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日韩在线免费观看,久久精品合集精品视频,每日更新在线观看AV_手机,这里是精品中文字幕

<mark id="47rz2"><center id="47rz2"><dd id="47rz2"></dd></center></mark>

    <legend id="47rz2"><u id="47rz2"><blockquote id="47rz2"></blockquote></u></legend>

      當前位置:好文網>實用文>教案>大班數(shù)學教案

      大班數(shù)學教案

      時間:2023-07-24 12:31:54 教案 我要投稿

      (合集)大班數(shù)學教案7篇

        作為一位優(yōu)秀的人民教師,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shù)慕虒W方法。那么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大班數(shù)學教案7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合集)大班數(shù)學教案7篇

      大班數(shù)學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通過圈畫數(shù)數(shù)活動學習區(qū)分單雙數(shù)。

        2、能正確判斷、區(qū)分單雙數(shù)。

        3、讓幼兒學習簡單的數(shù)學題目。

        4、讓幼兒體驗數(shù)學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1、圖片十張,1—10的數(shù)字卡一套,筆一支。

        2、箱子一個,小布袋若干。(里面各種物品,數(shù)量1—10不等)

        活動過程

        一、教師組織教學,用說夢引起課題,引起幼兒的興趣。

        二、

        1、教師展示十張圖片,集體點數(shù)每張圖片上的圖畫,并貼上相應的數(shù)字卡片。

        2、請幾名幼兒上來給圖畫圈,要求兩個兩個圈在一起,重點讓幼兒會兩個兩個圈在一起,邊圈邊讓幼兒數(shù)數(shù)。

        3、引導幼兒觀察已畫過的圖片,是不是每張圖片上的畫都被圈起來了?那幾張圖片是全圈完的?讓幼兒說一說是哪幾個數(shù)字?沒有圈完的是那幾張圖片?是哪幾個數(shù)字?

        4、請幾名幼兒回答后,那幾個是全圈完的.,那幾個是沒圈完的,全圈完的2、4、6、8、10、是雙數(shù),沒圈完的1、3、5、7、9、是單數(shù)。

        三、幼兒一起做游戲:摸寶

        1、教師講解游戲的規(guī)則:幼兒從箱中摸出寶貝后,打開數(shù)數(shù)里面有幾個,是單數(shù)還是雙數(shù)。并提問為什么是單數(shù)、雙數(shù)。

        2、一起做游戲1到2遍。

        四、復習鞏固延伸尋找身體上和活動室內的單雙數(shù)。

        1、身體上找一找那些東西是單數(shù),那些是雙數(shù)。例:一個頭是單數(shù),兩只手是雙數(shù),鼻子是單數(shù)等。

        2、請幼兒尋找活動室內什么東西是單?什么東西是雙數(shù)?

        活動延伸

        讓幼兒回家后,繼續(xù)尋找家里的東西什么是單數(shù),什么東西是雙數(shù),并記錄下來,明天來幼兒園后交給老師。

        教學反思:

        1、幼兒的發(fā)展并不充分,只實現(xiàn)了本次活動的第一個目標,能基本區(qū)分單雙數(shù),但是在第二環(huán)節(jié)執(zhí)教中,由于我的話語引導不夠到位,幼兒在尋找身體上單雙數(shù)的時候,并沒有牽涉到身體的器官,所以對于身體的探索欠缺。

        2、教師在引導時,例如過程中,有幼兒提出一雙手去雙數(shù),教師可及時反應,那我們的十個手指頭是單數(shù)還是雙數(shù)呢?

        3、在引導的話語方面,本次活動的目標是發(fā)現(xiàn)身體上的單雙數(shù),活動是在從頭到腳這一主題內,在第二環(huán)節(jié)引導時,教師可從兩個方面開始引發(fā)幼兒探索:1.我們身體上長著的,哪些是單數(shù)?哪些是雙數(shù)?2.我們身體上穿著的,哪些是單數(shù)?哪些是雙數(shù)?

