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日韩在线免费观看,久久精品合集精品视频,每日更新在线观看AV_手机,这里是精品中文字幕

<mark id="47rz2"><center id="47rz2"><dd id="47rz2"></dd></center></mark>

    <legend id="47rz2"><u id="47rz2"><blockquote id="47rz2"></blockquote></u></legend>

      當前位置:好文網(wǎng)>實用文>教案>小學數(shù)學教案

      小學數(shù)學教案

      時間:2023-08-02 12:15:05 教案 我要投稿

      [精]小學數(shù)學教案7篇

        作為一名教職工,有必要進行細致的教案準備工作,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條件。那要怎么寫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小學數(shù)學教案7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精]小學數(shù)學教案7篇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1

        教學內(nèi)容:

        教科書第13~14頁的教學內(nèi)容。

        教學目標:

        1、經(jīng)歷編3的乘法口訣的過程,感知3的乘法口訣的來源。

        2、熟記3的乘法口訣,能運用口訣進行口算。

        3、能通過觀察、比較、操作、討論、交流、推理、歸納等,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口頭表達能力和遷移學習能力。

        教具學具:

        學具盒(小棒)。

        教學過程:

        一、引出新課

        教師:前面我們已經(jīng)學習了1,2的乘法口訣,你能說一說嗎?按你的理解,知道我們今天的學習內(nèi)容嗎?

        學生:3的乘法口訣。

       。ò鍟3的乘法口訣)

        二、探究新知

        1、教學例1

       。1)觀察例1插圖,把例1補充完整。

        教師:圖上畫的是誰?他們在干什么,他們是怎樣分組的?你能根據(jù)1,2的乘法口訣的學習,把例1的表格算式和口訣補充完整嗎?學生獨立思考,把例1補充完整,教師指定一學生上臺(黑板上)補充。

       。2)探索口訣的編法,促進口訣理解。

        課件顯示完整的例1。(隨機抽取圖或算式、口訣)

        教師:表格中的哪一個數(shù)可以表示8個組跳繩的人數(shù)?

        教師:說說哪一個算式可以表示4個組跳繩的人數(shù)。

        教師:7個組有幾個人在跳繩?可以用哪一個算式來表示?

        教師:三九二十七這句口訣表示什么意思?它表示幾個組跳繩的人數(shù)?應該用哪個算式?

        三九二十七這句口訣表示9個3是27;它表示9個組跳繩的人數(shù);應對應39=27(或93=27)這個算式。

       。3)讀3的乘法口訣。

        學生全班拍手齊讀3的乘法口訣。

       。4)找特征,總結規(guī)律。

        教師:3的乘法口訣有哪些特征和規(guī)律?

        3的乘法口訣共有7句。

        口訣的第一個字都是三。

        口訣的第二個字從上到下依次增加1。

        口訣的'積從上到下依次增加3。

        教師:為什么會有這些特征、規(guī)律?

        教師:同學們真能干,自己找出了這么多的特征,總結出這么多的規(guī)律。你能利用這些特征和規(guī)律把下面的口訣補充完整嗎?并說說你是怎樣想的。

        出示:三七二十一

        三四十二

        三八二十四

        三五十五

       。5)熟記口訣。

        教師:利用口訣的特征,我們可以把臨時遺忘的口訣補充完整,你們能記住這么多口訣嗎?

        學生集體拍手背口訣一生當小老師,抽大家背同桌互相打電話背分4人小組抽背集體拍手背。

        2、教學例2

        教師:剛才同學們學得非常認真,下面我們來學例2。

        教師板書出示例2:36=□73=□

        教師:請同學們先想一想,計算這兩道題各用哪句口訣?計算結果是多少?再把積填在方框里。

        學生獨立思考,在書上填出得數(shù),教師指名在黑板上填寫。

        學生:我填出的積各是18,21,各用的三六十八、三七二十一這兩句口訣。

        3、小結

        教師:剛才同學們合作學習了例1,自學了例2。下面老師要看小朋友們能不能熟練地、靈活地運用3的乘法口訣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三、鞏固練習

        指導學生完成課堂活動的第1題、第2題、練習三第5題。

        四、課堂小結

        教師:今天你學習了什么?學會了什么?你自己解決了幾個問題?還有哪些不懂的問題?

