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日韩在线免费观看,久久精品合集精品视频,每日更新在线观看AV_手机,这里是精品中文字幕

<mark id="47rz2"><center id="47rz2"><dd id="47rz2"></dd></center></mark>

    <legend id="47rz2"><u id="47rz2"><blockquote id="47rz2"></blockquote></u></legend>

      當前位置:好文網(wǎng)>實用文>教案>小學數(shù)學教案

      小學數(shù)學教案

      時間:2024-11-15 02:59:05 教案 我要投稿

      實用的小學數(shù)學教案范文錦集八篇

        作為一名教師,時常需要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zhì)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那么什么樣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學數(shù)學教案8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實用的小學數(shù)學教案范文錦集八篇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經(jīng)歷探索有余數(shù)除法計算方法的過程,掌握試商的方法,懂得余數(shù)要比除數(shù)小的道理,學會用豎式計算除數(shù)是一位數(shù)商也是一位數(shù)的有余數(shù)的除法。

        2.培養(yǎng)學生觀察、概括能力,使學生養(yǎng)成細心、認真的學習習慣。

        教學重、難點:

        有余數(shù)除法的試商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知

        1.參觀數(shù)學學校,提出分7個桃,每盤放3個,能放幾盤還剩幾個的問題。

        老師動畫演示分的結果,學生說答案并寫出算式。

        7/3=2(盤)1(個)

        2.提出分17個蘋果的問題,每盤放3個,能放幾盤還剩幾個的問題。

        老師動畫演示分的結果,學生說答案并寫出算式。

        17/3=5(盤)2(個)

        3.80個梨,每盤放3個,能放幾盤還剩幾個的問題,使學生感受具體操作過程太煩瑣,產(chǎn)生探索計算方法的需求。

        老師動畫演示分的過程,分到6盤時,問學生分完了沒有,從而使學生感知到用分的方法計算有余數(shù)除法很麻煩。

        4.板書課題:有余數(shù)除法的計算。

        二、以舊促新、探究新知

        1.教學例題。

       、呕氐嚼}:有7個桃,每盤放3個,放了( )盤,還剩( )個?

        ⑵提問:怎樣列算式?

        ⑶學生嘗試用豎式計算有余數(shù)的除法。

       、冉涣鞣答佅旅娴膯栴}:

       、 怎么想到商是2?

       、 豎式里的6、1怎么得來的?

       、 出示學生的錯誤寫法,讓學生改正。

       、 為什么不商1呢?如果商1,還剩幾個?行嗎?

        ⑸小結:今后計算有余數(shù)的除法,可以用豎式計算。在計算時關鍵要看被除數(shù)里最多有幾個這樣的除數(shù)。

        2.教學試一試。

        數(shù)學學校布置教室:老師有18個氣球,平均分給5個同學,每人分幾個,還剩幾個?

        讓學生說一說,你看到了什么?

       、旁鯓恿惺剑

       、朴脛倢W到的'試商方法獨立計算。學生嘗試計算。學生做完之后,互相交流。

       、钦故緦W生的豎式,相互評價,并交流如何試商。

        你是怎么想到商是5的?

        3.探索余數(shù)比除數(shù)小的規(guī)律。

       、疟容^例題和試一試中每道題里余數(shù)和除數(shù)的大小,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先找到每題中的商和余數(shù),讓學生說一說發(fā)現(xiàn)了什么?

        把余數(shù)和除數(shù)進行比較,你能用一句話說一說你的發(fā)現(xiàn)嗎?

       、茷槭裁从鄶(shù)要比除數(shù)?如果余數(shù)和除數(shù)相等或者余數(shù)比除數(shù)大了,說明了什么?

        學生小組交流后全班交流。使學生體會到,如果余數(shù)大,就還可以再分。

       、窃谝坏莱龜(shù)算式中,如果除數(shù)是4,余數(shù)有可能是幾?如果余數(shù)是4,除數(shù)可能是幾?

        小結:計算有余數(shù)除法,余數(shù)一定要比除數(shù)小。

        三、組織練習、實踐應用

        走進數(shù)學學校:完成想想做做第2、3題。

        學生先完成想想做做第2題。每組做兩題。

        學生做完之后,老師出示答案,學生核對,并說說是怎么想到商幾?

        比較上下兩行題目,發(fā)現(xiàn)有什么區(qū)別?

        出示想想做做第3題

        列出算式,并用豎式計算。

        四、全課總結、拓展延伸

        1、參觀數(shù)學學校的過程中,你有什么收獲?

        2、應用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數(shù)學學校有位小朋友叫林林,50個果凍平均分給9個好朋友,每個小朋友分6個。夠不夠?為什么?還差幾個?50個小朋友可以分幾個?還剩幾個?剩下的分給2個小弟弟,每人分幾個/。還剩幾個?學生口答

        播放阿凡提的故事

        25張牌,每次最多拿3張,最少拿1張。誰拿到最后一張為輸。

        讓學生回去思考這是為什么?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通過比一比的活動,掌握比較萬以內(nèi)數(shù)大小的方法,能夠用符號表示萬以內(nèi)數(shù)的大小。

        2.通過猜數(shù)游戲等活動,進一步發(fā)展數(shù)感。

        〖教材分析

        本節(jié)課的內(nèi)容是比較萬以內(nèi)數(shù)的大小。比較數(shù)的大小是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經(jīng)常遇到的問題,學生有一定的生活經(jīng)歷和大數(shù)的學習基礎,本節(jié)課力求把學生以往對萬以內(nèi)大數(shù)比較的分散的、不規(guī)范的感性認識上升到科學的、規(guī)范的理性認識,并在有趣的活動中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

        〖學校及學生狀況分析

        廣西柳州市文惠小學辦學條件較好,每間教室都配備多媒體教學設備。本班學生學習積極性、學習能力較好。在學習本課知識前學生已有一定的相關生活經(jīng)驗。

        〖課堂實錄

        教具準備:教學課件、小組活動卡片。

        (一)森林游戲――比大小

       。ɑ顒幽繕艘龑W生在有趣的游戲情境中探索、體驗比較萬以內(nèi)數(shù)的大小的方法,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1. 創(chuàng)設情境

        森林里的小動物們正在玩翻牌游戲,比一比誰翻開的卡片上的數(shù)大。你們看,小老虎和小狐貍玩得正高興呢!小動物邀請同學們來做他們的裁判員。(在多媒體課件營造的森林游戲情境下,學生情緒高漲,表示很愿意做游戲的裁判員。)

        2.提出問題

        (1)四位數(shù)與三位數(shù)的比較

        小老虎和小狐貍每人翻開了一張卡片(1084,982),先請同學們仔細觀察它們分別翻開的卡片,自己小聲地讀一讀這兩個數(shù),再想一想它們倆誰翻開的卡片上的數(shù)大。(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

        生1:小老虎翻開的卡片上的數(shù)大,因為982還沒有滿一千,而1084已經(jīng)超過了。

        師:你說得有道理,其他同學還有不同的想法嗎?

