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日韩在线免费观看,久久精品合集精品视频,每日更新在线观看AV_手机,这里是精品中文字幕

<mark id="47rz2"><center id="47rz2"><dd id="47rz2"></dd></center></mark>

    <legend id="47rz2"><u id="47rz2"><blockquote id="47rz2"></blockquote></u></legend>

      當前位置:好文網>實用文>教案>小學數學教案

      小學數學教案

      時間:2023-07-22 13:35:59 教案 我要投稿

      小學數學教案5篇(必備)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編寫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梁。我們該怎么去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學數學教案5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小學數學教案5篇(必備)

      小學數學教案 篇1

        教學內容

        教材第58~59頁假日小隊。

        教學目的

        1、通過實踐活動幫助學生體驗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簡單應用,感受生活中有許多問題可以用數學方法解決,初步獲得一些數學活動經驗,學習與他人合作交流,積累積極的數學學習情感。

        2、通過解決實際問題,更好地掌握100以內的加、減法口算。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假日里同學們開展了豐富多彩的小隊活動,讓我們一起去看看。(出示書中58、59頁圖)(板書課題:假日小隊)

        二、新授。

        1、看圖說一說在這個假日里同學們開展了哪些活動?

        (表演、拍照、澆樹、收廢電池等。)

        2、從圖中數一數唱歌的有多少人?伴奏的有多少人?根據這兩個條件你能提出用加法算的問題嗎?還能提出用減法算的問題嗎?書中提出了什么問題?你會解答嗎?

       。▽W生解答,集體交流時說說解題思路。)

        提問:剛才我們看到的這個節(jié)目是今天假日活動的第幾個節(jié)目?在它后面還有幾個節(jié)目?求一共有多少個節(jié)目該怎樣算?為什么?

       。▽W生解答,集體交流時說說解題思路。)

        3、老師手指照相處提問:這邊的同學在干什么?你知道一卷膠卷有多少張嗎,他們已經照了多少張?還有多少個小朋友沒有照?剩下的`膠卷夠其余每人照一張嗎,為什么?

        (學生解答,集體交癟時說說解題思路。)

        4、老師手指澆水處提問:這邊的同學在干什么?他們倆一共要澆多少棵樹?還有多少棵小樹苗沒有澆;求已經澆了多少棵,該怎樣算?為什么?

        (學生解答,集體交流時說說解題思路。)

        5、讓我們再去看一看收廢電池這一組的同學今天收獲怎樣?說說她們各收了多少節(jié)電池?根據這三個條件,你能提出哪些問題?

        分小組討論,集體交流、匯報討論結果。

       。ㄕl收得最多?最多的比最少的多收多少節(jié)?三人一

        共收多少節(jié)?等等。)

        6、你們開展過假日小隊的活動嗎?你能解決活動中的哪些實際問題?

        分小組討論,集體交流,匯報討論結果。

        三、師生共同談收獲。

        四、小結。

        愉快的假日小隊活動即將結束,同學們真是收獲不少,希望下次假日活動再見。

        第八課時作業(yè)設計。

        1、一年級同學有32人,其中有10人去參觀片展覽,還有多少同學沒有去?

        2、學校體育組有40人,合唱隊有58人,美術組有20人。

        你能提出什么問題?

        教學后記:時間安排得好,課堂氣氛活躍.解決實際生活的問題.

      小學數學教案 篇2

        一、情景引入

        出示一堆煤的情景圖,圖中標明煤的重量為1噸,一個炊事員說:這堆煤計劃燒40天。

        你們知道這句話是什么意思嗎?

        后來在實際燒的過程中,情況發(fā)生了變化,你們想知道發(fā)生了什么變化嗎?

        那么我們今天就一起來學習有關計劃與實際比較的'應用題

       。ò鍟n題)

        二、教學新課

        1、教學例2

        在情景圖上加上另一個炊事員的對話框:由于改進爐灶,每天節(jié)省5千克。

        你們知道發(fā)生了什么新情況嗎?

        根據上面的情景,你能編出應用題嗎?