      大班數(shù)學教案 篇2

        活動目的:

        1、學習5的減法,學會正確計算5的四組減法。

        2、幼兒通過操作,理解加法的計算過程,體會用“數(shù)的組成”來計算5的減法是最簡單的方法。

        3、培養(yǎng)幼兒積極主動參與數(shù)學活動,獲得成功的體驗,增強自信心。

        活動重點:學習5的減法。

        難點:在操作中掌握5的減法運算。

        反思:幼兒知道1個實物和4個實物合起是5個實物,從5個實物中拿走1個大家也知道剩下4個,但幼兒比較難理解“5-1=4”因此本次活動的.重點是通過操作幼兒能掌握5的減法。

        活動準備: 5的組成列式若干,5以內的運算列式若干,背景圖一幅,1—5數(shù)字操作卡片若干、操作卡片(、松鼠五只、蝴蝶五只、小鳥五只、小鴨五只)

        反思:幼兒對抽象的減法運算如“5-2=3”不能理解,也不感興趣。但如果借助一些實物,并放入常情中,幼兒能運用表象進行減法運算,因此準備了以上教具。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奧爾夫音樂《火車快飛》幼兒“開火車”進場。

        反思:用歌曲與數(shù)、形知識巧妙地結合在一起,律動進來,提高幼兒興趣。

        二、基本部分

        1、游戲“開火車”復習5的組成。

        現(xiàn)在老師要請小朋友們一起玩“開火車”的游戲,游戲中答對的小朋友可以跟老師一起開動火車。

        “開火車”游戲——老師“嘿嘿,我們的火車幾點開”(出示5的組成列式);幼兒“嘿嘿,我們的火車××點開”

        請部分積極發(fā)言幼兒上來玩“開火車”(配合音樂)教師:火車要開,請你上來。

        游戲重復玩兩次,讓每位幼兒都參與。

        反思:著名教育家克魯斯卡婭說過:“游戲對兒童是學習,是勞動,是重要的教育形式!苯Y合游戲進行數(shù)學教育可使兒童擺脫枯燥抽象數(shù)概念,從而提高對5組成的復習的興趣。在玩開火車游戲中,幼兒積極參與回答問題,通過幼兒自己努力終于坐上長長的火車。

        2、出示背景圖

        1、老師:我們開火車來到一片草地,草地上有樹有花好漂亮,小朋友們看看,大樹上來了幾只小松鼠?(五只)五只小松鼠用數(shù)字幾來表示?(5)這時走了幾只小松鼠?(一只)一只小松鼠用數(shù)字幾來表示?(1)5只小松鼠走了1只小松鼠還剩下幾只松鼠?(4只)用什么符號來表示(一號)我們用算式來表示:5—1=4

        2、草地上的熱鬧聲吸引了漂亮的花仙子,你們看誰來了?(教師表演蝴蝶)我們數(shù)一數(shù)有幾只蝴蝶飛來了采花?那里也有花,有兩只蝴蝶飛走了,(以下過程同上)

        3、過了一會,小鳥也飛來玩游戲,小朋友看有幾只小鳥飛來了?又飛走了幾只小鳥?(以下過程同上)

        4、小朋友猜猜誰來了,(教師表演鴨子)有幾只小鴨來游泳?過了一會,又有幾只小鴨游走了?(以下過程同上下文)

      大班數(shù)學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運用10以內的加減法進行拼圖游戲,體驗數(shù)學游戲的樂趣。

        2、能用清楚的語言表述拼圖內容,進一步感知四季特征。

        【活動準備】

        課件《四季拼圖》(加密狗),“四季拼圖”操作包材料。

        【活動過程】

        一、看圖片引出四季(價值點:觀察交流四季的季節(jié)特征)

        1、播放課件(四季圖片)

        提問:圖片上是什么季節(jié),在這個季節(jié)里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秘密?