        生2:我也認為小老虎翻開的卡片上的數(shù)大,因為982只有三個數(shù)字,而1084有四個數(shù)字。

        師:你是說數(shù)字多的數(shù)一定比數(shù)字少的數(shù)大,對嗎?那你能舉出其他的例子嗎?

        生2:比如說,1350和350,1000和100,都是數(shù)字多的大。

        師:同學們同意他的想法嗎?如果不同意的話你能舉出例子嗎?

        生3:我不同意。

        (生3想了想,舉了2個不成立的例子,被同學們否定了,最后同學們都同意了生2的觀點。)

        師:剛才,同學們自己發(fā)現(xiàn)了比較數(shù)的大小的一條重要規(guī)律:數(shù)位多的數(shù)一定比數(shù)位少的數(shù)大。

        師:第一局比賽小老虎贏了,小狐貍輸了,你有什么話想對它說嗎?

        生1:小狐貍,別灰心,你還有機會呢!

        生2:小狐貍,我們?yōu)槟慵佑?

        (2)兩個四位數(shù)的比較

        第二局比賽開始:小老虎和小狐貍翻開的卡片分別為3756,4184。

        師:仔細觀察這兩個數(shù),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生1:這兩個數(shù)的數(shù)位一樣多了。

        師:你觀察得真仔細!剛才,我們已經(jīng)知道了四位數(shù)比三位數(shù)大,可這一次兩個數(shù)都是四位數(shù),它們到底誰大呢?請四人小組討論,然后請小組代表來匯報你們的結論。

        組1:4184大,因為4184是4千多了,而3756還不到4千。

        師:你們是直接比較了它們的千位上的數(shù)字對嗎?一個是4,一個是3,其他小組還有補充嗎?

        生3:看他們最前面那一個數(shù)字,誰的大誰就大。

        師:也就是說比較它們的最高位,誰的數(shù)大誰就大。那現(xiàn)在4比3大了,還要不要往下比較其他數(shù)位上的數(shù)呢?

        生1:要。

        師:那我們一起來比一比百位上的兩個數(shù)字,1比7要小了,那是不是說4184要比3756小了呢?

        (學生集體自發(fā)地在課堂上討論起來。)

        生2:還是4184大,因為它的千位上的數(shù)已經(jīng)比3756的大了,所以百位上的數(shù)小一點也不要緊了。

        師:那我們還用不用往下比呀?

        生:(齊答)不用了。

        (得出結論:數(shù)位相同,先看最高位,最高位上數(shù)字大的那個數(shù)就大。)

        師:剛才小老虎和小狐貍各贏了一局,第三局是最關鍵的一局了。這一局誰贏了,誰就是今天的大贏家。

        (3)兩個最高位相同四位數(shù)的比較

        多媒體演示第三次翻開的卡片為5102和5184。

        師:你們已經(jīng)知道誰贏了嗎?

        生:小狐貍贏了。

        師:你們是怎么看出來的?這一次它們都是四位數(shù),而且它們的最高位上的數(shù)字也相同。

        生1:5102的十位上是0,5184的是8,所以5184大。

        師:為什么這一次你只比較十位呢?而不比較其他的數(shù)位呢?

        生1:它們的千位和百位上的數(shù)都一樣,所以不用比了。

        師:你說得真棒!其實你還是比較了千位和百位上的數(shù),不比的話你怎么知道他們是一樣的,對不對?誰再來說一說你們是怎樣比較這兩個數(shù)的?

        生2:從千位比起,它們一樣大;再比較它們的百位,還是一樣大;就比較它們的十位,5102的十位上是0,5184的是8,所以5184比5102大。

        (得出結論:數(shù)位相同,從最高位比起,如果最高位上的數(shù)一樣就比較下一位,直到比出大小。)

        師:小狐貍成為今天的大贏家!

        (二)小組游戲――摸卡片

        (活動目標學生小組合作練習,掌握比較萬以內(nèi)數(shù)的大小的`方法。)

        師:小動物們玩得那么開心,你們想不想?yún)⒓铀鼈兊挠螒蜓?

        生:(情緒高漲)想!

        1. 師宣布游戲規(guī)則。(邊宣布,邊示范活動方法。)

        (1)四人小組為單位,擁有一疊卡片。

        (2)小組成員輪流摸卡片,每人每次摸出2張卡片,自己讀一讀并說一說哪一張卡片上的數(shù)大,小組成員給予評價,判斷正確則輪到下一位同學,判斷錯誤則再摸一次。

        2.組長匯報小組活動結果,并對小組成員進行評價。

        3.老師評價小組合作,獎勵合作卡。

        (三)排隊

        (活動目標讓學生學會用符號表示萬以內(nèi)數(shù)的大小,培養(yǎng)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師:剛才,我們都是兩個數(shù)兩個數(shù)地比較,你們敢不敢一次比較6個數(shù),把6個數(shù)從小到大的排列?(本班學生較喜歡接受有挑戰(zhàn)性的問題。)

        1. (課件演示題目)387,809,1752,345,99和4300。

        2.獨立思考解決,思考用什么符號連接排序。

        3.小組討論:這么多數(shù),怎樣能很快從小到大排列呢?

        4.匯報討論結論。

        生1:先找出99排在第一個,然后在387,809,345中拿出345排在第二個,387第三,809第四,最后再觀察1752和4300,1752排在第五個,4300排在最后一個。

        師:她的方法真不錯,她先把這些數(shù)分成了三類。誰聽出來她是怎么分的?

        生2:她先把這些數(shù)分成了兩位數(shù)、三位數(shù)和四位數(shù)三類。

        師:你們覺得這樣的方法好不好?我們一起用這個方法來試一試。

        (四)最小三位數(shù)和最大三位數(shù)

        (活動目標讓學生學會運用現(xiàn)有知識來分析問題,培養(yǎng)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師:剛才,我們比較了很多數(shù)的大小,現(xiàn)在老師這里有一疊卡片,所有的三位數(shù)都在里面,你能猜得出里面會有幾嗎?