        根據學生的編的應用題,選出與例2有似的問題

       。1)讀題,審題,分析數量關系

        要求改進爐灶后,這批煤可以燒多少天。要知道哪兩個條件?我們應該先求什么?

       。2)你用什么方法來理解題目中的數量關系?

        (3)讓學生嘗試解答。

        2、如果把題目里的第三個已知條件和問題改成改進爐灶后,這批煤比原計劃多燒10天,每天實際燒煤多少千克?該怎樣解答?

       。1)讓學生自己分析數量關系后列式解答。

       。2)講評時讓學生說出分析過程。

       。3)引導學生看一看例2與改編后的題目的聯(lián)系和區(qū)別

        3、做一做

       。1)讓學生獨立完成做一做。

       。2)指名板演,其

      小學數學教案 篇3

        教學計劃

        新學期伊始,為了使教育教學工作創(chuàng)出新業(yè)績,也為了使自己的教學水平、執(zhí)教能力有新的起色,特制訂本計劃。

        一指導思想:

        強化素質教育,堅持平等教育,著重激發(fā)學生潛能,扎實開展教學研究,力爭教育教學成績有新的起色。

        二、學情分析:西師版小學六年級數學教案

        本班現在19名學生,其中男生人,女生人。學生基本養(yǎng)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學習氛圍較濃,但學生基礎較差,學得比較死,因此,本學期擬就此進行教學研究,力爭出佳績。

        三、教材分析:

        1、本冊內容主要包括:

        A、分數乘法、倒數和分數混合運算;

        B、圓和圖形的變換與確定,會用工具畫圓;掌握圓周長和圓面積的計算公式,能夠正確地計算圓的周長和面積;

        C、比和按比例分配;位置;

        E、負數五大部分。

        2、本冊教學目標:

        A、使學生理解分數乘除法的意義,掌握分數乘除法的計算法則,比較熟練地進行分數乘除法的計算(對計算簡單的能夠口算);

        B、使學生掌握圓的特征;

        C、理解比的意義和性質,并正確地應用按比例分配解決問題;

        D能正確地判斷事件的可能性。

        E。了解負數的意義,會用負數表

        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量。

        四、三維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能合作探究分數乘法、分數倒數的計算方法,正確計算分數乘法、以及分數混合運算;會解決有關分數的簡單實際問題。

       。2)通過觀察、操作認識圓,會用圓規(guī)畫圓,了解圓的基本特征;知道扇形;在操作中探索圓的周長、面積的計算方法,并能解決與圓的周長、面積有關的實際問題。

        (3)在實際情景中理解比及比例分配的意義,并能解決簡單的問題。能利用方格紙等方式按一定比例將簡單圖形放大或縮小。了解比例尺,在具體情境中,會按給出的比例進行圖上距離與實際距離的換算。

        (4)能根據物體相對于觀測點的方向和距離確定物體的位置;能描述簡單的路線圖。

        (5)體驗事件發(fā)生的等可能性以及游戲規(guī)則的公平性,會求一些簡單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

        二、過程與方法

        經歷解決分數乘、除法,按比例分配,圓周長與面積相關的實際問題的過程,能進行有條理的思考,采用多種方式分析問題中蘊涵的數量關系,能比較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思考過程與結果,并對結論的合理性作出有一定說服力的

        說明。

       。2)經歷探索圓的特征、圓的周長與面積的計算方法的過程,探索圖形的放大與縮小的過程,初步形成空間觀念。

        (3)能感覺解決分數乘法、分數除法、按比例分配、圓的周長與面積等問題的需要,圓的周長與面積等問題,集有關的信息,在觀察、猜想、試驗、驗證等活動中,發(fā)展合情推理能力。(4)能獨立思考,體會數學的基本性質。

        三、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1)愿意了解社會生活中與分數、圓、比等相關的信息,主動參與探求這些知識的活動。

       。2)能在教師和同伴的鼓勵與引導下,積極克服教學活動中遇到的困難,有克服困難和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成功體驗,對自己探索出的結果正確與否有一定的把握,相信自己能夠學好數學。

