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牙齒旅行記教案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jù),有著重要的地位。我們該怎么去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牙齒旅行記教案,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語言、社會活動《牙齒旅行記》
執(zhí)教班級:大班
活動來源:
人的一生僅有一次換牙的機會,大多數(shù)孩子到了五六歲,乳牙開始掉落,恒牙慢慢長出。老師根據(jù)孩子正在換牙的這一成長狀況,組織實施《牙齒咔咔咔》的主題活動,老師和孩子一起觀察掉牙的情形,收集掉下來的牙齒,本次活動《牙齒旅行記》是該主題中的一個故事,通過這樣一個故事,幫助幼兒自然地接受換牙的過程。
活動目標:
閱讀故事,理解故事情節(jié)。
知道乳牙掉落、恒牙萌出的過程。
嘗試與同伴分享自己換牙的經(jīng)驗,并體驗成長的快樂。
活動準備:
故事大書。
統(tǒng)計海報,筆。
重難點:
重點:理解故事內(nèi)容,了解乳牙脫落、恒牙萌出的過程。
難點:觀察統(tǒng)計同伴的換牙情況。
活動過程:
1、談話,導入活動。
師:這段時間,咱們海棠班的小朋友都在了解有關(guān)牙齒的一些知識。因為牙齒對我們有很大的作用。今天,老師帶來了一本書,我要和大家分享一個有關(guān)牙齒的故事,誰知道這本書叫什么名字?你是怎么知道的?誰知道旅行?誰愿意和我們一起分享他的旅行?
小朋友們都去旅行過,今天,寶貝牙也要去旅行。我們來看看它度去哪里旅行了?怎么去的?
2、教師講述故事《寶貝牙旅行記》P1。
提問:
為什么妞妞的牙會搖來搖去?
為什么她要準備一個小窩?
你自己的牙齒有沒有搖動過?當時是什么感覺?
3、繼續(xù)講述故事。提問:
想象一下,寶貝牙可能滑到哪里去了?
后來發(fā)生什么事情了?
妞妞的牙齒掉下來了,她是怎么處理的?
你的牙齒掉下來是怎么處理的?
妞妞到哪里找她的牙齒?
最后是在哪里找到了她的牙齒?
牙齒自己回來了,這是怎么回事呢?(乳牙脫落、恒牙萌出的科學知識。)
4、分享自己換牙的經(jīng)驗。
師:有哪些小朋友掉過牙?你怎么發(fā)現(xiàn)自己的牙齒快要掉了?誰來分享一下自己掉牙的經(jīng)驗?
5、制作統(tǒng)計表。
出示教師設計的表格。
師:你周圍有哪些朋友有掉牙或牙齒松動的情況?
請你在表格的第一列把他(她)的名字寫下來或是把他們的樣子畫下來。
第二列記錄你觀察的小朋友掉(換)牙的數(shù)量;
第三列畫下自己所觀察的小朋友牙齒的樣子。(告訴幼兒每列所要記錄的內(nèi)容,每行可記錄一個小伙伴。)
活動延伸:
請幼兒想象自己牙齒去旅行的故事,用語言或繪畫的方式表現(xiàn)出來。
活動反思:
總的來說,孩子們能在老師引導下,自由講述他們的經(jīng)驗,達到了活動設老師提出的各項目標。老師態(tài)度親切,自然,找出了要引導孩子們深入了解的內(nèi)容。但由于本次活動是借班上課,準備時間太短、太倉促,老師對孩子的換牙狀況不十分了解,在活動的設計中,提問的內(nèi)容還有待商榷。
附:
牙齒觀察記錄表
【牙齒旅行記教案】相關(guān)文章:
太空旅行記教案01-25
《騎鵝旅行記》教案12-22
《牙齒》教案03-30
《牙齒》教案02-25
《保護牙齒》教案03-03
牙齒教案小班08-26
牙齒健康教案11-17
《保護牙齒》教案03-04
愛護牙齒教案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