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學教案實用5篇
作為一名教師,編寫教案是必不可少的,通過教案準備可以更好地根據具體情況對教學進程做適當的必要的調整。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大班科學教案5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大班科學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激發(fā)要保護環(huán)境的意識并萌發(fā)熱愛家鄉(xiāng)的情感。
2、在看看、說說、議議、做做中初步了解一些美麗的海南風光。
3、學習用做記錄的方法表示自己的想法。
4、體驗解決問題的成就感。
5、能大膽進行實踐活動,并用完整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意見。
大班下學期科學教案《美麗的家園》
活動準備:
1、筆、和表格人手一份。
2、猴子的手偶一個。
3、多媒體課件。
4、小紅旗人手一面。
活動流程:猴子求救——幼兒幫助猴子找家——進行環(huán)保教育,同時介紹猴島及一些美麗的海南風光——討論——當個環(huán)保小衛(wèi)士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ㄒ唬┖镒忧缶
1、“孩子們,你們看猴子哭了!”
2、讓孩子們看:猴子哭著說“我沒有家了,請大家?guī)蛶臀液脝幔俊?/p>
。ǘ┯變簬椭镒诱壹
1、“猴子為什么沒有家呢?”。讓孩子們討論
2、“你們能不能幫助猴子呢?”
3、“那好,請你們把想出來的辦法用標記記錄出來,看誰的辦法最多!
4、讓孩子們分組畫標記,想辦法幫助猴子。
二、基本部分:
(一)讓幼兒說說談談自己的好辦法
1、“請你們把自己的好辦法說一說”
2、讓幼兒說各種各樣的辦法。
3、“你們可真棒,想出了許多好辦法!
(二)進行環(huán)保教育,同時介紹猴島及一些美麗的海南風光
1、“猴子喜歡生活在環(huán)境優(yōu)美的地方,那它喜歡生活在海南島嗎?為什么?”
2、讓幼兒說出各種原因。
3、放VCD,介紹猴島。
4、我們海南還有很多美麗的地方,你們知道嗎?
5、讓幼兒說出自己去過的旅游景點。
6、我這里也有一些美麗的風光,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7、讓幼兒了解一些美麗的海南風光。(放課件)
8、這么美麗海南,也有一些地方受到了污染,讓我們來看一看。
。ㄈ┯懻摚涵h(huán)境遭受到污染怎么辦?
1、讓孩子們討論:這里缺少了什么?為什么會沒有游人呢?
2、為什么會變成這樣呢?我們應該怎么辦呢?
3、讓幼兒分組畫標記做記錄,然后再說一說。
三、結束部分:
1、從今天開始,你們愿意當環(huán)保小衛(wèi)士嗎?
2、那老師給你們發(fā)個小紅旗,我們一起去宣傳,告訴大家要愛護環(huán)境,保護小動物。
3、走,出發(fā)吧!
延伸活動:我們應該怎樣做好環(huán)保小衛(wèi)士?
教學反思:
在整個活動中利用幼兒的'好奇心引起他們的學習興趣,并且達到了預期目標,效果非常好,甚至超過了預期效果。整個活動既讓幼兒體驗了實驗成功時的快樂、增強了自信心,也知道了保護環(huán)境的必要性,同時也培養(yǎng)了幼兒的觀察力及動手操作的能力,這個活動在中班開展是非常有意義和有必要的。
大班科學教案 篇2
一、設計意圖:
幼兒在日常生活中,常常會不小心把幾種不一樣的東西混在一起。為了能讓幼兒解決生活中類似的問題,所以設計了此活動。在活動中,幼兒通過動手、動腦、動口,自己發(fā)現方法。從而激發(fā)了幼兒的動手能力、觀察力、語言表達能力,培養(yǎng)了嘗試意識、創(chuàng)新意識以及體會成功的喜悅感。
二、活動目標:
1、通過探索,能根據混合物的特點,利用恰當的工具找出最快、最好的分離方法,并學會用標記記錄。
2、能主動大膽操作與嘗試,從中體會成功的喜悅與快樂。
3、發(fā)展觀察力、創(chuàng)造力、動手能力以及用語言表達自己的發(fā)現和體會的能力。
三、活動準備:
1、帶分離的物品若干如:花生肉和花生皮、米粉和赤豆,菜籽和黃豆、回形針和紐扣、小鐵球和塑料球、玻璃球和跳跳球、糖和小石子等。
2、工具:塑料筐,筷子,勺子、杯子、碗、磁鐵、篩子、水等。
3、視頻儀、記錄表、記號筆。
四、活動過程:
一、以談話活動引起幼兒的興趣。
1、(出示花生肉和花生皮)“小朋友看,老師帶來了什么?”“你們有什么辦法把它們分離開來?”幼兒自由回答。
2、(出示記錄表)老師用簡單的標記把幼兒的分離方法記錄在表。
。ㄗ栽u:此環(huán)節(jié)設計的問題,能讓幼兒大膽想像,有效調動了幼兒探索的積極性。用標記記錄的方法,符合了“做中學”的科學原則,為下一個環(huán)節(jié)做好了鋪墊。)
通過探索,能根據混合物的特點,利用恰當的工具找出最快、最好的分離方法,并學會用標記記錄。能主動大膽操作與嘗試,從中體會成功的喜悅與快樂。發(fā)展觀察力、創(chuàng)造力、動手能力以及用語言表達自己的發(fā)現和體會的能力。
二、幼兒第一次操作(分離花生肉和花生皮)
1、老師介紹幾種特殊的工具。
2、幼兒自由選擇工具,去嘗試各種分離方法。
3、師生共同小結,記錄結果,從中找出最快、最好的一種分離方法,并說說原因。
(自評:幼兒能使用各種工具大膽驗證方法,初步體驗成功的快樂。)
三、幼兒第二次操作。
1、出示幾種待分離的`物品,讓幼兒逐一認識。
2、幼兒分組討論本組混合物的分離方法,并由組長記錄下來。
3、幼兒再次嘗試、驗證。從中找出最快、最好的方法,并做好記錄。
4、請每組的一名幼兒把方法介紹給大家聽,并說出最成功方法的原因。
5、老師小結。
。ㄗ栽u:在操作過程中,通過幼兒自己的嘗試、比較、發(fā)現了用篩子分離物品,不僅完成任務,而且速度也有了明顯的提高。)
四、引導幼兒探討區(qū)別生熟雞蛋的方法。
五、活動延伸:
引導幼兒找找生活中利用分離原理發(fā)明出來的物品。 通過探索,能根據混合物的特點,利用恰當的工具找出最快、最好的分離方法,并學會用標記記錄。能主動大膽操作與嘗試,從中體會成功的喜悅與快樂。發(fā)展觀察力、創(chuàng)造力、動手能力以及用語言表達自己的發(fā)現和體會的能力。
六、活動評析:
該活動中的操作材料貼近幼兒生活,唯幼兒所熟悉,較好的激發(fā)了幼兒的操作興趣。在“試一試”活動中啟發(fā)和鼓勵了幼兒大膽地自由嘗試,找出多種分離各種混合物的方法。在“比一比”活動中,加大了探索的難度,不但要將混合物分離,而且要找出該混合物的最快、最好的方法。此次活動注重培養(yǎng)幼兒的探索欲望、思維能力、操作能力、合作學習的習慣與能力。
大班科學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了解(城市中)溫州常見的標志,知道它們所表示的意思。
2、嘗試自己創(chuàng)制標志。
活動準備:
1、常見標志的圖片若干。
2、稍厚的白紙、畫筆、剪刀。
活動過程:
一、看看溫州城市里的各種標志。
1、出示溫州大道上的各種標志,討論這些標志表示的意思:這個標志是什么意思?它在什么地方?你在仙巖我們幼兒園周邊的什么地方見過它?