        小結:春天是萬物生長的季節(jié),炎熱的夏天有一陣涼爽的風吹來就十分舒服,秋天是豐收的季節(jié),冬天如果下起一場大雪,就可以堆雪人。精彩的.四季真不錯。

        二、拼圖做算式(價值點:嘗試運用10以內的加減法進行拼圖)

        過渡語:這是哪個季節(jié)的圖片呢?讓我們一起拼一拼。

        1、游戲:"春"、"夏",與幼兒一起做算式,用鼠標將相應的答案拖動到算式上,正確時圖片就會露出一塊,全部做完就會出現(xiàn)一張完整拼圖。

        2、提問:這是什么季節(jié)?你從哪里看出來的?你最喜歡這個季節(jié)的什么?

        小結:每個人都有自己喜歡的季節(jié),四季的生活真多姿多彩。

        三、幼兒操作(價值點:鞏固10以內的加減法)

        過渡語:我們拼出了春和夏。你們想不想自己試試呢?

        要求:

        1、幼兒人手一份操作材料包,通過計算進行拼圖游戲。

        2、做好拼圖后,看圖畫,說一說自己的拼圖上是什么季節(jié),并說說自己判斷的理由。

        3、和小伙伴一起編編四季小故事。

        四、延伸活動:拼圖比賽。

      大班數(shù)學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通過情景游戲,鞏固半圓形、圓形、三角形、長方形、正方形、梯形的認識。

        2、幼兒初步感知圖形之間的轉換關系,并能想辦法解決問題。

        3、體驗成功的快樂,并初步懂得合作意識。

        活動準備:

        1、知識經驗:了解各種圖形的特征。

        2、材料準備:自制"小路",上面刻不同大小的圖形"土坑",將鏤刻下來的圖形作成鋪路的"石頭"。

        活動過程:

        一、撿"石頭",鋪路1、聽音樂散步師:小鳥們,今天天真好!跟著鳥媽媽一起去森林散步吧!

        2、發(fā)現(xiàn)、討論問題師:小鳥們,這條路怎么了?都有哪些形狀的坑?(引出路不平,路上全是"坑")師:路上這么多的坑,其他小動物經過會發(fā)生什么事情?(會摔跤、會滑倒)師:那請你們想個好辦法。誰想到了好辦法?

        小結:你們想的辦法真多:有的用石頭鋪路……二、鋪路,感知圖形間的.相互轉換1、自由"撿石頭"師:我這里就有許多五顏六色的石頭,請你自由選一塊來玩一玩、說一說。

        師:誰來說說你拿到的石頭是怎樣的?(介紹石頭顏色、形狀)2、鋪路,感知圖形間的相互轉換師:如果你拿石頭鋪路,該怎么鋪呢?請你用手里的"石頭"去鋪路吧。

        師:誰來說說你是怎么鋪路的?(講述把"石頭"一一嵌入相應形狀的"坑里")問:用什么顏色什么形狀的石頭鋪在了什么形狀的坑里。

        師:我這也有一條路需要你們幫幫我?誰愿意來試試看?

        小結:你們真聰明,知道用幾個不同形狀的圖形能拼出一個新的圖形。

        3、再次鋪路,感知圖形間的相互轉換師:小鳥們,路上還有一些坑需要你們的幫助,趕快去幫忙吧。

        要求:選擇哪條路就用哪條路那里的"石頭"鋪。

        三、聽音樂跳舞,體驗成功的快樂師:小鳥們,路鋪好了,這樣小動物們經過時就不會摔跤、滑倒了。請你站在你鋪好的路前聽著音樂一起來跳個舞慶祝一下吧。

      大班數(shù)學教案 篇5

        設計意圖

        數(shù)學是抽象性、思維性很強的一門學科。指導幼兒粗淺的數(shù)學基礎知識,培養(yǎng)初步的邏輯思維能力,創(chuàng)造精神和各種能力,促進其智力發(fā)展。通過指導幼兒初步感知時間這個概念,發(fā)展幼兒的“時間感”。建立幼兒的時間觀念,是在豐富的感性經驗基礎之上逐步形成的。

        根據我班幼兒的實際情況:幼兒識字較多,知道了昨天、今天、明天的`時間概念,知道了一星期的形成。為此,我在活動設計中,將“年月日”融入故事中,使數(shù)字和故事巧妙結合,使原本抽象、復雜的概念變得具體、簡明、易于理解,為幼兒主動探究學習留下余地。