        學生:今天我們學習了3的乘法口訣,學會了編3的乘法口訣,了解了口訣的特征,知道了用3的乘法口訣可以求積。

        五、板書

        3的乘法口訣

        三三得九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2

        單元教學內(nèi)容:第一單元(解決問題)

        單元教材分析:本單元是在學生學會計算兩步式題的基礎上編排的。本單元的主要內(nèi)容有:運用加法和減法兩步計算解決問題,并學會使用小括號;運用乘法和加法(或減法)兩步計算解決問題。本單元教材在編寫上有以下幾個特點:

        1.結合生活情境發(fā)現(xiàn)數(shù)學問題并解決問題。

        2.例題的呈現(xiàn)形式具有開放性。

        單元教學要求:

        1、結合現(xiàn)實生活中的具體情境,使學生初步理解數(shù)學問題的基本含義,學生用兩步計算的方法解決問題,知道小括號的作用。

        2、培養(yǎng)學生認真觀察、獨立思考等良好的學習習慣,初步培養(yǎng)學生在實際生活中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單元教學重、難點:

        1、小括號的使用。

        2、綜合算式的應用。

        單元課時安排:約4課時

        第一課時解決問題

        教學內(nèi)容:課本第4頁例1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能從具體的生活情境中發(fā)現(xiàn)問題,掌握解決問題的步驟和方法,知道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決問題。

        2、培養(yǎng)學生認真觀察等良好的學習習慣,初步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3、通過解決具體問題,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應用意識和熱愛數(shù)學的良好情感。

        教學重點:初步理解數(shù)學問題的含義,經(jīng)歷從生活中發(fā)現(xiàn)并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會用所學的數(shù)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體驗數(shù)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知道小括號的作用,會在解決問題中使用小括號。

        教學難點:培養(yǎng)學生在實際生活中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準備:實物投影、游樂園情境圖。

        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激發(fā)興趣

        1、談話:小朋友們你們?nèi)ミ^游樂園嗎?你最喜歡玩什么?

        2、投影出示游樂園情境圖,問:“我們看看圖中的小朋友們在做什么?”把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畫面上來。

        3、讓學生觀察畫面,提出問題。教師適當啟發(fā)引導:有多少人在看木偶戲?學生自由發(fā)言,提出問題。

        [設計意圖]:從學生喜歡的事物引入,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

        二、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1、觀察主題圖問:看到這個畫面,你想知道什么?學生自由發(fā)言。教師有選擇的板書:現(xiàn)在看戲的有多少人?

        2、觀察了解信息:從圖中你知道了什么?

        3、小組交流討論。

       。1)應該怎樣計算現(xiàn)在看戲的有多少人?

       。2)獨立思考后,把自己的想法在組內(nèi)交流。

       。3)選派組內(nèi)代表在班中交流解決問題的方法。

        4、把學生解決問題的方法記錄在黑板上。

        方法一、22+13=35(人)35-6=29(人)

        方法二、22-6=16(人)16+13=29(人)

        5、比較兩種方法的異同。明確兩種方法的結果都是求現(xiàn)在看戲的有多少人,在解決問題的思路上略有不同。

        6、把兩個小算式你能寫成一個算式嗎?學生嘗試列綜合算式。

        板書:(1)22+13-6(2)22-6+13 交流:你是怎么想的?

        7、小結。

        [設計意圖]:使學生在觀察事情的發(fā)生、發(fā)展過程中明確條件,提出問題并自主解決。

        三、練習鞏固,應用實踐

        1、練習一的第1題,讓學生說明圖意,明確計算的問題后,讓學生獨立列式解答。然后請幾名學生說一說解決問題的方法,給有困難的學生以啟發(fā)。

        2、練習一的第4題,讓學生自己獨立完成。匯報解決問題的思路時,教師結合題目的具體內(nèi)容,適當滲透思想教育。

        [設計意圖]:讓學生在交流、實踐中掌握知識。

        四、課堂總結

        通過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又學到了什么本領?你能把我們今天學會的知識解決我們生邊的問題嗎?

