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中班教案范文錦集十篇
作為一名優(yōu)秀的教育工作者,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動的開展。那么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中班教案10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中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 理解繪本《誰在廁所里》的主要內容。
2. 嘗試用語言和動作等方式表達小動物在廁所里的有趣表現。
3.懂得從小要講衛(wèi)生、飯前便后要洗手的道理。
4.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5.理解繪本內容,豐富相關詞匯。。
活動準備:
1. 白板課件、背景音樂。
2. 操作圖人手一份,問號貼紙人手一張。游泳圈一個。
活動過程:
(一)情景導入。
1.播放進場音樂,去動物園玩。
2.觀察圖片
。ǘ┘w閱讀,初步了解繪本內容。
1.觀察圖片(二)。
仔細看看,發(fā)生什么事情?
誰在廁所里呢?它在廁所里干什么需要這么長時間。
2.集體閱讀圖片(三)或(四)。
幼兒隨意猜測。
教師示范猜測。
小結語:到底誰在廁所里?它在廁所里干什么?請到后面的.書袋里找找你覺得最有可能的答案。
。ㄈ┕查喞L本,猜測聯(lián)想。
1.幼兒自主了解內容,教師巡回指導。
2.幼兒講述圖片內容。
。ㄋ模┩暾蕾p,鞏固提高。
1.投票。
2.揭示答案。
3.完整閱讀繪本。
(五)結束活動,養(yǎng)成教育。
活動延伸:
將圖書投放到語言區(qū)供幼兒合作閱讀。
活動反思:
繪本教學,一種全新的課型,它給孩子們的不是壓力,只有興趣,孩子們愿意去思考下一步的故事情節(jié),推測主人公的命運,樂意與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學會了探索,激發(fā)起他們閱讀欲望。開闊了思維方式。在不知不覺間口語表達能力得到了提高。在活動中也讓幼兒懂得從小要講衛(wèi)生、飯前便后要洗手的道理。
小百科:廁所泛指由人類建造專供人類(或其他特指生物,如家畜)進行生理排泄和放置(處理)排泄物的地方。 人類使用的廁所大多有男廁女廁之分,不過隨著科技的發(fā)展,男女共用的廁所,也問世了。
中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學習用簡單的語言描述動物的主要特征。
2.能聽懂并理解簡單的游戲規(guī)則,激勵幼兒積極動腦參與。
3.體驗聽說游戲的樂趣。
活動準備:
1、動物城堡圖片一幅,警察帽兩頂,各種動物小圖片放在幼兒椅子下。
2、學會唱“如果感到幸福你就拍拍手”。
活動過程:
一、設置游戲情景。
1、(出示圖片)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幅城堡圖。
2、提問:你們知道這是一座什么城堡嗎?城堡門前有些誰?他們是干什么的?你們想進城和小動物們一起玩游戲嗎?怎樣才能進城呢?“這里有一個小小的規(guī)則!
二、介紹游戲規(guī)則。
老師介紹進城方法:想要進城必須將自己扮成小動物,守城人喜歡猜謎語,他看到別人要進城就會念一首兒歌“城門開開,城門關關,想要進來,讓我猜猜!钡人钔旰,進城的.人必須將自己扮演的小動物的特征描述出來,描述的越詳細越準確,守城人就能猜出來,那么你就能被請進城,如果說的不好守城人猜不出,你就不能進城。明白了嗎?
提問:
。1)門衛(wèi)看到別人進城會念什么?(學兒歌)
。2)小動物怎樣才能進城?
你們會描述小動物的特征嗎?注意不能把答案說出來。(出示一動物圖)教師引導幼兒集體描述!斑@是誰呀?如果你是小貓,那么你怎樣描述才能讓別人猜出來呢?請你想一想,可以從小貓有什么本領、小貓的叫聲、他喜歡吃什么來描述。”
在你的椅子下也有動物圖片,請你拿出來看一看你是什么動物,然后想一想怎么描述。
三、引導幼兒游戲。
(搭好城門),老師先扮門衛(wèi)!敖酉聛砦覀円獊硗嫘游镞M城的游戲了,這是城門,我來做門衛(wèi)!币龑в變洪_始游戲。
請幼兒當守城人再次游戲。
四、組織幼兒自主游戲。
你們想不想一起來玩這個游戲?邊示范邊講解:幼兒手拉手圍成一個圓圈,教師找一個幼兒扮守城人,用雙手搭成一個城門,幼兒集體邊念兒歌邊依次鉆過城門,當念到最后一個字時,守城人雙手套住一幼兒,此幼兒來描述一個動物,守城人猜對后就讓他進城(回座位,將動物圖貼在頭上),搭出三個城門游戲。
游戲開始,當全體幼兒都進城后,師:“小動物們,你們來到動物城高興嗎?我們一起隨著音樂邊唱邊表演吧!
如果感到高興你就拍拍手(拍兩下)
如果感到高興就學小貓叫(叫兩聲)
如果感到高興就學小兔跳(跳來兩下)
中班教案 篇3
【活動目的】
1、提高數概念。
2、1——5數量對應學習。
【活動重點】了解1——5數量對應關系。
【活動難點】讓幼兒掌握1——5數量的對應。
【活動準備】插板、教師演示板、背景音樂、魔術袋(小玩具五個)
【活動過程】
一、 感官游戲:手指謠:《猴子蕩秋千》
5只猴子蕩秋千,嘲笑鱷魚被水淹,鱷魚來了,鱷魚來了,go go go
4只猴子蕩秋千,嘲笑鱷魚被水淹,鱷魚來了,鱷魚來了,go go go
3只猴子蕩秋千,嘲笑鱷魚被水淹,鱷魚來了,鱷魚來了,go go go
2只猴子蕩秋千,嘲笑鱷魚被水淹,鱷魚來了,鱷魚來了,go go go
1只猴子蕩秋千,嘲笑鱷魚被水淹,鱷魚來了,鱷魚來了,go go go
二、 數學心智:
1、 輕音樂,取插板。
2、 森林里有一棵大樹。(取出一棵樹插在演示板上,幼兒插在插板上。)問小朋友幾棵樹啊?(1棵)取出數字1
3、 大樹結了兩個蘋果,熟透了,落下了,請小朋友取出兩個蘋果放在樹下。問:落下來幾個蘋果?(2個)取出數字2
4、 大樹下長出三個又大又紅的蘿卜,請小朋友插在插板上。問:長了幾個紅蘿卜?(3個)取出數字3
5、 熟透的`蘋果和紅蘿卜可香了,引來了四只白蝴蝶,問:小朋友引來了幾只白蝴蝶?(4只)取出數字4
6、 聞著蘋果和紅蘿卜的香味又來了5只蹦蹦跳跳的小白兔,請小朋友插在插板上。問:來了幾只蹦蹦跳跳的小白兔?(5只)取出數字5
7、 老師總結數量對應關系:
a、1棵樹用數字1表示。問:1棵樹用幾表示?
