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小學數(shù)學教案圓的面積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常常要寫一份優(yōu)秀的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當?shù)剡x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小學數(shù)學教案圓的面積,歡迎閱讀與收藏。
小學數(shù)學教案圓的面積1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理解圓面積公式的推導過程,掌握求圓面積的方法并能正確計算;
2.培養(yǎng)學生動手操作的能力,啟發(fā)思維,開闊思路;
3.滲透初步的辯證唯物主義思想。
教學重點和難點
圓面積公式的推導方法。
教學過程設計
。ㄒ唬⿵土暅蕚
我們已經(jīng)學習了圓的認識和圓的周長,誰能說說圓周長、直徑和半徑三者之間的關系?
已知半徑,圓周長的一半怎么求?
。ǔ鍪疽粋整圓)哪部分是圓的面積?(指名用手指一指。)
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來學習圓的面積怎么計算。
。ò鍟n題:圓的面積)
。ǘ⿲W習新課
1.我們以前學過的三角形、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面積公式,都是轉化成已知學過的圖形推導出來的,怎樣計算圓的面積呢?我們也要把圓轉化成已學過的圖形,然后推導出圓面積的計算公式。
決定圓的大小的是什么?(半徑)所以,分割圓時要保留這個數(shù)據(jù),沿半徑把圓分成若干等份。
展示“曲”變“直”的變化圖。
2.動手操作學具,推導圓面積公式。
為了研究方便,我們把圓等分成16份。圓周部分近似看作線段,其用自己的學具(等分成16份的圓)拼擺成一個你熟悉的`、學過的平面圖形。
思考:
。1)你擺的是什么圖形?
(2)所擺的圖形面積與圓面積有什么關系?
(3)圖形的各部分相當于圓的什么?
。4)你如何推導出圓的面積?
。▽W生開始動手擺,小組討論。)
指名發(fā)言。(在幻燈前邊說邊擺。)
、倨闯鲩L方形,學生敘述,老師板書:
、谶能不能拼出其它圖形?
學生可以拼出:
剛才,我們用不同思路都能推導出圓面積的公式是:S=πr2。這幾種思路的共同特點都是將圓轉化成已學過的圖形,并根據(jù)轉化后的圖形與圓面積的關系推導出面積公式。
例1 一個圓的半徑是4厘米,它的面積是多少平方厘米?
S=πr2=3.14×42=3.14×16=50.24(平方厘米)
答:它的面積是50.24平方厘米。
想一想;求圓面積S應知道什么?如果給d和C,又怎樣求圓面積?
小學數(shù)學教案圓的面積2
圓是小學階段最后學的一個平面圖形,學生從學習直線圖形的認識,到學習曲線圖形的認識,不論是學習內容的本身,還是研究問題的方法,都有所變化,是學習上的一次飛躍。通過對圓的研究,使學生認識到研究曲線圖形的基本方法,同時滲透了曲線圖形與直線圖形的關系。這樣不僅擴展了學生的知識面,而且從空間觀念來說,進入了一個新的領域。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94頁圓面積公式的推導,第95頁的例3,練習二十四的第1~5題.
教學目的
使學生知道圓的面積的含義,理解和掌握圓的面積的計算公式,能夠正確地計算圓的面積.
教具、學具準備
教師仿照教科書第94頁上的圖用木板制作教具,準備長方形、平行四邊形、梯形和圓形紙片各一個;學生把教科書第187頁上面的圖剪下來貼在紙板上,作為操作用的學具.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教師:什么叫做面積?長方形的面積計算公式是什么?
2.教師:請同學們回憶一下平行四邊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導過程.想一想這些推導過程有什么共同點?
二、新課
1.教學圓面積的含義及計算公式.
教師依次拿出長方形、平行四邊形、三角形和梯形圖,邊演示(然后貼在黑板上)邊說:“我們已經(jīng)學過這些圖形的面積,請同學們說一說這些圖形的面積有什么共同的地方?”使學生明確:這些圖形的面積都是由邊所圍成的平面的大。
教師再出示圓,提問:這是一個圓,誰能聯(lián)系前面這些圖形的面積說一說圓的面積是什么?讓大家討論.最后教師歸納出:圓所圍平面的大小叫做圓的面積.
教師:我們已經(jīng)知道了什么是圓的面積,請同學們聯(lián)系前面一些圖形的面積公式的推導過程想一想,怎樣能計算圓的面積呢?使學生初步領會到可以把圓轉化成一個已學過的圖形來推導圓面積的`計算公式.
教師出示把圓平均分成16份的教具,讓學生想一想,能不能把這個圓拼成一個近似什么形狀的圖形.如果學生回答有困難,可提示學生看教科書第10頁上面的圖,并讓學生拿出學具,試著拼一拼,然后讓拼得正確的同學到前面演示一下拼的過程,再讓不會拼的同學拼一遍.
