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日韩在线免费观看,久久精品合集精品视频,每日更新在线观看AV_手机,这里是精品中文字幕

<mark id="47rz2"><center id="47rz2"><dd id="47rz2"></dd></center></mark>

    <legend id="47rz2"><u id="47rz2"><blockquote id="47rz2"></blockquote></u></legend>

      當前位置:好文網>實用文>教案>大班科學教案

      大班科學教案

      時間:2023-09-18 09:58:35 教案 我要投稿

      大班科學教案10篇(合集)

        作為一名教職工,編寫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那么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大班科學教案10篇,歡迎大家分享。

      大班科學教案10篇(合集)

      大班科學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讓幼兒認識動物的家。

        2、發(fā)展幼兒的分析、概括的能力。

        3、培養(yǎng)幼兒的環(huán)保意識及愛護動物的情感。

        5、學習用語言、符號等多種形式記錄自己的`發(fā)現。

        6、主動參與實驗探索。

        活動準備:

        1、音樂游戲磁帶;

        2、各種動物卡片;

        3、動物的家背景圖。

        活動過程:

        1、激趣導入

        出示圖片引出課題,激發(fā)幼兒的活動興趣。

        2、了解動物的家

        師:動物有家嗎?它們的家在哪里呢?

        幼兒自由討論,回答。

        3、給動物找家

        4、引導幼兒根據已往的知識、出自:大;考.吧"經驗進行交流討論,進一步豐富幼兒的知識,并激發(fā)幼兒愛護動物的情感,培養(yǎng)幼兒的環(huán)保意識。

       、賻煟撼诉@些動物,小朋友還認識哪些動物,它們的家在哪里?

        ②師:動物是我們人類的朋友,我們該如何對待動物?

        5、游戲:動物找家

        玩法:設置游戲場景。一名幼兒扮演獵人,其他幼兒貼胸飾扮演各種動物,音樂響起,幼兒隨著音樂做相應動物的模仿動作,獵人來時(音樂停),“動物”趕緊跑回自己的家。

        6、結束活動:教師小結,激發(fā)幼兒繼續(xù)探索動物奧秘的興趣。

        教學反思:

        在整個活動中利用幼兒的好奇心引起他們的學習興趣,并且達到了預期目標,效果非常好,甚至超過了預期效果。整個活動既讓幼兒體驗了實驗成功時的快樂、增強了自信心,也知道了保護環(huán)境的必要性,同時也培養(yǎng)了幼兒的觀察力及動手操作的能力,這個活動在中班開展是非常有意義和有必要的。

      大班科學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通過實驗發(fā)現磁力能夠穿透各種材料。

        2、在兩兩合作的實驗中,能通過相互協(xié)商來解決碰到的問題,培養(yǎng)幼兒的合作能力。

        重點:能通過實驗來驗證自己的猜想。

        難點:發(fā)現磁力能夠穿透各種材料。

        活動準備:

        1、教師:操作材料的圖片8張、書寫演示板、魔術箱、磁鐵兩個

        2、幼兒操作材料:

        1)磁鐵、回形針、鐵夾、鐵勺、1元硬幣各5份

        2)正方形的小毛巾、卡紙、塑料板、木板各5塊

        3) 幼兒記錄表(每人一張)

        4)沙箱5個、內藏鐵制品

        3、經驗準備:

        1)幼兒有過科學活動的記錄經驗。

        2)有用磁鐵把物品分類的經驗。

        活動過程:

        一、情境導入

        1、(出示磁鐵) 提問:這是什么?

        2、介紹請來的朋友。

        今天我請來了8個朋友,看看是哪些朋友呢?(一一出示圖片)它們會是磁鐵的好朋友嗎?我們把能夠被磁鐵吸住的放在“√”的下面,把不能被磁鐵吸住的放在“╳”的下面。

        3、幼兒操作并進行分類。

        4、集體檢驗。

        推進提問:找的朋友到底對不對?我們可以請誰來幫忙呢?怎么做?

        小結:磁鐵能吸住鐵制的.物品。而紙制品、木制品、塑料制品、紡織制品都是不能被磁鐵吸住的。

        5、介紹磁力。

        推進提問:你們知道磁鐵為什么能吸住鐵做的東西嗎?