b、兩個蘋果用數字2表示。問:兩個蘋果用數字幾表示?
c、3個蘿卜用3表示。問:3個蘿卜用幾表示?
d、4只蝴蝶用4表示。問:4只蝴蝶用幾表示?
e、5只蹦蹦跳跳的小白兔用5表示。問:5只蹦蹦跳跳的小白兔用幾表示?
8、 依次收取插板上的小棋子。
三、 手眼協(xié)調:
請小朋友取出數字棋子1、2、3、4、5和老師一起做游戲,老師每次從魔術袋里變出幾個小玩具,幼兒則相應舉幾,游戲反復進行。
送插板回家,結束課堂。
中班教案 篇4
設計背景:幼兒園的周末活動,是多年的傳統(tǒng)教學活動項目之一,是每個幼兒喜歡的場所,每周末全園的老師和幼兒歡聚一堂,以班級為單位展示平時學習內容,游戲、歌曲、舞蹈、故事、詩歌都行,有時老師和家長也同時參加表演,但不要求刻意花精力為表演而表演,時間不能太長或太短,本班幼兒年齡4歲左右,人數較多,參與內容少感覺單調,內容多繁瑣占時間,根據本班幼兒年齡特點和平時學習活動內容,以及表演要關注每位幼兒參加的要求,我為本班設計主題活動:豐收果實不能丟。
活動內容:
1 詩歌《 春來了 》
2 律動和節(jié)奏樂《加油干》
3 古詩 《 憫農》
4 歌表演《拾豆豆》
活動目標:
1 教育幼兒珍惜勞動成果,愛惜糧食。
2 感受勞動的情景和農作物生長過程。
3 模仿種地的動作,體驗游戲的樂趣。
活動準備:
1 道具有 兜兜、草帽、鋤頭、籃子、鐮刀、扁擔、小顆粒圓球(代替豆豆)、音樂《加油干》《拾豆豆》
2 平時學習過的`詩歌《春來了》、《憫農》、律動《加油干》
3 打擊樂器若干。
活動過程:
1《春來了》 一幼兒單獨上臺持話筒朗誦詩歌:一粒小種子,睡在泥土里,春風吹吹它,春雨吻吻它,太陽公公叫醒它,春來了,春來了,種子種子快發(fā)芽,種子睜開眼,伸出綠芽芽。后臺一排幼兒隨詩歌內容做動作,扮演種子發(fā)芽了。
2 《加油干》 后排的扮演種子的幼兒拿起身前的打擊樂,隨音樂節(jié)奏按老師的要求敲擊。前臺幼兒四人一組隨樂段出場,做相應的動作后下場,第一樂段 用鋤頭挖地,第二樂段 提籃子播種,第三樂段 拿鐮刀 割麥,第四樂段 扛扁擔挑筐,每一個樂段的前奏有一個場內相應背景音,(挖地咯,播種咯,割麥子咯,豐收咯)以提示幼兒出場和進場。
3 單個幼兒背誦《憫農》,并解說這是幼兒園老師教我們的古詩,她要我們懂得愛惜糧食。其他幼兒這時紛紛上臺站好隊形,為下一歌表演做準備。
4 全體幼兒表演《拾豆豆》,按樂段有整體的,有一對一手拉手的,根據歌詞內容變換動作,最后一個樂段由老師把“豆豆”拋在場地上,要求每個幼兒最少拾到兩個豆豆或以上,最后幼兒手持豆豆或揣在兜兜里亮相,深化主題豐收果實不能丟,顆粒要歸倉。
5 隨結尾樂曲聲中,幼兒手舉豆豆一個接一個一字隊形退場。
活動反思:
1 每個內容圍繞主題豐收果實不能丟而展開,詩歌、律動、節(jié)奏樂,歌表演串聯(lián)一起,一氣合成,活動形式不重復,內容不跑題,中心思想明確,時間不太長,幼兒也感興趣,效果較好。
2 關注全體幼兒,留心觀察幼兒個性特點,發(fā)揮其長處,分角色進行表演,每個人都有展示的平臺。
3 老師要留心收集平時活動的點滴素材,用心編織,薄積厚發(fā),我們的活動會更加豐富多采。
中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理解故事內容,學習保護牙齒的方法;
能把自己心中的想法大膽的表述出來。
能復述故事的大概內容
活動過程:
1,導入過程:由音樂《兩只老虎》導入。提升幼兒興趣,吸引幼兒注意力,再引出主題----《老虎笨笨》
兩只老虎,兩只老虎。
跑的快,跑的快。
一只沒有眼睛,
一只沒有耳朵,
真奇怪,真奇怪。
師:小朋友們,這兩只老虎奇怪不奇怪呀?
幼兒:奇怪。
師:那你們認為老虎應該是什么樣的?
幼兒:討論(老虎張大嘴巴,很兇!……牙……)
師:有一只老虎叫笨笨,它一顆牙齒都沒有,是不是更奇怪呢?
幼兒:是……討論……
師:小朋友想不想知道這只老虎的牙齒為什么沒有了?
好,大家聽一聽,看一看發(fā)生了什么事?
2,看情境表演,理解故事內容。
——教師利用教具生動表演
——沒有牙齒的大老虎
大老虎的牙齒真厲害。大家都害怕老虎,只有狐貍說:“我不怕,我還能把老虎的牙齒全拔掉呢!