然后教師直接拿出把圓平均分成32份的教具拼成一個近似長方形,提問:“我們剛才把這個圓拼成了近似什么形狀的圖形?”(長方形.)請同學們觀察一下,把這個圓平均分的份數(shù)越多,這個圖形越怎么樣?(引導學生看出平均分的份數(shù)越多,這個圖形越近似于長方形.)拼成的近似長方形與原來的圓相比,什么變了?什么沒變?(使學生看出形狀變了,但面積沒有變,圓的面積等于近似長方形的面積.)
教師在拼成的近似長方形的右邊畫一個長方形,指出:如果平均分的份數(shù)越多,拼成的近似長方形就越接近長方形.提問:“請同學們觀察一下,這個長方形的長與寬和原來的圓的周長與半徑之間有什么關系?”使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看出:這個近似長方形的長相當于圓的周長的一半,如果圓的半徑是r,即==πr;長方形的寬就是圓的半徑.接著提問:這個長方形的面積是多少?這個圓的面積呢?
學生說,教師板書:圓的面積=πr×r=πr2
教師:如果用S表示圓的面積,那么圓的面積計算公式就是:S=πr2.
教師:我們現(xiàn)在已經(jīng)知道了圓面積的計算公式,我們現(xiàn)在只要知道圓的什么就可以求出圓的面積?然后再讓學生說一說圓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導過程.
2.教學例3.
教師出示例3,指名讀題,讓學生試著做,提醒學生不用寫公式,直接列算式就可以.
然后讓學生對照書上的解題過程,看自己做得對不對;如果錯了,錯在什么地方.教師要強調指出:列出算式后,要先算平方,再與π相乘.最后小結一下解題過程.
三、課堂練習
做練習二十四的第1~5題.
1.第1題,讓學生直接列式計算,指名板演,教師巡視,檢查學生有沒有把圓的面積公式寫成圓的周長公式來計算,書寫格式對不對,寫沒寫單位名稱.訂正時了解學生還存在什么問題,及時糾正.
2.第2題,讓學生獨立做,教師巡視,除了注意學生在做第1題時易犯的錯誤外,還要檢查學生有沒有把第(2)小題的直徑當半徑直接計算的,訂正時提醒學生做題時要認真審題.
3.第3題,讓學生自己做,集體訂正.
4.第4題,指名讀題,讓學生說一說這道題與第3題有什么不同的地方,能不能直接計算.使學生明確要先算出半徑,再計算.
5.第5題,讓學生讀題,看著右面的示意圖說一說題意,再讓學生做,集體訂正.
小學數(shù)學教案圓的面積3
教學內容:
六年制小學數(shù)學教科書第十一冊第一單元《圓的面積》中的第一節(jié)課,數(shù)學-圓的面積。
教學目的:
1、通過教學使學生建立圓面積的概念,理解圓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導過程,掌握圓面積的計算公式。
2、能正確地應用圓面積計算公式進行圓面積的計算,并能解答有關圓的實際問題。
教學重點:
理解和掌握圓面積的計算公式的推導過程
教學難點:
圓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導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提出問題
(課件演示)用一根繩子把羊栓在木樁上,演示羊邊吃草邊走的情景。(生看完提問題)
生:1羊走一圈有多長?
2羊最多能吃到多少草?
3羊能吃到草的最大面積是多少?
二、引導探究,構建模型
A:啟發(fā)猜想
師:羊吃到草的最大面積最大是圓形:
1、這個圓的面積有多大猜猜看;
2、試想圓的面積和哪些條件有關?
3、怎樣推導圓的面積公式?(生試說)
B:分組實驗,發(fā)現(xiàn)模型
學生分小組將平均分成16等分、32等分的圓放在桌上自由拼擺,拼成以前學過的'平面圖形擺好后想一想:
1、你擺的是什么圖形?
2、你擺的圖形與圓的面積有什么關系?
3、圖形各部分相當于圓的什么?
4、你如何推導出圓的面積?
請小組長匯報拼擺的情況,鼓勵學生拼擺成不同的平面圖形(師課件展示動畫效果)可以拼擺成長方形、梯形、三角形、平行四邊形四種情況。
三、應用知識,拓展思維
1、師:要求圓的面積必須知道什么?
2、運用公式計算面積
A完成羊吃草的面積
B完成課后“做一做”
C一個圓的直徑是10厘米,它的面積是多少平方厘米?
D找出身邊的圓,同桌合作量一量半徑,算一算面積(完成實驗報告單)
測量物直徑(厘米)半徑(厘米)面積(平方厘米)
3、應用知識解決身邊的實際問題(知識應用)
下面是一個體育場的平面圖,請你算一算跑道的周長是多少米?長方形體育場的占地面積是多少平方米?學校要請師傅給體育場鋪草皮,已知每平方米的草皮是2.4元,學校一共要付多少錢才能完成?
四、歸納總結,完善認知
今天學了什么,這些知識我們是用什么方法學來的,你懂得了什么?
【小學數(shù)學教案圓的面積】相關文章:
《圓的面積》數(shù)學教案03-23
小學數(shù)學圓的面積的教案11-24
《圓的面積》說課稿01-16
圓的面積教案01-19
《圓的面積》教案03-06
圓的面積教案范文05-04
《圓的面積》優(yōu)秀教案03-13
圓的面積教學反思08-19
《圓的面積》說課稿范文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