        活動目標

        1.初步理解年月日的概念,感知年月日之間的關系;運用不同的數(shù)數(shù)法探究:一年有12月個月,一個月30(28、31)天,一年有365天。

        2.引導幼兒知道有記錄時間“年月日”的叫做月歷。月歷有年類之分,種類之別。

        3.提高數(shù)數(shù)的興趣和積極思維的能力。

        4.讓幼兒學習簡單的數(shù)學題目。

        活動重點難點:

        1、重點:運用不同的數(shù)數(shù)法探究:一年有12月個月,一個月30(28、31)天,一年有365天。

        2、難點:大小月分別是哪幾個月?頂小月又是哪個月?

        活動準備

        1.大字卡“年、月、日、1、4、7、12、31、30、28、365”各一張;自制外形似房子狀的20xx年1月——12月的月歷(大月、小月、2月數(shù)房子大小有區(qū)分);小字卡(年、月、日)數(shù)字卡(12、30、31、28、365)幼兒人手一份。

        2.各類掛歷、臺歷、月歷、月歷。

        活動過程

        1.幼兒觀察十二座“房子”,引起興趣。并提問有幾座房子?大的有幾座?小的有幾座?

        2.出示數(shù)字卡(12、30、31、365、28),猜猜與“房子”有什么聯(lián)系,明確探索任務。

        設疑:為什么老師把有的房子畫得大,有的畫得小呢?

        請小朋友把自己椅子下的小本子拿起來,分別認這些字。再把小本子藏好。

        3.講述故事,回答問題,幫助幼兒理解年月日的概念,了解數(shù)字之間的關系。

        4.引導幼兒操作小字卡、數(shù)字卡,探究回答問題:很久以前的這個媽媽的名字叫什么(年)?年媽媽的孩子叫什么(日)?年媽媽為日娃娃蓋了多少座房子(12座)?這些房子的名字叫什么(月)?大月的房子有哪幾個月(1、3、5、7、8、10、12)?小月的房子有哪幾個月(4、6、9、11)?大月有多少日(31天)?小月有多少日(30天)?頂小的月是幾個(1個)?有多少日(28天)?年媽媽共有多少個日娃娃(365)?(用不同的數(shù)數(shù)法了解)。

        5.猜謎。引導幼兒知道有記錄時間“年月日”的叫做月歷。了解月歷有年類之分,種類之別。

        6.引導幼兒觀察展品是哪一年的,臺歷、掛歷、月歷的區(qū)別在哪里,你會用嗎?

        活動延伸:

        1.引導幼兒學習查看月歷的方法。

        2.組織幼兒觀察閏年掛歷,引導他們發(fā)現(xiàn)二月,從而了解到了“特殊”一年就會有366天,每4年就有一次。

        附:

        自編故事: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個媽媽,媽媽的名字叫年。她有365個孩子,他們的名字都叫日。一天這位媽媽為孩子造了12座房子,大房子有7座,小房子有4座,最小的房子有1座,這12座房子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叫月。等房子造好了,這個年媽媽就讓孩子住在房子里,為了使房子不擠。年媽媽就在大房子里住31個孩子,小房子里住30個孩子,最小的房子里住28個孩子。

        自編謎語:一個小本子,天天掛墻上。一天撕一張,過年就撕完。

      大班數(shù)學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動手腦操作、探索,來發(fā)現(xiàn)圖片、某些物品的中心點,從而知道某些物品有中心點的原理。

        2.通過活動激發(fā)幼兒對數(shù)學活動的探索興趣,能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活動中來。

        活動準備:繩子、圓形紙片、正方形紙片等

        活動過程:

        一、引起幼兒興趣、引出課題

        1.出示一根繩子,請幼兒來找出它的中心點。

        2.教師:小朋友想的辦法又快又好,準確地找到這段繩子的中心點。

        二、幼兒操作、探索尋找圓的中心點

       。.老師為每個小朋友準備了一個圓形的紙片,請你來找找看圓的中心點在哪?