誰也不相信,都說狐貍吹牛。狐貍真的去找老虎了。他帶了一大包禮物:“啊,尊敬的大王,我給你帶來了世界上最好吃的東西——糖。”糖是什么?老虎從來沒有嘗過,他吃了一粒奶油糖,啊哈,好吃極了。
狐貍就常常送糖來。老虎吃了一粒又一粒,連睡覺的時候,糖也含在嘴里。大老虎的好朋友獅子勸他說:“糖吃的太多又不刷牙,牙齒會被蛀掉的.!贝罄匣⒄⒀溃倎砹耍骸鞍,你把牙齒上的糖全刷掉了,多可惜呀!别捵斓睦匣⒙犃撕偟脑,不刷牙了。
過了些時候,半夜里,老虎牙痛了,痛得他捂住臉哇哇地叫……
老虎忙去找牙科醫(yī)生馬大夫:“快,快把我的牙拔了吧!”馬大夫一聽要給老虎拔牙,嚇得門也不敢開了。
老虎又去找牛大夫,牛大夫忙說:“我,我不拔你的牙……”驢大夫更不敢拔老虎牙了。老虎的臉腫起來了,痛得他直叫喊:“誰把我的牙拔掉,我讓他做大王!
這時候,狐貍穿了白大衣來了:“我來拔吧!崩匣⒅x了又謝。
——提問:“老虎為什么牙齒會疼?”
“如果老虎堅持早晚刷牙會怎樣?”
3,鼓勵幼兒自由交流想法。
——啟發(fā)幼兒想出各種保護牙齒的方法
——早晚刷牙;吃完飯后要漱口;定期到醫(yī)院牙科檢查;不要吃
太多的糖果;睡覺前一定要保持口腔清潔。
4,放光碟,小朋友一起做“刷牙”律動。通過參與活動體驗樂趣。
——鼓勵幼兒跟著音樂做刷牙動作。
——活動自然結束。
中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了解一些關于國慶節(jié)的相關知識。
2、萌發(fā)幼兒的愛國情感,對幼兒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3、知道各種形式的國慶慶;顒印
活動準備:
1、人們歡度國慶節(jié)的圖片以及祖國一些變化的圖片。(網上下載)
2、大國旗一面,小國旗32面。
3、影片一張。
4、磁帶,錄音機。
活動過程:
1、老師出示一面國旗,問小朋友:“你們知道老師手上拿了一面什么嗎?”讓幼兒觀察紅旗的外型特征及知道紅旗的全稱是五星紅旗。并告訴小朋友們?yōu)槭裁催@面紅旗叫做五星紅旗。
2、和小朋友討論一下在什么地方看到過國旗,例如電視上,幼兒園的操場上等等。之后,告訴小朋友,老師在一個特殊的地方還看到過五星紅旗,利用多媒體展示奧運會上的圖片,例如劉翔披國旗,五星紅旗在體育場上飄揚的.圖片,等等。
3、提問:“小朋友,再過兩天就是10月1號了,你們知道10月1號是什么節(jié)日嗎?”讓小朋友知道是祖國的生日,又叫國慶節(jié),并且了解到了這一天人們要為我們的祖國過生日。
4、讓幼兒知道一些人們歡度國慶的形式,放些人們歡度國慶時的圖片。看看人們在為祖國過生日的時候臉上洋溢著開心的笑容。
5、告訴小朋友以前的人們可沒有這么好的生活,引出影片,這部影片關于改革開放到祖國現在的一些翻天覆地的變化。
6、幼兒觀看影片,老師在一旁進行適當的講解。
7、觀影之后,問小朋友在影片中看到了什么。坷纾浩婆f的房子等等。之后老師展出一系列圖片,是以前的祖國和現在的祖國相對比的一些圖片。
8、和幼兒討論一下,你們想用什么方式來給我們的祖國過生日呢?
9、告訴小朋友今天我們一起在幼兒園給祖國過生日,為祖國唱一首歌。老師給每位幼兒手上發(fā)一面小國旗,在唱歌之前說一聲“祝祖國生日快樂”。
10、和幼兒一起揮動手上的國旗,一起唱歌。
11、請小朋友放假回去之后,讓爸爸媽媽帶他們去看看別的地方的人們是怎么歡度國慶的,并且用照相機拍下來。然后放假回來和我們一起分享。
12、活動結束。
中班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通過故事情節(jié),幫助幼兒感受理解音樂三段體的變化過程。
2、初步學習合拍地做胖鴨走、瘦鴨走以及做運動的動作。
3、能根據音樂的節(jié)奏及樂句變化創(chuàng)編健身動作及圖譜
4、感受音樂活動帶來的快樂,知道肥胖會給人的活動帶來不方便,我們應提倡合理飲食,運動健身。
活動準備:
音樂《瑞典狂想曲》片段(前半段)、圖片(胖鴨、瘦鴨)、小圖譜紙人手一份,繪畫筆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出示胖鴨圖,幼兒觀察講述。師:嘎嘎嘎,誰來了?他長得怎樣?(胖胖的)你是從哪里看出來的?(用動作表示大肚子)
評:肥胖唐老鴨滑稽、幽默的形象能一下子吸引幼兒的注意力,激發(fā)幼兒大膽夸張地用動作表現這一形象。
二、基礎部分——故事激趣,引入課題
1、探索A段動作
故事:自從唐老鴨住進迪斯尼樂園以后,它就開始懶惰了。他每天就知道吃,又不做運動,結果就越來越胖,肚子也越來越大,你們聽,它來了!
集體聽音樂探索表現胖唐老鴨的動作:慢慢走,慢慢走。(要求表現出唐老鴨搖搖擺擺,笨重的樣子。)節(jié)奏為:X X |X X|
2、探索B段動作——傾聽B段音樂
a、師:唐老鴨胖得連路都走不動了,它心里可著急了,怎么辦呢?(運動)那它會做哪些運動呢?