        小結:因為磁鐵具有磁力,遇到它的朋友鐵制品就能吸引在一起。

        二、實驗:隔著東西,還能吸住嗎?

        過渡語:如果把這些不能被磁鐵吸住的物品放在磁鐵和鐵制品的中間,磁鐵還能吸住鐵制的物品嗎?

        1、猜測記錄

        2、交流猜想,說說自己的理由

        3、實驗驗證

        1) 小組操作實驗

        2) 交流實驗結果,教師在演示版上進行記錄

        推進提問:你們發(fā)現了什么?

        小結:把卡紙、小毛巾、塑料板、木板擋住磁鐵,磁力能穿透這些材料吸住鐵制的物品。

        三、經驗提升

        推進提問:磁力除了能穿透卡紙、小毛巾、塑料板、木板還能穿透什么呢?

        1) 游戲一:沙中尋寶

        操作要求:磁鐵在沙面上慢慢走,我們來試一試!

        小結:通過剛剛的游戲,我們知道了,磁力還能穿透沙子。

        2) 游戲二:魔術:有磁力的手

        教師表演魔術,讓幼兒猜一猜其中的奧秘,了解原來磁力還可以穿透人體。

        小結:磁力還能穿透我們的身體,能夠穿透各種材料。

        四、問題延伸:

        問題:如果磁鐵被水浸濕了,它的磁力還存在嗎?還能吸住東西嗎?

      大班科學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認識長方體和圓柱體,簡單了解他們和長方形、圓形之間的關系。

        2、搜集生活中的多種長方體和圓柱體的物品。

        3、發(fā)展幼兒現象思維能力和動手搭建能力。

        活動重點:

        認識長方體和圓柱體。

        活動難點:

        簡單了解長方體、圓柱體和長方形、圓形之間的關系。

        活動準備:

        活動區(qū)內事先擺放牙膏盒、易拉罐、羽毛球桶、鉛筆、橡皮等;裝有若干奶盒、藥盒、易拉罐的大紙袋,火柴盒、撲克牌、光盤、硬幣、魔法師面具。

        活動過程:

        一、魔術引入,激發(fā)興趣教師戴面具出場,扮演魔法師表演火柴盒變硬幣的魔術。

        請幼兒思考并回答火柴盒和硬幣是什么形狀的?(引入正題)二、認識長方體和圓柱體。

       。Х◣煹目诖镞有好多的寶貝呢,想不想知道是什么?)

        1、分類出示牛奶盒、牙膏盒、易拉罐、等材料,請幼兒擺弄,試一試哪些能滾動哪些不能滾動,將材料分類。并說一說為什么有的能滾有的卻不能。

        2、摸一摸,數一數

        a、長方體有幾個面?上下兩個面一樣大嗎?每個面是什么形狀的?小結長方體的定義。

        b、 圓柱體上下兩個面是什么形狀的?上下一樣粗嗎?兩個圓面大小相等嗎?小結圓柱體定義

        3、找一找在活動區(qū)內還有那些玩具、物品是長方體和圓柱體?

        4、請幼兒說一說:日常生活中還有那些物品是長方體和圓柱體的.?

        三、了解長方體和長方形、圓柱體和圓形之間的關系。

        1、教師出示一張撲克牌和許多張撲克牌演示長方形和長方體之間的關系,讓幼兒了解長方體是由許多個長方形組成的。

        2、教師再出示一枚硬幣和許多硬幣演示圓形和圓柱體之間的關系。幫助幼兒了解圓柱體是由許多許多個圓形組成的。

        3、請幼兒用撲克牌和光盤分組演示,親自感受長方形、圓形和長方體圓柱體之間的關系。

        四、形體搭建

        1、請幼兒相互交流:用牛奶盒、牙膏盒、易拉罐等材料可以做什么樣的房子?該怎么做?