       。3)通過觀察、實驗、歸納、類比、推斷等數學活動,體驗數學問題的探索性和挑戰(zhàn)性,感受數學思考過程的條理性和數學結論的正確性。

       。4)對不懂的地方或不同的觀點有提出疑問的意識,樂意對數學問題進行討論,能發(fā)現學校過程中的'錯誤并及時改正。

        四、教學重點

        分數乘法、分數倒數的計算方法,正確計算分數

        乘法、以及分數混合運算;通過觀察、計算圓的周長、理解比及比例分配的意義,并能解決簡單的問題。

        五、教學難點

        分數乘法、分數倒數的計算方法,正確計算分數乘法、以及分數混合運算;通過觀察、計算圓的周長。。

        六、教學關鍵

        分數乘法、分數倒數的計算方法,正確計算分數乘法、以及分數混合運算;通過觀察、計算圓的周長。。

        七。教改措施

        1、認真?zhèn)湔n,鉆研教材,作到課堂上能深入淺出進行教學,特別照顧到后進生。

        2、平時的練習要有針對性,對于后進生和優(yōu)秀的學生要分別出一些適合他們的練習。

        3、加強操作、直觀的教學,例如教學圓和軸對稱圖形時,就要利用操作、直觀教學,以發(fā)展他們的空間觀念。

        4、增加實踐活動,培養(yǎng)學生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5、加強能力的培養(yǎng)。主要培養(yǎng)學生的分析、比較和綜合能力;抽象概括能力;判斷、推理能力;遷

        課時劃分

       。ㄒ唬┓謹党朔,倒數,混合運算1.分數乘法:6課時2.分數除法:7課時

        3.分數混合運算和應用題:4課時

       。ǘ﹫A(共10課時)1.圓的認識:2課時

        2.圓的周長和面積:5課時:3課時

        圓和圖形的變換與確定位置:6課時

       。ㄈ┍群桶幢壤峙洌10課時

       。ㄋ模┪恢茫6課時

       。ㄎ澹┛赡苄裕4課時

        八、教改設想

        1、認真?zhèn)湔n,鉆研教材,作到課堂上能深入淺出進行教學,特別照顧到后進生。

        2、平時的練習要有針對性,對于后進生和優(yōu)秀的學生要分別出一些適合他們的練習。

        3、加強操作、直觀的教學,例如教學圓和軸對稱圖形時,就要利用操作、直觀教學,以發(fā)展他們的空間觀念。

        4、增加實踐活動,培養(yǎng)學生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5、加強能力的培養(yǎng)。主要培養(yǎng)學生的分析、比較和綜合能力;抽象概括能力;判斷、推理能力;遷移能力。

        八、提高教學質量的措施

        1、增加實踐活動,培養(yǎng)學生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2、加強能力的培養(yǎng)。主要培養(yǎng)學生的分析、比較和綜合

      小學數學教案 篇4

        教材分析

        1、本節(jié)內容是學生在學完比的意義、比的基本性質后進行的,主要引導學生應用比的意義解答有關按比例分配的實際問題,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進一步體會數學知識間的內在聯(lián)系,建立合理的認知結構。本節(jié)內容是平均分的延伸,跟分數乘法有密切聯(lián)系,也是學習第十二冊教材比例的基礎。

        2、本節(jié)內容設計比較靈活,鼓勵學生用自己的的方法解決按比例分配的實際問題,感受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化。

        學情分析

        1、經課前了解學生對于比的意義理解得比較透徹,也非常理解、喜歡比的多種表現方法,而分東西時他們都喜歡用平均分,認為平均分最合理,也非常喜歡幫助別人分東西。

        2、小學生好奇心和求知欲比較強,凡事都喜歡刨根問底,喜歡挑戰(zhàn)各種難題,所以本人設計了由平均分向按一定比分配的策略,讓他們的認知由平衡向不平衡發(fā)展。并一步步引導他們運用舊知識解決新知識,最終真正學到知識。