b、幼兒創(chuàng)意繪畫圖譜,探索多種運動的動作。要求幼兒能將唐老鴨可能產取的運動方式用圖譜的形式記錄下來,同時欣賞音樂,結合音樂的節(jié)奏,把這種運動進行了幾次也用簡單的圖譜進行記錄表現。
c、師:你的唐老鴨在做什么運動?他是怎樣運動的?要求幼兒根據自己繪畫的圖譜單獨表現(根據音樂的節(jié)奏)
d、選擇幾幅有創(chuàng)意的圖譜進行集體表演。(強調跟著音樂的節(jié)奏變化)
評:這是本次活動的重點和難點,怎樣把幼兒的生活經驗通過圖譜的方式,結合音樂的節(jié)奏變化進行表現,要求教師必須能用非常簡短、清晰的語言進行引導,教師在這一環(huán)節(jié)所運用的教育技巧表現嫻熟,特別是在幼兒第一次圖譜繪畫不是很成功的情況下,用簡短的話語就把幼兒的困惑給化解了,讓幼兒在創(chuàng)編和聆聽的結合點上有機整合,創(chuàng)作出了各具個性和新意的作品,這是非常值得大家借鑒的。
3、探索C段動作——出示瘦鴨圖,激發(fā)幼兒興趣。
1、師:唐老鴨經過了運動鍛煉以后,它的肚子就慢慢的小了下去。你們看,現在的唐老鴨變得怎么樣了?走起路來會怎么樣?幼兒探索表現減肥后唐老鴨的動作(又輕又快)快快走,快快走。節(jié)奏為:XX XX| XX XX|
2、減肥后的唐老鴨參加了“動物運動會―百米賽跑”,你們猜,他得了第幾名呢?(冠軍)鼓勵幼兒能用快速的奔跑動作和得冠后的激動表情表現樂曲的結尾。
評:戲劇性的故事情節(jié)和以螺旋型上升式的旋律結構正好相得益彰,滿足了幼兒情緒上逐漸高漲的表現要求,音樂的高潮和幼兒情緒的高潮有機整合,讓幼兒在表現音樂形象的同時,在心理上獲得極大的宣泄和滿足。
三、結束部分。
1、完整表演。(根據幼兒設計的不同情節(jié)進行2次以上不同表演)
2、提示:通過這個故事,你懂得了什么?在平時的生活中,我們該怎么做?
延伸活動:
1、生活中注意合理飲食,加強鍛煉。
2、在表演區(qū)提供豐富材料,讓幼兒在表演區(qū)進行裝飾,并表演。
評:音樂這種借助旋律來詮釋意境的藝術方式,必須通過靜靜地欣賞才能感受它所具有的獨特魅力,但對于中班的幼兒來說,這一要求具有一定的難度,但是執(zhí)教者通過一個有趣的故事情節(jié)將原本比較難以表達的意境表現了出來,且那么自然和諧,聽來讓人感覺仿佛音樂敘述的原本就是這樣一個有趣的故事,讓幼兒在趣味性和游戲性濃郁的環(huán)境中,既享受了音樂活動的樂趣,又在不知不覺中提高了音樂欣賞能力和表現能力。
認識各種各樣的飛機
。刍顒幽繕耍
1、認識各種飛機的外形與功能
2、知道飛機是天空中的交通工具
3、發(fā)展幼兒的觀察能力
[活動準備]課件 飛機模型 紙
。刍顒舆^程]
1、猜謎語:似鳥不是鳥,能在天空飛,載人又載物,來往全世界。(飛機)
2、出示飛機模型:
讓孩子們觀察飛機都有哪幾部分組成:機頭-機身-機翼-機尾
請孩子們說說飛機的用途:能坐人,能郵信件,能運貨物等
3、提問:你都見過什么樣的飛機
4、請孩子模仿飛機飛行時的模樣。
5、請小朋友說一說飛機在那里飛。(飛機是空中的交通工具)
6、課件教學:(認識各種飛機的功能)
大型客機:專為運送旅客所用。
戰(zhàn)斗機:是軍事作戰(zhàn)的專用飛機,它有武器和導彈裝置,是空中阻擊敵人的有力武器。
直升飛機:適合用來營救或應付各種緊急情況,它可以在人們遇到危險時懸停在空中,營救受難的人們。直升飛機不需要專門的飛機場,可以在任何地方停降。
救護飛機:它備有擔架、氧氣和急救設備,住得離醫(yī)院很遠的人們,需要急救,就要使用這種飛機。
運貨飛機:一般運載急件和易腐物品。這樣做使不生產鮮魚、鮮蟹、鮮蝦的地區(qū)的人們也能及時吃到鮮貨。也可使人們很快收到急需的郵件和物品。
農用飛機:它裝有噴射裝置,在有病蟲害的農作物上空低空飛行,噴灑殺蟲劑,殺死害蟲。
7、認識飛機的駕駛艙
8、請老師與孩子一起折一架小飛機,拿著自己折的飛機到戶外模擬飛機飛行和升降。
幼兒園中班體育活動:豐收樂
幼兒園中班體育活動:豐收樂
活動目標
1、學習走、跑、跳,發(fā)展動作的敏捷性和協(xié)調性。
2、通過花樣玩法,培養(yǎng)發(fā)散性思維。
3、體驗游戲的愉快和幫助他人的快樂心情。
活動準備
1、稻草16把、草墩18個、草繩18條、草球20個、稻谷10袋(有大有小)。
2、麻雀頭飾2個、老鼠頭飾2個、望遠鏡1個。
活動過程
1、開始部分
(1)聽音樂踏步入場。
(2)做稻草操:上肢運動、下肢運動(兩個幼兒拿稻草一起做)、屈伸運動、抬腿運動、腹背運動(兩個幼兒拿稻草一起做)、兩個幼兒一起做繞手運動。
2、基本部分
(1)花樣玩稻草制品。請小朋友想一想,稻草制品可以怎么玩,有多少種玩法?(可用單、雙腳跳;跨跳、側跳、走小路、扔草球、繞過草把)鼓勵幼兒想出不同的玩法。
(2)請玩得好的幼兒演示。
(3)請幼兒說出自己想用來玩游戲的方法。
(4)游戲:豐收樂。
A 老師交代去郊游的要求:請小朋友跨跳過泥地踩在草墩上。走過小路去看看農民伯伯的田野豐收了沒有。幼兒聽音樂一個跟一個做跨跳和走的動作(如圖一),要求幼兒從一個草墩跨跳到另一個草墩上,走小路(草繩)時不能出界,若出界要重新走。
B 增添要求,提高幼兒跳的興趣。師:這一塊稻田豐收了,我們到其他的稻田看看。幼兒聽音樂一個跟一個雙腳跳過小溝(草繩),再跳到草墩上。要求幼兒雙腳跳時不能踩到草繩,雙腳跳到草墩上不能掉下來。(如圖二)
C 提高幼兒奔跑的速度。師:小朋友聽有什么聲音?(請幼兒用望遠鏡觀望)不好了,是麻雀和老鼠在偷吃糧食。那怎么辦好呢?(請幼兒自由說出對付麻雀和老鼠的辦法)幼兒聽音樂跳過草墩和草繩,拿起草球扔麻雀,拿起草繩找老鼠,找到老鼠后追打。(如圖三)
D 小朋友送稻草和稻谷回家。師:小朋友真能干,幫助農民伯伯趕走了麻雀和老鼠,F在我們幫農民伯伯把稻谷和稻草送回家。小朋友抬著稻谷或挑著稻草走過小路、跨過草墩(草墩的高度增加至三個),高高興興回家。
3、放松活動
(1)把挑回來的稻草堆成一間草房子,里面放稻谷。
(2)聽音樂做放松動作《按摩操》。
健體《地道排雷站》
幼兒園中班教案
活動目標
1.復習側面鉆、手腳著地爬行等動作,提高動作技能。
2.培養(yǎng)幼兒對體育活動的興趣。
活動準備
1.音樂:《拉德茨基進行曲》
2.錄音機,山洞(小椅子擺成),小墊子(鋪成小路),紙球(地雷區(qū))
活動過程
一、導入
1.幼兒隨音樂作模仿動作(烏龜爬,小兔跳等),根據時間情況決定
做幾遍。
2.組織幼兒到老師身邊:小朋友,前面發(fā)現了一個雷區(qū),小動物們想
請我們幫忙把雷區(qū)排掉,你們干不干?