        五、課堂作業(yè)

        教學反思: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借助日常生活中的圓柱體,認識圓柱的特征和圓柱各部分的名稱,能看懂圓柱的平面圖;認識圓柱側面的展開圖。

        2.培養(yǎng)學生細致的觀察能力和一定的空間想像能力。

        3.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

        教學重點:

        認識圓柱的特征。

        教學難點:

        看懂圓柱的平面圖。

        教具準備:

        學生準備圓柱,師自制圓柱體側面展開紙,一張長方形紙。切好的圓柱形蘿卜,水果刀。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已知圓的半徑或直徑,怎樣計算圓的周長?(指名學生回答,使學生熟悉圓的周長公式:C=2πr或C=πd)

        2.求下面各圓的周長(教師依次出示題目,然后指名學生回答,其他學生評判答案是否正確)

        (1)半徑是1米

        (2)直徑是3厘米

        (3)半徑是2分米

        (4)直徑是5分米

        二、認識圓柱特征

        1.整體感知圓柱

        (1)談談圓柱.你喜歡圓柱嗎?請同學說說喜歡圓柱的理由。(美觀、實用、安全、可滾動……)

        (2)找找圓柱,請同學找出生活中圓柱形的物體。

        2.圓柱的表面

        (1)摸摸圓柱。請同學摸摸自己手中圓柱的表面,說說發(fā)現(xiàn)了什么?

        (2)指導看書:摸到的上下兩個面叫什么?它們的形狀大小如何?摸到的圓柱周圍的曲面叫什么?(上下兩個面叫做底面,它們是完全相同的兩個圓。圓柱的曲面叫側面。)

        3.圓柱的高

        (1)一根豎放的大針管中的藥水由高到低的變化過程,引導學生思考:藥水水柱的高低和水柱的什么有關?

        (2)引導小結:水柱的高低和水柱的高有關.

        (3)結合課本回答什么叫圓柱的高。(板書:圓柱兩個底面之間的距離叫做高。)

        (4)討論交流:圓柱的高的特點。

       、傺b滿牙簽的塑料盒,問:這些牙簽是圓柱的高嗎?假如牙簽細一些,再細一些,能裝多少根?

       、诔醪礁兄好鎸A柱的高,你想說些什么?

        歸納小結并板書:圓柱的高有無數(shù)條,高的長度都相等。

       、凵罨兄好鎸@數(shù)不清的高,測量哪一條最為簡便?

        老師引導學生操作分析,得出測量圓柱邊上的這條高最為簡便,同時課件上的`圓柱體閃爍邊上的一條高.也可以用筆筒來教學圓柱的高。

        4.圓柱的側面展開(例2)

        (1)動手操作:請同學分小組拿出橡皮、蠟筆、水彩筆、固體膠水等有商標紙的圓柱形實物,分別把商標紙剪開,再打開,觀察商標紙的形狀.

        (2)尋求發(fā)現(xiàn).展開的長方形的長和寬與圓柱的關系.

       、賻熒黄鸢颜归_的長方形還原成圓柱的側面,再展開,在重復操作中觀察。

       、趯W生再觀察上述過程.(用彩色線條突出圓柱底面周長和高轉化成長方形長和寬的過程。)

       、弁瑢W交流后說出自己的發(fā)現(xiàn):這個長方形的長就是圓柱底面的周長,寬就是圓柱的高。

        (3)延伸發(fā)現(xiàn).展開的平行四邊形的底和高及正方形的邊長與圓柱的關系。

       、儆懻摚浩叫兴倪呅文芊裢ㄟ^什么方法轉化成長方形?

       、谙胍幌耄寒攬A柱底面周長與高相等時,側面展開圖是什么形?

       、垡龑〗Y:不管側面怎樣剪,得到各種圖形,都能通過割補的方法轉化成長方形.其中正方形是特殊的長方形.