        3、學生可能會認為為什么平均分分東西會不公平,為什么要按一定的'比分才合理。

        教學目標

        1、在合作探究和解決問題過程中使學生理解按比分配的意義,掌握按比分配的應用題的特征和解題方法。

        2、培養(yǎng)學生應用所學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使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

        3、通過實例使學生感受到數學來源于生活,生活離不開數學。

        教學重點和難點

        1、正確理解按比分配的意義。

        2、掌握按比分配應用題的特征和解題方法。

      小學數學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 讓學生在觀察、畫圖和交流等活動過程中,認識射線和直線,掌握線段、射線和直線的特點及其聯(lián)系。了解從一點可以畫無數條射線,經過一點可以畫無數條直線,并在具體的情境中,體會兩點確定一條直線,知道兩點間的距離。

        2. 讓學生進一步加深對角的認識,會用符號表示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及相應的讀法。

        3. 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觀念,能應用所學知識描述生活現象。

        教學過程

        一、 感知射線從生活中引入

        教師打開激光燈,光線射向教室對面的墻壁上。

        提問:在墻上你看到了什么?(一個光點)這個光點是從哪里發(fā)出的?

        再問:如果把激光燈的發(fā)射點和墻上的光點看作兩個端點,那么中間的一條光線可以看作什么?

        根據學生回答,板書:線段。

        提問:線段有什么特點?

        學生回答后,讓學生根據線段的特點畫一條3厘米長的線段。

        [評析:用學生熟悉、喜愛的激光燈射出的光線引入,貼近學生的生活。同時,及時將具體的生活實例上升為抽象的.數學概念,有機孕伏與復習了線段的特點,為射線的學習打下了基礎。]

        提問:如果把激光燈射出的紅色光線射向天空,你還能找到光線盡頭的那個光點嗎?(不能)這條光線會怎樣?(這條光線會射得很遠很遠,看不到盡頭。)

        追問:這條光線還能用線段表示嗎?為什么?

        講解:對!我們可以把這樣的光線看作是射線。(板書:射線)

        出示教材第16頁的情景圖。

        提問:這幅美麗的夜景圖中,那五光十色的燈光都可以看作是射線嗎?為什么?

        談話:但圖上只能看到這些光線的一部分,你準備用什么方法清楚地畫出這些射線呢?請大家在自己的練習本上試著畫一畫。

        學生畫出的圖形可能有:

        反饋時引導學生通過交流、比較,明確:射線只有一個端點,可以向一端無限延長。

        提問:你還能舉出生活中有關射線的例子嗎?

        [評析:揭示了線段的概念后,通過光線射向天空,射得很遠很遠,看不到盡頭,讓學生初步感受無限。同時,讓學生在嘗試畫射線的活動中理解和體會無限延長的含義,感受并理解射線的特點。]

        二、 認識直線在操作中體會

        談話:想象一下,如果把線段的兩端都無限延長,會得到怎樣的一條線呢?你會畫一畫嗎?

        學生畫出的圖形可能有:

        師生共同評價,并通過討論明確:直線沒有端點,可以向兩端無限延長。

        講解:(指學生畫出的直線)我們把這樣的線叫做直線。(板書:直線)

        提問:那你會把一條射線變成一條直線嗎?

        指名在實物投影上把射線的一端無限延長,得到一條直線。

        小結:直線有哪些特點?

        [評析:在對射線充分感知的基礎上,讓學生大膽想象,自己畫直線,使學生對直線的認識建立在實際操作和想象的基礎上。同時,要求學生將射線變成直線,讓學生在具體的活動中體會射線與直線的聯(lián)系與區(qū)別。]

        三、 形成概念在比較中整理

        談話:我們在認識了線段的基礎上,又認識了射線和直線,請同學們思考一下:線段、射線、直線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可以在小組內互相討論。

        學生活動后,組織交流。(根據學生回答教師整理線段、射線和直線的相同點和不同點,并板書。)

        完成想想做做第1題。

        出示題目。

        學生口答,并說一說判斷的理由。

        [評析:線段、射線和直線的聯(lián)系和區(qū)別是本節(jié)課的重點內容,教師放手讓學生將所學知識進行系統(tǒng)整理,使學生在歸納中有效區(qū)分三者的不同點和相同點,加深了對射線和直線的認識,形成了合理的知識結構。]

        四、 知識延伸在實踐中提煉

        1. 畫一畫。

        提問:如果老師要你畫一條線段、射線、直線,你會畫嗎?(學生按要求畫圖)

        再問:如果老師要你畫一條5厘米長的線段、射線、直線,你會畫嗎?為什么?