二、展開
1.教師用簡練的語言交代游戲玩法:
在進入雷區(qū)前,首先要鉆過山洞,爬過山溝,然后用雙腳夾住紙球(地雷)跳到投擲線前,用雙腳把“雷”投出去,跑回。
2.幼兒用自己的鉆爬方式游戲一邊。
師:小朋友可以用自己最快的'方式鉆、爬到雷區(qū),用雙腳把雷投出去。
3.請幾個動作發(fā)展較好的幼兒示范一下,教師發(fā)現和及時糾正出現的
問題。
4.幼兒集體游戲,提醒幼兒:不同身體素質的幼兒可選擇距離不同的
投擲線將“地雷”擲出,讓不同的幼兒得到不同程度的發(fā)展。
根據幼兒身體狀況確定玩游戲次數,及時糾正不正確的動作。
三、結束
1.給幼兒提供機會,讓他們充分利用,椅子,墊子,紙球進行創(chuàng)編游
戲,教師及時給與指導和鼓勵。
2.收拾活動器械。
中班健康領域:安全用藥
【設計意圖】中班的幼兒隨著年齡的增長對周圍事物充滿了好奇急于想去探索與體驗,卻往往忽視了自身的安全。春天的到來,天氣一會熱,一會冷,很多小朋友感冒生病時會把藥帶到幼兒園讓老師給他吃,有些幼兒看見看看我們的小藥箱里放著五顏六色形態(tài)不一的藥品,覺得別人吃藥很好玩,回家叫媽媽也往幼兒園給他帶藥,針對這一情況,我覺得有必要讓幼兒了解一些藥品的常識和吃藥的安全,幫助幼兒建立正確的安全觀念,提高幼兒自我安全保護意識。所以我設計了此次安全活動——《安全用藥》。
【活動目標】
1、懂得生病時要根據醫(yī)生的診斷服藥,不可以亂吃藥。
2、通過在小醫(yī)院的情境中互相討論,積累生活經驗,增強自我保護意識。
【活動準備】
收集一些常見的藥品:創(chuàng)口貼、含片、板藍根、感冒藥、退燒藥、眼藥水等。白大褂、聽診器。
【活動過程】
1、通過故事導入,引起幼兒的興趣。
“大森林里的小松鼠生病了肚子疼的厲害,于是它到森林小醫(yī)院想找象醫(yī)生看一看,可是象醫(yī)生去給小鹿輸液了沒在家,請小猴子給它看門,小猴子看著小松鼠難受的樣子,便從藥柜里拿了一盒藥說上次我感冒時象醫(yī)生就是給我吃這樣的藥,病就好了,現在,你把這個藥吃下去,肚子就會舒服的。
提問:(1)小松鼠能吃這種藥嗎?為什么?
幼:不能,因為吃藥必須讓大人看著。
幼:因為小猴子是感冒,小松鼠是肚子不舒服
幼:吃下去會中毒的。
。2)你自己在家生病了能隨便找藥吃嗎,應該怎么做?
幼:不能,打電話給爸爸媽媽。
幼:叫自己認識的鄰居帶著去醫(yī)院。
幼:打 120。
小結:藥物種類很多,每一種藥都有不同的用法來治療一個病。
2、認識幾種常見的藥品,并能對癥下藥。
出示紅藥水、創(chuàng)口貼:這個紅紅的水有什么用?這個膠布又有什么用呢?( 磕破皮擦的,貼傷口的。)
出示眼藥水:這個小小的瓶子里裝的是什么呀?有什么用?(眼睛不舒服時點的眼藥水)
3、幼兒共同討論生病吃藥時要注意些什么?