        2、請幼兒自由選擇材料進行制作,教師指導幫助。

        活動反思

        本節(jié)課我通過比較法、觀察法、對比法,讓幼兒能直觀看到形與體的區(qū)別和本質聯(lián)系,從而了解平面和立體的不同,感知各自的特點,從而解決活動的重難點使活動有效開展;顒娱_展中,幼兒興趣濃厚,經過操作比較,能大膽表達形與體的區(qū)別,知道體是在形的基礎上構成的,而且在拓展環(huán)節(jié),幼兒能拓展思維,積極表述生活中那些物品是正方體的,使經驗知識得到了進一步的內化。

      大班科學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畫雨形成的循環(huán)圖。

        2、探究云和風的關系。

        3、使幼兒對探索雨的形成感興趣。

        4、通過實際操作,培養(yǎng)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

        活動準備:

        課件《小水滴旅行》,云和風頭飾,紙和蠟筆。

        活動過程:

        一、出示圖。

        小花,小草,小樹,小鳥和小朋友都說太熱了,要被曬干了。幫他們想辦法。

        二、欣賞課件《小水滴旅行記》。

        三、探究雨的形成。

        1、下雨云幫了什么忙?(許多云聚在一起,負荷太重,變成雨滴往下落)

        2、云是怎么形成的?它們怎么會聚在一起?(水蒸汽往上升變成了云,天空中有很大的風,吹得云很冷很冷,它們漂啊漂就聚在一起了。)

        3、水蒸汽是怎么形成的?(江河里的小水滴被太陽曬得暖暖的,它們變成水蒸汽往上升)

        四、畫雨形成的循環(huán)圖。

        1、討論。

        2、分組合作畫雨循環(huán)圖。

        五、游戲:云彩和風兒

        幼兒演風和云。

        扮演“風”的幼兒站在周圍一圈,用力吹氣,扮演“云”的幼兒先表現出各自的形態(tài),然后慢慢聚集在一起。當所有的云聚在一起時,發(fā)出“嘩啦啦”的雨聲。

        活動反思:

        活動設計思路比較清晰、簡單的,通過圖片、欣賞課件、游戲表演,一環(huán)緊扣一環(huán),過渡也較自然,幼兒能隨著老師的思路,一步步接近主題。整個活動中,幼兒的表現可以說是非常不錯的。注意力都很集中,思維也很活躍,常規(guī)紀律自覺遵守。大部分幼兒舉手發(fā)言很積極,思維至始至終都跟隨著老師,當然也有極個別幼兒雖然做似端正,卻沒有主動發(fā)言,他們應成為老師關注的焦點,要想辦法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

        小百科:雨是一種自然降水現象,是由大氣循環(huán)擾動產生的',是地球水循環(huán)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幾乎所有的遠離河流的陸生植物補給淡水的惟一方法。從天上掉下雨滴,有大有小,有快有慢。地球表面水蒸發(fā)上升遇冷形成了雨。雨是人類生活中最重要的淡水資源。

      大班科學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愿意積極想辦法,讓紙張站起來。

        2、通過實踐,了解紙的`承載力。

        活動準備:

        操作卡若干、小筐、卡紙、記號筆、若干本同樣的書、雙面膠。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

        師:今天有幾位紙家族成員要來我們班做客,我們來看看它們是誰。它們想考考小朋友們,怎么樣讓它們站起來。

        二、引導幼兒積極動腦,想各種辦法讓紙站起來。

        1、老師已經為你們準備好了紙,請小朋友動手試一試。

        2、幼兒自由操作。

        3、請小朋友介紹自己的方法。

        三、幼兒猜測,實驗站起來的紙能否承載書本。

        1、教師出示記錄紙。

        2、猜一猜哪種折法放的書最多。

        3、教師提出要求。

        4、幼兒分組操作并記錄。

        四、集體交流。

      大班科學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根據自己確定的分類標準,布置“文具店”并作統(tǒng)計記錄。

        2、在游戲中練習簡單運算。

        3、能相互協(xié)商、聽取同伴意見,并提出自己的合理建議。

        活動準備:

        1、每人一個裝有各種文具的小書包。

        2、筆、記錄板

        3、標簽紙、各種自制紙幣若干

        4、售貨員標志

        活動過程:

        1、介紹我的文具——幼兒分小組結伴,互相介紹自己帶來的文具。

        ——代表介紹。

        2、布置文具店——每組布置一個“文具店”,討論:怎樣分類擺放。

        ——幼兒分組布置,并貼上自制的價格標簽。

        ——給文具店取名,交流布置情況。

        3、統(tǒng)計文具——幼兒作文具店統(tǒng)計員,統(tǒng)計并記錄本店的文具數量。

        ——同伴相互交流、檢查。

        4、游戲;小小文具店——選出一個售貨員,顧客自由地到各個文具店用“十元錢”購買文具用品。

        5、把文具店的文具用品歸放到自己的小書包中。

        活動反思:

        整個活動過程,教師為幼兒搭建了自由探索的'舞臺,讓幼兒自己探索,嘗試,思考,教師只是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在科學探索活動中我們首先要有清晰的思路,對整個活動做合理的安排,做到每次操作要求明確,并能為后一次的操作奠定基礎;顒訉哟我逦龅綄訉由钊。

      大班科學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利用提供的材料進行實驗,通過觀察、比較,發(fā)現光是直線傳播的。

        2、在兩兩合作的實驗中,培養(yǎng)幼兒合作的能力,感受做實驗的快樂。

        活動準備:

        1、教師:書寫演示板、投影儀

        2、幼兒操作材料:

       。1)裝好電池的手電筒5個、拖線的螺帽5個、鉛筆5支、打氣筒5個;

        (2)直管5根、彎管5根

        (3)幼兒記錄表5張

        3、經驗準備:

       。1)幼兒有過科學活動的記錄經驗。

        (2)區(qū)域中玩過“打氣筒吹氣球”的內容。

        活動過程:

        一、故事導入

        二、實驗一:能不能穿過直管?

        1、介紹材料

        2、幼兒操作實驗

        3、交流試驗結果,并在演示版上進行記錄

        總結:光和其他三個朋友都能穿過直管。

        三、猜測:能不能穿過彎管?

        1、(出示彎管)指導語:

        現在直管的朋友來了,它有什么地方不一樣?(彎彎的'管子)彎管說:你們能穿過直管,但能不能穿過我這跟彎管呢?

        2、交代猜測要求:

        3、幼兒猜測,教師觀察幼兒記錄情況

        4、交流猜想

        四、實驗二:能不能穿過彎管?

        1、幼兒操作實驗

        2、交流實驗結果,教師在演示版上進行記錄

        總結:光和鉛筆一樣,能夠穿過直管,卻不能穿過這根彎管;空氣、帶螺帽的線直管和彎管都能夠穿過。

        提問:為什么呢?你是怎么認為的?(集體討論分析)

        3、教師歸納總結:因為光是直線傳播的,所以不能穿過彎彎的管子。

        五、尾聲:引出“影子”

        六、活動延伸

        1、找影子,觀察戶外不同時間,影子的變化

        2、區(qū)域探究活動,手影游戲(利用紙箱進行制作)

      大班科學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探索讓蔥葉等多種葉子發(fā)出聲音的方法,進一步認識葉子的特征,感知葉子特征與其發(fā)聲特征之間的關系。

        2.通過參與活動,懂得 “仔細觀察、大膽猜測、多次嘗試”等途徑認識事物特征,發(fā)展思維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3.在獨立與合作探索中體驗成功的喜悅,激發(fā)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活動前請一位幼兒準備好簡單的蔥葉吹奏表演。

        2.材料表演:蔥葉每人若干,蘆葦葉、竹葉、青菜葉等多種葉子若干。

        活動過程:

        第一部分

        ——聽聲音,引發(fā)幼兒猜測和探索的興趣。

        1. 先準備好的幼兒背對大家吹蔥葉。

        2. 師:“請大家猜一猜這是什么聲音?” (幼兒進行猜測)“原來是蔥葉在唱歌!