2、出示甌海大道高架橋及其交通標志標志,了解標志的名稱、用途。
3、討論標志的意義:(城市里)溫州為什么有這么多標志?為什么用標志而不是用文字?(標志對我們很重要,它形象簡明,隨時提醒人們在各個地方遵守公共規(guī)則、注意安全,還可以在困難的時候給人們提供幫助。)
4、看一看、比一比各種標志的'不同,討論不同標志表示的不同意義。
二、創(chuàng)制標志。
1、說說我們的溫州和我們幼兒園與幼兒園周圍有哪些地方需要標志。(說說我們的生活中有哪些地方需要標志。)
2、幼兒自己設計,動手畫和剪,給需要的地方創(chuàng)制標志。
3、展示幼兒制作的標志,請幼兒說一說自己制作的標志!拔沂鞘裁礃酥,長在什么地方,有什么用處”。
活動延伸:
下午離園時請父母與幼兒一起將自己制作的標志張貼在幼兒園或者需要的地方(社區(qū))。
大班科學教案 篇4
設計意圖:
這個時代是一個復制時代。從工廠里流水線上大批量的產品復制到復印機、傳真機、電腦復制、再到生物克隆……如何讓幼兒發(fā)現生活中無處不在的復制現象,并感受復制方法給人們帶來的便利呢?于是設計此活動,目的是讓幼兒初步了解各種復制現象,嘗試最簡單的復制方法。接下來,我們將利用家庭資源指導幼兒進一步探尋復制現象、填寫問卷調查表,并就幼兒調查和收集到的.內容,投放在區(qū)域活動中體驗、操作和交流。
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各種復制的現象,感受復制方法給人們生活帶來的便利。
2、嘗試簡單的復制方法,萌發(fā)愛科學的情感。
活動準備:
1、課件《有趣的復制》,投影儀、電腦
2、操作材料(分兩次投放)
活動過程:
一、出示獎牌范例,提出任務要求。
師:小朋友,幼兒園新年運動會就要到來了!今天,陳老師要請你們來為運動會做一件很重要的準備工作。
提出要求:
1、在指定時間內加工出許多和這個大小一樣、圓圓的獎牌。
2、給五分鐘時間,時間一到就停止操作,數一數然后貼在展示板1上,坐回座位。
幼兒自由制作。教師觀察制作情況,提醒幼兒在既定時間內完成任務。
二、對比、分析作品,引發(fā)對復制現象的關注。
集體提問:你做了幾個?引導幼兒對比,說出獎牌的制作情況。小結:這些獎牌形狀大小各不相同。
討論:要是把這些獎牌獎給小朋友,他們會喜歡嗎?有沒有辦法作出一模一樣的獎牌?生活中是不是有許多一模一樣的東西 ?你們在哪兒見過?
三、觀看工廠車間制作的錄像,了解復制現象。
提問:剛才工人生產產品的時候快不快。克麄兪怯檬裁崔k法做出這么多一模一樣的東西?
小結:小朋友都講得很好,原來工人叔叔就是用機器、模具很快的做出了許多一模一樣東西的,這種方法就叫做復制。
四、嘗試運用簡單的復制方法再次制作獎牌,體驗復制帶來的便利。
師:我們可不可以也用復制的方法很快地做出許多一模一樣的漂亮獎牌呢? 老師同樣給你們五分鐘時間,看這次做得是不是比上一次更快更好。
大班科學教案 篇5
目標:
。保兄z綢的特點,及其用途。
。玻澜z綢是中國的特產。
準備:
1.絲綢若干塊、穿唐裝的娃娃、織錦畫等。
。玻變河脮缎Q的變化》圖。
過程:
1.情境導入:
——有幾個娃娃到我們這里來作客,我們一起來看看。
“看看他們穿些什么來這里作客的?看了以后你覺得怎么樣?”
“為什么說他們很漂亮?他們的服裝是用什么做的?”
。玻^察、感知絲綢的特點:
看看、摸摸、說感覺:
——“我這里有幾塊給娃娃做衣服的'絲綢料子,你們看看摸摸,感覺怎么樣?平時看見過絲綢制品嗎?” 絲綢的來歷(觀察蠶生長過程的圖片)
——知道絲綢是什么織成的嗎?穿過絲綢服裝嗎?
“為什么人們穿絲綢服裝?穿在身上的感覺怎么樣?”
“除了絲綢服裝,還有什么東西是絲綢做的?”
。常喿x圖書:幼兒閱讀圖書,了解絲綢的用途。
小結:絲綢很漂亮,輕柔、薄、透氣滑爽,是中國的特產。
做圍巾、被面和藝術品,受到世界各國朋友的喜愛。要織絲綢,就要多養(yǎng)蠶,蠶多絲綢才織的多。
【大班科學教案】相關文章:
大班科學教案:溶解_大班科學教案07-01
大班科學教案:頑皮的影子_大班科學教案07-01
大班科學教案:雨的秘密_大班科學教案07-01
大班科學教案:我與水_大班科學教案07-01
大班科學教案:魔術圈_大班科學教案07-13
大班生活科學教案02-17
大班教案科學教案11-10
大班優(yōu)秀科學教案03-24
大班科學教案12-29
大班科學教案(經典)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