        生1:354。

        生2:522。

        生3:189。

        (先讓學生初步感受三位數(shù)所涵蓋的范圍,感知三位數(shù)這一概念的意義。)

        師:里面有那么多的三位數(shù),那你能找出最小的和最大的三位數(shù)嗎?

        個別回答,集體思考還有沒有更大或更小的。

        1. 小組討論最小和最大的四位數(shù)是幾。

        2.小組匯報討論結果。

        (五)猜數(shù)游戲

        (活動目標通過游戲發(fā)展學生的數(shù)感。)

        1. 師:我寫了一個幾千幾百的數(shù),請你猜一猜是多少。

        (課件演示:□□00)

        (學生提出有價值的猜數(shù)問題,教師予以正確回答,引導學生進行猜數(shù)。)

        生1:1200。

        師:太小了。

        生2:5000。

        師:大了一點。

        2.四人小組進行游戲。

        由召集人在練習本上寫出一個數(shù),擋住一部分,引導小組成員猜數(shù)。教師巡堂了解游戲情況,游戲結束時獎勵合作優(yōu)秀的小組合作卡。

        (六)說一說,評一評

        (活動目標通過總結與交流,引導學生學會反思和總結一節(jié)課的收獲和體會,并學會評價自己和他人,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情感。)

        1. 提出問題:請談一談這節(jié)課你有哪些收獲,你覺得自己表現(xiàn)得怎么樣?

        2.你覺得這節(jié)課誰表現(xiàn)得最好,你最欣賞誰?請你評一評。

        〖教學反思

        這一堂課是我在校數(shù)學組里上的一節(jié)教研課,課后數(shù)學組教師對這一節(jié)課進行了點評,我也對這節(jié)課進行課后反思,對該課進行了重新認識。

        《標準》指出: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出發(fā),讓學生親身經(jīng)歷將實際問題抽象成數(shù)學模型并進行解釋與應用的過程,進而使學生獲得對數(shù)學理解的同時,在思維能力、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等多方面得到進步和發(fā)展。本課遵循這一理念,把學生以往對萬以內(nèi)大數(shù)的比較方法分散的、不規(guī)范的感性認識作為教學的基礎,讓學生在有趣的活動情境中上升到科學的、規(guī)范的理性認識,并在活動中為學生提供積極思考和相互交流的空間,引導學生主動探索、相互交流、相互評價,并通過有效的評價方式不斷激活學生的思維。

        1. 讓課堂充滿情趣

        在課堂教學中努力營造一種寬松的學習環(huán)境,是促使學生主動發(fā)展的必要條件,最好的學習動機是學生對所學內(nèi)容產(chǎn)生的濃厚興趣。

        本節(jié)課在導入新課時,針對低年級兒童的年齡特點,利用多媒體設計了富有兒童情趣的活動情境:以森林游戲為活動背景,可愛的小動物們?yōu)榛顒又鹘牵瑢W生以小裁判員的身份自然地加入到游戲中,并以承擔這一角色遇到問題作為推動力,尋求問題的解決方法,為學生提供具有挑戰(zhàn)性的探索空間,激發(fā)學生的濃厚興趣和活動動機。每個學生根據(jù)自己的體驗,用自己的思維方式,生動地、自由地、開放地去探索、去發(fā)現(xiàn)、去創(chuàng)造。在小動物們的翻牌游戲過程中,學生興趣高昂,躍躍欲試,這時分四人小組也進行同樣地翻牌游戲,讓全體學生的學習熱情又上了一個臺階,真正成為活動的主體。

        2.讓學生在主動探究中獲得發(fā)展

        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已成為廣大教師的共識,數(shù)學教學已不再是教師簡單地展示知識的過程,而是學生在教師的組織和指導下,親身經(jīng)歷、主動參與、積極思考、與人合作交流和創(chuàng)造等活動的過程。教學中,學生是一個積極的探索者,教師的作用是創(chuàng)設一種學生能夠探索的情境,引導學生去探索。本節(jié)課為學生創(chuàng)設了實實在在的探究空間,小裁判員們?yōu)榱送瓿勺陨淼娜蝿,根?jù)自己的體驗,用自己的思維方式,不斷主動探索比較數(shù)大小的方法,去發(fā)現(xiàn)、去創(chuàng)造有關的數(shù)學知識。

        在探究的學習過程中,注意保護學生探究的熱情,對于出現(xiàn)的不同觀點,正確的加以肯定、贊賞,請他們盡可能地說明理由,同時發(fā)動全班學生討論。對于錯誤的說法,及時教育其他學生不能取笑,更不能挖苦,因為這些學生對問題能動腦思考,勇于發(fā)表自己的見解,本身就是一件值得表揚的事情,教師應該鼓勵、引導他們,使學生自尊心受到尊重、保護,學習積極性、興趣也得到提高,這樣,探究的熱情就能得到更好的激發(fā)與保護。

        〖案例點評

        數(shù)學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fā)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基礎之上。教師應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向?qū)W生提供充分從事數(shù)學活動的機會,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shù)學知識和技能、數(shù)學思想和方法,獲得廣泛的數(shù)學活動經(jīng)驗。這是課程改革所涉及的重要課題,本節(jié)課充分體現(xiàn)了這一精神。在教學中,教師充分尊重學生的已有知識背景,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先后幾次給學生提供探究的機會,學生經(jīng)歷的學習過程是完整的,獲得的體驗是深刻的,這使得學生的學習活動成為一個生動活潑的、主動的和富有個性的過程。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3

        教學內(nèi)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青島版小學數(shù)學二年級下冊第四單元信息窗一

        教學過程:

        【第二課時】

        一、回顧舊知。

        談話:昨天我們學習了口算兩位數(shù)加減兩位數(shù)的方法,你還記得怎樣做嗎,讓我們來看這些題,爭做“快樂速算小蜜蜂”。

        1、出示題目

        23+15= 48+32= 30+57=

        19+43= 36+27= 27+33=

        64+29= 75+16= 76-23=

        98-74= 60-18= 51-26=

        95-27= 84-57= 49-16=

        2、回顧方法

        以第一組為例,請兩名同學分別說一說口算的方法。

        3、全班匯報

        以做題速度和準確率為準,評選出“快樂速算小蜜蜂”

        [設計意圖]通過簡單的練習,幫助學生回顧前面所學知識,主要是讓學生再次鞏固口算兩位數(shù)加減兩位數(shù)的方法。

        二、解決問題。

        談話:今天,我們再來做一只勤勞的小蜜蜂,用昨天學過的方法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1、熱心幫助小蜜蜂

        (1)出示題目:P41(2)

       。2)講解做法:要想解決問題你是怎么想的?怎么估計的?又是怎么計算的?

