兒求助,小虎自告奮勇上來畫了只烏龜,體現了平等互助的師幼關系。
7.嘗試多種合作形式演唱歌曲,并引導幼兒運用體態(tài)動作來表達歌詞。
例如,師幼合作,男女幼兒合作,領唱與合唱,一問一答對唱等合作形式。
8.游戲“拋繡球”。向主動參與對歌活動的幼兒拋發(fā)紙繡球以調動積極性。.
9.分組活動。
(1)創(chuàng)作畫《什么動物你猜猜》,以繪畫形式創(chuàng)作歌詞,與好朋友互相對唱。
(2)選擇自己喜歡的動物圖片,創(chuàng)編歌詞,再與好朋友互相對唱。
(3)小組合作設計圖譜,并開展對歌游戲。
附幼兒編曲范例
什么動物你猜猜
1.(領)哎,什么鼻子長又長咧?(合)嗨長又長?(領)什么尾巴象剪刀咧?(合)嗨象剪刀?(領)什么身上有房子咧,什么脖子長又長咧?(眾說)嗨什么脖子長又長咧?什么脖子長又長咧?
2.(領)哎,大象鼻子長又長咧,(合)嗨長叉長,(領)燕子尾巴像剪刀咧,(合)嗨像剪刀,
蝸牛身上有房子咧,長頸鹿脖子長又長咧,(眾說)嗨長頸鹿脖子長又長咧,長頸鹿脖子長又長咧。
說明:在創(chuàng)編歌曲時還可引導幼兒根據動物的某一具體特征來仿編歌詞。
尾巴系列:什么尾巴像剪刀(燕子)? 什么尾巴像把扇(孔雀)?
叫聲系列:什么唱歌咩咩咩(小羊)? 什么唱歌呱呱呱(青蛙)
耳朵系列:什么耳朵像把扇(大象)? 什么耳朵長又長(兔子)……
身體系列:什么身上有口袋(袋鼠)? 什么身上梅花開(梅花鹿)?什么身上有房子(蝸牛)?什么身上有硬殼(烏龜)……
大班教案 篇6
設計意圖
奧爾夫音樂教育是一種深受孩子們喜愛的音樂教育。也有人稱為是"從鋼琴凳上 (老師)、座位上(孩子們)解放出來的音樂教育",是世界著名、影響廣泛的三大音樂教育體系之一,在世界上廣為流傳。
我班曾組織過奧爾夫音樂活動,孩子們對奧爾夫音樂活動有一些經驗,而且非常喜歡這樣的活動,本次活動選自《奧爾夫音樂"跟我搖擺"》教材,我將多個素材根據教學需要進行改變與組合:借助"圍著一棵大樹",讓孩子鞏固節(jié)奏(X X | X X X 0 |),掌握集體舞中"拍手游戲"的部分;運用"寶寶的.禮物",使活動張弛有度,動靜交替。力圖通過這樣的組織形式激活幼兒參與的熱情,為孩子帶來了一個嶄新的體驗。
活動目標
1.能用身體動作表現節(jié)奏型X X | X X X 0 |。
2.學習《問候舞》,掌握新的集體舞中"互換朋友的方法"。
3.體驗集體舞互動的樂趣,增進伙伴間的情感。
活動準備
知識準備:有集體舞的經驗;玩過節(jié)奏游戲《圍著一棵大樹》。
物質準備:奧爾夫音樂《圍著一棵大樹》、《問候舞》、《給寶寶的禮物》音樂。
活動過程
一、節(jié)奏游戲,激發(fā)參與熱情。
(一)出示節(jié)奏圖譜,鞏固節(jié)奏型。
1、出示節(jié)奏。
"小朋友你們認識這個節(jié)奏嗎?"
2、說出節(jié)奏。
"誰用把這個節(jié)奏讀出來?"
。ǘ﹦(chuàng)編身體動作,表現節(jié)奏型。
1、個別示范。
"誰能用身體動作,把這個節(jié)奏表現出來?"