        第二部分

        ——操作體驗,探索蔥葉發(fā)出的聲音第一環(huán)節(jié):幼兒第一次嘗試:幼兒自選一段蔥的葉子,嘗試讓蔥葉“唱歌”。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我設計了二個問題:

        1.你們讓蔥葉“唱歌”了嗎?為什么有的唱有的不唱呢?(幼兒猜測并討論)

        2.和剛才“唱歌”的蔥葉比一比,看看有什么不一樣?(請幼兒觀察剛才表演的`幼兒手中的蔥葉,會發(fā)現會發(fā)聲蔥葉的秘密:只有一寸左右,兩頭都是空心的。)第二環(huán)節(jié):幼兒第二次嘗試:幼兒將蔥葉摘至一寸左右,進行試吹。

        教師提問:這次你們的蔥葉都“唱歌”了嗎?為什么還有的“唱”有的“不唱”呢?

        這一環(huán)節(jié)引導幼兒進一步觀察并發(fā)現:要取蔥葉中部綠色薄薄的部分,如果取了偏向蔥白那段厚的部分,就吹不響。

        第三環(huán)節(jié):在對比與討論中感知葉子外形特征與其發(fā)聲特征之間的關系。

        這個環(huán)節(jié)我設計了二個問題:

        1.你們的蔥葉都唱起來了吧?請和旁邊的同伴比一比,看誰的蔥葉唱的更好聽呢?

        (提供幼兒充分時間與同伴進行探索與比較)

        2.一起來說說看,你發(fā)現自己的蔥葉和同伴的蔥葉“唱”起來有什么不同?為什么?

        第三部分

        探索其它葉子發(fā)出的聲音

        1.組織幼兒討論:找一找還有哪些葉子會唱歌?

        2.你有什么辦法可以讓葉子唱起歌來?引導幼兒直接把葉子放在嘴邊吹就能“唱”起來。大家試一試。(請個別幼兒示范自己的探索結果。同伴的表演示范更能激起孩子們的興趣。

       。ㄒ龑в變和ㄟ^探索進一步發(fā)現,薄薄的葉子,吹的時候容易振動,就唱起歌來了,厚厚的,容易碎的葉子是不會發(fā)出聲音的。)

        3.什么辦法可以讓葉子唱起歌來呢?(請個別幼兒示范自己的探索結果。

       。ń處燇w驗經驗:蔥葉為什么會唱歌呢?因為蔥葉的形狀和笛子很像,中間有一個小通道,我們吹出的氣會振動發(fā)出聲音,我們就聽起蔥葉唱起歌來了,從而引導幼兒探索并發(fā)現,一些葉子卷成來之后能發(fā)出聲音。

        第四部分

        ——演奏葉子大合唱

        1.聽名人讓幼兒了解,原來葉子還能發(fā)出這么美妙的聲音。

        2.表演樂音,分享愉悅師幼一起用選用自己喜歡的葉子進行演奏。

        第五部分

        ——活動延伸,模擬聲音將幼兒實驗操作的材料投放到區(qū)域活動中去,繼續(xù)探索!

        活動反思:

        這節(jié)課上完之后,我感觸很深。特別是有的孩子們到最后也沒能吹響蔥葉是在我的意料之外的,因為我覺得這個不是難題,應該比較簡單,是我太高估他們還是我講解的不清楚還是有其他原因呢?可能都有吧!就因為他們沒有達到我預期的效果,所以我上課的時候有點著急,急的汗都快流下了。評課老師們向我提出,其實我可以多讓孩子們研究、討論、琢磨,讓孩子們互相幫忙,也許到最后他們可以解決這個難題!是的,很有道理,這也許是我的一點遺憾,也是孩子們的遺憾了!

      大班科學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在玩中探索使陀螺轉起來的方法,激發(fā)幼兒探索的欲望。

        2、探究、發(fā)現各種形狀的紙片在快速轉動時的變化,體驗探索成功的快樂。

        重點:在玩中探索使陀螺轉起來的方法,激發(fā)幼兒探索的欲望。

        難點:探究、發(fā)現各種形狀的紙片在快速轉動時的變化,體驗探索成功的快樂。

        活動準備:

        1、圓形、三角形、正方形的紙片(上面鉆上小洞),火柴棒若干。

        2、三種形狀的陀螺、彩筆。

        活動過程:

        一、做陀螺。

        1、今天我給大家?guī)砹嗽S多圖形寶寶,看看都有誰?(圓形、三角形、正方形)

        圖形寶寶都想轉起來,你們有什么好辦法?