       。3)獨立完成,全班匯報

        2、問題高手小蜜蜂

       。1)出示題目:P41(4)

        (2)講解做法:你能提出什么問題?你是怎樣解決的?

       。3)小組合作完成:小組成員輪流出題,大家同做。

       。4)全班匯報:根據(jù)每個小組提出問題數(shù)量的多少,評選出“問題高手小蜜蜂”

        3、實踐體驗小蜜蜂

       。1)出示題目:P42(6)

        (2)解決問題一:學生獨立解決,交流想法。

       。3)實踐體驗:找?guī)捉M同學實際做,教師記錄每組的數(shù)據(jù),其他學生根據(jù)數(shù)據(jù)獨立解決問題,交流想法。

        [設計意圖]通過設計一系列由淺入深,由課本到生活的.有層次、有梯度的練習,讓學生進一步鞏固知識,掌握方法,提高計算的速度和準確率。老師與學生共同完成,在完成的過程中給予一定的指導和幫助。

        三、總結感悟。

        談話:這部分知識學完了,你覺得它對你有什么幫助呢?

        [設計意圖]幫助學生梳理所學知識,理清方法,在實際運用中充分感受到數(shù)學與實際生活的聯(lián)系,提高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4

        學習目標(三維目標)知識與能力:了解數(shù)位(個位、十位、百位)的意義及順能正確地讀、寫100以內(nèi)的數(shù)。

        過程與方法:能用100以內(nèi)的數(shù)描述身邊的事物,體會數(shù)與生活的聯(lián)系,進一步感受數(shù)的作用,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讓學生感受到數(shù)學與現(xiàn)實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學重點難點:1、在經(jīng)歷從現(xiàn)實情境中抽象出數(shù)的過程中,學生能正確的讀、寫100以內(nèi)的數(shù),掌握比較大小的方法,會用“>”、“<”、“=”表示比較的結果。

        2、能夠正確口算整十數(shù)加減整十數(shù)、整十數(shù)加一位數(shù)及相應的減法。

        教學準備掛圖、小棒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過程

        第(1)課時

        一、創(chuàng)設情景,觀察情景圖

        1、同學們也讓我們踏上神秘的`南極大陸進行實地考察,好嗎?

        2、你在南極大陸上都看到了什么?看誰能把話說完整。

        3、先讓我們估計一下,天上有多少只賊鷗?冰上有多少只賊鷗?冰上有多少只企鵝?

        學生試著估計一下,并說說是根據(jù)什么估計出來的?

        二、提出問題

        看樣子南極的朋友還真不少,就讓我們用數(shù)字把朋友的數(shù)量記錄下來好嗎?

        三、解決問題

        1、想一想,這些數(shù)字你想怎樣記?

        2、把你的好辦法,跟小組的同學說一說,讓他們幫你聽聽怎么樣。

        3、你能把這些數(shù)字記錄下來嗎?試一試。

        4、相信你會把這些數(shù)字讀得非常正確。

        5、小組同學交流想法,并用計數(shù)器演示。教師結合學生的回答用計數(shù)器幫助演示數(shù)的寫法,并讓學生說說每一位上的數(shù)表示的意義,加深數(shù)位意義的理解。

        6、小組內(nèi)一個同學用計數(shù)器演示,其余同學讀數(shù)并把數(shù)字記錄下來

        7、:通過讀數(shù)和寫數(shù),你都有什么發(fā)現(xiàn)?

        揭示:讀書和寫數(shù),都從高位起。

        四、應用拓展

        1、聯(lián)系生活實際,找一找我們的周圍什么地方用到數(shù)字?(全班學生的總數(shù)、男同學的人數(shù)、女同學的人數(shù)等等)。先讓學生用該數(shù)字說一句話,再讓其余同學把數(shù)字記錄下來。

        2、“自主練習”第1題,先讓學生獨自做題,把自己寫的數(shù)讀給小組同學聽,在小組內(nèi)交流寫法。

        3、“自主練習”第2題,先讓學生整體觀察這張表,有什么發(fā)現(xiàn)?再讓學生獨立填寫各空格里的數(shù)。填完后,先讓學生自己觀察有什么發(fā)現(xiàn)?

        小組交流。

        全班匯報。

        五、課堂:今天你有什么收獲?

        第(2)課時

        一、創(chuàng)設情景,提出問題

        1、上節(jié)課我們在南極考察時看到了天上有47賊鷗,冰上有32只賊鷗,看到這兩條信息,你能提出什么問題呢?

        2、學生自由提問。對于學生提出的問題中,如果出現(xiàn)“一共有多少只賊鷗?”可以讓學生想辦法數(shù)出賊鷗的總數(shù),如果有學生會計算的話,可以計算出來,但對學生不作統(tǒng)一要求。如果學生不能提問出“天上的賊鷗多還是冰上的賊鷗多?”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提問。

        二、解決問題

        1、“怎樣才能知道天上的賊鷗多還是冰上的賊鷗多?有什么辦法?”讓學生知道問天上的賊鷗多還是冰上的賊鷗多,其實就是比較47與32的大小,“怎么比較47與32的大小呢?”

        2、學生獨立思考。

        3、小組交流想法。

        4、全班交流,充分展示學生的思維過程。

        三、拓展應用

        1、“自主練習”第3題,學生獨立做,做完后小組交流想法。

        2、“自主練習”第5題。

       。1)同學們先用小棒擺一擺,說一說自己是怎么擺的。注意讓學生把圖中的條件和問題表述清楚。

        (2)在理解圖意后列式計算。

        (3)讓學生說一說自己是怎么樣想的,鼓勵學生用不同的方法計算。

       。4)學生自主選擇喜歡的方法做第5題。

        3、“自主練習”第7題。

       。1)、先讓學生明白題意。

       。2)、學生獨立去做,在交流自己選擇的結果和想法。

        (3)鼓勵學生說己的想法。

        四、課堂: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5

        教材內(nèi)容:

        《解簡易方程》是九年義務教育中六年制小學數(shù)學教材第九冊第四單元第二節(jié)內(nèi)容。

        教材簡析:

        本節(jié)課的主要內(nèi)容是方程的定義,方程的性質(zhì)和利用方程性質(zhì)解方程。

        從知識結構上看:本節(jié)課是在學生學習了一定的算術知識(如整數(shù),小數(shù)的四則運算及其應用),已初步接觸了一些代數(shù)知識(如用字母表示數(shù)及其運算定律)的基礎上,進一步學習的關鍵。本節(jié)課的內(nèi)容又為后面學習解方程和列方程解應用題做準備。這為過渡到下節(jié)的學習起著鋪墊作用。

        從認知結構上看:本節(jié)課在初等代數(shù)中占有重要地位,中學生在學習代數(shù)的整個過程中,幾乎都要接觸這方面的知識,是教材中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基礎知識,所以它又是本章的重點內(nèi)容之一。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根據(jù)等式的性質(zhì),使學生初步掌握解方程及檢驗的方法,并理解解方程及方程的解的概念。

        (2)能力目標:培養(yǎng)學生的分析能力應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掌握解方程的一般步驟,會解簡單的方程。

        (3)情感目標:通過教學引導學生從現(xiàn)實的生活經(jīng)歷與體驗出發(fā),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幫助學生養(yǎng)成自覺檢驗的學習習慣,培養(yǎng)學生的分析能力和應用能力,滲透代數(shù)的數(shù)學思想和方法。

        教學重點:

        根據(jù)上面的分析不難看出《解簡易方程》這節(jié)課在整個教材中將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特別是利用方程性質(zhì)解未知數(shù),它是后續(xù)知識發(fā)展的起點,學生對未知數(shù)的理解對今后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的學習起著決定作用,另一方面,對于學生來說,弄清方程和等式的異同,正確設未知數(shù),找出等量關系是很困難的所以我認為這節(jié)課的重點及難點是:理解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含義和掌握解方程的方法。

        教學學情:

        大部分學生對數(shù)學學習的積極性比較高,能從已有的知識和經(jīng)驗出發(fā)獲取知識,抽象思維水平有了一定的發(fā)展。 基礎知識掌握牢固,具備了一定的學習數(shù)學的能力。在課堂上能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過程,具有觀察、分析、自學、表達、操作、與人合作等一般能力,在小組合作中,同學之間會交流合作,自主探討。 但有個別學生基礎知識差, 上課不認真聽講,不能自覺的完成學習任務,需要老師督促并輔導。

        教法學法:

        在教學中,學生往往更習慣運用算術方法解題,這是因為他們之前長期用算術的思路思考問題,再學列方程時,往往會受到干擾。因此在教學中要注意過渡和對比,克服干擾,多讓學生體會列方程解題的優(yōu)越性。而在整節(jié)課的設計上,我想著重突出這么幾點。

        1、通過創(chuàng)設有效的情境串,激發(fā)學生興趣,調(diào)動學生積極性,引發(fā)學生的數(shù)學思考,幫助學生突破重點、難點。根據(jù)題目中信息的敘述方式,通過順向思考列出數(shù)量關系。由于是剛接觸方程,列出文字性的數(shù)量關系對于學生正確地列出方程是很重要的。

        2、堅持“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的原則,根據(jù)學生的心理發(fā)展規(guī)律,采用學生參與程度高的學導式討論教學法。在學生看書,討論的基礎上,在老師啟發(fā)引導下,運用問題解決式教法,師生交談法,圖像信號法,問答式,課堂討論法。在采用問答法時,特別注重不同難度的問題,提問不同層次的學生,面向全體,使基礎差的學生也能有表現(xiàn)機會,培養(yǎng)其自信心,激發(fā)其學習熱情。有效的開發(fā)各層次學生的潛在智能,力求使學生能在原有的基礎上得到發(fā)展。同時通過課堂練習和課后作業(yè),啟發(fā)學生從書本知識回到社會實踐。提供給學生與其生活和周圍世界密切相關的數(shù)學知識,學習基礎性的知識和技能,在教學中積極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和動機,明確的學習目的,老師應在課堂上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fā)來自學生主體的最有力的動力。借助小組合作、自主探究等形式,因勢利導、適時調(diào)控、努力營造師生互動、生動活潑的課堂氛圍,實現(xiàn)預設的教學目標。

        教學過程:

        一、。復習鋪墊

        (1)拋出問題

        師:同學們我們上節(jié)課學了方程的意義,你還記得什么叫方程嗎?

        (生:含有未知數(shù)的等式叫方程。)

        【設計意圖】讓學生回憶舊知識,鞏固舊知識,引出方的解、解方程的定義。結合引導復習的方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2)判斷下面哪些是方程

        師:你能判斷下面哪些是方程嗎?

        (1)a+24=73 (2)4x<36+17 a="">12

        (4)72=x+16 (5)x+85 (6)25÷y=0.6

        (生:1、4、6是方程。)

        師:說說你的理由?

        (生:它含有未知數(shù),而且是等式)

        【設計意圖】在老師啟發(fā)引導下,運用問題解決式教法,師生交談法,圖像信號法,問答式教法,課堂討論法。鞏固方程的性質(zhì),承接后面利用方程的性質(zhì)解方程的應用。

        二、探究新知

        1、方程的解和解方程

        (1)看圖寫方程

        師:說的真好,那么請同學觀察這幅圖(P57主題圖)從圖中你知道了什么?

        (生:我知道杯子重100克,水重X克,合起來是250克。)

        師:你能根據(jù)這幅圖列出方程嗎?

        生:100+X=250.(板書)

        【設計意圖】運用知識遷移,結合直觀圖例,應用方程的性質(zhì),讓學生自主探索列出方程。

        (2)求方程中的未知數(shù)

        師:那么方程中的x等于多少呢?請同學們同桌交流,說說你是怎么想的?(交流后匯報)

        學生可能出現(xiàn)的回答

        生1:根據(jù)加減法之間的關系250-100=150,所以X=150.

        生2:根據(jù)數(shù)的組成100+150=250,所以X=150.

        生3:100+X=250=100+150,所以X=150.

        生4:假如在方程左右兩邊同時減去100,那么也可得出X=150.……

        【設計意圖】這樣的提問,有多種回答,鍛煉學生的發(fā)散性思維,有效的開發(fā)各層次學生的潛在智能,力求使學生能在原有的基礎上得到發(fā)展。

        (3)驗證方程中的未知數(shù),引出方程的解和解方程兩個概念。

        師:同學們用不同的方法算出X=150,那么它對不對呢?