        三、鞏固練習

        1.做第11頁“做一做”,指出圓柱體的底面,側面和高。

        2.做第15頁練習二的第2題找出圓柱體。

        3.15頁第3題,想一想,折一折,能得到什么圖形。

        4.做第15頁練習二的第4題。教師行間巡視,對有困難的學生及時輔導。

        四、布置作業(yè)

        完成一課三練P15的1、2題。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分析圖理解“0除以任何不是零的數(shù)都得0”的計算方法。

        2.理解商中間有0和商末尾有0的除法的計算方法。能正確計算商中間、末尾有0的除法。

        3. 能主動思考、積極發(fā)表自己的意見。

        教學重點

        理解商中間有0和商末尾有0的除法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

        能熟練正確計算商中間、末尾有0的除法。

        教學過程

        一、 引入

        1、口算:

        28÷2 240÷8 36÷3 84÷7= 32-0 48+0

        0×12 42×0 0+25 29+0 9×0 14×0

        1、 不計算,說出下面各題的商。

        292÷2 358÷6 2147÷7 605÷5 488÷4

        二、新授

        1、出示28頁主題讓學生用自己的話敘述四幅畫的內(nèi)容。

        2.嵌入數(shù)學問題:(1)4個西瓜,師徒4人,平均每人吃幾個?生:4÷4=1

        (2)當豬八戒把西瓜全吃光了,其他三人還能分到西瓜嗎?引導學生想到:三人一個西瓜業(yè)沒分到,怎樣用算是表示呢?這時可以通過故事情境寫出:0÷3=0,并深刻領會其中的含意。

        (3)設置另一情境:當零為除數(shù)時的結果又是怎么樣的.呢?

        由于這個內(nèi)容不是小學時學到的,但為了讓學生有個認識,所以可以略帶一些,當0作為除數(shù)時,是沒有意義的。

        三、做一做

        0÷2 0÷4 0÷5 0÷102384393 0÷0

        四.出示例6。

        1、問:怎樣列式?怎樣計算?結果是多少?

        2、同學會用豎式計算嗎?學生說說,教師板書。

        3、指板演題,問為什么十位上要寫0?

        4、你有什么看法?學生討論后,教師把省去的這步去掉。

        小結:這題是怎樣計算的?

        5. 試一試。

        505÷5 6018÷6 6015÷3

        指第3題問:為什么6015÷3上的中間會有兩個0?強調(diào)簡便寫法。

        6. 出示計算 420÷3

        學生說,教師板書。問:商末尾這個0能省略嗎?為什么?強調(diào)簡便寫法。

        小結:今天我們學了什么?要注意什么?

        數(shù)學網(wǎng)特地為大家整理了商中間有0和末尾有0的除法,希望能幫助廣大小學生朋友們提高數(shù)學成績和數(shù)學思維能力,同時祝大家學業(yè)進步!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通過認真組織拼擺,觀察和交流,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學習,使學生體會在同一位置看到相同的視圖的不同擺法,從不

        同位置觀察不同的物體可能看到的視圖,以提升學生對實物及視圖進行轉化的能力。

        2、通過學習,使學生發(fā)展空間觀念和借助想像和推理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從不同位置觀察同一物體的不同視圖,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教學難點:培養(yǎng)學生觀察能力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用4個大小相同的正方體,分別將它拼擺成以下形狀。

        請同學們分別說說它們從前面、后面、左面、右面看,分別看到了什么形狀?

        2、指出:剛才的形狀分別是由4個大小不同的正方體拼成成的,但由于拼擺的方法,觀察的位置不同,我們在各個面看到

        的形狀也不太相同,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用物手中的大小相同的正方體拼擺,進一步學會如何觀察物體。

        二、教學新課

        1、剛才我拉用4個大小相同的正方體擺成了這個形狀。

       、畔胍幌,此時從正面看,你看到什么?

       、铺釂枺喝绻藭r再添加一個小正方體,放在什么位置不影響正面看到的形狀?你想怎么擺?

       、侵该麉R報,并分別演示,啟發(fā)學生再想一想還有些什么其他擺法。

       、纫龑W生觀察,比較:

        想一想,這幾種辦法擺放后,從正面看到的形狀不變,再添加一個正方體擺放時有什么規(guī)律?