2、完整表現。
"讓我們聽著音樂一起來玩一玩節(jié)奏游戲吧!請用身體動作表現節(jié)奏X X | X X X 0 |"
二、分步學習,掌握舞蹈要領。
。ㄒ唬⿲W習動作:拍手游戲。
1、獨自拍手,練習節(jié)奏。
"我在花園散步,看見一棵大樹,你看我是怎樣做?"(教師帶領做拍腿、拍手的動作)
2、互動拍手,掌握韻律。
"我還可以這樣拍。"(教師示范)"我們聽著音樂來玩一玩!"(幼兒練習)
。ǘ⿲W習動作:交換朋友。
1、遷移經驗,創(chuàng)編交換方法。
"你有什么辦法能讓我們換一位朋友嗎?"
2、介紹,新授互換方法。
"我們還可以這樣換!"(教師示范新的互換方式)
。ㄈ⿲W習動作:搭建小橋。
1、教師示范。
"剛才我們圍圈走的時候,發(fā)現老師干什么了?"
2、要領講解。
"我是怎樣走進隊伍的呢?"
三、完整表演,解決舞蹈難點。
。ㄒ唬┨岢鲭y點。
"小朋友你們在玩的時候,有沒有遇到什么困難?"
。ǘ┥逃懖呗浴
"有什么辦法能夠解決這個問題嗎?"
。ㄈ炞C。
"讓我們用想到的辦法來試試!"
四、手指游戲,放松幼兒心情。
。ㄒ唬"今天我們學習的是一支問候舞,小朋友們都跳的非常出色!"
。ǘ┕膭畋頁P"老師今天帶來了8樣禮物,來獎勵大家!請小朋友把小手拿出來接受我的禮物吧!"
大班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能感受和理解歌曲內容,并能用輕松愉快的情緒演唱歌曲
2、根據想象替換歌詞,并能用肢體動作表現,發(fā)展幼兒的想象力和表現力
3、嘗試與同伴創(chuàng)編各種動作,體驗與同伴合作的快樂
活動重點:
能跟著節(jié)奏學唱歌曲,表現歌曲的意境
活動難點:
根據想象進行創(chuàng)編
活動準備:
音樂磁帶、魔術棒、幼兒座位圍成半圓形
活動過程:
一、營造輕松環(huán)境模仿各種動物
1、師:今天我是一位魔術團的魔術師,我要把你們變成各種有趣的東西或動物,現在的魔術要開始了。
2、出示魔術棒,教師以一種神秘的口吻合小朋友們講“這是一根很神奇魔力的魔術棒,現在我要把×××小朋友變成××”,F在要念咒語了“你會變,我會變,變成一只小鳥”被指到的小朋友,做小鳥的動作(張開翅膀飛來飛去)。
3學習咒語“你們想不想試一試,那就要和我來學習一下咒語”幼兒和教師一起念,你會變,我會變,變成一個什么啦?幼兒有節(jié)奏地回答,你會變,我會變,變成一個××。
4、采用多種方式進行游戲(如教師指向一個幼兒,全體幼兒根據想象自由回答。如變成喲個大西瓜、變成一個大皮球。)
三、欣賞歌曲,感受歌曲旋律和內容
師:老師這里有一首很好聽的歌曲《你會變》我們一起來聽聽
1、欣賞歌曲,提問:你覺得這首歌聽起來怎么樣?