        生:對,因為X=150時方程左邊和右邊相等。

        師:這時我們說“x=150”是方程“100+X=250”的解,剛才我們求X的過程就叫做叫解方程。(板書:方程的`解、解方程)請同學在書中找到這兩個概念(使方程左右兩邊相等的未知數(shù)的值叫做方程的解,解出方程的解的過程叫解方程。)并齊讀。

        【設計意圖】學生齊讀的時候,把解方程和方程的解的概念板書在黑板上,并且在學生讀的過程中學生可以加深印象。

        (4)辨析方程的解和解方程兩個概念

        師:你們能說出 “方程的解”和“解方程”有什么區(qū)別么?討論一下,然后匯報。

        生:方程的解是未知數(shù)的值,它是一個數(shù),而解方程是求未知數(shù)的過程,是一個計算過程,它的目的是求出方程的解。

        【設計意圖】通過組內(nèi)交流,讓學生自己總結出“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區(qū)別,提高學生總結歸納的能力和小組合作精神。

        2、例1解析

        師:(出示例1圖)圖上畫的是什么?你能列出方程嗎?

        生:x+3=9(板書:x+3=9)

        (1)引導學生思考怎樣解方程。

        師:怎樣解這個方程?我們可以借助天平(電腦顯示)

        師:我們解方程的目的是求想x,怎樣使天平一邊只剩x呢?

        生:天平兩邊同時減去3個球。(電腦顯示)

        師:天平兩邊還平衡嗎?怎樣反映在方程上呢?

        生:方程兩邊同時減3。(結合學生回答板書)

        師:為什么同時減3而不是其它數(shù)呢?

        生:方程兩邊同時減3就可以使方程一邊只剩x。

        (2)檢驗方程的解。

        師:X=6是不是方程的解呢?

        生:是,因為X=6使方程左邊是6+3=9,右邊是9,左右兩邊相等,所以X=6是方程X+3=9的解。

        師:以后解方程時,我們要養(yǎng)成檢驗的習慣,力求計算準確。

        【設計意圖】自學思考匯報交流既有利于每個學生的自主探索,保證個性發(fā)展,也有利于教師考察學生思維的合理性和靈活性,考察學生是否能用清晰的數(shù)學語言表達自己的觀點。

        (3)強調(diào)解方程的格式步驟

        解方程要注意:(1)先寫“解”,等號要對齊。

        (2)做完后要注意檢驗。

        【設計意圖】再一次強調(diào),可以讓學生加深印象,掌握解方程的正確格式和步驟,再今后的解題中不會出現(xiàn)格式錯誤的問題。

        3、鞏固練習

        師:你會學老師這樣解方程嗎?

        請同學們解方程x+3.2=4.6, x+19=30。

        先獨立完成,再招學生板書練習集體訂正

        【設計意圖】在理解例1的解法后再完成本題,鞏固對同種題型解題方法的認知,使學生對知識掌握的更牢固。

        4、小組討論怎樣解方程x-2=15,x-1.8=4

        師:剛才的題同學們都做的非常好,那么下面的題你們會解么?(出示題目:x-2=15,x-1.8=4)請同學們小組討論怎樣解方程x-2=15,x-1.8=4并說出你這樣做的根據(jù)。

        學生小組討論并解出上面兩道方程,并板書、匯報自己的解題過程。

        師:在這個過程中哪些是解方程,哪些是方程的解。

        生:我們計算的過程是解方程,而x=17和x=5.8是方程的解。

        【設計意圖】通過學生自主學習探究出不同類型方程的解法,讓學生享受到自學的樂趣,明白解這類方程就是要在方程的左右兩邊同時加上或者減去一個相同的數(shù),讓方程的左右兩邊仍然相等。與此同時再復習鞏固下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概念。

        三、實踐應用。

        1、填空

        (1)含有( )的( )叫方程。

        (2)使方程左右兩邊相等的( )叫方程的解。

        (3)求( )叫做解方程。

        (4)x-15=20 這個方程的解是( )

        指名學生口頭回答。

        2、解下列方程

        x+0.3=1.8 x-1.5=4

        x-6=7.6 x+5=32

        學生獨立完成并集體訂正。

        3、列方程解決問題

        學生獨立列方程解答,集體訂正。

        【設計意圖】鞏固本節(jié)課所學習的內(nèi)容,檢查學生的掌握情況。

        四、全課小結。

        師: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

        課后請同學們思考生活中哪些問題可以運用解方程和知識幫我們解決問題,把你想到的和同伴一起分享。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認識量角器,會用量角器量出角的度數(shù).認識直角、平角、鈍角、銳角和周角.

        2.提高學生動手操作能力.

        教學重點:建立各種角的概念.

        教學難點:正確地用量角器度量角的大。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演示課件角的度量導入

        提問:這些角你能按照從大到小的順序給他們排一下隊嗎?

        教師指出左端兩個大小比較接近的角

        提問:你知道他們相差多少嗎?

        2.教師談話:如果我們能夠度量出每個角的大小,以上問題就可以解決了.你們想不想知道他們究竟相差多少呢?(揭示課題角的度量和角的分類)

        二、探索新知

       。ㄒ唬┙堑亩攘

        1.出示圖片認識量角器

        講解:量角的大小,要用量角器,因為它的形狀是一個半圓,所以又叫關圓儀.角的計量單位是度,用符號表示,結合圖片,認識半圓儀中心,0刻度線和內(nèi)外圓刻度.

        2.(1)播放視頻1角的概念

       。2)出示幾個不同的角,并估算角的度數(shù).

       。ń處煟阂胫浪浪愕氖欠駵蚀_,還要通過測量.)

        3.量角的方法

       。1)自學教材第123頁第一、二自然段.

       。2)由學生匯報度量角的方法.結合黑板上的角,邊度量邊介紹.

        (3)播放視頻量角方法

       。4)嘗試測量角的度數(shù)(盡量使角的開口方向不同)巡視中注意了解學生掌握情況.

        (5)教師舉出幾種學生常見的錯誤:

        錯誤類型一:學生量角時,量角器中心點和角的頂點沒重合.

        錯誤類型二:量角器0刻度線與邊沒對齊.

        錯誤類型三:看錯了刻度,應看里圈,卻看外圈刻度了,或者應看外圈卻看里圈刻度了.

       。6)討論:怎樣避免前面的錯誤,正確迅速地量出角的度數(shù)呢?