        指出:在原來物體的前面或后面,與原來的某一個正方體對齊著放一個都可以。

       、烧垖W生們仔細從上面?zhèn)让嬗^察,

        提問:這時看到的形狀與剛才一開始的'形狀一樣嗎?

        小結:由于觀察的位置不同,所以看到的形狀是不一定相同的;在同一方位觀察不同的形狀,卻是可能相同的。

        2、教學試一試:

        先還原成以上形狀。

        ⑴現(xiàn)在這里的幾個大小相同的小正方體,從上面看一看,你看到什么形狀?

        組織討論:如果從上面看形狀不變,再添加一個可以擺在哪兒?

        學生們分組討論并操作。

        指名匯報,交流想法并擺一擺。

        提問:此時再分別從正面、側面觀察,你們看到的形狀一樣嗎?為什么?

       、七原之后,讓學生從側面看一年,記住你所看到的。

        提問思考:如果從側面看形狀不變,再添一個可以擺在哪兒?

        學生分組討論并操作。指名交流匯報并擺一擺

        提問:相懷想,如果此時你從其它幾個方面去觀察,看到的形狀會一樣嗎?為什么?

       、切〗Y:觀察物體時,在同一個位置看到的相同的視圖可能有不同的擺法,而從不同位置觀察不同的物體可能有相同的

        視圖,但也可能不同。

        三、鞏固練習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題

        ⑴出示圖并說明要求

       、茖W生獨立完成,如學生有困難可讓學生先擺一擺⑶集體訂正。

        2、“想想做做”第2題右邊兩題。

       、虐匆笳埻瑢W們先照著樣子擺一擺。⑵請學生們依次從正面?zhèn)让婧蜕厦嬗^察。

       、窃僬埻瑢W們同時從正面、側面、上面觀察,讓學生們比一比在同一個方位看到的形狀是不是一樣的。

        3、“想想做做”第3題。

       、弄毩⑼瓿散品纸M匯報。

        4、完成想想做做第4題

        先讓學生獨立解決問題,再組織全班交流,如果學生感到困難,教師可以讓學生用學具擺一擺。

        四、全課總結

        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五、布置作業(yè)

        完成家庭作業(yè)書觀察物體地一課時練習。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6

        認識直角

        一、教學目的要求:

        1、使學生初步認識直角,會用三角板判斷一個角是不是直角會畫直角。

        2、通過看一看,比一比、畫一畫等教學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判斷能力、實踐能力。

        3、使學生知道直角在生活中有廣泛的應用,教育學生學會尋找生活中的數(shù)學。

        二、教材分析:

        教材通過引導學生觀察手帕、練習本、黑板上的角,說明這些角是直角。再借助三角板來說明什么角是直角。然后讓學生通過折紙作直角,加深對直角的認識。最后讓學生學會用三角板畫角。

        三、教學方法:

        練習法、實踐法、引導法

        四、教學過程

        (一)預習:看書21-22頁。

        (二)引入:

        1、投影出示畫有角的圖片,這些圖形叫什么?請指出這些角的頂點和邊。

        2、說一說周圍哪些物體的表面有角?有哪些角的形狀和復習題中第一個圖的形狀相同?(去掉投影圖中的銳角和鈍角,保留直角 )

        象這樣的角叫直角。(板書課題)

        (三)講授:

        (1) 觀察物體表面的直角。

        請同學們拿出教科書、練習本,他們的封面各有幾個角?看看這些角的形狀是不是相同?觀察桌面上的四個角,他們的形狀是不是也相同?

        把教科書封面上的一個角和課桌面上的角比一比,大小相等嗎?

        這些角都叫什么角?

        我們周圍還有哪些物體的表面有直角?