這首歌聽起來和我們以前學習的歌有什么不同(引導幼兒發(fā)現歌曲中的歌詞)
2、教師清唱一遍,提問
你在歌曲中聽到了什么(幼兒根據聽到的.回答)
四、學唱歌曲,感受快樂
1、跟著老師清唱一遍,引導幼兒學唱
2、跟著琴聲學唱
3、跟著音樂伴唱,完整唱歌曲
五、替換歌詞,感受創(chuàng)編和表現的快樂
師:剛才我們再魔術下變成了很多有趣的東西,現在我們把它加到音樂中,可以加上可愛的動作。
1、幼兒替換歌詞。你會變,我會變,變成一個什么了?自由想象,并在音樂中邊唱邊表演
2、幼兒自由組合,想象歌詞并用肢體語言來表現
六、活動小結
大班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發(fā)展幼兒走和平衡的能力。
2.大膽進行身體活動,提高對各種環(huán)境的適應能力。
3.通過小組合作,共同商量表達表現的形式,大膽表演。
4.初步培養(yǎng)幼兒用已有的生活經驗解決問題的能力。
重點與難點
能在黑暗里大膽進行身體活動。
材料與環(huán)境創(chuàng)
設墨鏡、長紙棍、塑料袋與全體幼兒人數相同。小皮球若干。泡沫板若干,長手臂一副。錄音機和音樂磁帶。
設計思路
懼怕黑暗是幼兒常見的一種情緒表現。在幼兒的體育活動中,經常創(chuàng)設一些環(huán)境和條件,鼓勵他們在黑暗里勇敢地參與活動,就會逐漸消除他們對黑暗的恐懼心理。本設計活動就是把培養(yǎng)幼兒在黑暗中的活動能力富于有趣的游戲之中,這樣,既提高了幼兒對客觀環(huán)境的適應能力,又使他們的身體動作得到相應的發(fā)展。
活動流程
扮演角色活動身體--提供材料探索練習--結束游戲放松身體
1.扮演角色,活動身體
(1)教師提示:"今天天氣真好,小朋友們來到了幼兒園,開始了一天的生活,他們真快樂!
(2)全體幼兒聽音樂,做快樂生活操:"搭積木,學跳繩。吃午飯、鋪被子,穿衣服,做游戲。"
2.提供材料,探索練習
(1)教師提示:"我們玩了一天真快樂!現在已經是晚上八點鐘了,天已經黑了,我們來玩黑夜里的`游戲好嗎?戴上墨鏡,就是代表我們在黑夜里了,游戲開始。"
(2)皮球回來了小皮球若干,四散地放在場地上,教師發(fā)出指令,"快快找到小皮球",幼兒連忙蹲下向前走,摸到小皮球,放在塑料袋。
教師再發(fā)出指令:"皮球回來了"。幼兒馬上站立不動。最后看誰摸到的小皮球最多。
(3)聽音找人幼兒兩人一組,相隔一定距離迎面站立,一幼兒說:"我在這里,我是××。"另一幼兒就循音蒙眼向他走去。若摸到對方就算贏者,若沒有摸到,又走出了對方的視線,就是輸者,交換角色,游戲重新開始。
(4)長臂人來了全體幼兒手拉手圈成一個大圓圈站立,中間一幼兒套著一副長手臂為長臂人,蒙眼站立。游戲開始,全體幼兒圍著圓圈不斷移動著跑或跳,長臂人則揮著長臂四處抓人,長臂人碰到哪位幼兒,那位幼兒就是輸者,停止游戲一次。
3.結束游戲,放松身體用泡沫板隔成幾條長約10~15米的"馬路"全體幼兒手持紙棍,摸索著往前走,以不碰倒泡沫板,順利通過馬路者為勝者。
活動建議:
此游戲亦可在體鍛活動中分幾次活動來進行。
活動反思:
我們教師所組織的每一次活動,除了讓孩子們學到本領,我覺得更重要的是讓孩子們得到快樂,真正的快樂,發(fā)自內心的快樂,特別是在體育活動中,我們不是為了教會一種本領而教,不是為了完成計劃中的某個任務而進行的教學。相反,我們要讓孩子成為活動的主人,讓孩子們愿意踴躍的參與到你的活動中來,快樂的融入進來,我想我們就成功了。體育活動不同于別的活動,游戲的設計,環(huán)節(jié)的相扣,都需要教師親身事先去嘗試去修改,難度的合適,密度的大小,場地的布置,無不需要我們用心去做,而我相信,我們的每一次用心都會換回碩果累累。
小百科:黑,漢語常用字(一級字),讀作hēi,最早見于甲骨文。會意字,其本義為熏黑之色,后泛指像煤或墨的顏色。《詩
大班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讓幼兒懂得動手動腦的重要性。
2、培養(yǎng)幼兒遇到困難學會思考。
3、培養(yǎng)幼兒的創(chuàng)造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活動準備:
1、課件、電腦。
2、操作材料:飲料瓶若干、小石子、沙子、吸管、棉花、碎紙張。
3、核桃若干。
活動過程:
1、教師:夏天到了,我們戶外活動以后,你們有什么感覺?最想干什么?(幼兒回答)
2、教師:這里有只烏鴉啊,也遇到了和我們同樣的問題,我們一起來看看吧。(打開課件,按向下按鈕:在一個炎熱干旱的夏天,有一只小烏鴉飛來飛去,他渴極了,到處找水喝。)(繼續(xù)按向下按鈕:他找啊找啊,終于發(fā)現一個瓶子里還有點水,他高興極了,真想一口氣把水喝下,可是瓶子太高,瓶口又小,烏鴉的嘴夠不著,怎么辦呢?)