       。0在哪個圈上,就在哪個圈上找角的另一邊所對的刻度)

       。7)播放視頻角的大小比較

       。úシ徘跋日埻瑢W用估算的方法判斷,播放后教師進行總結)

        (二)角的分類

        1.自學教材第124頁《角的`分類》.(可按書中內(nèi)容邊學習邊操作)

        2.小組討論:

       。1)角可以分哪幾類?每類角的特征是什么?

       。2)直角、平角、周角之間有什么關系?

       。3)平角和直線一樣嗎?

        3.利用活動角,按老師要求擺角.

        (直角、鈍角、平角、銳角......)

        三、鞏固練習

        1.量一量一副三角板中各個角的度數(shù).

        2.完成教材第126頁第7題.

        說出每個鐘面上的時間,量出時針和分針所成的角度.

        提問:不用度量你能知道每個時刻分針與時針的夾角嗎?

        3.利用活動角的量角器擺出下面各角.

       。1)直角(2)平角(3)120(4)30(5)77

        四、質(zhì)疑總結

        1.這節(jié)課都學會了什么?

        (角的度量和分類.量角時要對劉頂點和0刻度線,確定如看哪一圈刻度)

        2.教師整理成順口溜助記

        量角器量角很簡單,角可分為五大類.

        中心重合角的頂點,直、平、周角最特殊,

        一條邊對齊0刻度,銳角小于九十度,

        角的度數(shù)看另一邊.鈍角介于直、平間.

        3.鼓勵學生對所學知識提出問題,引導學生解題

        五布置作業(yè)

        完成第127頁第9題.

        把下面的角的度數(shù)分別填在適當?shù)娜铮?/p>

        五、板書設計

        角的度量和角的分類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7

        教學內(nèi)容:小學數(shù)學第十一冊第98頁例10

        教材簡析:工程問題應用是分數(shù)應用題中的一個特例。它的數(shù)量關系和解題思路與整數(shù)工程應用題基本相同。本節(jié)教學,主要是用整數(shù)工程應用題引入,讓學生根據(jù)具體數(shù)量解答,然后把工作總量抽象成一個整體,用單位“1”表示。通過教學,使學生理解工程問題的實際意義,掌握它的解題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分析,對比能力和綜合、概括能力,提高他們的解題能力,發(fā)展他們的智力。

        教學目標:1.認識分數(shù)工程問題的特點。

        2.理解、掌握分數(shù)工程問題的數(shù)量關系,解題思路和方法。

        3.能正確解答分數(shù)工程問題。

        教具、學具準備:投影片幾張。

        過程設計:

        一、復習引入:

        口答列式:

        1.修一條100米長的跑道,5天修完。平均每天修多少米?

        2.一項工程,5天完成,平均每天完成幾分之幾?

        3.修一條100米長的跑道,每天修25米,幾天修完?

        4.一項工程,每天完成1/8,幾天可以完成全工程?

       。ㄍㄟ^這組題,復習工程問題的三個基本數(shù)量關系,以及工作總量、工作效率、不定具體的數(shù)量應樣表示,為學習用分數(shù)解答奠定基礎。)

        二、新課:

        1、引出課題:工程問題應用題.

        2、教學例10

       。1)出示例10:一段公路長30千米,甲隊單獨修10天完成,乙隊單獨修15天完成,兩隊合修幾天可以完成?

       。2)審題后,根據(jù)條件問題列成下表,分析解答,講算理:

        小學六年級數(shù)學教案——工程問題應用題

        教學目標:

        1、理解比較抽象的工作總量、工作效率、工作時間的數(shù)量關系。

        2、掌握一般工程問題的結構特征。

        3、學會解題方法,會正確解答一般的工程問題。

        教學重點:學會解題方法,會正確解答一般的工程問題。

        教學難點:理解比較抽象的工作總量、工作效率、工作時間的數(shù)量關系。

        教學準備:投影片。

        教學過程:

        一、復習準備:

        1、口答,并說出數(shù)量關系式。

        (1)甲乙合做60件產(chǎn)品,甲每天做3件,乙每天做2件。他們要幾天完成?

        60÷(3+2)=12天

        工作總量÷工作效率=工作時間

       。2)加工80個零件,甲用4小時完成。平均每小時加工多少個零件?

        80÷4=20(個)

        工作總量÷工作時間=工作效率

        2、回答,說說你是怎么想的。

       。1)加工一批零件,甲用4小時完成。平均每小時完成這批零件的.幾分之幾?

        1÷4=

        (把工作總量看作“1”)

       。2)一項工程,甲單獨修建,需要4天完成,乙單獨修建,需要8天完成。

       、偌钻牚毿,每天完成全工程的( )。

       、谝谊牚毿,每天完成全工程的( )。

       、蹆申牶闲蓿刻焱瓿扇こ痰模 )。

        小結:剛才這幾道題中,工作總量所以用“1”表示,因為工作總量不再是一個具體的數(shù)量,而工作效率是一個分數(shù),這個分數(shù)實質(zhì)上是單位時間完成了工作總量的幾分之幾。

        二、教學新課。

        1、出示例2.(小黑板)

        一項工程,由甲工程隊單獨施工,需8天完成。由乙工程隊單獨施工,需要12天完成。兩隊共同施工需要多少天完成?

        (1)審題后,想:這道題需我們求什么?你可以根據(jù)哪個關系式來解答?

       。2)學生嘗試做,并同桌交流。

       。3)反饋說明。

        1÷(+)=1÷(+)=1÷=4(天)

       。ò压ぷ骺偭靠醋鳌1”,兩隊的工作效率就是+。)

        教師:如果不把工作總量看作“1”,而是看作2、3、5、10……結果會怎樣?

        學生任選一個數(shù)列式計算。

        小結:計算結果是一樣的。不過看作“1”是最簡捷、最常用的。

        2、練一練。

       。1)填空。

        ①甲做一項工作需5天完成,每天完成這項工作的( ),3天完成這項工作的( )。

        ②一項工程,甲隊獨做需要36天完成,乙隊獨做需要45天完成。兩隊合做,一天可以完成這項工程的( ),( )天可以完成。

       。2)修一條公路,甲隊獨做需10天,乙隊獨做需15天,甲乙兩隊合做,幾天可以完成?

       。ㄈ嗑,抽學生寫在投影片上,同桌互說是怎么想的)

        3、小結:四人小組討論。剛才練的題有什么特點?我們是怎么解的?