        2、請個別幼兒上來嘗試讓圖形寶寶轉起來的'各種方法。

        3、幼兒自由探索,教師巡視指導。

        4、交流:你的陀螺轉起來了嗎?你用的是什么圖形?用什么方法才能使陀螺轉起來?

        5、請幾位用相同形狀陀螺的幼兒同時轉動,觀察:同樣是圓形的陀螺,為什么有的能轉起來,有的不能轉?你發(fā)現了什么秘密?

        6、教師小結:找到圓形寶寶的中心,插一根小棍,這樣才能使陀螺站穩(wěn),用手一擰,它就像陀螺一樣轉起來了。

        二、玩陀螺。

        1、幼兒再次嘗試,教師巡回指導。

        你能轉起來了嗎?現在你用了什么方法?

        2、這些圓形(三角形、正方形)陀螺轉起來的時候是什么形狀的?

        3、幼兒玩陀螺,觀察各種形狀的陀螺在轉動時的變化。

        4、小結:原來不管是圓形、三角形還是正方形的陀螺,只要轉起來了就都變成了漂亮的圓形。

        5、出示三個有顏色的陀螺,請幼兒猜一猜:這三個陀螺轉動后顏色會有什么變化?

        三、活動延伸:

        1、觀察陀螺轉動時顏色的變化:請幼兒給自己的陀螺涂上顏色,玩一玩,并觀察陀螺轉動后的顏色變化。

        2、怎么樣讓陀螺轉的久一點兒?

      大班科學教案 篇10

        活動目標:

        1、通過猜猜講講了解不同動物的尾巴都有自己的用途。

        2、進一步培養(yǎng)幼兒大膽表達及探索動物秘密的興趣。 活動過程:

        一、游戲“猜尾巴”

        1、今天本來有很多動物朋友來跟我們做游戲,但是它們很淘氣,要和我們捉迷藏,讓我們來找它。

        出示各種動物的圖片(遮住身體露出尾巴)

        2、這些動物太粗心了,把頭和身體藏了起來,可是什么露出來了?

        ——尾巴

        3、哎!尾巴在外面我們就能猜出它是誰?誰來猜猜看。

        ——這是馬的尾巴,因為馬尾巴是長長的,像……

        ——這是豹子尾巴,因為它身上有斑點

        出來吧,我們猜出你是誰啦!

        小結:每種動物都有尾巴的,而這從它的尾巴的不同,我們就猜出它是誰。 二、交流討論圖片上動物的尾巴有什么作用?

        1、動物尾巴有什么用?

        ——魚的尾巴可以控制方向

        ——馬的尾巴可以驅趕蚊子蒼蠅

        ——壁虎可以逃生

        ——松鼠的尾巴可以保持平衡,作降落傘

        ——猴子的尾巴是第三只手,可以把身體掛在樹上

        2、小結提升,這些動物的尾巴都很重要,有的……

        3、觀看錄象

        我們來看一段錄象,聽聽我們說的對不對。 三、對尾巴作用的.延伸及規(guī)類

        1、原來有很多種動物都有尾巴,包括人怎么樣?

       。ㄈ艘郧耙彩怯形舶偷,現在因為人類很聰明所以不需要尾巴了,但是很多動物不是離不開尾巴的)

        2、你們還知道有哪些動物的尾巴也很有用的?

        魚:把握方向,像船上的舵。

        馬:驅趕蚊蠅

        猴子:

        壁虎: 3、總結:提升

      【大班科學教案】相關文章:

      大班科學教案:溶解_大班科學教案07-01

      大班科學教案:頑皮的影子_大班科學教案07-01

      大班科學教案:雨的秘密_大班科學教案07-01

      大班科學教案:我與水_大班科學教案07-01

      大班科學教案:魔術圈_大班科學教案07-13

      大班優(yōu)秀科學教案03-24

      大班教案科學教案11-10

      大班科學教案12-29

      大班科學教案(精選)08-02

      大班科學教案(經典)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