3、教師:烏鴉喝不到水,怎么辦呢?如果你是這只烏鴉,你會想什么辦法呢?
4、小組討論后幼兒回答。
師小結:剛才小朋友想出了許多的辦法,有……有……這些辦法都是你們動腦筋想出來的。
、倌敲催@些辦法中,你們認為哪幾個辦法最好的?(教師把幼兒討論出來的材料擺放于幼兒面前)除了剛才小朋友講的這幾樣東西,老師還準備了另外幾樣東西,看!
、谀銈冇X得用這些材料都能成功的'喝到水嗎?這些可都是你們說的,到底行不行我覺得我們得自己動手驗證一下。
5、教師和幼兒共同操作。
師小結:看來遇到困難光動腦筋還不夠,我們還要自己動手試一試,這樣才能知道自己想的到底對不對。
6、教師:烏鴉也想到了幾種辦法,它和我們想到的辦法一樣嗎?我們一起來看看。(繼續(xù)按向下按鈕,讓幼兒看看烏鴉的辦法都是什么:(拿吸管,挖坑,往瓶里放石子)
7、讓幼兒再看一遍《新烏鴉喝水》。(按再看一遍按鈕)
8、教師:你們說說這是一只怎樣的烏鴉呢?你們學習了《新烏鴉喝水》的故事以后打算怎樣做呢?
(教師引導幼兒:遇到困難要學會用多種辦法來解決問題)
9、活動延伸(教師出示核桃)
師:小朋友今天表現的這么好,老師想送給你們每人一個小禮物,看!可是我發(fā)現了個問題,這核桃該怎么吃呀?那我們現在回教室再好好的動動腦筋,把這個核桃吃掉。(幼兒出活動室)
活動反思:
在生活中我們會經常碰到一些問題,常常需要我們動腦筋來解決,而對于幼兒也不例外,所以我認為讓他們認識到動腦筋和自己動手的重要性非常的有必要。那么如何讓他們的活動中體會到這點呢?我采用了課件這種直觀的方式,提出問題同時大家解決。在大家的討論和操作中得出這一結論。由于對本次活動的內容我的定位偏向于語言方面,所以在整個活動中我給幼兒自由講述的時間比較的多。但是就發(fā)現我在活動開始談話中顯得比較的羅嗦,對幼兒來說也無多大意義。
由于本次活動在教具上準備的不夠充分,所以在教師和幼兒共同操作時顯得不簡便,聽課教師建議把本次的操作部分的主動權完全交給幼兒來合作完成,并作好操作后的統(tǒng)計。把這節(jié)偏向于語言的活動改為語言和科學的綜合活動,使它能更好的體現活動目標。
在第二次看完課件時,我提出的問題“你們學習了《新烏鴉喝水》的故事以后打算怎樣做呢?”幼兒還是把自己當成烏鴉的角色來回答,而且內容都里不開喝水這一問題。在我多次的引導他們要聯系到我們生活當中時,幼兒的思維才打開。因此對于這個問題的提問我要進行改變。
大班教案 篇10
教案中對每個課題或每個課時的教學內容,教學步驟的'安排,教學方法的選擇,板書設計,教具或現代化教學手段的應用,各個教學步驟教學環(huán)節(jié)的時間分配等等,都要經過周密考慮,精心設計而確定下來,體現著很強的計劃性。下面是大班體育的游戲教案,請參考!