        (2) 請同學們拿出自己的三角板,找一找三角板中的哪一個角是直角。

        用三角板中的直角,可以檢驗一個角是不是直角。

        做“做一做”的第一題。

        (3) 學畫直角

        教師邊示范邊講解:從一點起用三角板畫一條邊,將三角板中直角的頂點和這條邊的端點合在一起,使三角板的一條邊和這條邊合在一起,再從頂點起沿三角板的另一邊畫出角的另一邊,就畫出了一個直角。要畫上直角符號。

        學生邊畫邊說。同桌相互評一下。

        學生按操作畫,教師巡視。

        (4)分組進行比賽,每組拿一個正方形盒子,數(shù)一數(shù)所有的面一共有多少個直角,評選出數(shù)的最快的'小組。

        (四)課堂練習:

        1、做練習的第二題,數(shù)出圖中的直角,想一想怎樣數(shù)才能數(shù)的又對又快。

        2、練習第三題,在右邊的四邊形里加一條線段,把它分成一個長方形和一個三角形。

        (五)課堂小結:

        說一說,這堂課你認識了什么圖形?學會了什么本領?

        (六)板書設計: 直角

        (七)課后作業(yè):

        在方格紙上畫一個長方形和一個正方形。(用三角板畫)

        (八)后記及反饋:

        本節(jié)課由于找三角板中的直角出現(xiàn)困難,所以課堂節(jié)奏有些慢,沒有完成預期的任務。直角與生活有密切的聯(lián)系,人們周圍許多的物體表面都有直角,引導學生從生活中認識直角,感受生活與數(shù)學的密切聯(lián)系,效果不錯。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7

        教學內(nèi)容:

        課本第33頁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加深理解除法是乘法的逆運算,建立除法的邏輯推算。熟練掌握整十數(shù)、整百數(shù)的除法。

        2、方法與過程:經(jīng)歷自主探究整十數(shù)、整百數(shù)的除法計算的方法過程,體驗算法多樣化,發(fā)展計算思維的靈活性。會用邏輯推理“因為??所以??”,能進行觀察對比,提高對比能力。感知數(shù)學在實際生活中的運用,體驗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在探索與應用過程中,發(fā)展自主探究能力,激發(fā)和培養(yǎng)學生的競爭意識。

        教學重點:

        掌握并能熟練計算整十數(shù),整百數(shù)的除法。

        教學難點:

        整十數(shù)被一位數(shù)除、整百數(shù)被一位數(shù)除的計算方法。除法算式的不同讀法。

        教學過程:

        一、引入

        1、故事引入

        師:同學們,今天老師來給大家講一個有趣的小故事,好不好?請大家仔細聽好。狐貍裝了一筐蘋果,今天它要賣蘋果。狐貍說:我的蘋果可甜了,而且還很便宜呢?2 個蘋果只要12元喲?小熊看見了想買蘋果,它說蘋果價錢太貴了,狐貍就說:那好我再便宜一些吧,20個蘋果只要120元錢,小熊高興地說很便宜了,小猴看見了卻說小熊上當受騙了。

        2、啟發(fā)提問,導入新課。

        師:同學們,你們說為什么小猴說小熊受騙了?

        師:請前后四個同學討論討論,說說為什么?

       。ń處熃M織學生討論,分析故事中的條件和問題,學習新知識做準備。)

        3、師:哪組同學能說說你們小組獲得了哪些信息?

        生:“2個蘋果只要12元!

        “20個蘋果只要120元!

        4、師:其他小組能否根據(jù)他們小組找到的信息,列出算式嗎?

        生:(1)12÷2=6(元)

        (2)120÷20=

        5、師:在計算120÷20,該怎樣計算呢?

        6、師: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就一起來學習整十數(shù)、整百數(shù)的除法。

       。ò鍟赫當(shù)、整百數(shù)的除法)

        二、探究新知

        1、討論算法

        師:先請你們小組一起討論計算方法,并試著算一算。

       。ê藢Υ鸢福

        方法一:因為12÷2=6,120里面有12個十,20里面有2個十,所以,12個十除以2個十的商是6。

        師:請和這位同學做法相同的同學舉手。

        師:560÷70這道題,誰來說一說“因為、所以”?

        生:略

        師:還有同學有其他的做法嗎?

        方法二:因為

        20=120,所以120÷20=6。

        師:這位同學想到了“除法是乘法的逆運算”

        (出示題目卡片200÷20、490÷70、300÷50、240÷30)

        師:像這組同學這樣計算,你們會嗎?能不能說出思考過程?