。1)要聽醫(yī)生的話。
。2)吃藥時要有大人幫助,小朋友不能自己拿藥、自己吃藥。
小結:不同的病會有不同的治療方法,如果生病亂吃藥,病會越來越嚴重,如果沒病吃藥,反而要生病。最好的方法是對癥下藥,生什么病吃什么藥。要是不知道生的什么病,應該到醫(yī)院找醫(yī)生看。
4、觀看圖片,幫助幼兒豐富有觀的經驗。
教師出示關于藥品的是非圖片,幼兒以舉手表示“對”“錯”
如:咳嗽應該吃退燒藥。眼藥水可以解除疲勞。只要生病都可以吃感冒藥。
5、情景表演《小醫(yī)院》
現在一起到我們班“愛心小醫(yī)院”請小朋友們分別來當醫(yī)生和病人,看小醫(yī)生開的藥對不對,看誰能當個合格的小醫(yī)生。
【活動反思】
幼兒生活在家庭、幼兒園和社會的環(huán)境之中,意外事故的發(fā)生常常是不可避免的,《安全用藥》這個活動結束后,我覺得我們中班的孩子對生病時該怎么辦,他們的腦子里都是很清楚的,孩子們都會說,要吃藥,看醫(yī)生,打針,打點滴等。但生病時藥怎樣吃才安全,這個意識還是不強。所以,通過這個活動,我覺得在以后的有關于安全主題的活動中,或者在平常的談話中,應該讓孩子們懂得一些基本的安全知識,以此來提高幼兒判斷事物的能力。這樣能更好地增強他們自我保護的意識,對已有經驗可以更加豐富。
幼兒園中班健康活動:當鼻子出血了
幼兒園中班健康活動:當鼻子出血了
活動目標:
1、在鼻子出血時,會用正確的方法自我救護或幫助他人。
2、通過討論,知道鼻子的作用,了解保護鼻子的方法。
3、遇到問題時,能不慌亂和害怕。
活動準備:
1、裝有醋、大蒜、花露水、酒的小瓶子各一個。
2、關于鼻子的課件。
活動過程:
1、教師念謎語:“左一孔,右一孔,是香是臭它最懂!
讓幼兒猜一猜是我們身上的什么器官?
2、小實驗:介紹鼻子的用處。
。1) 組織幼兒討論:鼻子有什么用處?
。2)聞氣味小實驗:
出示幾個小瓶子,讓幼兒聞一聞,引導幼兒說出鼻子能聞氣味。
。3)呼吸小實驗:
請幼兒緊閉嘴巴,并用手捏住自己的鼻子。
提問:這樣有什么感覺?
。ㄒ龑в變赫f出很悶,很難受,氣喘不過來,知道鼻子是呼吸的通道。)
3、了解鼻子出血的急救方法。
。1)出示鼻子的課件,讓幼兒重點觀察剖面圖,告訴幼兒在我們的鼻子里有許多毛細血管,如果經常摳鼻子或撞到鼻子,鼻子就很容易出血。
。2)討論:鼻子出血了怎么辦?先讓幼兒結合自己的經驗說說鼻子出血時自己或別人是怎么做的?
。3)請受了傷的孩子談談自己的感受
。4)教師小結:如果鼻子出血了,或者看見別人鼻子出血了,不要慌張和緊張,要用手捏住鼻子的上方,同時馬上告訴老師或成人,請他們幫助你用藥棉填塞鼻孔,同時還可以用冷毛巾敷。
4、討論:保護鼻子的方法。
。1)引導幼兒討論:怎樣保護我們的鼻子。
。2)教師小結:小朋友要學會正確檫鼻涕的方法;平時不挖鼻孔,游戲時注意保護自己,不讓自己的鼻子撞到人或東西;不往鼻子里塞東西;多吃蔬菜,加強鍛煉,增強體質。
活動分析:
幼兒期的孩子活潑好動,對任何事都充滿了好奇心。什么都想看一看、摸一摸。但3--6歲的幼兒正是身心發(fā)育的階段,缺乏一些必要生活經驗,自我保護的意識較差,常常不能預見自己的行為會產生什么樣的后果。不知道什么事情能做,什么事情不能做,有時偏偏喜歡做一些危險的嘗試,為此,教育孩子樹立安全意識十分有必要。
針對幼兒中鼻子易出血的現象,我們設計了“當鼻子出血了”的健康教學活動,目的在于讓幼兒學會保護鼻子,在鼻子出血時,遇到問題時,不慌亂、不害怕,會用正確的方法自我救護或幫助他人;顒又型ㄟ^形象的語言和生動的課件,讓幼兒了解摳鼻孔 、鼻子強烈碰撞引起鼻子出血的道理;而有趣的小實驗,使幼兒在輕松愉快中獲得知識,了解鼻子的用處;再如請受了傷的孩子談談自己的感受,當孩子們聽到同伴的痛苦經歷時,自然就會懂得不要輕易讓鼻子受傷。
可以說整個活動,幼兒是比較感興趣,真正地學有所獲!
中班健康活動:蔬菜寶寶我愛你
活動目標:
1、喜歡參與健康活動。
2、了解幾種常見蔬菜的營養(yǎng)價值。
3、能用自己的語言簡單講述蔬菜的基本特征。
活動準備:
1、胡蘿卜、芹菜、大蒜寶寶的手指偶。
2、西紅柿、茄子、土豆、黃瓜、芹菜、蘿卜、辣椒、青菜、包菜等蔬菜實物或圖片。
3、課件:《蔬菜寶寶我愛你》。
活動過程:
1、謎語導入。
。1)謎面1:像柿子,沒有蓋,又當水果,又當菜。(謎底:西紅柿)
謎面2:頭戴綠帽子,身穿紫袍子,小小芝麻子,裝滿一肚子。(謎底:茄子)
2、組織幼兒討論蔬菜的不同種類。
(1)教師:請大家想一想,紅色、綠色、紫色、黃色、白色的蔬菜各有哪些?
。2)幼兒自由講述。(教師根據幼兒講述出示相應圖片)
。3)教師:請小朋友把這些蔬菜寶寶送回家,想想能把哪幾種蔬菜送回一個家?
。4)利用各種蔬菜圖片,讓幼兒根據蔬菜顏色、種類等特征進行分類。(如把青菜、菠菜送回一個“家”,因為它們都是綠色;把土豆、蘿卜送回一個“家’,因為它們都是長在土里)
3、結合課件,引導幼兒了解蔬菜的營養(yǎng)價值。
。1)教師:你們喜歡吃哪些蔬菜?為什么?
。2)幼兒自由講述,表達自己的想法。
(3)教師:我們聽聽蔬菜寶寶是怎么說的。
4、教師組織幼兒欣賞手偶表演。
。1)胡蘿卜寶寶:我長得紅紅的,身體里有豐富的維生素A,小朋友吃了我,眼睛很明亮。
大蒜寶寶:我的本領可真大,小朋友和我做朋友,我可以幫你殺細菌,保護你身體健康。
芹菜寶寶:我長得綠綠的,身體里有各種維生素和膳食纖維,小朋友吃了,可以大便順暢。
活動延伸:
幼兒自制蔬菜沙拉、涼拌西紅柿或涼拌黃瓜。
中班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讓幼兒認識各種電動玩具及其共同的特征。
2、發(fā)展幼兒的好奇心和探索玩具的興趣。
3、使幼兒知道電池在電動玩具中的作用以及正確使用電池的方法。
【活動準備】
幼兒人手一個電動玩具。
【活動進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引起興趣。
1、師:“小朋友,今天貓頭鷹博士邀請我們去它的電動城玩,想去嗎?那我們就出發(fā)吧!”