        教師:這就是我們今天學的工程問題。(出示課題)

        三、鞏固練習

        1、變式練習

        打印一份稿件,甲單獨干要10小時,乙單獨干要12小時,丙單獨干要15小時。

       。1)甲、乙、丙三人合打1小時,完成這份稿件的幾分之幾?

        (2)三人合打一小時后,還剩下幾分之幾?

        1-=

       。3)甲、乙、丙三人合干,幾小時可以完成?

        1÷(++)=4(小時)

        (4)甲、乙兩人合干5小時,可以完成這份稿件的幾分之幾?

       。+)×5=

        (四人小組交流,想想還可以提出哪些問題并解答。)

        2、看書,質(zhì)疑。

        四、教學小結:今天我們學習了什么?你是怎樣來解答這些應用題的?

        五、作業(yè):《作業(yè)本》P70[67]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進一步了解連續(xù)兩問的應用題的結構,正確、熟練地分析、解答連續(xù)兩問的應用題,連續(xù)兩問的應用題的練習課。

        2.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

        3.培養(yǎng)學生認真審題的習慣。

        〔教學過程〕

        1.復習。

       。1)補充問題訓練:

       、偃1)班有男生20人,女生22人,______?

       、诨ㄆ坷镆10朵花,已經(jīng)插了4朵,________?

       。ù鸢溉缦拢孩偃喙捕嗌偃耍磕猩扰俣嗌偃?女生比男生多多少人?②還有幾朵花要插?)

        (2)補充條件訓練:

       、賍_________,大米比面粉多5袋,面粉有多少袋?

        ②小紅家養(yǎng)了4只白兔,_________,黑兔比白兔多多少只?

       。ù鸢溉缦拢孩偈程眠\來25袋大米。②5只黑兔。)

       。3)解題訓練:

       、侔嗬镔I來30張彩紙,比白紙少12張,白紙買了多少張?

       、谏痰暧屑t氣球18個,黃氣球比紅氣球多5個,黃氣球有多少個?

       。ù鸢溉缦拢孩30+12=42張 口答:白紙買42張。

        ②18+5=23(個) 口答:黃氣球23個。)

        教學意圖:通過三個層次的復習,為下一步練習連續(xù)兩問的應用題做好知識上與心理上的準備。

        2.練習。

       。1)解題訓練:

       、偕痰昀镞\來45筐芹菜,運來的菠菜比芹菜多30筐。運來多少筐菠菜?賣出50筐菠菜,還剩多少筐菠菜?

        讓學生讀題,試分析數(shù)量關系。

        學生可做如下分析:菠菜比芹菜多30筐,就是比45筐多30筐,菠菜的數(shù)量是較大數(shù),芹菜是較小數(shù),求菠菜多少筐就是求較大數(shù),用較小數(shù)加上差,即用45+30=75(筐)。又知道賣出50筐,求還剩多少筐就是求從整體中減去一部分,求另一部分,應該用減法:75-50=25(筐)。

        教師可以畫線段圖幫助學生分析

        答案:45+30=75(筐) 75-50=25(筐)

        口答:運來75筐菠菜?诖穑哼剩25筐菠菜。

       、诓賵錾吓懿降谋却蚯虻亩6人,打球的有28人,跑步的有多少人?跳遠的比跑步的少14人,跳遠的有多少人?

        學生分析解答,教師訂正:

        28+6=34(人) 34-14=20(人)

        口答:跑步的有34人,小學數(shù)學教案《連續(xù)兩問的應用題的`練習課》。 口答:跳遠的有20人。

       、塾變簣@買了64件玩具,分給小班35件,剩下多少件?又分給大班18件,現(xiàn)在還剩多少件?

        學生分析數(shù)量關系,并解答:64件玩具是整體,分給小班35件是一部分,求剩下多少是求另一部分;然后把剩下的部分再當做整體,又分給大班一部分,求剩下的部分。列式是:

        64-35=29(件) 29-18=11(件)

        口答:剩下29件。 口答:現(xiàn)在還剩11件。

       、軏寢屪蛱焐衔缈椧m子47雙,下午織襪子46雙。昨天一共織了多少雙?今天織了98雙,比昨天多織多少雙?

        學生獨立分析解答,教師訂正如下:

        47+46=93(雙) 98-93=5(雙)

        口答:昨天一共織了93雙。 口答:比昨天多織5雙。

        (2)補充中間問題訓練:

       、偕痰暧忻25包,又運進20包,_____?賣出45包,還剩多少包?

       、谛∶髯隽15道練習題,比小麗多做2道,_______?小麗比小華少做7道,小華做了幾道?

       、弁\噲錾嫌写笃40輛,比小汽車多12輛,_______?又開來小汽車18輛,現(xiàn)在停車場上有小汽車多少輛?

        答案:①商店現(xiàn)在有毛巾多少包?②小麗做了多少道練習題?③小汽車有多少輛?

        教學意圖:通過兩組練習,使學生加深了解連續(xù)兩問的應用題的結構,加深對數(shù)量關系的理解與分析,培養(yǎng)學生的審題與分析能力。

        3.提高練習。

        (1)兒童商店有紅氣球30個,黃氣球25個,花氣球的個數(shù)與黃氣球同樣多。三種顏色的氣球一共有多少個?

        學生可做如下分析:花氣球的個數(shù)與黃氣球同樣多,就是也有25個,求三種顏色的氣球有多少個就是把紅氣球、黃氣球和花氣球這三部分數(shù)量相加。

        答案是: 30+25+25=80(個)

        口答:三種顏色的氣球一共有80個。

        (2)商店上午售出洗衣機12臺,比下午少售出3臺,全天共售出洗衣機多少臺?

        此題可以做為思考題,讓學生在課下進行討論和思考。

        教師可做如下提示:求全天共售出洗衣機多少臺需要知道什么條件?分別到哪里去找?

        教學意圖:通過這兩道提高練習,開闊學生的思路,為學習兩步應用題進行滲透,同時也可加深學生對連續(xù)兩問的應用題的理解。

      【小學數(shù)學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數(shù)學教案[精選]08-12

      小學數(shù)學教案(精選)08-01

      [經(jīng)典]小學數(shù)學教案07-27

      小學數(shù)學教案【經(jīng)典】08-02

      【經(jīng)典】小學數(shù)學教案08-24

      小學數(shù)學教案(精選)08-25

      小學數(shù)學教案06-22

      【精選】小學數(shù)學教案08-23

      小學數(shù)學教案【精選】07-24

      小學數(shù)學教案11-11