        200÷20=? 因為__×20=200 所以200÷20=

        490÷70=? 因為__×70=490 所以490÷70=

        300÷50=? 因為__×50=300 所以300÷50=

        240÷30=? 因為__×30=240 所以240÷30=

        師(小結):結合剛才兩組同學的做法,在計算整十數(shù)、整百數(shù)的除法時,同學們可以根據(jù)

        除法是乘法的逆運算,做除法,想乘法的方法來計算;也可以用推算的方法,根據(jù)12÷2=6,求出120÷20=6;在做題目的時候你可以選擇你喜歡的方法進行計算。

        師:老師和這兩位同學的做法都不一樣,請同學們仔細觀察老師是怎么做的?

       。ò鍟120÷20=6 被除數(shù)、除數(shù)同時劃去一個0)

        師:有沒有同學能說說老師是怎么做的?

        生:略

        師:好,現(xiàn)在老師就來教你們一個方法:被除數(shù)、除數(shù)同時劃去相同個數(shù)的`0,劃0的個數(shù)根據(jù)除數(shù)。

        師:再看剛才那4道題,誰來說說該怎么劃0?

        生:略

        2、講解讀法

        師:哪位同學來讀讀這個算式?120÷20

       。ò鍟3種讀法)

        生:120÷20 讀作:120除以20

        師:這個算式還有其他讀法嗎?

        生:還可以讀作:20除120

        或:120被20除

        師:這位同學非常好,已經(jīng)在上課之前就做了預習,老師要表揚他。

        (出示題目卡片:630÷7 400÷80)

        師:請同桌兩位同學小聲地說一說這兩題可以有哪幾種讀法?

        生:略

        師:(出示題目卡片)

        選擇:算式24÷3,下列讀法錯誤的是( )

        A、24除以3 B、24被3除 C、3除24 D、3被24除

        師:請同學們手勢準備、出

        (檢查手勢答案,是否有同學錯)

        師:同學們已經(jīng)很好地掌握了除法算式的幾種讀法。

        3、鞏固練習

        師:請同學們把書翻到課本第33頁,看例題;看完的同學完成練一練的1計算 師:做得快的同學,第一:請你仔細檢查

        第二:請你任選2題說說你是怎么做的?

       。ê藢Υ鸢福

        師:全對的同學請舉手(看沒有舉手的同學,問他錯在哪)

        師:挑選200÷2、400÷8這兩題,請同學說說他是怎么做的?

        三、應用提高

        1、第33頁的練一練的第2題

        師:小巧和小丁丁和學會了“整十數(shù)、整百數(shù)的除法”后,來到超市里買雞蛋,發(fā)現(xiàn)有兩位同學利用假期時間,在超市里幫忙分雞蛋,將210個雞蛋平均裝入3只塑料桶。那么沒只塑料桶要裝多少個雞蛋呢?

        師:同學們能否列出算式,并試著算算結果。

        生:210÷3=70(個)

        師:如果要平均裝入30只塑料桶呢?又該怎么列示呢?

        生:210÷30=7(個)

        師:請同學們比較這兩個算式210÷3和210÷30的異同,并說說做法

        生:略

        師:210÷3 我們可以先算21÷3=7,再添一個0

        而210÷30 我們可以先各劃去一個0,再用21÷3=7

        師:(出示題目卡片)請一組同學來開火車

        180÷2= 160÷40=

        270÷30= 400÷8=

        四、歸納總結

        師:今天我們學習了“整十數(shù)、整百數(shù)的除法”以及“除法算式的不同讀法”,請同學們回去認真復習!

        540÷9= 500÷50=

      【小學數(shù)學教案】相關文章:

      [經(jīng)典]小學數(shù)學教案07-27

      小學數(shù)學教案【精選】07-24

      小學數(shù)學教案[精選]08-12

      【經(jīng)典】小學數(shù)學教案08-24

      小學數(shù)學教案(經(jīng)典)08-29

      (精選)小學數(shù)學教案08-28

      【精選】小學數(shù)學教案08-23

      小學數(shù)學教案(精選)08-01

      小學數(shù)學教案【經(jīng)典】08-02

      小學數(shù)學教案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