        談話:如果老師要你以一個點為端點畫一條射線,你會畫嗎?試一試從這個端點能畫幾條這樣的射線?(學生嘗試畫圖)

        小結:從一點起能畫出無數條射線。

        談話:如果老師要你經過一點畫一條直線,你會畫嗎?可以畫幾條?先想一想,再試一試。

        小結:經過一個點可以畫無數條直線。

        提問:如果老師要你經過兩點畫一條直線,你會畫嗎?可以畫幾條?

        學生嘗試畫圖,并組織交流。

        小結:經過兩點只能畫一條直線。

        2. 說一說。

        談話:其實兩點確定一條直線的例子在生活中用得很多。你能找到這樣的例子嗎?(學生舉例)

        [評析:讓學生在畫線段、射線和直線的交流與實踐過程中,既巧妙復習了線段、射線和直線之間的聯(lián)系,又適時歸納出經過一點可以畫出無數條射線,經過一個點可以畫無數條直線和經過兩點只能畫一條直線。同時,將兩點確定一條直線的知識及時拓展到在現實生活中,幫助學生體會數學的實際價值。]

        3. 想一想。

        出示下圖,談話:小明從學校回家有A、B、C三條路線可以走,你認為小明選擇哪條路回家最近?

        談話:這只是我們憑生活經驗得出的結論,如果量一量呢?請同學們動手量一量。

        學生反饋測量結果。

        談話:兩點間所有連線中線段最短,連結兩點的線段的長度就是兩點間的距離。

        讓學生在紙上畫兩個點,量出它們之間的距離。

        [評析:創(chuàng)設具體的生活情境,讓學生通過觀察、比較、測量、交流,明確兩點間所有連線中線段最短,連結兩點的線段的長度就是兩點間的距離,從而將學生的生活經驗上升為數學知識。]

        五、 角的概念在自學中獲取

        談話:通過剛才的學習,我們知道經過一個點可以畫無數條射線(指學生畫的從一點引出多條線段的圖形),請同學們看這里的圖,你能從中找到我們已經認識的圖形嗎?

        談話:我們在二年級時已經初步認識了角。請大家想一想,關于角我們已經知道了些什么。再打開課本第17頁,自學例題,和小組里的同學說一說對于角,你又有什么新的認識。

        學生自學后,組織反饋,并通過討論使學生弄清以下問題:什么是角?角由哪幾部分組成?角用怎樣的符號來表示?

        提問:你能畫一個角,并標出角各部分的名稱嗎?自己試一試。

        學生活動后,師生共同評價。

        [評析:由經過一點可以畫無數條射線巧妙地引入角,形象地突出了角的兩條邊是射線這一關鍵,使學生對角的認識在原有的基礎上得到了提升。]

        六、 練習拓展在辨析中提升

        1. 完成想想做做第3題。

        提問:圖中有幾條射線,組成了幾個角?它們各是什么角?

        引導學生有序觀察、思考,明確銳角比直角小,鈍角比直角大。

        七、 回顧反思在生活中延伸

        總結:通過今天的學習活動,你有什么收獲?

        延伸:在我們的生活中藏著很多數學知識。我們今天學習的內容在生活中也有很多應用,同學們課后可以繼續(xù)找一找,看一看,并將你的發(fā)現與其他同學分享。

      【小學數學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數學教案03-22

      小學數學教案11-06

      小學數學教案【精選】07-24

      [經典]小學數學教案07-27

      小學數學教案11-11

      小學數學教案(精選)08-25

      小學數學教案【經典】08-02

      小學數學教案[精選]08-12

      小學數學教案(經典)08-29

      (精選)小學數學教案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