        2.幼兒動手腦進行操作、探索,尋找圓的中心點,用筆點好。

        教師巡回指導、檢查,進行個別輔導。

        3.請幼兒來介紹操作過程和結果。

        你是怎樣找到中心點的?你的圓的中心點在哪?

       。.教師:小朋友操作、探索的方法、結果,并選出最佳的操作方法和最準確的操作結果。

       。.請幼兒再試試:學用剛才最佳的方法操作。

        三、幼兒操作、探索尋找正方形的中心點

        1.請幼兒動手腦操作、探索尋找正方形的中心點

       。.幼兒動手腦進行操作、探索,尋找正方形的中心點,用筆點好。教師巡回指導、檢查,進行個別輔導。

       。.請幼兒來介紹操作過程和結果。

        你是怎樣找到中心點的?你的正方形的中心點在哪?

       。.:邊對邊、角對角對折,兩條線的交叉點就是它的中心點。

        四、幼兒探索尋找圓形隊列的中心點

       。.出示:九個圓片排列成的正方形。

        剛才我們是用對折的方法找到的中心點,現(xiàn)在這九個圓片排列成的方形,不能折,那么,它的中心點在哪里呢?

        1.請幼兒動腦后講出中心點的位置,并說出理由。

        在中間的.圓心上,橫的中心線與豎的中心線交叉的地方就是它們的中心點。

        2.出示:八個圓片排列成的長方形。那么,它的中心點在哪里呢?

        3.請幼兒動腦后講出中心點的位置,并說出理由。

        在兩條中心線的交叉的地方就是它們的中心點。

        五、幼兒操作探索其他物品的中心點

        1.那么,你知道我們桌子的中心點在哪兒嗎?

        2.請幼兒與同伴一起合作操作,探索、測量出桌子的中心點。

        3.讓幼兒來介紹與同伴合作的操縱過程和結果。

        六、活動延伸:

        還有好多東西我們可以去找找它的中心點,請小朋友回家去與爸爸、媽媽一起探索、測量,尋找中心點。

      大班數(shù)學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學習在9格內按照一定的順序有規(guī)律地進行排序。