大班體育游戲:捕魚
活動目標:
1.練習3人組合四散追逐跑,能與同伴配合控制自己的動作。
2.嘗試在游戲中同伴間共同制定新的游戲規(guī)則。
3.體驗捕魚游戲的快樂,喜歡參加體育游戲活動。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幼兒已有一定的兩人協同跑的經驗。
2.物質準備:磁帶,錄音機等,障礙物,積木若干。
活動過程:
。ㄒ唬⿲氩糠
1.準備活動:教師帶幼兒圍繞場地走跑等。
2.聽音樂做熱身動作(活動身體各關節(jié)為跑做準備)
(二)游戲活動
1.練習3人協同跑
(1)提問:3人手拉手跑時應注意什么?提示:配合技巧和規(guī)則,方向一致,不能快。
。2)3人協同跑比賽
游戲玩法:3人一組手來手聽口令向指定地點繞過障礙物返回,先回到起點的小組為勝。 游戲規(guī)則:小組3人手不能松開。
2.復習游戲“游戲”
游戲方法:一半幼兒當漁網,手來手與肩平站在指定地點,一半幼兒做小魚仔漁網中穿來穿去,如圖,當聽到捕魚的口令時,當漁網的幼兒快速往圈里走去捕“小魚”,圈子越來越小,被捕到的“小魚”罰出場外。
提問:你們覺得這個游戲好玩嗎?為什么有人說不好玩?怎么調整會更好玩?做漁網的幼兒:我們喜歡多參與跑的游戲。
3嘗試修改游戲規(guī)則。
引導幼兒討論怎么調整會讓大家都能跑起來去“捕魚”呢?
(1)師問:小朋友都喜歡去當魚,為什么不愛當漁網(不能跑)我們怎么讓當漁網的小朋友也跑起來呢?
。2)啟發(fā)幼兒利用3人協同跑的方法當漁網跑去捕“小魚”。
。3)建立新的.游戲規(guī)則:3人一組當漁網,可根據游戲人數確定當漁網的人數,其余幼兒當小魚四散跑,“漁網”去追逐“小魚”。被抓的“小魚”罰出場。
(4)幼兒嘗試新游戲。
4.嘗試后提問:
。1)3人組成的漁網怎樣才能捉到更多的“魚”
。2)怎樣讓被抓的“小魚”也參加游戲?
5.繼續(xù)修改規(guī)則:被罰出廠的“小魚”組成新的“漁網”,就可以參加游戲了。
6幫助幼兒總結提升修改好的規(guī)則。
7嘗試修改后的游戲:
(1) 請幼兒按照修改好的規(guī)則開展游戲.
(2) 引導幼兒發(fā)現新游戲規(guī)則中的問題,并討論解決方法。
。ㄈ┙Y束部分
1.師問:剛才游戲是怎么玩的?和以前游戲有什么不同?我們還可以怎么玩?
2.聽音樂做放松活動,游戲自然結束。
活動延伸:1.帶領小朋友回教室,在美工區(qū)把捕魚場面畫出來。
2.小朋友回家后跟自己的家人一起玩這個游戲。
【大班教案】相關文章:
大班語言大班教案03-26
大班教案[經典]08-13
(精選)大班教案08-09
(經典)大班教案08-05
【經典】大班教案08-16
大班教案(經典)08-11
大班教案【精選】09-01
大班教案(精選)08-10
大班教案[精選]09-27
大班教案【經典】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