2、帶幼兒參觀后,出示貓頭鷹:“小朋友,你們好,歡迎你們到我的電動城來玩,剛才的玩具都看到了嗎?現在請你選一件自己喜歡的玩一玩,不過,玩過以后,要來告訴我,你玩的是什么?它會怎么樣?還有,玩得時候請你們愛護它們,好嗎?”
3、幼兒分散按意愿玩,教師巡回指導,提示幼兒進行觀察。
二、尋找電池。
1、請小朋友來說說,你玩的是什么?它會怎么樣?(請3-5名幼兒講)如“我玩的是××,它會亮(走、響、動……)。
2、小朋友們觀察得真仔細,發(fā)現玩具會亮、會響、會動,它們可真好玩。可它們?yōu)槭裁从械哪軇、有的能響?(幼兒互相發(fā)表自己的想法)
3、幼兒自由操作,尋找電池:請你們在玩具身上找找看,是誰供給它們電,使它們動的.?
提問:你發(fā)現了什么?(幼兒講述操作結果)
4、小朋友都認為電池能供電給玩具讓它們動,電池真的能供電嗎?我們來試試,如果把電池拿掉,看看它還會不會動了?(請一名幼兒上來邊操作邊講述,引導其他幼兒觀察)。
5、幼兒自由操作,取出電池試試。
提問:“你們把電池拿出來了,它怎么樣了?”
6、教師簡單小結:看來,真是電池起了作用,電池可以供電給玩具讓它們能動、能亮,電池的本領可真大啊!
三、學習正確安裝電池。
1、好,請小朋友說說電池長什么樣?(幼兒自由講述)
2、在平時還有哪些地方用到電池?(幼兒自由講述)如:收音機、遙控器、電子手表、照相機里……
3、教師小結。
4、請小朋友再給玩具裝上電池,讓它們能再動、再跑。(幼兒嘗試裝電池,教師巡回觀察,不作指導)
5、老師剛才看到小朋友都給玩具裝上了電池,可我卻發(fā)現有的小朋友的玩具能動,而有的小朋友的玩具卻沒有動,這是怎么回事呢?請ⅹⅹ小朋友來告訴大家,你是怎么裝的?(請一名幼兒上來邊操作邊講述,教師引導其他幼兒觀察)
6、請幼兒再次嘗試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7、教師小結:小朋友真能干,知道了電池是各種各樣的,可以用在很多地方,還學會了正確地裝電池,可你們要記得電池用完了以后一定要拿出來,不然會把電動玩具給弄壞的,記住了嗎?
四、結束活動。
貓頭鷹博士:“小朋友,你們玩得開心嗎?下次,我再邀請你們到我的電動城來玩,好嗎?再見!”
中班教案 篇9
教學目標:
1.學習本課的生字及詞語,書寫要規(guī)范。
2.了解種子發(fā)芽的過程,培養(yǎng)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感悟種子對美好、光明世界的向往之情。
教學準備:
《小雨沙沙》MTV歌曲、種子發(fā)芽過程影像、字卡。
課時安排: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歌曲導入,激發(fā)興趣
1.小朋友們好!這節(jié)課老師為大家?guī)砹艘皇缀寐牭母枨缎∮晟成场。讓我們一起來唱唱。(播放MTV,師生邊看邊唱:“小雨,小雨,沙沙沙,沙沙沙。種子,種子,在說話,在說話:我要發(fā)芽!我要長大……”)
2.啊,多好聽的歌曲呀!讓我們快快結識那粒可愛的種子吧!(師板書:一粒種子。生齊讀。)讀了課題,你想知道什么呢?
二、小組合作,讀文認字
1.讓我們打開課本,由小組長負責,初讀課文。要求:
(1)用鉛筆標出課文有幾個自然段;
。2)組長組織小組伙伴讀課文,互幫互學,認識生字,讀通課文。
2.小組合作讀文認字。師巡回指導。
3.匯報及檢測鞏固。 用手指表示本文共有幾個自然段?(9個)用“我當小老師”及“猜字”兩項活動檢測并鞏固認讀生字。
三、讀讀演演,品評提高
1.請小朋友輕聲讀課文,討論種子是怎樣看到外面的世界的?
生:小種子開始睡在泥土里。
種子挺啊,挺啊,挺出來啦!
2.畫一畫課文中種子挺了幾次才破土而出。說說你的感受。
生:小種子一共挺了4次才看到外面的世界。
它來到這個世界可真不容易。
3.指導讀“挺一挺”的句子。播放種子生長過程的課件,感悟到種子發(fā)芽需要的條件:泥土、適宜的溫度(暖暖的春天)、水分、松土……
4.這粒種子可喜歡咱們班的`小朋友啦!因為大家愛學習,愛讀書,又明白了種子發(fā)芽的知識。所以這粒種子邀請小朋友排演課本劇,好嗎?(自由組合,仔細看圖、讀文,排演課本劇。)
5.課本劇表演賽。(在表演品評中鞏固課文,明白種子發(fā)芽的經過及條件。體會到種子對美好、光明世界的向往之情。)
四、擴展想像
1.小種子看見了外面的世界,它最想說什么呢?
生:啊,外面的陽光可真溫暖,我會長得更大更快。
小蚯蚓,謝謝你對我的幫助,你永遠是我的好朋友。
原來我生活在這么美的環(huán)境里,有花,有草,有樹,有小鳥……
2.集體讀課文,再次感受小種子興奮的心情。
五、作業(yè)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老師出示生字卡片。誰能把字音讀準確?