        2、對思維訓練活動感興趣,愿意用語言說出排序的規(guī)律。

        3、讓幼兒體驗數(shù)學活動的樂趣。

        4、通過各種感官訓練培養(yǎng)幼兒對計算的興致及思維的準確性、敏捷性。

        【活動準備】

        教具:白板課件《找規(guī)律》、電子白板、筆記本電腦、移動白板、6組小動物圖片、白板筆。

        學具:幼兒人手一套9格及小動物學具。

        【活動過程】

        一、復習游戲,喚醒已有經驗。

        1、導入。

        師:“今天我?guī)砹藘晌缓门笥,它們在哪呢??/p>

        2、游戲“排隊”,復習ABAB模式。

        二、學習按規(guī)律進行4格間隔排序。

        1、出示2個小動物圖片和兩層樓房的圖片引導幼兒觀察。

        2、師幼一起幫老虎和獅子分房間。

        要求:橫排住的兩個小動物不一樣,豎排住的兩個小動物也不一樣。

        三、學習按規(guī)律進行9格間隔排序。

        1、出示3個小動物圖片和3層樓房的圖片引導幼兒觀察。

        2、按幼兒的要求安排小動物住進第一橫排的房間,教師引導幼兒觀察小動物們的排列順序。

        3、請幼兒安排小動物住進第一豎排的房間。

        四、幼兒操作,展示作業(yè)。

        1、出示操作材料。

        2、提出操作要求。

        (1)橫排住的3個小動物不一樣,豎排住的3個小動物也要不一樣。

        (2)誰住第一間房間自己決定。

       。3)分房間時要注意小動物的排列順序。

        3、幼兒操作。

        4、改錯。

        教師出示一個錯誤的操作結果請個別幼兒改錯,集體檢查。

        5、探索發(fā)現(xiàn)其規(guī)律:斜著的房間里住的小動物是一樣的。

        6、展示幼兒不同的排序方法。

        【活動反思】

        《找規(guī)律》這部分內容的活動性、生活性和探究性比較強,于是我本著“數(shù)學教學必須注意從學生的生活情境和感興趣的事物出發(fā),為他們提供參與的機會,使學生體會到教學產生的興趣,教學中要努力挖掘學生身邊的學習資源,為他們創(chuàng)造一個發(fā)現(xiàn)探索的思維空間,使學生能更好地去發(fā)現(xiàn)、去創(chuàng)造,體現(xiàn)數(shù)學的價值!边@一理念來設計、實施教學;仡櫿(jié)課,學生好像是在“節(jié)日”中度過,時時閃爍著創(chuàng)新思維的火花。反思整個教學過程,我認為教學成功主要有以下幾點:

        1、內容的真實性是教學成功的前提。

        先是一支《快樂的節(jié)日》輕快的歌聲引入即將到來的六一兒童節(jié),接著圍繞“裝扮我們的教室,過快樂的六一”這一主題,將學生置身于一個真實的現(xiàn)實場景中,將數(shù)學與學生進行零距離接觸。在這美麗的“節(jié)日世界”里,學生用獨具個性化的思維方式、審美方式,以積極的心態(tài)去創(chuàng)造、去享受,以激發(fā)他們愛數(shù)學、發(fā)現(xiàn)美的情感,增強數(shù)學應用意識、創(chuàng)新意識。

        2、探究性、活動化是教學成功的關鍵和保障。

        《標準》指出:動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重要方式。不同層次的學生可以自主創(chuàng)造出不同層次的規(guī)律,有圖形形狀的'規(guī)律,顏色的規(guī)律,掌聲的規(guī)律,小朋友自己上臺排隊的規(guī)律。學生經歷了探索規(guī)律的過程,學生在動手、動眼、動口、動腦中學會創(chuàng)新,切身感受到數(shù)學的美和作用,享受到學習數(shù)學的樂趣。只要設計符合學生認知水平的活動,學生的積極主動性便能最大限度地發(fā)揮。學生在展示自我的同時,一直在擔當著主人翁的角色,主動地探索規(guī)律、創(chuàng)造規(guī)律,體現(xiàn)了“學生是學習的主人”這一理念。

        3、聯(lián)系生活,感悟規(guī)律的美

        從剛開始出現(xiàn)的幾幅彩旗圖,讓學生選擇哪條看著最舒服,最工整時,學生就對規(guī)律的美有所體驗了,在教學過程中,也不斷營造出規(guī)律的美的感受。最后,聯(lián)系生活實際,感悟生活中也處處充滿這美麗的規(guī)律。并讓學生舉例子,感受數(shù)學與生活息息相關。

        本節(jié)課的不足之處:一是在這節(jié)課上我發(fā)現(xiàn)自己平時對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還不夠,體現(xiàn)在讓學生獨立或合作設計幾組有規(guī)律的動作或圖案時,學生大多設計的規(guī)律沒什么新意。二是合作學習是新課標積極倡導的重要學習方式之一。但對于一年級學生,教師應該注意合作策略的指導。引導學生更和諧地進行合作,提高合作效率。但在本節(jié)課中我還是忽略了,學生之間的合作還不夠。三是本節(jié)課的重點是讓學生發(fā)現(xiàn)規(guī)律,而我在顏色的處理上,甚至擺圖形給學生的提示太多,沒有做到循序漸進,對學生的審題或思維提出更高的要求。今后我將以課程改革和校本教研為契機,加強學習研討,堅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實踐中反思,反思后再實踐,努力提高數(shù)學課堂教學效率。

      【大班數(shù)學教案】相關文章:

      大班數(shù)學教案11-16

      大班優(yōu)秀數(shù)學教案02-24

      大班數(shù)學教案(精選)09-18

      大班數(shù)學教案[精選]09-17

      大班數(shù)學教案(經典)09-27

      (精選)大班數(shù)學教案09-24

      [經典]大班數(shù)學教案07-21

      大班數(shù)學教案[經典]08-02

      【經典】大班數(shù)學教案07-21

      (經典)大班數(shù)學教案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