1.借助生字表自己讀一讀。強調多音字“和”的讀音及常用組詞。
2.由學生領讀。
3.“開火車”讀。
二、寫字教學
1.自己通過查認字框、查字表、查字典等方法預習本課中需要寫的字。了解其音、形、義。
2.討論交流學習效果。
(1)朗讀交流字的讀音、組詞、結構、部首、筆順、筆畫。
。2)交流自己對某一個字的獨特認識。如:“喝”與“渴”。
生:需要水時口就很渴,所以“渴”字是“氵”部。喝水時要用口,所以“喝”字是“口”部。這兩個字的右邊一樣,左邊的部首不同。
“音”字的讀音是“yīn ”,注意不要讀成“yīng”。
“說”和“話”都是言字旁的字,但右邊的部分不一樣。
三、作業(yè)
書寫本課生字。師及時進行反饋評價。
板書設計:
一粒種子
醒 暖和 挺
喝 舒服 挺
聽 問 挺
聽 連忙 挺
光明的世界
中班教案 篇10
一、設計意圖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指出“為每個幼兒提供表現自己長處和獲得成功的機會,增強其自尊心和自信心,以及鼓勵他們通過多方面的努力解決問題,不輕易放棄克服困難的嘗試!薄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指出“幼兒社會領域的學習與發(fā)展過程是其社會性不斷完善并奠定健全人格基礎的過程。人際交往和社會適應是幼兒社會學習的主要內容,也是其社會性發(fā)展的基本途徑”!队龅嚼щy怎么辦》是中班社會活動,貼近幼兒生活,符合幼兒現實需要,是幼兒園社會領域教育的重要內容。中班幼兒缺少面對困難的勇氣,解決困難的能力尚不足,不少幼兒遇到困難不知所措。因此,我設計了本次活動,通過設置生活中的困難情境,讓幼兒在真實體驗中理解困難,解決困難,體驗戰(zhàn)勝困難的`勇氣和快樂,提高幼兒的社會適應能力,這種能力在一定意義上可以說是兒童的基本社會生存能力,在信息化時代的今天,這種能力就顯得更為重要,有利于幼兒的可持續(xù)發(fā)展。所以,此次活動既符合幼兒的現實需要,又利于其長遠發(fā)展。
二、活動目標
社會化是兒童學習與發(fā)展的中心任務之一,社會性領域的學習與發(fā)展,其實質在于促進兒童社會化,并在社會化的過程中逐漸形成良好的社會性與個性!吨改稀分兄赋觥肮膭钣變簢L試有一定難度的任務,并注意調整難度,讓他感受經過努力獲得的成就感!备鶕邪嘤變旱哪挲g特點、已有經驗及成長需求,我設計了如下目標:
1.懂得什么是困難,知道每個人在生活中都會遇到困難。(重點)
2.懂得克服困難有多種方法并嘗試用兩種或三種方法克服困難。(難點)
3.合作完成任務,體驗克服困難獲得成功的喜悅。
三、活動準備
為體現活動的游戲性趣味性和實踐性,并能夠高效完成活動目標,我在基于幼兒已有的走獨木橋經驗基礎上做了以下物質準備:
1、兩塊平衡木,一塊方形木塊。
2、任務卡四張。
四、教學方法
《新綱要》指出:“教師應作為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活動中應力求合作探究式的師生互動,努力讓幼兒在互動式、開放式、探究式的教育活動中,自主能動的創(chuàng)造性學習。根據幼兒“現有認知發(fā)展水平”和“活動本身特點”,我采用了“游戲法”、“情境體驗法”、討論法“談話法”等教學方法。
五、活動過程
第一環(huán)節(jié):情境導入,激發(fā)興趣。(3分鐘)
“小朋友們你們好,你們看前面有兩座獨木橋,請小朋友走過去找到空位子坐好!
這一環(huán)節(jié)采用游戲法,為幼兒創(chuàng)設過橋的情境,讓其充分體驗并激發(fā)學習興趣。
第二環(huán)節(jié):談過橋感受,初步了解困難。(4分鐘)
“老師看到有的小朋友走有障礙物的橋,有的走沒有障礙物的橋。請小朋友們來說一說你為什么選擇走這個橋呢?”
教師小結:“原來這座有障礙物的獨木橋不容易過去,會讓人害怕、擔心,這種害怕、擔心就是一種困難,但只要能夠克服害怕和擔心的心理,我們就能過有障礙物的橋了!
這一環(huán)節(jié)我采用談話法,引導幼兒分享自己的感受,初步了解什么是困難?(達成目標1)
第三環(huán)節(jié):交流討論,知道不同的解決困難的方法。(6分鐘)
教師播放困難情境圖片,引導幼兒觀察圖片中的小朋友遇到了什么困難?思考怎么解決,幼兒討論解決問題方法。
教師小結:“我們每個人都會遇到困難,但只要我們勇敢面對、動腦筋想辦法就一定能夠克服,比如詢問、求助、堅持等”。為解決難點做鋪墊。
第四環(huán)節(jié):完成任務,感受獲得成功的喜悅。(10分鐘)
看來大家都是不怕困難的小勇士,老師這里有四張任務卡,請小朋友五人一組來合作挑戰(zhàn)。任務要求:讀懂任務卡上的要求,按要求完成任務。
例如任務一:分豆豆:裝有綠豆紅豆黃豆的碗
三個空碗五個鑷子幼兒能夠讀懂要求并照做。
四項任務皆為難度不同的任務,以便幼兒意識到我們每個人都會遇到困難和不同程度的困難。
幼兒操作的過程中教師巡回指導,對操作有困難無法解決或合作中產生沖突的幼兒給予適當的指導,以幫助幼兒能夠合作完成任務。
第五環(huán)節(jié):師幼交流,經驗提升。(5分鐘)
幼兒交流分享,“你在這個過程中遇到了什么困難,你是怎么解決的”。
這一環(huán)節(jié),我采用討論法,引導幼兒感受從遇到困難到解決困難的過程,交流討論,并得到經驗的提升。
“原來我們每個人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但只要我們愿意想辦法勇敢面對就一定能夠克服它。遇到困難并不可怕,詢問、堅持、努力、分工合作、商量協(xié)調都能解決困難的好辦法!
(解決難點)
六、活動延伸
請幼兒進建構區(qū)體驗在拼搭的過程中遇到困難并解決困難的過程,并得到情感的提升。
【中班教案】相關文章:
經典中班教案中班教案02-23
教案中班教案02-23
中班教案03-04
中班教案03-04
中班教案03-04
中班教案03-04
中班教案03-04
中班教案03-05
中班教案03-05
中班教案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